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寻找中医

读经的关爱强迫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4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读经


汶川地震的时候,王石和成龙的赈灾捐赠言行,最初都遭到了网民群情激奋的声讨。他俩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王石最终赢得了尊敬,成龙因无意间贬低杰哥抬高自己的辩解而名誉大损(大意是:我捐的是血汗钱,不是私募基金之类)。王石并没有指责网民说,捐赠是善事,我捐赠了,做了好事,你们又捐了多少?你们怎么能以金钱数额来衡量一个人的善意呢?——这种“草根式”辩解,源自内在的某种你死我活,是非对立的痴固与狭隘心态。王石没有这么做,因为他不是“这种人”——王石在整个危机公关过程中所体现的胸襟格局、胆识见地,均非同凡响,令会者敬重,与陈港生确然不是一个档次。


“读经”是不是好事?与“捐赠”比起来,“读经”好得就没那么明显了——捐赠所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读经则没那么显明。“读经”好还是不好,不能根据读经推广者的“目的是否良善”去判断,而只能从“读经”这一实践本身去探寻答案。问题是,我们如何才可能真切获知这答案?知要知得真切,行才行得笃实。“我们如何才可能真切获知这答案”,这个问题,恐怕要难倒一大半读经家长和老师。当然,我的意思并非说“不知道答案,就不要读经”,而是说:知道答案,你和你的孩子的人生,将更为真实无妄。你可以妄,也可以无妄,随便你;做一件事,你可以不明所以地跟着做,也可以明明白白去做,也随便你;“教育实践”,你可以对孩子不负责任,如同盲目追求分数一样,去盲目追求其他什么什么令人振奋的教育模式,你可以那么做,然而你也可以当下回归诚实(这就是“尽心”和“负责”这两个抽象名词的基本实义,否则,两词无从落实于人生践履,终只是无聊空言),诚实即能放弃与妄想的赌博——妄想与诚实,如乌云与朗日,无明与法性。。。诚实,就要面对“我们如何才可能真切获知这答案”这一问题。

我在儿教曾经发起过一个关于大量读经的实践调查,读经家长普遍反映“不知怎么评估”。然而实际情况是,台湾的读经指导手册上,列举了许多考核手段,也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开来。然而,这些考核活动所评定的孩子读经优秀与否,到底是证明孩子在什么意义上的优秀?这些考核所依据的标准,其实都是用以考核“什么”的标准?进而,这些标准的设立,说明了读经推广者内心的怎样一种经典观和经典学习观?这些(未明言的)观点,与读经推广人所宣称的观点,有多大程度的耦合或者矛盾?。。。这些问题是不能回避的,对于一个诚实的“读经教育实践人士”而言,因为这些问题,有助于读经家长和老师们更真实地认识“他们的孩子正在干什么,干得怎样”,更清醒地了解自己“为什么要孩子这么干”。

如果嫌这样麻烦,你当然也可以不管这些问题,坚持走省事儿的路。。。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竹篮打水事与愿违的感受——可以说,这是人世间最惯见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感受吧?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因为他时常事与愿违,而又能安之若素吧?人生总是在大脑的安逸中被快乐地消费,深思与践证,由于违背人类的动物本能而显得痛苦而艰难。因此,孟子的三乐只是痴人的传说,悔怨、麻木与自欺才算主旋律。。。呵呵,把继承“传统文化”的希望抛给下一代吧,爹妈不是用来继承传统文化,而是用来“寄希望”的。所以,流行学弟子规时,就用弟子规来“教育”下一代,流行读经热时,就用囫囵听来的读经理念“教育”下一代。爹妈眼中的“教育”,永远是“A教育B”这一“改造与被改造”的僵固模式,殊不知,将这套模式(填鸭或者灌输)演练得最出神入化的有两大体系,一是以培养“弱能学子”著称的教育体系(现行改革仍是皮毛),一是刑罚劳改体系。

儒释道传统文化的精髓,即在于恢复你自己最彻底的理性——真切体认华夏以“真实生命”为核心的文化,只能由你自己当下的践证开始。。。寄望于下一代,望子成龙,原是为人父母的伦常之情。可是,当一个不懂“传统文化”,不懂经典的爹妈,寄希望于他的下一代去继承那“爹妈也不明白的东西”时,这“希望”其实源自“非理性的盲目信从”,基于这种盲目的内在信念(本质上即是无明),几乎无一例外地必然会衍生出对孩子的无端干涉与压力。。。自己都没整明白的人,怎么可能明白作为第三者的孩子的真实需求?这绝不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真正的教育——无论是儒家的成德之教还是释道二家的成智之教,一是皆以解放心灵消除恐惧去蔽显实为旨归。如何实现其教之宗旨,三家都有切实可行的工夫进路(教育实践的方法),总的来看,“读经”只是诸多学习方式的一种,强化记闻之知而已(这从台湾在大陆推行的读经考核体系本身,即得证实),并无至尊地位,不至于偏激到“我们的孩子不读经,还能读什么”那样绝望。实际上,这种呼喊的根源,仍在于内心深处那牢不可破的“灌输-改造”的“教育死结”在作祟,只是呼喊者尚未意识到-认识到“自己为何如此”而已。

父母本身的一切言行,不就是一本无限可能的启发之书吗?这并不需要什么超常的能力或者特别的自信,诚实而已——儒释道三教,实践工夫皆由此入。。。父母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是终身性的,强大而深远,远远比什么读经来得有实效。。。假如父母是贼,孩子大半会出落成满腹诗书的偷儿。假如老师情绪用事,对孩子时常挟私整治,那孩子多半出落成内心阴暗、自我防护的病人——他仅仅可能比别的病人会拽文一点,其实,反而显得更病态。小人,与满口仁义道德的小人,二者相比,谁病得比较扭曲严重?中国的经典源自生命实践,一点一滴都是真真实实的,德性的庄严从根源上讲,定要你自己挺立出来,智慧的圆妙则主要取决于天资悟性——说到底都是自家事,并无多少外力可籍——按书本规条去践证德行的一概虚伪,记闻之知与德智实践全不相干。


读什么,并不能决定你此生的价值。。。你是什么人,决定了你有什么样的价值
诚实问自己:你现在是什么人?
发表于 2010-8-14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路看下来,收获多多,谢谢!
发表于 2010-8-14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1# 磁盘

无论是儒家的成德之教还是释道二家的成智之教,一是皆以解放心灵消除恐惧去蔽显实为旨归。

“读经”只是诸多学习方式的一种,强化记闻之知而已(这从台湾在大陆推行的读经考核体系本身,即得证实),并无至尊地位,不至于偏激到“我们的孩子不读经,还能读什么”那样绝望。实际上,这种呼喊的根源,仍在于内心深处那牢不可破的“灌输-改造”的“教育死结”在作祟,只是呼喊者尚未意识到-认识到“自己为何如此”而已。

说到底都是自家事,并无多少外力可籍   

不一样的声音,很受用!!
发表于 2010-8-14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磁盘兄的文,总觉得有点偏激,不知道为什么?
读经若真读得生活学习中只剩下经典了,若真觉得读经就万事大吉,必是可悲的,但这样的情况真的会很多吗?
父母的言传身教无法替代,我相信现在年轻的父母都应该知道的。
发表于 2010-8-15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1、
看了磁盘兄的文,总觉得有点偏激,不知道为什么?
读经若真读得生活学习中只剩下经典了,若真觉得读经就万事大吉,必是可悲的,但这样的情况真的会很多吗?

2、
父母的言传身教无法替代,我相信现在年轻的父母都应该知道的 ...

小小瑜 发表于 2010-8-14 17:49


1、我同样不知道你为什么会有这些想法——不过,我们总算在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
2、【做人要诚实】这一实践原则,我相信不仅是年轻的父母,乃至天下人都该“知道”的——不要说人,连非人的八哥,也能轻易学会说这几个字。。。因此,你的意思是?你以为我的意思是?
发表于 2010-8-15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磁盘兄的文,总觉得有点偏激,不知道为什么?
读经若真读得生活学习中只剩下经典了,若真觉得读经就万事大吉,必是可悲的,但这样的情况真的会很多吗?
父母的言传身教无法替代,我相信现在年轻的父母都应该知道的。
小小瑜 发表于 2010-8-14 17:49


94楼的反驳,我要批评一下。我们不能用偏激来形容任何人。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思想逻辑。我们只可以说人家的观点有哪些具体问题,比如:前提不通,考虑不全面,逻辑有问题等等。最好不要说人家偏激。

不过呢,磁盘的大段文字,我们可以用“逻辑不通”来兄容。
他自己也不知道究竟读经好,还是不读经好。究竟大量读好,还是少量读好。读多少是少量,读多少是大量?这些问题他自己搞不清楚。

搞不清楚的原因不是他不刻苦,也不是他头脑本身有问题,更不是他对读经教育调查得少。而是他历史知识和文化知识太浅薄。而且自己没有认真读过哪部经。自己没有实践过,是不可能有真切的认识的。

至于他的调查数字,这都是不可靠的。如何取的样本,取的哪地方的样本?这些样本多大年龄?样本的家长认知如何?老师对读经教育的认识如何?这些都是问题。所以统计数字要分析,也要看统计设计得是否合理,有多少水分。所以我不大相信统计的数字,我只相信道理。

在我的学堂 。最喜欢读经的孩子,都是读经时间最长的孩子。读经成效最好的孩子,也是读经时间最长的孩子。
发表于 2010-8-15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我真的太不了解磁盘兄了。
看你的贴子多了,就越来越觉得你偏激了,哈哈。 其实以前我并没有这样的感觉。可能我理解力太差吧。 不过该干吗的干吗,该读经的读经,该家庭教育的家庭教育,该同时进行的同时进行,哈哈……
你说的这些道理我也能懂一些,但跟读经实在没什么冲突的,最多只是你最初对读经方式的质疑,不过现在你的话题好像变了,并不止是这样了……
发表于 2010-8-21 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qinglian 于 2010-8-21 04:02 编辑
在我的学堂 。最喜欢读经的孩子,都是读经时间最长的孩子。读经成效最好的孩子,也是读经时间最长的孩子

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最喜欢读经的孩子,之所以最喜欢,是因为他们得到的关注和赞美最多,并不是因为他们真的那么喜欢读经,而是喜欢读经后的关注和赞美。因为得到关注与赞美最多,所以成效也最好,这个跟读经本身没关。

这里的成效是什么呢?是背诵的效果吧?因为想得到关注与赞美而努力去做自己可能并不喜欢的事,可见这些人性所需要的东西(赞美,认同,关注,等等)力量有多大

我自己可以是一个实证,我从小用功读书,最后终于考上了大学,就是因为在读书方面我一开始就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认同,为了继续得到关注和认同而去用功读书,最后成了死读书,成了废人一个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8-21 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寻找中医 于 2010-8-21 07:23 编辑
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最喜欢读经的孩子,之所以最喜欢,是因为他们得到的关注和赞美最多,并不是因为他们真 ...
qinglian 发表于 2010-8-21 02:45



    但是,在充满理念的大脑里,几乎很少人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审视问题。因为读经的光环实在太过强烈。而且有圣贤人的标签。
这个标签实在太过于漂亮和神圣。太难以让人区分。我们用尽了各种方法来达成他——甚至利用了人性。
 楼主| 发表于 2010-8-21 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寻找中医 于 2010-8-21 07:40 编辑

前几个星期。我正式取消了孩子周末的唯一一个小时读经课。
其实孩子读得还不痛苦,甚至我都没有采取什么强制手段。直到那天我发现,孩子读,其实还是为了我们大人。在被表扬的高兴背后,我们大人都带有目的。孩子是为了我们在读。
当我放下我所有的假面具,真正平等地站在孩子面前跟她说话的时候,她才说出她内心的真心话,她不喜欢学校,不喜欢读经。
于是我取消了。
其实这是很隐微的,也许我这个孩子还可以成为读经的宣传样板呢。(两三岁开始就能读一点了)
不过,哪天她自己愿意拿起经文来读,那也是我莫大的欣慰。我也不会反对他。经文本来就是最好的教材。
我经常在读,我不晓得她会不会读。
不过,即使她一辈子不读,只要她是一个身心健康的平凡人就好。

当然,如果她自己选择成为一个饱读经书的人,那也没什么不好。她自己愿意读,我也会高高兴兴地鼓励她读——就像她喜欢剪纸一样。

毕竟,那是她自己的事情。
发表于 2010-8-21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标签实在太过于漂亮和神圣。太难以让人区分。我们用尽了各种方法来达成他——甚至利用了人性
寻找中医 发表于 2010-8-21 07:15

是啊,利用了人性,这就是我很想表达却没有表达出来的
发表于 2010-8-21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个星期。我正式取消了孩子周末的唯一一个小时读经课。
其实孩子读得还不痛苦,甚至我都没有采取什么强 ...
寻找中医 发表于 2010-8-21 07:22


很佩服寻版,没有相当的自信和胆识是做不到的。学习了。
刚才为读经话题和老公争论一番,老公认为小孩子是不能做选择的,大人一定要把好的东西教给他。并振振有词说哪个成才的小时候不是勤学苦练呢,小孩子就是要吃点苦才行。
像寻版那样真正尊重孩子,循孩子的天性发展,能做到的恐怕太少了。不过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个真人吧。
发表于 2010-8-21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qinglian 于 2010-8-21 11:07 编辑

呵呵,我家孩子也好久没读经了,我自己也不读,我原来自己就不怎么喜欢读经,可是为了孩子我竟然陪着读了两年,现在我们都解放了

我想,将来的某一天,等我想读的时候,我还是会从新读起来的
发表于 2010-8-21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不喜欢,还真是个没考虑过的问题。要是我真能带动儿子快乐读经,即便自己不喜欢我还是愿意想方设法让自己去喜欢地。毕竟大人读也不存在什么身心摧残的问题,只要不累就好。
对我来说,难的就是真正放下渴望儿子读经的愿望。
总之,在大家追捧读经的时候,这贴很及时,至少让我更清醒。
发表于 2010-8-22 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个星期。我正式取消了孩子周末的唯一一个小时读经课。
不过,即使她一辈子不读,只要她是一个身心健康的平凡人就好。
是,二十三号女生,我也很喜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9-28 06:22 , Processed in 0.03367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