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卯田妈妈

从澳洲到中国-宝宝陪妈妈长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9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天打电话咨询东海儿童中心的事情,感觉卯田妈妈真是心性沉静的人,原来也是历练了很久呢。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11-6-29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music.guqu.net/guquplayer1.asp?Musicid=2883&urlid=1

琴箫之合,笑傲江湖。飘逸灵秀,才子佳人。青山绿竹,烟雾缭绕。终老南山,卧看云起。我心向往。然后听得一声棒喝“红尘即道场”!“世事何须空牵挂,人生终究不自由”。
 楼主| 发表于 2011-6-29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心同样向往《汉武大帝》《康熙大帝》的那种面对分裂,不二决策,只有如何打的气概。中华民族的统一从来没有谈出来的,都是打出来的。所以,中华儿女真的是虫吗?中华经典真的象很多人认为的只是糟粕吗?

生为中国人,我无以言表的感恩。你呢?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华民族的经典,你了解了多少?

周六做了一个关于中华民族文化和人生智慧的演说。半瓶摇啊摇,也摇醒了几个人,足矣。
发表于 2011-6-29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认同,是否所有人的心底都有这个需要
如果找不到认同,就会觉得寂寞,那么如果找认同,就又掉一个坑里了
修炼后,是否可以做到不需要任何人的认同
 楼主| 发表于 2011-6-29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卯田妈妈 于 2011-6-29 12:47 编辑

回复 964# 小虫妈
世间少有人能做到不需要他人的认同。那都是圣人。象我这样的凡夫俗子如果能做到清醒地知道自己在寻求认同已经不错了。

所以,能知道怎么和自己相处,享受独处,也属不易了。而又有多少人真的有兴趣去修呢?又有多少人真的耐得住红尘中的寂寞呢?不是要与认同为敌,就安静地看着这个认同也属不易。

知道不易,因为我在行,真的不易。
 楼主| 发表于 2011-7-13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成长中心的房子,沟通了不记得多少来回了,突然意识到原来人们根本是自私的。每个人一知道房子的用途,立刻警觉,“那,会把我的墙壁弄坏,家具弄花。。。”原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只是一个口号而已。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不相干的宝宝给自己带来的是可能的财产的损害。宝宝对现代人来说真的不如他们的地板和墙壁重要吗?对于这样的,我只一句,“我还担心你家的东西把我们的宝宝磕坏呢”。然后再也不与这样的人有来回。

带小田去那个喧闹的反斗乐,爸爸要带他去,就去吧。小田看到了一堆积木,去拿,坐在积木旁边看着女儿玩泡泡球的妈妈一把从小田手里拿下那些积木。没有言语,也没有表情。哦,原来是她的宝宝等一下要玩的。小田楞着,我在小田耳边说,“宝宝,那个姐姐用积木给她的宝宝搭了个房子。我们再去找找其他地方还有积木吧”。

妈妈都是有爱的,只是她爱的只是她自己的宝宝。而这种爱是和怕相对的,所以也许这不是爱。
 楼主| 发表于 2011-7-13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其实生命真的不需要豪言壮语。点点滴滴间,分分秒秒中,能真实不虚地做到这个已经是人中圣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7-14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刚看了一点《百年虚云》,一首“少小离尘别故乡,天涯云水路茫茫,百年岁月垂垂老,几度沧桑得得忘。但就群迷登觉岸,敢辞微命入炉汤。众生无尽愿无尽,水月光中又一场”。泪涟涟。

和100多年前相比,物质文明给我们带来了多少便利,却让我们渐行渐远了。虚云长老也好,南老也好,他们急,但是他们面对的痴儿还是痴儿。
发表于 2011-7-16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57# 卯田妈妈


    这种奢侈的发呆还真不会.人和神的区别是神能顿空脑子里什么都不想。凡人的思绪就跟野马一样,拉都拉不住。至少我是,所以经常伤神。 好在我比较不会钻牛角尖,所以也不是特别困饶.
   因为经常无法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看完的感觉.所以常常只是看过,飘过....
发表于 2011-7-18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做个记号:飘过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7-18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无意中用的“飘”字,是最贴切不过的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7-20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卯田妈妈 于 2011-7-20 14:21 编辑

梳理一遍0-6岁的发展规律。突然发现,孩子在任何一个阶段缺失的必然要一直去找回来。就跟叛逆一样,如果一直没有机会好好叛逆一下,那么到老也不会放弃对叛逆的体验的。

卯儿一直到现在还是嫉妒小田,偏心是她一直挂在嘴上,也是她的真心话。6岁以前孩子的情绪中心还是在家庭,和爸爸妈妈的相处和交流是重心。6岁左右上学时的挑战和喜悦需要爸爸妈妈的分享和鼓舞。从6岁开始,孩子才真正开始大胆地从心理上离开出生以来一直依赖的家庭和父母步入社会。而卯儿上小学是5岁,当时我们刚到澳洲。环境的变化和生活学习的压力使这一部分的家庭支持在卯儿的成长过程中缺失了。所以她一直在寻求这个体验。

过去的就是过去了。我把这个记录下来,只是记录。没有假设。这其中如果有什么感悟的话,就是:如果当初的我内心足够坚强,能从容地以不增不减的心面对生活中一切变化的话,那么卯儿的体验就不会缺失。
发表于 2011-7-21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卯儿在一方面的需求有缺失,那现在能补得回来吗?
既然妈妈已经有了认识,我想,那就不能仅仅是记录吧?
时间不可能再回到卯儿五岁的时候了,但我觉得只要妈妈有足够的爱,正确的爱,从另一途径也可以弥补的。
这些只是我的“希望”,就像我自已,童年的不完整,以至于到现在都还在计较,埋怨,甚至深陷无法自拔,我以为长大了,躲开了,事实上只是在自欺欺人而矣。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73# 紫外线

在补,或者确切地说,在耐心地慢慢地等着,陪着。卯儿最心仪的还是她5-6岁时玩的游戏,玩的娃娃,画的画。她爸爸不能理解为什么她就长不大,我懂她。时间不能倒流,那么就放慢脚步吧。

其实,人并没有先要自欺,也没有要欺人,都是一个一个的“我”闹腾的。就象卯儿,我原来也不理解为什么她说出来的话很有见地,但是做点事情却是和小田差不多的,而且就差也要妈妈抱着她了,虽然她已经比我都高了。好在她从来没有隐瞒她的“幼稚”,好在她在国内国外的新环境和爸爸妈妈的多重压迫下依然纯真,而没有装着已经长大了。

亲爱的紫外线,好在你现在有一个小天使陪着你重回那段时光,虽然一切已经变了,但是你那清明的心还是一样的。所以,想怎么就怎么做吧,不要为谁。
 楼主| 发表于 2011-7-21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卯儿的暑假作业上有和爸爸妈妈互换角色的体验。我说,“那就让我们换一下”。卯儿立刻叉着腰说,“去弹琴,不准动,弹1个小时”。哦,原来她真的不喜欢弹琴。原来我每次假装温和的提醒让卯儿演绎出来就是个夜叉的嘴脸。而要她弹只是,本来就是我的一厢情愿,因为既然花了很多时间,也花了很多的钱,似乎就要有点什么收获。我岂不是在做买卖?这周是最后一次课,钢琴就当装饰吧。以前的时间和金钱只是过去的一堆记忆而已。等哪一天她自己要弹时再弹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3 15:05 , Processed in 0.03157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