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aliliya

属于我自己的树洞贴,一个人的倾诉(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aliliya
拥抱,我也试过行不通,
可玉 发表于 2012-8-2 21:50


行不通不是咱能力不行,是路标不对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2591 多么纯粹!

      傍晚碰到QQ,QQ从远处走过来,儿子看她渐渐走近,抱紧手里的车,说:这是我的车!
      又抓住我的手,说:这是我的妈妈!
      儿子后来又说了一遍:这是我的妈妈!
      我感到他很高兴拥有我这个妈妈,他不考虑我的身材容貌财富事业,他那么爱我,全然地爱我这个人!接纳我这个人!
      孩子对父母的爱有多么纯粹!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8-2 23:29 编辑

2592 求同存异

      今天的一个小体会

      1、爱的方面,求同——给孩子人性需要的东西,给孩子的杯子蓄水,日加满!无论孩子多大,这一点,不会变。
      2、规则方面,存异——根据自己当下能接受的状况来建立规则,觉察自己,尽量真实一致。随着自己和孩子的成长,规则是可商讨的,弹性可变的。

      最重要的是,这里有个次序,先把爱给够了,把孩子的杯子加满了,亲子关系搞好了,再谈其他,再谈规则。
      没有这个基础,谈规则可能是个两败俱伤的事。
发表于 2012-8-3 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69# qinglian

那个游戏现在想来我没好好做,我只是尽全力接纳每个人,对视很少,刚开始握手很多,我心里很有抱歉,觉得自己没有接纳对方,握手好像也在走形式,碰到很喜欢的人拥抱,就很享受,感受到互相的爱意,很感动,不喜欢就没啥感觉,只是尽力接纳对方而已。

我不敢跟人对视的太久,女生还好,可以看很久,男生我一般尽力避免,但不看又不礼貌。这个好玩,以后要多多体会。
发表于 2012-8-3 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60# aliliya


真好,有时习惯简单粗暴的处理自己的情绪,只是随意发泄或者闷着,不习惯去照顾它,让它有个通道顺畅的宣泄。
 楼主| 发表于 2012-8-3 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90# 麓羽

中国的孩子,从小都很少有机会去了解情绪,更别说管理情绪。
30多岁了,拿起这门人生功课,从头修,说实话,着实不容易的,也很幸运。
 楼主| 发表于 2012-8-3 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2593 让爱觉醒

      父母有情绪的时候,第一时间不是去拯救
      而是,允许父母有情绪,这是他们自己的功课
      以这个为前提,给父母人性需要的东西,就是帮助,不是拯救
      带着觉察,将盲目的爱转化为觉醒的爱
 楼主| 发表于 2012-8-3 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2594 和妈妈共度的儿时时光

      昨天努力搜索自己的儿时游戏时光,一丁点和妈妈做游戏的记忆都没有。
      想了想,小时候,和妈妈在一起都干嘛来着
      我6岁的时候,我妈教一年级,我就跟着绊绊磕磕地读了一年,也就是说,那一年,我妈是我的班主任(到了7岁,我又正式读一年级)
      我想说的是,我只知道是有这么回事,但是这一年的记忆都不大有了(很可能是自己不愿意想起)
      接下来的小学课余时光,和妈妈在一起的记忆,都是写作业,做作业……稍微带些娱乐性质的活动,大概就是学校有什么文艺汇演,排练之类的
      想到这些,多少有些遗憾

      希望今天的孩子们长大以后,会有些很美好的亲子游戏时光的记忆,毕竟,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不是吗?
 楼主| 发表于 2012-8-3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8-3 17:19 编辑

2595 人玩游戏,还是游戏玩人

      这个很有意思的,早上刚想起来的,还没分享过
      潘博士分享他遇到过的一个小孩,投篮屡投不进,于是,孩子做了改变——投到屋子的这个角,三分!投到屋子的那个角,两分!投到屋子里的又一个角,四分!
      潘博士说,他当时看到,很赞叹的——孩子真的很有想象力,是自愈高手!
      成人普遍有正确强迫症——会较真游戏的规则,就要按照这个规则来,必须的!比如,球必须投到篮里才有分……
      游戏有规则当然也不是坏事,但是如果真的对孩子的内在状态敏感,就不会那么严苛了——游戏是儿童的语言,游戏是儿童表达自己,疗愈自己的方式。
      就像《游戏力》里说的————“有人问一群四岁的孩子,他们是想跟同伴玩,还是想跟父母玩,大部分的孩子选则了父母。你很惊讶吧?他们说,和父母一起玩,他们可以获胜,可以主导游戏。而他们的同伴则一般不会因为实力悬殊,而主动做出让步。通过命令父母,或者在篮球场上打败他们,孩子得到了一些安全依附感的补充,他们才可以出去和同伴较量。”
      我很赞叹《游戏治疗》和《游戏力》——他们对儿童内在发生的事情非常敏感,以人为本。
      游戏是为儿童服务的,如果反过来对游戏及规则较真,而忽略了孩子本身——那就成了游戏玩人,而不是人玩游戏。
 楼主| 发表于 2012-8-3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2596 采访老妈

      刚刚结束和老妈的电话,电话中对老妈进行了采访:妈,我现在正在学习亲子游戏,我咋回忆不起来你小时候陪我玩游戏的情景呢?
      老妈:我小时候咋没陪你玩过呢?藏猫猫,跳绳,踢毽(妈妈说到这里,我哭了),下跳棋,自然课出去捕蝴蝶,采标本……但是我没你爸陪你们玩得多,你爸他有时间啊,啥也不干,我不能一回家全家人都饿着不做饭,陪你玩游戏啊,平时我还得种地……你小时候玩的口袋都是我缝的,跳的皮筋儿都是你爸拿回一个内胎,我给你们剪的,毽子也是我给你做的,那时候玩具去哪儿买啊,不都得自己做啊,踢布口袋老掉,再给你缝一个绳子在上面……做好了,我都得先陪你们玩,教你们怎么玩,你们才能出去和小伙伴玩(哈哈,说到这句,我知道为啥我要选择性失忆了 ,老妈教人东西是很恐怖的


      谢谢妈妈,你用你的方式爱着我。
 楼主| 发表于 2012-8-3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8-3 13:40 编辑

2597 张继科父亲:从那以后我再也不和他打比赛了http://2012.qq.com/cnteahouse/fmh/

      刚看了一段视频采访,采访张继科的父亲
      旁白:身为儿子的一个启蒙教练,作为爸爸,最难忘的是第一次被即是学生又是儿子的张继科打败的情形。
      妈妈:我估计是十岁还是十一岁,他爸爸就打不过他。
      爸爸:确实没让他,就是实打实地打比赛,二比三我输给他了,从那以后我再也不和他打比赛了,他打完了那种眼神吧,就是看着我的那种眼神,当时我就觉得(他在说),爸爸你以后肯定打不过我。他肯定有这种想法。

      因为最近在看亲子游戏,竞争性游戏,看到这段,真的是好有意思哦!
      大人在孩子面前总是赢,原来,也怕输哦!输了很挫败很难过吧?一样是个孩子!
      如果能这样理解自己,也就能理解孩子了吧。
      外面不缺乏竞争,外面也不缺乏失败,回到家,来点儿不同的吧~~~
 楼主| 发表于 2012-8-3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2598 实现谁?

      最近看到两个例子,一个就是刚才的张继科,父亲说,他完成了大满贯,实现了我所有的期待和梦想。
      还一个例子就是之前很火爆的中国好声音,里面有一个女孩,站在舞台上,说,我来这里实现爸爸的梦想。

      虽然不认同,但是尊重他们的方式。

      希望将来,更多的孩子站在那里,说:我站在这里,是来实现我自己。
 楼主| 发表于 2012-8-3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2599 学会多给一些尊重

      每看到虎妈狼爸出没,说着孩子就是该打,孩子就是该骂之类……心口都一阵阵地紧缩。
      以前我一般是要言语干涉的,干涉无效,也是要多给他们几个大白眼!小声骂骂咧咧地走掉。
      现在终于学会给他们一些尊重,他们的背后还站着很多人、很多事,他们的父母和祖先,一些没有和解的命运事件……
      这些,都需要得到尊重。

      不过,我还是要允许自己愤怒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8-3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2600 突然想到一位老人——苏民

      嗯,好像还是刚结婚的时候,看过《艺术人生》制作的一期节目,采访苏民(濮存昕的父亲)
      当时就是一种很惊艳的感觉——我从来没见过有这种气质的老人,他的人格高度让你有一种甘之如饴的感觉,美好的感觉。
      他说到育儿,让我印象蛮深刻,当时他的两个儿子和外孙女就坐在台下:
      他说,他的三个孩子,他从来都没有打过,打孩子无能啊,你要是有办法,你为什么打孩子?
      在那个年代啊,多么难得。
 楼主| 发表于 2012-8-3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8-3 18:27 编辑

2601 找到一篇采访,老人家太牛了!http://culture.ifeng.com/8/detail_2011_09/30/9598730_1.shtml

记者:现在许多家长,孩子一出生,就给设计好了,要成为钢琴家、数学家、演艺明星等等,天天逼着孩子学这个、学那个。您是否从小就培养濮存昕学演戏了?
苏民:我绝对没想过让他演戏,从来没有想过!我对待孩子,说老实话,这个你不会奇怪,我们身上有民主作风啊!跟我父亲是不一样的,没有那种家长制的残余呀!我不愿意像父亲那样让孩子害怕。我对孩子们民主思想的影响是用不着教的。
……
不止一次有人问我,你是怎么培养濮存昕的?怎么培养?学好啊,哈哈!“学好”这两个字,那你就自己琢磨得了。生活里面,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每天每时每刻都在衡量。品味得出来,品味不出来?向什么东西学?什么你不要学,我从来没有刻意地告诉儿子应该怎么去做。是用自己的行动、自己的思想感情潜移默化地影响,这个,比什么都重要!
……
记者:您培养了许多优秀演员,又培养了这样一个非常优秀的儿子,作为老师和父亲,您感到骄傲吧?
苏民:上次在《艺术人生》做节目,朱军跟我说,您有了这样的孩子,自豪不自豪?我就乐了。我说我干嘛“豪”呀?我冲谁“嚎”去呀?大家都乐了。是啊,真要以濮存昕为自豪的话,我就又错了。你说不是吗?我出去跟人家说,你有濮存昕这样的儿子吗?你没有,我自豪!我要说这样的话,我的思想就“呱嗒”掉到这儿了(指地下),有什么可自豪的呀?你把他培养好了,你应该的!你没有培养好他,你要好好总结,为什么?
……
我不会跟他讲你该如何做如何做。路,是得自己走的。我们的态度是——你争气不争气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认真干事情、好好学习,不吝惜自己的力气,这就对了。
……
不要恨铁不成钢
记者: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也教过书,我也是父亲,跟您老相比,就剩下俩字儿——惭愧。您的育人之道,让晚辈茅塞顿开。对孩子、对学生,我们总是恨铁不成钢,反复说教,甚至严加管教,还觉得自己是尽职尽责了……
苏民:我说句老实话,恨铁不成钢这个说法,是不对的!是铁,你甭恨他;炼不成钢,你恨他也没用!是不是?不要恨铁不成钢。你主观想他应该是怎么样,不行。咱们有好多老话,真棒!“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你想把一件事情做好,先把工具弄好了。你想学篆刻,你不磨刀,怎么雕?怎么磨刀,你得学。刀磨好了,怎么去刻?你刻呀,你刻一个、刻两个,刻得手指头都是血,你就会啦!你有了利器,你不去刻,也不行呀。不要恨铁不成钢,要百炼成钢!你得让他自己锤炼去。这个过程,老师替不了,家长包办不了。老师可以领着你炼,老师不能替你炼。家长更是想替也替不了。是年轻人学本事,他自己得炼。就是这么简单的事。他有兴趣、他想学想炼,你拦都拦不住。他没兴趣、他不想学不想炼,你按着他头也没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5-5-2 06:59 , Processed in 0.02973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