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微雨微尘

中医知识先生问答讲解合集(一)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3-6-6 0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微雨微尘 于 2023-6-6 06:23 编辑

336) 肺气郁的表现与治则臆测   月含山 http://www.37ct.com/thread-67051-1-54.html

肺气郁的表现与治则臆测
     《内经》云肺为相傅之官,治节出焉。五谷饮食入于脾胃,精气游溢,上输于肺,则脾胃消磨,五谷饮食之精气化生,首先是输布到肺;肺又司呼吸,则呼吸所纳入的天之阳气亦首先聚于肺中,如此来看,肺就是一个气的仓库,气从这里运输到全身各处,气机的分配与输布便是由这位相傅之官---肺所负责的。只有气机正常输布,全身才能气机周转,畅通无阻。
      如果肺气不能正常地输布,则气机郁于肺中,气多了,肺运输不走,则肺胀,胸闷、气短、积累的气机由咳嗽排出体外。气机不能转输,则津液郁于肺中而为痰,全身皮毛得不到气机的滋养,正如庄稼无水分和肥料的滋养,从而表现的焦枯,面部也像蒙了一层灰尘一样,光泽透不出来。肺气不降,则金不能生水,则肾水干涸,腰腿发凉,酸软无力。
      上述表现皆为肺之功能失调,导致气郁。原因则有内外而因,外因则感受风寒,肌肤毛孔遇寒而收缩甚至闭合,由外而及内,导致肺气瘀滞,肺中气机以咳嗽而泄出,津液变为痰,甚至熏蒸而上,在鼻腔中凝结而成鼻涕。这种情况,只需解除外表风寒,则气郁即皆,是为麻黄汤、小青龙之类。
      内因也有几个方面,肺气郁,则因在于肺之功能弱,首先便在于土不能生金,这种情况在2012年上半年表现突出,因为今年木运太过,脾土受克,脾气不升,导致脾土不能生金,从而引起肺之功能弱。表现为咳嗽、气喘、胸闷等等,补中益气可解。
      肺受火克,如果心火偏旺,其火传于肺中,则热作于肺中,肺本主肃降,火性上炎,则肺不得肃降,也会出现胸闷气短、不能吸气至腹,咽喉干痛肿,心烦、失眠,腰腿发凉等表现。治则养肺阴,除肺热,肺如金,火克金,则金生水,此则竹叶石膏汤证。
     如木气上冲严重,肺金受克,不得肃降,则养肺阴,补肾水,涵收肝木可解。三七生老师所创:麦冬、党参、清半夏、炙甘草、肉桂、熟地、白芍可解。
     肾主纳气,肾就像肺气肃降的另一个仓库,肺气肃降,浓缩化为精,贮存于肾中,如果肾亏虚,也会导致肺之气机无法下达,从而郁于上焦,出现胸闷气短,治则八味肾气丸。

问:先生:
      竹叶石膏汤证,对于下寒重,心火旺的是否太寒凉了呢?我试过甘草泻心汤,只觉胃部发凉泛酸水,后加入附子,口腔溃疡得解。再者,肺金不降,本身就有中虚之证,如果光用竹叶石膏汤是否伤脾阳?谢谢月先生

月含山:天地之间有寒凉药,就一定会有它的用途,关键是是否辩证准确。用很多腰腿冰凉的患者,用竹叶石膏汤一下子就能暖起来。以肺热不肃降,竹叶石膏汤对症故。

问:谢谢月先生回复,我最近再看彭子的圆运动,一知半解,囫囵吞枣,所以很幸运能看到这个案例,向月先生请教。竹叶石膏,看所主案例是敛降功能受阻,但是同时腰腿冰凉,是否同时有下寒重所致?

月含山:这种腰腿冰凉是因为上焦之热不降,是一种虚寒,阳气没有降下来,没有阳气,自然没有温煦,感觉凉了。降下来不就好了吗?比如夏天井水凉,冬天井水热是上焦之阳降到地下了嘛。




337) 养肝之体 畅肝之用  月含山   https://www.37futai.com/forum.ph ... D%E4%B9%8B%E7%94%A8
养肝之体,畅肝之用
      肝在五行为木,应春生发之气。也就是春天由寒变热,地之阳气升发的过程,也即是地气上升的过程。
      地气上升,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地气通过大地层直接扩散而出,升至天空。这种情况地气上升迅速,如同一种气流直接透地而出,扶摇直上。这种情况在西北沙漠地带比较常见,所以沙漠风沙大,经常旋风四起,一起则飞沙走石,遮天蔽日。
      如果人身中也出现这种变化,则极易表现为头昏脑胀,眩晕,甚至耳目失聪,口干舌燥。如果去量血压,此时血压肯定很高,因为气上冲的严重。肝主颈项,此时后脑颈椎酸痛难忍。这便是对应于天地的病态。
      地气上升的另外一种形式,便是通过木气散发出来。内经中云:木曰敷和,主舒阴布阳。也就是这个上升之气先在土层中进入植物根部,最后通过树叶散发出来。这种透过树叶散发出来的就是一种柔和的生生之气。其暖而不热,其温而不燥。所以森林中各种动植物的物种极大丰富。
      如果人体肝气也是如此化生,则周身温暖舒畅,虽身临四季,却沐浴如春,自然心境平和调柔。这里关键是肝木要柔和的生发。
      如果肝木凋零,则气机不能如此转化。地气上升遇土气之阻碍,则出现气机郁结胀满,出现腹胀,两胁胀,透过土气的薄弱环节进入胃中,从食道上逆而出,则又出现胃胀、泛酸、打嗝,甚至胃上口痛,食物不能下咽等表现。
      如果地气升发郁阻久不得散,则如温室大棚一样,气温随着升高,在人体来讲则是郁而化火。再进一步郁积,则如吹气球一样,压力大增,终于爆发,于是气机上冲,出现本文第二段和第三段的表现。严重者甚至出现中风血栓,危及生命。
      所以对于上述情况,重点要养肝柔肝,使肝木发挥森林一般的生生之用。肝之体用不同,如肝之体不足,而出现气郁,则燥药疏肝只能暂时有效,继用则伐效或者无效,此时即要转化思路,不可一头撞向南墙。

三七生:甚是!体阴而用阳,辛酸各有所主。老百姓见孕妇常云:酸儿辣女。阳则喜阴(酸),阴则喜阳(辛),正阴阳喜好(互补)之别也。

问1:这或许就是脉象上出现弦而大或者弦而脉强之脉,反需用酸药收敛,弦脉反而缓解。
问2:可是弦脉本身就是收摄过度的象啊。

三七生:弦与紧有别,弦可兼紧,但弦本身是阴体不及之象,不同于阴用太过的紧的收敛象。



338)一则少儿病诊治疑惑  继贤行者 https://www.37futai.com/forum.ph ... B%E7%96%91%E6%83%91
上周接诊一少儿,症如下:
体毎日酉时双面颊红,热,左面甚于右面。四肢冷。酉时大便。微胖,有小肚腩,痰稍多,白痰,学习成绩不太好。
诊脉:左寸细涩微数。双尺偏濡,重按微。
辨析:酉时肾当令,藏力大于升,双面颊红,热乃阳明经热而不降,木火淤于上所致。根本原因是肾气不固,水不涵木,相火上冲致胃火旺,晚餐食多存于中焦,又由于肾气不固,其他时间肾中相火偏弱,不能持续温煦脾土,脾阳不振不能化中焦之水,久之生痰。导致“微胖,有小肚腩,痰稍多,白痰”中焦被湿所困,不能化生气血,故心血虚,四肢冷。痰浊中阻脉始濡。
学生对少儿病并无太多经验,在用药上也不敢放胆使用。拟定思路为先清后补,固本藏精:先以二陈汤并平胃散化痰去湿。再以桑螵蛸合益智仁固肾藏精,不知可行否?
请三七先生及各位高手不吝赐教!
谢谢!

三七生:戊癸化火,癸水从戊化火而不藏,水弱之象,何不直接用桂附地黄丸试试?

问:“桂附地黄丸”一方学生曾经用过,收效不太明显。
“癸水从戊化火而不藏”一则水弱,一则戊土强。“桂附地黄丸”偏于肾气不升之病,补肾中之阳。学生之病例在于肾中之阳,即坎中相火不能和缓上升,当降不降,当升之时不能和缓持续温煦脾阳。问题不在于升,而在于升的力度和火候。由于肾精不藏,又导致“学习成绩不太好”。单纯补肾阳可能收效欠佳。
肤浅之见,请先生再次赐教!谢谢

三七生:如是则阴盛格阳可能性更大,可桂附地黄丸与附子理中丸各半丸同服。
还有一种用法:小柴胡颗粒剂加一丸桂附地黄丸。如不应,则加一丸附子理中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6 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微雨微尘 于 2023-6-6 08:10 编辑

339)吃六味地黄丸都会上火,谈温寒两派论治  https://www.37futai.com/forum.ph ... A%E4%B8%8A%E7%81%AB

问:晚生不才,今天在此发表自己的愚见。要是有不对的地方,还请指正。
1,纵观现今中医的现状,在此不用我多说,一般只要体质虚弱的人去医院看中医,一个“肾虚”就打发了,然后再谈到爱“上火”,就说你阴虚火旺,六味地黄丸就上场了,现今六味地黄丸的热卖是明证!!
2,其实真正的阴虚在肾虚患者中的比例还不到5%,而且一般都是体制好的人,体质好的患者阳气潜藏功能受到抑制,阳气本身有上炎的特点,导致眼冒血丝、口腔溃疡,这样的情况宜用寒凉之类的药物治疗;
3,体质虚弱的患者由于内脏阴寒过盛,导致格阳于外,虚火上炎,如果这个时候吃六味地黄丸,六味是补水之方,水气本寒,就增加了阴寒,就更加格阳,火气没有降,反而更加上炎  ,就是我标题说到的“吃六味地黄丸都会上火?”(患者自诉吃六味上火)
看看现在的温病学派是怎么治疗的:知柏地黄丸 
这样的情况不再少数,你去看看有些求医问药的论坛就知道了,这种无疑雪上加霜的治疗,虽然暂时平了火,但恐被治疗之人永远也不会再感受健康了
学过伤寒的都知道宜引火归源温养中下焦,四逆汤和桂附地黄是正治之方
中医治病最忌“对症下药”!看似雷同的症状,其发病机理可能完全相反,阴虚火旺和阴盛格阳会出现类似的症状。医者不可不明察。



三七生:不错,温病派最大的负面影响就是让大多业中医者觉得中药的作用就是清热解毒,一切温热药都会上火。但如果矫枉过正,一味的辛温发散,不顾阴精的敛藏,当然也会造成另一面的损伤。所以一定要分清阴阳虚实,然后才能遣方用药,偶然幸中是难保将来不犯大错的。




340)我这样治好自己的咽痒咳嗽的。   https://www.37futai.com/forum.ph ... 4%E5%92%BD%E7%97%92


在一个关于喉痒咳嗽的帖子里,看到三七先生对咽痒咳嗽的论述,想起自己的治疗过程,于是把一点点经验分享给大家。

我以前也有咽痒咳嗽的问题,根据三七先生的“消炎寒凉引邪入肺”的理论,先后用过小青龙汤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都可以治标,过一段时间有外感或喝冷饮又会复发,反反复复,持续好几年。

后来,因为早上饮茶,剧咳,用大顺散---干姜60肉桂15杏仁15甘草10,一剂,咳减大半,三剂,从此,咽痒咳嗽的痼疾,居然消失了。

从而进一步理解了《内经》“形寒饮冷则伤肺”的理论,外感寒邪可以引起咳嗽,喝冷饮吃寒凉之物也可以引起咳嗽,外寒则散外邪,用小青龙、麻黄附子细辛汤之类的加减,内寒则用理中之辈温散之。

咽痒咳嗽,无论外感内寒都可用麻黄,所以有人说咽痒必用麻黄。外寒的咽痒咳嗽,根据寒热虚实还可以加减变化。


问:扁桃腺炎也应该能治疗吧?


三七生:这个是咽痛,不同于喉痒。麻黄附子细辛汤的面较大。


问:伤寒少阴篇中涉及到咽痛的方子有好几个:甘草汤,桔梗汤,半夏散及汤,苦酒汤,再麻黄细辛附子汤。这几个方子的辨证区别在哪些方面?能否烦请先生做一讲解?



三七生:

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猪肤汤主之。
猪肤汤方:
猪肤一斤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分温六服。(白粉即米粉)
解:此为少阴之阴不足以摄阳,故咽痛、心烦。阳郁于上,不能下降以载阴上充,故胸满、下利。猪肤,皮下油脂,阴腻之物也,与阿胶相类,故能滋上阴而降火。

少阴病,二三日,咽中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
甘草汤方:
甘草二两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桔梗汤方:
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温分再服。
解:此少阴之阳有余而化火,火气上冲,故作咽痛。甘草之甘以泻火,仍有未尽,再加桔梗以发之。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痛引喉旁,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苦酒汤方:
半夏十四枚(洗破如枣核)  鸡子一枚(去黄纳上苦酒著鸡子壳中)
上二味,纳半夏著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则之。不差,更作三剂。
解:此少阴之阴大伤,不能覆阳下降,故咽生疮而痛。苦酒味酸滋阴以收阳,纳半夏以降之,再以鸡蛋清象天之清以化之也。

少阴病,咽中痛,脉反浮者,半夏散及汤主之。
半夏散方:
半夏(洗)  桂枝  甘草(炙)
上三味,等分,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匙,日三服。若不能服散者,以水一升煎七沸,纳散两方寸匙,更煎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
解:此咽痛而脉浮,邪仍在表之象,故以桂枝甘草复心阳以布表,再以半夏之降而收上逆之火,稍冷服,阳转阴而主降也。

总说:少阴病,火水未济之病也。此五方皆欲降火,原因各异,故方法不同,或滋阴,或泻火,或收阳,或布阳,皆令君火归位下济之意,非如后世医家一味灭火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6 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341) 古代残存的“养气汤方   http://www.37ct.com/thread-318988-1-8.html


三七生: 麻黄附子甘草汤?
或有助阴出阳之意,若阳不入阴者用之则气散不收,不养反耗矣。



342) 医院检查无结果 柴胡一剂病复康   http://www.37ct.com/thread-318221-1-9.html


Wqq: 医院检查无结果  柴胡一剂病复康


这个病人其实我没有见过面,很多信息都不甚明了,只是凭其儿子表述的症状,建议服用柴胡汤,不想药到病除。三七先生让我把这个经过详细记录下来发到求本堂论坛里。因我平时没有记录医案的习惯,逐翻阅以往的微信,还好是2017年上半年(我凭记忆还以为是去年)的事,略加整理如下。请先生和各位方家指正!
        2017年4月初,儿子的战友在微信朋友圈里抱怨:医院与商场的区别,就是消费完全由不得自己,只要医生说要,不管多贵,立马交钱。问其故。告之其母住院多日,钱花了不少,病还没有查出个所以然来。他特地请假从部队赶回安徽老家照料母亲。
        我问其母有什么症状表现?他告诉我:就是每日断续发烧,呕吐,头痛头晕,胸闷,食欲不佳。我一看,这不就是少阳病的主证吗!于是告诉他,用小柴胡汤即可解决。并把方子及煎服方法发送给了他。当然,他也不会也不敢贸然相信,继续住在医院进行各项检查。
        安徽医院查不出毛病,就辗转到上海医院继续住院检查。数日后(4月17日)我问情况,他给我发微信说:“我刚才跟医生聊了母亲的大概情况,目前在老家和上海这边医院所有的血液、大小便和影像等检查报告来看,不会是肿瘤癌症方面的问题。从她(医生)的话语里来说,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具体指向。唯一能够拿出来说的,就是考虑是病毒性感染。目前没有用药,也就是输点营养的液体。医生说还需要继续住院观察,作进一步的检查。您给分析分析,这种情况如何处置?也没有检查出什么病。”
        我说:根据你所表述的症状,这是典型的寒邪入少阳,只需服用柴胡汤就行。并劝阻他不能再作什么检查了,还好没有查出什么毛病,万一查出个白血球异常什么的,那将会给你们招来很多的麻烦。我儿子去医院探视,也向他们表述了我的意见。他们家人经过商量,既然医院也查不出什么结果,不妨就试试柴胡汤。
       4月18日,他们就让母亲暂时出院,先住在上海姐姐家,并去按方抓药。但是,上海的药店非要看到医生的处方才给抓药。我就让他们先买小柴胡颗粒服用,我在江西把药买好后给他快递过去。19日,他就发微信告诉我,目前正在喝小柴胡颗粒,母亲状态已好多了,今天能够下楼走走,饮食也比之前有进步。4月20日开始煎服小柴胡汤。
        22日他就找到我儿子要一块喝酒,并要痛饮方休。5月2日,他回到部队后告诉我:母亲的烧已退,经连续5天没有检测到发热现象,就回老家调养去了。他说:真心代母亲谢谢我!我说:不要谢我,应该感谢医院没有查出毛病!否则麻烦可就大了!



供需相应: 能否请先生详细讲讲小柴胡汤之方义及使用注意事项?
我们四川用的柴胡是竹叶柴胡,是柴胡的茎和叶,而北方用的是柴胡根。大家都在用柴胡,用的是两种不同的的药,但都说效果好,实在令人困惑。虽说从一气周流,升降相因角度能勉强解释其方助相火下降归位之作用,但总觉得不够确切。


三七生: 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竖扫一大片,这就是小柴胡汤的威力所在。但必有实证实据方可用,若随意滥用又造成金从木化的小柴胡汤事件了。



343)太阳少阳并病及合病的疑问   http://www.37ct.com/thread-80080-1-41.html

问:142 条:太阳与少阳并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
171条:太阳少阳并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疑问:
(1)何为并病?为何对并病单独提出慎不可汗,不可下,而要提出针法?
一般的注解:并病是发病有先后顺序,由太阳发展为少阳,;而合病是太阳与少阳同时发病。
那么为什么这里单独对并病提出了不可汗不可下呢?是不是合病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2)从两条的症状来看:头项强痛,或眩冒,心下痞硬,不是跟柴胡桂枝汤证也吻合吗?(表证未解,少阳郁结)。从症状上,如何区分合病与并病?

172条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32条之葛根汤组:麻黄汤+葛根,解表加葛根起阴气解阳明火郁。
然而172条太阳与少阳合并,自下利之黄芩汤,黄芩 芍药 甘草 大枣。此方又是如何能解太阳少阳合病呢?(无柴胡解少阳之郁,无桂枝麻黄发太阳之表,尤其不能理解,为何用芍药?)。或有人解为,甘草,大枣补下利之虚,芍药解腹痛。但我认为此类对“症”下药必并非仲景用药法则。


裘万吉:问得好,难解的瓶颈问题,以己见勉强试解之:并病应属两节生理运行同时失节病症相并而病。故两节病症同见,太阳与少阳并病,刺大椎以解太阳,刺肺俞,肝俞以泄胸胁之热气而解少阳。条文说慎不可汗下。但未说不可用药。可见还是可以用和解法的,书中有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的条文。此中用针法。可能是示人以法,于用药无定见时,取而用之。
     合病应属于两节或多节的生理运行同时失节病理合化的病变。如太阳与阳明合病的葛根汤证,即是太阳气交之分血气宣布有障碍合阳明之津上奉失节而反下流成下利而至的太阳气交之分缺乏阳明之津的灌溉而病。
    太阳与少阳为病的黄芩汤证,即是太阳气交之分合气化后的产物从血脉回流产生障碍,回流之物与少阳火热之气相合化而使水液运行失节而下流成下利。方用芍药通回流之血脉。黄芩清少阳之火气。甘草,大枣以补流失的津液,且固中气。若呕者,因上焦有阴凝之阻滞,则加半夏,生姜以发越降逆。仁兄以为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6 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344)首诊归来,求解!   http://www.37ct.com/thread-101867-1-41.html


问:母亲56,肝癌,不思食欲,乏力,睡眠差,面黄,舌苔厚腻发黄。

药方:生附子50g 炮姜50g 炙甘草30       柴胡45 黄芩10  厚朴20 枳实20 赤芍45           人参20  酒大黄20 茵陈45 郁金30 细辛9 麻黄6 生降气45

母亲之前就有时会呕吐的。所以先服用此中药1茶碗,无碍,隔了一会儿,又服用1茶碗。全部吐出。 请问这种问题该怎么解决?很希望母亲能够服用此药有效,这样我会坚持带她去复诊。可是现在遇到这种问题,请各位指教!!


如何自学中医:升降相逆,必呕

月含山:正解。

黑脸:药的份量不小。

试解一下,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赐教:
不思食欲:胃不降,脾不升,胃气逆升,则中轴转动无力,胃不纳食;
乏力:脾主四肢,脾阳不振;
睡眠差:阳明不合之象,阳不入阴,胃气不降于脾;
面黄:木克土,致土气外散之象;
舌苔厚腻发黄:土湿木郁之象,中焦寒湿无阳则厚腻,木郁于下不升则化热发黄。
仲师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必先实脾也。


治法:合阳明,枢少阳,开太阴,则胃降脾升。脾升则木升,木升则郁解。


裘万吉:不思饮食,是小柴胡汤证,乏力,睡眠差,面黄,均可能出现。舌苔厚腻发黄  ,
  则内当已有积滞,内有积滞,似可与大柴胡汤一服以打头阵。但心下,腹部当有不适拒按或大便不利等症,当祥其情,才可辨证。不然岂不意测。其实网诊不易,应找当地良医面诊为妥。你已面诊是对的。但从上症看,似乎用大柴胡加茵陈,郁金以解内之郁滞而却少了生姜,半夏,加厚朴,有小承气意。此方用四逆加汤,又合麻附辛,不知何意?其意大概是为不思饮食与乏力而设吧。见乏力即用参,似非用参之药症。胃中寒不能食可用四逆辈,但不思饮食,却是少阳柴胡证。此方用意难解也。




345)胸烦欲死案   形随运转   http://www.37ct.com/thread-72087-1-41.html


2013年3月6日。男,70岁,曾中风,右侧瘫痪,不良于行。

刻诊: 1、烦躁不安,神情惊恐,自诉胸口烦闷,严重时在床上不停翻滚。
         2、脸色白,唇绛红。舌质淡红,苔薄白。
         3、右脉寸稍实大,关、尺沉弱;左脉尺、关弦大,寸散大。此左右脉差距大,与病人曾中风有关。
         4、纳可,但时常不吃菜,常年喜欢以汤泡饭,一餐饮两海碗汤,约1500毫升。
         5、咳嗽痰涌,频频作欲呕痰状。

辩证:水饮痰热结于胸中而作烦。

处方:前胡30半夏50黄芩20全瓜蒌30茯苓30杏仁10陈皮50生姜50  三剂。

服后病愈。嘱勿再如此饮汤。

此案,曾拟以栀子豉汤吐之,但虑病人中风体弱,不敢投之。转以药症思路。前胡辛寒下气去痰实,一药而兼数功,故作君药,其余半夏降逆,黄芩清上膈之热,瓜蒌杏仁协前胡,茯苓利水饮,陈皮生姜下气通神。处方后观之,竟含茯苓杏仁汤、前胡汤等方方意,而处方前并未刻意想以何方对应,只想药、症相合而已。



问:有半个小陷胸和茯苓杏仁汤和橘枳姜汤之意。

剂量为什么这么大?


形随运转:量不大,一两只按10克计,比一两按15克已是量小。且煎药按古法,煎一次而分三次服,若按平均数,如茯苓,实则一次亦即10克左右。

问:那药物的剂量比是如何考虑的?


形随运转:剂量比一是参考古方,二是凭经验,所谓经验多是抓住某个主症或病机,加大某一味或两三味药的用量。

裘万吉:看过先生的几个病案,足见先生之胆识,此证我意似亦可用风引汤之开胸降气合治法。商讨于先生。


346)大家想过这个问题吗?  http://www.37ct.com/thread-101260-1-42.html

国亭:五脏六腑不对称为何十二经脉是对称的?(抱歉,可能我表达不够清楚,我说的意思是:脏腑大小位置都不对称,而十二经脉穴位的位置却是对称的,为何?)

三七生:人体与机器外形类似:飞机、汽车外形均对称,但内部结构并不对称。人的肢体:左右手足五官也是对称的,经脉附着于肢体,故随肢体对称?


梦游书:五脏六腑若从阴阳来划分,也是对称的;十二经在阴阳上也对称;十二经,实际上是24经,左右对称,这是空间分布上的对称。问题范围缩小:五脏六腑在空间布局上不对称,如何衍生十二经的左右对称以及整个形体上左右对称?
一个解法为:五脏六腑应象,而象已经不对称(水火反对称,金木反对称,土在中;六腑不大好对应),但将左(向上,艮震巽离,六阳六阴)和右(向下,坤兑乾坎,六阳六阴)加为阳和阴,又是对称的;或者说,五脏六腑因象空间不对称故不对称,十二经与形体因左右阴阳互化对称而空间对称。
另一相关的:左阳右阴。若从经脉看,左右对称,则这个说法不成立,从右向左也可;此论应从五脏传化角度来说,这样就与阴阳互化相应。
一个可能关联:经脉与形体的对称来自先天八卦,五脏六腑的不对称来自后天(文王)八卦;从受精卵到某个阶段(这时候是受精卵细胞复制为主,稍有分化,脏腑向未形成),初始以及增殖的形态都是对称的,形成胎胚,是为先天;此后才有脏腑形成,变易生成后天;但总归先有先天后有后天,空间上先天包围后天(可视为保护)。不过依此论,经脉生成在前,脏腑生成在后。


国亭:呵呵,绝妙的概括。但是,当电厂坏了,电网还能运行;当电网坏了,电厂还能工作,又是为何?
莫非:电厂是一组电厂;电网是一组电网,那么,谁是“网管”?


Ttxxhh: 我觉得就是这概念,一堆电厂和一堆电网子网彼此联系相互调剂。
  电厂与子网,子网与子网间工作时能量形式未必完全相同,因此需要变电站这个换能器。
  即便从效率和风险控制角度看,也需要如此设计。
  
  电网间可以有负荷自动平衡,也可以人为拉闸限电或特别供应。
  猜测对应于人体,前者是DNA的活,后者就是意识的干预了。

  比较特别的是任督二脉,也许就是超导储能体系?多余的往里放,需要时拿出来。

国亭:《难经-27难》脉有奇经八脉者,不拘于十二经,何谓也?
然:圣人图设沟渠,通利水道,以备不虞。
从《难经》的观点看,奇经八脉类似冗余设计;任督二脉虽有削峰填谷的功能,但它们不是“网管”或不是“国家电网中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6 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微雨微尘 于 2023-6-6 08:00 编辑

347)从气机升降方面看养生   月含山   http://www.37ct.com/thread-46137-1-42.html


从气机升降方面看养生
    天气为阳,地气为阴。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在高空形成云雨,雨水下降,内经中说,天气下为雨。所以这个雨可以看做是天气下降的表现。天气为阳,只有天气这个阳气下降以交地气这个阴气,方可由天地这个二生出三来,然后才有三生万物,形成花红柳绿的世界。
    也就是说,天气以雨的形似下降,以交于地气,方有生机。这个生机就是生命的动力。试看沙漠,很久都见不到一滴雨,所以尘沙飞扬,了无生机,生命很难在那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而热带雨林就不一样,雨水很多,也就是说天的这种阳气下降的多,所以这样的地方生机就很旺盛,生命种类繁多。
    人处天地之间,鼻孔和毛孔都在呼吸,呼气相当于地气上升,吸气相当于天气下降,所以人之所以能保持生机,是因为人身的天地二气在不停地相交以化生出生机。与呼吸相比,饮食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几天不吃饭可能也死不了人,但不呼吸可能用不了一小时,人就没命了。由此来看,人需要时时通过呼吸来获得生机。
     那么呼吸的作用就是引动天气和人体的地气相交以产生生机,人也就可能通过调整呼吸以达到最大限度的获取这个生机。主动的调节呼吸,以生化出更多的生机,并可以把这个生机贮存起来,等这个生机贮存到一定程度,人就可能长时间的停止呼吸但仍然保持住旺盛的生命力。那么这个生机贮存下来,首先就作用就会改善五脏的功能,使其功能由弱到强。这不就是最好的养生方式吗?
     和三七生老师一起爬终南山的时候,三七生老师说,你要保持吸多呼少,就能保持体力。可见呼气就是地气上升,吸气就是天气下降。主动的多吸一点气,吸满之后稍微闭住一会,以让天气和地气相交,化为雨露遍洒五脏六腑,随后慢慢呼出。这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式。
     后来通过查阅典籍,才知道这种呼吸方法其实就是丹道的一种筑基功夫,通过这种呼吸方法,可以很快的提升五脏六腑的功能,让人的身体达到一种高质量的和谐,然后用这个身体去修道,才会事半功倍。
     所以身体比较弱的朋友或者是伤精的患者都可试着练习一下,如能掌握诀窍,则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提升自己的生命境界。


淡真:三七老师讲的这的方法比较柔和,适合于男女老少。

传统道家的闭气法,对环境、时辰要求较高,难度较大,而且不适于女生。

但无论那种方法,都要注意火候,如果做到身上感觉微热,就得停止不做了。


姜姐:楼上也是高人一个。

Ttxxhh:寥寥数语背后是真实有效的修行。

(虽只窥得一斑也可以想象全豹。)

淡真的提醒充满善意和关爱。
赞叹!

淡真:在自然界天地气交而雨降,而这个吐呐法能使人身之天地气交,则会产生清凉甘甜的唾液,此即是效验。  另外注意,要在空气清鲜的地方练习。  不要贪多,每次随意练几分钟就可以了。  如果能练习前稍微静一静,练后静一静则效果更佳。  要是练习后,感觉口干舌燥,心烦身热,都要停止练习。


Ttxxhh: 非常感谢您的回复,还真没想到。

俺小时打针吃药无数,后来好转;然冬天手凉脚冷,看电脑多了疲倦眼睛发热。

后自创“模拟睡眠法”部分解决;但遇到一些问题,请不吝赐教。过程如下。
(此文虽经压缩仍嫌长,歉意!)

方向来自道家相关论述,因无修行基础,也做不到万念归一,实践中以下面两条为指导:
   1 人困乏了睡好觉能恢复。
   2 战争理论:
     国之虽大好战必亡。将精力收回用于内部建设。

后来又想到了2条:
   3 打阿欠能临时缓解。
   4 西方血液循环和流体力学理论。

具体操作方法来源:
   1 人困极而眠,全身放松散架般不着丝毫力气,长舒一口气。
     骨骼肌肉放松后,内部压力降低,外部血液体液得以进入交换以滋养恢复。

   2 人深睡时呼吸缓慢深入 。
   
   真正实战时发现呼吸深入不下去。
   想到蓄电池的激活方法,先放电再充电反复循环。
   效法之。尽量放松呼气到极致,而后身体自会猛吸一口气,深呼吸开始了。

   无意中看到李道长(李一)之言,最好分三阶段,中途稍停;有效果;
   但觉得不够深入,想起"圣人之息及踵",还不够,想象呼吸顺丹田达脚部延伸至无限远处,OK。
   有时两三次循环即能启动一次自然的打阿欠反应:
      头顶雷声炸响,跟着风声大作,接着泪如雨下。嘿,和大自然打雷刮风下雨还真的很像。
      凡属于人体高山上干旱上火的症状即刻得到缓解。

   多次尝试调整后脚暖和些。
   但问题来了:用此法天暖后脚甚热乃至汗出。
   查看道家佛家打坐姿势,最终选择佛家云海双盘打坐之像,想象其丹田即是俺丹田,呼吸止于他的丹田,问题仍时有发生。

   俺不知该如何处理之,请赐教,非常感谢!



月含山: 人活着靠气,把气调好了自然身体健康,方法可以有很多种。


淡真:1、放松,分心理放松和身体放松两种,先做心理放松,再做身体放松。放松对身体有利而无害,可以多做。

2、呼吸,“真人之息及踵”并非你所理解的那样,它指的是真息(内呼吸)。而我们平常说的深呼吸,在道家属于武火,启动深呼吸对去除风寒暑湿这些外邪会有所帮助。

但是,壮火食气,过犹不极,“头顶雷声炸响,跟着风声大作,接着泪如雨下”“热乃至汗出”这些反应都太过了,有伤于精气。

3、打坐,打坐姿势并不重要,端坐、散盘、单盘皆可,一下子就双盘,难度有点高。

4、存神,“想象其丹田即是俺丹田,呼吸止于他的丹田”这样的方法我没见过,不知是你自己发明的,还是从书上学来的。若是只是养生,不建议你意守丹田,意守丹田容易导致精气从下部遗漏。


Ttxxhh: 非常感谢您的指点!
可能有些地方未表达清楚;

1 “真人之息及踵”...
  所言极是。
  俺采用拿来主义。用来引导也有效果。

2 头顶雷声炸响。。。
  这应是打阿欠的自然反应吧? 我每次打阿欠都如此,身体没有不适感。
  深呼吸后反应更强烈些。
  
3 我借用打坐之像;打坐我还真做不到。
   
4 热乃至汗出...
  脚部天热如斯;天凉我的感觉正好达到暖和的效果。
  此帖发问目的也在于修正之。

  若不引导,"能量"好像不能到脚部,偏离初衷;
  然而后来一引导就止不住;当我想象气息止于图像的丹田后夏天可用,但不能完全避免。
  按您的指导看,也许是心理放松未做好?



月含山:如果用西医原理解释东方文化,那中医中药都是不科学的,更不能盘腿,因为那样可能引起压迫血管导致静脉曲张之类的,阴阳五行更是不科学,针灸原理也不能用科学解释了,方博士不天天就宣传这个吗?
     想深入了解呼吸法门的可以读读钟吕传道集,灵宝毕法,再看看藏密中的宝瓶气是怎么练的。


Ttxxhh: 我感觉困乏后立即躺床上首先是呼气,"长舒一口气"。
练深呼吸时为了深入,我也需要"尽量放松呼气到极致",然后自动开始深呼吸;否则有难度。

顶楼月含山先生描述了"吸多呼少",我理解为是时间上的感觉和控制;
呼与吸的总量应是接近的吧,物质不灭嘛。

恳请诸位高人能各抒己见,对我等有莫大好处。
在此谢过!


淡真:没能止住,可能是你用的方法太过激烈引起的,养生应当以柔和的法子为上。

一些气功治病的法子,虽然可以象中药那样,以偏缠偏,但这需要具体的辨证后才能实施,这些方法并不适合于每一个人,正常人练习了偏于一边的法子,就会导致出偏。

脚底发冷可以试一下这个法子(适用于男士):用小手指把耳朵堵起来,慢慢呼气到脚底,不用管吸气,注意只有三个呼气(做三次就可以了,不要多做),发现脚底有发热,发麻等现象时,就把感觉放到脚底,自然呼吸,身体有轻松,松散的感觉就好。





348) 《黄帝内经》中的问题(合并)   https://www.37futai.com/forum.ph ... 4%E9%97%AE%E9%A2%98


问:1. 如何解释《医宗金鉴》中“荣卫二者...其气之清者为荣,浊者为卫

“《医宗金鉴》在解释荣卫二气云“荣卫二者,皆胃中后天之谷气所生。其气清者为荣,其气浊者为卫”,言卫为阳,荣为阴。《黄帝内经》中云“清阳上天,浊阴归地”,卫既为阳,何以为浊,荣为阴,又何以为清,不是很明白,有哪位高人解释一下?

2. 《黄帝内经》第七篇〈阴阳别论篇〉其一句为“二阳之病心脾,有不得隐曲。。。”,看现代翻译,有人说是“阳明经病会影响心脾。。。”,有人说是“胃肠之病经常由心脾病所引起”,不知三七先生有何高见。

3. 《黄帝内经》《阴阳别论篇第七》中说“三阴俱搏,二十日夜半死。二阴俱搏,十三日夕时死。一阴俱搏,十日死。三阳俱搏且鼓,三日死。三阴三阳俱搏,心腹满,发尽不得隐曲,五日死。二阳俱搏,其病温,死不治,不过十日死。”
       此处三阴、二阴、一阴指什么?三阳、二阳、一阳又指什么?请高人们解答。
       前面在下发的问贴可有人愿意释疑一下么?


三七生:1、此处清浊非以阴阳划分,乃以精微、剽悍划分。

2、三阳、三阴各有序号,请自己对号,这样能记得牢些。

3、当为“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
似为阳虚不能化阴之病,心脾统血主血,阳虚则血无所化,所以之后尚有女子不月等血枯阴凝不通等病随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6 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微雨微尘 于 2023-6-6 07:49 编辑

349)玛雅医学--各国传统医学博览   http://www.37ct.com/thread-47250-1-43.html


原帖在丁香园上的中医版块里。要登陆才能访问。那儿的中医很少,据说是三甲医院医生和医学生常去的地方,去中医版块求救,增加见闻和踢场子的西医都有。

自1521年西班牙征服玛雅,大肆摧毁其文化与图书。玛雅医学的传授转入地下,开始没落。但不要忘记,在公元250-900年,玛雅古典期的文化、艺术、建筑设计、金字塔、宫殿建筑、数学、细腻的天文科学、复杂的历法、丰富的本草药物及针灸医疗知识,颠峰造极,首屈一指。

当时,其他新大陆的各民族文明,难以比肩。玛雅传统医学累积了丰富的临床知识与经验,玛雅的医道思维、诊断医疗确实有其优点。基于复兴玛雅传统医学的情怀,不忍心看到这块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传统医学瑰宝,从此销声匿迹。 本人经常邀请玛雅萨满道士来德克萨斯州达拉斯的诊所里,用光石疗法,八个光旋疗法治疗疑难杂症,疗效甚佳,也因此激发起研究玛雅传统医学的兴趣。玛雅医学与中国传统医学颇为相似,找出这两大医学系统的共同点,使中国与中美洲的玛雅,相互交流,相互辉映,相得益彰。 在过去的20年来,西方医学专家企图以西医的医学框架来吸收古老玛雅医学,两者格格不入,结果宣告失败。例如,西方医学专家对玛雅助产师蒜灸足小趾末节外侧(相当于至***位)——阴——穴——位也会被屏蔽?来调整孕妇的胎位,不得其解,认为是迷信,没有生理学及医学理论的根据。殊不知,蒜灸至***能促进子宫的收缩,进而达到调整胎儿在母腹中的胎位,可用以催产。西医生理学的“不知”并不等于玛雅医疗是迷信,没有根据。本文凸显只有中国传统医学恰恰吻合玛雅传统医学。

玛雅医学 玛雅将致病因素分为:自然因素、情绪因素与超自然因素。 玛雅强调风的致病因素:诸病皆起于风。风有自然风与超自然风。邪风可能由于自然因素(四方风,山林之风,食物),情绪因素(惊,怒,嫉妒),超自然因素(触犯神灵,违背誓言,违背社会规范,诅咒人)引起。

风有寒热、燥、湿之分。风寒,风热,风燥,风湿夹杂,引人致病。玛雅萨满道士对精神异常病症的治疗非常有特色。玛雅语的“淫风”字是“iik”。玛雅族相信“风”有“灵”的属性。“灵”有邪灵、善灵之分。玛雅人最畏惧邪灵与夜邪风的侵袭。当邪风吹袭到人的头则患头风,吹袭到胃肠则患肠风,吹袭到关节则息历节风。风有寒热之分。寒热两极的不平衡诸如饮食、情绪失调、工作过度、倦怠等导致机体的失衡,使人生病。寒与热的不平衡,贯穿所有的玛雅疾病。

情绪可分为热性情绪与寒性情绪。怒为热性情绪;惊恐为寒性情绪。 玛雅的常见疾病以寒病、热病、风病居多。 玛雅的病机、病理以虚寒,实热为主。玛雅人体弱,婴儿夭折率与成年人的死亡率较高。实热是指成年人的体热,不自主地传给幼儿引起凶眼(evileye)。 

玛雅的病机、病理分析以巫术为主。玛雅在病机、病理分析强调“风”的致病因素:认为“虚邪贼风”不但起于四方,并且食物、动物、邪灵均可发展为虚邪贼风而影响人体健康。 脉诊的比较 玛雅的诊断法包括玛雅四诊:脉诊、手诊、听诊与触诊。巫术诊断法:光石诊断法、鸡蛋诊断法、树脂火焰诊断法。 

治则 玛雅生活中的每一事物均与风有关。风邪可能来自于人、动物、植物、圣殿、玛雅的神灵、圣人等。在临床治疗无论是按摩、推拿、拔罐、针刺放血、药浴、本草药物,首先注重驱逐“风”邪。 

治法 玛雅医学是一种既能治疗生理病又能治疗情志异常病的双叉式医疗系统。情志异常病包括过度的愤怒、忧伤、恐惧、惊吓(吓破胆)、嫉妒、心碎等所引起的疾病。玛雅萨满道士善于用咒语、拜神仪式、信心与爱的祷告力量、光石疗法(sastun)、护身符、梦幻、点香、圣水、托梦、光旋疗法等治疗情志异常疾病。治疗方法中最具有特色的是祷告,其次是本草药、药浴、拔罐与针刺法。 玛雅族视疾病的治疗是一个团队通力合作,信心得胜的过程。这个团队成员包括天上的神灵,医治者的祷告,烧香,药用本草,药浴,病人的信心等各尽其职,是天、人、地相互配合,通力合作,才能达到疾病治愈的效果。

治法包括药物治疗法与非药物治疗法。药物治疗法包括药浴、食疗法及帐幕火石汗法(SweatLodge)。非药物治疗法包括:祷告-烧香-祭拜治疗法(Prayer),仪式与祭典(Ritual&Ceremony),光石治疗法(Sastun-会说话的石头),护身符(Amulets),咒语巫术治疗法,神灵向导,梦幻,心理辅导,幽默(humor)及笑疗法,推拿按摩法(Talladas),拔罐法,皮刺(Jup),针刺放血法(Tok),光旋环治疗法(ChakraTherapy)等。 药物治疗法 玛雅人将食物、植物、药物,分为热性和寒性。温热疗法常应用于寒冬易发的病症。相对地,寒凉疗法常应用于炎热天气易发的病症。

药物主要分为寒药与热药。临床上大部分用生药,单位药,也用复方方剂。 玛雅在中美洲的热带森林用250多种本草(如:芸香、罗勒、金盏花、野菊花、夏枯草、烟草、车前草、芦荟等)帐蓬汗法解毒来治疗疾病。玛雅人常常说:“大地是医药的母亲,医药不只是在诊所、医院;医药就在我们生活的四周:四周的空气、树木芬芳的花草、江、河、海、日光是养生、疾病治疗的泉源。” 玛雅用解肌发汗药物如野烟草(Nicotinnatabacum)发汗解除高热;芳香本草能驱除风邪。治疗风病,如香菊(plucheaodorata,L),花椒(ZanthoxylumCuneata,L)专门用来治头风、肠风、肚子痛、厉节风等风症,这些用于驱除风邪的药物也可用于清除家屋的仪式中。

本文作者:郑毓新(中国中医科学院 博士)





三七生:足小趾末节外侧为足太阳膀胱经至阴穴所在之处,中医也有针刺或艾灸此穴纠正胎位之法,二者的本质都是通过经络来调整脏腑,由此可见中医学与玛雅医学极有可能有相同的理论来源。

足至阴穴为手少阴手太阳丙丁之火经足太阳经转入足少阴肾癸水终端之处,此处不通则火不入水,水火不能既济,肾水不温,生发无力。足少阴肾中坎阳不足以载阴上升,胞胎亦无力转动,针刺或艾灸此穴能令阳火之气进入阴水之中,则肾中动力骤增,故胞胎得转下。此为现代医学不解之谜,亦为中医学独步之学,不想玛雅医学亦通此道(其余各疗法与中医原理亦有相通之处,如风邪致病之说),足征其民族文化之来源不凡,值得重视。





350)两年的失眠一例调理与分析   月含山   http://www.37ct.com/thread-68824-1-44.html

两年的失眠
     外地的一位阿姨,有两年的时间几乎没有睡过觉,用她自己的话说,那真是非常痛苦,那个城市里的中医全看遍了,丝毫没有起色。于是来济南找中医调理,刚开始找了一位很年轻,但医术非常好的中医,开方好像是半夏泻心汤,一付药服后,当天晚上就睡了四个小时,非常高兴,继续服药,没有想到,效果越来越差。到第三天又几乎无效了。于是这位阿姨便从山顶又跌落到了谷底,总是怀疑这个病还能不能治好。
     无奈之下,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找吴老师了。吴老师说,人以中焦为土,上焦为天,下焦为水,人之阳气出于中焦达于上焦,人便醒了,从上焦下降,通过中焦,进入下焦水中,为水所含藏,便是睡眠。晚上久久不能入睡,明显是水少,不足以含藏阳气使然。补水即可。
     这次的处方量比以前要大了很多,只见天麦冬各二十克,黄芪二十五克,党参二十克,五味子十克,山药茯苓各十五克,生地三十克,肉桂五克,当归十五克。
     这位阿姨听吴老师讲的道理,已经很是玄奇,但也似乎从心底有了信心。回去后,还没吃药便感觉发困,一口气睡了两个小时,醒来非常担心,怕晚上更加难以入睡,依法服药,没有想到当天晚上睡的非常香。第二天连午睡也正常了。
     观前医用半夏泻心汤,也是降阳气的路子,将阳气降至下焦,所以开始有效,但无水含藏,所以后期效果不著,大量补水后再引火归元,所以阿姨觉得非常畅快,也觉得非常神。




问:引相火入肾水,中还不能薄弱,肝木还得调达,这方子还需加入什么吗?是否我画蛇添足了呢?请老师讲讲吧,谢谢

月含山:中医很强调随时治之。同样的症状不一定是同样的病因,比如发烧就有受寒、中风、暑湿之分,比如去年伤寒,用麻黄汤治好了,今年受了暑湿又发烧,又岂能还用麻黄汤呢?


问:很欣慰月先生回了信。我是一初级菜鸟,都是在自学中,而且悟性有限,很多学起来感觉很难,最近在看彭子的圆运动,因为本人中焦素虚,所以对于中焦在升降中的中枢位置很敏感。此失眠案例,老师给的方子以滋阴为主,1、是否容易导致一时失眠好转甚至消失,但是若无温阳药参与恐怕效果无法持久甚至有将阴邪敛入体内之虞;?2、此案例患者既然叫做阿姨,估计年龄50往上了,这个年龄阳虚多见,失眠或许是阳无法震慑阴邪之故?
    以上是我的思考,可能有很大偏颇,都是看书后照猫画虎,先生勿怪。谢谢



月含山:要想栓住一个男人的心,是不是要给他娶一个可心的伴侣呢?家里有了温馨可人的美人,男人也就不去外边花天酒地了。阴阳不就是男女吗?没有真阴,阳气会收藏吗?阳气是主动的,动而不修,正如乾卦,亦如地球上空的大气,随时在动,而生命之所以有生命,不正是有真阴留住阳气了吗?


月含山:没有水的地方,如西北大沙漠,寸草难生,更别谈动物了,何故?无阴以留阳。

阳气固然是重要,是根本,但要想到对立面,如何把阳留住。而不是一味的温阳,阳主升散,越温越散。近年来,经常吃四逆辈的,但手脚照常冰凉的人还少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6 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微雨微尘 于 2023-6-6 08:01 编辑

351)老子和孙子的对话   http://www.37ct.com/thread-55425-1-47.html

国亭:
对老子的解读:
大师们一说起老子,就说是以柔克刚的代表,把一代圣人解读为滋阴派,好让人叹息。
讲起以柔克刚有例有据:
老子说:你看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还在。
孙子说:爷爷,你的头发没有了,你的指甲还在。我看到墓中的遗骸,血肉没有了,白骨还在。
老子说:你看,大风过后,大树倒了,小草还活得好好的。
孙子说:爷爷,我看到一只飞快跑过草地的兔子撞在大树上,小草被踩死了,大树还好好的。还有人就等在大树下呢。



三七生:老子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孙子说: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兵贵刚猛,实不得已而为之。物壮则老,盛极必衰。柔弱胜刚强,柔弱者生之徒,刚强者死之徒。此死生之别,非胜败之分也。


国亭:中医和老子:
    老子和中医关系重大,若是为了自己的需要,拉一句先哲的话作为立论的依据,就是利用先哲,而不是阐述先哲的思想了。现在一些人就得出:老子重视阴。结果会是:老子说阳易衰,火龙派有理;滋阴派说:既然阴使人长寿,我们要滋阴。
老子说:你看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还在。
岐伯说:你坚硬的牙齿掉了,是因为你的肾阴不足了;你那柔软的舌头还在,是因为你的心阳还旺。
所以我们中医在组方时,就要想到怎样平衡阴阳而不是死记一二句经典。



三七生:阳化气,阴成形。有生命的阴形为阳气聚合而成,阳气散则形散,阴亦死矣。阳生阴长,气生形。阴无阳卫外而为固,则如房屋无人住,不久则凋敝坍塌矣。

阴阳为生气之聚散收发,本非二物,不同于死水邪火,是以阴阳贵和而不贵争。阴阳相并相争者,正体内阴阳不和之显象也,当调和之,莫使损及生气。


姜姐:阴阳贵和而不贵争.

阴阳相并相争者,正体内阴阳不和之显象也,当调和之------如不得已争, 如何调之? 请先生给个思路, 对外用青龙法, 对内用白虎法?


三七生:不得已而用兵,大军过后,必有凶年。夫将军之征伐,相傅之制节,法律无情,皆非得已。青龙从军,白虎从政,军以御外,政以肃内。厥阴阳明,皆属杀伐。厥阴出太阳,为征讨于外。阳明入太阴,为清肃于内。和则应于枢机:少阴则治神,少阳则养精。耗散于精神者,皆违和失和之事也。


国亭:我对易经很尊重的,还推算出了伏羲八卦太极图的起源,请看连接:
http://tieba.baidu.com/p/1564313327


国亭:太极图阴阳鱼眼的解释:现在对太极图阴阳鱼眼的解释主要还是认为它体现了日月,阴阳转换等。我认为:从伏羲太极图看,当初因为经纬度的不同,日照投影形成的太极图,中间是有一个空的小圆,后人解读为无极,当两鱼相合时,分解了中间的无极;而用阴阳理论自然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而实际上,在一年的日照中,也确实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全阴全阳,只是瞬间。太极图中的阴阳鱼眼就是“无极”寄存在阴阳鱼中的根。



三七生: 此图正能说明地天交泰于中焦脾胃之后,转换为后天水火立极的过程。但有个问题,离坎之位为什么是偏于东北西南,而不是东南西北呢?


三七生:这个图显示的主升降的阴中阳阳中阴似为震下阳兑上阴。藏于中的离中阴坎中阳从脉位上论还似乎是偏于左上右下为当位。



国亭:专家就是会赞美人,什么“天上地下”,谁敢称“天上地下”?只有佛祖,“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其实,既然选择了医道,就要有殉道的准备,不必羡慕别人一针一千元。医道是不能作为商品的。一些人只看到一针一千元,却看不到他内心的痛苦、挣扎,不然他也不会用“嫌贵去隔壁手术,最低四万还不能保证你能不能站起来”来为自己解脱,因为他也觉得自己象个奸商。我们不能因为别人偷了一万元,自己偷一百元就原谅自己。不要在病人的怨恨中收钱,怨恨会象毒刺一根根扎进你的心中。当有一天你不再那么需要钱了,你是很难抚平心中的伤、心中的痛的。


这世界上谁能决定别人的生死?当你把人的生死存亡作为交易的砝码时,你践踏了天理,你就违背了当一个医生的基本准则。我们古人把医理医术教给我们,是为了要我们趁火打劫谋财救命么?即使是有人再堕落,也不是我们可堕落的理由。三项基本原则我们还是不能忘的:“富贵不能淫”;若是一见富贵就想“淫”一下,那你的痛苦就大了,你的煎熬就来了;而把一切都看成商品交易,那么,人生还有什么乐趣呢?君子不乐贫,乐道而已。


三七生:所言不差,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为医者当替天行道,要有安贫乐道恬淡寡欲的襟怀。但对于当今普遍趋炎附势嫌贫爱富的大众价值观来说,中医人在整体上不排除以经济手段合法地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大众的误解与歧视,对于拯济愚蒙也不失为方便法门。



国亭:“阳气上越,上爻阳变阴,即为坤卦”

既是坤卦,并非绝症,尚有胃气;只要回阳救逆即可。虽然妻子不能救丈夫,母亲是不会坐视不管的。引火归元,坤卦中爻阴变阳,为坎卦,坎为水,肾为北方水,滋水涵木。
原来全国人民都补肾并非荒唐之举。可是一听要补肾,滋阴派和火龙派又打起来了,闹得杏林落英满地。奸商和假药贩子暗自发笑,趁机推出大批保健品、补肾药,老百姓是看得一头雾水。
百姓甲:政府也不出来管管
百姓乙:你没听过?:生命诚可贵,和谐也重要,若无GDP,不保乌纱帽。
百姓甲:还是看看伟人有什么指点……
伟人: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
老子:治大国,如烹小鲜
佛祖: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于是改良派、改革派、革命派又开始闹起来了。



三七生:坎变坤尚可不死,离变坤就活不成了。



352)麻烦三七老师解释一下“祖传补肾生精汤方”方义  http://www.37ct.com/thread-18837-1-48.html

问:伤寒论坛上介绍的方
红参10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熟地黄15克.当归12克.熟附片12克.水煎服,日一剂。
功效:补肾生精,扶阳养阴。
主治:男人房事疲倦,腰腿无力,眩昏无神。此乃祖传秘方,百发百中。
神奇居士评价说:
生脉饮加补阳滋阴药,使其益气、养阴、扶阳。临床对气虚兼有肾虚患者应有其效。
排石专家评价说:
扶阳养阴。关键在此!甚好!!!
我将此药制成药丸服用,感觉助收藏效果很好。对方义理解如下:
从补肾生精汤方名和自身体验看,本方具有补肾和生精双重功效。方中六味药可分两组,.熟地黄15克.当归12克.熟附片12克为一组,助太极黑鱼温升,阳化气于下——补肾——对应坎卦——下焦;红参10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为一组,助太极白鱼凉降,阴成形于上——生精——对应离卦——上焦。
不知我的理解对不对,敬盼三七老师解释一下。


三七生:所解甚佳
取金水相生之意,如阴虚者酌加山药、山茱萸似更佳。



353)(转贴)和合医道:脏腑阴阳生化(原创:枯木龙吟) http://www.37ct.com/thread-9932-1-101.html


问:脏腑阴阳生化
      一、 元阳化生清阳:元阳者,藏之于肾,为生命先天元气,取象坎之中阳,为阴所伏,透阴而发,如地中伏火,为一切化物之源。清阳者,化生于元阳,疏之于肝木,为生命后天之本,其性温煦,其用敷和,暖五脏,温腠理,通经络,和营卫,取象于风,舒阳布阴。元阳为先天,不能直接作用于生物,须转化为后天清阳,方能生生和物。如地之伏火,经草木之生发,方能成为和煦之生气,若直透而出,如火山,如沙漠,则成邪阳杀气,失其生物之性。(经曰:地气以升,天气以降。地气之升,皆赖元阳(相火)之藏养,清阳之疏散;天气之降,皆赖心阳之温布,肺金之敛肃。故元阳称之相火,心阳称之君火,相火以升,君火以降,既济水火,和合阴阳。肾为左升之源,心为右降之本。)
    二、清阳化生浊阳:浊阳者,脾土化生之津液,为水谷之精华,后天气血之源。清阳经肝木之疏散,入于脾土,化生脾阳而生升津液,津液经心之温养,肺之宣通,清者为卫,浊者为营,而化生后天之气血。故浊阳者,气血之本,营卫之源。脾土之生散皆赖肝木之疏泄,浊阳之化生皆赖清阳之温养。
   三、浊阳化生浊阴:浊阴者,水精之气,源于脾土之化生,心火之炼养,肺金之肃布,入五脏,灌养五脏之气。
   四、浊阴化生清阴:清阴者,精气也,阴中之阳,其性疏敛,降中寓升,润养藏腑腠理,经络营卫(清阳温养,清阴润养,一阴一阳,和合成气),清阴化生于浊阴,主之于胆木,归之于肾元,化生元阴,藏之于肾水。《素问》“六节藏象论”之“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即指胆主清阴,清阴润脏之意。
   五、清阴化生元阴:后天为耗,先天为藏,先天不藏,则后天耗之无源,有生有藏,则气机升降有序。清阴化生元阴,藏之于肾,即为坎中真阴,真阴封藏元阳,元阳透真阴而宣发,则成为物之生生之源。故元阴之封固,皆赖于胆木之肃降,肾水之封藏。

按:原文有配图  请去链接地址查看



三七生:说理明透,画图精准。本自经典,心裁别出。为近来医界罕见妙文。

明白的理论,自能指导正确的实践。有此认识,实为难得,赞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6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微雨微尘 于 2023-6-6 08:05 编辑

354)六病辨证治温病,还原仲景治温全貌   http://www.37ct.com/thread-13286-1-100.html


水中火:太阳证春温,
【4.5】 病春温,其气在上,头痛,咽干,发热,目眩,甚则谵语,脉弦而急,
小柴胡加黄连牡丹汤主之。

厥阴证风温
【4.8】(风温)病温,头痛,面赤,发热,手足拘急,脉浮弦而数,名曰风温,黄连
黄芩栀子牡丹芍药汤主之。

阳明证秋温
【4.6】 病秋温,其气在中,发热口渴,腹中热痛。下利便脓血,脉大而短涩,
地黄知母黄连阿胶汤主之;不便脓血者,白虎汤主之。

少阴证冬温
【4.7】 病冬温,其气在下,发热,腹痛引少腹,夜半咽中干痛,脉沉实,时
而大数,石膏黄连黄芩甘草汤主之;不大便六七日者,大黄黄芩地黄
牡丹汤主之。

夏则病暑,而不病温,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
伤暑病脉证并治第七

太阴证湿温
【4.9】(湿温)病温,其人素有湿,发热,唇焦,下利,腹中热痛,脉大而数,名曰
湿温,猪苓加黄连牡丹汤主之。
具体参见桂林古本温病脉证并治第六

(三焦辨证)【4.16】 病温,治不得法,留久移于三焦
其在上焦,则舌蹇神昏,宜栀子汤;
其在中焦,则腹痛而利,利后腹痛,唇口干燥,宜白虎加地黄汤;
其在下焦,从腰以下热,齿黑,咽干,宜百合地黄牡丹皮①半夏茯苓汤。

脏腑辨证
【4.10】 病温,舌赤,咽干,心中烦热,脉急数,上寸口者,温邪干心也,黄
连黄芩阿胶甘草汤主之。
【4.11】 病温,口渴,咳嗽,衄①不止,脉浮而数大,此温邪乘肺也,黄芩石
膏杏子甘草汤主之。
【4.12】 病温,发热,腰以下有水气,甚则少腹热痛,小便赤数,脉急而数,
下尺中者,此温邪移肾也,地黄黄柏秦皮茯苓泽泻汤主之。




三七生:温则收敛不及,发散太过,当以凉止之。在上者宜苦降兼清,在下者宜酸收并利。与伤寒收敛紧涩之象大异,治法亦反。桂本温病方药简约精确,其法可依。





355)五行生克赋 http://www.37ct.com/thread-13661-1-99.html


禅音:大哉干支,生物之始,本乎天地,万象宗焉。

有阴阳变化之机,时候浅深之用;故,金木水火土无正形,生剋制化理取不一。

假如死木,偏宜活水长濡。譬若顽金,最喜红炉煆炼。

太阳火忌林木为讎。栋樑材求斧斤为友。

火隔水,不能鎔金。金沉水,岂能剋木。
  
活木忌埋根之铁。死金嫌盖顶之泥。
  
甲乙欲成一块,须加穿凿之功。
  
壬癸能达五湖,盖有併流之性。
  
樗木不禁利斧。真珠最怕明炉。
  
弱柳乔松,时分衰旺。寸金尺铁,气用刚柔。
  
陇头之土,少木难疏。炉内之金,湿泥反蔽。
  
雨露安滋朽木。城墙不产真金。
  
剑戟成功,遇火乡而反坏。城墙积就,至木地而愁伤。
  
癸丙春生,不雨不晴之象。乙丁冬产,非寒非煖之天。
  
极锋抱水之金,最钝离炉之铁。
  
甲乙遇金强,魂归西兑(酉)。庚辛逢火旺,气散南离(午)。
  
土燥火炎,金无所赖。木浮水泛,火不能生。
  
三夏鎔金,安制坚刚之木。三冬湿土,难隄泛滥之波。
  
轻尘撮土,终非活木之基。废铁销金,岂是滋流之本。
  
木盛,能令金自缺。土虚,反被水相欺。
  
火无木,则终其光。木无火,则晦其质。
  
乙木秋生,拉朽摧枯之易也。庚金冬死,沉沙坠海岂难乎!
  
凝霜之草,奚用逢金。出土之金,不能胜木。
  
火未焰,而先烟。水既往,而犹湿。
  
大抵,水寒不流,木寒不发,土寒不生,火寒不烈,金寒不鎔;皆非天地之正气也。

然,万物初生未成,而成久则灭。其超凡入圣之机,脱死回生之妙;不象而成,不形而化,固用不如固本,花繁岂若根深。

且如,北金恋水而沉形(水多金沉);南木飞灰而脱体(火旺木焚);东水旺木以枯源(木盛水缩);西土实金而虚己(金多土变);火因土晦皆太过(土多火埋)。

五行贵在中和。

以理求之,慎勿茍言,掬尽寒潭须见底。



禅音:近日看命理之典籍,很受启发。天理物理人体之理莫不如此,更加感慨古人的智慧。宇宙的理就是人体的理,养生之理从此得入亦是捷径。



三七生:北金恋水而沉形(水多金沉);南木飞灰而脱体(火旺木焚);东水旺木以枯源(木盛水缩);西土实金而虚己(金多土变);火因土晦皆太过(土多火埋)。

五行贵在中和。

阴阳决于偏盛。

掬尽寒潭须见底。

捧起旭日必登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6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356)阴阳大意臆测   月含山 http://www.37ct.com/thread-14832-1-99.html

以我们人类的业报身来观察,阴阳各有特性。
       第一就是阳化气,阴成形。也就是说,这个阳的表现为气,属于无形的东西,我们的眼睛无法观察到;我们的眼睛能观察到的东西是有形的东西,如生物和非生物等,这个在古代称为有情和无情,属于阴。如此来看,则地球周围的大气层属于阳,地球本身和地球上的生物和非生物属于阴。
       阴阳的第二个特性就是阳主动,阴主静。阳气越旺,则运动的表现越突出,阴气越重,越运动的表现越不明显。从这个角度来看,天围绕着地球转动,日夜不息,所以为阳;大地安稳不动,所以为阴。地球上的生物,则都是禀阴阳二气以生,如果是纯阴无阳,则不具备生机,比如山、石、大地等;植物禀阴阳二气,其能生长,但不能运动,故所禀阳气较少;动物则能自主运动,故所禀的阳气较多。以我们人类来讲,则阳气强的就喜欢运动,不容易感到疲劳,阳气弱的就不愿意活动,稍微一活动就感到疲劳,想休息;相反,阴气弱的精神亢奋,一刻也不愿意停下来,容易激动,嗓门高,睡眠少。
       阴阳的第三个特性就是阳主热,阴主寒。所以阳气旺的地方就比较热,阴气旺的地方就比较冷。以地球来说,则赤道附近的热带属于阳,两极的寒带属于阴。那么从高度来讲,大气层比较高的地方,温度非常的高,有一千多度,那么这个地方就是阳,大气层靠近地面的地方,温度就比较低,属于阴。有人就不同意,说越高的地方越冷才对,这个说法只是近地距离才适用,到了距地面500千米以上的高空,温度是非常的高的,地面的温度稍高一点可以认为是寒极生热。从人体来讲,阳气强的身体温热,到了冬天,即使手脚裸露,也比较暖和,而阳气不足的人则手脚冰凉;相反,在夏天,阴气弱的人就怕热,阴气重的人在夏天也不觉得热,穿薄了反而觉得冷,有的连汗也不出。
       阴阳的第四个特性就是阳主升,阴主降。内经上讲,“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阳气温热,主上升,这样升空的阳气多了,越高的地方阳气越多,积累起来就形成了天;阴气下降,所以越靠下的地方阴气越重,这样积累就成了大地。这样地面上的阳气的运动趋势是上升,天空的阴气的运动趋势是下降。阳气上升的过程带了阴气,如水蒸汽的蒸发;阴气下降的过程带了阳气,如雨水的下降。所以地面上的阳气虽然在升腾,但真正升到高空的不多,大部分在云层的地方为阴气所截,随着阴气重新降落回大地。
       在传说中,人类的祖先是从光音天下来的,这一层天肯定是阳气很旺的地方,到了大地上,吃了地面上的阴物,就为阴所阻碍,回不到天上去了,因为阴主降,就有一种下坠的力量,使人不能飞升,只有经过特殊的修行,把这个阴化掉,修成纯阳之体,才可能升天。当然这个纯阳之体可能就不是我们这个肉身了,肉身彻彻底底就是阴气所堆积起来的,能上升的是由阳气组成的另外一个身体。这个身体从人类来看,就是无形的了。所以成仙或往生的不是这个肉身,走的时候要把这个肉身留下,修行有成就的人在走了后肉体也就成了尸体了,在一般人眼中就是死了。人走的时候意识就受这个阴阳的制约,阳气强的人都是人体上部最后凉,阴气重的人都是人体下部最后凉,阳气强的就上升,阴气重的人就下堕,成为傍生或饿鬼。修行好的人阳气就很强,有的照出像来有很强的辉光,阴气重的非人难以近身。
      地上的草木动植物都是禀的阴阳二气所生。人也是如此,所以人体的阴阳出了问题就会表现为疾病,这个时候要用药物的阴阳二气去平衡人体的阴阳,这个过程就是治病。以人体来讲,鼻孔呼吸的是天气,也就是阳气,嘴巴吃进去的是有形的阴物;所以鼻孔嗅到了气就是这个食物或药物所禀的阳气,嘴巴尝的味道是食物和药物所禀的阴气。食物和药物的阳气进入人体最后是出于人体的阳窍,阴气进入人体最后出于人体的阴窍。所以这个原理也是阳升阴降。人上火一般表现在面部,比如肝火表现在眼睛,如眼睛发红;心火表现在舌,如口舌生疮;胃火表现在牙龈,如牙龈肿痛;肾火表现在耳朵,如耳鸣。这也是相应的脏腑火气多的时候,就升腾而上表现在相应的上窍。当然,火气大到一定程度的话也可能走下窍,如喝酒吃辣椒的人比较多的话,容易生痔疮。
      药物如果禀的气比较多,那么其用就偏于阳,如黄芪、附子;如果味偏重,其作用就偏于阴,如芒硝、大黄。
      待续


问:是不是吃草的动物都能仙,还是人才能仙?


月含山:人和其他动物不是一个等级,人处中道,上能成仙,下能堕落为傍生,动物修行往上的台阶好像都要先转成人身。此为臆测。


问:学习了,很适合我们初学者学习,收藏了,期待后续!谢谢!

第三段末尾:相反,阴气弱的精神亢奋,一刻也不愿意停下来,容易激动,嗓门高,睡眠少。

问题:那么阴气正常或强的人,一般是什么表现呢?月含山先生或者其他知道的朋友能给末学解释一下吗?先行谢过!



月含山:阴阳平和则为常人,阴气盛的表现在医理真传中有很详细的描述。




357)强脊医案一则,敬请指正   http://www.37ct.com/thread-14973-1-99.html

问:08.11.11,男,25岁,06年暑假经常洗海水澡,同年秋季开学后发病。
症状如下:起初感觉脊柱和肩胛间区酸痛,后逐步扩散至整个后背,后背脊柱(颈椎胸
椎腰椎)疼痛,膝盖和肘关节亦疼痛,关节无尚肿大,仍以脊柱和肩胛间区症状为重。
阴雨天气、寒冷天气或者心情不好时诸症状加重,特别怕风怕冷,手脚冰凉,有时手不
自主颤抖(别人穿外套时,患者亟需穿棉袄)。饮食可,喜欢吃热的。大便偏稀,小便
分叉,有时小腹疼痛胀痛(西医诊断:前列腺症状)。有时夜间出汗,经常感动眼疲劳
。终日乏力无神,非常倦怠。患者平时容易感冒,感冒时症状以鼻炎咽喉炎为主。近几
个月无感冒。
诸症状逐步加重,延续至今已经两年。期间服用止疼类西药,百治不效。现在患者坐的
时间稍长(不超过一小时),后背发病的脊柱处就很累,胸柱和腰柱酸而不痛,无胸闷
和心慌,双膝双肘间隙性疼痛,有时左脚大脚趾脚底和右手无名指疼痛。舌脉诊缺。
前几日患者于济南106医院经西医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拍片示腰骶关节狭窄。经西医
诊断,恐吓(诸如说此病乃绝症,必须手术,最少十几万,术后也不能保证痊愈之类,
死亡率多少多少)之后,患者心情极为消极抑郁,夜不能寐,终日惴惴不安,担心后期
残废。

处方:炮附子25干姜20桂枝20赤芍20白芍20炙甘草20葛根50枸杞10当归15怀牛膝10麻黄
5炒白术15知母15防风15薏米20 生姜20大枣5个(掰开)
单位:克。水煎服,日一剂,三付。

08.11.16.服用上方后,出现轻微腹泻,大便发黑质稀。诸症状比明显比以前减轻,没
有以前那么怕凉了,后背和几个大关节没有以前酸的厉害了,后背发痒,但是后背仍轻
微疲劳,腰部轻微发酸,手腕、颈椎亦轻微发酸,膝关节和肘关节最能感觉到冷,一冷
该部位就发凉。仍不能长时间坐着,活动后亦减轻。服药后感觉身体温暖舒适,比以前
轻松多了,但没有出汗。
今日刻下:左脚大脚趾疼痛,右侧膝关节和肘关节发酸发沉,颈椎发皱。
处方:炮附子35干姜30桂枝35赤芍30白芍30炙甘草30葛根80枸杞20当归25怀牛膝20麻黄
8炒白术25知母15防风25茯苓25黄芪50细辛5蜈蚣2条(研冲)全蝎2条(研冲)
生姜30大枣10个(掰开)
5付。
单位:克。水煎服,日一剂。
(中途出差一段时间)

08.11.28,患者服上药后,身体感觉非常轻松,精力充沛,心情舒畅,身体怕冷继续减
轻,肩胛间区颈椎部仍发酸,清晨颈椎尚有发皱感。左大脚趾已不疼痛,右侧膝关节和
肘关节发酸发沉的面积减小(仅余关节处),患者每日晚上和次日中午服药,夜里和下
午均出现腹泻,每日至少4次,大便起初为黑色,质稀如水,后为黄色,质软。腹泻后
略微疲惫,夜间腹泻次数为多,因腹泻而影响睡眠,常夜间不定时醒来,且多梦,同时
咽干鼻塞耳道作痒,饭量略有减少。小腹略有隐痛,靠近左侧大腿根部。患者在无女友
、无自慰情况下,一月内出现2次遗精。有2次小便时流出浑浊液体。清晨醒来有时略有
头晕。
进一步细询患者,得知患者生病前肠胃一直不好(西医诊断胃炎)平日大便不成形,且
常吃苹果橘子等水果,每当进食生冷油腻,便腹泻。腹泻发作时,先腹痛,随即腹泻,
排便后腹痛顿时消失,一切正常,但不久又重复上述“腹痛-腹泻-排便-正常-再腹痛…
…”的恶循环。患者尚有脱发,症状始于06年,与强脊症状同时出现。

此为排病反应,随即告知患者勿怪。
予:
麦冬20五味子10党参20炙甘草30炒白术20茯苓20泽泻20黄芪30炮附子20干姜25法半夏15
熟地20白芍20怀牛膝10川牛膝10砂仁15(后下)乌梅30枳壳15
14付

08.12.3,患者服用3贴之后,每次服药后2小时均出现全身冷战抽搐感,发梢竖立感,
舌尖发麻,头眩晕如醉酒状,上述症状每次持续两三个小时,影响睡眠,身体略微燥热
,心中特别烦躁。消化功能明显改善,不再腹泻,大便先干后稀,黄绿色,大便较以前
臭的多,每天一次,服药前完谷不化,现在此症消失,咽干诸证消失。脉搏70次每分,
左侧更有力,苔略黄。

我心知附子质量肯定有问题,一问患者即答附子在另外一家药店购得。令其延长煎药时
间至3小时,同时加生姜30,大枣15枚(掰开),后一切正常。

08.12.15,诸证继续改善,睡眠质量很好,白天精神比以前好得多,后背症状突出,肩
胛间区为重,脊柱时有阵发性撕裂样疼痛,发皱如同没有润滑液,清晨右侧偏头痛(患
者自述此症亦有多年历史,西医诊断:神经衰弱)。

予:党参25炙甘草35炒白术25茯苓25黄芪50炮附子25肉桂10干姜30法半夏20熟地25怀牛
膝15砂仁30(后下)桃仁10巴戟天30仙灵脾30鹿角胶6麻黄10细辛5
另加大枣10个(掰开)生姜30克
7付




三七生:此病精髓内伤在前,寒邪乘虚灭火经太阳直达少阴入髓在后。如精气不虚,以葛根麻黄桂枝加附子之类开之即解,甚或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之辈散之即可。

然散外邪即需精化气,精已内空,何以化气?气与邪同散,精髓何以内守?此其所以难治也。末方阴阳兼顾,已中病机,然精生在化,非短期可成,恐其枯枝即使蘸水亦难以承载发散之力也。

《灵枢·决气》云:“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为液”。现病人“后背症状突出,肩胛间区为重,脊柱时有阵发性撕裂样疼痛,发皱如同没有润滑液”,正应“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之象,如何生其液乃治疗此病之关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6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微雨微尘 于 2023-6-6 08:16 编辑

358)(转帖)太极,客观存在 http://www.37ct.com/thread-12918-1-96.html

1.中原太极,洞庭湖、韩国智异山分别阴阳鱼的眼,海岸线为阴阳分界线(S形),呵呵,完美的吻合。
传说洞庭湖底通大海,有道理。阳中阴。
韩国的国旗为八卦,有意思。阴中阳。
2.高原太极,青藏高原的通天河一带、天山山脉分别阴阳鱼的眼,喜马拉雅山脉为大圆的一段弧,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为阴阳分界线(S形)。会清楚的看到青藏高原为阳,几个盆地的组合为阴。天山山脉为阴中阳。通天何一带为阳中阴,阳鱼吻合的极美。以楼兰一带为大圆圆心,
这个图必须用地形图才能做出来。不好一下作精确,需要慢慢凑。也许是因为我手中的地图太小的缘故(16K)。
3.南海太极,海南五指山、柬埔寨斯雷博(四河交汇处)分别阴阳鱼的眼,海岸线为阴阳分界线(S形),又是一段完美吻合的海岸线。
滋养两个低处太极的三条大河,都发源于通天河一带。
三个阳鱼的眼是想连的。
高原太极的阳眼,是三条大河的发源地。一条是长江,流经中原太极的阳眼;一条是黄河,黄河的中段自身就是一S形;一条是湄公河,流经南海太极的阳眼。
仔细看看三个阳眼处,会发现有些象人的眼球,血脉交织,中心象瞳孔。中原太极最明显。南海太极的阳眼斯雷博,是四(?)条河流的交汇处。
高原太极的面积+南海太极的面积≈中原太极的面积
阳鱼眼,为阴(水),阴鱼眼,为阳(山)。
太极图的圆心,是阴阳平衡的地方,是三个图中最富饶的地方。楼兰现在虽荒芜,也曾是文明故地。
保护洞庭湖,就是保护中原太极区域。
乌毛素沙漠曾是沼泽,他是黄河太极图的眼。眼水枯了,黄河流域的干旱就不可避免了。黄河文明最发达的时期,猜想滋养他的乌毛素一带,应是一便汪洋。黄河太极的中心,在米脂一带。现在用的这张地图太小,画出来不好看。
猜想如果能人为地引黄河水注入乌毛素,使其得以滋养,黄河流域的干旱问题应可以缓解。不过,这种引水入沙漠的行为,大概只有傻子才会去想去做,因为没有眼前的利益。
看一下世界地图,其他地方没发现这么完美的太极图。生活繁衍于斯,禀受其气,真的是得天独厚。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文化离不开太极,离不开阴阳。我们的祖先感知太极,并自觉利用他,做为行为的指导,中庸之道。
太极,客观存在。

------------------
转者按:
     按照太极之道、阴阳变化的思路治理中国的环境问题,肯定会有所突破。



三七生:中国地形当于中原地带观察,以西高东低之交接线为阴阳分界(东在下主升,西在上主降),以洛阳为中心,可得一隐形太极图,如阴阳鱼眼找到,此图立时呈象,诸君暇时可以找找看。




359)温病是由外感温邪引起的提法何时能休?不要再贻害后学了!!   http://www.37ct.com/thread-13387-1-96.html


水中火:后世温病学派混淆六淫致病与温病,真是贻害无穷。学者急当明之,因为此中细微不明,所以主观想象地提出一个“风热感冒”,歪曲真理,真是害人不浅!       桂林古本的问世有利于澄清这个千古大错。其中六淫致病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卷第五》一一罗列,层层分明。
伤暑病脉证并治第七  (暑邪致病)
热病脉证并治第八.     (火邪致病)
湿病脉证并治第九      (湿邪致病)
伤燥病脉证并治第十  (燥邪致病)
伤风脉证并治第十一  (风邪致病)
寒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寒邪致病)

仲景在桂林古本云:【4.1】 温病有三:曰春温、曰秋温、曰冬温。此皆发于伏气,夏则病暑,而
不病温。
在此伏气不特指寒气。
春温发于(伏)寒气【4.2】冬伤于寒,其气伏于少阴,至春发为温病,名曰春温。
秋温发于(伏)湿气【4.2】夏伤于湿,其气伏于太阴,至秋燥乃大行,发为温病,名曰秋温。
冬温发于(伏)燥气【4.3】 气不当至而至,初冬乃大寒,燥以内收,其气伏于厥阴,冬至后,天
应寒而反温,发为温病,名曰冬温。

仲景为了告诫后贤
在【5.13】云: 热之为病,有外至,有内生。外至可移,内有定处,不循经序,舍于
所合,与温相似,根本异源。传经化热,伏气变温,医多不晓,认为
一体,如此杀人,莫可穷极。为子条记,传与后贤。



三七生:
温气乃生气,万物皆适宜。
温病生气损,非温损生气。
昧者恣寒凉,以温为大敌。
动辄泼冷水,火灭生机息。



问: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以上何解?

我看过吴鞠通“温病条辩”,上面说的有道理,并且好多方子在用姜附。并没有否定寒症用热药的治法。



三七生:帖主引文已做解释:“仲景在桂林古本云:【4.1】 温病有三:曰春温、曰秋温、曰冬温。此皆发于伏气,夏则病暑,而
不病温。”
可见温病为伏邪内发,而非所谓“温邪”上犯,温为人体本气,何邪之有?!



问:安三七先生理解,温病派“辛凉解表”一说就是无稽之谈了?

吴鞠通“温病条辩”支持“辛凉解表”,但反对“朱丹溪”之“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并且也认为癌症等重疾为“寒结”,和三七先生见解相同。

另本人为“重寒患者”,有一事请教先生。
本人,男,江苏人,现年33岁,12岁起患寒冷性荨麻疹。遇冷水,冷风,接触部位皮肤红,肿,出现风团,瘙痒难忍。遇暖0.5-1小时风团消失,不留痕迹。

体质有以下特点:从小不喜油腻食品,看见肥肉就头晕,皮肤头发油腻,少白头。
                  怕冷,冬天身体紧张,手脚冰凉,睡觉靠自己脚捂不热。一冬天基本都在感冒,鼻子不通(黄鼻涕居多),经常牙痛,嗓子痛,就在患荨麻疹那一两年,冬天有好几次半夜呕吐大量清澈透明酸水。吃东西经常不易消化,放屁,打嗝有腐臭味。皮肤暗黑,眼下黑眼圈,精神抑郁,易悲伤,害羞内向。成天想睡觉。
       
治疗措施: 西药抗过敏药治疗只能部分控制皮肤症状,后效果不明显就停掉了。
                   中药治疗有效,但病情屡屡反复。不能根治。
         
自我判断:体内重寒久寒,已入脏腑,顽固难治。
  
现采用治疗手段: 自练气功一年余两月,身体发生如下变化:
                  练功一月:睡觉时出现浑身燥热,不能沉睡。
                  练功2月—4月:每天拉肚子2—3次(均上午),拉完肚子后身体轻松。
                                 同时荨麻疹症状减轻。皮肤油腻减轻。
                  练功5月---至今: 出现感冒症状,基本不发烧(有时有一点低烧),但
                                  喷嚏多,痰多(黄,白都有),后颈酸痛,转动时咯咯作响 ,3-5分钟就想转几下。每天半夜3—5点醒。做噩梦。早上起床时口苦。皮肤过几天白一点又过几天黑一点。精神情绪均转好,白天基本不想睡觉  。有几次连续2,3天小便次数多且骚。大便每10天就有一次2—3天无大便。但手脚依然凉 ,身体怕冷,眼白发蓝,后背经常感到一阵寒意。荨麻疹症状有所减轻。

现自我判断:  气功锻炼发动元气排除寒气,但久寒重寒,已入少阴,现虽出现病
出三阳的情况。但寒气沉重,需外力助之,拟以下方案征求先生意见:
                    
继续气功锻炼,再服用《伤寒论》原方“四逆汤”助元气驱寒:
           炙甘草30克(二两),干姜24克(一两半),生附子(一枚,去皮,破八片)。一日一剂,15剂。

以上是我情况,请先生给予诊断,建议。



三七生:功效显然,目前病气已走足太阳、手太阴,继续炼下去,明春或可发太阳正伤寒证,到时以一剂麻黄理中汤解之即可。温病云云,与实情不符,存而不论可也,何必斤斤于是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6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微雨微尘 于 2023-6-6 08:22 编辑

360)迅速解决症状好不好?   http://www.37ct.com/thread-21274-1-95.html


悠然子:问:迅速解决症状好不好?
答:对患者的感受来说,患者喜欢,也就可以说“好”。但是不同的缓解方法处理,有不同的疗效。有3种方式:

1 以压抑为主
这种方法以西医和温病派的中医为主,手法为寒凉性质的输液、抗生素,凉性药物处方的使用;
2 以帮助排泄为主
这种方法以中医中的经方派和火神派为主,手法为温热性质的中药处方的应用;
3 人体的自主调节
以上的两种都是人为外力的干扰,这一种是人体的自主的调节。也就是不用药。

前两种的区别很明显:第一种是掩盖病情,表面好转,病情却会越来越严重,精神状态越来越差,再发病间隔时间越来越短,也就是所谓的“治标”;

第二种是加速病气的排除,短期症状表现更加明显,患者感受更加难受,但是,长期看,因为体内病气是越来越少,身体会越来越好,接着症状也会越来越少,再发病间隔时间越来越短,同时精神状态越来越好,也就是“治本”。

但是这两种都有让症状迅速消除的倾向。以发烧为例,不管寒凉的方法还是温热的方法,都有尽快退烧的倾向需求。但是这里面有问题:发烧是以排除寒气为目的的,发烧的过程,实际是热气寒气充分混合的过程,如果迅速退烧,寒热还没有混合,即使退烧了,寒气没有出来,那么,这样的退烧,消耗了阳气能量,带出来的寒气却很少,就还得再发烧以排除剩下的寒气——效率就变低了,病程就变长了。

那如何知道什么时候该发出来呢?只有你自己的身体是最明白的!发烧时,有时就要让身体继续烧下去,不要管,寒热混合充分了,又有足够能量攻邪发汗了,身体自己就会发汗。不需要用药。

难受是正气在与病气混合【以便充分携带出来】,忍一忍,效果会更好!就像慢火炖靓汤,熬一熬,味道会更好!

无为而治,这就是最高境界。

有为而治,需要医生的临床经验判断。我的经验:患者症状很难受的时候【说明正邪交战高峰,寒热混合充分】可以帮助。但是这个难受很主观,每个人的耐受度不一样,所以,这需要经验判断。如果难受症状发作时,患者处于睡眠状态,那就不必理会。睡觉是最好的补能量的状态。如果难受到惊醒了,才帮助用药。千万不要叫醒了起来服药




三七生:说的清楚,听的明白。





361)近期脉象变化参考 http://www.37ct.com/thread-26098-1-91.html

月含山:五运六气,实为中医之瑰宝,方书曾云:读书不明五运六气,检遍方书无济于。在下虽不敏,蒙三七老师、知止版主等老师的教诲,对每年的脉象变化总有所体会,应诊之中,常觉相似脉象至少十之六七,常根据运气调之,方不分经方时方,效果也尚可慰心,实诸师指点之功。
      09年一年脉象,两关以浮大而软为主。10年春节过后,脉象变化明显,双关由原来的浮大软逐渐转化为浮滑短实脉,目前双寸脉以中取偏沉滑为主,两尺偏浮滑。运气已变,述以脉象,以抛砖引玉,供大家分析原因,做处方之参考,以求疗效精益求精。
      近期应诊疾病以高血压、头眩晕、头痛、耳鸣、腹痛、发烧、咳嗽多见。诸疾多以早起和晚9点到11点为重,头眩晕头痛,右侧天井为敏感穴位,推拿两分钟左右头部会明显轻松,甚至不适消失。



知止:
我这里也是两关浮滑如豆而紧的多见,寸尺多显不足。不知何意。
前天门诊中复诊无效者甚多,虽郁闷也无可奈何



琴韵:末学这里最近感冒之人甚多,出则似小青龙症,散寒之后继之以右关滑沉取紧小,寸尺不足,右寸多涩。左脉关尺滑,或者尺沉,寸略大。诸法遍试而无效,末学实在不明。不知哪位老师能给末学帮助,不胜感激……



月含山:在下理解,去年脉浮大而软,收束无力之相;现在两寸不足,关尺浮滑,为金太过郁木之相,浮大而软的情况一收缩自然成滑短了,这个好理解;我最近用逍遥散加减比较多,别的病效果还可以,但治疗咳嗽效果不好,咳嗽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效果反而不错。西南大旱,土中阴气不足,单纯用补中益气汤容易出现口唇发干,须加润品。



问:现在两寸不足,关尺浮滑,为金太过郁木之相----------这个不知道先生能否结合五运六气详细讲下?前几天聚会时给朋友把脉,所有人都表现为右寸不足,中取可得,当时就觉得很奇怪,难道中医爱好群都是病秧子?



月含山:两寸不足,阳气不能生发之相,试看天气,也是如此,暖和两天,可能会有十天的寒冷,至少济南是这样。金运太过,自然克制木气的生发,阳气不能透地表而敷布,故天气寒冷,两寸不足,甚至是沉弦脉。而两关滑数实短,数为有热,此热郁于中焦。去年土运不足,金自然也不足,收敛不到位,自然脉象是大而软的表象;今年初运金太过,收敛力强,大软一收缩自然变滑短实了。所以此时的疾病多表现在中焦和上焦,上焦不足必须照顾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6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362)易医道杂说 http://www.37ct.com/thread-26654-1-90.html

光明心:易·医·道杂说

医源于易,理成于医。修道不了性理,必是盲修瞎练。正所谓“率性之谓道”。修道之理,即是“天命之谓性”。此性理于易经中彻其源,穷其理。故修道之理必宗易理。医道,修道皆以易理为本,方可达于“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动物生存依赖植物;植物依赖土壤和水。此所谓“水土合德,世界斯成”。且看:沙漠有土,没水,不能成就世界;大海有水,没土,也不能成就世界。

但是冬天或北极、南极有水有土,但也不能成就世界,乃是因为水、土不能“合”,故而无生机之德。水土之合必靠太阳——火的力量。道家谓“三家相见”,方为圆满。此老子谓:三生万物。此张紫阳所谓:阴阳和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张。故而火、土、水乃共成世界万物之元机,人的生命亦不离此三家的相依互存。人天合一之旨无非让人效法天地之道,故修道、学医无不从此三家入手领悟去。

万古丹经王《周易参同契》中说:三五与一,天地之精;可以口诀,难以书传。其中,水数一,火数二,合而为三,五为土数。三与五合,则天(火)、地(土)、水则共成其德——成就天地万物之德。

“三家相见”所合其“德”,于天地之间,即是一团生机、生气。正是“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天上有太阳,地上有土,水在天地之间流行而用。

验之于天地之间的现象:天上的太阳照耀到地上,地下的水得阳气的温煦而氤氲向上,土壤变得温润,水土生机己具,于是土壤中的植物种子得其生气而应运而生(我常常喻之为“激活”)。植物成长,食草动物便依之而生存,肉食动物更是依植物和食草动物而存活。大自然的食物链就此生生不己地展开,一个生气勃勃的世界形成了。

“天地气交”所产生的一团生机、生气,是运动流行的,其运动流行是有规律的。其规律形成了四时、八节、十二月(以十二消息卦参悟之)。人应效法天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而起居摄生。至于修行、医理,亦无非依此而定规矩。

此乃伏羲“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而“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取象类比”正是古圣先贤“人天合一”之道的具体运用。

天地之间的火、土、水对应人的生命正是心、脾、肾。

肾藏精,喻为薪;脾藏意,喻为釜;心藏神,喻为燃薪之火。用一形象比喻当是如此:脾为盛装着食物原料锅;肾为锅底的柴或油或煤;心为点燃此柴或油或煤的点火器。

脾胃受气取汁,化气生血,输布全身,正像锅里的原料必经过烹饪方能变为能食用的食物;而食物的烹饪必须锅底的燃料充足(肾精);燃料的作用发挥,又必须以火(心)之点燃方得其用。人天相应之理如此同步进行,真可谓“善言天者,必验于人”。

三家相见,天地得以生生不息,人身得以长生久视。混然一太极自在其中。于人则正是:正气存在,邪不可干。

肾分阴阳者,乃言其体用。肾阴,言其收藏之功能,为体;肾阳,言其生化之功能,为用。肾阴,比喻为燃油;肾阳,喻为燃油中能被点燃化为热能的特性。肾阴阳又可喻为:肾阴——如燃料——如油;肾阳——如燧——如芯。

天道安守本分,故而生生不己。人道却不然。人之心神时时因外物的诱惑生起满足欲望的追逐,外驰外耗,无有停息。以至无力点燃肾中之精。日久,肾精无力振奋起用,如有柴而无火点燃,因此不能烹饪、消化脾胃之釜中的食物,食物也就无能转化为人体所需之营养。身体无气血营养的输布,于是,内在孱弱,虚邪贼风,无以避之,此乃疾病之源,折寿而不彰之始也。

摄生之法要,祛病之枢机,无非“精神内守”,则“病安从来”。《庄子 在宥》言之切切。广成子授道黄帝曰:无视无听,抱神而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将神守形,形乃长生。慎汝内,闭汝外,多知为败。其中“将神守形,形乃长生”,正是修道、医道之眼目也。

狭义的精指肾精,尤指肾的收藏功能。广义的精乃是指身体本身。此身体也正是肾精“造化形容”所成就而来。道家修炼所谓精、气、神者,谓精乃肾精,尤指目下这个身体;神乃真意,真心,非后天意识思虑之心;气乃神与形相合、相守所生成的能量。犹如水在火的作用下化为的蒸气。此蒸气的湿性为水,其向上及其中的热性为火,具水火既济之德性,可谓即水即火,非水非火,故言之为气。

道家谓:人身全体为阴,只心神一点元阳。此元阳正指绝思绝虑之真心。此真心之领会,可于“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中求之,从“喜怒哀乐之未发”中求之。从禅门中更为迅捷,乃一念不生时之了然分明一念。亦可从神会大师“知之一字,众妙之门”悟入,乃观心时不落所观,不执能观之当下一念,允为正观。此真心至为重要,学者不可不慎。当从明师方能悟之。

以十二消息卦以明之:十一卦皆有阴爻,唯乾卦无阴全阳,此即生命之真心真意真神也。此真心乃一点生机,非思虑分别之心,故而无阴爻居于其中。其位居于离宫(泽天夬)之后下,乃前贤示人此非离位之思虑之心也。

常人经过一夜睡眠,便能精神焕然一新,其原理即在于人睡至深度无梦之时,思虑不起,后天意识完全停歇,先天真意自然与身心浑然合一,“三家”自然“相见”,精神相合而元气生,身体自然修复。正是“神返身中气自回”。这只是身体的本能作用。现代人心机炽盛,睡眠的本能也逐渐被破坏、干扰,这种本能的自我修复也在日益沦丧,所以现代人身心健康江河日下,颓波难挽。

修炼有素之士,在了了分明之际达于心念空寂之境,神不外驰,精、神相合相守,元气自然而生,故坐禅片刻,犹胜睡眠之功。其理与睡眠无异,只是觉与不觉耳!

识取此真心,照之于全身,如朗日当空,普照天下。当下身体即有温煦之感,此正是元气复苏,一阳来复,亦正是“阴阳合和成三体”之谓。

医门中“火神派”之崛起,谓“阳虚者,十之八九,阴虚者,十无一二”。乃真知灼见而为庸工浅见所不容。盖现代人之生活方式(睡觉晚、心机炽盛、饮食多寒凉、居所空调扰乱气候对人体的调节、肉食摄取过多,以致消耗在饮食上的阳气太过、负面情绪过多以致阴气内聚凝结……)多导致内虚寒而外阳越。加之占绝对主流市场的西医的治疗理论与手段皆是以伤害人体阳气为代价。所以,提出“几无阴虚者”,非是恒论而是时论。

火神派医理,以后天药物五行之气祛阴扶阳,来替代先天“真意”对肾精之本能激活,虽有祛病之效,然究竟不能于先天真心所起之浑然周流之功能同而语之,且于收神摄意,平心息虑的修养无任何裨益,心神仍时时外驰、外溢,所扶起的一点阳气生机,倏忽又为物欲所引而消耗殆尽。

坎中一阳,乃医、道所共尊。此阳乃立命之根,得之者生,失之者亡。此一阳者,须离中之阴与之相配方能凑乾坤和合,后天返还之功。非“离宫修定”之功岂得“坎府求玄”之妙?一味凭借后天药物五行之气岂可夺先天之造化耶!

至于医家治病活人,解一时之疾痛,慈悲心肠,凑泊手段,又另当别论矣!唯此中道理若此,不可不明。

坎、离二卦恒为医、道二家所津津乐道者,然究其根本,则多有“随例茫茫失钓杆”之惑。盖离者,体阴而用阳。内外二阳,言其用也,奔逐之识心也;中间一阴,言其体也,虚静之真心也。此真心以阴爻画之,示人须从寂然不动、虚极静笃中求之。阴喻其静、下、虚。坎卦之理亦然。修行所谓“静极生动”者,谓离中一阴以其虚静之功,引动坎中一阳由下而上,阴阳相合,元气生焉,此正是“阴阳和合而三体”。从此而入,阴阳之大门豁然洞开。

道家修炼之旨,大抵“与君说破我家风,太阳移向明月中”。“太阳”者,正是十二消息卦之“乾”,乃纯阳无阴之真意,绝非后天思虑之心。明月者,言其阴。人体全阴,所谓“阴成形”是也。以此纯阳之光,朗照全阴之身,神与形相守,精与神相合,自然元气(而非后天饮食、药物之凡气)勃然而兴。此口诀是言其体。离中一阴,坎中一阳乃是言其妙用。学者不可不识。




三七生:然。思之,体用亦当有先后天之别:如以先天论,则坎中一阳为体,坎外二阴为用;如以后天论,则坎外二阴为体,坎中一阳为用。离卦反此。此抑人道仙道体用之别耶?祈光明心先生解之。



光明心:三七先生所言极是,先后天体用或有别论。仙家谓:顺为凡,逆为仙。以离为例,以离中一阴为体,外二阳为用。凡夫心机奔逐向外,顺为人事,执用迷体。神气耗尽,无有用者,则上为纯阴之坤。仙家了离卦中一阴为体,绝圣弃智,清虚寂静,以感坎中一阳来复,取坎填离,则上为纯阳乾卦,则返先天太极之象(先天乃乾上坤下),其实,此时己无能卦以名之,只是混然一太极耳。

乾坤均为无念之寂静,然,坤之静乃死亡无念之象;乾之静则为灵知无念之象。

医家谓“心主神明”,正是凡夫之体,以思虑营谋为其根本;仙家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正是仙家之体,以清虚无为为其根本。正符“顺凡逆仙”之旨。

以此就教于三七先生。



三七生:先生所言甚是。凡夫之心体阳用阴正是动神耗血,血亏则神弱,失神则死。仙人则以静守神,体阴故形可隐,用阳故神能通。独立守神,故能长生久视。同为人体,用则殊途,此仙凡先后天顺逆之别也。光明心先生以为何如?



问:请教先生,体和用是互相转化的吗?比如我理解按河图上的坎是阳:阴是1:6,用肾阳的话是肾阴转化成肾阳再消耗吗?也就是正常使用的话,肾的阴阳比例始终是1:6,只是总量变化而已?就好比石油燃烧,燃烧了一部分,体化为用,但是剩下的石油性质比例并没有改变,如此何来用阳而阳常不足一说呢?



三七生:此天一所生地六所成者,本是一物,坎水是也,不可作二物观之。所谓天气降为雨,雨水正为天气所化。然一六之间,所差五者何?此后天土数也,先天之一加后天之五,以成水行。若无土化,则水不成形。一五而成六,六则阴阳具足,非一比六之谓也。先天之一为阳,后天之五为阴,阴阳相加则六水成,若但有五而无一,则湿土是也,非复外阴内阳之水矣。先天愈用愈少(亦可理解为石油浓度越来越低),故云阳常不足,此四逆汤所以为少阴主药之缘由耶?




363)气血之阴阳     汉唐气魄119     http://www.37ct.com/thread-28326-1-88.html

阳在外(则阴在内)需收,参芪补气为助;阴在外(则阳在内)需发,麻桂姜附可行。
    外阴内阳,此为顺;外阳内阴,此为逆。逆证祛邪之要,虽参芪之为君,必桂附姜夏为臣,成先收后散之势,方为一圆,邪真无处容身矣;顺证祛邪,发之而已,唯需固护中气,勿令阳气飞扬,尽之矣。
    气性收敛,补气即所以助收,无论参芪。其药性多温热,盖收也,于人身而言,阳收阴藏(阳收故阴藏),阳不可恒收,必奋起而发,易生内热;阴药寒凉,可凝聚阴血,粘滞阳气(阴聚故阳杀也),久之阳衰,然终有一日阳气暴发,命危矣。



三七生:
知要之言!必有应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6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364)经方一剂知(中医调理偏头痛医案)   孙海亮晶晶先生   http://www.37ct.com/thread-27457-1-82.html

性别:  女  
年龄:  38
籍贯:  浙江
婚否:  已婚
身高:  163
体重:  52KG
腰围:  两尺一
肤色: 黄  
目前气候: 阴天 气温在26度左右
所在地方:广东深圳
主要症状:  现在是右侧头部耳部颈部肩部都痛

发病经过:  昨天开始有点头发胀,早上起来就开始偏头痛

西医病名:  偏头痛
是否长期用过激素: 用过几次
是否大量用过消炎药:三年前因为做手术曾经用过消炎药,但西药芬必得头痛时就会经常用  
是否做过内脏手术:三年前因为甲状腺结节做过手术,甲状腺次全切  

2、请仔细选择下列部位身体状态(去掉下列没有的情况)  
脉(左):   
脉(右):  
面:  黄   

眼:    视力减退   眼皮肿  

舌:    白苔    舌下筋脉曲张  

耳: 痛   右  

目: 干涩   昏花   眩晕    痛  右  

口: 苦  淡无味  

鼻: 不通      右孔  

咽:

胸:  闷   

乳:   增生   左     

胁: 胀  

腹: 胀   满   

外阴:

心和心跳次数 没分钟70左右  烦   

心下: 闷   堵   

胃: 胀   

头: 痛   晕     昏   沉重  

项: 右侧颈部僵   痛   酸重   

肩:右侧肩部 痛    沉重   

臂: 右侧手臂痛   麻   木   胀   酸   热  

手:   热    出汗   

背:  重   胀   

腰: 酸     胀   

腿:

膝:   无力  

足: 胀   热  

足跟:   胀   

足趾:

3、请选择与下列项目对应的身体状况(以下各项目为必选,每一项目都必须详细选择)  

饮: 少   喜凉      喜温   喜酸      

食:  少    喜粥      厌油腻  

睡眠: 少   多梦   易醒  

大便:        色黑   有时候便秘   数日一次  

小便:  少    色黄    次数少  

房事: 少    曾堕胎  

女士必填: 女性患者请详细选择月经、白带状况(必选)   
月经: 有   先期    多      暗   
   有血块         
白带:    少   白     

4、请回答身体经常有如下哪些症状  

乏力倦怠   头重脚轻   少气懒言   嗜卧   
站立觉累   静脉曲张   骨发空   
  怕风    气短      烦躁   肢体震颤   肢体僵硬  

5、七情何者为重  

喜悦   愤怒    思虑      恐惧   

回复: 柴胡15 黄芩10 党参10 半夏10 桂枝10 白芍10 吴茱萸10 生石膏25 生姜3片 大枣6枚 炙甘草10

2剂,水煎服,水开后煎25分钟,早中晚各一次, 一日一剂。

反馈:
这次的偏头痛好得太快了,从喝药下去没几分钟就开始减轻,老师开得药我只喝了一剂就完全好了!另外一剂没喝呢!感谢老师!这毛病困扰我几十年了啊!


问:
啊,我跟这个例子是完全相反的方向
我全是左边,,然后增生在右边
老师能讲解下这个例子吗?



孙海亮晶晶:呵呵,一个想不开,一个放不下!



道德心:也可以讲,是一个升不上(左),一个降不下(右)。



三七生:柴胡桂枝汤为正治,吴茱萸散肝寒,亦当有功。只是不知生石膏减量或不用,单靠黄芩收降,不知效果会不会仍能立竿见影?(此次用药生石膏合阳明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孙海亮晶晶:多谢先生的指导分析,辩证当为柴胡桂枝汤证,以其素有久病(多年偏头痛),以加吴茱萸 生姜,加生石膏以助解郁滞之热以合阳明助之!



三七生:别客气,指导不敢当。当年胡希恕老最善用大小柴胡汤加生石膏解决各种疑难杂症,观君用方亦颇有此老风范,只是又加变通,故有此探讨。



三七生:心烦, 胃胀,右侧手臂痛、热,手热出汗,膝无力,饮喜凉,食喜粥

细观以上症状,确有阳明石膏证特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6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365)方药加减需谨慎   https://www.37futai.com/forum.ph ... E6%85%8E&page=1

王庸医先生: 前几天有个病人打电话给我,问我有没有新产妇下乳的好方子。我大概问了一下情况,没有乳腺不通,只是乳汁分泌不足。我便告诉她不用担心,用猪蹄熬汤喝点汤便可,电话那边却说此方用过了,没有效果。我嘱咐说此方一定不要放盐,一点都不可以,对方语气似有尴尬的说她熬的猪蹄汤中放了一点点的盐,我嘱其再喝点不放盐的猪蹄汤试试,结果几日后打电话感谢,曰喝完后乳汁明显加多,同时反馈曰不放盐的猪蹄汤太难喝了,难以下咽。哎!为了孩子,母亲真是伟大,不知有多少母亲为了孩子喝下了这无比难咽的猪蹄汤。从中药方剂的配方来看,同样的猪蹄,同样的熬法,就因为几粒盐,而整个方子的药效全部改变。盐从中药上的偏性要远小于日常常用的中药,如果加点盐都能使一个好方子失效,那么又不知有多少配伍完美的古方,经过庸医的加减而失去了其作用。
    学习任何传统行业都有其规律,即所谓的道,沿着规律学习可事半功倍。以书法为例,写书法必须临帖,将一张贴临摹上万遍,而且必须按原帖临摹,以致最后将临写之字能与原帖重合,然后方可谈随心改变字的写法,现在书法界很少有能静心临帖者,所写之书亦难有古人气势。再以武功为例,练武必须站一个桩站十年,或打一套拳打十年,每一招每一式必须到位,如此方可随心打拳,随心改武术架子,而现在中国武术界很少有能潜心于一套拳,故而花拳绣腿者多,实战能力强的少。中医亦是如此,必须临帖多年方可随心加减,若要学好张仲景,必须临其药方万遍,方可言得其方之深意,方可加减。而且张仲景之方非仲景原创,是经过多少古人反复人体实验后证明如此配伍最佳而来,并非现很多医生每天都能创出几个新方可比。所以对于古先贤所留之方加减必须谨慎,而且我始终认为桂枝加芍药汤与桂枝汤是两个方子,并非一个方子化裁成另一个,因为桂枝加芍药汤与桂枝汤所代表的是两个治法,多加一味芍药对药物气机的运动则截然不同。古之大医吾未见其有方奇特者,亦未见有药奇特者,亦未见有治法奇特者,何以成就大医,以其看似平淡而又无比扎实的基本功,此正是现在中医所缺者。

问:我知道最近几十年一个不吃盐的经典例子:白毛女。住山里呼吸新鲜空气 不吃盐 吃素 每顿都吃的很少减少脾胃负担 而且吃的东西都是天然无污染 。

月含山:盐咸入肾,能引药下行。白毛女可能是因为不吃盐营养无法入肾造成肾虚而出现的白毛。猪蹄汤加盐则营养下行,不能上行化为乳汁。
    有些补肾的药要求淡盐汤送下。完全不吃盐,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情况。

(附: 关于吃盐及不吃盐的讨论  https://www.37futai.com/forum.ph ... 4%E8%AE%A8%E8%AE%BA

节选部分:
作者: 三七生    时间: 2006/3/9 23:10     标题: 请火德星君讲讲吃盐对身体的危害性问题

什么是“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五味令人口爽”?钠离子是怎样破坏钙离子的凝聚的?为什么“咸伤肾”?火德先生对此有深切的认识和体验,希望把这个信息介绍给有缘的大众。
--------------------------------------------------------------------------------
作者: 三七生    时间: 2006/3/10 09:33

咸伤血。
水位之主,泻之以咸,补之以苦。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咸以泻之,苦以补之。
--------------------------------------------------------------------------------
作者: 三七生    时间: 2006/3/10 09:47

咸能软坚,肾主骨,过咸则骨不坚,骨质疏松缺钙。中国人烹饪滥用五味,以咸为主,与淡相失,令口爽不知真味,反不及西方人饮食粗糙,任其本味,来得身体强健。过犹不及,此之谓欤?)[/cp]





366)浅谈<<治病求本>>  裘万吉   http://www.37ct.com/thread-32676-1-76.html

<<内经>>有言: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死生之道也,治病必求于本.我们人生于天地之间,顺四时阴阳之气的变化而生长,生命之根通于四时阴阳.所以天地自然的四时阴阳,同步共调于人身的四时阴阳.观天地自然的四时象变,即知人身同时的相应象变.天地的气势应时而立,时立而道生.所谓本气位者,应时而立也.譬如春时,位应东方,气势运行由下而上,主温升之气,化冬寒为春温,为水火的中气.由下而上交通水火心肾.天人相应,人天同理,人于此时当效法温升的气势而养生或调理疾病.是谓道法自然.譬如有人于此时常出现头晕之症,或于早上头晕或加甚.此症当属温升太过所成,可与杞菊地黄丸调理,此属下虚上实,阴不制阳的格局.以六味填在下的阴虚,以杞子与菊花调肺金清肃之气以制太过的木气.如果同时又有点怕冷,则可与桂附地黄丸同服,兼以温下.此应时调气之法,即是治病求本之法.又如近来碰到的一个病人.其人冬天不怕冷,要穿单衣.但是大热的天气反而怕冷,且日夜多汗,一会儿觉冷则必当加衣,一会儿又觉热,则又必当减衣,否则即发头部非常难受与呕心想吐之症,若用棉枕或坐沙发亦必发以上病症.晚上与人多说话则夜不能眠.得病三十年,求医多方,没有一效,可谓怪病.现在我们可以用四时阴阳的求本之法来分析病理.1.冬天不怕冷症,为阳不入阴,阴盛格阳的格局,可用通脉四逆汤来调理.2.热天怕风冷,多汗,可用桂枝汤调理.即调南方火也,3.头难受非常与呕吐并见,可考虑用吴茱萸汤,即调东方木也.4.话多不能眠,可加生脉,即调西方金也.于是便合以上诸方而用.不料,服药三付,便大见功效.真有不可思义之妙.调时序而养生,调时序而治病.可谓大道至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6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367)气机升降的几个现象臆测  月含山 http://www.37ct.com/thread-46834-1-73.html

气机升降的几个现象臆测
    天气下为雨,地气升为云,这是天地之间气机升降中的一个规律,也是普通老百姓都能明白的事情。为什么呢?水受热化为蒸气而升到天空,天空的水蒸气凝聚为云,水蒸气的浓度超过了饱和度,就化为雨水下降,相信这个现象一般人都能理解。
    这个现象也在说明,天气要下降,地气要上升,如此方能生化出万紫千红的大千世界。比如树,树能把地下的水分吸取上来,通过树叶升散到天空;同时树叶又吸收了天气,并把它输送到地下,也就是说,树也只是一个天气地气交换的器物。
    那么人呢?人立天地之间,和树是一样的,十二条经脉纵横交错,经脉中走的也是这个阴阳二气。足三阴经从下升上,从胸中接手三阴升到手上,通过手指散到天空;手三阳经从上降下,入头和足三阳相接,降至足趾而归于地。这个是无形的气机交换,普通人难有体会。这也是一种气机的升降。
    上述气机的升降也有证验,曾接触过一位尼师,当时修行非常精进,每天诵经打坐,她告诉我打坐中的一个现象,就是采用单盘打坐的时候,如果是右腿在上,左腿在下的时候,身上就暖烘烘的,甚至有火烫的感觉;而如果是左腿在上,右腿在下的时候,不久就感觉遍体清凉,皮肤滑腻。
    后来我才明白,这个用中医理论是很好解释的,左升右降,左边是阴升之路,右边是阳降之路,右腿在上,闭住了左腿气脉,这样,阴不能正常上升,从而导致阳气偏重;而左腿在上的时候,是闭住了右侧的阳气下降的道路,而形成了阴气偏盛的情况。
    如此来看,打坐的时候,老用一个腿在上的单盘方法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会造成机体的阴阳失衡。但有些功夫却为了蓄积阳气或阴气而必须用类似的盘坐方法,各有妙用,但总不失气机升降之道。
    男子为阳,在男子这个身体上,天气下降入于地下,这个气机的降要大于地气上升而归于天的气机。所以讲男子以气为主,讲男子汉要有气魄,也就是男子的健康,气必须要足。天气通于肺,肺气足,气降化精,精归肾中,为人体能量之精华。因为男子气往下走,所以男子比女子多一外肾。
    女子正好相反,为主的气机是地气上升,所以女子讲柔美。在人体,阴就是血,所以女子以血为主,血往上行,自然娇艳如花,因为血往上行,注于胸中,所以女子比男子有突起的乳房。尝言,乳汁即为血所化。
    男子戒色,是因为色欲一至,肺气下降化精而排出,易形成精气俱不足,造成机体没有能量蓄积,脏腑发育不完全,而体弱多病。女子戒心,女子七情易动,动则必然伤血,血气不归脏腑经脉,不能上朝于面,自然面色晦暗。为什么女子讲要娇艳如花,你看那花,阴气自然上朝,鲜艳夺目,女子如果心静,自然气血上腾,发表于面。




368)近来经络养生调理三例  月含山 http://www.37ct.com/thread-47017-1-73.html

近来经络养生调理三例
    前阵子,三七生老师来济南讲习养生,受益非浅。随后运用老师所讲进行养生调理,效果非常明显,略记几例,供大家参考。
    电视台一位朋友的母亲,偏头痛十五年,各处治疗,均无效。后来找我,用药物调理,其他方面均有好转,奈何偏头痛见效不大。一日,我说,咱扎针试试。取左曲泉、阴陵泉,右侧阳陵泉三穴,针后偏头痛消失,至今没有复发。
    一位女士,突然左侧臀部环跳部位痛,晚上不能翻身,来找我,用金水木相生方,一付后痛失。但三天后又痛,并且左侧大腿部膀胱经痛重。朋友扎其委中,无效,我随手揉其左侧阴谷穴,随即痛失,但第二天又痛。再来时仔细思考,泻少海,揉后溪,并让她双手上举,做投降样保持一分钟,随后膀胱经部位痛消失。
    一朋友,前几天因为穿凉鞋导致脚面痒肿,起水泡。与针左侧曲泉、右侧阳陵泉,一次而愈。



三七生:此为升降枢机。举一反三,善学善用!



369)一本对“扶阳”热潮冷思考的佳作——《温法纵横》(转) http://www.37ct.com/thread-42071-1-73.html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周艳杰

      截止到2010年,中医药学界的“扶阳论坛”已举办了三届;善于使用扶阳法的几位当代名中医,无不蜚声杏林;与扶阳或姜附有关的专著,更是洛阳纸贵。诚然,今人生活方式的变化,冰箱、空调的普及,某些善用姜附者的疗效等,的确是不少中医热衷于扶阳的原因。然而,在各有所长的中医治法中,难道只有以姜附为代表的扶阳法能起沉疴,治大病?期间,间或有几位头脑冷静的中医,表达些比较客观的言论,也便很快淹没在“扶阳”大潮中。 

      权然后知轻重,学而后知不足。与其在独尊扶阳是否妥当的学术困境中徘徊,不如安静下来,真正温习或学习一下相关古今名家的医论医案。《温法纵横》的作者李寅先生,乃基层医院中医科的一位年轻中医。他针对当今的“扶阳”热潮,进行了冷静、系统的思考,书成之际,将其命名为“温法纵横”。“温法”,提示作品的主体为中医治病八法之一的温法,既非单纯的扶阳,又与扶阳密切相关;纵,言书中观点由古及今;横,寓不同地域医家经验与因地制宜之意。 

      学术争鸣,贵在从客观实际出发,根据疗效和疾病变化印证或修正自己的观点。现就书中几处略加介绍,供广大临床医生参考。 

      关于扶阳的尺度。作者以中华古老传说——后羿射日为例。“上古之时,天上本来有十个太阳,烈日炎炎,寸草不生,后来被后羿射落了九个,只剩下一个,使天地间温度降低了很多,万物才能生长,人类才能生存。阳气固然重要,但万事都要有度,过犹不及,阳多了也不行啊。” 

      关于午后发热。传统认为,午后属阴,发热多属阴虚。清末郑钦安先生主张,午后阳气渐虚,加之人患阳虚,天人相加,阴气大盛,阴盛格阳于外,故可引起发热。基于此,作者提出,“不论是传统观点还是钦安的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也都是不完备的。也就是说,午后发热既可是阴虚,也可是阳虚。单纯从发热时间上判定阴阳是不可取的。” 

      或许有读者说,大概又是一本以理论探讨为主的“口水战”之作吧。其实不然,作者毕竟来自基层,在援引古今名家的医论医案之余,还真实记录了自己的病案、体悟和经验方药。 
如运用全真一气汤的运动神经元案,“我当时颇费思量:如此重症,如果接手是否会有效?若无效,是否会遭到埋怨,影响声誉?但当我看到患者充满期待的眼神,听到患者父亲殷殷的恳求时,毅然决定为其治疗,并与患者家属达成共识:①我治疗期间,停服其他一切药物。②患者最少每5天来诊一次,以观脉证。③忌食一切辛辣刺激、寒凉油腻之品,坚持锻炼。”而当患者连续服药半年左右,初见成效时,作者感慨道:“权威西医医院已经宣告没有治疗方法,我用中医中药意外地取得了比较好的疗效,患者感激自不待言,于我自己则是获得极大的满足和成就感,医者的快乐亦由此而生。”于此,相信大多医者都能引发内心的共鸣。 

      又如温潜法的一则案例中,作者用乌头赤石脂丸、理中丸、大黄附子汤、痛泻药方、朱良春先生的仙桔汤及自拟四维汤(附子、大黄、熟地、人参)获效,如此“杂凑而成,堪称裘沛然先生所说的‘混沌汤’……当时因方药庞杂,恐于名家见笑,故藏拙多年”。待到读书多了,见识广了,才知道这类处方自有它特殊的取效机理。这里作者还指出,“擅用大方而深明其理者是医中上工,因经济利益而滥用大处方者属医中之贪,因认证不清而杂凑大方者则是医中庸手。”观其言论,无不发自肺腑,情真意切。 

      再如便秘一症,在介绍董松泉先生的化液汤后,作者形象地比喻说:“譬如冲马桶,若水流缓慢,则水势虽大而不易冲刷干净;若水流强劲,则能一股而下。水流强劲与否在于水压之大小,而桂枝,即增补水药之动力也。”将通便比作冲马桶,将药力比拟水压,其道理通俗易懂,令人在捧腹一笑中,明白遣方用药的大道理,足矣反映作者于中医用思之精,用情之切。 

      闻弦歌而知雅意。通过对温补派医家薛立斋、张景岳相关论述的回顾,对郑钦安、祝味菊等火神派代表人物医论医案的分析,对章次公、蒲辅周、岳美中、朱良春等中医大家使用温法经验的总结,及其他著名中医相关实践的引证,结合作者自身的临证治验,有关温法乃至姜附的使用方法,或能跃然纸上,从而有助于临床应用,使我辈心中了了,笔下有神。



三七生:祝贺新书出版!

阳气为人体的生命力,扶阳的大方向是没错的。但扶阳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并不是一味的煽风点火。阳并不是凭空存在的,而是阴转化而成的,正如能源转化为能量,柴、煤、油点燃成火,所以滋阴也同样是扶阳;如果能源泄漏导致火灾,及时救火也就是保存能源,同样也是扶阳。当然,如果寒风凛冽之时,最直接的扶阳莫过于生火取暖。但扶阳并不止于此,《内经》所提示的“壮火食气”、“壮火散气”,正是对于过于释放阳气导致的对阳气的过度消耗所造成的本质上的阳虚的一种描述。

当然,医中最滥最流行者至今仍莫过于不分任何时节、地域、个体情况而一味清热消炎,这种把人体阳气作为唯一打击目标的“医学”所武装起来的“凡医”,名副其实地成了《内经》中一再强调的不可不慎的夺人长命与人夭殃的元气之贼。用火扶阳者如不明原理,毫无前提一味纵火,也难免会与此辈殊途同归,最终沦为玩火自焚者。



三七生:那则运动神经元医案如方便可发在此帖后供观摩学习。痿证古今皆属疑难,能于此病取得突破是很能说明问题的。治痿独取阳明,阳明阖折则气无所止息而痿疾起。痿证正是阳气极度耗散导致的能源匮乏病,能于此病回天,必然要令气有所止息方可,能止于此则扶阳的终极目的也就达到了。



杏林园主人:扶阳学派作为一家之言,其热潮至今所引发的一切,已经超越了一个学术流派所应引发轰动的界限。

   遗憾的是,这热潮引发的后果却也是两种极端:大褒或大贬。追随者认为是拯救中医的最终手段,不加分析全盘接收;而相反的,还有很多人彻底无视它、贬低它,对其中合理的、有效的、创新的部分也没有吸收。这同样是不正常的。

   我所做的,只是想把胸怀放宽。不要单纯的贬低或鼓吹。把视野放大,不仅仅局限于火神,毕竟扶阳仅仅是温法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本此初衷,本书名为《温法纵横》,这不是出于自大或其他的什么,纵者,由古及今跨越时空也;横者,东西南北不同地域也。笔者窃古人义而为己用,即尽可能多的搜集古今、各地区的不同观点、特别是不同流派的观点,反复斟酌,略参己见,合而成书,力求求大同存小异,并尽可能探求出一些一致的观点,从而切合实用以造福病患。

    本书将大量引用古今医家观点,特别是意见相左者的经验,以表明温法发展轨迹及各家观点的优点、缺陷、互补性,从而说明偏执的危害以及对整体中医发展所带来的破坏性。
    
   本书还将结合个人临床感悟、体会、思考来辨明中医传统习惯中概念不清的陋习,如阴火、引火归元、潜阳丹的分析等。
    
   本书也将剖析郑钦安阴虚观的局限、郑钦安所说“阳药运行反应”的含混错误之处。
  
   中心目的:针对当前中医界滥用温法附子的流弊,力图通过一家之言,达到“针砭医界流弊 ,还原温法真相”的目的。力争做到不偏不倚,客观公正,持平公允。
  
    《温法纵横》旨在倡温法温药之功,辨含混不清之理,纠偏执狂悖之论,治疑难错杂之证。绝非偏执、亦非完备,书中各篇皆本此意。“若以吾书为全法,非余误人,乃人自误也”,愿用王清任的这句话与诸君共勉!

    由于学识浅薄、见闻不广,文中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前辈、各路贤达不吝赐教。

更正:

    关于上文中“四维汤”的命名及说法,不是我的原创。当代名中医王少华先生早有此说,并用于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见人卫2006年版王少华所著之《中医临证求实》。今有网友指出,特此说明,并就本人的孤陋寡闻、学识浅薄向各位读者朋友致歉。




三七生:所论公允,很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1 22:41 , Processed in 0.08566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