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mayavati

家有春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31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4# mayavati

也在关注中,今日才留言。。。
 楼主| 发表于 2011-6-6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微博摘錄

@季謙 现代以来最顽固不化的人就是五四那帮人,尤其是胡适之,学了杜威,就宣传杜威,崇拜杜威,如崇拜上帝般。当知杜威固是大家,但亦有其限制,何况胡适所得,只是杜威之‘思考方法’,是其余事……(见吴森所评)。其他五四一代的人,莫不宣传西洋,对西洋五体投地,其实对西洋的了解是很肤浅的

轉:杜威訪華及其教育思想對中國教育的影響具體表現在教育目的的確定、新學制的形成、教育理論的發展、課程、教材、教法的改革以及平民教育的發展等方面。 受杜威的「教 育無目的」論和兒童本位教育論的影響,1922年以總統令公佈的新學制,取消了教育宗旨,代之以七項標準。

轉:1922年以總統令公佈的七條學制標準充分體現了杜威實用主義教育思想的主張:1、使學生適 應社會進化之需要;2、發揮平民教育精神;3、謀個性之發展; 4、注意國民經濟力;5、注意生活教育;6、使教育易於普及;7、多留各地方伸縮餘地。

轉 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強調以兒童為中心,對上世紀20年代以後的中國教育產生了重要影響。1919年,國語統一籌備會等團體建議小學 改用白話文課本,稍後北京政府教育部通令全國初級小學各科課本一律須用白話文編寫, 顯然與胡適等人提倡的文學革命以及杜威對文學革命和白話文的讚許與支持是分不開的。

轉: ……全國初級小學各科課本一律須用白話文編寫,這顯然與胡適等人提倡的文學革命以及杜威對文學革命和白話文的讚許與支持是分不開的。 而同時期兒童讀物大量出版,兒童文學編入小學國語教科書等,無疑受杜威的平民主義觀、兒童中心觀的影響。 實用主義對教學法方面的影響尤為明顯。

轉:蔡元培是最早把杜威的教育思想介绍给中国的人。杜威的“平民教育”主张进入中国后,很快就得到了理论界的认同,而宣扬杜威教育哲学最有力的当数胡适、陶行知、陈独秀、蒋梦麟、郑宗海等人。

轉:在中国教育界有影响的人物如胡适、陶行知、蒋梦麟、郭秉文等都是杜威的学生。他们的学术思想和教育实践都受到杜威思想影响,有的甚至以杜威思想为指导。胡适曾说:“自从中国与西洋文化接触以来,没有一个外国学者在中国思想界的影响有杜威这样大。”——杜威教育思想在今日中國中仍无处不在。嘆!


 楼主| 发表于 2011-6-6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微博摘錄
有博友發帖:
@赵继成:
老妈总能很神奇地把所有话题引向“生孩子”这件事,比如今天菜做得好吃,“你们该生孩子了”;今天天气太热,“你们该生孩子了”;政府太腐败,“你们该生孩子了”。我说老妈咱能不能一天只说一遍?老妈说想起来就生气,“把我气死算了”。我说我的梦想还没实现,老妈说让你儿子去实现,你先实现我的。

他繼續發貼 @赵继成:不考虑条件冒然把孩子带来世上,是不是另一种不负责任?迷茫。

秋風先生回復
@秋风论道:
富有富的养法,穷有穷的养法。孩子跟你是一家人,你们天然就要同甘共苦。从物质的角度看,条件永远不会成熟。但是,养孩子首先是精神领域的事情。把爱给TA,以君子的标准教化TA,就是是负责的态度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6-6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mayavati

也在关注中,今日才留言。。。
愿望 发表于 2011-5-31 16:22

感謝您的關注。多多交流。
 楼主| 发表于 2011-6-6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0603
今日有耶和華見證人——一位清秀的德國女士,不請自來,主動登門向我介紹他們的教義。和她聊了一會。她學中文不過幾年,可已是聽說俱佳,言辭動人啊,還拿出中文聖經譯本來念了好長一段。臨了我非常感慨地說:“我們海外華人的孩子,都沒有幾個中文像你這麽好。”她聽了有點儿不好意思。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1-6-6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東白先生講座摘錄:古琴与书画等中国艺术一样,讲究阴阳虚实之美,手音手走好比书法中的牵丝和飞白,具有无尽的意蕴。现代古筝等乐器中,以摇指等技法将无声处填满,说是演奏技术的进步,却是艺术审美的退步。这好比书法写到笔将干,正要写出飞白之苍茫时却忙去蘸墨。弹琴倘若一味追求技巧,而不能达到“技为道用”的话,技巧本身便失去了意义,就不能达到较高的境界,正如老琴家林友仁先生所言:“弹琴不是奥运会,不能一味追求‘更快更强’。”

……

古琴演奏是成曲和即兴的完美统一,拍可无定值,音可无定高。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视角看来:音乐形象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在“似与不似” 之间要保留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譬如:《平沙落雁》开头的泛音,便可用散板自由的表现远近不同的沙地;泛止之后的第一个按音表示“长空雁叫”,要在“似与不似”之间把握一个点到为止的度.西方音乐讲究和弦、复调如油画的立体效果,古琴则如国画一样,并不过多追求立体,好讲究音本来的浓淡虚实,用阴阳的方法,写出物象的韵味和意趣,有其他音乐不可企及的艺术高度。
 楼主| 发表于 2011-6-6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實在是太喜歡張衛東老師了,他關于昆曲的論述和講座,都大力推薦。在兒教上轉發了幾篇,http://bbs.etjy.com/thread-228998-1-1.html
youku上有講座視頻。
 楼主| 发表于 2011-6-6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0604

晨起春子去康康家讀經。復習論語、老子和聲律啓蒙部分章節。

午時我在漢堡豫園茶樓和七位德國“童子軍”成員小聚,年紀從25-75歲不等。這組成年童子軍德國人,每年相聚四五次,按童子軍軍規著裝行禮,每次共同探討一個大家感興趣的話題。這次三天的聚會,他們學習討論的題目是“孔子的生平”和“孔子的思想”。我給他們帶來而了詩經弦歌。(圖片見兒教的帖子http://bbs.etjy.com/thread-75006-31-1.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1-6-6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0604傍晚購物發現本地區正舉辦盛大慶祝活動,其中一項是孩子參與體驗打鐵、製作鐵藝(圖片見兒教的帖子http://bbs.etjy.com/thread-75006-31-1.html

微博:和以嘉見面,她的三個孩子去年和今年先後主動要求回臺灣讀一年讀經私塾,她和先生為孩子們從德國中學辦理了一年休學。

三個孩子現在每天讀經5~6小時或哦咋6~7小時,間插書法、運動和一項才藝學習。

孩子們如此喜歡在私塾的生活,感覺從未有過的充實快樂,已經在央求父母他們希望在讀經私塾再多讀一年。

我的大學同學回復:天天读不枯燥啊。

我的回復:大人想像得都很枯燥。但是讀進去了,感覺是不一樣的。孩子們說有時也會覺得辛苦,但是那種辛苦後的幸福感同樣是在德國學校里沒有的。讀書之樂,只有親自去讀,才可體會。可惜我們曾經的教育中沒有這種學習體驗。

20110605
今晨與春子共讀《論語·學而》~《泰伯》、《鄉黨》一遍,《子罕》十遍。
 楼主| 发表于 2011-6-11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0606
連日艷陽高照。今傍晚忽疾風暴雨,電閃雷鳴……一年又端午。

石心在微博(@惟中)帖出了一些關于屈子和《橘頌》的相關鏈接。轉發。

http://bbs.etjy.com/thread-75006-32-1.html  466楼
 楼主| 发表于 2011-6-11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0607

今晨起與春子共讀《論語·先進》七遍,《詩經·邶風》四首一遍。午後春子和智娜共讀《里仁》《公冶長》《雍也》三遍,復習《聲律啓蒙》上之一二章。休息時春子給智娜姐姐朗讀正體字繪本故事。這幾本書是上周從臺灣中華會館借的,春子說已經看完了,要借新書。
 楼主| 发表于 2011-6-11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小春子读经(360楼 和印度学者聊婆罗门传统教育)

微博摘录
轉 @季謙 我曾聽牟宗三先生說:"胡適,既不通中學,又對西學所知甚淺,亦不懂科學,只宣傳科學,崇拜科學,須知科學是要研究的,不是宣傳和崇拜可以出來科學的。"

轉 @季謙 吾觀胡適留學日記,大體是如何交遊,如何觀察選舉,如何趕政見發表,甚少見其讀書者,布彼舉國塗岸,以公費出國的留學生,不有堅苦卓絕好學深思之象,其回國也,借用一點西方新觀念,夸夸其談,大體皆矯作耳,故吾以為吾師(牟宗三先生)所評乃定評也。

转:揚之水女士嘗問梵澄先生:人入暮年,可有孤獨感?答曰:余可為之事,固多也。手繪丹青,操刀刻石,向之所好;早有已擬定的工作計劃;看書、讀報,皆為日課;晚來則手持一卷斷代詩別裁集,誦之,批之,殊為樂事,孤獨與余,未之有也。——《梵澄先生》(揚之水、陸灝 著)

转  @季謙 養蠶的人,只管給蠶吃桑葉,並不急忙問它什麼時候吐絲,因為時間一到,它自然吐絲。現在的教育觀念,則要求孩子看一本書就要消化一本,好比養蠶吃了一口桑葉,就要叫它吐一口絲,如果吐不出絲來,就不再給它吃桑葉,所以好端端的蠶就叫我們活活給養死了。…… 所以我建議,先讓我們的孩子看三五百本書再說吧!會不會造句不是最重要的,會不會作文不是最重要的,會不會說話不是最重要的,會不會討論不是最重要的,會不會報告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肚子裏有沒有貨!有學問了,自然會說話,會作文,會討論,會報告……

http://bbs.etjy.com/thread-101290-1-1.html

转  @季謙 如果「讀經」是期待提升一個人的智慧高度,就像開發生命的縱軸;那麼閱讀就是隨時拓寬一個人的常識空間,就像延展生命的橫軸。簡便而愉快地給予下一代以「十字打開」的教育,我認為這才是教育所應尋求的真實景象。
 楼主| 发表于 2011-8-29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微博日记
2011-07-30
带小春子上了三天檀作文老师的国学课堂,虽然对她程度稍深,但是檀老师、夭夭老师营造的美好学习氛围,值得让孩子亲自去感受。

上完最后一次檀老师的课,就去江西参加三周梵文唱诵与研读营,春子旁听,小夏还是来打酱油兼不时捣乱。深圳来了两位读经少年和他们的一位家长,两位少年适应得很好。很开心能见到他们,也能和他们的父母交流教育。不过中文学习最初两天没有保证,明天开始见缝插针地读中文。

另外,梵文营在寺院里进行,群山环绕,每日晨钟暮鼓,生活简单清净。6点半吃早饭,7点半开始梵文诵读,每日大约6小时梵文诵读,晚间是梵文经典研习。小朋友们不参加这部分,他们到楼上教室读读经,好像玩得也比较多.
 楼主| 发表于 2011-8-29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西读经日记:
1. 昨日在誦讀營間隙與春子共讀《論語·先進》~《衛靈公》,今日利用早晨課前以領讀跟讀方式與春子、小新共讀《季氏》、《陽貨》,再利用三個課間與春子共讀《微子》~《堯曰》。日間課程有5、6小時是跟尼泊爾老師唱誦梵本《佛所行讚》和《入菩提行論》,大家仍然興致盎然。傳統唱誦,果然魅力不凡。

2. 昨日晨,依舊利用課程間隙與春子誦讀《論語·學而》《為政》與《八佾》一遍,幷且繼續復習《千字文》。因爲每天早上起得比平時早很多,春子總是在第一節課課間時要補上一覺。

梵文營中,來自尼泊爾佛教大學的Kashinath教授在帶領學員們誦讀梵本《佛所行讚》第一章。 時值學校假期,每天都會有住在寶峰鎮上幾位小朋友來課堂小坐,她們偶爾也跟隨唱誦,學得不錯呢。

来感受一下我们的梵文营的课堂吧。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kyMjU2Mzc2/v.swf
 楼主| 发表于 2011-8-29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yavati 于 2011-8-29 19:52 编辑

江西宝峰寺微博
1. 連日午後,雷電大作,暴雨傾盆。午課時,雷聲、雨聲、梵音交織應和,此起彼伏,正應“結夏安居”之名。每年若有兩三月,可在山中結夏,見青松古柏,聽鳥語蟬鳴,日日吟詩誦典,豈不美哉。

2. 前日晨與春子讀《論語·衛靈公》~《季氏》,昨日晨共讀《論語·陽貨》~《堯曰》,今日晨共讀《學而》~《八佾》。每日在齋堂用齋前吟唱的《供養偈》,晚課後鐘樓里傳來的《叩鐘偈》,都令她著迷,常常走路時自哼自唱。

3. 今日七月十五。課程休息一天。晨起與春夏及眾友外出遠足,一路碧水青山,修竹茂林。下午普茶,衍真法師為寺院常住開示,我等也有緣一聞。衍真師是北大社會學係91級的師兄。是日亦為僧團三月結夏安居之結束,故稱“解夏”。不過我們的梵文結夏安居營尚有一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3 16:38 , Processed in 0.02584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