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迟迟妈妈

给孩子无分别的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11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 同很多人一样,我在等待你回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7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二十一 ——生气的故事

生活中,我们也偶然对香香生气的,来跟大家分享几则。

哥哥的生气:一天晚上,香香要看动画片,我们打开电视让她看,可她不干,使劲叫嚷,“我非要看电脑里面嘛,我非要看电脑里面嘛,给我换,给我换......”她可是标准的海豚音,叫的我的小心脏一抽一抽的,真是受不了啊,只是勉强还能忍受(笑)。哥哥实在受不了了,忍不住大吼一声:“闭嘴”。非常有效,整个世界立马清静了,香香好像“知错”了,接下来的时间,都很安静地看着电视。
她哥哥对她太好了,遇上冲突基本都是忍,虽然,我们从不袒护这个小东西,我们尽量公平对待两孩。但是,哥哥就是很爱她,有一次哥哥出远门旅游,离家十几天,回来说,倒没有怎么想爸爸妈妈,尽想香香了。

我的生气:
有一天,我正在电脑上打字写文章,香香走过来,非得拿起我的手,左右上下的乱晃荡,搞得我根本不能干活,我生气了,很不高兴地长长地“哎呀”了一声,她才没事人一般地走开了,找保姆开心地玩去了,一会客厅里就传来了“卡多啦扎多啦魔仙变身......”。

上个礼拜,香香刚喝完牛奶,下巴一片白色的牛奶汁,就这样跑进书房来找我玩,我赶紧说:“别动,爸爸去拿纸给你擦一擦”。她诡秘地一笑,当着我的面,一下子就脸朝下倒在床上的被子里(书房里也有床),使劲扭了几下头,等她一脸坏笑站起来,牛奶早不见了,早擦到我的被子上了,气得我立马打了几下她的小屁股,人没事一样笑嘻嘻跑了,只留下我一人呆在原地气得不行!
前阵子,有那么几天,香香又到了脾气特别容易起急特别容易大叫的时候(孩子就是这样一阵一阵的),一天晚上,她在看电视机里面的动画片,我无意间从电视机面前经过,她就误以为我是要换台(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我们一直都很尊重她的,未经她同意绝不会这样的),立即高声大哭大叫大喊......也不知道她在说些什么叫些什么喊些什么...... 只是声声震耳声声刺心那,再配上大幅的夸张的肢体动作,好像是遭受到了最不堪的人生际遇(哭)。那个时刻,我真的是很生气,忍不住高声跟她解释了一通,再高声跟她讲了一通道理,问题是,这有啥用啊,没讲几句,讲得我自己都笑了,还是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离开这个“是非”之人吧(笑)。

妈妈的生气:
妈妈是跟香香接触最多的,自然,也是被香香“气得不行”的次数最多的。
有一天,天气有点冷,妈妈要给她穿暖和一点的鞋子,她就是不同意,坚持要穿自己喜欢的凉鞋,两人僵持不下,妈妈就很生气,香香就朝妈妈做怪脸,妈妈忍不住扑哧一下就乐了,拿她一点办法都没有。
有一天,香香起得早,玩得很HIGH,也玩得很“脏”,该吃早饭了,妈妈叫她去洗手,她就不洗,说“我正忙着呢”,妈妈催了她好几次,她当没听见一样。妈妈急了,生气了,对她大声说:“你这样会生病的”,香香淡定地回答:“不会生病的,没事的!”妈妈说:“我生气了,我很生气”,香香继续淡定地回应:“没事的,我一会哄哄你就好了”。
通常,香香这样回应我们,都是在她很忙很HIGH的时候(笑),想想也能理解。

有一天,不知何故,香香使劲咬妈妈的胳膊,咬了好几秒钟,好深一个印痕(她好爱咬人那,之前我也经常被咬,但是随着年龄增长这个行为少多了,但不经意间毫无预兆地又会“复发”一二次),中间妈妈疼的直抽抽使劲叫她停下来也不停。这次妈妈真的特别特别生气,狠狠数落了香香一通,香香低着头,也不说话,装“王八蛋”呢(妈妈笑语)。等妈妈气有点消了,又往妈妈身上拱来拱去的,还“恬着脸”去亲妈妈。妈妈还是很生气,对香香说:“我很生气,我真的很生气,你这样子没用的”。香香笑嘻嘻地说,“没事的,我笑一笑你就没事了”。说完就抬起头使劲“假笑”,好假啊,假的妈妈真的扑哧一下就乐了。
......

除了类似上面的,还有这样的“怪异”的“生气”:
有一天晚上,妈妈问香香:“一会我们洗澡?”香香点点头答应了,妈妈就去放洗澡水,放完洗澡水,妈妈叫香香:“可以洗澡了”,可人香香说:“我不洗澡”。妈妈说:“可是你刚才答应洗澡了”,香香说:“等一会”(会拖延你了)(笑)。妈妈说:“不行,一会水冷了”,香香说:“那你生气啊”。妈妈说:“我就不生气”,香香说:“你生气吧”。妈妈没办法,只得说:“我生气了”,香香说:“那你等我一会,我正忙呢”。过了屁大一点功夫,她就站起来拍拍手,“好了,可以去洗澡了”。
也就是说,她要故意逗你生气,她要看你生气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8-27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林老师寄语:
无分别的爱,不是没有消极情绪,不是没有错误行为,不是一贯平静稳重,不是一贯正确真理......这不是无分别的爱,而是没有活气的死人。只是想想现在的教育,好像都在追求做一个死人,也真是无可言语。

真实的生活,就是有高有低、起起伏伏的,无分别的爱,就是对所有的一切的高低起伏,一概接纳,一概无别,一概包容,一概爱护。
我们都是人,都有克制不住生气的时候,这是真实的我们的一部分,这是真实的人生的一部分,故此,我们要一概理解,一概允许,一概接纳,一概无别。
这就是:无分别的爱。
教育也好,人生也好,生命也好,最最重要的,就是真实。
没有了真实,剩下的,就是虚伪和邪恶了,也就是说,没有了真实,罪恶就会必然产生!

所以,生气可以吗?
是的,生气可以。但是,怎么生气,却是大学问。

如果我们能做到如下几点,生气就没事:
第一、生气时,只说自己的情绪,不攻击对方(的思想、情绪、行为......)。
比方:孩子把你辛辛苦苦打扫的房间,又弄乱了。
你可以说:我很生气;我很失望;我很伤心......
不要说:你怎样这样!你这个混蛋!你太不像话了......
总结一下,要这样说:我+情绪词汇;而不要这样说:你+攻击词汇。
第二、实在控制不住情绪,就请离开现场,对着空气或马桶发泄自己的愤怒。切记,无论如何,尽量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
情绪是一定要释放出来的,但可以以相对无害的方式释放。
第三、走上生命成长之路,常和自己的心在一起,和自己的生气,和自己的愤怒在一起,学会和自己的生气、和自己的愤怒说说话。

要真正懂生命教育,是必须走上生命成长之路的,否则,不得其因,不得其法,更不得其髓。
你只要坚持按照这三条原则做,“生气”自然就会越来越少,并且,即使“生气”,也不会有可怕的后果。世间任何事情,度都是很重要的,因为会“生气”,因为少“生气”,不仅不会造成“恶果”,反过来,这样的“生气”,反而能帮助孩子更好地面对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他人,以及真实的自己。这样的“生气”,是生命最重要最宝贵的精神疫苗之一。

也就是说:
这样的生气,反而会让彼此之间的情感的链接,更加真实,更加紧密。
这样的生气,反而更能帮助孩子认识真实的人性,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世界。
这样的生气,反而更能增进彼此的力量,更好营造家庭的宁静、自由、和睦和幸福。
因为,唯其“真”,方能“善”,方能“美”啊。

故此,这样的小小(频率小,伤害小)的“生气”,不仅没事的,反而更能增进身心健康,更加提高生活质量,更有益于家庭和谐,麻烦的是,是大生气,是经常生气、频繁生气,是攻击型生气、指向他人型生气......
有的伙伴马上会说,我就是这样,我不是小生气,而是大生气,还不是一般的“大”,怎么办啊?
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真是世间的一个大学问啊。
不管是小生气,还是大生气,都从这儿开始:
从允许自己生气,允许自己发泄(当然,以上述的正确的方式)开始,把自己当人,不压抑、不否定自己的情绪,学会和自己的情绪在一起,学会和自己的情绪沟通。

这就是生命成长之路,慢慢地,走上生命成长之路吧。
慢慢地,从允许自己生气开始,到允许孩子生气,允许家人生气吧。
慢慢地,学会正确的生气,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学会梳理孩子和爱人的情绪吧。

奇怪的是,往往,当我们允许自己生气,好像,也没有那么可气了,但是,当我们不允许自己生气,这怒火却往往不得控制地立刻高涨。为什么会这样呢?
你不尊重喜怒哀乐愁,喜怒哀乐愁也不会尊重你啊。
你不尊重情绪和欲望,情绪和欲望也不会尊重你啊。
你不尊重内心的声音,内心的声音也不会尊重你啊。
......
你想控制住喜怒哀乐愁,喜怒哀乐愁也想控制你啊。
你想控制住情绪和欲望,情绪和欲望也想控制你啊。
你想控制住内心的声音,内心的声音也想控制你啊。
......
所以,
不要分别了,不要敌对了,不要矛盾对立了,这样下去,永远无解的,只会变本加厉。
不要压抑了,不要打击了,不要贬低轻视了,这样下去,永远冲突的,只会神经衰竭。
不要不要了,不要推开了,不要驱逐流放了,这样下去,永远伤害的,只会精神分裂。
......
和解吧,从允许喜怒哀乐愁,从允许情绪和欲望,从真正尊重倾听内心的声音入手吧。
接纳吧,请从和自己和谐相处开始,慢慢走上和自己的孩子、爱人和谐相处的道路吧。
平等吧,请先从允许自己、允许孩子、允许家人,做真实的人,做真实的自己开始吧。
这就是:无分别的爱。

至于最后一段“生气”的故事,究竟是什么意思,请去参阅“脏”话的故事一篇。
 楼主| 发表于 2014-8-27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6# 杨小丐


  我曾经从你那儿结缘过一张地藏菩萨像,好几年之前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二十二——光脚的故事

香香经常不穿鞋,光着小脚丫跑来跑去,哪怕是寒冬腊月,也是如此。我倒是不怎么在意(爸爸这方面好像更能放开一点),妈妈可真是担心啊。
妈妈怕她着凉呀,想尽办法让她穿上鞋。比如:
“我们都有自己的家,让丫丫宝宝也回自己的家吧!”
“好吧”,香香爽快地答应了。
这次,成功了!只是,没过一会,又脱了。

妈妈只得继续:“我们都有自己的家,让丫丫宝宝也回自己的家吧!”
香香:“那就让她在外面玩儿一会吧”。
妈妈:“小脚丫哭了,因为她太冷了,快给她穿上吧”。
这次,又成功了!只是,没过一会,又脱了。

妈妈没有办法,依然继续:“小脚丫哭了,因为她太冷了”。
香香:“怎么又哭了?真是个笨蛋!”
咳......妈妈彻底绝望了!
原来,一个方法保质期只有5分钟!

这还是好的,有一些方法,连保质期都没有:
妈妈:“小鞋子很孤单,让脚丫来陪陪她吧”。
香香:“你帮我陪陪她吧,我还要当小哪吒呢!”
妈妈:“不行啊,这样会着凉的!妈妈好担心!”
香香:“不会的!别担心!”
“… …”
可怜的妈妈呀!
       
咋办呢?终于,妈妈发现了一个秘密:香香喜欢穿新鞋!于是,这个当妈妈的心那!于是,妈妈就买来了好多新鞋!并且把电视柜变成了香香的鞋柜,打开柜门,满满的两柜子漂亮鞋子!这样,香香就可以随时随地找到自己喜欢的鞋子!妈妈得意地欣赏着自己不惜血本的杰作。只是,可怜啊我的钱包啊!

问题是,没过多久,这些鞋子就不再是新鞋子了,香香都穿够了!新鞋子的刺激,从此永久失去了,难道还要再换一批再买一批吗?妈妈再是购物狂,也受不了啊,再说,她也不是购物狂啊。

这个时候,妈妈只能无奈地去找爸爸求助,面对这个问题,我其实早就给她答案了:随顺自然,无需理会,啥事没有,不必担心。但妈妈根本不听的,不仅不听,还对我嗤之以鼻。现在又来找我,我只能摇摇头,无奈地叹口气:“方法你早就知道的,唉!你就是不肯相信女儿!”妈妈也生气了:“别的都行,这个对身体不好的!女孩子不能着凉的!你们俩一伙的!我不管啦!爱咋咋地吧!”得,又嗤我一鼻子。

妈妈冲我发泄完,就走开了,香香依然光着脚丫满屋跑,唯一不同的是:
妈妈不再管了,妈妈系上围裙做饭去了。

饭做好了,妈妈来叫香香吃饭,却发现香香的小脚丫上,整整齐齐地穿着袜子!
妈妈充满惊喜,连忙问:“谁给你穿的?”
香香:“即己(自己)”。
妈妈:“为什么穿上袜袜了?”
香香:“我的脚丫都打喷嚏了!它要感冒了!”
天哪!妈妈赶忙跑去书房把这一天大的发现告诉爸爸,我正忙着写东西呢,头都没抬地回应她:“她冷不冷当然自己知道啦,她又不是傻子!”
气氛有点不对,我回过头,看着妈妈羞愧地要去自杀的样子,我赶紧安慰她:“没事儿的,老婆,好马也有失蹄的时候。”
妈妈讪讪到:“我那十几双新鞋呀!”
可怜那,还有我的钱包那,吐血的心都有了。
最后,妈妈说了一句经典的:“如果你把孩子当傻子,你才是真正的傻子”!
 楼主| 发表于 2014-9-1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林老师寄语:

这篇故事中,传递了好几个信息。

第一个信息:就是关于信任孩子。
听到、看到太多不信任孩子的事情了,太多太多了:
吃个饭,被爷爷奶奶唠叨20句;
出个门,被爸爸妈妈教育30句;
穿衣服,不能自己挑选自己决定,说是没有辨别能力;
买玩具,不能随自己喜欢随自己需要,说是不懂好坏;
跟小朋友玩,经常被告知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不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
去趟植物园,还得被告知应该这样看应该那样看怎样抒发感情最好;
......
可怜的孩子啊,都被我们教傻了!
可怜的父母啊,都被自己累傻了!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一句:
在教育孩子方面,绝大多数时候,是孩子本无事,父母自扰之啊。

第二个信息:就是男女之别,爸妈之别。
妈妈照顾孩子的日常起居,这方面,非常非常之琐碎细致,又非常非常之重要,一个弄不好,就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故此,妈妈们常常要比爸爸们心重很多,但这就是母性,世上最伟大的母性,没有这伟大母性的细致呵护,小生命又如何能健康成长!越是在孩子小的时候,越是要细致周到的,有时候一个照顾不周,后果真的是难以承担的。所以,作为男同胞的我们,一定要多多理解,多多支持,多多体贴。很多时候,爸爸们不操这方面的心,很难理解一个妈妈的身心的焦虑、疲惫和交瘁,很难理解一个妈妈的总是处于高度的紧张和恐慌的养育状态。很多时候,我们男人心不重,比较放得开,是因为我们没有承受一些东西,一些只有母亲承受也必须母亲承受的东西,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比较“缺”啦。
我们都是过来人,我自己的深切的体会就是:养孩子真是太不容易了。但是,如果我的不容易是1,她妈妈的不容易,就是100。我们男人再辛苦,这方面也只能是配角,而作为负责孩子日常生活照料的主角的妈妈,她们的付出,她们的辛苦,她们的疲累,以及她们的不容易,至少是我们的100倍。所以,在此奉劝天下的爸爸们,天下的男同胞们,好好爱你的老婆吧。好好理解她,好好心疼她,好好体贴她,好好给她无分别的爱吧。
香香好幸福,因为,她有世上最好的妈妈。
我也很幸福,因为,我有世上最好的老婆。
我爱你,亲爱的。这些年,你辛苦了。

第三个信息:就是夫妻双方,在教养孩子方面,有不同意见,怎么办?
夫妻之间的矛盾,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彼此教养理念的不同、教养方式的差异。不少妈妈对我说:林老师,我和我爱人感情很好,没有什么矛盾,唯一的就是教育孩子......现代社会,好像如何教育孩子这个话题,成了夫妻矛盾的一个主要的源泉了。
对此,我只有一个答案:
允许你的爱人,以与你不同的方式来教养孩子。
如果是妈妈来问我,我会说:允许你的老公,以与你不同的方式来教养孩子。
如果是爸爸来问我,我会说:允许你的老婆,以与你不同的方式来教养孩子。
如果是媳妇来问我,我会说:允许你的婆婆,以与你不同的方式来教养孩子。
如果是婆婆来问我,我会说:允许你的媳妇,以与你不同的方式来教养孩子。
......
你看,我也算一个“砖家”,也懂得点教育,但是,在家里,我一点“地位”都没有的,她们其他人,想怎么教育香香,都请便。愿意来问我,我就说说我的意见,至于听不听,我也不怎么关心的,若不愿意来问我,那也随便,想怎样教育就怎样好啦。当然,基本上,是没有人来问我意见的(笑)。
就像这个故事,香香妈妈倒是问我怎么办了,我也回答了,但她不听我的,我也没事,也不跟她较劲,随便啦,随便买啦(就是心疼钱啦)(笑)。
我是经常被我亲爱的老婆嗤来嗤去的,我除了笑嘻嘻,除了叹叹气,随便啦。
还有香香姥姥,很喜欢以传统的方式跟她讲道理啦,跟她说教啦,跟她讲点什么规矩礼仪啦......说实话,我一点也不认同,但我只是笑着看着,啥也不干涉。

为什么?!
    把孩子教坏了怎么办?!

首先啊,各位,对孩子来说,最重要最关键的教育,就是良好的家庭氛围,就是和谐的家庭环境,就是恩恩爱爱一家人啊。
为了一个狗屁什么理念,把家庭折腾得鸡飞狗跳,那完全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啊。
为了证明自己对,把家庭关系降低到冰冷的温度,这是最愚蠢也是最差劲的教育啊。

其次,我们为什么如此追求对错?
对又怎样?错又怎样?家庭不是讲对错的地方,而是讲温暖的地方,真正的教育,也不是讲对错啊,而是讲情绪,讲情感,讲温度,讲爱和心灵啊。
很多伙伴,以为教育就是找一个好理念,找一个好方法,上一个好幼儿园,上一个好学校,报报什么班,学学什么东西,考一个好成绩,得一个好名次......
这样的教育,离真正的教育,影子都见不着的,相距十万八千里都不止的。
最好的教育,切记,就是给孩子一个:最好的家庭啊。
亲爱的伙伴们,切记切记,慎之又慎啊。
多少伙伴,为了种种理由,扔下家庭,冷漠家庭,不顾家庭......这样的伙伴,为数还很多啊。只是,在我看来,人世间最大的悲剧,最大的愚蠢,最大的犯罪,莫过于此啊。苦难深重的中华,苦难深重的人类啊,所有的苦难的种子,都是在家庭教育中,早早就种下了,深深地扎根了,长大后,她就盛开了,开出如今的低劣恶浊的人类文明之花来。

回过头来,即使讲到对错,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是对的,谁会认为自己是错的呢?
那么,究竟是谁对?究竟是谁错?很多时候,都是自以为是而已。
既然都是自以为是,那么,各让一步,都给彼此自以为是的空间,多好。
这就是尊重,这就是理解,这就是包容,这就是信任。
这就是:无分别的爱。

那错了怎么办?!
    咳......你可真轴啊。
做到了上面这些,就没有什么错啦,即使有错,也是小错,那么,你就用你自己的方式,私下弥补一下,私下纠正一下,私下补充一下,不就得了,难道非得当场争起来打起来才算是教育?
问题是:你真的能确定别人错了?
问题是:你真的知道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吗?
问题是:你真的能在当下合理把握自己的情绪,合理把握自己的言行,还是已经......?
如果你说,你可以,你的水平真的很高啊,那么,我想,你这么高水平的人,你一定会有能力,允许他人,以与你不同的方式教养孩子。
如果你做不到上面这些,我想,那你就更应该,允许他人,以与你不同的方式教养孩子。

最后,再进一步,为孩子教养问题而争执,内心深处的潜意识是:
孩子最重要,孩子第一,孩子绝对优先......
其他人,都得靠后,都是次要的,都是应该牺牲的......
这又是怎样的思想?怎样的态度?怎样的心灵?怎样的爱?

你的孩子需要你的爱、包容、理解和体贴,你的老公就不需要?
你的老公需要你的爱、包容、理解和体贴,你的妈妈就不需要?
你的妈妈需要你的爱、包容、理解和体贴,你的爸爸就不需要?
你的爸爸需要你的爱、包容、理解和体贴,你的婆婆就不需要?
......
为什么,一定要把对孩子的爱,放在所有的爱之前呢?
为什么,爱,不能尽量平衡,尽量博大,尽量扩展呢?
为什么,爱,非要这么狭窄,这么势利,这么分别呢?
......

真正的教育,是要给孩子最好的爱,这样的爱,是最好的爱吗?
最好的爱,应该是怎样的呢?
到底什么是无分别的爱,诸位,我们当深思啊。

严格意义上,一个人没有了自己,才能拥有无分别的爱的。
一个人,怎么才能没有自己呢?

一个人,爱自己到极点,就可以没有自己的。
那么,怎么爱自己呢?怎么爱自己到极点呢?
慢慢的,走上生命成长之路吧


不管看起来,上面的话有多难以理解,但是,生命成长本来就不是用来理解的,而是用来踏踏实实地付诸行动的。
 楼主| 发表于 2014-9-8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几日未更新了,赶紧补上。

故事二十三——识字的故事

今天,是香香3岁4个月整,很惭愧,一个字都不认识的,因为,从来没教过她,可是,香香又认识很多字。
这是什么意思?!此话怎讲?!还是让故事来说话吧。

故事一:香香想喝酸奶,我家酸奶平时住在冰箱里,妈妈拿出来给香香时,会提醒她:“等一会再喝,就不那么凉了!”可是,香香指着酸奶盒子上的字,严肃地对妈妈说:“妈妈,你看!这儿不是写着嘛----没事儿的!有点儿不凉,可以喝!好啦,那我喝啦!”话音未落,酸奶已然下肚!

故事二:妈妈累了,香香说:“妈妈我来哄你睡觉吧!我给你讲故事!”说着拿来一本书,开始给妈妈讲故事。翻一页讲几句,再翻一页再讲几句,书翻完了,故事也讲完了,妈妈说:“真是很好听呀!我还想再听一遍!”“好的!”香香一脸的宽容与慈祥。“从前呀……”还是这本书,还是翻一页讲几句,再翻一页再讲几句,只是这一次讲的和上一次没有一句是一样的。

故事三:妈妈下班回家,香香跑过来,递给妈妈一张纸,“妈妈,我给你写了一封信”。惭愧,原样找不到了,我大概照记忆描了下来,是这样一封信:
(此处图略)

妈妈很惊喜,可是,看不懂啊,就问香香,“信上都写什么了呀?能给妈妈念念吗?”香香就开始念:“妈妈,你不在家,我想你了......”念了好长一段。
 楼主| 发表于 2014-9-8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林老师寄语

如果您是冲着怎样让孩子识字来,这个故事可能会让你失望的。
要不要让幼儿识字,识多少字,多大开始学等等......一直是一个争议很大的话题。
花径的态度,又是怎样的?

在美国,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1968年,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3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这位妈妈听后非常吃惊,问她是怎么认识的。伊迪丝说是“薇拉小姐教的。”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位母亲立即一纸诉状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幼儿园告上了法庭,她的理由令人吃惊,竟是说幼儿园剥夺了伊迪丝的想像力,因为她的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然而自从幼儿园教她识读了“O”后,伊迪丝便失去了这种能力。

诉状递上去之后,幼儿园的老师们都认为这位母亲大概是疯了,一些家长也感到此举有点莫名其妙。3个月后,此案在内华达州州立法院开庭,最后的结果却出人意料,幼儿园败诉,因为陪审团的23名成员都被这位母亲在辩护时讲的一个故事感动了。

这位母亲说:“我曾到东方某个国家去旅行,在一家公园里见过两只天鹅,一只被剪去了左边的翅膀,一只完好无损。剪去翅膀的被放养在较大的一片水塘里,完好的一只被放养在一片较小的水塘里。当时我非常不解,那里的管理人员说,这样能防止它们逃跑。他们的解释是,剪去一边翅膀的天鹅无法保持身体的平衡,飞起后就会掉下来,因此可以放在大水塘里;而在小水塘里的天鹅,虽然没有被剪去翅膀,但起飞时因没有必需的滑翔路程,也会老实地呆在水塘里。当时我非常震惊,震惊于东方人的聪明和智慧。可是我也感到非常悲哀,今天,我为我女儿的事来打这场官司,是因为我感到伊迪丝变成了幼儿园的一只天鹅,他们剪掉了伊迪丝的一只翅膀,一只幻想的翅膀,他们早早地把她投进了那片小水塘,那片只有26个字母的小水塘。”这段辩护词后来竟成了内华达州修改《公民教育保护法》的依据,其中规定幼儿在学校必须拥有的两项权利:1、玩的权利;2、问为什么的权利,也就是拥有想象力的权利。

这个故事很著名,这个故事,强调了教育最重要的,是保护孩子的想象力。这当然没有错,非常好。但继续深究下去,想象力的后面,又是什么?或者,换一个问题:激发想象力的精神力量的根源,激发想象力的精神力量的最基本的因子,又是什么?
这个问题,才是教育最核心的问题。

在我看来,这个生命最重要,最根本,最宝贵的精神的最基本的因子,就是“无分别”的能力,就是和自己的本心在一起的能力。

这是什么样的能力?
举一个最常见的例子来说明:哭的能力。孩子是有哭的能力的,因为,在他看来,“哭”不是不好的,那个时候,他是无分别的。但是他渐渐长大,一路上无数人告诉他:哭是不好的,他就这样一路被污染,分别心开始生长出来,到了成年,就没有哭的能力了。没有了哭的能力,自然,生命的情绪垃圾,就都积压下来了,渐渐“臭”不可闻。

所以,对一件事情尽量以科学理性的态度来全面认识,来深入了解,而不是轻易贴上一个“好”或“坏”的价值的标签,就是无分别。所以,无分别的爱,是价值感层面的教育,因为,价值感是认识世界的核心。同样,无分别的爱,也是知识技能层面的教育,因为,我们同样需要知识和技能,来帮助我们认识这个世界。当然,这两者,最根本最关键的,是前者。
在我看来,教育有两种,一种是知识技能类的教育,识字只是其中之一,一种是心灵价值观层面的教育。如果我们无论在心灵价值层面,还是在知识技能层面,都是在小心翼翼地呵护孩子的无分别的生命的本能和本真,而不是做相反的工作,不是在激发孩子的分别心,教育才是真正成功了。在我个人看来,这也是教育唯一的标准,并且是最根本的标准。

就拿识字教育来说,就有两种,一种是有分别的教育,比如:
1、        认字越多越好。
2、        要多说某些字,少说某些字。
3、        一定要这样写,这样读,这样表达,这样......
4、        要通过识字激发孩子的好胜心,或者,满足父母的好胜心。
5、        要通过识字培养孩子的某某能力,或者,通过识字发现孩子好多问题,一个一个纠正。
6、        要通过识字确立孩子未来的成功、领先什么之类的。
......
这个时候,我们就把我们的孩子,早早地投进了那片小水塘,那片只有几百个字几千个字的小水塘。我们就已经成功地减掉了孩子的一只翅膀,一只幻想的翅膀,不,比这严重的多,是刨掉了孩子的本心,无分别的本心,无分别的童真。
我们这样教育孩子,孩子的分别心越来越重,越来越痛苦,同样,我们自己,也是分别心越来越重,越来越痛苦,终究是死路一条。

自然,也有无分别的教育,比如:
1、        允许孩子按照个人自然的节奏学习。
2、        不以数量为目标,自然恰到好处为佳,宁少勿多。
3、        允许她以自己的方式、自己的爱好、自己的情绪情感的真实状态来说话写字表达。
4、        通过识字,发现孩子、发现小生命内在的美质,更加理解和欣赏小生命。
5、        帮助孩子领略文字之美,生命之美,帮助孩子发现生活中处处是美。
6、        告诉孩子真实的就是最好,帮助孩子唤醒内在的美质,帮助孩子更加喜欢自己,喜欢生命,喜欢生活。
......

这样的生命,对自己是无分别的,她会深深爱上自己的一切,她会允许自己的一切,她会接纳自己的一切,她是如此地自由自在,这个时候,想象力自然而然就来了。
其实,她所拥有的能力,又何止是想象力啊。
她拥有的最高的能力,就是爱的能力。她会借由喜欢自己,爱自己,来自然而然走上,喜欢他人,爱他人,喜欢生活,爱生活,喜欢生命,爱生命的阳光大道。

原来,处处都是美,处处都值得喜欢,处处是无分别的真和善。
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这是一个怎样的生命呢?!
很遗憾,人类历史上,这样的生命太少了,所以,人类文明就是现在这个样子的。
很遗憾,人类历史上,这样的生命太少了,所以,我们无法理解之,无法跟随之。

庄子说:夏虫不可以语冰,诚哉此言。我们这些恐惧的生命,我们这些充满分别的生命,一说起自由自在,好像就是要去随意杀人放火,咳......可怜那,可怜那,可怜那。这又是谁告诉我们的?谁告诉我们,一旦人享有自由,就会为所欲为,就会杀人放火,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我们已经不知道是谁告诉我们的了,反正,事实是,我们已经深深认同和接受这样的理念和信念了。所以,几千年来,我们就只配活在专制下,只配在专制下艰难苟且地活着,还自欺欺人的大谈什么“生命成长”。一个人憎恨自由,恐惧自由,误解自由,她就只能远离自由,她就只配得到专制。只是,生活的现实是,做尽恶事的人,恰恰是从小没有什么自由、没有得到过多少真正的爱和自由的人。

伙伴们啊,慢慢地,走上这条无分别的教育之路吧,让我们借由教育孩子,来真正教育自己,来让自己成长吧,让我们借由孩子的无分别的天性,来唤醒我们自己的尘封的无分别的本心吧。这才是教育的真正的目标和使命所在啊。根本上,教育不是我们教育孩子,而是我们借助教育,向孩子学习真正的生命成长之道,无分别之道啊。
是孩子在挽救我们,不是相反啊。

关于“识字”教育,还有一个很大的谬误,就是说幼儿期记忆力好,就应该趁这个机会多学,多识字,数量越多越好,很多经典诵读,很多国学教育,就是走这个荒谬的理念。这个理念的荒谬,打个比方就清楚了:一个人长跑,刚开始跑的时候,精力最充沛,那么,是不是,一开始就应该跑得最快?显然不是的。怕就怕你一开始快,后来就很慢了啊。
人生是一趟漫长的旅行,有时候,在某个阶段,老天送你一项礼物,是有深远的考虑的,你不要贪心,一下子把他用完啊。比如,小时后,记忆力很好,这是老天的礼物,但是,老天送你这个礼物,可不一定是让你来记东西的。也许,祂老人家,是为了让你来感受这个世界的,来领悟这个世界的;也许,祂老人家,是为了让你来继续把心拓宽,继续来吸收这个世界的灵性的;也许,祂老人家,是为了让你能成为一条大河,先给你一个海洋的拥抱,牠只是想让你牢牢记住什么是海洋,而不是让你装载很多货物。
......
咳......什么是生命教育,什么是人性教育,什么是心灵教育,我们当好好思考啊。

另外,别忘记,中国读书人,千古以来,一直有一个深入人心的印象和标签:文弱书生。
文弱书生怎么来的?
识字识多了,读书读多了,伤了气血了,一辈子无药可治。
小心那!!!
老天给你的礼物,不是让你这样来糟蹋的!

真正的传统文化教育,真正的中华最精华的道文化的教育,强调的,都是无分别的爱的教育(即“悟道”的教育)啊,只是,现代的我们,不懂了啊。
我们不懂我们的传统,我们也不懂西方的精神,麻烦得很那。
当然,麻烦也有大好处,就是增益我们的无分别心啊。所以,慢慢来啦,花径的使命,就是把中华传统的道文化的教育,在现代重新传承,重新唤醒,重新弘扬,使其焕发新春,光耀世间。

我们不知道的是:老天早就把“道”、把“无分别”送给我们了啊。
那就是,我们的孩子啊。
孩子生来无分别,生来纯真,生来自由,生来活在当下啊。
所以,教育其实很简单,不要去破坏就好了啦。我们只需要,把祂这份无分别、这份纯真、这份自由、这份活在当下,小心翼翼地呵护好,让牠一辈子拥有,同时,我们也向孩子借点无分别,借点纯真、自由和活在当下,借点这样的“仙气”,来让自己成长。就这样,教育和成长,就同时都完成了,孩子和我们,就同时都修成“正果”了。

就这样,让孩子一直保有他的本有,他的天赐,让我们慢慢成为孩子,回归本心。
这就是:无分别的爱。
 楼主| 发表于 2014-9-8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关于“识字”教育,还有一个很大的谬误,就是说幼儿期记忆力好,就应该趁这个机会多学,多识字,数量越多越好,很多经典诵读,很多国学教育,就是走这个荒谬的理念。这个理念的荒谬,打个比方就清楚了:一个人长跑,刚开始跑的时候,精力最充沛,那么,是不是,一开始就应该跑得最快?显然不是的。怕就怕你一开始快,后来就很慢了啊。

人生是一趟漫长的旅行,有时候,在某个阶段,老天送你一项礼物,是有深远的考虑的,你不要贪心,一下子把他用完啊。比如,小时后,记忆力很好,这是老天的礼物,但是,老天送你这个礼物,可不一定是让你来记东西的。也许,祂老人家,是为了让你来感受这个世界的,来领悟这个世界的;也许,祂老人家,是为了让你来继续把心拓宽,继续来吸收这个世界的灵性的;也许,祂老人家,是为了让你能成为一条大河,先给你一个海洋的拥抱,牠只是想让你牢牢记住什么是海洋,而不是让你装载很多货物。
......
咳......什么是生命教育,什么是人性教育,什么是心灵教育,我们当好好思考啊。

另外,别忘记,中国读书人,千古以来,一直有一个深入人心的印象和标签:文弱书生。
文弱书生怎么来的?
识字识多了,读书读多了,伤了气血了,一辈子无药可治。
小心那!!!
老天给你的礼物,不是让你这样来糟蹋的!

真正的传统文化教育,真正的中华最精华的道文化的教育,强调的,都是无分别的爱的教育(即“悟道”的教育)啊,只是,现代的我们,不懂了啊。
我们不懂我们的传统,我们也不懂西方的精神,麻烦得很那。
当然,麻烦也有大好处,就是增益我们的无分别心啊。所以,慢慢来啦,花径的使命,就是把中华传统的道文化的教育,在现代重新传承,重新唤醒,重新弘扬,使其焕发新春,光耀世间。

我们不知道的是:老天早就把“道”、把“无分别”送给我们了啊。
那就是,我们的孩子啊。
孩子生来无分别,生来纯真,生来自由,生来活在当下啊。
所以,教育其实很简单,不要去破坏就好了啦。我们只需要,把祂这份无分别、这份纯真、这份自由、这份活在当下,小心翼翼地呵护好,让牠一辈子拥有,同时,我们也向孩子借点无分别,借点纯真、自由和活在当下,借点这样的“仙气”,来让自己成长。就这样,教育和成长,就同时都完成了,孩子和我们,就同时都修成“正果”了。

就这样,让孩子一直保有他的本有,他的天赐,让我们慢慢成为孩子,回归本心。
这就是:无分别的爱。
 楼主| 发表于 2014-9-8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二十四——交往的故事

香香从小就有一个最好的朋友----子子(详见第一个故事),子子特别喜欢香香,她们俩经常在一起玩儿。可是,这世界显然是不公平的,在这两个人的世界里,香香一直稳稳地位居强势,因为她有一个致命的杀手锏:大叫!当然,你把这叫做怒吼也不为过,情形基本如下:
子子想玩儿香香的玩具,刚拿起来,香香却不知从什么地方斜冲过来,大吼一声:“系(是)我的!”同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把抢过玩具,每每这时,子子总是讪讪地笑着,尴尬地站在原地或惊恐地跑开。每次,子子奶奶都会求助地看着香香妈妈,妈妈知道奶奶想要她说什么,但妈妈知道不能那么说。妈妈总是先抱过受伤的子子:“子子,吓一跳吧!是不是心里很委屈?”“子子,好想要那个玩具吧?是不是很失望?”“想一想,有什么办法才能玩儿到呢?”然后再来找香香:“香香,子子没经你同意就拿你的玩具,是不是很生气呀?”“是不是很讨厌别人动你的小熊?”“你是不是希望他能和你说一下再玩儿?”“哪个是你愿意分享给子子玩儿的呢?”“你们能商量一下吗?”

就这样,这个世界很快就太平了,两个孩子都安静下来了。有时,香香会拿出一个她愿意分享的玩具送到子子手里,如果子子也很喜欢这个玩具,自然皆大欢喜,但通常没那么顺利,那就再换一换,再商量商量,或者,再安静一段时间,孩子们之间,很快就又恢复“没事儿”状态了。这就是孩子的心啊,这就是无分别的心灵的魅力啊。

只是,情况总是在发生变化,孩子们都在慢慢地长大,随着小生命的成长,内在的反抗和力量也在一点点地苏醒,终于有一天,子子揭竿而起了,开始和香香对抗了(每个生命的节奏真的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千万要高度尊重啊)。子子开始和香香抢玩具,开始动手打人,开始争执吵闹......于是,就经常听见香香的大哭声,于是,也经常看见子子的小脾气,于是......

不过,孩子们再怎么长大,再怎么变化,我们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反正,我和她妈妈,能做的还是这些:“子子,我看见你打香香了,你一定很生气吧!”“香香,你觉得很不公平吧?”“想哭就哭会儿吧”“很疼吧”“妈妈能帮你们做点什么呢?”“你们要不试试这个,试试这样子?”“你们商量商量吧,看看还有什么办法?”......

子子妈妈不放心了:“不会把她们惯坏吧?”“不会出什么事儿吧?”
我们俩不置可否,这是她们自己的事儿啊,何谈我们“惯”与“不惯”呢?孩子们在用自己的方式练习交往,谁占上风一点,谁占劣势一点,都是他们自己在经历啊,重要的是经历,是经验,是学习,是成长,而不是别的!

现在,两个孩子都三岁多了,他们既没有出什么事儿也没有被惯坏,在经历了众多“抓脸事件”、“打砸抢事件”以及各种人身攻击事件后,他们仍然是最好的朋友,而他们的交往似乎又有所不同,他们会手拉手逛公园,爬山坡,他们会往彼此的花环上插最漂亮的花,还会说:“两个人都带着花环,真幸福呀!你幸福吗?”另一个马上应和:“我也幸福”。一个摔倒了,另一个会马上跑去扶起来,一边还唠叨着不知从哪儿拷贝来的词儿:“疼吗?要不要哭一会儿?”“快起来快起来,一会我给你做一个生日蛋糕,你吃了就不疼了。”......
这个世界多美好啊。不仅啥事没有,还美好的一塌糊涂啊。

这不,今天又发生了一个很美好的事,跟大家分享分享:
安安妈妈今天有事,把安安(小香香近1岁的小妹妹)送来我家。香香妈妈开车带着三个孩子(还有一个是聪宝宝)和保姆出去玩儿,路上,安安想妈妈哭起来,香香马上摆出一副大姐姐的派头开始安慰安安----
“安安!一会回家我给你戴新娘的花环!”
安安用哭声宣布:此方法无效。香香逐一换方法----
“哈哈!安安呀!你的妈妈是藏起来了吧?!她一定是躲到门后面啦!”
安似乎哭得更凶了。
香香想了想:“安安,我给你唱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吧!”
说完,就轻声地、极富感情地唱起来: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块宝,离开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汗!!!)
以上方法统统用完了,安安还在哭,香香绝望了,眼睛斜斜地、无比嫌弃地瞪着安安:
“一会想妈妈,一会想爸爸,真是个笨蛋!”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14-9-8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林老师寄语:
在妈妈关心的问题中,咨询孩子之间应该怎么交往的,占了很大的篇幅。
在我看来,这样的咨询的背后,其实往往是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怎么和这个孩子的妈妈相处?
第二个问题:我的孩子怎么和这个孩子相处?
很多时候,我们的问题其实是:我怎么和这个孩子的妈妈相处?


比如:我们家孩子老打人,怎么办?我们家孩子老被打,怎么办?......
仔细想想,深入想想,这其中其实最让我们头疼的,是第一个问题:
我应该,怎么面对这个孩子的家长?

指出这一点,只是想告诉大家:
其实,我们长这么大了,还是一点都不知道怎么跟人相处!
也许你会问:林老师,认识这一点又有什么意义呢?
意义大去了!

首先,我们若真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应该发愁的,是我们自己,而不是我们的孩子,所以,不要再说孩子、怪孩子、埋怨孩子、挑剔孩子了。我们要认识到,一切都只是我们的问题,而不是孩子的。我们更要认识到,我们三十岁四十岁了,还是如此不懂与人交往,我们的孩子只有2岁3岁4岁5岁,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多给她一点耐心,多一点等待呢?我们可不可以,不要求我们的孩子,在如此年幼的阶段,就掌握人际相处这个高难的课题呢?

其次,我们若真认识到这一点,认识到自己与人交往原来如此无能为力,原来根本就是黔驴技穷,那么,我们当进一步问自己:是什么导致的这一切呢?在我看来,原因也很简单,在我们小的时候,不被允许以自己的方式来解决人际交往,在我们小的时候,经常被压制必须按照父母的要求来进行人际交往,在我们小的时候,经常被灌输应该各样不应该那样的种种教条,唯独就是不让我们去倾听自己内在的声音,不让我们去按照自己的天赋、需要、节奏和方式来发展出我们应有的交往体系,导致我们现在,根本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在我看来,现在很多成年人所谓的人际关系处理,很可怜,基本就是两点:不是压抑,就是发作,就是这些了。好可怜啊,真的好可怜啊。

若我们真正深刻地认同了上面两点,我们会立即停止对我们的孩子的交往方式的指责、批评和挑剔,我们再也不会以我们的那点可怜的不是压抑就是发作的能力为依靠,来想所以然的乱说话、乱教训、乱打扰、乱干涉、乱破坏孩子的交往的习得了,如此,我们的孩子,就真有福了。同时,我们会深刻地体认到,我们现在这样的所作所为,原来是在重复父母辈的所作所为,重复父母辈当初对我们所做的一切,若不改变,我们的孩子长大后,一定也会跟我们一样,对人际交往,除了压抑和发作外,根本毫无其他办法,素手无策,并且在内心深处,极度讨厌人际交往,畏惧人际交往。可怜,生命的质量,人生的质量,工作的质量,学习的质量,都会因为这个讨厌和畏惧,大幅度的下降和滑坡啊。

当我们深刻意识到上面这些,我们才会醒悟:截止现在,我们的孩子还没有定型,还没有被我们彻底破坏,还没有放弃,还在自行尝试,还在发展属于她的丰富的方式方法,还在不停地调整心态努力突破......这是一件多么多么幸福的事情,这是一件多么多么值得珍惜的事情啊。在这个幸福的当下,我们的心才会真正静下来,我们会蹲下身,好好欣赏我们的孩子的交往方式,好好理解我们的孩子的内心世界,好好看到我们的孩子的不抛弃不放弃,看到我们的孩子的无穷的不懈的努力和坚持......当此时,我们会由衷地为她们骄傲,为拥有这样的小生命而落泪。
好好地,幸福着孩子的幸福,悲伤着孩子的悲伤,好好和她们的心一起跳舞吧。
好好地,幸福着自己的幸福,悲伤着自己的悲伤,好好和自己的心一起跳舞吧。
这就是:无分别的爱。


只是,可惜的是,很多孩子,已经被破坏的差不多了啊。

去年冬天,香香妈妈给香香堆了一个大雪人,她们俩开心地玩着,来了两个大姐姐,大概一个4岁多一个5岁多大小吧,是奶奶带着她们来的,也来看雪人。香香很警惕地看着她们,大声说:“走开,这是我的雪人”。这两个姐姐目无表情地看着香香,奶奶在一边赶紧说:“快走快走”,然后就走了。

之后,过去很久了,这两个目无表情的孩子的样子,在我的脑海中,却还是久久萦绕不去啊。
我的心很疼很疼啊。(在《妈妈,请这样爱我》一书中,也有类似的案例)

她们都受了怎样的“教育”?怎样的压制?怎样的干涉?怎样的破坏?......
怎样的打击、怀疑、挑剔、批评、指责、灌输、纠正......呢?
是什么力量,生生把四五岁的孩子,把最灵动最活泼的生命,“教育”成现在这个样子?
她们将怎样展开她们的一生啊?!
她们的人生质量、她们的幸福指数、她们的色彩和光照,会黯淡好多好多啊......
等她们有了孩子,她们又会去怎样教导呢?
......
咳......

第一个问题就说到这里,现在,来回答第二个问题:孩子之间应该怎么交往?
这个问题,严格意义上,是不关我们成人的事情的。
孩子之间应该怎么交往,那是孩子的事情啊,人家每天都在交往,都在尝试,都在积累经验,都是调整应对啊......当然,我们也不是不可以帮着做点什么的。

第一、尊重、理解、信任、欣赏孩子的属于她自己的交往方式,交往特色,交往节奏,千万不要自以为是,挑剔、怀疑、批评、指责、说教、灌输、成见、标签、干涉、纠正、破坏......千万尊重孩子,多给孩子时间,也多给自己时间,极其耐心、极其耐心、极其耐心地等待啊!这个最重要了!这篇文章说来说去,其实就是只想说明这一点,只想帮您做到这一点啊。
   
第二、多接纳孩子的情绪,当孩子委屈、伤心、愤怒、生气......要知道当下如何即时抚慰孩子的心啊。这个第二重要。具体请参阅上文。

第三、有时候,可以适当给点建议。很多时候,请给予她们选择(而不是单一指令),让她们自行选择其中之一。更多时候,问问她们怎么办,让她们自己想办法,自行商量解决。
做完上面这三点,就基本没问题了。

当然,很多时候,你也得为对面那个孩子的妈妈做点什么,比如,你的孩子打人家的孩子了,抢人家的玩具了等等,孩子不一定要道歉,但是,你要记得为你家孩子道歉哦。当然,如果你们之间够铁,理念很一致,都是无分别的爱,那也不一定需要道歉的。但是,礼多人不怪,还是多道歉更稳妥啦(笑)。

还有,两个孩子打起来了,常规当然是立即分开,然后按照上面的三点做。但是,若两家很亲近,都实行无分别的爱,不分开也行,让孩子打(势均力敌的话,当然,尽量确保安全的前提),打着打着,孩子也就不打了,也就没事了,一转眼又玩得欢天喜地了。(因打架)被大人半路分开的孩子,当下是很难继续再玩下去的,有的时候,甚至以后的关系也不好处了,但是,自行解决的孩子,会跟没事人一样,继续很HIGH地玩。
当然,具体的度,请父母自行把握,那是没有一定之规的。

可以说,根本上,孩子是没有事的,麻烦的,老有事的,是我们成年人啊。
怎么办?慢慢地,走上生命成长之路吧。问题是,这个也很麻烦啊,现在,生命成长、灵修、修行之类的,都成时髦了。很多成年人,学了一套又一套这些新鲜时髦的东西,实际上,却是越来越自以为是,越来越贡高我慢,越来越一意孤行,搞得到处都是一地鸡毛,乱七八糟。任何时候,不脚踏实地地行动,只是口头英雄,只是口头禅,这样的成长,这样的灵修,这样的修行,又跟孩子、跟家庭、跟自己的成长,有个毛关系。

真正做到无分别的爱,谈何容易啊。
但是,还是要走啊,还是要走上生命成长之路啊,走上了,总会留下来希望。
有句话说得好:若想走得快,一个人走,若想走得远,一起走。
让我们一起走,走上生命成长的芬芳花径吧,终有一天,这希望会开花。

静诚正醇行,花香满林径。
 楼主| 发表于 2014-9-8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顺祝所有的朋友们中秋快乐!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二十五——耳光的故事

今天阿敏从邯郸来京,晚上住在我家。
阿敏,我们的朋友,三十岁出头,全国特级教师,某著名学校副校长,可谓年轻有为。
但是,从进门开始,阿敏就和孩子开着各种各样的“混账”玩笑,内容大致如下:
进门,阿敏拍了几张香香的照片,用手机给苗苗(阿敏的儿子)发了过去,并附上微信录音:“这个小妹妹漂亮吧?妈妈要这个小妹妹了,不要你了”。苗苗(9岁的男孩)哭着回信:“那你就不用回来了......”眼泪哗哗的。见苗苗哭了,阿敏似乎很满足,是以此验证了她对苗苗很重要吗?接下来,心满意足的阿敏开始哄苗苗,哄了整整半个小时。
她在干什么?很有意思吧!

阿敏终于可以坐下来和香香妈妈说会话了,香香则坐在妈妈怀里看动画片,突然阿敏不知道想起了什么,开始假装很生气地打香香妈妈,边打边对香香说:“打你妈妈!打你妈妈!”
这又是在干什么?是在考验香的智商吗?情商吗?
香香一脸惊愕地看着阿敏,这种“打”的动作只有在电视里见到过,在我们家里,是从不曾有过的,香香一定是想不通,有事儿说事儿为什么要“打”呢,而且这个被打的居然是妈妈!这还了得?!香香显然不高兴了:“不能打人,不能打我妈妈!”阿敏佯装不睬,继续边说边打:“就打就打就打!”香香急了,二话没说,起身对准阿敏的脸就是一个响亮的大嘴巴!

    怨谁呢?!
阿敏捂着脸不做声了,看着香香妈妈,香香妈妈心想:看我干嘛?不是有句话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嘛?!是你在教给香香:人与人之间,是可以用“打”来互动的!
香香妈妈没理会阿敏,心想,还是特级老师呢,还是校长呢,反省反省吧!
可是,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啊!怎么有人就这么容易忘记呢?没过一会,阿敏又开始“找抽了”:“香香,你可真臭!臭死了!“香香反驳:“我不臭!一点都不臭!我好几年都洗澡(可能香香想说的是每天都洗澡)!”阿敏:“就臭就臭就臭!”香香继续辩解:“我香香的!我不臭!”阿敏则继续“逗”她:“就臭就臭!”“啪!”这又稳又准又狠的,是香香孝敬阿敏妈妈的第二记耳光。

    作为香香的妈妈,此时似乎多应该批评一下香香,给阿敏一个台阶下呀,可是,凭什么呀!对于这种“没事儿找抽”的行为,妈妈认为无论如何不能把它归罪给孩子呀。
    是实在无聊吗?为什么一定要以此为乐呢?孩子被逗急了、逗恼了、甚至都哭了,就那么好玩儿吗?!可偏偏碰到一个不哭的,还击的,不尴尬吗?!
    妈妈沉默,妈妈无语,谁是这件事的根源,谁自己品尝这颗果实,与我何干!

    有趣的是,毫无意义的对话继续进行:
    阿敏:“跟我回邯郸吧,不要你妈妈了”。
香香:“我已经有妈妈了,我就要我自己的妈妈”。
阿敏:“这菠萝好好吃,不给你吃”。
香香:“那我吃西瓜”。
阿敏:“我喜欢哥哥,我还是喜欢老大”。
香香扑到妈妈怀里:“妈妈我爱你”。
妈妈马上安慰这颗惴惴不安的小心脏:“妈妈也爱香香”。
......
阿敏无奈了,香香就是不接招啊,就是不走寻常路啊,这孩子真是不好玩儿啊!

阿敏啊阿敏,你到底在干什么啊?!你到底要干什么啊?!

临睡前,已经进被窝了,阿敏:“到我被窝里来吗?”
香香:“不去!”
阿敏:“来吧!我明天就走了……”
香香犹豫了一下:“好吧。”
香香钻出温暖的被窝,光着小屁屁从妈妈身上爬过去,爬到阿敏床上。
香香的小脚刚伸进阿敏被窝,阿敏又开始了:“臭脚丫!真臭!”
香香:“我不臭!你才臭呢!”
阿敏:“你臭!”
香香别无选择,只好斩钉截铁地、无比庄重地送给阿敏妈妈第三记耳光,然后,头也不回地爬到自己被窝里睡了。
阿敏就这样无限委屈地搂着三个耳光睡去。

第二天早上,阿敏放了一个屁,香香听见了,赶紧捂上嘴巴,不停的说:“臭死人啦!太臭啦!”“你怎么放屁pia pia 的呀!”“你臭的像臭粑粑,像屎坨坨!”“… …”在这一刻,香香竭尽她的所能,把她这“一生”中所遇到的所有跟“不好”相关的词都用上了!
其实,阿敏是喜欢香香的,但是,这就是她的表达喜欢的方式?令人费解的、动机莫名的方式?
香香本来是很喜欢阿敏妈妈的,到了第二天变成如此不喜欢,对于她不喜欢的,她也自有她的表达方式。

这是香香来到这个世界上第一次“有目的”的打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反抗和斗争。
 楼主| 发表于 2014-9-10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林老师寄语:
有多少成年人,经常以“逗”孩子为乐!以伤害孩子为乐!
譬如:冉冉妈妈又怀孕了,冉冉一淘气,舅舅就说:“你妈要生小弟弟了,生了小弟弟就不疼你喽!”
“哇——”孩子哭了,“哈哈——”大人笑了!
又譬如:阳阳妈妈加班要晚回来,她请好朋友安安妈妈帮她接阳阳,阳阳有点着急,问安安妈妈:“我妈妈为什么不来接我呀?”安安妈妈:“你妈妈不来接你了,你妈妈把你送给阿姨了,快跟阿姨回家吧!”
“哇——”孩子哭了,“哈哈——”大人笑了!
......
很好笑吗?
以拿走孩子的安全感为乐趣吗?
无知无畏的人们啊!看着孩子惶恐的小脸,不仅不难过,反而快乐吗?!

“打你妈妈!”
“你真臭!”
“不要你妈妈了”
“菠萝好吃不给你”
“… …”
香香心里得有多少不喜欢呀!她一定烦透了!她一定拼命想也想不通:这个大人怎么一句人话都不会说呢?真是太奇怪了!

有人说,所有的“关系”都是相互作用的结果,她(香香)用她(阿敏)的方式,与她相处,这有什么错吗?
“你”,就是一切的根源。
香香不哭,香香选择反抗,是太正确而自然的选择了。
香香能这样做,除了阿敏的功劳,其他的,就是无分别的爱的功劳了。
阿敏在其他地方包括在自己儿子身上屡试不爽的“游戏”,在香香这里,却是碰得狗血喷头。没办法,谁让她遇到的,是无分别的爱养育出来的孩子呢。

无独有偶,很多传统幼儿园出来的老师,一开始来花径美德幼儿园上课,也很不适应的,在其他传统园用惯了的那些充满不尊重、指令、吆喝、要求式的语言(一时半刻也改不过来),花径的孩子根本就不尿,就不听的,直接就会反抗和不配合。只有等老师们学会了如何尊重地说话的时候,课程才能继续进行下去。
无分别的爱,养育出来的,就是这样的孩子。
你真的,想把你的孩子,培养成这个样子吗?
你真的敢吗?你真的想吗?你真的愿意吗?
无分别的爱,可不培养乖孩子,无分别的爱,培养的都是有力量的孩子。是的,你对她们彬彬有礼,她们也会回报你以彬彬有礼,你对她们粗鲁不尊重,她们也会马上回报你以颜色。无分别的爱,培养的是这样的孩子!
这样的孩子,你敢对她不尊重,不礼貌,你试试看吧!
面对这样的孩子,你就得必须高度尊重和礼貌待她,一点不尊重不礼貌都不行!
天哪!这不是给自己找了一个领导!找了一个牢笼!
是啊!没有错啊!所以,这样的孩子,谁喜欢呢?!
所以,大家轻易不要把孩子送到花径来啦,除非你确定,你要这样的孩子!除非你确定,你想成为那样的父母!
这就是:无分别的爱。
根本上,无分别的爱,是只要求教育者,养育者的,不要求孩子,不要求小生命的。

当然,反过来,仔细想想,深入想想:
如果全社会的孩子,都是这样养育出来的,这个世界,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也许,有的伙伴,还是会有不理解之处,认为是不是应该好好教教孩子道德什么之类的。
沿着这个思路,那么,我们就要问:什么是道德?真正的道德,是怎么发展出来的?
我想,道德就是一个字:爱。真正的道德,就是真正的“爱”。
爱,分为爱自己,爱亲人,爱他人,爱物爱环境爱自然,基本就是这些了。
这中间,哪个爱是灵魂?哪个爱是核心?哪个爱最重要?
我想,凭常识就可以知道,凭最简单的逻辑就可以推断出:
爱自己。爱自己,绝对是所有的爱的核心和基石。
确定这一点,爱怎么发展,道德怎样发展,也就很简单了。
真正的爱、真正的道德的发展的灵魂和关键是:
一个人,要学会真正的爱自己。

那么,什么又是真正的爱自己呢?
一个人,自身真实的感觉感受、情绪情感、知觉直觉、思维思想,经常被他人以种种理由(经常是被很伟大很高尚的理由)否定和纠正,这个人,肯定爱不了自己。原来,真实的自己,是有问题的,原来,真实的自己,是有很多缺陷的,原来,真实的自己,是有很多错误的,原来,真实的自己,实在不堪入目,原来,真实的自己,是不值得爱的......被这样教养大的生命,绝对不会爱上自己。
所以,一个人,怎样才能爱上自己呢?
她需要在童年的时候,在灵魂深处,种下这么一个深深的烙印:
我的真实的感觉感受、情绪情感、知觉直觉、思维思想,都是好的,都是健康的,都是合理的,都是自然的;不管我怎么样,我都是值得被爱的,并且,我确实在被爱着,被无分别地爱着;真实的我,就是最好的,我并不需要改变,我只需要活出真实的我自己;我是被接纳的,我是被理解的,同时,我也接纳我自己,我也理解我自己,我就是这个样子,这个样子的我,就是最好;我爱这样的我,我爱真实的我,我和我的真实在一起,我做真实的我自己;我无需为他人而活,我深信,我只要活出自己的精彩,自己的真实,就是对他人最好的爱和回报;活出真实的我,活出真实的人生,是我生命最高的追求。
这就是:无分别的爱。

一个人,真正学会了爱自己,她必然会爱所有人!
因为,有一天她会发现:他人,就是自己。
这就是人性!这就是道统!这就是教育的铁律!这就是成长之路!
切记切记!

反过来呢?一个人,不爱自己,绝对不会爱他人!绝对不会!
当然,可以伪装嘛,可以自欺嘛。你若觉得伪装就很好,伪装比真实强,就应该伪装,至于自欺,哪儿有!没有!那我只能无语,我只能说:你是对的!你老大!

真、善、美,假、恶、丑,一切尽在其中了。
这就是人性!这就是道统!这就是教育的铁律!这就是成长之路!
切记切记啊!

有一段话说的好:我们大部分人所学到的是去倾听别人的意见,因为好像只有他们才知道什么对我们是最好的。但是,当一个孩子从来不曾被支持去信任自己的感觉与知觉时,他会失去宝贵的自我敬重以及自己拥有力量的感受,他会开始发展出不安与羞愧。所以可以说,我们从来并没有被教导如何发展出自己的智慧,我们得到的只有道德教条。而且大部分的父母都认为,如果他们没有灌输孩子这些道德教条的话,孩子就会变坏。但是事实上,如果一个孩子感觉到自己是被爱、被支持的,而且他也得到大人的鼓励,能够按照自己本能的聪明才智发展出属于自己的价值观时,他反而会成长成为一个更健康、更强壮、更善良的生命体。

无论如何,一个人的内在,是她生命最根本的所在,她必须和自己的内在,建立起牢不可破的和谐关系,并且,一切考虑,应尽量从自己的内在而出发,从自己的本心而出发,从自己的爱和需要出发,从倾听自己内心的真实的声音出发。这样的生命,其存在感,其安全感,其创造力,其思考力,其独立性,其高贵性,其宁静、自由、理想、追求......都是卓尔不同的。这样的生命,才有真正的爱的能力,才有真正的道德的能力啊。
归根到底,道德不能是外在的,而是生命对自身发展的深刻的洞察和把握,而是生命对自身命运的至深的怜悯和关爱。
那些最有道德力的伟人,她们也只不过是深深认识到:什么是自身的生命!
这就是:无分别的爱。

试想这样的爱能在全人类全世界普及和流行开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一百年......人类文明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楼主| 发表于 2014-9-12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二十六——没事的故事

“没事的”一词,是香香最常用的口头禅。

故事一:香香在门后发现了一袋子小米,是50斤的那种,袋子已经打开,香香把一只小手伸进去,又抓又掏又搅,好玩儿!遂换另一只手伸进去再享受一番,显然不过瘾,两只手一起玩儿吧,袋子有点高,不爽!为了更爽,妈妈提议:“咱们舀到盆里玩儿玩儿吧!”“好啊!”香香欣然同意!
于是半脸盆小米搬到了客厅里,香香高兴极了,两只小手又揉又搓又抓又搅合,玩儿了一会,香香突然停下来,认真地问妈妈:“妈妈,我这样玩儿你高兴吗?”一边说一边掬起一捧小米,小手轻轻一扬,把小米又撒进盆里,妈妈眼睛从电脑上挪开,看了一眼,没太在意:“高兴呀!”
香香又掬起一捧小米,使劲一扬,小米顿时肆无忌惮的奔向客厅的各个角落,妈妈刚要发落,小丫头又发话了:“妈妈,我这样玩儿你高兴吗?”
小鬼!考我?!没那么容易,妈妈一脸镇定:“当然!”
小丫头比妈妈还镇定:“就是嘛!一会儿用笤帚扫一下不就行了!没事的!”
啊——救命!妈妈的喉咙像是被谁掐住了!
接下来,漫天飞舞的,除了小米,还有香香胜利的欢笑!
再接下来,戴上眼镜,撅着屁股,用一个小时满地寻宝的,除了保姆,还有虽败犹荣的妈妈。

故事二:香香想玩儿水,找来一个脸盆放在客厅里,然后拎着小水桶踩上小椅子,在卫生间的水龙头上装满一桶水,再拎到客厅里,倒进准备好的脸盆里,就这样上上下下来来回回,脸盆还没有装满,家里已经成了大海,妈妈有些不快,香香审时度势,及时安慰:“没事儿的!过一会儿,你自己用抹布擦擦就好啦!”

故事三:香香想吃冰激凌,可是刚刚已经吃了一个了,香香嗅到了妈妈的犹豫:“没事儿的!过一会儿你给我倒一杯热水,我喝了,肚子就暖和啦!”

故事四:香香想让妈妈抱,妈妈已经很累了,和香香商量:“妈妈有点累了......”“没事儿的,等我长大了,我开着车,带你去玩儿!”

故事五:香香不小心从沙发上摔下来,妈妈惊跳起来!没想到她立即一股碌爬起来,一边摆着小手,一边说:“没事儿的没事儿的!我不疼,别担心!”

故事六:香香干了“坏”事儿,一脸满不在乎,对妈妈的不快视若无睹!简直岂有此理!妈妈有权表达自己的情绪的!妈妈大声说:“我很生气!”香香哼着小曲在钓鱼,玩装听不见。妈妈继续:“妈妈很生气!”香香依旧哼着小曲在钓鱼,继续玩装听不见。妈妈更大声音了:“香香!妈妈生气啦!”香香不耐烦的挥挥手,示意妈妈不要添乱,并淡淡地头也没回地安慰道:“没事儿的!过一会儿,我一笑你就高兴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5 02:35 , Processed in 0.02729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