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aliliya

属于我自己的树洞贴,一个人的倾诉(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7-30 10:02 编辑
同意燕果和丽丽的观点,一直想把读经与爱和自由结合起来,不知从何着手,我相信圣贤的智慧,读经是对的,圣贤的教育也是对的,也相信爱和自由是人性所需要的,丽丽最近的帖子还有清莲的感悟,都给我很多启发,感恩诸位麓羽 发表于 2012-7-29 20:51


“想把读经与爱和自由结合起来”,这样的探索方向让人心生鼓舞,潜龙学堂好像有这样的尝试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2542 关系与连结(联结)

      《游戏力》这本书里非常常提到的一个词就是:联(连)结!
      古老师说:关系大于教育。
      联(连)结和关系是怎么回事?是一码事吗?
      下午在老师的课上听到她讲
      关系中的三个法则是:联(连)结、平衡、序位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7-30 10:07 编辑

2543 《游戏治疗》和《游戏力》

      虽然都是讲游戏,但却很不一样,下午在课上也分享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游戏力》还没读完)
      《游戏治疗》更相信人本身的智慧,无条件的接纳孩子。如果孩子躲在自己的防御里,治疗师只会给他爱、陪伴、接纳,只要有了爱,生命就会有热情,耐心等待孩子自己打开心门,耐心等待孩子自己绽放。治疗师自己所有的投射都要收回来,跟随儿童,以儿童为中心。
      《游戏力》更相信人与人之间爱的联结的动力和愿望,在接纳孩子方面不是很充分,通常会有治疗师的很多期待在里面。如果孩子躲在自己的防御里,治疗师会相信孩子一定有联结的愿望和动力,治疗师会用孩子的步调去和孩子玩游戏、联结。治疗师和儿童有着强烈活跃的双向互动。

      都很赞叹,但我更喜欢《游戏治疗》。
      会继续把《游戏力》读完。
发表于 2012-7-29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64# aliliya

我也看过这个,当时觉得挺好,再后来怀疑过,但是因为不相信自己,也没深入想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7-30 22:06 编辑

2544 咒语——去他妈的!

      一位朋友向老师求助说,自己实在是为一件事太担心和焦虑了,老师给了一句咒语——去他妈的!(后来被反馈效果相当不错)
      我们当时听到,全场爆笑
      想起李尔纳在这个案中的咒语:滚蛋!个案链接:http://216.24.199.190/viewthread.php?tid=50908&highlight=%2Baliliya
      估计道德感很强的人是难以接受这个方法的,但这里却有人性的奥秘,用李尔纳的话说“你必须学会表达怒气的艺术——以游戏和负责任的方式来表达”。
      赞叹各位老师!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aliliya
我也看过这个,当时觉得挺好,再后来怀疑过,但是因为不相信自己,也没深入想 ...
爱乐 发表于 2012-7-29 23:14


赞怀疑,说明我们对这个说法是有直觉上的判断的~
我们大都小时候被要求和自己的感觉、感受、知觉分离,所以,虽然自己有了直觉,也不那么容易相信它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2545 看推荐,很感兴趣

      武老师微博推荐电影:“刚看了动画片《超级大坏蛋》,解构了超人等美国英雄与小丑,并展示一个道理——英雄与坏蛋,都是渴求爱。最强的是,这部影片还解构了‘角色’,经典英雄‘都市侠’从都市赋予他的角色——拯救者——中解脱出来,成为一个自由的普通人。强烈推荐此片,导演功力非凡啊。”

      从拯救者中解脱出来,成为一个自由的普通人……对个这部分超感兴趣。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7-30 00:08 编辑

2546 “臭狗蛋”的游戏(《游戏力》P067)

      每次被人叫“臭狗蛋”的时候,我都恨不得手里有一枚硬币奖励给他。我被人叫过很多外号,但这个数得上最有创意,因为它包含了小孩子最喜爱的两样东西:脏话和骂人。骂人能让孩子感到很有“力量”:既有“力量”支配自己的言行,又有“力量”伤害别人的感情。我为此发明了两个简单的游戏。当孩子叫我“臭狗蛋”时,我说:“嘘!千万不要把我的小名告诉别人啊。”几乎就是条件反射一样,他们会立刻喊起来:“科恩的小名叫‘臭狗蛋’!”我说:“嘿嘿!我是闹着玩的!我真正的小名是‘米饭团’。”(越傻的名字效果越好,因为此时的目的在于,用玩笑来消除导致骂人行为的情绪压力。)那些孩子当然又喊:“科恩的小名叫‘米饭团’!”于是我就哀求道,“不要,求求你,求求你,不要告诉别人!”这个游戏我们通常能玩上很长时间。
      还有一个游戏也很简单。孩子说了一些父母不乐于听到的字,主要是脏字,甚至下流话,我会说:“好吧,你随便说什么都可以,但是如果你敢叫我大胡子小矮人的话,你就是自找麻烦。”“大胡子小矮人!”我说:“嘿!你麻烦大了!”说这话时,我的声调轻松夸张,并不严肃,孩子被我追着满屋跑。偶尔有些羞怯的孩子需要我轻声暗示他们,可以说出“大胡子小矮人”,不必担心我找他们麻烦,我只是装腔作势而已。很简单,不是吗?但它很有效。他们喜爱这个游戏,会咯咯地笑个不停,重要的是,他们治好了说脏话的强迫症
      这些游戏不仅仅是利用了逆反心理而已,甚至也不只是为了把孩子的叛逆行为引向正途。“臭狗蛋”的游戏让孩子体验到两种“力量”的存在,一是话语权的力量,二是闯禁区的力量。与其让他们拿别的孩子作为迫害对象(那会伤害到别人),还不如让你自己当他们的“受气包”和“垃圾桶”。这样可以帮助我们与孩子一起走出力量争斗的不快,享受游戏的愉悦。



      感觉上,《游戏力》里的方法,比《游戏治疗》更难操作一些,有时候看得让人二丈和尚摸不着头,没关系,慢慢摸 ……
      上面蓝色字体部分很让人惊奇吧,这也能治好说脏话的强迫症?
      《游戏力》里的很多例子也让我想起《夏山学校》里的尼尔校长。(《夏山学校》还没看,尼尔和孩子互动的一些事迹都是零散地知道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2547 如何和孩子玩竞争性游戏,包括各种棋类游戏(《游戏力》P069)

      有人问一群四岁的孩子,他们是想跟同伴玩,还是想跟父母玩,大部分的孩子选则了父母。你很惊讶吧?他们说,和父母一起玩,他们可以获胜,可以主导游戏。而他们的同伴则一般不会因为实力悬殊,而主动做出让步。通过命令父母,或者在篮球场上打败他们,孩子得到了一些安全依附感的补充,他们才可以出去和同伴较量。

      当游戏有输赢胜负时,很多家长都抱有磨炼孩子,让他为未来做好准备,以面对残酷竞争的想法。竞技比赛里尤为明显,各种棋类游戏也是如此。与母亲相比较,父亲更可能采用这种方法和态度,特别是对待儿子时。很多父亲都坚持认为,他们从来不让儿子赢,只有这样,儿子才能准备好在未来与对手竞争,那些对手是不会故意输掉比赛的。但是,一个成年男子和一个孩子比赛并不公平吧!所以这样做,到底在为孩子准备了什么?世界是冷酷无情的,对吗?

      不断有家长提到一个问题:“下棋时,我什么时候才不用让着孩子呢?”这也是我最爱的问题之一,但是很难回答。你想借一场简单的棋局,完成许多事:你想要他享受游戏;你想要增进他的棋艺;你想要他培养一点斗志,但又不要太多;你想要他在赢的时候有风度,输的时候也有气量;你想让他知道,他的同伴不会像你这样让着他。

      通常,从让他们赢开始,然后逐渐提高困难度。你会进进退退一阵子,即使孩子已经能够公平地击败你,有时他们仍然会希望你用“特殊的规则”来玩。有时他们希望赢,有时又希望有点挑战才好。所以我想,你最好还是跟着他们走。也许你已经过渡到公平游戏的阶段,或者已经加大了一点难度,游戏开始之后,你发现孩子的意思是想赢下这场比赛。情况也许刚好相反,你想让一下,让孩子赢,他传递出来的信息却是想真刀真枪地杀上一回。孩子可能不会开门见山地说,所以要准备好,注意一些暗示的信息,他可能说“好无聊喔!”或“你刚才让我了吗?”你可以回答:“嗯,我没有尽全力玩,你想要我尽全力吗?”也可能他们对胜利得意不已,即便是你让了他。你可以说:“我是不是应该使尽全力,不能总让你赢啊?”然后看看会如何。如果进行得不错,经过一段时间,孩子会平衡两种感受——享受胜利,即使不是完全公平,以及享受挑战,即便他们输了。

      你也可能需要花些时间,来注意孩子对竞争的感受。孩子如果每次输了之后都非常生气,或是在赢的时候不可一世,那么他们在传递的信息是,他们需要大人的特殊帮助,帮助他们学会处理比赛胜负的情绪。在那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从玩游戏,转换到“玩”这些情绪处理的主题。例如,安排一场游戏让孩子一直赢,但是你扮演一个滑稽的痛苦失败者。也可以先夸大自己有多么棒,然后每一个动作都出错 —— 他们捧腹大笑的同时,也就忘记了输赢导致的尖锐感受。为游戏制订一个好笑的规则,例如“不可以用这个枕头打我”。然后当他们出其不意地用枕头打你时,你滑稽地回应:“你刚才犯规了,呜呜!”



      嗯,附在网上搜到的一位妈妈读这段文字的前后,她自己说,看到这段,有被电击的感觉,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34a8fa0100olzq.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2548 和凯文玩足球……你需要从孩子那里获得提示。(《游戏力》P71)

      五岁的凯文刚开始踢足球,非常兴奋。我到他家去做游戏治疗,他穿着他的护具,手里拿着球,等着和我玩。我们去到户外,他标示出球门的位置。在我们开始之前,他说:“慢慢来噢,我只是一个幼儿园的孩子。”我说:“好的。”我从这里得到暗示 —— 他还不希望挑战过大,至少刚开始时是如此。他想得到自信,所以我不能玩得太过火。于是我让他得分,自己却一球未进。

      当我开始尝试加强防守时,他有点紧张。他说:“停!”我就停住不动,他从我身边把球踢进得分。我假装生气地说:“我在停住的情况下怎么防守呢?”他说:“这是规则,你一直要停着,等我说动,你才可以动。”然后他把球反向踢到球门里,说:“我如果反着把球踢进,就可以多得一分。”我问:“我也是吗?”“不,只是我。”我装出被欺负的样子:“呜呜,这一点都不公平。”他咯咯地笑着。最后他让我偶尔可以控球。但刚开始时,我会把自己装得笨拙不堪。我会把球运到他的球门附近,大肆炫耀就要得分了,又装着花了很多时间运球,于是凯文可以趁机把球抢走,我装作无比惊讶且气愤异常,他整个人都笑翻了。最后有一次他进到我的防御区,没有叫我停住,那次他需要真的突破我的防守才能得分。

      我觉得他的信心增长了,他不再紧张,反而开始嘲弄我。当球在我这里时他会嘘我,而他进球时,他会得意地大笑。孩子就是这样,总是喜欢夸耀自己多么成功,对方多么失败。结果,在场的每个孩子都感染了这种恶劣的情绪,甚至再影响更多人。悲哀的是,有些教练和父母还火上加油,冲着孩子大声吼叫或是羞辱他们。我看出凯文并不擅长足球,他可能曾经也被这样对待过,或者害怕受到这样的对待。当孩子把这种不无残酷的嘲笑传达给我时,我最喜欢用的回应是假哭,“呜呜呜!”凯文会一直笑。我们玩了一会儿,凯文宣布比分是17比3。

      我装傻地说:“等一等,谁是17?”
     “是我!”
     “那么谁是3?”
     “你!”
     “唉,我猜对了。”

      凯文在游戏中喊暂停,大叫“抱一下!”然后向我跑过来。我们游戏治疗了十次之久,这是他第一次拥抱我,因此我认为一定是这样的游戏方式,使他觉得安全而自信。在这之前,他表达感情的方法总是含含糊糊,比如踩住我的鞋子(这样我就不能离开),或是把我的手表拿走(这样我就不知道什么时间该离开)。
      我想在这个故事里,实际上有两个游戏在同时进行:一个是足球游戏,另一个是建立自信力的游戏。自信力游戏涉及的主题对他非常重要:有没有能力和有没有自尊。在这个二合一的游戏中,他有机会感受自己的力量和强大,无力感在笑声中一扫而光。换成另一个孩子,可能会想要我玩尽全力,这样他才能提高运动水平。两者的共同之处是,你都需要从孩子那里获得提示。
      之后我对凯文妈妈解释,让凯文按照自己的意愿,制订不公平的规则,实际上可以帮助他释放踢不好足球的沮丧情绪。凯文是个缺少运动细胞的孩子,因此经常觉得生活中有一道厚厚的墙,让他穿越不了,灰心丧气。但是在我这里,他面对的境况则完全相反。
发表于 2012-7-30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13# aliliya

‘要学会建立规则,在规则的范围内要给孩子自由’
亲爱的,关于建立规则,我做的很差,坚持不了,遇到困难就退缩了,不知道怎么办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91# 爱乐

亲爱的,具体是个啥情况?
我们可以一起讨论讨论(也可以周四来读书会语音分享)~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7-30 12:02 编辑

2549 争,赢

      看到一条微博:同样两个中国选手,易思玲得了金牌,喻丹得了铜牌,但得到的待遇却天壤之别,国务院的贺电上没有喻丹的名字,CCTV连一个对准喻丹的特写镜头都没有,当记者采访完易思玲想起喻丹的时候,她已经悄然离开,在这个不懂得尊重的国度里,除了金牌本身,没有任何伟大。

      恰好昨天贴了一段《游戏力》里关于竞争性游戏,恰好只管耕耘师兄提到自己喜欢争,我说,我也是……
      看到这段微博,真是唏嘘啊!
      不争,不争你就得不到爱啊!不争你就不值得爱!争才能得到爱,争才能证明你是好的,哪怕你争了第三都不行!!!
      接下来一辈子都想争,跟公婆争,跟老公争,跟孩子争……总之是要赢的……
      成王败寇!是谁让人对输和赢有如此尖锐的感受!!不就为了获得那一点点爱吗!!靠!!
      何苦何苦何苦!!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2550 被比较的人生

      你看谁谁谁,多有礼貌!
      你看谁谁谁,吃饭吃的多好!
      你看谁谁谁,多乖!
      你看谁谁谁,考第一!
      你看谁谁谁,找的对象多棒!
      你看谁谁谁,房子那么大!
      你看谁谁谁,开奔驰!
      ……
      你永远不够好!你永远没有别人好!你永远没有别人有价值!
      所以,你去争吧!你争到了,你才是好的!你争到了,你才更值得我爱!
      哈哈,我对你的爱,就是这样的有条件!
      我没有无条件的爱可以给你,因为我也没有被无条件地爱过,我也没有无条件的爱给我自己。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2551 摘自网络

      我以为我飞得更高,就可以更有尊严,其实不然。
      我以为我飞得更快,就证明我更有能力,其实不然。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段特别的旅途,生命的竞赛是我们头脑中的妄念。
      我们曾经受害,就不要再加害于人了。
      首先搞明白我们为什么要飞(目的)飞到哪里(目标)很重要。
      或许我们不明白,但孩子原本明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5-5-2 19:24 , Processed in 0.03073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