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111

小孩子增加免役力,可以吃小建中汤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25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排排队, 调脾胃.

1) 小建中汤以及黄芪建中汤

2)理中汤以及附子理中丸与参桂理中丸与桂附理中丸

3) 四君子汤
发表于 2010-3-25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5 姜与炙甘草 的帖子

凡被误治的孩子是阳虚,严重是虚阳外越。
发表于 2010-3-25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7 三彩风车 的帖子

我认为被被误治的孩子是不适合喝小建中汤的.

您是啥意思, 适合喝这个汤?
发表于 2010-3-25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孩子也曾多次去医院打抗生素。当时我也问过竖琴,她提到说如果每次发感冒,扁桃体一定发炎的,要先用别的方子调理到能够发烧的体质,才用小建中调理。不过我对这个也还是不太懂的。
发表于 2010-3-25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8 姜与炙甘草 的帖子

不适合,前面我也说过了,小建中汤是泄脾阳之火,则是少阳相火,长期把生命之火都泄掉了当然没本事发烧了,脾虚则胃亢,所以长期服此汤的孩子出现胃口好,其实是胃亢了,表面太平而已。包括那些误治的孩子为什么还这么能吃,也是脾虚胃亢。
不好意思,我也处于这形态,所以特有体会。

[ 本帖最后由 三彩风车 于 2010-3-25 11:52 编辑 ]
发表于 2010-3-25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0 三彩风车 的帖子

看来, 我俩的理解是一样的.

您也被误治过?
发表于 2010-3-25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彩风车 于 2010-3-25 11:49 发表
不适合,前面我也说过了,小建中汤是泄脾阳之火,则是少阳相火,长期把生命之火都泄掉了当然没本事发烧了,脾虚则胃亢,所以长期服此汤的孩子出现胃口好,其实是胃亢了,表面太平而已。包括那些误治的孩子为什么 ...


您的理解有偏。小建中是建中焦脾阳的,不是泄脾阳的。单看一味药就评价整个配方的功效,属于时方的思路。
焦树德方剂心得十讲——小建中汤From 自明知识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桂枝9克、炙甘草9克、大枣4枚(擘)、白芍18克、生姜9克、饴糖40克(约3汤匙)。

取前五味药加冷水七茶杯,煮取三茶杯,去渣,加入饴糖,更上微火煮二、三沸。每次服一茶杯,一日服三次。

本方由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而成,应用范围较广,外感伤寒病中用之,内伤杂病中亦用之。在伤寒病中用于”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与小柴胡汤主之。”又”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从《伤寒论》的记载来看,本汤是温中补虚之剂。伤寒太阳病中如出现中焦营血不足(阳脉涩),脾胃虚寒,木来乘土(阴脉弦)而腹中急痛者,应用本汤温建中焦营气,则腹痛自愈。如服此汤中焦营气得以复建,而腹痛仍不能痊愈者,则应再投小柴胡汤以转枢,使邪气外达,其病自愈。如遇伤寒二三日,因过服发表之剂,虽然恶风寒之症状已无,二三日后因过汗而致的虚证已经形成,由于营血已虚,血不营心,故心悸,血虚则心神无所依附,故又见虚烦,此时病已入心包络,不能再用转枢之法,故必须用小建中汤温补脾胃以生营血,悸烦自愈。

在内伤杂病中用于”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做)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从《金匮要略》中这段记载来看,本汤为甘温补中,和育营卫,通行津液,健脾治虚之剂。虚劳病久不愈,营血已耗,中阳虚弱,脾胃失养,故里急腹痛;血不营心故心悸;精血俱虚,虚热内生,故衄血、手足烦热、咽干口燥,相火妄动而梦失精;中土虚则四脏皆虚,故用此汤温健中脏,育化营血精津,以灌四旁,诸症自愈。正如喻嘉言先生所说,虚劳病已至亡血、失精、五心烦热、口干咽燥,已经精血枯槁,难以为力,故急建其中脏,使饮食增而阴血旺,取甘味以生精血,舍此则别无良法。仲景此汤正体现出《内经》所说:”补阳则阴竭,补阴则阳脱,可将以甘药”的精神。 中医学认为脾胃居于中焦,位于四脏之中,生育营卫,通行津液,为后天之本。若中脏失调,则必以此汤温健中脏,故名建中。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以甘补之。故以饴糖甘温养脾为主药。甘草大枣入脾和中,以甘助甘,加强”缓补”之功力,为辅药。桂枝辛散温润,取营卫不足润而散之之意,白芍酸寒敛阴,柔肝护脾(土中泻木),取津液不通收而行之之意,共为佐药。生姜辛散温胃,能益卫阳,为使药。营出中焦,卫出上焦,卫为阳,益之必以辛,营为阴,补之必以甘。方中辛甘合化生阳,酸甘合化生阴,使脾胃健,营卫通,津液行,精血生,补中土以灌四旁,全身健壮,虚劳诸症自愈。

近人经过动物实验研究证明,本方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故有许多虚损、劳伤之证,虽已近垂危,往往经服用小建中汤,而渐见起色,经慢慢润补中焦而愈。

腹中虚痛者,加黄芪30~40克名黄芪建中汤。今人有的报导用此汤治疗溃疡病取得了良好效果,并且已经动物实验证实可使溃疡灶愈合。兼见心痛、胃脘痛者可加元胡6~12克。有血虚证者,加当归9克、川芎6~9克。盗汗多者,加浮小麦30克、茯神12克。兼生虚热,体温在 37.6℃~38℃左右者,可加北柴胡 9~12克、地骨皮9~12克。

经常容易呕吐的人,不可服大小建中汤,以太甜故也。前人有呕家忌甘之说。

我曾用此方随证加减,治愈过许多疑难病证。如过敏性结肠炎、肠胃神经官能症、肠功能紊乱、顽固的溃疡病、年久难愈的腹痛等等。今举两个治愈病例如下,以供参考。

例1:李某某,男,45岁,1975年10月16日某大医院会诊病例。患者于1969年开始脐右上腹部阵发性疼痛,约1个月发作1次。因右下腹部也痛,故于1972年做了阑尾切除手术。术后,发作性右上腹部疼痛未能解除。今年开始,发作时伴有发烧(体温38℃~39℃),白细胞增高,用抗生素治疗,对发热、白细胞升高有效,但对腹痛无效。今年5~6月,曾住院检查,出院诊断为右上腹痛待查,胆石症?胆道感染?痛部固定,舌苔正常,脉象略弦滑,诊为脾胃经气滞血瘀。治以温经、行气、活瘀。用小建中汤加味:桂枝9克,白芍18克,炙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4枚,饴糖30克(分冲),吴茱萸45克,当归9克,红花9克,桃仁6克,五灵脂9克,香附9克,木香9克,10~20剂。

1975年12月4日,腹痛减轻,未用抗生素,只服中药,舌脉同前。因有按时发作之状,故在上方中加柴胡12克、草果9克、常山4.5克。10~20剂。此后病情渐渐减轻,发作时也不必休息。共服90剂,病痊愈,为了巩固疗效,用此方减常山,加党参黄芩青皮槟榔,用蜜、饴糖各半炼蜜为丸,每丸9克,每次1丸,每日3次,此后,病未再作。

例2:郑某某,男,45岁,1965年9月25日初诊。多年来便秘,大便如羊矢,数日一行,脐周经常隐痛,食纳少,失眠。西医院诊断为肠功能紊乱。腹部喜暖,舌尖红,脉象细。辨证为中阳不运,肠道血虚。治以温中养血。处方以小建中汤加味:桂枝5克,生白芍15克,全当归10克,瓜蒌30克,炙甘草4.5克,桃仁泥10克,火麻仁6克,饴糖60克(分两次兑入),4剂。

二诊(1965年9月30日):药后大便每日1次,不像以前那样干燥,脐围仍有隐痛,舌苔薄白,脉象较前活泼。再投上方6剂,加元胡末2克,分两次随汤药冲服。

三诊(1965年10月9日):大便已能保持每日1次,不甚干,脐围尚隐痛,食纳同前,睡眠有好转,舌苔已正常,脉象细缓。再加减前方:桂枝6克,生白芍2O克,全当归10克,全瓜蒌30克,炙甘草4.5克,桃仁泥10克,火麻仁7.5克,饴糖60克(分冲)。6剂。

四诊(1965年10月16日):大便每日1行,有时两次,基本成条状,已不干燥,脐腹痛未再发作。食纳增加,睡眠好转,舌苔正常,脉略细。再投上方(去桃仁泥)6剂。而收全功。
发表于 2010-3-25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1 姜与炙甘草 的帖子

我那个年代哪有滥用抗生素呀,老妈怀我时乱来,常把高丽参水当开水喝,我2岁就基本不生病了,但早熟,超能吃,肥胖。我从懂事以来就一直减肥,什么手段都齐了,结果把脾搞坏了,但胃口超好,二十多年不按时吃饭,时多时少,从没胃痛过,十来岁出现相火不位,快睡着时总是觉得那痒这痒的,睡不好。大便4天才一次,从不觉得难受,这情况一直十几年。长大了,懂看医生了,医生说血燥,常开滋阴的药。食欲越来越控制不了。来这儿服悠然先生的方后,才能控制食欲。
我现在才懂,病根在那——阳虚,脾虚胃亢,根据治疗自己的心得就是补阳,饭量正常、大便天天有,便血也好了。
所以我不建议气虚的孩子喝小建中汤,还不如喝姜枣水算了。
发表于 2010-3-25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3 三彩风车 的帖子

您真是久"病"成医了.
发表于 2010-3-25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2 小点点 的帖子

焦树德先生医术之高明,我是佩服的,但看以上案例,治急症、重症的多,哪有写天天当保建品用呢?这么重的量,常服,还用在小孩身上,好吗?
发表于 2010-3-25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5 三彩风车 的帖子

还有, 现在人的体质那能与60/70年代的人比啊.
发表于 2010-3-25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本人是没有什么中医基础的,正在学习中,只能摘录别的医生的话:(以下出自皮沙士先生的良方十贴)

星期一那天上课我有提到小孩子的保养药,小孩子时就可以开始给他吃,可以吃到考上建中为止的方子是甚么:「黄耆建中汤」加「保和丸」,小孩子缺乏酵素,所以给他「保和丸」,那「黄耆建中汤」是由「小建中汤」变的,将它加「黄耆」后改名「黄耆建中汤」。「小建中汤」组成是: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胶贻。胶贻就是麦芽糖,这里面除了芍药是酸酸的,桂枝有甜味,甘草有甜味,大枣(即红枣)有甜味,麦芽糖绝对有甜味,这个生姜有点辣辣的,基本上以甜为主,以甜为主就是属于肠胃药,当然可以吃一辈子啊!当然可以吃到考上建中啊!中国二千年前就设计出「黄耆建中汤」,设计出「小建中汤」老祖宗就知道小孩子的营养要补充甜味,所以在这个方里面给你加上麦芽糖,就是给小孩子最好的营养,小孩有营养、有热量,营养吸收好,他当然就不容易感冒。那消化系统好,当然呼吸系统就好,所以就是这样子。
发表于 2010-3-25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摘自倪海厦先生,他也赞成孩子在平时健康的时候多喝小建中汤。

著名的经方派中医,美国“汉唐中医学院”院长,“加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班指导教授倪海厦老师建议:真正要做到滴水不漏的防疫程度,必须要从每一个人开始,如果全民从小时候开始,一旦感冒立刻吃中药,平时健康时,小朋友多吃些小建中汤,成人常吃些桂枝汤,远离骗人的维他命与害人生病的牛奶制品,抗生素只有在紧急状况时可以被使用,平时都禁止。如此一来,人体的抵抗力就会增加,自然可以自己产生免疫力来对付感冒病毒。上帝设计人体是非常精密的,人体是万能的,绝对可以自己制造能抵抗各种感冒病毒的免疫系统,如果大家都靠毁坏人体免疫力的可怕毒药(西药)来治疗感冒,这种恶性循环下去,人类必自食恶果!以后只要得到一个小感冒,就会闹出人命,请大家要谨慎的深思!中医中药是通过汗吐下等法将病毒排出体外,从而达到痊愈的目的。与西药致力于在人体内部使用毒药杀死病毒的原理不同。中药对证使用,完全不会有任何副作用;西药则把人体当作一个战场,病毒杀死,人也因为副作用而毁了。
发表于 2010-3-25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被误治严重的孩子有几天是平时健康的,包括我女儿,那天不是吭吭的,只是吭多吭少而已。倪海厦先生推荐夏枯草治扁桃腺发炎的那个贴子,我买了夏枯草,就是找不到平时健康的时候,就一直用桂枝二陈治,半年后也没了。
继续讨论,我喜欢这样的贴,大家更进一层。
发表于 2010-3-25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9 三彩风车 的帖子

被误治严重的孩子需要几年来慢慢自己修复.

我是不敢太有为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5-7-8 08:58 , Processed in 0.04125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