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寻找中医

读经的关爱强迫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14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5 寻找中医 的帖子

在这个论坛上混了两年了,呵呵,从一开始俺就是看您的帖子“长大的”哦 。如果是别人发了这个帖子俺肯定不会议论,只是感觉您这段时间仿佛宣传“爱和自由”比较多,才写了些过激的话,您也别生气啊!我也知道您是一直倡导读经并身体力行的,只是对目前的一些读经的现象有一些担忧,换成我也是不会让孩子一天读个8小时的,那孩子没疯,我都疯了。
通过对比中西方的育儿理念,我想最大的差异在自由和约束。西方更多的强调孩子在自然中学些,给孩子更多的尊重,培养孩子更多的创造力而东方更多的是教孩子忠孝、守规矩、做好人。
当然现在中国是没有教育理念的,没有教育大师的,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很难,是遵循传统的中国教子之道,还是模仿西方?父母们都很困惑。西方的理念看似很好,很人性,很有活力,但它导致的科技发达,创造力强大也使世界在短短百年间危机不断,中国的理念落后了,保守了,不过中国也文明5000年了。这100年和5000年哪个更能让人相信,还是有中间道理可走,这是我一个非常大的困惑。我们可能想走中西融合的道路最好,不过这个融合的点和度,在哪里,是一边学传统一边爱和自由,还是能有一个更完美的方法呢?我们真的需要有真正的教育大师的指导啊。可看看如今的中国出i的儿童开发教育的书,基本上是抄袭西方的某些东西或者是东拼西凑的一些理论,价值是很有限的。连日本都出来铃木镇一这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教育大家,可我们,真是可怜。
前段时间想看西方自由教育的发端人卢梭的著作《爱弥儿》来感受他们教育理念的底子在哪里,可是由于自己也懒也没太多时间,一直也就搁下了。中国出了很多本世界教育名著丛书,包括日本、苏联、意大利、英国等国家的教育大家的著作,也值得我们都好好看看,好好研究一下,好找到我们的教育之路。
寻找中医,如果您时间比较充裕,快好好研究一下啊,好给我们找到一条确实可行的路。这是我的肺腑之言,因为感觉自己的水平能力理解力都极其有限,所以希望能享受现成的劳动成果哦,呵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4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vepavicki 于 2009-11-14 08:22 发表
在这个论坛上混了两年了,呵呵,从一开始俺就是看您的帖子“长大的”哦 。如果是别人发了这个帖子俺肯定不会议论,只是感觉您这段时间仿佛宣传“爱和自由”比较多,才写了些过激的话,您也别生气啊!我也知 ...


谢谢.
我的回答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没有体悟到中学的体,西学的用用不好.
你可能会认为,为什么要用西方的,不用东方的?
因为我们这些不肖子孙,唐宋之后,就不能传承真正的传统文化精神,不能顺应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内在精神是不变的).倒是西方人比较实事求是,比较讲求实证,所以他们有很多有用的东西确实很精彩.而且他们也确实有很多大师级的人物.

实际上我是提倡读经的,只不过反对关爱强迫式地读经,而且读经要符合孩子的心理成长规律,要符合人性.
而这是可以做到的.
一般人一听快乐,人性这些字眼,就以为是西方的东西,就想到了享乐主义,放纵主义.我们压抑得太久,对这种东西痛恨也可以理解.但我要说的快乐是生命本来就有的喜悦.试想,难道我们都是受虐狂?都喜欢互相折磨日子才可以过吗?一学传统文化就变得好像我们个个都是圣人了一样,用圣人的道德标杆来要求别人.忘记了,我们都是普通的人.甚至拿宗教的理由来折磨人,那太可怕了(你可能不了解这种读经的背景,我提佛法的时候,更多的是针对这种样子的读经).

反过来,我在真正的传统文化精神里面,看到的正是人性的光辉.

经文同样可以放到这个背景下来读.我就是在做这样的尝试和探索.
其实只要我们的底线放到只要大人读,小孩听到就行了.看到你真的读得快乐,孩子怎么会不受到感染呢?
反过头来说,如果我们都读不下去,我们都不愿意去领会老祖宗的东西,都得不到喜悦,还要让孩子读那么久,那岂非强人所难?说不过去的事情.迷信而已.没有这个道理 .

我要呐喊的是这个.

实际上,读经只是问题之一端而已.生活中我们对孩子犯的错误太多了.我自己都检讨不完了.

我要做的是,现在和将来,都要为孩子们呐喊.

反过来,在这个时代,如果不知道变通,不懂变化的道理,死抓一些古代的东西不放,那也不过犯了刻舟求剑的毛病.不懂变易的道理.
世界是永远变化的,就因为它的变化无常,它才美好.

西方的东西真的很好,如果用生命去体验,真的能发现许多闪光点.

不过,从个人情感上来讲,我还是喜欢东方文化.我最崇敬的是释迦牟尼佛.没有他老人家的教导,套用宗萨仁波切的话,我至今都不知道我是一个漂泊的人.

[ 本帖最后由 寻找中医 于 2009-11-14 08:53 编辑 ]
发表于 2009-11-14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7 寻找中医 的帖子

看到了您现在的帖子,我们对您的想法更清晰了,也更理解和支持了。

对于学佛家庭的读经发式,我不是很了解,只是看到有的妈妈发帖说让孩子晚上听着念佛机睡觉,白天一直要听着四书五经,孩子才几个月大,我感觉比较震惊!

我接触佛教是从2005年,开始的时候是看净空法师的碟子,那时候感觉佛教挺简单的啊,就是讲因果、轮回,对我们很有启发和帮助,家庭也更融洽了。可随着看的东西逐渐深入,发现佛法不是仅仅就这么简单的东西,佛最终要告诉我们什么?这个探知的过程是很艰难的,因为这是个实证的,一步一步的过程,在整个学佛学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明白人的指点是容易出偏的,所以我现在对佛法的东西反而看的少了,还是先读四书五经打好了基础再去看佛法吧。对于孩子,我想在他没有一定的基础之前,我也不会让他接触太多佛教的东西,因为我们都无法指导他,那样反而会害了他,把这个揭示人生终极秘密的好东西要留给他慢慢去学,去受益终生。

我是学英语专业的,翻译也做了好几年,在跟老外的接触中,感觉到我们生长的环境和土壤确实是不同的,思考的方式有很大差异,他们更自我,更热情,更直接, 大多数人是有宗教信仰的。所以在用他们的理念方法的时候,我们是要考虑彼此间的文化差异的,怎么把好的理念方法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而不是生搬硬套,也需要智慧啊。

非常感谢您不断的回帖,让我们受益。
发表于 2009-11-14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寻版什么也没有说嘛 该干嘛干嘛去
发表于 2009-11-14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版主,用心良苦。谢谢您为孩子呐喊,喊得好呀,喊醒俺这样的懵懂之人。
也读了一些教育方法,开始很晕,慢慢体会到,法无高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因为自己很迷糊,所以不敢有所作为,因为发现自己的心不灵了,真是不敢教小孩了,所以着力于把自己搞明白,并观察这个小生命,跟孩子学习。
关于教育方法,《论语》读次数多了,就发现了,夫子真是伟大的教育家,见机教学,那需要大智慧呀。渐渐体会到曾子所说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俺自己读经,宝宝快5个月了,就听着,以后也打算看她自己的喜好。我是很爱读的,琅琅上口,有时候遇到事情的时候,就验证了经典的智慧,感觉甚是喜悦。我先为学日益吧,跟宝宝一起成长。
请您继续多多呐喊。
发表于 2009-11-14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11-15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vepavicki 于 2009-11-14 09:32 发表
看到了您现在的帖子,我们对您的想法更清晰了,也更理解和支持了。

对于学佛家庭的读经发式,我不是很了解,只是看到有的妈妈发帖说让孩子晚上听着念佛机睡觉,白天一直要听着四书五经,孩子才几个月大,我感 ...

报告一下,很幸运的,我们家两三年前也光荣成为了学佛家庭
俺们两大人一致认为学佛是活泼泼的,俺自己一向认为,如果学佛不是活泼的,俺肯定打不定主意去皈依... 现在许多许多的学佛人,俺很痛心地发现,很死板,很机械...刚刚在中庸里读到这句话: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深感痛心...有些人,确实啊,学佛还真不如不学的好~ 休怪俺说得尖刻,事实如此,许多人误导了许多人不愿意来学佛...俺决心皈依之前,就是见不得满嘴佛的兄弟们,如果那样...俺宁可不学.. 自然各人都是有各人的因缘的,因缘成熟了,一念之间, 就是发现自己的人生路口原来是很容易转弯的!
俺笨的,不晓得什么教育大家,大名著...但俺觉着,孟母一定是教育大家,毕竟她儿子了不起...所以俺单纯地认为,不论理论如何,只要一个人发自内心地去生活,去做人,去做母亲,教育一定不是难事!
东西方教育,俺也正在观察中,俺侄女是个黄皮肤的美国人,但她的父母俺的兄嫂,是60年代出生的中国人,她们望女成凤的心态,不亚于任何中国人...俺就看不清楚那是美国式的还是中国式的教育了...但俺看来,无论东西方,无论哪国,没有文化的教育,注定是机械的教育,在心地上是失败的...孩子迷失的心灵,就长大了自己去漂泊找家吧. 就象我们自己一样,从小就没有文化,长大了自生自灭的来寻找文化吧~~~~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6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布衣天使 于 2009-11-15 22:28 发表

报告一下,很幸运的,我们家两三年前也光荣成为了学佛家庭
俺们两大人一致认为学佛是活泼泼的,俺自己一向认为,如果学佛不是活泼的,俺肯定打不定主意去皈依... 现在许多许多的学佛人,俺很痛心地发现,很死板 ...


太棒了



[ 本帖最后由 寻找中医 于 2009-11-16 09:30 编辑 ]
发表于 2009-11-16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整天全天制的讀經私塾孩子就不喜歡,可能也不是大人想像的。

我業餘帶的國學班上有三個臺灣家庭的孩子(11歲,12歲,13歲)暑假時被媽媽送回臺灣讀了5周私塾,每天從早上7:30-晚上6:30,有效讀經時間7小時,中間穿插國術和書法學習等。沒去之前孩子們非常排斥,感覺這個暑假就徹底完了,也沒得玩儿了。媽媽心裏也沒有底。

第一週去私塾,因爲那裏的學生讀得太快了,他們也感覺跟上吃力,有些累。但是做媽媽堅持讓他們每天去。

兩個星期下來。。。

居然每個孩子都愛上了讀經。每天都催促媽媽要帶他們趕快去上學,不要耽誤他們讀經。一次老大因爲等不了,就自己做捷運去學堂了。媽媽埋怨他說爲什麽不等大家,他說:”媽媽,你看到我這樣愛讀書,不是很高興嗎?“

媽媽的心里,當然是無比的欣慰。

五個星期過去。。。

暑假要結束了,孩子們都捨不得離開學堂,問他們是否願意留下來讀書,每個都說好。

可惜,他們的父母還要回到歐洲工作,特別是父親不想和孩子們分開,孩子們只好和學堂的同學依依惜別。

時間過去了兩個多月,我們的讀經班上課時,三個孩子還常常提起他們的老師同學和他們在學堂那五周充實而幸福的生活。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6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yavati 于 2009-11-16 18:01 发表
是不是整天全天制的讀經私塾孩子就不喜歡,可能也不是大人想像的。

我業餘帶的國學班上有三個臺灣家庭的孩子(11歲,12歲,13歲)暑假時被媽媽送回臺灣讀了5周私塾,每天從早上7:30-晚上6:30,有效讀經時 ...

您所说的是10岁以上的孩子。
我发表的文章主要是针对0-6岁的孩子。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采用长时读经的方式绝对是不符合人性的,这是我所坚决反对的。
至于10岁以上的孩子,是否适合长时读经,要看孩子性格,老师的教育方法,学校的环境状况等等。
具体情况不一样。
但是有一个原则,就是:
没有什么压力,没有什么负担,更没有背后宗教般精神的使命,
自得其乐就好.(这其实也是王财贵老师经常强调的,可惜大伙领会这个的人似乎并不多。)

如果是父母一厢情愿式的,不管多大年龄的孩子,那也是我所反对的。
发表于 2009-11-16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寻找中医 于 2009-11-16 18:16 发表

您所说的是10岁以上的孩子。
我发表的文章主要是针对0-6岁的孩子。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采用长时读经的方式绝对是不符合人性的,这是我所坚决反对的。
至于10岁以上的孩子,是否适合长时读经,要看孩子性格, ...



忘了說我女儿了,我女儿4岁半,从小在欧洲长大,今年年初和年中年两次回国去过两家全体制私塾,历时一个月,北京的知謙和一得书院,孩子非常喜欢,和同学关系很好。现在也是老念叨她的同学老师,還老嚷嚷着讓我安排和她的老师视频。

您的意思我明白,我也反对不分青红皂白就讓孩子死读书的。所以我也是考察了几个私塾后安排孩子去的。私塾老师心态健康,真诚地关爱孩子,是最重要的。有了真的爱心,读经是容易的。

[ 本帖最后由 mayavati 于 2009-11-16 18:22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6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yavati 于 2009-11-16 18:20 发表



忘了說我女儿了,我女儿4岁半,从小在欧洲长大,今年年初和年中年两次回国去过两家全体制私塾,历时一个月,北京的知謙和一得书院,孩子非常喜欢,和同学关系很好。现在也是老念叨她的同学老师,還老嚷嚷 ...

有了爱心,什么都好办。
在这种背景下的读经,我是赞同的。
而且从您的描述来看,也正好能够证明我这个观点。

我想,只要是人,就有人性。是人都希望被关怀,被爱。
孩子只有在他受到关爱的时候,他才会愉悦。

您说的孩子喜欢读经的事情,描述过于简单。我认为孩子之所以愿意并非长时间读经使得他愿意,而是学校的环境。

我反对的是不顾孩子生理心理特点,强迫式长时地读经只会害了孩子。

但是现实状况是,许多都是不管孩子,只管自己的理想。

而且0-6岁的孩子最好能多点时间和父母相处,父母的爱是孩子成长不可缺少的。
任谁也替代不了。

至于有些孩子喜欢课堂的,我知道在我们小区有一例,孩子四岁左右,父母经常打骂,家里得不到温暖,觉得学校还好些。那是自然的现象了。

我不赞同父母放弃自己的责任,将6岁以下的儿童全托。尤其是三岁以下的儿童更不可。(除了没办法的特殊情况,一般都是托辞而已。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决定的。就要自己去探索到底对孩子意味着什么,到底什么重要了,人生是要有所取舍的。)
问题在我们父母这里,就要我们父母自己来解决,外面想找灵丹妙药不可能。

[ 本帖最后由 寻找中医 于 2009-11-16 20:21 编辑 ]
发表于 2009-11-16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最近一直有个问题问自己,什么是真的爱心?不问还好,一问自己都傻了

自己都这样,怎么懂得找有真的爱心的老师呢
发表于 2010-4-8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讨论的不错, 我咋现在才看到.
发表于 2010-4-9 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9 姜与炙甘草 的帖子

那是因为发这个贴的时候,您还在猫冬呐

我是舍不得那么长时间地离开三七网的,损失太大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16 08:11 , Processed in 0.02165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