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盛夏的叶子

我喜欢自己~~~我的树洞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7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70# aliliya


    谢谢丽丽!在这里真温暖,感觉很安全!
发表于 2012-2-27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摘自丽丽的树洞帖1371:
让我在中间做调解人去调节父母的夫妻关系——NO!这事儿我管不了,我只是孩子,我 ...
盛夏的叶子 发表于 2012-2-24 09:40



给父母人性需要的东西,赞同这一个观点。
曾经,想要努力改变父母的一些生活习惯,改变不了的时候,还生气叫喊,实在是无理。
如今,学着接受他们,理解他们,关心他们,让他们做自己,自由的生活。
发觉,不再无谓的操心,他们也一样生活得自如,而自己,也因此轻松起来。
发表于 2012-2-27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红泥 于 2012-2-27 14:25 编辑

回复 569# 盛夏的叶子


    想说些什么,但不知道该说什么。
叶子,在这里,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你,有着真实的情绪体验的人。

摘录禅音帖子里的一段话,共勉。

“ 好好的欣赏自己,一个自信的人,不是狂妄的觉得自己全对,而是如实的接纳了解自己。我有优点,也有缺点,有擅长的地方,也有不足之处,很正常,很平常。”
那个无力做真实的自己的状态,也是个真实存在的状态啊。
要是人人都像谁谁一样,那不都是复制品了。
做自己,就很好。与众不同的自己!
 楼主| 发表于 2012-2-27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73# 红泥


    谢谢你,红泥!做自己,不做谁的复制品!我记下了!
发表于 2012-2-27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59# 盛夏的叶子


你一定很难受,又自责。
挤牙膏,我不知道你是怎样做的,你说还是觉得委屈,我感觉你的方式有可能不太对。丽丽在她的帖子里分享过,她在课上做示范的时候,师母曾经指出过,要把愤怒和不满用肢体语言有力地表达出来,不然容易陷在受害者的角色里,那样仍然无法找到自己的力量。丽丽当时的力量就不太够。我是这么理解的,你可以再跟丽丽核实一下。
挤牙膏真正做对了的话,是会感到非常轻松的,而不会是还觉得委屈。还觉得委屈,我觉得就还是在这个过程中把自己当成了受害者。这个时候你可以是个迫害者,你可以对假象的对象拳打脚踢,种种暴力,都可以。当然之后要回向祝福对方。
语言上的解释,我也不知道是否表达清楚,你是否能体会到;最好的当然是有师母或者做过的人当面示范。
祝福你找回自己的力量。
发表于 2012-2-28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75# 无所住

是啊,要在挤牙膏的过程中做出击者,即便对方是自己最亲密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2-28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75# 无所住


    谢谢你!你说得没错,我在这个过程中把自己自己当成了受害者,而且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安全感常常会在一瞬间被摧毁,这个角色转换的过程相当难,可能是我挤牙膏的方式不对,我做得不够有力,主动出击的力量不够,这两天在看小巫的《和孩子划清界限》,里面提到一个慈祥的虐待,好像我父母就是这样,借着爱的名义对我实施控制,而我又对此感到内疚,觉得因为没有按他们的道路走而愧疚,这种愧疚会时时涌上心头,看了这本书,我释怀了,我是独立的个体,没有必要为此愧疚,我要做自己想要的父母,也要做孩子想要的父母,不再做情绪的奴隶,我不是受害者,我完全有能力觉醒!
 楼主| 发表于 2012-2-28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巫《和孩子划清界限》书摘:
    慈祥的虐待经常披着这样一件漂亮的外衣:都是为了你好!   
    这恐怕是大多数人从小到大,听到自己的父母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同时也是自己在做了父母之后,对孩子最经常使用的一句话。
    孩子不爱吃饭,家长端着碗在身后追着喂:“为了你的营养,为了你的身体好!”
    孩子爱玩水,身上弄湿了,家长坚决制止:“怕你感冒,为了你的健康好!”
    家长给孩子报了钢琴班、美术班、舞蹈班、英语班,每天陪着孩子东奔西跑上课练习考证:“为了你的将来着想,为了你的前途好!”
    孩子有了自己的喜好,家长马上站出来制止:“别看那种书/不能跟那种人交朋友!你会学坏的!这可是为了你好!”
    孩子喜欢文学,家长却禁止他看小说:“不许学文学艺,应该学理学商学医,这才是正道!都是为了你的将来好!”
    孩子恋爱了,家长对其钟情的对象横桃鼻子竖垗眼:“这个对象不行,跟他/她吹了,我们给你介绍更好的。别伤心别生气,我们都是为了你好!”
    无论孩子做什么,父母都会参与、指挥、压制、干涉:“听我的,这都是为了你好!”
    每个家长都应该坐下来,扪心自问:我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所做一切,真的都是为了孩子好吗?
    茱迪丝.布朗说,父母自欺欺人的通病就是,他们为孩子做的一切,无论如何满足了他们自己,都说成是为了孩子。这种说法表面有理,其实荒谬。我们下定决心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的那一刻,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阻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
    在这个旗号下,父母不仅通威敢孩子的所有的行为,强迫孩子接受父母的选择,甚至指导孩子何时何地以什么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委屈了不许哭!失望了不许生气!高兴了不许叫唤!对父母之情要感激感动、感恩戴德......
      父母把孩子镶在自己精心制作的镜框里,玻璃上反射的都是父母的影子。由于长期必须按照父母的指令亦步亦趋,孩子逐渐远离真实世界、远离真实自我,孩子不知道自己是谁、需要什么,他们埋没自己的感受,迎合父母的需求。每当孩子的想法与父母的要求背道而驰,父母就不高兴,甚至厌弃孩子,在他们眼里,不听话的孩子就是问题孩子。
    我们说这种伤害是无意的,因为大多数父母都竭尽全力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环境,热切地希望孩子一帆风顺、出人头地。他们没有意识到,这种热切恰恰反映出他们内心隐藏的愿望和需求,他们自己没有勇气正视这些需求,而是躲匿在一副面具之后,指挥孩子满足自己的幻想。他们的热切是真诚的,而孩子的自信、能力和成长,就不知不觉地毁灭在这种真诚的热切中。
    茱迪比.布朗批出,在家庭中,父母有着强大的需求,但是这些需求往往被高尚的托词乔装遮掩,暗中扭曲孩子的生活。   
      ......
     毫无疑问,这位朋友的妈妈是爱她的,爱的方式就是把孩子不想要但她认为对孩子好的东西强加给孩子。孩子迫于母亲的强势,不得不接受。这位朋友分析自己时说到,正是这种不由分说的“爱”,使得她成年后有了很多自己不能接受的品质,比如既不会表达愤怒、也不怎么会表达爱。她发现自己经常压抑愤怒和感情,习惯于以别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她很少、也几乎不敢和妈妈做直接的交流,按照心理辅导员的分析,这是因为在交流之前就已经在脑海里出现了妈妈勃然大怒的形象。就是这样轻而易举地,母亲对女儿实施了精神控制,或许说是精神奴役。由于母亲不接受女儿跟她是完全分离的个体,女儿只是母亲表达自己的一个载体,母亲通过女儿对自己的百依百顺获得安全感,那么女儿的正常发育就被牺牲掉了。甚至成年之后,母亲依然对女儿采取“暴政”手段,强求女儿乃至外孙女对自己的情绪负责任,全家人都生活在一种如履薄冰、胆战心惊当中,“伴君如伴虎”。
 楼主| 发表于 2012-2-28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巫《和孩子划清界限》书摘:P93-100
               什么是非爱行为
    徐浩渊博士在《我们都有心理伤痕》一书里写道,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派克医生(Dr.M.Scott Peck)给真爱下的定义是:爱,是一种为了哺育自身或他们的精神成长而延伸自我的意愿。
    美国家庭心理治疗家保罗夫妇进一步定义了真爱行为:
    真爱行为是一种抚育自身和他们情感与精神成长的行为;
     真爱行为助长个体的责任感。
    在写下真爱行为的定义后,徐博士说:“有了这两把尺子,我们便可以比较容易地衡量我们的各种行为、分析我们的情感,判断它们是不是真爱。”
    我们先挑出来一些常见的误区,看一看什么属于非爱行为,尽管它们都打着“爱”的旗号。每列举一种非爱行为,都附上来自派克医生所著《无路之旅》的一段评语:
    1、有条件的爱----“听话!爸爸妈妈爱(喜欢)听话的孩子!不听话我们就不爱(喜欢)你了!不听话我们就不要你了!”相信我们都耳闻目睹过这样的威胁吧?马路边、汽车上,我经常听到家长这样教训孩子。似乎很多人对这种威胁习以为常,根本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这就是有条件的爱:“你必须服从我、遵照我的指令去做、按照我的设计去成长,否则我就爱你。”见多了这样的态度,我开始怀疑那个流行的概念----人们一直在歌颂母爱多么伟大多么无私。以我的观察,孩子对父母的爱才是伟大的,因为这种爱是无条件的。小孩子不知道其他父母是什么样子的,没有比较,因为认定自己的父母无论怎样做都是正确的,为了证明对父母的爱,孩子宁肯牺牲自己,甚至献出年幼的生命。
    而父母的态度呢?绝对是有条件的:乖乖地听话、取得好成绩、考上好学校、给父母挣得脸面和荣耀......不满足这些条件,父母就不爱你,甚至将你逐出家门----“你这次考不好,看我怎么收拾你!”“再跟他来往,我就打断你的腿!”“你让我们丢尽了脸,我们再也不想见到你!”
    有些父母为了轻而易举地达到教训孩子的目的,会明确或者含蓄地以抛弃来威胁孩子。他们给孩子这样的信息:“你如果不按照我要求的去做,我 就不爱你了,你自己搞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吧!”这当然意味着遗弃和死亡。这些父母为了控制和占有孩子而牺牲掉爱,他们的收获就是孩子对未来怀有过度的恐惧。这些在精神上或者肉体上经历过被父母遗弃的孩子,步入成年时,内心深处感觉不到世界是安全的,自己是受保护的。恰恰相反,在他们看来,世界是危险恐怖的,他们也无法为了将来更大的满足和安全而放弃眼前的满足和安全,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未来是很可疑的。
    2、不负责的的爱----前边提到过的甜甜的爸爸、玲玲的妈妈,都属于这类非爱行为:无休止地包办孩子的生活起居、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孩子要什么给什么,想怎么着就怎么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了钱先尽着孩子,舍不得全家吃麦当劳就仅仅给孩子吃,家长坐在一边看着。孩子闯了祸由父母担当着、挨了欺负由父母出面摆平、丢掉工作回家来让父母养着。既不鼓励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也不给孩子树立必要的规则和纪律。表面上看 ,父母“爱”孩子爱过了头 ,舍不得孩子动手、怕孩子累着、担心孩子吃亏、不愿意孩子受委屈......宁肯自己受罪受累、吃苦牺牲,也不能“亏待”了孩子。很多人把这种感情当作一种富有牺牲精神的值得称赞的“爱”,其实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毒害。这种“爱”,远非无私,而是极端自私。深深隐藏在“爱”的旗号背后的,是施“爱”者对受“爱”者强烈的控制欲望。
    这种溺爱中长大的孩子,既缺乏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的能力,又严重缺乏爱心、同情心和责任心;吃不得苦头,承担不了责任,只想别人满足自己,而自己能够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其结果只能是到处碰壁。
    一味的给予和破坏性的养育背后的动机有很多种,但是一成不变地有这样一个共性:“给予者”以爱为名义,仅仅是在回应和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无视对方心灵成长的需要。
    爱不是简简单单的给予,而是明智审慎的给予和不予。爱意味着明智审慎的表扬和明智审慎的批评。除了给予抚慰之外,还要明智审慎地辩论、斗争、面质、敦促、推动和牵引。爱意味着引领。“明智审慎”意味着我们需要判断,判断则不仅仅依靠直觉,而是需要深思熟虑的、有时甚至是痛苦的决定。

    3、依赖性的爱----人们通常对爱最大的误解之一就是将依赖误认为爱。“我太爱你了,以至于没有你,我就活不下去!”爱人之间这样表白,父母也如此对孩子宣称。孩子是父母的“精神寄托”甚或“支柱”,孩子万一有个闪失,父母就活不下去。父母甚至明确告诉孩子:“我们就是为你活着!你可不能让我们伤心、失望,那样会杀了我们的!”
    如前所述,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就颠倒了,孩子变成了父母的精神保姆。更有甚者,家庭中,父母对异性子女的依赖和控制,导致“精神乱伦”,小小年纪,孩子承担的是父母配偶的角色,需要愉悦父母、支撑他们的精神世界。
    “您所描述的不是爱,而是寄生。当您需要另外一个人才能生存时,您就成了那个人身上的寄生虫。你们的关系中没有选择和自由,它基于一种必需性,而不是基于爱。爱是行使自由的选择。”
    我对依赖的定义是:如果不能确认别人对自己的关爱,就无法感受自己的完整性或者正常地生活。
    被动型依赖性来源于爱的缺乏。被动依赖型人格所经受的空虚感来源于儿时父母没有满足他们对温情、关爱和照料的需求。前边说过,童年经历了持续的爱和关怀的孩子,在步入成年时,会深切地感觉到他们是可爱的、珍贵的,因此只要他们对自己以诚相见,他们就会被爱被关怀。而那些在缺乏一贯性关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则没有这样的安全感。他们内心带有一种不安全感,总是觉得“我拥有的还不够多”,感到人生无常、世态炎凉,而且觉得自己不够可爱、没有价值。所以怪不得他们认为自己时时处处争取爱和关注,找到了爱就拼命死死地抓住它,做出非爱、操纵性的、玩弄花招、不择手段的行为,导致他们朝思暮想要保持的关系走向毁灭。

    4、永远无法满足的爱----孩子学会了弹钢琴,“你的英语还不行!”孩子考了98分,“怎么没得100分?”孩子当上了三好生,“老师干嘛没选你当班干部?”孩子考上了大学,“有什么了不起?又没考上北大清华!”孩子有了工作,“挣那么点儿钱?你看人家谁谁谁,在外企当经理,有车有房,你呢?真没出息!”
    孩子谦让,“你怎么这窝囊?”孩子打架,“你怎么这么野蛮?”孩子关心父母,“你少来这套!给我好好学习,考试得第一比什么都重要!”孩子帮不上父母的忙,“你真自私,光想着自己,我们白养活你了!”孩子需要父母的关注,“烦死了,你就不能让我们清静一会儿?”孩子独立了,“外头有什么好玩儿的?回家多陪陪我们就没工夫了?”
    5、牺牲者讨债的爱----“就是为了养你,我耽误了事业,没评上职称,你拖了我的后腿!可你还是这么不争气!”“你让我操碎了心!我身体这么不好,都是让你给气的!”这些父母把自己放在一个“烈士”的位置上,整天唠叨自己为了孩子“牺牲”了什么,抱怨孩子没有偿还这些“债务”,而且还动不动就被孩子“气”病了。“你别再让我伤心失望了,我受不了了!”“你这个没良心的东西,要气死我啊?”
    生育子女是父母自由的选择,养育子女是父母应尽的职责,为了子女而放弃一些事情也是父母自由的选择,这里谈不上是子女耽误了父母的生命。
    个性失调的人根本无法胜任父母一职,对于他们在孩子身上造成的摧残毫无知觉。......他们在无数细节上忽略孩子,不给孩子提供所需的关注。......他们努力逃避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任,往往让孩子替他们承担责任:“你让我发疯!”或者“我跟你爸爸(妈妈)维持婚姻的唯一理由就是你!”或者“你把你妈妈气出毛病了!”或者“要不是为了养你,我早就学有所成了!”这些父母实际上是在对孩子说:“你要对我婚姻的质量、我的心理健康、我生活中的挫折负责任!”由于无法看到这种说法的荒唐之处,孩子们往往接受这种责任,从而变得神经质。
    6、要求回报的爱----温柔一些的对孩子说“爸爸妈妈养育你多不容易啊,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啊!你可不能辜负我们的期望,将来可要记住了报答我们的恩情!”严厉一些的则对孩子要求“我们养着你、供着你、伺候着你,你可要给我们争口气!我们这辈子就指望着你呢!”“你吃着我们的、喝着我们的,我们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你养大,容易吗?我们挣钱容易吗?还不都是为了你?你想想该怎么报答我们吧!”
    这些父母把对孩子的爱和养育当作一种投资,期待着高利率的回报。于是孩子也必须按照他们指定的道路走下去,不能偏离“正轨”一步(这又回到了第一种非爱行为。)父母群体中间往往形成比较、竞争的关系,谁家孩子考上好学校、找到挣大钱的工作,谁的父母就洋洋自得;其他的父母则会拿着那个孩子做榜样,回家教育自己的孩子也要向他们家看齐。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着,父母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大笔的银两在我们身上,我们欠着父母的;辜负父母的期望是一种不可饶恕的罪行,我们一定要为父母争光,要“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可以说,几乎没有人敢质问这样的逻辑有什么欠缺。
    对孩子说“你应该对我们为你所做的一切感恩”这种话的父母无可避免地严重缺乏爱心。任何有真爱的人都理解爱的愉悦。当我们真诚地爱的时候,是因为我们乐于去爱。我们生孩子,是因为我们想生孩子;我们做充满爱心的父母,是因为我们要做充满爱心的父母。的确,爱会导致自我的改变,但是这种改变是对自我的延伸,而不是牺牲......爱扩展而不是缩小自我,爱满足而不是掠夺自我。从实质上来讲,爱与非爱都是自么的。区分爱与非爱,并不在于它自私与否,而是看它行动的目标。真爱的目标永远在于心灵的成长,非爱的目标则总是其他东西。
    一名爱长可能会同时做出一种以上的非爱行为。事实上,这些非爱行为相辅相成,形成一只完整的圈子:家长期望孩子回报自己,必定导致有条件的爱,条件就是必须服从自己、按照自己的设想去成长去生活;为了保证实现这样的设想、保证得到回报,家长就会想方设法阻挠孩子的独立,要么包办孩子的一切,让孩子无法离开自己独立生活,要么在孩子心目中制造内疚或者恐惧的感觉,让孩子不敢离开自己。
    家长给孩子传递的最多的信息,总结起来就是这样一句话:“我们一切为了你,你也必须一切为了我们!”
    看到这里,你也许已经非常不舒服,甚至怒发冲冠、拍案而起:照你这么说,难道我们这些当爹妈的都不爱孩子了?!
    不是的。我没有说过任何父母“不爱”孩子。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父母都特别、特别地爱自己的孩子。我讲的,是“非爱”行为。这一点,我亲爱的读者们,咱们一定、一定要分清楚。
    的确,你爱孩子,爱得天昏地暗。但是你的行为却很有可能属于上述的“非爱”行为。因为你自己没有得到过真爱,你也不知道该怎样才能给予孩子真爱行为。你希望孩子爱你,但是你不知道怎样才能获得真爱。在这种混乱之中,你以为向孩子索要爱,使用要挟勒索、施加压力、制造恐惧、引起内疚等等非爱手段,就能够保障孩子爱你。
    但是,出于压力、恐惧、内疚等等的爱,是真爱吗?
发表于 2012-2-28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78# 盛夏的叶子


    叶子,是否可以转帖?
写出了很多父母的通病,值得反思。
发表于 2012-2-28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140、爸妈不止一次说过,莲藕在他们面前一直很乖,白天晚上从来不哭,我一回家,她就常常借故哭。我没有解 ...
盛夏的叶子 发表于 2012-2-27 10:06



    看到这里,感觉叶子好委屈,发现自己还不会爱别人,抱抱!
 楼主| 发表于 2012-2-28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80# 红泥

欢迎转载分享呀,我觉得这些非爱行为的父母太多太多了,真是值得深思呀!
 楼主| 发表于 2012-2-28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81# 小小草草

现在好多了,爱自己悦纳自己,这样才能真正去爱别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2-28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孩子划清界限》P119-122之心理疆界:
    什么是心理疆界呢?
    在徐浩渊博士主持的“心育心中小学教师心理培训课程”中,有这样的定义:
    每一个活着的动物或者人,时刻都在尽力保持着自己的两种生存空间----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这种空间与外界的界限,也称作疆界。
    相对有形的物理空间,我们每个人还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空间,被一道无形的心理疆界环绕着。
    克劳德和唐森博士解释说,心理疆界给个体划下定义。心理疆界明确地定义出什么是我、什么不是我。心理疆界向我展示,我自己在什么地方截止、他人从什么地方开始,从而给我所有权的范围。
    知道我拥有什么、应该对什么负责任,赋予我自由。如果我知道我的院子从何处起始、在何处截止,我就可以在里边自由地活动。对我自己的生活负责任,让我有充分的选择余地。反之,如果我不“拥有”自己的生活,我的选择就会非常有限。
    两位美国博士讲了这么一个例子:假如有人告诉你,“竭力保护这块土地,你必须对在这片土地上发现的一切负责任”,对了不告诉你这块土地的疆界,也不教给你保护土地的手段,你该有多么糊涂?这样做甚至是危险的。
    良好的心理疆界不是一堵墙,将人和人生硬地隔断开。它更像一道篱笆,明确地划分出什么是我的、我应该对什么负责任,也标明什么不是我的、我不应该对什么负责任,从而把有益的留在我的院子里,把有害的挡在篱笆外,保护我不伤害。
    我们的院子里都有些什么呢?
    最基本的疆界从我们的皮肤开始。这是得知我们和他人之间的区分的首要标志。然而,幼年遭到过暴力以及性侵犯的人 ,往往难于识别和建立心理疆界,因为从很小开始,他们最基本的“地产”已经被别人任意侵犯。
    其他属于我们的、需要我们保护和尽责的“财产”还包括情绪、态度、信念、行为、选择、价值观、限制、才能、思想、欲望和爱。
    粗粗一看似乎非常简单,但细究起来,其中很多道理与我们习以为常的观点大相径庭。
    就拿情绪来分析,它们在我们的动力和行为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既不能忽略它们,也不能让它们占据主导地位。从古老的《圣经》到现代的心理学研究,专家们一致强调我们必须“拥有”自己的情绪,将其归于我们的责任范围之内,而不是让别人对我们的情绪负责任。我们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而不是奴隶,被情绪牵着鼻子走。这就跟我们的传统观念有很大冲突。比如,我们习惯性地认为别人“惹”我们生气,因此对方应该对此负责。这样等于把我们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让别人掌控操纵我们。事实上,没有人可以使我们生气,我们生气与否,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我们是否表达自己的怒气、怎样表达,也是我们的选择。同样的,他人的情绪是他们自己的财产,应该由他们负责,我们不应该由于害怕对方的某种负责情绪而感到内疚或者委曲求全。
    说到选择,这又是我们的责任之一。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导致我们发展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一个普遍的心理疆界问题就是拒绝拥有自己的选择,并且试图将这些责任推卸到他们身上。我们经常说“没办法”、“不得已”、“她/他迫使我”如何如何,这些托词反映出一个常见错觉----我们不是自己生活的主人,别人掌握着控制权,我们不必对自己负最基本的责任。事实上,无论我们感觉如何(无奈、身不由己),我们都在支配着自己的选择。
    什么是限制呢?这条疆界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限制他人,一方面是限制自己。限制他人这个说法并不准确,因为欠产无法改变他人,只能限制自己跟行为欠佳的人的接触,保护自己免受伤害。这么说起来容易,其实很多人根本做不到,比如,不能果断地选择离开伤害自己的爱人、配偶或者老板,而是徒劳地埋怨对方、期待对方改变。
    克劳德和唐森博士告诫我们,悉心地照料、看管、把握、保护我们心理疆界范围内的“财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别人照料、看管他们疆界内的“财产”往往也很不容易。建立心理疆界、维持心理疆界需要辛勤的劳作,因为孩子会反抗我们同他建立的疆界,希望我们替他们负责任;其他成年人也会抗拒我们的疆界,给我们传送各种引起内疚的信息。如果缺乏坚强的毅力和足够的耐心,我们的疆界就会坍塌、崩溃,那么我们也就逐渐失去了心理健康。
发表于 2012-2-28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79# 盛夏的叶子

谢谢叶子的分享,我坦白:小巫的书我还一本都没看过呢。但我倒是一直很想看看《和孩子划清界限》这本书,书名好诱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2 18:55 , Processed in 0.02870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