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伯毅

转帖某大量读经班学子回忆录集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4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同学们的自述,真的很振奋!这些孩子中,必有大才出现!
仆曾混迹于文学界,说句实话,仆所见所谓诗人作家,思想内涵不及这些孩子者,多矣。这些孩子文字表达虽尚稚嫩,但言之有物,虎虎有生气,他日如“不幸”而“堕落”为文人,煞有可观也,说不定能填补中国作家诺贝尔文学榜之空白也。
别的且不说,我辈灌水者且自问:我辈若提笔为文,能达此水准否?
发表于 2010-1-14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预测:这楼即将被关闭
发表于 2010-1-14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第一问

磁盘:帖这些“回忆录”不知道是为了具体说明什么问题
伯毅:不说明什么问题,只是表明实际。

磁盘:也就是说,你试图说明的是“实际”。那么这个“实际”是指“关于什么的实际”呢?你贴上来的这些帖子据说来自那些大量读经的孩子。所以你贴上来的意图,也就是向人们表明“大量读经儿童的实际情况”,对吗?我暂时不去分析这些帖子的内容所反映的问题,虽然这些问题已经足以质疑“大量读经”未见得就是最佳读经教法。我想先从这些帖子的外部展开思考

1、即便这些内容,都是孩子根据自己独立的见解完全诚实地写出来的(不可能),但这也仅仅只是他们的主观感受而已。仅凭这些主观感受,是否足以表明“大量读经儿童的实际情形”?

2、退一步,单就主观感受而言,那些中途退出大量读经的孩子有多少?他们的主观感受,也是“大量读经儿童的实际情形”的同样重要的组成部分。既然同样重要,你为什么不去收集这方面的材料来公布张贴?原因是什么?

3、请正面告诉我们,你所想要表明的“大量读经儿童的实际情形”,到底包含哪些内容。即这个概念的整体是由哪些可分解的部分构成的。一位富有责任心的儿童教育工作者,他必然会对自己所做的工作,有比较系统的了解。

再提示一次:你张贴的内容仅仅反映了“现在正在大量读经的儿童他们自己的主观感受”——并且这种主观感受,是否受到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降低这种主观感受的诚信度与真实度,仍有待观察

关于第一问,我们暂时说到这里,期待你的答复。如果你考虑不清楚,那就请受过系统逻辑训练,善于批判思考的人前来回答,我很欢迎这样的交流与辩证。
------------------------------------------------------------------

关于第二问:

磁盘:请从学理上论证8~10小时大量读经法是最佳的读经教育法门。
伯毅:本末问题而已,搅扰着说都是妄谈,这种论辩即使各自穷尽口舌之利也与实际无关亦无补,还要论啊呵呵~~谁能说服谁呢?都觉得自己是客观的,而智慧之见地与学理之思辨本就不同,迂曲要拉平了说也未必妥当,谁怎么看怎么说都无所谓,无愧对良心处就各安其分吧!

磁盘:你未能从学理上予以论证我第二个提问,而你所称之“实际”,并不能从你自己贴上来的材料中获得比较客观的说明,关此,我已在第一问的简析中予以揭示。

另外,如果一个人尚不能区分”论证“与”说服“的差异,则说明他还不太了解自己的逻辑思辨水平,更不足以奢言”智慧见地“这一类实践理性层面的问题。所以,关于第二问,我们就到此为止,无深入讨论之可能。










[ 本帖最后由 磁盘 于 2010-1-14 18:19 编辑 ]
发表于 2010-1-14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儿 于 2010-1-14 16:47 发表
2、请从学理上论证8~10小时大量读经法是最佳的读经教育法门。
--------适合自己的就是最佳的,不赞成大量可以少量,甚至零量,爱咋的咋的,没人逼你的。自己对自己负责就好了


是呀。没人逼你必须得大量读经,爱读多少就读多少,人家不读,谁管得着呢。呵呵。
但是人家能大量读经的就快乐呀,就成才呀!
你说:“我不想让儿子成才”,那咱就少读点呗。
发表于 2010-1-14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空山泠雨 于 2010-1-14 17:51 发表
看了同学们的自述,真的很振奋!这些孩子中,必有大才出现!
仆曾混迹于文学界,说句实话,仆所见所谓诗人作家,思想内涵不及这些孩子者,多矣。这些孩子文字表达虽尚稚嫩,但言之有物,虎虎有生气,他日如“不幸”而“堕落”为文人,煞有可观也,说不定能填补中国作家诺贝尔文学榜之空白也。
别的且不说,我辈灌水者且自问:我辈若提笔为文,能达此水准否?



是呀是呀。
我的一个朋友,本来还没有信心。看了同学们的发言,真是振奋。
其实学堂是一个很轻松的环境,没有任何压力。
比起那些做在双人一桌的小学生,每天埋头算题,眼睛都带厚厚的镜子,真是!
天上地下的差别。这些学生在这种无压力的情况下成长,没有考试,没有作业,可开心了。
发表于 2010-1-14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海儿 于 2010-1-14 16:47 发表
适合自己的就是最佳的,不赞成大量可以少量,甚至零量,爱咋的咋的,没人逼你的。自己对自己负责就好了


王先生演讲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很多读经家庭将他视为领路人。假如领路人的思考出现偏差,那么这种影响力比”逼迫“更危险,因为受影响者会觉得那是正确的,甚至一直到结果不可能逆转之时,仍以为那是正确的。

诸君以为自己可以独善其身,但这不是一个人可以袖手的理由。我所做的只不过是:当自己以为某个观点可能存在问题(即判断是否正确仍有待论证)之时,我就提出来。

哪怕自己显得很蠢。
发表于 2010-1-14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空山泠雨 于 2010-1-14 17:51 发表
我辈若提笔为文,能达此水准否? ...


我们没有必要为了抬高什么而过分贬低自己,不自觉地罹患”妄自菲薄“之病。我在上面说过,"我暂时不去分析这些帖子的内容所反映的问题,虽然这些问题已经足以质疑“大量读经”未见得就是最佳读经教法"。毕竟他们还是孩子,他们对自己所写的那些内容,并不能完全承担写作责任。

如果那些内容是空山先生所写,而假如空山先生向我请教,我可以告诉他问题在哪里。批评一个成年人,是因为他已具备了完全的行为责任能力。
发表于 2010-1-14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先天一机 于 2010-1-14 17:25 发表

就是,自己对自己负责就好了,这话放之四海皆准。

磁盘兄如果是记者,追问那些用电疗治孩子网瘾的机构“请从学理上论证”,我相信他们也会回答“爱咋的咋的,没人逼你”。要不,最高深的回答:这是智慧。
...


人类发展史上,随处可见为了某种价值观而犯下的严重违背伦理道德的罪过。您提到的以电疗方式矫治青少年网瘾实在是触目惊心的。如果这还不算极端的例子,那么,以摘除大脑犒赏神经中枢为代价,断除毒瘾的颅脑手术则应该算是败坏伦理道德的典型了。这些天方夜谭式的疯狂举措,只会发生在一个集体无意识地道德错位的社会中。

如果将这些惊人的事件看做一个因缘流,你会发现,其中那些专业的医疗工作者,医术不可谓不专精;罹患毒瘾的病者不可谓不可恨;吸毒者家属不可谓不可怜。他们每一个人,都有充足的理由支持这项“他们认为是正当的事情”——吸毒者家属为了摆脱吸毒者造成的沉重的经济压力和精神痛苦,吸毒者自身出于赎罪与重新做人的渴望,医生出于悬壶济世排忧解难的医学良知。

在这种狂热的因缘漩涡之中,你说他们是错误的,是道德错位,谁相信你呢?他们甚至会反问你:你又没有吸过毒,你老公又没有吸过毒,你怎能体会那无力自拔的痛苦?他们甚至会列举大量的实例,来证明这个方法是可行的,是卓有成效的。他们经常以“实际结果”来说服你相信:这种疯狂的医学手段是符合伦理道德的。

可笑的是,当许多的颅脑手术患者重新又走上吸毒道路之时,这个“延后的实际结果”才引起家庭、社会与政府医疗主管部门的广泛关注,进而,深入调查研究患者们被摘除了快乐神经中枢之后的生活品质。这时,大家才发现,这些人将会一直生活在地狱中,直到此生完结——患者们到死,都不知道道德是什么,不知道正是自身道德感缺乏,才导致他们自身戒毒不成功而最终只能转向外力以求解脱。而他们的家属,也不知道正是自己的道德感缺乏,负累于世俗情感,才导致了对吸毒者缺乏真诚关护与帮助,无法为吸毒者提供正面的动力去戒除毒瘾。

那些医生,我就不想再说了,这些WBD一个手术要收好几W——反正,割掉的又不是他们自己的快乐,他们从割掉他人的快乐中获得现金,并美名曰“悬壶济世”,以此为乐。


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道德敏感之人是非常痛苦的。也只有道德本身能够使人出离于这痛苦,自由创生真实无妄的人文。这就是圣贤、菩萨、真人。








[ 本帖最后由 磁盘 于 2010-1-14 20:23 编辑 ]
发表于 2010-1-14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磁盘 于 2010-1-14 19:02 发表


我们没有必要为了抬高什么而过分贬低自己,不自觉地罹患”妄自菲薄“之病。我在上面说过,"我暂时不去分析这些帖子的内容所反映的问题,虽然这些问题已经足以质疑“大量读经”未见得就是最佳读经教法"。毕竟 ...


回磁盘先生:
  在下实非妄自菲薄,亦未曾想要抬高什么。在下睹此读经少年之作,实既惊且喜,有后生可畏之感。在下鄙陋,难免大惊小怪,此乃在下一人之观感,若有高明者以为此作不过尔尔,亦深喜之矣,夫复何言?
发表于 2010-1-14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磁盘先生提到“断除毒瘾的颅脑手术”之害,余深以为然。恰好在下几年前也曾对此事有所评论,一并放在这儿,凑凑热闹吧。

          三九医院,你为什么不忏悔

  手术戒毒被卫生部叫停之后,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的反应最为激烈,表示“保留以法律程序解决问题的权利”,其法律顾问公开宣称:“不排除采取法律行动的可能”(《南方周末》,2004年11月11日)。
  我不懂医学,也不懂法律,但觉得这事未免过于离奇。
  三九脑科医院(以下简称“三九医院”)为什么对手术戒毒这么热衷?时至今日,手术戒毒对三九医院来说,仍是一项医学科研,因为它尚未拿出结题报告,也未通过专家论证予以结题。为了一项科研不惜与主管部门对簿公堂,在中国还真是鲜见,如果我们的科研单位都有这种勇气与执着,中国科研事业跻身世界前列,看来也不会太远了。
  然而看看三九医院的所作所为,却十足令人失望。从今年2月到6月15日被广东省卫生厅叫停时,短短4个多月时间,就为90多个患者动了手术,平均每月近20个(《中国新闻周刊》)!这是实验,还是快刀斩乱麻?既然是科研,总该对做过手术的人进行回访吧,然据《南方周末》报道,在医院提供给记者的“回访资料中,最早时期不超过2004年3月份,而时间更前的术后病人的资料已经无迹可寻”。这叫什么科研?
  因此,许多专家对该医院所谓的“严谨的科研态度”提出了质疑。其实早在几个月前,三九医院早就召开过新闻发布会,把“手术戒毒”“作为正常业务开展,并要实行完全的收费和广告宣传”(《中国新闻周刊》)。而这一切,都是在此科研课题还没有正式结题的情况下进行的!这种不顾科学规律、不顾及患者生命权益、赤裸裸的借“科研”之名而行敛财之实的做法,简直令人不寒而栗。
  做一例戒毒手术,收费在3万至4万元,如此可观的利润,难怪三九医院(还有其他医院)如此热心地“为吸毒者解除痛苦”了。回答记者提问时,三九医院院长徐德志屡次提及该院从国外购买了价值5000万元的设备(今年2月份的说法为3000多万元),我以为,问题可能就出在这5000万元上。5000万不是一个小数目,手术一停,可就全泡汤了。我想这正是三九医院激烈反对手术叫停的重要原因。三九医院本无意于科研,不过是看中了中国手术戒毒这个大市场,不惜花大钱上项目,想从中大捞一把,由于过于急迫,导致科研未果就开始动刀开脑,大把赚钱。古人云“生财有道”,想赚钱也是可以的,但总要符合基本的伦理道德,人脑毕竟不是小孩的玩的橡皮泥,你一刀下去它可能就完全报废了。有专家说,像手术戒毒这样极可能影响大脑功能的医疗技术,至少要5年时间才能看出效果,而从三九医院做第一例戒毒手术至今,才不过9个月。是的,你投资巨大,但人家的大脑就不要了?你要是花一亿元进口一台绞刑架,人家也得花钱来上吊?
  事情实质上并不复杂。医院为了谋利,模糊医学研究与临床服务的界限,在尚未正式得出研究成果之际就把手术戒毒作为正常业务大规模开展,置病人长远利益于不顾。可怜这些为毒隐折磨的“瘾君子”,为了早日摆脱痛苦,任由医院蹂躏自己的大脑,还要交纳高昂的费用。说得直白一点,热衷于手术戒毒的医院,不过是想利用吸毒者急于摆脱痛苦的心理发财罢了,所谓“科研”,所谓“利国利民、造福人类”,完全是欺人自欺。手术戒毒,在国外总共才只有300多例(据卫生部官员),而我们短短一年间,竟开了500多个脑袋,一跃而为“世界之冠”。一向谨小慎微的中国人,在对待国人脑袋的时候,想不到竟如此大胆!
  而令人遗憾的是,手术戒毒因存在严重隐患经媒体曝光并被叫停后,以徐德志为院长的三九医院不仅没有一丝一毫的内疚和忏悔表现,还振振有辞地说什么要“保留以法律程序解决问题的权利”。说实话,我因此很怀疑三九医院的诊疗水平,因为从整个事件中,看不出他们对生命起码的尊重,甚至连必要的感知也没有。
  真要说法律行动,我以为恰恰相反,站在被告席上的,不应是叫停的主管部门,而是三九医院。虽然现在尚不能证明手术戒毒究竟会不会给患者带来危害,但三九医院(其他医院更不用说)的行为严重违反法定程序却是显而易见的,现在就有足够的理由对其进行调查。曾轰动一时的“特富龙”不粘锅事件,美国环境总署给杜邦公司开出3亿元的罚单,并不是因为“特富龙”不粘锅被证明致毒,而是因为杜邦公司没有按法定程序向政府提交其产品可能致毒的报告。强调程序的合法性,未致害而严惩,正是为了有效预防,最大限度地杜绝致害可能,体现的是对公民生命的珍惜和人格的尊重。
  在中国的现实条件下,对一种违规但尚未造成严重危害的行为进行惩罚,似乎显得有点不近人情。但三九医院盛气凌人的强硬姿态却足以令人吃惊,我不知道这是愚昧无知还是麻木不仁。我忍不住想问:你真的就那么理直气壮吗?你手术刀下的一颗颗脑袋,你究竟拿它们当人头还是钱罐?
  ——三九医院,你为什么不忏悔?
 楼主| 发表于 2010-1-14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磁盘先生自是有一种别样的智慧与情怀,看似冷冰冰的其实内心也温润的很,虽然意见上各自抱持着,不过倒还讨论的没什么意气,自觉聪明才智不及这里诸位老师很多。发言也未必尽合理之处,但总是有我的真诚在里面,唉小时候没读经啊水平真的有限呵呵。有机会真的想请这里大家一起在现实的生活中坐坐,能到北京来我来做东,这个时代能有这样一群兄弟朋友,为了这个事情可以吵翻天,但骨子里都是柔情与担待实属不易。尤其是磁盘朋友不知愿意不愿意和我当面聊聊,请请我的客:)很多事情可以当面请教,需要学习的太多,交个朋友先吧!
发表于 2010-1-14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读经学堂的孩子如果不能大量读经,只有说明家长不同意大量读经才转走。
只要家长坚持一下,孩子就会喜欢。家长的态度已摆在那里,孩子是最明白不过的了。所以,这事家长需要反省,与退出读经的孩子无关。
我姐的孩子就是一个例子。
我不知还会有其他的答案。
发表于 2010-1-15 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1 伯毅 的帖子


8~10小时大量读经法,是不是最佳的儿童读经教育法,与你我能不能交朋友是两码事。要说交朋友,四海之内皆兄弟,这是平等智,是站在无差别的根源处说的。我们承认人人平等,不表示我们也承认“每个人的观念都有同等的价值”。清晰分辨这中间的不同,不为权威、利欲、忧惧、嫉恨等烦恼因素干扰自己的判断,这本身就是清静,就是平等智在起用,就是良知决断。

在王先生推荐8~10小时大量读经法为最佳读经教育法的演讲资料中,我没看见相关的合理论证过程。从古至今的家塾教育史上,也似乎没有这方面的有普遍实践意义的例证支持。而通过我自己对生命与经典之间,以及教育的根本目的与读经之间的关系考察来看,8~10小时大量读经法(或者四法印)只是一种个人价值取向所导致的思考结果,而非是真正基于教育本身所作的理性抉择。





发表于 2010-1-15 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zehui_lzh 于 2010-1-14 23:07 发表

读经学堂的孩子如果不能大量读经,只有说明家长不同意大量读经才转走。
只要家长坚持一下,孩子就会喜欢。家长的态度已摆在那里,孩子是最明白不过的了。所以,这事家长需要反省,与退出读经的孩子无关。
我姐 ...



你所说的是这个问题:有的孩子为什么会中途离开大量读经试验。这不是我上面提到的问题。你需要回答的是:现在在读的学生意见,与现在不在读的学生意见,是否同时都在反映“大量读经的实际情形”?

一步一步来,学会理智严谨地思考,比“说话”更重要。



 楼主| 发表于 2010-1-15 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晕倒~~呵呵磁盘兄好像板着脸一定要说教我一下才够体贴,唉,那您就说教吧!我亦很喜欢听,我当然知道这些是两码事,您说的有道理大家自然会信服,不过即便是佛陀在世孔子复生也照旧有很多事理各为所是为是。我这个人不如您精明周密,只是放松的很,大概也很愚钝,自问虽然愚钝但也不是没了良知,以前读金庸的小说就喜欢记的一句话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好像是谁给谁的玉佩上的。有时自己脾气犯顶时常常要提醒自己,即使不是君子也当温和温润些,因为自己好胜心强也常常与人争辩,每每辩完自己又都觉得自己很无聊,有这时间多去看看书多好呢。最近也读些佛经,深深有些个感触,也不知该如何表达,一时忽然觉得这个世界真的是很多的夹杂纷扰,高明的人如兄台这般也都满面风霜的不见一丝笑容,苦啊!苦啊!都蛮苦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6 19:25 , Processed in 0.02282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