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家乐妈妈

推荐阅读——回顾五年探索、养生与成长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4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25、易的“真传”
    学易的人容易陷入一个误区,以为有一个至高至真超级强大的终极“易理”,等待我们去发现、去领悟,如果能得到它,就会变得非常厉害,无所不能无所不知。
    的确有一个终级的“易理”,但是说出来可能会让很多人“失望”,因为听起来一点儿都不“强大”。

    这句话,对于我的老师来说,是师傅给他的“真传”,他得到后,恍然大悟,尤如醍醐灌顶。对我来说,我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却没有那么大的“惊喜”。原因在于,我没有象老师那样,对“易”付出过那么多的精力去琢磨、去探索、去苦究。我能得到与我的付出相对应的感知,却得不到老师那种甚深的内心的感动与感悟。

    这句话就是:易理即常理。

    看起来很稀松平常,是不是?
    原来,没有独立在外的高深易理,真正的易理是合乎常理的。“易”不过是指引我们,看见我们原本能看见的、感受我们原本能感受到的。
    两年后,我在《道德经》里读到这样的一段,可以作为对该句的注解:“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这件事也提醒我:没有什么是凭空来的。如果没有下到足够多的功夫,即便是得到“真传一句话”,也未必能领悟它的全部精深含义,或许只当稀松平常,擦肩而过。
 楼主| 发表于 2014-2-24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26、人生是定数吗?变数又在哪里?

     如果说,一切都能算出来,那人活着有没有意义呢?是不是剧本已经写好,我们无非是演一遍而已?

    当然不是,人生有定数,也有变数。命运可以算,但未必能全算准。这不仅仅是水平的问题、方法的问题、模型的问题。
    算命有一条行规是不给“修行人”算。为什么吗?因为算不准!

    前面说过,能算是因为有规律。一个人出生于什么时空、什么环境,这些因素可以确定先天的“命”。还有一句我们常听的话,也道出了一个真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心性基本上固定。性和命确定了,加了流年运势、后天环境,基本上可以推演出一个人的命运。

    但是“修行人”,修得是心性,心性转了,再按原先的模型套路,就算不准了。也就是说,如果心性转化,命运也就随之改了;心性没有转化,就拥有一个注定的命运,一个可能被别人算准的命运。所以说:命运是注定的,但同时,命运也是把握在自己手中的。

   明白了这一层,我对算卦彻底放手了。因为,它无法真正改变什么。即便请大师指点、化解,如果不触及心性上的改变,没有什么意义。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按下葫芦浮起瓢,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人要有担当,活得坦荡。该来的一定会来,该去的也一定会去,欠的帐一定要还,真是你的别人拿不走。想改变就从根上改,要调整就从心性上修。做机巧的事,徒劳无益、枉费心机。
 楼主| 发表于 2014-2-24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27、从“心理”入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有些朋友留言谈到自己所遇到的生活中的苦恼,不知道如何解决。这确实是个很深的问题,没有自信、没有安全感,不是瞬间就能解决的,问题是有“根”的。当然,这些问题是与“心性”有关,但对很多朋友,包括当年的我在内,都不是那么好理解、好操作。我个人觉得,近些年国内外对“心理”研究得比较多,有些内容比较“落地”,从这里探讨、尝试,对现代人来说会比较好入手。

     一直以来,对于“心理”方面的问题,我很有兴趣,经常买些相关书籍,供闲暇时阅读。
    记得读研的时候,“神经生物学”结课时,每人要做一个研究报告,我的选题就是“抑郁症”——从“科学”的角度、分子水平解读“抑郁症”的发病机理。那个报告汇报的效果不错,因为有不少名人和明星帮我抓眼球,比如:海明威、张国荣、梦露、邱吉尔、崔永元、黛安娜、三毛、梵高等。
    但我内心对从“科学”角度、化学分子角度解读抑郁症等心理症状持怀疑态度,我感觉那只是关联的现象,那些展现是“果”,不是真正的“因”。相关的药物治疗,仍然治的是标,治不了本。“本”在药物达不到的地方。所以,我相信心病还需心药医,化学药物只能“控制”人的状态,并不能治疗心理的疾病,更不能解决心理问题。

     在2010年的下半年,我接触了一个“萨提亚”亲子关系工作坊,触动很深。说是“亲子”,其实更多地是关注家长自身,因为孩子的问题源自家长。它让我从家庭承续的角度,看到很多麻烦是怎么来的。

    不管意识或没意识到,通常我们会以固定的心理模式来应对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以某种固定的姿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这种姿态就是我们的行为模式。我们遇到问题,通常会有什么样的心理反应?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是接纳、是抵触、是逃避、是推卸责任……都与之相关。

    在我们小的时候,周围的人与环境,会促使我们形成一种“心理模式”、“生活姿态”。这是一种很自然的过程,一个人必须与他的生存环境相协调,才能获得生存所需要的生理与心理支持。然而,这种“生活姿态”或“心理模式”一旦形成,可能会伴随我们一生,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可是,随着我们的成长,外界环境变了,周围的人也换了。少部分人能主动去调整自己的模式,适应变化后的生活;大部分人却意识不到,仍然延用原来的模式,这就有可能给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会感觉不适应、做事不顺,情绪低落。前面提到的,我个人遇到的波折和定位的问题,也是属于这一类的。
 楼主| 发表于 2014-2-24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28、你能说出自己的几个优点?

    在萨提亚工作坊开始时,有一个细节给我印象很深。老师给每人发了一张纸,来写自己的五个优点和五个缺点。大家拿起笔刷刷地就开始写缺点,写完缺点,再写优点的时候,笔下都很犹豫……很多人直到时间结束,也没写够五个优点。
    我也是没写够五个优点的人之一。印象中,我五个缺点很快就写完了,如果让我再多写几个,估计也没问题。优点,最终只写了三个。写优点时,一是很迟疑,我的优点是啥呢?对这方面很陌生的感觉; 二是下笔的时候,满心的忐忑,仿佛在做一件会被批作"自吹自擂"的事。

    我们都清楚地知道自己有很多“缺点”,却不清楚自己的“优点”。是不是因为我们都是很糟糕的人?当然不是。那为什么对缺点和优点的感觉,差别会这么大呢?
    原来从小我们所受到的教育,都要找自己的“缺点”、“不足”,然后“改正缺点”、“弥补不足”,优点通常不会被提到,以免骄傲自满。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一直都觉得自己不够好,自我价值感偏低,自我认同感偏低。

    会在未来有一个点,我们能改掉所有缺点,成为一个理想的、完美的人吗?
    不会的!因为,没有绝对的优点或缺点,事物都有多面性,优点也会是缺点,缺点也会是优点。什么时候能改到头?这是一条让人紧张不安的、没有尽头的路。

    永远都觉得自己不够好,永远要从别人的评判中才能看到自己的价值,无法完整地接纳自己、认同自己。这就是我们不自信,没有安全感,内心不快乐的根源。

  事实上,我们不需要“缺点”,也不需要“优点”,我们就是我们本真的样子!不需要被评判、不需要被贴标签。我们渴望本真的自己,被家庭、被我们在意的人,平和地接纳、认可。
 楼主| 发表于 2014-2-24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29、我们希望被接纳,别人也希望被我们接纳
    接纳别人与被别人接纳是相辅相承的,我们希望被接纳,别人也希望被我们接纳。

    接下来,有一个简单的场景,对我有着很深的触动与提醒。在这个场景里,我扮演妈妈的角色。
    背景是这样的:儿子和小朋友们玩耍、打闹,不小心碰到了一位小朋友的眼睛。伤情不是很重,眼周有些肿。孩子们各回各家后,受伤小朋友的家长带着孩子找到家里。扮演妈妈的我,接待了他们。待他们离开后,我要和孩子沟通这件事。
    场景从这里开始,我是妈妈,扮演我的儿子是位男性——资深瑜伽教练,感受力比较强的那种。
    我关上门,转过身来,对着孩子说:“孩子,跟妈妈说说怎么回事?”
    “儿子”看了我一眼,保持沉默。
    我稍有点儿急,接着说:“快跟妈妈说,到底怎么回事?”
    “儿子”还是沉默。
    ……
    然后大家分享过程中的感受。
    我说:虽然家长带着孩子找上门来,是件麻烦的事情。但我还是心平气和地和孩子沟通,先了解事情的经过,然后再考虑如何处理,但我不知道为何他什么也不说。
    扮演我儿子的瑜伽教练接着分享他的感受:我感到一股很大的能量压过来,压得我透不过气,我从心里抵触、害怕、想逃开,什么都不想说。
    他的这种感受,得到了观众们的认同。
    我却因此大吃一惊!我以为自己是“心平气和”地在跟“儿子”沟通,希望他能不受干扰地、原原本本地告诉我事情的经过,没想到对方的感受却相差甚远。我用的词句可能是中性的,但是语气和所传递的气息却不是,那气息里明显地带着紧张、带着对麻烦的厌恶。我没有真正接纳这件已发生的事实、没有接纳儿子,儿子自然也不接纳我。
    事实上,我们所认为的自己,与真实情境里的自己,很可能相差甚远。我们所认为的自己,是头脑里的自己;真实的自己,是头脑、内心和潜意识的共同表达。语言可以美化,举止可以合礼,但发自内心和潜意识的气息,却不容易被装饰与敛藏。
 楼主| 发表于 2014-2-24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30、看清背后的缘由,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彼此

    “萨提亚”里有一项内容叫“家庭雕塑”,以简单的肢体语言,表达家庭成员们对待某人的态度。通常是摸拟某人儿时的家庭生活状态。扮演的人可能与真实的家庭成员在形象上相差很大,也没有专业到位的表演,但是我很吃惊地看到,当儿时的家庭生活状态“重现”的时候,那个仿佛回到儿时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强烈情绪。从年龄上说,她早就不是当年的那个孩子了;但是从内心来说,她依然是当年被环境雕塑的孩子。她会激动,她会忍不住流泪,甚至她有可能情绪失控。
    在人生中,她一直保持着年少时被雕塑出的姿态。在后来的工作生活中,她遇到很多问题与困惑,却不知道它们从何而来。很多问题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背后是有“根”的,看清了根,才能理解她。

    毫无疑问,父母长辈在孩子的养育中承担重要角色和责任。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成年后的孩子可以将问题推回给父母长辈。我们可以籍此看清问题的根源,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生命,我们还需要付出积极的努力去化解问题。因为一切都不是凭空来的。

    父母也是从小长大的,当年的社会、家庭环境造就了他们。他们出生于被长年战争破坏的家园,儿童时期对饥饿有着深刻记忆,青少时经历了一直被当作社会伤疤遮盖、避而不谈的十年浩劫,文斗武斗、血雨腥风、划清界限……这些都可能对他们造成的严重的心理创伤。他们可能比我们更缺乏安全感、比我们更不快乐,才会做出一些在我们看来伤害子女情感的举动与话语。他们更渴望被接纳、被认可、被关爱。

    所以,知所从来,知其所去,看清背后的缘由,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彼此,更好看清我们在时序与空间所处的位置,最终能够真正地接纳与转化。

  如果我们能觉醒,一切将会在这个当下被转变。如果我们不觉醒,一些苦痛折磨将代代相传。
 楼主| 发表于 2014-2-26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家乐妈妈 于 2014-2-26 10:27 编辑

31、果真,那不是孩子的问题

    小时候,我会为父母不理解我、没有自由、被要求而感到苦恼,并在心里发誓:将来我长大了,一定要尊重自己的孩子,不强迫他做他不愿意做的事。

    我一直记得这个“誓言”,我以为我做到了。但生活却以某种方式告诉我,情况和我认为的不一样。

    在儿子快7岁的时候,我与他的冲突越来越多,只要是我让他做的事,哪怕再合情合理,他都是坚决不干。我越来越感到头痛,越来越拿他没办法,经常被他弄得气鼓鼓的,实在没办法时,只得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与他隔离,以免我实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而以武力解决。

    那时,我和老公达成统一战线,因为他老家有句话:“七岁八岁狗都嫌”。意思是说,七八岁的孩子,到处惹事生非,不仅人烦他,连狗也会烦他。正巧儿子就要七岁了,我拿这句话作为“护身符”,认为这些都是孩子的问题。

    他的一些日常行为,也让我不喜欢。比如:他爱看蜡笔小新,经常自己打开电脑去看。在我印象中,蜡笔小新比较馋、比较懒还比较“色”,总之不是个好孩子、好榜样。

    频繁的冲突让我们双方都很痛苦,我经常生气,他经常紧绷着、有时还掉眼泪。我想解决问题,但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

    直到有一天,我问他:你为什么爱看蜡笔小新呢?他说;我喜欢看小新把妈妈美伢气得要发疯的样子。那一刻,我突然醒悟,他喜欢看蜡笔小新,不是因为喜欢这个有点色的小男孩,而是借助动画片的情境来宣泄对妈妈的不满。后来,我们又聊了很多,他说每次他和我冲突后,都在琢磨下次如何打败我,如何能不流泪……天哪!我还当他是个小孩子,而他却一直在琢磨我,一直在为如何坚守自己的意志而努力!我居然一点儿都没意识到。

    我和老公,一个来自农村,一个来自小城市,最终在北京发展、安家,是认同个人努力与奋斗的。尽管在理念上、表面上认同让孩子自由成长,潜意识里,或明或暗地,对儿子是有要求的,希望他出类拔萃,希望他出人头地。如果他做到了,接下来将有更高或更进一步的要求,水涨船高。当他无法忍受无休止的、超出他能力的要求时,他开始了彻底的反抗。

    当终于看清缘由,做出调整与改变,我和儿子的冲突就自然消失了。蜡笔小新,他再也不看了。不过,还有一些心里的“小坑”需要慢慢去填。

    果真,那不是孩子的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4-2-26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32、接受自己是个不完美的妈

    曾经,我担心自己这个不完美的妈,会不会给孩子造成一些不利影响?但显然纠结于过去没有用的。向前看,孩子在成长,我也在成长。也许,这并不是件坏事,它让我们明白,一切都在转变、转化,我们能够把“不好”转变成“好”。切实体会到这种转变、对未来有信心,也许是一个更大的收获。

    我们能接纳别人,接纳周围的事物,也能接纳自己,慢慢地变得越来越包容。而包容,有着巨大的魔力。真正的包容,没有损耗、没有紧张、没有争斗、没有阻碍,它是通达的、开阔的、温暖的、放松的、充满能量的。

    这个“秘法”老祖宗很早就知道而且传达给了我们。记不记得我们常用的词“容易”?仔细去读会发现它一直在传递的信息:容易,容则易。如果我们能真正的包容,一切将会由难变易,更容易相处,更容易成长,更容易获得力量。

    那些“不容易”的事,是不是因为“不容”才“不易”的呢?
 楼主| 发表于 2014-2-26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33、“心性”是人生的基调

    如何培养教育孩子,是每个父母都关心的问题。这一路走来,我也在不停地体会,反思。孩子是幼苗,在他幼小的时候,吸收、养成的对他未来会有比较深远的影响。什么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什么是最有力量的?我的感受是“心性”。

    心指引人生的方向,是人生的源动力。一个有心的人,一个用心活着、用心感知的人,拥有灵动和谐、不断汇聚的能量。心性,是整个人生的基调。好的心性,宽厚、包容、智慧,是人生最有力量、最有价值的部分。

    现在,孩子有条件学各种技能、技艺。技能、技艺是为“用”的,谁来用它们?是“心”在用。唱歌是为了表达内心的情感,画画是为了表达内心的感受、跳舞为了表达内心的涌动、语言为了表达内心的想法……所有的技能和技艺,都是为了心能更好地“表达”自己。所以,心是根,其它是展现方式方法。所有学的东西,如果不能跟“心”连接,只是没有灵魂的套路和技巧。

    呵护孩子的心灵,也不断地提升自己,让他的心能持续地从自然、从生活中汲取能量,拥有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想法。不论学什么,做什么,让孩子自由地、全心地去体会、感受,让它们与心相通,与心连接。如果和心没有连接、或者没有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需要表达,那么他的所学所习将局限在“术”的层面,可能一时看起来很有效果,但却走不远,未来很难有所突破。他可能成为一个技师,却永远成不了大师。

    所学不用多,因为学了之后要内化于心,才真正能用,“化”需要时间,是“功夫”。若是忙忙碌碌象赶场似地上各种培训班,所有东西只有时间“学”、没有时间“化”。泛泛而学,没有深层的体会,就不会真正入心。不入心的东西,徒劳无益,最终都会被废弃。真正学通了一两样东西,心智到达一定层面,再学别的都很容易。

    一颗敦敏的心,有清晰的方向、丰富的感知和厚实的能量。他有自己的力量,他的人生,不会走偏。
 楼主| 发表于 2014-2-26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34、孩子属于世界,世界属于孩子

    感谢孩子,他以一个鲜活的生命,给予我众多启示,让我与他一同成长。

    天生,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会盯着这儿,看看那儿,摸摸这儿,碰碰那儿,咬咬它,闻闻它……不停地探索、不停地感知这个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尝试、互动,知道冷知道热,知道粗知道细,知道甜知道咸,知道痛知道痒,知道危险知道安全,知道规则知道界限,知道前进知道后退,知道争取知道让步,知道友爱知道敌意,知道协作知道独立……
    孩子天然具备从生活,从这个世界学习的能力。这是自然之力,也是培养孩子最有效的途径。

    或许我们总觉得他们“弱小”,需要教导与保护,总想教会他怎么做、告诉他该干什么,告诉他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希望他“听话”,希望他少走弯路,希望他能快捷地获得更多……但我们却容易忽视,他内在力量的成长。多余的教导、多余的声音,会扰乱孩子的心境,会干扰他的探索,会矛盾他的心理,会促成他的依赖……

    可不可以,我们放下担扰、控制和潜在的恐惧,闭上嘴巴,远远地注视:
    看着他跌倒,然后自己爬起来,再度奔向他的目标;
    看着他反复尝试,终于解决问题,绽放开心的笑容;
    看着他因为迟到,开始主动关注时间,学做时间的主人;
    看着他与小伙伴们闹了别扭、学会让步,最终一同快乐玩耍;
    看着他一步步地完成自己的设想,获得梦想变成现实的途径与自信;
      ……
    每一个体验,都有新的收获;每一段经历,都是心灵的滋养。在孩子与世界之间,没有阻隔。这个世界是我们,也是他们的。

我相信,爱是一片自由探索、自由成长的天空。孩子拥有探索和感知的自由,自己能够直接获取经验与知识,远比从成人那里获得现成的知识和经验,更为重要。这是不同级别的能量。

    我想象有一天,他离开家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时,我不需要为他牵肠挂肚。因为世界对他来说并不陌生,通过近二十年的成长,他已拥有在世界畅游的能力。
 楼主| 发表于 2014-2-26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2# 遇见未知


    更新了。后面的更精彩,关于教育孩子的篇章,和庄先生的理念有相似之处。
发表于 2014-2-26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好,跟贴学习!
发表于 2014-2-27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棒的妈妈
发表于 2014-2-27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1# 家乐妈妈


   谢谢亲,我又去追过了,真的很棒,因为我才认识中医二年不到,接触三七网也才一年半时间,所以你分享的那篇文章特别能引起我的共鸣。谢谢家乐妈妈,有心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3-4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35、 “圆运动”学习活动,是“共同求己”

    亲子与心理,聊到这里就基本结束了。可能有的朋友会觉得我太随心了,明明是社区的版主,却不务正业,尽整些与中医养生没什么关系的东东。嗯,接受批评,下面聊点儿干过的正事。

    2010年“顺应自然”网友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原理和食疗方,指导社区的一些妈妈调理孩子的病症,收到的很好的效果。于是大家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能全面地学习和了解这本书的内容。2011年初,在“阿金”、“我爱阳光”等网友的倡议下,我在亲子健康版内启动了《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学习活动。没有能讲课的老师,就因地制宜,采取集思广议、自修导读的方式,由网友们投票,选出大家公认在这方面有一定知识积累、比较有见地的网友来带领大家阅读和讨论。其实,这是一个挺新颖的模式,也是一次共同“求己”的尝试。现在翻翻当年的老帖,看大家你来我往的探讨交流,仍然会为当时的学习气氛所感动。这个活动结束后,社区成立了“一起圆运动”小组,由“我爱阳光”组长继续带领大家探讨实践“圆运动”,后历经多位组长主持,成为一处学习、探讨古中医调理及方剂的园地。

    对于“圆运动”,我只参与了学习活动的早期组织和交流,后来“一起圆运动”组的发展完全归功于“我爱阳光”、“rooty”、“机务艘”、“圆运动”(个人网名)这些优秀的组长和共同求己的网友。尽管他们都不是中医方面的专业人士,但用心、认真、坚持,不断学习、实践、总结,形成了真实、丰富的“圆运动”资料库,给后来人以启发、帮助和参考。现在回头看,觉得他们真是幸福的人,他们的“求己”,提升了自己、助益了他人,至今,这份正能量依然在山药社区、在世间传播。
     对《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一书,我个人认为这是一本书是很好的学习用书。学中医、用药方,最忌讳只见“术”,不见“理”、不见“道”。如果不了解背后的道理、不了解病因、适用症候,拿着方子就用,差不多就是在碰运气。不管你觉得这个方子多么安全、多么绿色,只要能治病就是有偏性,有病病受之,无病人受之。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是由上到下,全面、贯通的一本书。它有“道”层面的内容,能上接《黄帝内经》与生命宇宙观,并尝试与近代科学常识兼容;有“理”层面的分析,详细剖析《伤寒论》中著名经方的医理;有“术”层面的汇总,比如方子、用量、用法、案例等。“道”和“理”,是一切应用的基础,为一切变化所遵从。如果真正能从头到尾地将此书读通、领会,临症应用不成问题,也是安全有效的。有志于用方剂调理的朋友,可以多下功夫研究研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5 05:35 , Processed in 0.02446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