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燕果

中国:世界上最聪明的国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6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最近观察到读经的孩子学习能力很强,我妞的学堂不是那种大量读经的,孩子们随便读几年一年级二年级就进体制了,拼音没学,英语平时就只是听下,数学一点没教。这些孩子,有进公立、私立的,进校前没有特别补习,进入后也没上什么奥数,就是学些乐器或者其他孩子喜欢的,但功课都很好,班里前几名。我妞因为还没进体制,所以碰到这些离开孩子的父母,我都很关心她们的学习情况,有个男孩,进入南师学生办的一个学校,直接上二年级,功课很好,周末请爸爸给他报了好多兴趣班,只有乐器是父母勉强他学的,他成绩最好的竟然是英语,这个学校以中英文并重闻名,他爸爸说从没补过包括英文。有个女孩也是直接上二年级,上的是港人子弟学校,功课很重,香港教材内地教材都要学,她上课喜欢跟人说话,老师提问她都会,老师也拿她没办法,有次考试数学才考六十多,妈妈问,答整天做这些题太无聊,都会了,不想再算,就找人抄的,结果抄错行了,我们听了笑死了。我觉得我们的孩子都很聪明,体制下学习其实把孩子都搞笨了,如果恢复传统教育,这些孩子不可限量。
发表于 2013-12-6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0# 冬瓜妈

    嗯,说的是。
    极为现实的问题。
发表于 2013-12-6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燕果


    其实我觉得问题可能出在现在的中国教育现状上面,能够自主学习的孩子不多,大多数都是被家长逼的,或者是迫于压力。很多人都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
成天在高压下成长的孩子,我觉得很难去发展情商。。。
发表于 2013-12-6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1# 麓羽


断章取义一下: 数学一点没教...直接上二年级。
-----------------------------------------
    无师自通100以内的加减法?
  
   以前农村有不少从未上学的人,却能对日常简单的买卖应付自如,加减乘除都不在话下,确实值得思考。好像是会识数,自然就明白加减,之后也很容易明白乘除是怎么回事,时间久了就都会了,但特别复杂的计算还是很吃力。
发表于 2013-12-6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小的孩子,比来比去的真的有意义吗?
我们这些跟帖的这些人,真正有几个不是应试教育走出来的?看看你自己,还有你周边的人,还有几个人对学习还保有热情。确实有些人成年以后还是会学习的,但是大多数中国人,应该不会去学习了吧?我不知道国外怎么样。也只是听说,听说犹太人喜欢看书学习,所以公认的犹太人聪明。
这些高压下的孩子,如果没有家长的压力,没有考试毕业的压力,走上社会,还会去学习吗?
发表于 2013-12-6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麓羽 于 2013-12-6 12:38 编辑

家长有没有教不知道。你说的是,过去农村不识字的老太算帐都很快,算基本生活技能吧。
发表于 2013-12-6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 iamdoudou
这是教育不是打仗。丢人倒不觉得,被人当猴耍那可是有一点。我只是说明一点,这样的比较荒唐无比。
人是有成长期的,别人学得慢,是因为按照生长期来。你打了鸡血赢了别人,能支撑多久?

而且在打鸡血的过程中,牺牲了多少人的青春年华?

乌龟和兔子比赛当然光明正大,可是你能说兔子比乌龟聪明么?
发表于 2013-12-6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6# 麓羽


       传统教育?传统教育自然有它的好处,但不是"学习能力很强"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甚至连概率可能都影响不了。

    民国以前的教育算是传统教育吧?
    传统教育有两个版本:理论设计上的理想版本,也有物理实现上的现实版本。
    理想版本几乎从来未实现过,因此现实版本的影响更大一些。

    比方庙堂之上的人四书五经读得比谁都不少,然而300年一次的治乱循环可真是稳定得很,朝堂之人彼时也身家不保。因此毛老人家才决心做第二件事情。很多人对这个第二件事胡言乱语,包括老大。
发表于 2013-12-6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小玩 于 2013-12-6 14:44 编辑
2012年的pisa测试结果又出来了, 上海又是遥遥领先三项第一.

有意思的是, 前七名的地区全是东亚地区, 其中 ...
燕果 发表于 2013-12-6 00:17



    这个东西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既然成绩不允许向学校公布,学校如何知道自己学生真实的测试水平呢?

中西方教育体系本来就是两个不同的体系,而我们用自己东方的教育模式教育学生,却由西方人按他们的体系来评价,你不觉得这里面存在很多问题吗?

如果按照他们的评价体系来评估我们的教育,调整我们的教育政策,意味着我们教育这块最后的堡垒将会有他们来掌控。

在PISA试题中,阅读部分大量以标准化题型出现,这跟我们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是相悖的,而恰恰是这个阅读素养测试,被主办者认为是需要提高的。

国内传统阅读教学,是根据中文的特点,特别注重字词句、段、篇章、结构的整体合一,而标准化考试时按外国语言特点设计,它主要以逻辑判断为主,根本不体现字词句段篇章的理解。按照他们的路子走,意味着今后我们的阅读教学必须和国际接轨,按照他们的套路进行语文教学,我们中华文化的传播将遭重创。

华人地区为什么优秀,我前面已经讲过了,跟学得深难累有很大关系。

至于你说的“也就是对数学的理解,归纳,分析能力, 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不能把测试水平高和死记硬背拉等号。”是外行话。标准化题目具体内容可以变化,但题型是可以复制的,标准化试题最大的弊端,就是可重复性,只要掌握题型,花费大量时间重复训练,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不然我们学生那么大的作业量哪里来呢?这不是死记硬背是什么呢?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小的孩子,比来比去的真的有意义吗?
我们这些跟帖的这些人,真正有几个不是应试教育走出来的?看看你 ...
克莱尔 发表于 2013-12-6 10:22


没有学习热情, 是因为生活里没有了学习的动力。比如我的表姐,小时候学习很差, 父母到处找门路勉强上的大专。后来移民去了加拿大,为了生存,不用逼, 自己去学了新的专业, 现在上班了为了有更好的工资, 还不停地充电,考各类证书。

还有三七网的妈妈们, 本来谁爱看教育和中医啊,有了孩子以后,学习这些的热情之高有谁逼着呢?

但是孩子大多一开始是没有学文化的热情的, 因为他们没有这个需求. 为什么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因为他们自己要养活自己, 所以过早地要学习生活技能, 而普通的孩子只有玩的需求.  最好的学习当然是有了需求再学习, 如小农经济时代的学徒学习方式,但在大生产的时代已经不太可能回到那种方式了. 只好家长学校先给个初始动力, 让他们打好基础, 长大了根据自己的需求继续学习.

其实犹太人逼孩子读书一点都不比中国人差。一个美国人告诉我, 看犹太人的孩子在学什么专业, 一般是社会什么专业会火的风向标. 比如现在中文学校里就有好几个犹太孩子, 父母都不是中国人, 感觉中文要热.
 楼主| 发表于 2013-12-6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东西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既然成绩不允许向学校公布,学校如何知道自己学生真实的测 ...
李小玩 发表于 2013-12-6 14:42


这个考试的目的不是让学校知道学生的测试水平的,而是用于国家调整自己的教育政策的。

中西方教育是两个不同的体系不知道从何说起。  东西方的教育思想是有差别的, 但中小学教育体系却是一模一样的。

阅读考试考的主要是理解,而不是语法式的东东。如果从阅读理解上来说, 中外文章的理解并不存在很大区别。外国的阅读考试都是标准化, 但国外的英文教育却非常灵活, 孩子有大量的读写练习,生动有趣,这是我喜欢的一点。所以考试标准化不意味着教学必须标准化。但标准化考试是目前唯一能相对公平衡量孩子水平的方式,别的方式受主观影响太大。

华人学习好当然是因为华人学得更多更难, 难道学习还有捷径吗?别的国家要提高孩子的水平当然只有靠增加学习量和难度。

学习数学没有捷径,大量练习是必须的。但标准化考试也是可以考察数学的应用能力的,无非是有时候解题的思路部分被省略了。没有证据表明中国的学校有办法复制PISA的题库。因为考试成绩不按学校公布, 不用于衡量学校的教学水平,学校也没有必要用这种办法来准备考试。
发表于 2013-12-7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毕竟大多数家庭是没钱也没关系的。10万到20万的择校费,不是谁都能拿出来的。
普通家庭,只能寄望于孩子奥数学得好,或者别的特长突出,可以被名校选中。】
不说名校,起码是好点儿的学校吧。
如果不能提前被好学校选中,就要电脑大派位,派到哪个学校是哪个学校。
这个电脑派位,里面的名堂也多着呢!听起来好像很公平,实际上猫腻也很多。
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派到太差的学校去。
小学升初中,很多家长说起来都是一把辛酸泪。
冬瓜妈 发表于 2013-12-6 08:59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最贵只有更贵。家长们非要合伙把名校往天上捧,完了又自个儿去单挑,到最后只能是一把辛酸泪了。
发表于 2013-12-8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小玩 于 2013-12-8 12:20 编辑

[quote]这个考试的目的不是让学校知道学生的测试水平的,而是用于国家调整自己的教育政策的。

中西方教育是两个 ...
燕果 发表于 2013-12-6 22:57 [/quo


你的说法自相矛盾的地方颇多。

中国的学制、教育宗旨、班级设置、教师授课模式、教学教育理念和西方一样吗?是一个体系的吗?连教育部官员都承认有欧美体系和国内体系,你一句话就说没有区别。这里懂医的人很多,中医和西医是一个体系吗?他们能是一个体系吗?西医和西方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中医和中华文化是一体的,我这么说主要是想帮助大家理清对中西方教育的认识,可以说能理解中医的人,就能理解中国的教育。懂得西医的人,基本上可以理解西方教育的实质。

我来三七论坛主要还是看帖学习,不太参与辩论,有时关于教育方面的问题,因为我是从事这个职业的,偶尔会出来说说话。特别是目前对教育的认识,话语权不掌握在一线教师手中,我们对感受最深的行业没有发言权,而我们的观点往往发出来也是非主流被边缘化的,所以遇到三七论坛这么好的氛围,我就不妨说多一点。

我跟楼主的观点差别太大,要辩论起来很困难,我不想说太多。

谈到阅读,楼主还真是说了外行话,中文的语法本来就是从英文中传进来,古代文言哪有句子成分之说?只有英文才有,中文的语法体系是移植英文的。教改之后,语法早就淡化不考了,学校老师也不怎么教了,倒是英文在不停地教语法和考语法,你张冠李戴,戴在中文头上。

国内的教育评估需要外国人来评估调整吗?中医把评估标准交给西医,你觉得结果会怎么样?中国还有中医吗?

国内教育主权如果不是急于交给外国人,我们对自己的教育现状、地区差别、整体水平不会比一个外国机构更清楚吗?需要通过别人的标准来调整吗?


考试就是目前学校教学的指挥棒,考试考什么,学校老师就教什么,否则就是耽误学生,你怎么能说标准化考试跟教学没关系呢?现在教学一整套都是围绕考试题型、考试内容、考试难点来走,本身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标准化的过程。教学不围绕考试走,不围绕题型走,你的学生成绩就不可能好,这早就是公开不争的事实,给你你轻轻的一句话就否。

中西教学体系中只有科学知识的传授部分是相通的,但是语言、历史、政治、品德和学生的思维方式都是差别很大的,也不可能按照他们的模式走。
发表于 2013-12-8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小玩 于 2013-12-8 13:29 编辑
这个考试的目的不是让学校知道学生的测试水平的,而是用于国家调整自己的教育政策的。

中西方教育是两个 ...
燕果 发表于 2013-12-6 22:57


(继续),施加学习上的任何难度和强度都要遵循客观规律,因材施教,循序渐进;这是最基本的前提,违背这个前提,增加难度、强度就是摧残。龚自珍写过一篇《病梅馆记》,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每个孩子都是贪玩有惰性的,这是生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过了这个阶段,他自然会静下心来想学习。但这不是放羊,羊放出去是让它吃草成长长肥一点好宰,它走的太远,牧羊人是要管的,最终羊还是要在牧羊人的掌控之下回到羊圈中。对孩子“逼”也是必要,但要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逼”,而不是超越他的年龄极限去“逼”,比如李云迪练琴,他会弹琴,只是贪玩不想练,这个可以逼,这是他能做到的。再如你让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写三百字作文,他连字都认不全,一句话都写不顺,怎么可能写的出呢?不是他懒不写,而是他的能力确实没达到,“逼”的结果,他害怕责骂,可能就去抄袭了。被逼多了,他最后的结果是一辈子痛恨学习,最终越学越差。

任何教育方式因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这两句话就没错了。
古代有许多刻苦学习的励志故事,什么“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囊萤点灯”等,这些故事的主角都不是学数理化,而是学四书五经的。文化学习和知识学习有很大差别,文化学习可以在孩子未能理解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熏陶、教育的。比如读背,一直是中华儿童蒙学长项,孩子的心智发展在记忆、说话方面越早开发越好,并且终身受益,但是也不能一下读背的量太大,也要量力而行。

知识学习,要孩子理解能力到位了就可以学的很快,他能力没到位提前学,是学不会的。不是他笨,而是他还没开悟。所以知识学习是要理解才能教,不理解提前教了会很费力。逼也没用。
发表于 2013-12-8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考试的目的不是让学校知道学生的测试水平的,而是用于国家调整自己的教育政策的。

中西方教育是两个 ...
燕果 发表于 2013-12-6 22:57


说到标准化考试,被你当作西方教育的精华,我可是觉得你枉在这里逛了那么久的三七。可是说标准化考试是最愚蠢最垃圾最具迷惑性的考试,我们堂堂大中华拿这这些垃圾当科学先进,可真是丢尽了有几千年教育史的老祖宗的脸。标准化考试引入中国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时教育界反对的呼声很大,当时的教育界还没有今天那么腐败卖国,有识之士还是很多的。推行的阻力太大,后来标准化考题只占试卷中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试题还是以主观题为主。

标准化考试的垃圾、愚蠢表现在哪里呢?我用大家容易理解的医学作比方。

有人把西医比作“指标医学”,这个说法非常形象。西医把人体产生疾病的因素进行生化指标量化,并制定出量化的标准,把符合正常标准范围内的人体生化指标数据视为正常,把超出或低于指标范围内的数据视为存在疾病的征兆。在对疾病的治疗上,又以改善指标来治疗疾病。

     我认为现在的应试教育和上世纪的应试教育有了实质性的转变,那就是已经沦为了“分数教育”。

     分数教育”与西医的诊疗思维和方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如果我们了解了西医的诊疗特点,就不难理解当前的“分数教育”。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应试教育是中国土生土长的、落后的教育方式,其实应试教育正是这些年来中国教育努力西化的产物。我之所以把应试教育称为“分数教育”,是因为应试教育搞了三十年,发展到极致,就是赤裸裸的“分数教育”。“分数教育”是“西化”教育与中国特色相结合的畸形产物。“分数教育”的本质和西医一样,把教育这一复杂、综合性极强的过程,通过分数进行量化,用具体的分数标准来评价、考核学生、教师的能力和业绩,而忽略了个体差异、人为因素干扰所造成的分数不客观现象。

标准化考试:1、是西方人机械唯物简单的思维方式在教育上的表现。标准化主要以逻辑判断、符号识别为主,是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机械思维,在这样试题是无法体现事物的复杂和多样性,它把事物的多样复杂指向到答案的唯一,不符合这个答案唯一性,就不正确,这种考试恰恰是限制人的思维。

       符号思维最可怕的是,会让人丧失探究事物背后多样性的能力,形同机器一般,设定好程序,识别出某种符号,就做出某种动作。比如,符号告诉我们生气时不好的;但是这个人是因为看到坏人做坏事而生气,这本来是好的,但符号告诉我们不好就是不好。长期在这种思维训练下,人的思维就会十分教条和僵化,这是可怕的大脑致残术。
     
     而东方思维是整体思维,是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最不能标准化的。如果标准化了,中医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就无从解释了,所以中医不科学就是这个道理。

2、标准化考试追求数据。标准化考试整个体系都是用数据说话,这跟“指标医学”没什么两样。教育主管部门现在上上下下都是要求用数据说话,数据管理对官员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学无术的官员根本不懂教育也能管教育,社会上不懂教育看着数据也能说教育,平民百姓不懂教育看着数据也会迷信教育。总之数据说你好你就好,数据说你差你就差,客观公正,无话可说,难道不科学吗?

    逛三七的朋友你们说呢?毕竟数字大和小谁都看得懂啊,谁不能对着数据说几句?可是你们都知道,会看检查数据的医生,都会看病吗?他能说得出生病的原因吗?生病背后的原理,推理、辩证的过程他们说得出来吗?才是真本事啊,他们没有。

     所以我们的官员看到学生语文学不好,就说你要多看书,多练、多写;医生也会说,你要多注意身体,多喝水,如是这般,任何人都会说的话。但是怎么练、怎么看,如何注意身体,他们是说不出来的。



3、标准化考试有很强的迷惑性。标准化考试为善于投机取巧的人提供了方便,标准化考试,体现不出试题的演算推理过程,只有4个结果供选择。假若一个一点都不懂的学生,和一个做了几车试卷,成绩优良的学生一起考,没考试前两人学习能力是差别很大的,很可能考出的结果相差不大,甚至有可能一点都不懂的学生会考的逼学习好的人成绩好。

因为选择题,提供给学习不好很大的投机几率,假若10道选择题,2分一题。差生A乱蒙可能全部选对。好生一题一题认真做,可能只做对一半。这种乱象太正常不过了,你能认为这是学生的真实水平吗?往往选择题越多,对不学习的学生越有利,很难有好生做到100%正确。但标准化考试只关心结果,怎么考出来的体现不出来的。即使老师认为这不是学生真实的水平,还不能说他,因为没证据说明他不是真实水平。

再有标准化考试最方便作弊,这话不说了。

4、其他,标准化考试试题最容易复制,最容易在流水线上制造,跟指标医学差不多。具体不多说了,涉及到专业问题,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2 20:58 , Processed in 0.02504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