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aliliya

属于我自己的树洞贴,一个人的倾诉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9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5-19 08:53 编辑

2035 从孙瑞雪老师的话里,看ACT技术应用

      这个倾听孩子的例子里,http://216.24.199.190/thread-55522-1-2.htm

      孙老师告诉她:“你一定要忍耐,因为孩子在成长的这四五年里,受到的压抑太多了。由于他的性格,所以无法把他的压抑和痛苦很好地宣泄出来。他也从来没有在你这里获得过真正的关注和安全感,而他又太需要这些。你需要的是忍耐,并且每次在这种时候,都要反复地告诉孩子:‘妈妈很爱你!如果你难受,你就哭吧!妈妈在这里陪着你,妈妈能理解你,无论怎样,妈妈都爱你!只是这样打妈妈,妈妈太痛了,我们换一种方式吧!’”

      最后蓝色字体,是孙瑞雪老师教给妈妈对孩子说的话,用ACT技术解析一下

      A——承认孩子的情绪、愿望和需要:妈妈很爱你!如果你难受,你就哭吧!妈妈在这里陪着你,妈妈能理解你,无论怎样,妈妈都爱你!
      C——设置一个稳定的界限:只是这样打妈妈,妈妈太痛了。(言外之意:不可以)
      T——商讨一种可接受的选择:我们换一种方式吧!
 楼主| 发表于 2012-5-19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5-19 08:53 编辑

2036 关于T,总有一个可以

     例子1、你想要把水灌到抢里(A,明白孩子想要的),但是枪不是用来灌水的(C,设置一个明确的界限),盆是用来装水的(T,商讨一种可接受的选择)。
     例子2、你想要把卡车扔出窗外去(A,了解孩子的愿望),但是卡车不是用来扔的(C,设置一个稳定的界限),卡车是用来在地上玩的(T,商讨一种可接受的选择)。
     例子3、你只是太生我的气了,所以你想要用枪射我(A,接纳孩子的情绪和动机)。但是我不是用来射的(C,设置一个稳定的界限),你可以假装充气不倒翁是我(T,商讨一种可接受的选择)。


     关于这个T,让我想到去年,我去一个比较不错的亲子中心听的课,那位老师说:总有一个可以!
     现在想这句话,太棒了,在我们说完不可以之后,总有一个可以吧!
     找到了,树洞766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2011-10-31 21:45 编辑

      766
总归会有一个可以

      
上周六,也就是前天,在一个不错的早教中心上了一堂名为《爱和规则》的课,老师没讲那么多理论,讲方法讲应用比较多。

      
老师说的一句话,我印象非常深刻:总归会有一个可以
      
这两天尝试了一下,好用哦。
      QQ
玩手机,儿子要抢,我以前可能会脱口而出说不可以。今天我是这么说的:妈妈知道你想玩(认同孩子的感受),那等QQ玩完我们再玩。(总归会有一个可以
      
晚上婆婆做饭的时候儿子要进厨房,我以前可能也会脱口而出说不可以。今天我是这么说的:妈妈知道你想去厨房找奶奶(认同孩子的感受),那等奶奶做完饭我们再进去。(总归会有一个可以
      
也印证了那句话——无条件接纳孩子感受,有条件接纳孩子行为

 楼主| 发表于 2012-5-19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aliliya

一直在给孩子自由 自由中的规则和限制不知道如何设定 你的分享打开了一扇窗 有点光亮的感 ...
海蓝蓝 发表于 2012-5-19 08:44


,共同探索~
发表于 2012-5-19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海蓝蓝 于 2012-5-19 09:00 编辑

回复 4233# aliliya

最近你分享的有些东西 我都很有感触 莫非是应对我的状态 嘿嘿 自恋一把
老天的安排  感谢他老人家
 楼主| 发表于 2012-5-19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5-19 09:27 编辑

回复 4234# 海蓝蓝

,同谢,老天也好,上帝也好,最高力量也好~
谢谢他老人家的安排
 楼主| 发表于 2012-5-19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5-19 14:45 编辑
回复  aliliya
是的,我也会无意识地希望自己孩子开朗活泼性格外向,仔细想来,幸福和这个没有必然关系,对吧。
春天天 发表于 2012-5-18 22:38


想了一下,我自己也有这样无意识的希望。
比如:孩子的一大堆相片里,我就更喜欢那个笑容展露的。
觉得笑比不笑好,笑比哭好。(好像这点是全球共识

不过我不算严重。
小时候我儿子认真地感觉和观察时,脸上没什么表情,俗称发呆(但我觉得小孩发呆与大人发呆是不一样的,眼神上可窥一斑)
就总有家长焦虑地对我说:你孩子怎么没什么表情啊
我们总希望孩子脸上有开朗外向的表情,否则孩子就哪里不对劲,嘿嘿,我们这些大人哎~

我想笑的是,TAL博士本人这么大年纪讲幸福课这么成功,竟然也遭遇和孩子一样的状况——我想笑,哈哈哈
发表于 2012-5-19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229# aliliya
我也是,看完整本《爱和自由》就特困惑一点,如何设限?
我忘了在哪有看到,也许是《夏山学校》,孩子能不能做某事,要看这件事是否会伤害自己,他人和环境。
现在,有时候我就是这么做的。也许,有些事情,只要我们态度是坚定的,语气是和蔼的,孩子都会接受,因为他们也在寻找界限,清晰的界限同样滋养他们的生命对吧。
《夏山学校》中有一句话我一直印象很深,在一个放纵的家庭中,孩子拥有所有的权利,在一个专制的家庭中,孩子没有任何权利,而在一个自由的家庭中,孩子和父母拥有平等的权利。 有时候我也会参照这句话来设限,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2-5-19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2037 全球共识

      全球共识——笑比不笑好,笑比哭好。
      好像也是个全球性的误区。
      希望能在下次读书会上讨论讨论。
 楼主| 发表于 2012-5-19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aliliya
我也是,看完整本《爱和自由》就特困惑一点,如何设限?
我忘了在哪有看到,也许是《夏山学校》,孩子能不能做某事,要看这件事是否会伤害自己,他人和环境。
现在,有时候我就是这么做的。也许,有些事情,只要我们态度是坚定的,语气是和蔼的,孩子都会接受,因为他们也在寻找界限,清晰的界限同样滋养他们的生命对吧。《夏山学校》中有一句话我一直印象很深,在一个放纵的家庭中,孩子拥有所有的权利,在一个专制的家庭中,孩子没有任何权利,而在一个自由的家庭中,孩子和父母拥有平等的权利。 有时候我也会参照这句话来设限,呵呵。春天天 发表于 2012-5-19 14:49


非常同意你蓝字所说的内容
孙瑞雪说:规则是为了保障更大的自由。(从逻辑上理解这句话,真是挺费劲的)
《游戏治疗》中也有这样一句话,P190:限制不是单纯的以限制行为为目的,而是以促进孩子成长的心理原则为目的的。
你分享的《夏山学校》,太经典了,这本书我还没看呢,呃...我有点儿着急想看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5-19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2038 治疗限制的基本原理(《游戏治疗》P190)

      ……限制设置不会在一个喜怒无常的情绪不稳定的治疗师那起到作用。……限制不是单纯的以限制行为为目的,而是以促进孩子成长的心理原则为目的的。
      尽管说起来有些奇怪,在治疗中我们经常要面对那些注意力分散且好斗孩子的对抗,并且还要再对抗时给予他一定的赞扬。此做法的目的是为了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因为激发孩子主动接受规则限制的动机要比限制其行为具有更好的疗效。……尽管孩子的行为表现不是最主要的,但是,孩子却常常因为没有获得那些缺乏经验的治疗师的注意和关注而丧失自控力。治疗中,孩子所有的感觉、欲望和动机都会被接受,但并不是所有的行为都会被接受,破坏性的行为不能被接受。但是,应该允许孩子象征性地表达自己而不用害怕、被谴责或拒绝。这种治疗限制的原理包括以下7点:

      1、限制为孩子提供了身心保障和安全。(每个原理下面还有很多的文字内容,慢慢摘)
      2、在治疗过程中,限制保护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并帮助接纳孩子。
      3、限制可以提升孩子的主动性、自我控制性和责任心。
      4、限制使情况稳定而且强调当下
      5、限制提高了治疗室中的一致性程度
      6、限制可以维系专业的、道德的可被社会接纳的方式
      7、限制保护了治疗室的设备和房间。
 楼主| 发表于 2012-5-19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5-19 16:11 编辑

2039 治疗限制原理1:限制为孩子提供了身心保障和安全感(《游戏治疗》P190)

       ……在治疗时,对孩子潜在的伤害行为应该给予必要的阻止。例如,阻止孩子想要打治疗师的行为或者用玩具打治疗师的头,因为孩子会在实施伤害行为后产生不安和焦虑,他们担心治疗师受伤或者担心治疗师不再喜欢自己了。与此相同,如果允许孩子在治疗师的脸上画画,将颜料倒在治疗师的衣服上或用飞枪射治疗师也会产生同样的后果。因此,应该阻止孩子打、踢、抓或者咬治疗师的行为。在孩子表现出强烈的欲望想要打治疗师,在墙上画画或破坏器材等行为时给予阻止,这样的行为被限制时为了防止孩子攻击行为后出现的内疚和焦虑的感受。治疗师应该以下列态度对待孩子的这种潜在伤害欲望。
      孩子潜在的伤害行为不能被夸大,而要在限制条件下让他们感到安全。当孩子的行为没有明确界线和限制性的约束时,通常孩子就会因感觉不到安全感而焦虑。限制为环境和治疗关系提供了一个真实的空间,这样孩子就会感觉安全。一些孩子无法控制自己的冲动,所以需要通过限制设定给他们提供一个控制其行为的方法来获得安全感,可见限制可以帮助孩子确立安全感。当孩子需要治疗关系中的明确界线,而且感觉到这种界限一直存在时,他们就会觉得安全,因为明确界限的设定会让孩子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困惑啊,还是不特别明白,为什么,限制可以给孩子安全感,为什么,规则保障自由????
 楼主| 发表于 2012-5-19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2040 治疗限制原理2:在治疗过程中,限制保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并帮助接纳孩子(《游戏治疗》P191)

      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的心理安全感和情感及心理舒适也是重要的方面。假如治疗师被孩子从房间那头扔过来的一块木块砸中,可能会很难再集中精力去关注这一行为背后的原因或者孩子此刻心理的感受。但是如果治疗师静静地坐在那里观察孩子将沙子倒在地上,或者耐心地看着孩子剪他新鞋子上的花边儿等,就可以注意到孩子这种少见的行为。心理舒适和安全时每个人最基本的需要,且一直存在于个体的无意识状态中,治疗师的自我觉察是正确处理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
      每个孩子都有一种潜在的内在积极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可以通过治疗师的包容和温暖的关怀被激发出来。而限制设置的使用可以使治疗师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保持共情和接纳孩子,试想如果在无限制的状态下,治疗师被孩子敲痛膝盖,而此时还要求他保持一种热情关心包容的态度,这显然是难以做到的。此时,治疗者出现厌恶和拒绝也是情理之中,或许治疗师也会用相同的态度去对付孩子。孩子一定不能被允许揪治疗师的头发,朝治疗师扔沙子,往治疗师的鞋子上画画或打治疗师,任何试探性的攻击行为即将出现并要对治疗师有身体上的伤害时都应该被及时制止,这样的行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被允许的。因为这会影响到治疗师对孩子的接纳、共情、尊重及客观地对待孩子。
      治疗师不是超人,他们也有正常人的感受,有时也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一旦治疗师出现生气或者拒绝的反应孩子也会很快感受到。因此,进行限制是保持对孩子包容和稳定的积极态度的关键。那些可能唤起治疗师生气或者焦虑的活动都应该被限制。然而,如果治疗师体验的生气或者焦虑只是因为孩子身上的一些小毛病,这就需要治疗师审视一下自己的动机了:限制条件的设置是为了用来促进治疗关系还是为了迎合治疗师保持整洁的刻板要求。


      喜欢这几段,尤其是最后一句。
发表于 2012-5-19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239# aliliya

夏山学校确实是经典呢,我在书里画了好多横线,我有个习惯,看到好的地方就画起来,结果这书画得到处都是。
 楼主| 发表于 2012-5-19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5-19 16:23 编辑

回复 4243# 枕书东篱

我原来舍不得划,也不允许自己划。
后来从《新世界》开始,我实在是看不下去,就拿来铅笔划,然后一发不可收拾,后来《爱和自由》和《游戏治疗》都被我划的一塌糊涂。
我发现划线会吸收的好,书的确是用来看的,不过书更是用来吸收的。
所以,我现在就很安心地划了,该划划,边边角角也开始写东西啥的。
貌似很多人都有保持书本整洁的需要,这些需要应该是被要求和培养出来的……
发表于 2012-5-19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241# aliliya

我想是不是因为一般来说,成人被孩子过度攻击后的第一反应都是生气,因此孩子在伤害人之后自然害怕成人会报复,会对他的行为不满而有坏情绪,如孩子的过度伤害行为得到限制后,孩子反而就没了那种怕报复的恐惧心理,所以限制给孩子安全感,规则保障自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3 13:38 , Processed in 0.02356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