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aliliya

属于我自己的树洞贴,一个人的倾诉(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aliliya
又一次和李雪有共同感受. 但相信和这两位有连接的人, 但到的不仅仅是道理. ...
燕果 发表于 2013-1-12 23:18


嗯,貌似连结是一件需要缘分的事。
恰巧的时间,恰巧的地点,恰巧的遇见……
一些话,以前看了都没感觉,后来某个时候,再看,就很有感觉。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4238 不鼓励,不教条,放松~

      我刚在《要吃饭了,孩子玩电脑不想下机,家长怎么办?——尹建莉》里的回帖

      挺好的。
      今天中午我公公和老公就在电视前面,边看边吃的。
      人生也不长,乐乐呵呵地活呗。
      郁闷地坐在饭桌前,高高兴兴地边看电视边吃,我力挺后者。

      我自己对电视不感兴趣,但是我有过一边看电脑一边吃饭,一边看电影一边吃饭的经历,感觉挺滋的。
      我儿子有时候会一边看故事书一边吃饭。

      大多时候,家人都还是围坐餐桌一起吃饭。

      我自己的原则是:虽不鼓励,但不教条。

      放松~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4239  简单乐呵地活着,不挺好~

       大学邻校的一个电影院,对学生开放,很便宜啦,设施也都很一般啦,座椅前面还有比较窄的木制桌子。
       电影一开始,下面的年轻人们就开始吃吃喝喝,最经典的是两样:1、瓜子儿。2、晚饭。
       哈哈,这两样对于现在的电影院来说,都是不可思议的。
       现在想起来,那真是让人放松的电影院啊,大家对彼此要求都不高,但都挺乐呵的。
       简单乐呵地活着,不挺好~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3-1-13 16:43 编辑

4240 文明

       文明,挺好。
       但被文明框的死死的,也不咋地。

       文明本来就是为了保障大多数人的生活愉悦度、提高大多数人的幸福感受而存在的。

       但有时候,生活愉悦不考虑了,幸福感受也不考虑了,只剩下一个干巴巴的文明……

       《泰坦尼克号》中的ROSE,想叛离的是什么,想奔去的又是什么?
       《穿普拉达的女王》中最后,emily为何转身头也不回地走掉,把手机扔进了水池?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4341 补充

      我也不鼓励在电影院嗑瓜子、吃晚饭的。会影响别人的观影感受。
      看,规则是从感受这里派生出来的。
      但最后,只剩下规则,看不见感受的存在,挺干巴巴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4342 他的拳头是握紧的,他的凝视是空的。他的世界是有秩序的、完美的,但并不是活的——摘自微博

@Reiki_2ber_8er :控制有其时间和地点,但是如果我们用它来驾驭我们的生活,到了最后,我们将会变得很僵硬。好像他已经几乎被他在他自己周围所建造起来的结构框成木乃伊。他的拳头是握紧的,他的凝视是空的。他的世界是有秩序的、完美的,但并不是活的,他不允许任何自发性或脆弱进入它。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4343 桶装方便面

      朋友夫妇俩的小孩明年9月都要上学了,我想起来的却是他俩二人世界时发生的事情。
      这个城市很多单位周六都要上班的,朋友夫妇那个时候俩人周六都上班。
      一个周六晚上下班,他俩一起去超市,买了两盒桶装方便面,不坐火车也不去野餐,做什么?
      就是为了第二天早上、中午都不用做饭,可以窝在床上、沙发上看片儿,吃着桶装方便面,为啥要桶装?
      这样连碗都可以不用洗……(但平时,朋友很勤劳的,一日三餐总都要在家做的,那个时候都在原始资本的积累阶段,下馆子也比较少的)
      我当时听他俩说他们的周末计划,直夸你俩真会享受生活啊。
      朋友说,忙了一周了,这一天好好放松放松。
      直到现在,他俩的夫妻感情也特别好。

      我想,如果死死地陷在任何一个教条里,比如:方便面不能吃,不能在床上吃,不能边吃边看片儿……
      那他俩的周末浪漫与放松,都会泡汤。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4344 沈丹萍的采访

       嗯,又想起多年前看过的沈丹萍的一个采访。
       周所周知,她有一个德国老公。
       她说她年轻那会儿,她擦地,她老公如果这时从背后抱住她,她就会不耐烦地把老公推开:我正擦地呢!等我擦完地的!
       但是后来,发生变化了。
       她擦地,她老公从背后抱住她,她会把拖布放下,先温柔地回应老公。

       发生了什么?我觉得也有“教条被突破”的发生,这个教条就是:干活必须一心一意,有始有终。

       僵硬的,控制的。
       柔软的,灵活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4345 教条的同义词

       刚想明白,“教条”的同义词,就是“限制性信念”啊!
       “限制性信念”这个词儿,老熟悉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4346 有时候无法理解孩子和解读孩子的心情——摘自心元儿童之家的微博

      有时候无法理解孩子和解读孩子的心情,就可以复述孩子说的话,例如孩子说:”南南今天说不和我做朋友了“,家长可以这样解读:“听到他这么说你一定很伤心”,也可以复述:”哦,南南今天说不和你做朋友了“。因为正确的解读无法做到时,对孩子的话进行复述,会让孩子知道父母重视他,也关心他的心情。
   

      这个对话风格,有点儿像《游戏治疗》。
      《游戏治疗》“形”看着简单,但是“神”并不简单。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4347 摘自《影响我们快乐的最大障碍——张德芬》

       http://216.24.199.190/viewthread.php?tid=49039&highlight=%E5%BD%B1%E5%93%8D%2B%E9%9A%9C%E7%A2%8D

      另外,就是亲子之间的关系。有个妈妈跟我说,她老为了孩子练琴的时候和孩子闹矛盾。她承认,如果要她一天要坐在那里练一个小时的刚琴,她也会很痛苦。我笑着问,那为什么你要强迫孩子练呢?她理直气壮的说,当初是她要求练琴、买琴的,我跟她说好了,一旦做出决定,就要坚持到底。我又笑了,我说,一个五岁孩子做的决定,就要他残忍的一生尊重,坚持到底,这不是有点过分了呢?
      妈妈不让步,她说,我觉得做一件事情就是要坚持到底,不可以半途而废,我要教导孩子做到这点。我又问,那么你自己做到这点了吗?你每一件事情都做到底,没有半途而废了吗?我们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却要强加于孩子身上,那难怪孩子和你都不会快乐。
      ……
      祝福大家在生活中,有勇气去找到究竟是什么让我们不快乐,我们因为坚持什么样的信念和价值观所以受苦,然后慢慢的有勇气和智慧去放下它们!!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4348 几个关于看书的限制性信念~

      限制性信念1、看书必须从头儿开始看。(现在看书常常都是乱翻的)
      限制性信念2、如若在看一本书,必须这本书看完,再看其他书。(现在常常这本没看完,就再翻其他的)
      限制性信念3、书要保持干净,不可以乱划。(现在基本看过的书,都七七八八地划来划去,还写字啥的)

      哈哈,关于看书一件事,就有好多限制性信念呢~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4349 可以A,也可以-A

       这是以前看过的武志红老师提到的一个心理练习。
       我们死死地抱住A,就会看不惯-A,不允许-A。
       但是一旦开始成长,发现了自己的A,有时候就恨不得把A踩在脚底下,飞奔向-A。
       武志红老师的这个练习很好:我可以A,也可以-A。
       打个比方:一本书,我可以保持它的整洁,我也可以乱划一通。
       减小自己的内在冲突。
       内在冲突得到了缓解,外面的冲突也就会得到缓解,比如,你再看着谁拿着笔在书上乱划,也没有那么看不惯和难受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3-1-14 00:06 编辑

4350 摘自 伯特.海灵格《谁在我家》P108

      一个女人和嗜酒如命的丈夫离婚了,孩子判给了她。她很担心儿子会像前夫一样。治疗师告诉她,她的儿子有选择跟随自己父亲的自由,系统里有让儿子变得像父亲一样的需求,如果她想减少那种需求。她可以对孩子说:“你可以接受我给你的一切,你也可以接受你父亲给你的一切。你可以变得像我,也可以像你的父亲。”女人反对说:“但是!如果他真的变成一个酒鬼该怎么办?”治疗师答到:“尽管那样,还是没错!那么告诉他,如果你变得和你父亲一样,我也没有意见。”这是试金石。
      对被贬低的父母来说,这种承诺和尊重的结果是,儿子可以通过接受父亲而不接受他的牵连,尊重自己对父亲的爱。如果母亲说:“千万不要像你的父亲那样,那么,儿子就会在系统压力下偏偏这么做,以此来尊重自己和父亲的连结。

      http://216.24.199.190/thread-69553-1-3.html

      真好,你可以A,也可以-A。
      极大的自由。
      在极大的自由之下,人会趋于“向善向上”的生命表达。

      回看,突然发现了海灵格用了一个很特别的词儿:试金石。
 楼主| 发表于 2013-1-13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4351 关系,教育

      《要吃饭了,孩子玩电脑不想下机,家长怎么办?——尹建莉》http://216.24.199.190/thread-70260-1-1.html
       突然感悟到,尹建莉的这篇文,最核心还是,关系重要?还是教育重要?

       在教育中,看到的只是我自己。
       在关系中,看到的是我们双方。

       “妈妈和爸爸应该是孩子想到了就觉得最温暖、最可靠、最可以放松的那个人,而不应该是严厉的执法者和令人压抑的君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5-4-20 08:20 , Processed in 0.02809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