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aliliya

属于我自己的树洞贴,一个人的倾诉(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4284 本末倒置

      这两句摘自禅音的树洞贴——
      给够爱和安全感的孩子,不粘父母的。
      目的是要给够孩子爱,而不是为了没有人粘自己。本末不可倒置。

      下面是我的回帖——
      这个本末倒置,超级像情绪。
      最开始,我体会我的情绪感受,就是为了它们快点儿给我离开。现在这种情况有时候也会有。
      其实,你只要允许它们在,允许它们流动,它们会走的。

      本是什么?
      根本是爱孩子,这样自然的结果是,得到爱的孩子,会独立不粘人的。
      根本是允许情绪,这样自然的结果是,情绪会自己流动,会自己走。

      把结果当成目的,的确是本末倒置了。

      嗯,我现在也时常会本末倒置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4285 挥汗如雨

      挥汗如雨是夸张啦,夸张表达一下今天上午自己卖力干活的情形。
      老公和公公今天晚上就到家,为了顺利保护老公的休假成果,上午大扫除,虽说达不到窗明几净,也算是干净舒适了。
      免得老公一推开门,好几天的休假成果泡了鸡汤……
      我干活,儿子也前前后后地跟着我忙的不亦乐乎,感觉好极了。
发表于 2013-1-8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lili,我想直接挖宝,
关于孩子说谎,我该怎么回应他,有没有相关的内容推荐一下呢
比如昨天,老公看到儿子吃光了一袋六个的那种百吉福奶酪,心疼钱啊,就质问他,我儿子就说自己吃了一个,楼上的源源吃了五个,实际源源根本没来过。儿子又跟我重复了一遍,我不知道怎么处理只是惊讶的重复了一遍他的话。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3-1-8 17:28 编辑

回复 3918# 爱乐

欢迎伸手党
就是不知道我给的是不是你需要的。

撒谎这个事儿吧,从我前两天自己的亲身撒谎经验来看,撒谎是一种策略,一种防御。
被讥笑是痛苦的,被鄙视是痛苦的,被斥责是痛苦的……
为了躲避这样的痛苦,发展出这样的防御和策略。

当孩子在我们面前有足够安全感去表达所有事情的时候,他能很坦然地说“就是我把糖全吃了”,他不用怕被笑,不用怕被骂……他不需要撒谎的。
想到音姐说的本末倒置的问题。
爱够了,安全感够了,撒谎这个事儿自然慢慢地也就少了,乃至没了,这是一个自然的结果。
而不是为了孩子不撒谎,这个招那个招的……
比如西医,咳嗽是个症状,把症状消除就是治病了。
但中医不这么看,会从根本上调理,但这个过程一定是慢的。

给我们自己时间,给孩子时间,不急的。

至于那个当下具体怎么回应,亲爱的,跟着你的感觉走。
发表于 2013-1-8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欧了
发表于 2013-1-8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一切问题收拾来源于“爱”。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一切问题收拾来源于“爱”。
心如明镜台 发表于 2013-1-8 18:32


同意。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4286 撒谎(摘自绘本《打破杯子的鼠小弟》)

       啪!杯子打破了。
       鼠小弟:打破了,怎么办呢?要挨妈妈的骂了。
       有了!大象哥哥过来说:“让我喝口水吧”,他用长鼻子喝水,一不小心打破了杯子,就这样说吧。
       或者,长颈鹿姐姐过来说:“让我喝口水吧”,她伸长脖子赖和,一不小心打破了杯子,就这样说好不好呢?
       还是,海狮哥哥过来,用杯子表演杂技,一不小心打破了杯子,这样说是不是更好呢?
       ……
       反正,就说是别人打破的。
       ……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3-1-8 19:50 编辑

4287 孩子撒谎——摘自敏敏1976的微博

班主任今天告诉我宜萱有一页习题没做,说是被妈妈擦掉了。老师很专业,宽慰我孩子有时会混淆现实与想象。放学路上,我问丫头怎么跟老师解释没做作业。她支支吾吾地说:“我跟老师说我忘了”。我和老师都没有拆穿她,我们商量好等孩子入学焦虑稍微缓解一点后再说。孩子撒谎,需要反省的是大人。

撒谎无非是为了:逃避责罚、赢得赞赏。我想,我们是否在无意识地滥用“责、赞、罚、赏”这些手段来“操控”着孩子呢?我们是否干扰了孩子自我评价体系的正常生成呢?为了外在的责罚赞赏,他们不惜撒谎,承受着内在的焦灼自责。如果不幸再被烙上一个道德罪印,又将是一个多么残酷的诅咒。

孩子刚入学3周就已经考了2次了,下周还有2次考试。我不想让孩子把自信建立在分数之上,但又不想因为分数毁了她的自信。这是一件让人纠结的事情。当宜萱拿着92分的卷子让我签字时,她说只有一个孩子比她高一分,老师还给她发奖品了。我没有拆穿她,事实上大部分孩子都超过92分。“老师发奖品”只是她的幻想,用以弥补内心的失落。这是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的表现,与道德无关。我唯有为她在本该无忧无虑的年龄却承受这样的压力感到不安。后来我跟丫头说:如果你在意表扬和批评,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你怎样选择,爸妈就怎样支持你。目前看来,丫头学习很主动。

儿童并没有对于撒谎的道德羞耻感,事实上在他们这个年龄谈这些还为时尚早。孩子的思维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满足自己的需要(让自己好受些,满足小小虚荣、躲过当下窘境)。他们有时分不清事实与想象,有时故意夸大事实,有时干脆编造假话。父母要心中有数,淡定从容。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4288 如何看待孩子撒谎——摘自李雪爱和自由的微博

如何看待孩子说谎?视频中孩子明显在"说谎",但并非成年人的道德问题,而是处在初级思维过程中,尚无法区分想象和现实,这也是孩子们如此可爱的原因,总是异想天开,而且很认真,哈哈。可惜这个爸爸,过于理性,很难共振孩子的精神世界,所以孩子觉得他该去看病了。http://my.tv.sohu.com/user/detail/50066099.shtml

再发一个“撒谎”小萝莉,她不是为逃避刷碗而有意装出很困难的样子,而是孩子想象一个碗重如泰山,于是她就真的感受到重如泰山。我家鸟人酋长经常和“拖鞋怪兽”大战,快乐如此简单。反观我们理性而干枯的成年人世界,投入咋变得如此艰难呢。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1qHeyUhZJOI/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4289 一位母亲为她孩子的说谎问题来向我咨询——尹建莉

      一位母亲为她孩子的说谎问题来向我咨询。她和她爱人都是博士,从她身上可以看出知识分子的良好修养,我想她孩子说谎应该不是从父母那里模仿的。
      她的孩子是个女孩,当时读初二。我和这位母亲就从具体的事情上聊起。
      她说,就拿最近的一次说吧。我花1000多元给我女儿买一个彩屏电子词典,一再嘱咐她不要丢了,因为我这个孩子经常丢东西,她从小就有丢三落四的毛病,说过她多少次也改不了,她爸因为这事有一次惩罚她在房间里一动不动站了两个小时。她得到这个彩屏词典也非常喜欢,向我们保证说要认真保管,肯定丢不了。结果这么贵的词典用了一个多月就丢了,丢了她也不跟我说。我发现她词典不在了,问怎么回事,她说是借给同学了。我让她赶快要回来,结果好几天拿不回来。她开始几天总说那个同学忘了给她带来,追问了几天她说要回来了,但转手又借给另一个同学。我有些怀疑,让她两天后必须拿回来。两天后她对我说要回来了,但放在教室里了。我不信,说要第二天亲自跟着她到教室看看,她到这个时候还装得很镇静。直到第二天早晨我真要跟着她去学校,她才哭了,说词典丢了,承认她这些天一直在骗我。
      这位母亲说,以前孩子说谎还有些不自在,现在那么多天编谎话骗家长,居然说得像真的,没事人似的。她不能理解自己那么用心教育孩子,孩子怎么能学会撒谎。她说她能原谅孩子丢东西,但不能原谅她说谎骗人。
      我能理解这位妈妈的气愤,但这件事让我听得内心隐隐作痛。这位妈妈只看到了孩子丢东西的过失和撒谎的过错,却没有细心体会孩子在那些日子内心所受的煎熬。
      我对这位妈妈说:就这件事情中孩子的表现,应该不叫说谎,她只是想隐藏一件事。孩子丢了东西,根本不是你以为的没事人似的,她内心其实很痛苦。正常情况下,孩子应该寻找父母帮助解决,可你的孩子为什么不去寻求你们的帮助,宁可以拖延和撒谎来应付?这是因为她没有把父母当作不幸的分担者。孩子这样的反应肯定是出于经验,我可以猜测,在你们以前的生活中,一定是孩子一做错了事,总会遭到批评,是这样吗?
      这位妈妈想了想,点点头说,我们对她要求是挺严的。
      我说,你们认为严格对孩子好,但孩子可不觉得好。她知道,这件事告诉了父母,不但词典不能找回来,还会挨一顿批评——她干吗要把一件坏事变成两件呢。所以她宁可选择隐瞒。
这位妈妈有些吃惊地说,这样分析是有些道理,不过我们从来不打不骂孩子,她做错了事,只是批评她几句,最多罚站一会儿。这有什么呀,哪个孩子不挨父母批评呢。再说,纸包不住火,靠说假话拖延那么些天有必要吗?
      这位妈妈不知道儿童其实十分好面子,大人以为无所谓的事,儿童往往会看得很严重。我们绝不能以我们的感觉来衡量孩子的压力。大人经常随口批评孩子几句,就像说平常话一样,可它们给孩子留下的,却是非常消极的情绪体验。尽管孩子也知道纸包不住火,事情用不了几天终会露馅,但为了逃避大人训斥,她就能拖几天算几天,这符合儿童的思维方式。
      并非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不紧张,那几天其实她天天都生活在紧张之中。不管成年人还是孩子,为隐瞒一件事而不断撒谎,是很痛苦的,事实上没有人喜欢撒谎。孩子宁可承受拖延的痛苦,也不告诉家长——这其实是个信号,说明家长和孩子的相处出了问题,孩子在潜意识中已不信任家长,并且排斥家长。作为主动方和强势方的家长必须要进行反思,必须要改变自己了,否则以后可能会因此产生一系列的麻烦。
      我把这些想法对家长讲了,她不住地点头。我能感觉到她是在真诚地反思自己。她有些为难地问我,那你说我以后该怎么办,孩子犯了错误难道我们装作没看见,就不说吗,那样能行吗?
      我说,这不是个装不装的问题,而是你如何理解孩子的问题。你们以前的失误就是容不得孩子有任何错误,所以批评一直贯穿在生活中,似乎家长不说,孩子就不懂得改变,不说就没有尽到做家长的责任。事实上,犯错误是儿童成长的必修课,家长要学会接纳孩子的错误,用不着一发现孩子哪里做得不好,就批评教育一顿。在让孩子认识错误并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不说”往往是最好的“说”。孩子犯了错误心里已很难过了,家长给予理解,倒往往比给予批评更能让孩子记住教训。即使说,也要采用不让孩子丢面子的说法。
      博士点点头。我看她很愿意听,就继续说:就孩子经常丢东西这个坏毛病,既然已经说过许多遍,而且惩罚过,说明这些方法都没用。如果再用下去,不但丢东西的问题解决不了,还让孩子多出了说谎的毛病。以后在这个问题上要用“办法”来帮助她,而不是用“批评”来教育她。
      我给她举了自己的例子。比如我女儿圆圆有一次乘出租车把太阳帽摘下来放在旁边座位上,下车忘了拿;又过一段时间和我一起乘出租车,又差点因为同样的原因把新买的一件衣服丢在车上。我们就总结,以后乘出租车,绝不能把东西随手放在座位上,一定要拿在手里,不要嫌麻烦。如果拎了几个袋子,要放在下车的门口,这样就不会丢下东西了。
      帮助孩子想一些预防方案比批评有效得多。如果孩子真有一个毛病无法改变,只要问题不是太大,可以随他去。用“理解”和“办法”都解决不了的毛病,用“批评”一般来说也解决不了。爱一个人不也包含着对他缺点的接纳吗?
      这位博士妈妈是个特别善于学习的人,她是我遇到最能诚恳地探讨并进行反思的家长。我们这次谈话后,她又和我通过几次电话,她对于“不让孩子丢面子”这一点领悟得非常好,夫妻俩在处理方式上想了很多办法,完全不和孩子冲突了。她说孩子不仅不再“说谎”,而且性情也平稳了许多,学习成绩也有明显进步。我仅从她的语气中,就能听出她一家人转变后的轻松。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欧了
爱乐 发表于 2013-1-8 16:31


亲爱的,分享几个专家关于撒谎的说法,希望里面有你需要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4290 孩子撒谎——尹建莉

      2007年7月30日我在北京电视台看到一期叫“作业/谎言”的节目,一个女孩不爱写作业,经常因为写作业说谎,父母又打又骂都不管用,全家人来节目现场,求助专家帮忙解决。通过他们的叙述可以一眼看出来,问题的核心是父母不当的教育方法导致孩子厌学,并由于害怕受到惩罚而说谎。所以改变孩子的根本,在于父母教养态度的转变。
但被邀请来的一位“心理专家”却把重点放在教育孩子上,对孩子大谈一气“聪明与智慧”的辩证,最后只对家长轻描淡写地说一句“你们也有一些过错”,根本没认真提醒家长反思自己。
      专家的话听起来没什么错,却等于什么也没说出来。大道理谁都会讲,可小小的孩子,她哪里能每天面对让她烦恼的作业时,通过思考“聪明与智慧”而获得写作业的动力?
节目结束前,在主持人的努力下,孩子当场保证说以后要好好写作业,再也不说谎了。看得出,孩子之所以说出那样的“保证”,显然是由于节目现场气氛的胁迫,还有对成人的畏惧,以及对自己“变好”的渴望。
      孩子下保证的时候我相信她是认真的;但我也相信,做完节目回到家中,只要日常包围她的“教育生态环境”不改变——主要是父母的态度不改变——她就不会改变,很快又会回到原状。事实是,可怜的孩子不由自主地在节目现场又说了一个大大的“谎言”。
      可以推测这个女孩说谎的成因——最初因为没好好写作业,父母就提出批评,并要求她做出保证,于是孩子许下一个好好写作业的诺言。可儿童往往对自己履行承诺的能力没有估计,她只是迫于家长的压力去承诺,既缺少践约的理性也缺少践约的兴趣。如果这个时候家长缺少细致入微的体贴和恰到好处的推动,结果只能是孩子食言,因为有太多的原因会导致她完不成诺言。
      孩子的每一次食言都会引起大人的不满,批评她说话不算数,并流露出不满,甚至是鄙视。孩子自己也会因此瞧不上自己。她慢慢失去自信,也失去自尊,对他人的要求和自己说过的话越来越满不在乎了。为了逃避处罚,可以随时拿出假话进行抵挡——她不但学习没搞好,还发展出说谎的坏毛病,脸皮也越来越厚了。
      说谎和厚脸皮往往联系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知羞耻是由不肯履行自己的诺言产生出来的”。说谎的次数多了,他自己都辨不清楚哪句是真哪句是假,一个人的道德也随之开始堕落了。
      当一个孩子养成说谎的习惯后,他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去说谎。
      我有一次听到一位高中生的家长说他的孩子总说谎,比如本来有足够的零花钱,但为了在同学面前摆谱或乱消费,就经常编各种谎话来骗父亲的钱,或者是直接从抽屉里偷钱。父亲认为这是孩子天生带来的贪欲,哀叹自己命苦落这么个儿子。这个父亲的苦恼我能理解,但他这是在乱归因,把结果当原因来理解了。他儿子之所以把说谎骗人看成平常事,在他前面的成长中,一定有一系列的事件损害了他的道德,而不是“对钱的需求”本身让他这样。
      所以,在解决儿童说谎问题上,家长一定要体察孩子为什么说谎,不要孤立地看一件事,要看到事情的来龙去脉,看到背后隐藏的症结。从症结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要没有诱因,孩子就没必要拿说谎来为难自己,孩子天生不会说谎。
发表于 2013-1-8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哦,谢谢亲爱的,辛苦了,我对我的懒有点不好意思了都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929# 爱乐

嘿嘿,辛苦并快乐着。
懒是可以的,我也喜欢懒。
跟着学习了不少,原来撒谎还有很多分类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5-4-20 11:45 , Processed in 0.02674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