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aliliya

属于我自己的树洞贴,一个人的倾诉(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7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3-1-7 09:30 编辑

4261 孩子学到了什么?

      昨天和QQ一家去淘气堡。
      我们先到的,儿子玩滑梯玩别的,过一会儿QQ来了,QQ满场跑疯玩,儿子却坐上一个小车不下来。真的是一个爆米花,一个糖浆。(一共三个小车,最好用的只有这一个,有一个没有方向盘,有一个轱辘转向不是特别利落)
      儿子坐了多久?大概一个多小时!尿湿了裤子也不肯换。
      儿子把车开到婆婆附近(我陪孩子在场内玩,婆婆在外面围坐),婆婆说:奶给你看着,你去玩别的吧。儿子不同意。

      后来又玩了一段时间,儿子把车开到滑梯附近,想去滑滑梯,但又舍不得车。
      儿子对我说:妈,收起来。
      我:你想收起来,但这个车是大家的,你不玩其他小朋友就可以玩。
      儿子哭,身子伸出来让我抱。

      哭完在里面坐了一会儿,又说:让奶奶给看着。
      我:这个小车是大家的,你不玩其他小朋友就可以玩。
      儿子哭,身子伸出来让我抱。

      又过了一会儿,儿子下车了,先把尿湿的裤子换下来,然后他就去滑滑梯了。
      他刚一舍弃小车,小车自然就有主了。
      儿子看了一眼,很淡定,之后高兴地去滑滑梯了。

      孩子学到了什么?我觉得孩子学到了抉择和放弃,舍与得。
 楼主| 发表于 2013-1-7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4262 我的防御和谎言

       我们从淘气堡出来又去超市简单买了点儿东西,QQ要求吃披萨,我们就去了必胜客,那时已经2点了。
       我们几个大人觉得披萨又贵又没那么想吃,集体决定给两个孩子点儿童套餐,然后我们大人再去吃别的。
       服务员过来,我说:我们只点儿童套餐,大人吃完了
       QQ妈正在看菜单,没听到我说话,随后她抬起头说:我们只点儿童套餐,大人不吃
       我忍不住哈哈地笑起来,我说:我唱戏来你拆台。
       QQ妈纳闷说咋啦?我说,我刚才撒谎说大人吃完了,结果你说大人不吃~
       QQ妈也哈哈说:我没听见,要么不会拆你台。

       我为什么撒谎?我想防御什么?
       怕别人笑话呗,怕别人笑话我穷,怕别人笑话我花不起钱呗。
 楼主| 发表于 2013-1-7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3-1-7 14:22 编辑

4263 变得柔软

       当我撒谎时,我发觉我不是一个完美的人,我是一个有着种种问题的普通人。
       当我撒谎时,我愿意多给自己一些陪伴和理解。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太棒的发现!

       以后,我发现别人说谎时,我还会不会站在道德制高点去傲慢地评判别人,评判别人品质败坏?!
       我想我可能不会那样评判,但可能会说事实。
       给自己多一些爱和理解,就会给他人多一些爱和理解。

       放自己一条生路,也放别人一条生路。

       非常有感于昨天看到的新闻,2008韩国明星崔真实自杀,昨天,他老公以同样的方式自杀。
       死于流言蜚语。(崔自杀,是因安在焕负债累累自杀后,作为安的债主被韩国网友攻击。崔自杀后,赵同样被攻击,因赵曾将怀孕的崔推下楼梯。)
 楼主| 发表于 2013-1-7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4264 寻版对《规则从何而来——李雪》的回复及我的点评

      寻版的回复——
      正象文中所说,感受能力不恢复,学再多理论作用也不大。
      现在大家学了这个学那个,但是实际上心态没有变,心灵的感受能力还是一样,那不过是增加了一些思想的材料而已。不顶用。
      所以才会出现学了这个也觉得用不好,学了那个也觉得太理想化,不符合实际——那是因为你的感觉麻木掉了。

      寻版的观点,大部分我是同意地。
      咳咳,那啥,接下来,我要是坚持要点评一下 ——
      “现在大家学了这个学那个,但是实际上心态没有变”,这个太绝对啦,我不同意。
      学了这个学了那个,心态不太可能没有变,而是肯定有变,最终的变化一定是这样一点点地积累来的。
      “增加一点儿思想材料而已,不顶用”,这个不同意,就算一个家长感觉麻木掉了,但是思想认知上,如果知道“要允许孩子有情绪”,那也是有用的。
      关键是,这个思想认知是什么类型?如果灌进去一大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之类的,就很麻烦。
 楼主| 发表于 2013-1-7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4265 答案当然是显而易见的:学习功课和玩电脑是两件相反的事,分别代表有价值和无价值

      摘自http://216.24.199.190/thread-70260-1-1.html

      那么请说出理由,为什么孩子因为学习废寝忘食,就可以得到妈妈亲自送上热饭的关爱;因为玩电脑游戏,就受到不给吃饭的冷酷对待?
      答案当然是显而易见的:学习功课和玩电脑是两件相反的事,分别代表有价值和无价值,受到的待遇自然不同——这样一种判断非常有代表性,很多人都是这样认为的。但很多人的想法就代表正确吗?这就说到了问题的关键——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玩耍。
 楼主| 发表于 2013-1-7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4266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玩耍?

      摘自http://216.24.199.190/thread-70260-1-1.html

      一直以来,人们总是有意无意地蔑视童年的价值,认为童年只是成人的准备阶段,当下的生活要服务于未来。所以很多人对于儿童玩耍很不在意,经常随意阻拦,在他们心目中,“玩耍”只是儿童的一种年龄属性,没有价值属性,玩不玩,玩什么都是一样的。甚至有人认为学习和玩耍根本就是冲突的,犹如减肥和吃美食相冲突一样。我亲耳听到一位家长对6岁的孩子说:“要上学了,以后再不能买玩具了。”
      事实是,玩耍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成才非常重要。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早已证实,玩耍是儿童最重要的学习途径之一,儿童首先是在玩耍中去认识、模仿和体验各种常识的。剥夺玩耍,不仅是剥夺童年的快乐,更是在剥夺儿童有效的学习方式。
 楼主| 发表于 2013-1-7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4267 认识不到一种东西的重要,就不会对它给出足够的关注和礼遇……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电游?

      摘自http://216.24.199.190/thread-70260-1-1.html

      认识不到一种东西的重要,就不会对它给出足够的关注和礼遇。以前,很多家长不理解阅读的重要,对“看闲书”很鄙视,会有家长粗暴地把孩子从外面借回来的小说烧了。经过很多年很多人的努力,阅读的重要性现在已得到普遍的认可,如果孩子因为读一本好书而沉迷,当下应该不会有家长采取处罚性行为。但和阅读同样重要的玩耍却还处于被排挤的尴尬境地中。事实上,正如阅读于教育而言不是可有可无的,玩耍也不是可有可无的。它们都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的正餐,而不是有没有都行的小酒小菜。用学习来挤占儿童的玩耍,相当于既要孩子长个子,又不给他吃饱饭,是一种自相矛盾的错误做法。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说,我承认玩耍很重要,也愿意孩子有足够的玩耍时间,只是不希望他玩电游。如果他玩别的,比如打篮球、下棋,我就会持有第一种选择。有这样想法的家长应该也不少,其话语的潜台词其实已给电游定性:电游不是健康游戏。这就说到另一个关键问题——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电游?
发表于 2013-1-7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qinglian 于 2013-1-7 15:20 编辑
4264 寻版对《规则从何而来——李雪》的回复及我的点评

      寻版的回复——
      正象文中所说,感受能 ...
aliliya 发表于 2013-1-7 14:38

个人认为,你所表达的,和寻版所表达的,不是一回事。
你所表达的,是学习很多东西,用来改变自己的人。而寻版所表达的,是学很多东西,不用来改变自己,只用来装饰自己和改变别人的人。
你当然是属于前者了,但是在生活中,后者的人数还是占据很大比例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1-7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3-1-7 16:21 编辑
而寻版所表达的,是学很多东西,不用来改变自己,只用来装饰自己和改变别人的人。
qinglian 发表于 2013-1-7 15:16


我跟你相反,我恰恰认为,寻版说的就是学东西想自我成长和改变的人。
因为感觉麻木,学了(思想理论)也不好用。

寻版说:不顶用。
我认为:还是有用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1-7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4268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电游?

      其实,电游就是个游戏,它和烟酒没有可比性,和毒品更相距十万八千里。究其本质,和打篮球、下棋、捉迷藏没什么区别,所不同的只是它作为一种玩具,更复杂,更有趣,更有吸引力。每一款被年轻人普遍欢迎的电游都是一种设计精良的产品,集趣味性、丰富性、创造性及互动性于一体。教育一直以来特别强调孩子的动手能力,电脑等各类电子产品恰为孩子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动手工具。
      一个3岁的孩子可以很快掌握电脑的一般操作,如果玩到6岁,他多半就是个高手,可以超越家长的水平。而且在玩耍过程中,孩子的智力也会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比如微软公司出品的《帝国时代》,是一个场面宏大、具有史诗规模的游戏。玩家要从石器时代起步,去创建一个强大文明的帝国。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自己的部落迅速强大起来,战胜别的竞争对手,玩家需要像一个真正的领袖那样,面对政治、经济、军事、生产等各方面错综复杂的情况,要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对一些微小的暗示有敏锐的反应,并要用耐力和勇气去面对困难和挑战……孩子们在玩的时候,有观察、有判断、有反应、有期待,在一个模拟的世界中真实地参与了不一般的社会生活——这不就是杜威倡导的“做中学”吗?
      我曾听台湾一位研究脑神经科学的教授讲到一件事,上世纪90年代,台湾军方飞行员在新飞机试飞中频频出事故,事故调查中发现,飞行员注意范围狭窄、空间感觉能力差、应急处理能力不强是事故的主要原因。教授所在的研究所被委托进行相关研究,协助军方遴选适合的飞行员。研究所人员运用脑神经及心理测试手段,经过对许多候选人的多方面测试,最后帮助军方挑选出几位合适的飞行员,事实证明他们的挑选是非常成功的。教授说事后他们对这些挑选出来的飞行员的资料进行研究,发现他们几乎都有一个爱好,玩电游,是电游高手。
      而且电游符合现代社会生活方式,不需要场地,不需要打电话约人,不需要换衣服,随时随地可以和各种认识或不认识的人一起玩,既是一种社交途径,也可以独自玩。目前来看,确实没有哪一种玩具有这样的优势。
      至于说有些电游中有暴力、色情,这些不是电游的本质;就像色情和暴力不是图书的本质一样。不让孩子读坏图书和避免孩子玩坏游戏一样,必须要在允许阅读和允许游戏的前提下去解决,而不是取消阅读、取消游戏。除了呼吁有关部门加强游戏审查,同时要想办法引导孩子,帮他选择健康游戏,比如向孩子推荐一些好玩的游戏,或和孩子一起玩,在玩的过程中加强正面价值观引导等。儿童天然地对邪恶的东西有抗拒和抵触,如果他心理是健康的、阳光的,他是不会轻易受到坏东西诱惑的。
      电游当然有一些缺点,比如长时间坐着不动,孩子会缺少运动,眼睛也会疲劳。这些问题和阅读带来的问题大体相同,需要家长想办法帮孩子去解决,比如发展孩子的运动爱好及其它兴趣等。孩子总要有可玩的东西,如果不让他玩电游,你能为他提供一种更有趣、更容易普及的玩耍吗?



      谢谢,的确颠覆了一些我对电游的看法!
发表于 2013-1-7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丽丽说的,学是量变。也同意寻版说的,心态变了,才会发生质变。我好骑墙啊。
 楼主| 发表于 2013-1-7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3-1-7 16:31 编辑

回复 3896# 小米宝宝

亲爱的,欢迎骑墙!
 楼主| 发表于 2013-1-7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4269 如何判断一种游戏的优劣,我认为有三点核心判断

      摘自http://216.24.199.190/thread-70260-1-1.html

      世上应该不存在只有益处而毫无弊端的游戏,好与坏是相对而言的,所有的相关讨论都是在概率的范畴里进行。如何判断一种游戏的优劣,我认为有三点核心判断:第一,孩子的参与程度高不高;第二,孩子投入的主动判断多不多,第三,是否伴有愉快的情绪体验。这三条可以套用在一切游戏中。
 楼主| 发表于 2013-1-7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3-1-7 16:44 编辑

4270 既然自己都做不到事事安排合理,那我也不要这样去要求女儿,大家都活得随性点吧,轻松愉快难道不是人生的终极目的吗?

      摘自http://216.24.199.190/thread-70260-1-1.html

      很多人以为圆圆是标准三好生,做事从来都是令家长或老师满意的。这其实是误解,就拿玩电游来说,她从大约十岁就开始玩。这一点我其实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写到过。刚玩的时候,可以一口气在电脑前坐七个小时,顾不上吃饭。把饭碗送到电脑前,正是当时我的做法。她大学读工科专业,功课压力很大,课余还要参加乐队排练、看电影、看小说、买时装、谈恋爱等等,再加上玩电游,时间上经常捉襟见肘,忙得不可开交。现在她已在美国一所常春藤盟校读硕士,还见缝插针地玩。仍然经常有这种情况:我上网通过QQ看她后半夜还没睡,问她在干什么,她给我一个抠鼻的尴尬表情及文字:这两天不小心玩多了,今天得熬通宵写作业,明天上午就要汇报呢。我往往会送她一颗猪头和一个呲牙笑的表情,然后赶快走开,不再打扰她。

      当然希望她时间安排得合理,学习、生活、娱乐几不误,一切井井有条。但我知道完美的状态很难实现,因为我自己即使人到中年,也始终没学会把一切都安排得那么好。比如我从小喜欢晚睡晚起,近几年虽然从各种养生信息中接受了人要早睡早起的观点,却做不到,总是到要睡觉了,才发现已睡得太晚。既然自己都做不到事事安排合理,那我也不要这样去要求女儿,大家都活得随性点吧,轻松愉快难道不是人生的终极目的吗。而且,有太多的研究表明,人的身体健康和情绪息息相关,如果我为了完成“早睡早起”等合理目标,而经常跟自己闹别扭,或跟圆圆闹别扭,那样是否更伤害我们的健康?我坚定地相信愉快的心情是最好的养生,所以基本上能坦然地和自己及家人的各种缺点和谐相处——这份坦然可能让我们在一些小事情上表现不完美,但它并没有降低我们的人生质量和幸福感。圆圆读本科时有一个室友,自控力十分好,每天作息时间严格,生活规律,大二就参加GRE考试,取得了1400多分的优异成绩(满分1600)。但一个宿舍6个女孩,自我管理上做得完美的,也只有这一个孩子。总体而言,六个女孩各有各的精彩,都很出色,到目前为止,她们之间即使在学业上,也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楼主| 发表于 2013-1-7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4271 刚看到文里一句话

      “前面关于玩耍及电游正面价值和功能的阐释,可能会缓解很多人对电游的顾虑,改变一些家长对电游的态度。”
       这句话也算是给自己提供一个证明了:思想认知上的改变,是有用的。
       不过,寻版说的也很关键:恢复自己的感觉、感受能力很重要。

       哈哈,我也骑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5-4-20 15:36 , Processed in 0.02721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