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姜与炙甘草

我家宝贝爱发烧和她的健康日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9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姜与炙甘草 于 2009-10-28 19:43 发表
哪里,哪里。只是感觉看圆运动不是一头雾水,不过楞是看了1年多了,今年春天才牛刀小试,对三豆饮颇有心得。

诀窍:先关注一年的24节气,为此,今年我还特意开个帖子,记录当地的24节气后报。
http://www.3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我是淘来大半年了,还是肯不透哦
倒是庄严先生的《孩子感冒发烧怎么办》看着能让自己很平静的吸收不少的营养
马上看看姐姐推荐的任老的讲稿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9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任老国学底子厚啊,会背诵13经呐。

5/60年代中医大家有蒲辅周先生、秦伯未先生、任应秋先生、岳美中先生......

蒲辅周先生http://baike.baidu.com/view/952690.htm?fr=ala0

任应秋先生http://baike.baidu.com/view/310829.htm

秦伯未先生http://hi.baidu.com/1987515ji/blog/item/0af2bdfd8316071609244dfe.html
秦伯未(1901~1970年),字之济,号廉斋,上海市浦东人,出身儒医世家。祖父笛樵,名乃歌,工诗辞古文,余事攻医,活人甚众,著有《读内经图纪》、《玉瓶花馆丛书》、《俞曲园医学笔记》等。父锡祺,伯父锡田,均精医通儒。秦伯未出此门庭,耳濡目染,幼年即好读经书,凡经史子集、诸家医典、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所不涉。秦伯未以此深厚之国学基础,为后来医学造诣奠定了基石。

    秦伯未初学医于曹颖甫,1919年入丁甘仁创办之上海中医专门学校,进一步探求歧黄之术。毕业后,任教于上海中国医学院、新中国医学院,并创办上海中医书社和中医学社。解放后,历任中央卫生部中医顾问,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国家科委中药组成员,药典编辑委员会委员,农工民主党第七届中央委员,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学院教务长等。他在创办中医学院,编写中医学院教材,培养中医、中西医结合人才等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有诗云:“拼将热血勤浇灌,期卜他年一片红”。足见其致力于中医事业之苦心。

    秦伯未治学谨严,博学多闻,在中医教育界、理论界有很高的声誉。生平著述甚丰,有《秦氏内经学》、《金匮要略简释》、《中医临证备要》、《实用中医学》、《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内经知要浅释》、《内经类证》、《治疗新律》、《中医入门》、《谦斋医学讲稿》等数十种。

    秦伯未不仅是现代著名医学家,又是集诗书画印一身的文化艺术家。他早年即加入柳亚子创立之南社,其诗律之细,构思之速,常为人所赞颂,有“南社题名最少年”之誉。三十岁即有《秦伯未诗词集》印行。四十岁时将其增订补辑为《谦斋诗词集》七卷,共344首。其诗词形式活泼,笔势新奇,文辞清淡素丽。秦伯未书法宗赵子谦,行笔工整。蝇头小楷亦浑匀流丽。对小篆、北魏书也下过一番功夫,其隶书推崇杨藐翁,上海城隍庙大殿上有一副对联,即是他早年墨迹,其笔力跃然可见。秦伯未绘图也颇见功力,善画梅、兰、竹、菊,尤喜画荷,特有不少吟绘荷花的诗画。他欣赏荷花“出污泥而不染,一身清净”的品格,常以之告诫学生:“做人要有人格,看病要有医德。贫莫贫于无才,贱莫贱于无志,缺此不可为良医”。秦伯未曾以淡雅之荷图作为再版《中医入门》之封面。秦伯未对金石铁笔十分喜爱,早有《印谱》行世。今将秦伯未诗联选介如下:

    《咏怀诗》

    明珠出东海,媚与月争辉。

    嗟彼绝世珍,问谁将怀归?

    裹以七锦襦,络以五采丝。

    一朝得重价,宁复有贱时。

    抱才勿用叹,真赏且相期。

    会当待际遇,亦应坚操持。

岳美中先生是因病自学成材的,也是一个临床大家。

[ 本帖最后由 姜与炙甘草 于 2009-11-2 21:39 编辑 ]
发表于 2009-10-30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增加知识了
发表于 2009-10-30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姜姐姐学习的太精进了,我跟不上速度呵呵。
但是还是贪心的说,多分享啊~~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0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您这里是不是为人民服务的?

农民朋友的孩子赔偿事情已经结束了2星期了,我想提笔写点什么,可是千言万语堵在胸腔.....

[ 本帖最后由 姜与炙甘草 于 2009-10-30 21:46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1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独自回农村看望朋友。

在乡下等车的时候与一位中年男子聊天,他来接在城里上高中放学的姑娘。女儿在学校至少50元/星期,住宿费+学费1000元/年,姑娘是自己考上高中的,考不上的要拿1万元-3万元不等的入学费,才能上高中。

20年一瞬间啊,回想自己上高中年代,每星期都从家里带馍带菜,每几个月带些面粉换学校的饭票,5元/星期都花不完,而且高中是免费住宿的,没有学费。

当车子路过自己当年上高中的学校门口,冲动的想下车进去看看,却被他人说,前几年已经不是高中了,变成乡初中了,全乡就这里一所初中了。

以前上学,小学不出村,初中不出乡(相邻的村),高中不出社(公社)。现在呐,小学要出村,初中要上乡镇,高中全到县城。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1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都回不去了。

回不去了,回不去了,再也回不去儿时的村庄,回不去儿时的年代了,一切只在梦中相会了。

守望着窗外嫩绿的麦田......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钱学森:此生惟愿长报国——我是劳动人民的一分子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大德者必有其寿,我愿钱老乘愿再来中国。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午饭后,打电话与姑姑沟通了1个多小时。

从10月31日到今天,天气开始急剧降温,一天比一天冷啊。31日下雨,1日刮西北风,2日清冷的很,虽然也阳光灿烂。

下午姑娘睡觉了,我自己心疼(可能是下楼冻的),所以看帖子回帖子忙乐了一下午。

[ 本帖最后由 姜与炙甘草 于 2009-11-2 20:10 编辑 ]
发表于 2009-11-2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姐姐的影响下,我也去乌有之乡看了好几天。八十年代生活比现在艰苦得多,但那时社会风气比现在好得多,人的精神面貌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在市郊还可以看得见绿油油的稻田,就象《童年》那首歌唱的一样。我的情怀,我的梦想,甚至我的生活习惯、审美观,还是与那时一样。我的同事都说我还象是生活在七十年代人。是啊,我也怀念那时候,尽管贫穷,可是自然资源和环境还未遭到如此严重的破坏。
      虽然在此论坛不适合谈政治,但没有国哪有家,我担心的是孩子们的身体好了,可是将来面对是一个资源匮乏、环境恶劣、尔虞我诈的社会,他们去哪里寻找幸福呢?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86 艾格妈妈 的帖子

只要我们培育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孩子,向好向上的力量越来越多越大,我们的国家就会好起来的。

加油啊,妈妈们。
发表于 2009-11-2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82 姜与炙甘草 的帖子

姐姐还看的到嫩绿的麦田,我看到的除了车,水泥森林,就是灰蒙蒙的天空。儿子前几天还问我小时候我有什么玩具,我说没什么玩具,但是我们会玩跳橡皮筋,跳房子,爬树,下河捉小鱼,打雪仗...... 儿子说,哇,妈妈,你比我快乐。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88 无竹 的帖子

回农村了才看到的呀。

去这个帖子好好818您的幸福童年哦。http://www.37ct.com/viewthread.php?tid=21870&extra=page%3D1

[ 本帖最后由 姜与炙甘草 于 2009-11-2 20:31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11-4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证券业下乡了,开始最后的圈钱运动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3 08:23 , Processed in 0.01884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