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aliliya

属于我自己的树洞贴,一个人的倾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2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825# aliliya

又感兴趣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5-2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826# 海蓝蓝

嘿嘿,是呀,不过会坚持把《游戏治疗》读完摘完先
发表于 2012-5-2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827# aliliya

支持
受益人之一
 楼主| 发表于 2012-5-2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1856 关了又开,都是因为爱

      婆婆和妈妈在小卧床上躺着看《星光大道》
      老公从小卧出来的时候,顺便把灯关了。
      后来我去小卧慰问,我一边把灯打开一边说:关灯看电视多刺眼睛啊!
      老公听见,在远处说:我特意关上的,这样她俩一会儿睡觉就不用下地关灯了。(电视可以在床上用遥控器关)
      我说:开着吧,要么多刺眼睛啊。
      老公说:那你记得一会儿给她们关灯。

      关,是因为爱。
      开,还是因为爱。

      只不过,全程都是我和老公在按照自己爱的方式行事,都没有问过两位老太太的感受……爱的质量不咋高啊,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12-5-2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5-2 23:03 编辑

1857 22个例子,文字的背后

     《游戏治疗》P148-P154里,举了22个例子,提供了一些问题以及可能隐藏的含义,以作为拓宽治疗师思路的参考。摘两个例子:

      例子8:现在几点?还剩多久?
      特雷萨可能是
      a、玩得很开心,还不想走
      b、想确认还剩下多少时间
      c、想知道时间而获得控制感
      d、急着要走
      e、在计划一个活动,想确认时间是否充足

      例子9:你为什么那样说?
      雷伯特可能是
      a、不习惯与大人说话
      b、对治疗师所说的话感到吃惊
      c、被太多的语言反馈烦到了
      d、在表明他注意到了治疗师不同反应类型之间的差别

      看到这22个例子,我最先想到什么呢?想到我以前问过寻版一个问题,大概是:某个孩子说了一句那样那样的话……
      寻版说,只根据文字是无法做出什么判断的,得需要在那个当下去感觉孩子。

     《游戏治疗》里的话是:当孩子在游戏治疗中提问时,在根据问题的表层意思进行回答之前,治疗师首先要仔细想清楚孩子的深层用意是什么。尝试去揣测问题里的潜在含义,而不要光想着回答问题,这样会更容易把握住孩子的心理。

      我又想起啥呢,想起上次和老公一起去幼儿园考察,我前面的一个家长和园长聊天,我和老公旁听。
      家长说:我女儿就是把我当垃圾桶,把垃圾都扔在我脚底下。我每次都跟她生气。
      园长问:你有没有想过,她这样做的用意是什么呢?
 楼主| 发表于 2012-5-2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1858 第一次治疗中的治疗师比尔的感受(《游戏治疗》P156)

      比尔:我以为自己已经准备好了,所有事情都会水到渠成。但事实上,这段时间实在是很难熬。于是我就想去引导孩子的行为,告诉他该做什么,解释所有的事情,指导整个过程。我甚至想去做些别的事情,如打扫一下房间。而最后,我不得不满怀挫败感地把那个孩子自己留在了游戏室里,这样我们双方才都能有所收获。或许,这次治疗过程的效果会更多地体现在我自己身上,而不是那个孩子——我更深入地了解自己以及那深藏在我心底的想法。当我在陪伴、帮助和引导孩子时,我总会想让事情变得更简单一些。然而现在,我学会了控制住自己,并留给孩子们一个成长的机会。



      嘿嘿,就是这样啊,儿子上次在QQ家玩水果切切切,我左右开弓分别把住儿子的两只手,“教”他切切切……实际上,我就是想让事情简单些啊,儿子,来!老妈教你这么切!快!简单!
      又或者——来!我喂你吃饭吧,简单干净又快捷~
      又或者——来!树干是棕色的,树叶是绿色的!你就应该这么涂!这多快呀,你一下子就能“掌握”了~
      ……
      许多做法,成人的确是方便快捷简单了,只是,代价是,剥夺了孩子自由成长的机会。


      治疗师比尔的自我觉察的确是很细微很深入啊。
 楼主| 发表于 2012-5-2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1859 这非常困难,需要180度转变(《游戏治疗》P159)

      当成人认为孩子的行为需要纠正时,他们本能的回应是质问、命令或是直接给出答案,这种反应是他们对待孩子态度的直接产物。对于新晋的游戏治疗师来说,采取一种能够传达出理解与认同的方式与孩子交流,这非常困难,就犹如学习一门外语一样,需要180度转变态度并重新构建回应的模式。
 楼主| 发表于 2012-5-2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1860 理解与共情(《游戏治疗》P159)

      瑞秋是个小学低年级学生,她每天徒步穿越几个街区往返于家与学校之间。她母亲时常告诫她,每天放学后要立即回家,每次都反复强调。而有一天瑞秋没有准时回家,瑞秋母亲立刻变得异常焦虑,她顺着路线寻找,在马路边徘徊了10分钟,仍然没有发现瑞秋。15分钟后,瑞秋的母亲简直要疯了。又过了20分钟,她终于看见了瑞秋。她松了一口气,却很快又发起火来,她冲着瑞秋高声叫喊着,拽着孩子的胳膊将她拉进了屋子。当怒火平息后,母亲终于给瑞秋一个解释的机会。瑞秋告诉她母亲,她在经过莎莉家的时候,发现莎莉在院子里哭,因为莎莉把洋娃娃弄丢了。“那你之后就和莎莉一直在找洋娃娃?”母亲问道。“不,妈妈,”瑞秋答道,“我和莎莉一起哭”
      瑞秋的这种移情的陪伴行为形象地描述了游戏疗法治疗师努力想要建立的关系,这个案例的重点并不在于是不是流了眼泪,而是伴随这种陪同行为而来的理解与共情……成人很少尝试去理解孩子内在的思维架构或者融入他们的主观世界并真诚地陪伴孩子……如果缺乏理解和认同,治疗便不能有效地进行……当孩子的情感被治疗师认同后,这些情感对孩子的刺激也没有那么强烈,从而减轻了孩子的认同困难。
 楼主| 发表于 2012-5-2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1861 治疗师集中关注孩子的情感使整个治疗过程以孩子本身为主导而不是问题(《游戏治疗》P161)

      孩子的行为、行动与情感是好是坏并不由治疗师界定,它们存在即被认可,并不应该被评判。通过移情地感受事件、表达情感,治疗师对孩子显示出了尊重并声称孩子有感受情绪并通过行动表达情绪的权力。然而对于孩子的这种宽容性的认同并不意味着纵容孩子的一切行为。在这个疗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论孩子做出什么行为,不论其是否恰当,是否存在不足,都要将孩子视为一个有价值的人。这种处理使得孩子得以按照自己的步调表达自己,不会感受到来自治疗师的催促和压力。治疗师在治疗中应该表现出尊重和共情理解:来访者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存在任何可能性被批评、评价、评判、拒绝、反对、谴责、责难、惩罚、斥责、称赞、恭维或者奖励。
      治疗师认同鼓励孩子更深远地去探查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当孩子的情感得以表达并获得认同,孩子对于这些情感的感受强度降低,并促进了自身对这些情感的认同。在特定的方式下表达出积极与消极的情感能使孩子更好地融入并处理情感。这不仅是以孩子为主的游戏疗法的基本原理,也是治疗师做出移情回答的基础。治疗师集中关注孩子的情感使整个治疗过程以孩子本身为主导而不是问题。
发表于 2012-5-3 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1847 感受是永远都没有问题的

       感受是永远都需要被接纳的。
       生气,愤怒,愧疚,悲伤……所有 ...
aliliya 发表于 2012-5-2 14:43

。感谢提醒,在实际生活中,我有很多时候就会正好把两者搞反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5-3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1862 摘自小猪哼哼的帖子

      “我就是妄想让一棵桃树结出苹果来,只是因为我喜欢吃苹果,哈哈,庆幸的是我现在已经懂得欣赏桃树的美了,懂得尝试着吃桃子了,我发现原来桃子也是这么的可口啊。”

      喜欢这句话,收藏。
 楼主| 发表于 2012-5-3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5-3 22:11 编辑

1863 老公:你很生气吧?

      下午儿子睡醒又带他出去玩,玩的时间很长,儿子仍不想回家。由于时间太晚,婆婆一个人先回家和我妈妈一起做饭(我妈对我家厨房不熟悉),我独自在外面带孩子玩。
      正好快到老公下班回家的时间,我给老公打电话,想让他先别回家,先来我们娘俩的所在位置接我们……
      打一遍,没接……
      又打一遍,没接……
      隔了十分钟,又打一遍,没接……
      又打一遍,没接……
      我怒啊!
      觉察到并接纳体会感受。(这段时间对情绪感受的接纳度大幅提高)
      带着儿子继续往家走,后来到了家楼下,好多哥哥姐姐在玩,儿子站在那里看,突然听到老公喊我们——他也到楼下了。
      我第一句:给你打电话咋不接呢?打了好几遍!(有点儿生气)
      老公也很惊讶说:是吗?
      他把包放下来找手机,找了半天,给了我一个结论:手机忘在单位了。
      ……
      又过了一会儿,老公问我:你很生气吧?
      我一愣!然后又惊又喜,赶紧说:是啊,我很生气~(说这句话的就感觉没什么气了)
      老公微微笑。

      情绪感受被接纳的滋味真的是太好了!老公,谢谢你!
 楼主| 发表于 2012-5-3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5-4 07:17 编辑

1864 不舒服和对一个问题的疑惑

      谢谢今晚海蓝蓝的分享,变化,由内而外,听到,感受得到,甘之如饴。
      倒是看到寻版赤果果的夸奖,让人感觉不舒服,当然有我自己的低自我价值感在里面使劲儿,但我也有个很强烈的疑惑,因为昨天《游戏治疗》里的摘抄(树洞1861里的一句话)提到:“治疗师在治疗中应该表现出尊重和共情理解:来访者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存在任何可能性被批评、评价、评判、拒绝、反对、谴责、责难、惩罚、斥责、称赞、恭维或者奖励。”
      为什么称赞、恭维或者奖励,也都不需要?
      留到以后慢慢解。
 楼主| 发表于 2012-5-3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5-4 07:18 编辑

1865 夸奖

      昨天摘抄到《游戏治疗》P161,今天接着抄,看到P162这段儿,那个夸奖,咋感觉有点儿像今晚的寻版啊……

      治疗师应当避免对孩子的行为大惊小怪,好比说“天啊!这多么棒啊!你在沙盒里发现了一颗彩色的石子!”这种过度的兴奋会让孩子感觉有什么不对,对自己的反应心存疑虑,因为他自己并没有感受到同等程度上的兴奋。治疗师表现出超出孩子实际感受级别的行为会引导孩子也表现出超出其自身实际感受强度的行为。
 楼主| 发表于 2012-5-3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1866 我希望我的回应犹如一位世界级的跳水运动员(《游戏治疗》P161)

      当我的回应融入了孩子的表达而没有打断其连续性时,我便认为这种回应是最好的。适当地予以回应,不带干扰地融入与孩子的交流,以至于孩子没有察觉。我希望我的回应犹如一位世界级的跳水运动员,在恰如其分的时机从跳板上优雅地起跳,轻柔地嵌入水面,几乎不激起一丝涟漪。在这一刻,我感到自己与孩子成为了一体,感受到一种真切的理解和一种超越我们二者生活境遇的存在感,我们彼此相依,我们彼此认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4 09:31 , Processed in 0.02077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