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aliliya

属于我自己的树洞贴,一个人的倾诉(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17# aliliya


    我倒是不干预。可是女儿老是和爸爸发生冲突后直接跑到我那儿,再跟我说一遍。这个时候,老公的不爽情绪就到了顶点。让我常常想到古老师说道过的,受害者,加害者,和拯救者的事情。这个要弄好了,就真的弄好了。常常跟女儿说,这个是你和爸爸的事情,我没有办法来处理。可是效果甚微。

    还一直很踌躇呢。
 楼主| 发表于 2012-7-2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7-2 21:16 编辑

回复 361# 寻爱的孩子

亲爱的,我觉的,这时候,可以倾听并聊一聊,理解、支持协助她找到属于她自己答案。迫害者、受害者、拯救者三个角色是随时不断转变变化的。我觉得孩子来找咱倾诉的时候,她和父亲的前一段关系已经是过去式了,这时展开了一段新的关系,如果对孩子说:“这个是你和爸爸的事情,我没有办法来处理。”会不会让孩子感到无助呢?会不会变成了新的迫害者和受害者关系了,你觉呢?

这个三角关系我懂的也不多,全凭感觉说自己的看法,探讨下
 楼主| 发表于 2012-7-2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7-2 20:52 编辑

2371 换个“说感受+需要”的方法,你想说什么?

      明明如月的法宝,我开始有点儿品出味儿了。
      人们通常说话是不讲感受的,今天我试着用“说感受+需要”办法来翻译对方的话,不过,翻的不一定对。

      场景一
      幼儿园门口,看到邻居大姨接孙子放学,一见面刚问了个好,大姨就指着孙子的白衣服前面的一些水果汁汤汁之类的,苦笑对我说:你看!穿一天就这样了!
      我心里翻译了一下,用“说感受+需要”的方法,大姨的话应该是:哎呀,孩子的衣服脏了,我不好意思没面子好尴尬不舒服,我有一个整洁的需要。

      场景二
      在摇摇车旁边,我和一位妈妈朋友一起带孩子玩,这时,她老公下班回来了,和她老公也还算熟,我打了个招呼:下班啦?
      因为摇摇车的声音比较杂乱,她老公可能没听见。
      朋友略微微不悦地对她老公说:和你打招呼呢,没听见呀? (这个事儿我以前可不知干过多少次呢)
      我心里翻译了一下,用“说感受+需要”的方法,朋友的话应该是:她和你打招呼你没回应,我觉得没面子不好意思尴尬不舒服,我有一个体贴他人的需要。


      细品,有意思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7-2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7-3 10:43 编辑

2372 正经,不正经!

      在小区公园,走过去一个40多岁的男人,穿着打扮挺干净利索的,不过,头发染了红色并且烫了,还是中长发。
      我心里立即起了一个鄙夷的声音:都一把岁数了,头发中长,还烫还染!不正经!
      我觉察到自己的声音!呃,好,被我逮着了!这两天不是正在琢磨“看不顺眼”这件事,我现在正看不顺眼ing!
      到底怎么回事?
      我发现我有一个价值观——好孩子都是有板有眼地穿戴,只是埋头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好好干活;描眉擦粉、奇装异服、早恋交朋友的,都是坏孩子!!
      我被自己吓了一跳——小时候被家长灌输的价值观,现在仍在!
      我平时生活中,不修眉不化妆,头发烫过,但是一次都没染过。(有懒的原因,但是我的这个价值观也在其中发挥了作用)
      我常常有两个对立概念:正经和不正经!比如——
      正经人家,不正经人家;正经孩子,不正经孩子;正经的人,不正经的人

      当我被要求成为正经的孩子,正经的人,我就会以那些正经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我就会害怕和恐惧成为那些不正经的人!
      天!
      我就把我的恐惧投射出去!
      看到符合我不正经概念的人,我就鄙视之!
      汗汗汗
      谢谢自己,挖出了这么多~~
 楼主| 发表于 2012-7-2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7-2 22:54 编辑

2373 《风雨哈佛路》

      中午儿子睡觉看了电影《风雨哈佛路》,哭,稀里哗啦。
      太多震撼和感言。
      说最震撼我的一幕,并不是女主角丽兹,而是克里斯。
      克里斯说起童年的伤痛,拿起一支烟,说着说着,太痛苦了!这时,她突然用烟头狠狠地烫自己!
      让人心疼。
      我觉得,她无法深入地感受和承受那个痛苦,而是用别的方式去转移注意力,又或者,她太恨自己了,觉得自己太垃圾了,所以,要伤害自己!     
      为什么对这一幕印象如此深刻?
      我想到我以前一想到某个社交场合,我话没说对,事情没办妥,某某不悦……我觉得都是我的问题,想着想着,我痛苦,痛苦到一定程度,我就尖叫或者跺脚!
      我感到这里和克里斯异曲同工,只是,我的痛苦,和克里斯的痛苦无法比拟,所以我也只是尖叫跺脚,而她,却要自残自虐,直到最后,自甘堕落。
      也许,勇敢卷入那痛苦,踏踏实实地去痛苦痛苦……才会收到以痛苦为包装的礼物。
      不过,不容易,勇敢者和真诚者的游戏。

      当当网有售电影原型人物的自传书,看到封面她的笑容,真美。
      在没有选择自由的时候,还有选择自己态度的自由,谢谢她,很美的故事与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2-7-2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7-2 22:39 编辑

2374 打招呼

      今天,两个被要求打招呼的孩子,一个眼睛不看我,左顾右盼了好一会儿才打了招呼,眼睛也没有看我,另一个,把头直接埋进了自己的臂弯。
      我也观察一些不被要求打招呼的孩子,他们虽然不打招呼,但是面对人,没有尴尬无措,很坦然地看着对方。

      我写了那么多次,自己在N个场合,为了避免打招呼而使出了浑身解数……谢谢也有好几个朋友坦诚地说:我也是!
      都是有原因的啊!

      打招呼这个事儿,小事一桩,但是也没那么简单的,里面有很多心理活动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7-2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7-2 22:46 编辑

2375 Liz Murray的演讲

      Liz Murray是《风雨哈佛路》的原型人物,她的演讲: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Sxo1D97xP0w/
      一个观后感:如果真需要,就能得到,否则,就是不需要。
 楼主| 发表于 2012-7-2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2376 拥抱第二天

      刚才老公说要去睡,我正坐在那儿宵夜吃杏,说:今儿还没拥抱呢。
      老公过来抱住我,他站着,我坐着,头靠在他怀里,他轻拍着我的肩说:老婆,厨房还有三个碗没洗,一会儿去洗吧(晚饭他们先吃,我后吃的)。
      我说好的。
      老公又拍了几下,松开我,我立即奔向厨房,开始洗,并对老公喊:老公,看到拥抱的效果没?以后多拥抱昂~
      老公:这都是你应该干的!

      发现两个事儿
      1、拥抱只能选在晚上,只有两个人的时候,我直觉我和老公是无法在婆婆面前拥抱的,在孩子面前可能没问题。
      2、昨天和今天,拥抱一旦开始,我俩就插科打诨(昨天的非常明显,今天一般),显示出我们在一起拥抱的时候是有些不自然不自在的,用打岔儿来转移和掩盖这种不自在。中国人果然不习惯亲密关系~
 楼主| 发表于 2012-7-2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7-3 00:06 编辑

2377 亲密关系

      想起一个趣事,我和老公虽然不习惯人前拥抱,但是直到现在,如果两个人出门,一般都会牵手的。
      但是,有好几次,我俩牵手被人笑话。
      有一次是小区熟悉的房屋中介大姐,看见我俩牵手,一脚前一脚后地往后探半个身子,脸上有了又笑又惊的表情,嘴里:啧啧啧,你俩孩子都这么大了还拉手呐?
      我俩笑,手没松开。
      后来再看到我俩牵手,她还是笑,但是身体语言已经没有第一次那么夸张了。

      想起一个河北朋友的结婚视频里,有一对儿年龄较大的亲戚夫妇被大家起哄照相,这两口子羞愧尴尬左右推脱不好意思……
      我当时爆笑,至于嘛?照个像?
      今天回想,估计如果去照相馆照个合影也没啥的,关键就是有众人围观起哄。

      想起孙瑞雪老师演讲上的一个小视频,采访好几个五六岁的孩子。
      问:提到爱,有什么感觉?
      答:恶心。
      问:有人对你说过“我爱你”吗?
      答:没有

      综合以上几段,“我可以为你做一切,但唯独没有爱与亲密——中国太多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的写照。”,武老师的这段微博,不是空穴来风吧?

      朋友说:爱在心里行了,还用叨叨在嘴上啊!
      可是,你不叨叨,不去拥抱,反而又去苛责挑剔控制孩子!
      我倒是要问:孩子去哪儿体验到爱呢??
      体验不到的爱,倒真是大大的空穴来风了,等同于不存在。

      还有一个问题,现在年轻人大街上左拥右抱的随时KISS的,就一定是亲密关系吗?这个不好说的。
      我个人觉得,亲密关系的质量,要看心灵的连结程度。
发表于 2012-7-3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

亲爱的,是这样的啊,不会一站地就到达目的地的,反复螺旋甚至会有暂时性后退,但是总体是向前的上升的
...
aliliya 发表于 2012-7-2 11:15


    这句话好神奇啊!被肯定被安慰被鼓励,感觉这几天的自责几乎没有了。亲爱的,太感谢了!
我再说一遍:亲爱的,是这样的啊。道德的重担(不孝)卸下了,轻松前行,哼着愉快的歌儿前行。太棒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7-3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2378 树洞贴万岁!

      随便吐槽,没人来反驳,很好,非常好~~
      晚安~
 楼主| 发表于 2012-7-3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7-3 05:57 编辑
这句话好神奇啊!被肯定被安慰被鼓励,感觉这几天的自责几乎没有了。亲爱的,太感谢了!
我再说一遍:亲爱的,是这样的啊。道德的重担(不孝)卸下了,轻松前行,哼着愉快的歌儿前行。太棒了!心在心里 发表于 2012-7-3 00:08


,亲爱的,听你这样说,我很高兴,我觉得自己有价值
 楼主| 发表于 2012-7-3 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7-3 08:41 编辑

2379 为什么丽兹可以翻盘她的人生,克里斯却没有?

       依旧是《风雨哈佛路》,同样是无家可归的孩子,为什么丽兹可以翻盘她的人生,最终考去哈佛,而克里斯,却说自己可以去捡垃圾、做妓女……
       这是昨晚关了电脑躺在床上,脑子里冒出来的问题。

       我想答案,仍然是:爱。

       丽兹的父母虽然是瘾君子、酒鬼、无力照顾自己的生活,也无力给孩子一个安稳的生活,但是有一点——他们没有忘了给孩子爱。
       虽然在诸多方面都不合格,但是,这对儿父母没有忘了给孩子爱。

       相反,克里斯却没有这样的机会。
       她的遭遇让她确信:父母都不爱她,她是一个垃圾,不值得爱。
       她用烟头自虐,她最后说,她可以去捡垃圾,可以去做妓女。

       爱,都是因为爱。克里斯也有机会可以翻盘,不过,难度要大很多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7-3 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7-3 10:42 编辑

2380 生命能量的源头

      昨天看电影原型人物Liz Murray的演讲,看她的状态,感觉她和父母的连结很好,一个人和父母的连结,是生命能量的源头。
      德芬6月15日的微博:爸妈来北京看我,带他们去植物园走走。这个年纪父母还如此健朗真是我莫大的福气。他们不是最完美的父母,但这些年在我的努力下,他们成了我梦想中的父母,给我最大的支持和爱。真诚的祝福所有人都能修复好和父母的关系,太重要了,他们是我们生命和能量的源头啊!孝敬父母就能在世长寿得福~圣经如此说。

      但是这个修复能不能靠道德说教呢?我觉得怕是行不通的,越说越乱,越教越乱。

      对父母的爱本来就存在每个人的生命中,只是被愤怒、怨怼、愧疚、自责等等遮挡住了,这些蒙住爱的东西都是可以靠一定的方法去打薄的,最终让爱见光。
      就像一颗宝珠,人人心中都有,只是蒙了灰蒙了油,需要做的就是就是将油和灰擦薄最后直到擦掉,让宝珠现世,闪耀光彩。

      我也在路上。
 楼主| 发表于 2012-7-3 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2381 无师自通的父母已经过时了

      无师自通的父母已经过时了,个人感觉,不学习就想教育好孩子,还真是困难重重的。
      当爹当妈的不容易,辛苦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5-5-5 03:43 , Processed in 0.02925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