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三七生

教你学中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9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恳请先生对“十、中医的角度”能逐条讲解,不要赶进度哦。末学感觉对许多条文的理解都很大的问题,一时也问不完,希望先生能细讲。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先生教诲!
但是,说“能量为阳,能源为阴”可以,说“阳为能量,阴为能源”我总觉得不妥。
对,能源是 ...
竟玄子 发表于 2012-11-9 14:34



    是的。阴阳是属性,万物可以有阴阳的属性,却不可以说阴阳为万物。说不清道不明正是因为阴阳不能确指,不能确指正是阴阳的性质所决定的,但不能说阴阳的属性都不能确定,在任何可以确指的事物中,阴阳的属性都是可以确定的。
    说阳为能量阴为能源,主要是对阳化气阴成形的说明。是在阴阳转化的层面上从方向和性质上描述阴阳的状态,而非确指。
发表于 2012-11-9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46# 找他人好处

我也有此意,有人说了,才敢附和!
昨天到今天,我已看了好几遍了。
很想再弄明白一点,可还是一知半解。
发表于 2012-11-9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ppy12wxy 于 2012-11-10 13:28 编辑

似乎觉得“阴阳”可以看成是中医学习的工具,再也找不到如此单一却又可以活用到如此境地而又不失准确到位的描述和表达工具了。既是工具,须学会活用它,而非被“工具”牵了走。

“一切说不清道不明都起源于理解的模糊,而非事物本身就是模糊的。阴阳没有什么不明白和不可理解的,只有不明白不理解阴阳的。”——这实在地给了我们想学之人莫大的信心。
“一方面由主观意愿所决定,难得糊涂不求甚解的认识观起一定能动作用,另一方面客观上也被一些流行的混淆不清的认识论所干扰。”——惊叹于先生之洞察力,觉得自已似乎就是如此(难得糊涂不求甚解,又为外围纷杂之信息所困惑)。因此还从中发现了须静心潜学的重要性,学中医和学做人、及修行同时进行。

感恩先生!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9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可否拿具体外物来举例说明各个层次的阴阳关系?
           比如弹簧,蓄电池;

俺先抛一块砖。

一根好的弹簧空闲状态时,其先天元气(精/阴精)是好的,但此时阴阳俱虚。

此处先天元气是指内部结构与状态,后天使用过程中必定逐渐耗损直至无效。
压缩或者拉伸弹簧后静止,此时为阴,能量存储在弹簧内部。
释放后能对外做功是阳;
发表于 2012-11-9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竟玄子 和 找他人好处 的讨论,这样的讨论更帮助我们理解。
 楼主| 发表于 2012-11-9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可否拿具体外物来举例说明各个层次的阴阳关系?
           比如弹簧,蓄电池;

俺先抛一块砖。

一根好的 ...
ttxxhh 发表于 2012-11-9 15:24


甚为形象!可见只要找对了观察的角度,很容易就可以举出各种事物的状态描述阴阳了。当然,并不是说阴阳就是这个,而是说阴阳在这里是这样表现的。你是这个角度,别人可以是另外的角度。然其要一也,你们之间的本质并没有不同,这就是阴阳的统一性。
发表于 2012-11-9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德不孤,必有邻。
顶礼、感恩先生与各位……
发表于 2012-11-9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这个,我必须要出来了,好啊,先生教我们学中医,也终于让我又重拾多年前的学中医梦了,想当 ...
愿望 发表于 2012-10-23 16:32


同感。我也是这样哟。
发表于 2012-11-9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的讨论太有深度了,可见大家的功底。要向大家学习。
发表于 2012-11-9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既然地气上为云,为何不说“云出地气”?,既然天气下为雨,为何不说“雨出天气”?经典的表述是反过来的,为何?恳请先生解惑。感恩!
发表于 2012-11-9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是否指的是冬至一阳生,和夏至一阴生的状况?
有哪位仁兄,可以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让末学理解一下?谢谢了。
发表于 2012-11-9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45# 三七生

谢谢先生答复。
阴胜阳,格阳于外,阳不得人内,则汗出,外热内寒。这个可以理解。
但是阳胜阴,阴在内不得出,而汗闭,就不好理解。阴不得出与汗闭好像联系不起来,阴出不来还是体表阳盛,应该出汗才对啊。恳请先生解惑。
发表于 2012-11-9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ppy12wxy 于 2012-11-10 13:16 编辑

在“再解阴阳”一篇中,
“阳光太过雨露不及燥就会太过,就会有旱灾,在人为阳明证;”——《四圣心源》中有提到“阳明虽燥,病则太阴每胜而阳明每负”,所以燥只为证,究其因,则有多种可能——如情志之怒或过喜,还或中土受寒等等?
发表于 2012-11-9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43# 竟玄子
刚刚我又想了想,觉得那个收藏、肃杀的力量不是阴,还是阳!但是是阳中之阴!
如果再将阴之形看成阳之气的凝聚态,好像天地间就没有阴了,“纯阳”了——这似乎很荒谬,但是,我却想起了爱因斯坦“质量是能量的凝聚态”的话,那个著名的质能互换方程,想起了“通天下一气也”的话,想起了《清静经》中“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的句子,还想起了《圣经》中夏娃是亚当的一根肋条骨所做的说法^-^。
而反过来逆推好像不成立:形皆是气,气却不是形,就像波皆是水,水却不是波,万殊可归一本,一本却不可归万殊——如果一定要说一本也可归万殊,其实那已不是“归”,而是“发”,一本发为万殊。
从这个意义上说,好像阳比阴更根本,可以统摄阴。
当我这样不断说阴说阳的时候,我能觉出它们的涵义在不断转换,并不一致,有时是指物之质,有时是指物之性,我无暇细释,也难以细释,但我心中能明白我正在说的那个意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2 23:59 , Processed in 0.021261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