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jingetiema

学习的经验,带好自己的孩子,希望来往的各位进来看看,做错的地方给予指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24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45 jingetiema 的帖子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孩爹这几天一直嘟噜嘴里苦,说,你赶快给我想办法,要不我就自己采取措施啦! 我前几天就给他说别熬夜上网,少吃点肉,一天走上一个小时的路,对他这脂肪肝肯定有好处,但他不听。这又问,我给他解释说这也是天气影响的原因,你按我说的做,肯定会有好转!他说我不想从里边解决,我要从外边想办法解决,别的有什么办法吗?我还真不会用药,真头大!
发表于 2010-3-29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47 jingetiema 的帖子

给他一包小柴胡冲剂.

您身边不是有一位高人吗, 干吗不用呐, 怪浪费的 .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48 姜与炙甘草 的帖子

我知道你会回我帖子的,就等着来 ,我也想着嘴苦应该是小柴胡证,可又觉得没有其他症状。我老觉得那是感冒用的药,呵呵
高人这几天太忙了,抓不住,不在办公室,又不好意思老打电话麻烦人家
发表于 2010-3-29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49 jingetiema 的帖子

一个嘴苦的症状就够了.

您有点坏哦.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50 姜与炙甘草 的帖子

发表于 2010-3-30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姜与炙甘草 于 2010-3-29 10:51 发表

您有点坏哦.


,让我想象下这句话的腔调哈!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的孩子是什么学习类型?(转)

  我儿子上小学一年级,每次学习时手里都得拿点东西鼓捣着,让他别动认真听,可坚持不了几分钟就又估计重演了。我一度以为孩子是多动症,可偶然一次看到清华大学出版社研究员王晶的讲演,才明白原来孩子的有不同的学习类型,只是我们不了解他们。
  今天我吧把这篇文章贴出来和大家共享,也为那些和我一样的家长解决一下困惑。文章有点长,但读后一定有收获的。
王晶:尊敬的各位家长、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
  我来自清华大学,我们2003年的时候,因为拿到一笔基金,我们做了清华500个学生家庭的家庭教育的调查,用了大概两年的时间,因为既要访谈家长,又要访谈学生。结果有很多,但是有几条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第一条,我们在这个访谈的500个家庭中,两个孩子的家庭占了103个家庭,103个家庭中有一半家庭的家长说,考上清华的这个孩子不是在我们家学习最好的,或者不是在我们家学习用的时间最长的,但是最后考试的结果每次都是非常好,他说老师你是研究心理学的,能不能解释这个问题。
  第二条,普通考试的学生,一般在大学学习时间,进图书馆的时间,在图书馆中午自己带了一些饭,然后吃完不出来图书馆。晚上出来,8——10个小时在图书馆一天,有过这样经历的普通学校出来的学生,占90%,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而且不是一天,不是临到考试磨一磨。我们特招的学生,比如体育特招生,艺术特招生,包括美术学院的学生,能连续在图书馆待四个小时的,不到20%。同样一个学校,每个人的学习方法有巨大的落差。还有一个引起我的关注,就是美术学院的学生,我调查了40多个家庭,这40多个家庭的美院学生,没有一个说自己会唱歌,或者唱歌不会跑调。当时拿了这几份的汇总差异之后,很多老师觉得很奇怪,怎么解释孩子的行为模式的差别。这就是我今天要跟大家讲的第一部分,走进孩子的大脑。
  群体性的差别是这样之后,我们怎么去走进孩子、了解孩子。一个人从婴儿到少年到青年到中年到老人,生命是一个苦短的现象,而且生命充满了变化。我们经常有人问,这些阶段哪个阶段的人是我们,其实哪个阶段都是我们大家,哪个阶段不是我们,因为我们不曾停留,我们的生命是一直往前走的。我们就感觉很奇怪,说我们生命中有没有不变化的东西,为什么人和人有这么大的差异。心理学分支于哲学学科,所以属于社会科学,过去心理学讲了很多行为模式,包括跟孩子的沟通,没有量化的标准,所以大家觉得没有办法表达。今天脑科学给心理学注入了一个很大的解释平台,我刚才说清华的那些学生都是不同的,他们的差别在于什么地方呢?
  差别在于他们的脑构造,现在的行为心理学和脑科学已经证明,人的大脑是存在差异的,从认知结构来讲,也就是我们学习的渠道来讲,人类一共分五种吸收信息的渠道,每个人的主渠道不一样,最后他的思维方式、学习模式、沟通模式是不一样的,所以虽然都是清华的学生,但是有巨大的差异。
  什么样的差异呢?我今天讲课,包括大家学习,首先用眼睛,大家在看,第二是用耳朵,在听。还有第三个认知渠道,那就是我们的触觉。其实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尤其在传统课堂学习,用眼睛,用耳朵,但是是不够的,因为有些东西是靠其他部位学习的,比如冷和暖,软和硬,这时候老师怎么讲,一个学生都是不明白的,所以就要肢体参与。这是人类的三大渠道,就是接受外界信息的三个大渠道,同时还有两个辅助渠道,一个是我们的嗅觉,一个是我们的味觉。这五条渠道构成了我们的生命认知系统。每个人的这五个认知渠道都是畅通的,但是为什么每个人有千差万别的区别,因为每个人的脑结构是不一样的。
这是一个脑图,现在的脑科学家已经给心理学一个很大的技术性的支撑。

    过去我们说人和人不一样的时候,我们说努力就要达到了,中国有一句话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但是中国的文化是一个想象的文化,它缺少一个过程,这句话只说了对了一半,它缺少一个前提,就是说手里拿的要是一块铁。今天是一个多元的世界,我们看人的标准是多维的,你的孩子可能是铁,也可能是一块宝玉,也可能是珍贵的钻石,不同的材质我们就要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如果你的孩子是块宝玉,你还在磨,最后的结果可能是真的把孩子磨残废了。如果孩子是宝玉,就要按照他的纹路去雕琢。如果你的孩子是珍贵的紫檀木,那么也要按照它的大小成为一个器物。这就是说我们的教育有一个前提,我们要因材施教。
  孔子2000多年前就说因材施教,所以他三千弟子,七十二贤士。我们今天传统的教育西中还是认为努力是最重要的。其实我不认为努力是最重要的,方向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方向不对,努力也是白费。方向错了,你特别用功,你付出的特别多,最后你没有得到成功,你得到的伤害也特别大。人的认知渠道不同,学习方法就是不一样的。人有这五大种,以视觉为主的就叫视觉学习型,就是他的眼睛非常发达,视觉神经非常敏感,其他四条渠道也是好用的,如果不好用就属于残疾人。好用,但是是以一条渠道为主,四条渠道为辅,整合了一个人生命中对世界认知的结构。科学家给出了这样的论断。现在给出了一个推理,比如一个视觉区域最发达的人,他喜欢用视觉来学习,他学习的时候学习效果最好。我们为什么说他是视觉型呢?这个图中,如果你的视觉区域发展得最好,就是说你的视觉神经的细胞是最多数目,那么你的数量多,处理问题的功能也就最强大。有的人可能是听觉型,听觉型的人,同样他的听觉中枢神经的细胞是最多的,有的人可能是触觉,就是动力皮层,这是在国外脑科学的杂志上剪下来的,这也是要证明每个人的脑结构不同,所以他的行为模式不同。好多年前拿破仑说过一句话,他说人的身体结构决定你的命运,现在科学家说你的脑结构决定你的学习方式、你的职业方向,甚至是你的生活状态。这是一个科学的前沿,我们现在把它引用到行为心理学

  首先你的孩子是什么学习类型的,你要按照这个类型去最大化地用他最佳的渠道去学习,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不同的类型,最后得出来的行为模式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是视觉型的,有的孩子是听觉型的,还有的孩子是触觉型的。怎么判断一个学生是什么类型的人,首先视觉学习型的人,最简单的判断就是,这样的孩子说话的时候语速特别快,而且他在说话的时候一定看着你的脸说,然后你在听,可能听一听就有别的事,然后转过身就去干别的去了。如果他是视觉型的,他不会站在原地跟你说,他一定转过身去的,到你转过去的地方,看着你,依然对你说,因为看对他最重要的。这是视觉型的一个最简单的特征,语速快,要看着人说话。同时视觉型的孩子从小非常听话,一般来说不做越格的事,他是幼儿园、小学最听老师的话,认真复习、认真写作业的这类孩子。这类孩子生命的成长过程在学校是非常守规矩的,是今天我们教育里最喜欢的一类人。但是这类孩子成长到后来,一般在小学当班长,我曾经跟黑龙江教委做过50个小学班长的13年跟踪采访,结果50个前三年在小学都是班长的小孩,这50个人有三个考上哈尔滨师范大学,这是最好的,然后有5个考了师专,剩下的就没有超过这个的,而且多半是考师范类。也就是说视觉型的孩子喜欢在一个安全的体系内学习和生活,他们多半非常愿意当老师,或者做***,也不是有创新精神的***,他们是循序渐进的小***。对于这些孩子,我们家长应该怎么办,除了帮助他学习以后,现在你们真正需要的就是让他跟人的接触,拓展他们的勇气。对这些孩子,不是失败是成功之母,是成功是成功之母,让他们在成功中自信,同时伸展他们对社会的触觉,让他们不断成长和壮大,学习没有问题,但是在创造能力上,这些人恐怕有一定的局限性。视觉型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帮助他们,家长认为现在孩子小,不会选择的话,你们可以买一些彩色的笔,让他们把想写的东西画下来,为什么这样做,就是刺激他们的视觉神经。他的眼睛非常好使,他的眼睛捕捉信息的能力非常强。视觉型的孩子在学习的时候,要多做复习,少做预习,因为他完全能跟得上学校的教育,无论是小学还是高中。学习是两个概念,学习是为了记忆的,记忆是两个概念,一个是记,一个是忆,今天我在这讲,大家是在听,听是一个记的过程,那么你们在考试或者回家跟别人说的时候,跟别人复述的时候,这是忆的过程。有的人就忘了,因为他的脑沟回很浅,视觉型的孩子就是这样,所以他要大量复习。一二年级的女生学习特别好的,她回家可能就做作业,因为她不这样就忘了。视觉型的孩子在人类大概占1/3。
   听觉型的孩子占20%——25%,这些孩子在传统课堂中是不占便宜,听觉型的孩子以听为主,他们主要的特点是不爱说话,说起话来很慢,而且往往说话的时候不看对方的脸。对他们来说内心世界是很重要的,这样的孩子不合群,所以在和老师的互动中,他们往往是靠后的。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是听觉型的孩子,你要给孩子一个支撑,一个沟通和帮助的渠道。首先你跟孩子沟通的时候要有一个改变。这些孩子不爱说话,家长经常说我跟你说了这么半天,你怎么不说话啊。这是他的行为模式,他不太爱说话,他跟视觉型的不一样。听觉型的孩子,如果你让他一边说着一边看着,这不是他最佳的学习效果,他往往学得不好。我前段时间从深圳回来,我去了洪雅小学,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校,有个老师跟我说,你快点来吧,我们班有个怪人,你帮我看一下。深圳有好多是打工的父母带着孩子去的,这个孩子的父母是安徽的,这个小孩是四年级的时候来了,现在是五年级,老师说这个孩子上课从来不听讲,可是学习成绩非常好。我说这有什么奇怪,他从一个县里面,到了城市里的学校,他没有降级,说明他的学习模式你不认同。我当时就下意识的,我们是进课堂去听课,我说他可能是听觉型的人。我说这样,如果今天你看他上课不注意听讲,你提问他,如果他能回答出来,就说明他听课了,而不是不听。是一个女孩,很高的个子,老师说今天有专家进课堂,都把你们的书本拿出来,其他小孩早早就摆好了,她把手放进书本,把书拿了出来。然后上课的时候,她不看老师,就摆弄手,这一堂课老师提问她两次,是新课,她都答对了。下课的时候,那个老师说她大概真的是听觉型的人,他真听课了。  心里学家讲,听觉型的人,如果上课的时候一边听一边看,那么他的思维速度就会下降。所以每个人的行为方式都依存他生命的自觉。我们每个人首先是一个生物人,其实是一个理智的人。就是因为我们的理性不足,所以我们才一直补充我们的理性,但是反过来真正看一个人的时候,更多是按照生物性,按照他的情感,按照他的喜好,去走他生命的轨迹。
  那么这个老师说我真是冤枉她了,她妈妈还总到学校来,问我她怎么样,我说这个孩子很聪明,就是上课不注意听讲,如果注意听讲,会学习更好,她妈回家总收拾他。看来我是冤枉她了。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可能经常有意无意地被长辈误读,我们可能也在误读我们的孩子。我们经常站在这说话的时候夸夸其谈,而不注意他们的感受。
  对于听觉型的孩子,我们应该怎么去帮助他,听觉型的孩子,我们最好的帮助就是发挥他耳朵的特长。我在北京一个中学,我就做过这个测试,几年前,我做的是英语学习,就是期中考完试,我把听觉型的孩子挑出来40个,然后我有个对比组,20个人不动,这40个人从中间考试到期末考试都不参加任何的补习班,也不请家教,这20个人不动,我把另外20个孩子的家长找过来,我说不增加他们写和背的时间,让他们的成绩有所提升,你们愿意跟我配合吗,家长说好啊。我说你们配合我一下,初中二年级都有听力带,有听力带之后,我就告诉他们,每天早上起来,你叫孩子起床的时候,你把听力带按下去,然后让他洗脸、刷牙,到晚上临睡的时候,再把听力带按下去。家长说他们不听怎么办啊,我说那就说你听,声音要小一点,但是不要告诉他这是学习。听觉型的人听力捕捉能力很强,如果对他的学习有帮助,他会自觉拿过来去用。最后的结果,8周以后就期末考试,期末考试的时候,那20个没有动的人基本成绩没有上下,也有几个下去了,这20个人只有一个提升一名。另外20个人,有2个学生提升2名,所有的学生都提升1名,没有一个下降的,有一个是没动的,在原来的名次上。每天大概就是三五分钟,或者十分钟。
  我为什么做这样的实验?因为我在美国看到过这样的实验,就是听觉型和视觉型同时找来40个人,然后老师说,我现在带你们做一个游戏,老师用彩色的纸剪成苹果和梨,按30个新单词,拿家挂在墙上,拿着手电,看谁能找到。12分钟之后,老师问你们看见多少个苹果和梨,把你们看到的写在你们的本子上。结果收上来之后,这是两个班级,40个孩子的东西收上来,20个视觉型的孩子,30个新单词,就让他们拿手电看,最高的记住22个,这20个人中最低的是在12个和13个记住的正确率。在听觉那个组里面,最高的一个达到17个,时间是12分钟,他回来再写的时候记住率是17个,七八个的有很多,而视觉组没有低于10个人。我当时大概算了一下,他们两个人的短时记忆,大概在17%——20%左右。这个实验不算一个经典的实验,但是足已说明,视觉型为主的学习者和听觉型的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是不同的,摆在一个平台上,最后的学习结果可能是不一样的。
  听觉型的孩子我们可以给他多做一些录音带,包括历史、地理、英语、诗歌、辞赋,提升他听觉认知的能力。

    第三种就是触觉型。触觉型的孩子是什么孩子,就是我们现在的小学、幼儿园里的淘气包,总是不断地在惹事,就是这样的人。这些人家长特别头疼,但是我今天告诉家长,在座的如果你们的孩子是这种类型的孩子,我祝贺你们,不要再烦恼了,因为这群孩子是特别聪明的孩子,他们生命力强健,他们关注的东西非常多,具有创造性,只是他们不适合我们今天的教育模式,他们是身心互动的模式,他们学东西有的时候很慢,你跟他讲半天,他都不理你,他不懂。但是他摆弄,一旦他弄懂了以后就不忘了。这叫肢体参与学习。肢体参与学习者,一般来说记忆都很长,比如我们的游泳、自行车都是肢体参与的。他们是适合这样的学习方式。他们这些孩子,为什么让我们这么头疼,让我们觉得有问题,为什么这么判断,因为触觉学习型的孩子,他的脑结构和视觉型是不一样的,清华的学生正常考来的大部分都是视觉型,所以他在图书馆里能待10个小时,他的大脑是单点兴奋,他能长时间关注一件事情,不受干扰。而触觉学习型的人,他大脑中的兴奋点同时两个甚至更多,这是他的生理特点,所以老师讲课他不能耐心地听。老师讲了A,他可能听了一会儿,就看别的地方了,看了一会儿,老师讲到C,他又回来了,但是他漏了B,所以他听不懂。一个孩子对自身的评价靠什么,对自己的评价是靠外界的评价,比如一个小孩,十个人、一百个人都说你非常聪明、特别刻苦,他就觉得自己是聪明的孩子,很刻苦,将来很有聪明。同样这个孩子,如果一百个人都说他是笨蛋,最后他就觉得自己是一个笨人。我们触觉型的孩子,多半从小开始就被家长灌输这孩子不好好学习,这孩子可笨了。所以有的触觉型的孩子跟我说,我说你学习怎么这样,他说对啊老师,我可笨了,从小我妈就知道,不信问我妈。其实他不是笨,是他被定上了这个模式。  对于触觉型的孩子怎么学习,最简单的一个办法,尤其是初中和高中的,他们回家之后,让他做预习,把他不懂的东西先学会了,或者先大致知道一点就可以了。老师上课的时候,他没办法抑制他自己,他不可能上课永远注意听讲,他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包括我们在座的很多人,我们很多行为习惯,其实我们是没有办法做的,就是这样的状态。所以这三个认知类型,就是我们现在学校主要用的三种学习模式,这三类孩子,触觉学习型的孩子其实更多一些,除了视觉型和听觉型之外,基本就是触觉学习型,味觉型和嗅觉型的孩子一般比较少,如果你发现这样的孩子,你们可以找心理学家问一问。今天因为时间非常短,我只是简单地给大家梳理一下,具体的很多内容,我希望大家看一下我的博客,我的博客什么都有,好多人都说你买我的书,我不建议你买我的书,你们就看我的博客,上面我把五种认知类型还有八种类型都写得很清楚。如果有些人还是觉得模棱两可,那么你可以做一下测试题。如果你们还有问题的话,那上面还有我们的邮箱,有问题你可以给我发邮件,发邮件的时候,你们要写清楚问题,而不是说我一片糊涂,你一片糊涂发给我之后,我也是一片糊涂,我也不能给你任何解答。所以你说有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说得详细、详细再详细。
  清华学生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美术学院的唱歌全跑调,因为这些学生是视觉型加触觉型的。我在调查了120份问卷中,有两个人说唱歌勉勉强强,剩下的人都说自己五音不全。触觉学习型的人多半都是肢体非常发达,运动员、舞蹈演员,就是有爆发力工作的人,往往都是触觉型,包括现在很多经理都是触觉型学习的人。

    最后说一个案例,有一个上海的特级教师,他在网上自己写了一个东西,80岁多生日,全国各地来了将近200个学生给他过生日,过完生日后曲终人散,他坐那想了半天,然后他给上海市教委写了一封信。

    他说我当老师60年,当年我认为有出息的好孩子,最后走向社会都平平,我认为当年是淘气包的时候,现在都是社会的中坚力量。难道是我判断错了吗。我说我能给他解释,因为我们传统的老师,在看学生,尤其小学老师在看学生的时候,主要是以视觉学习型为判断的基础,视觉学习型只是占一部分,真正到社会上是多元要求人的,人有八种功能,视觉学习好的人一般语言不错,或者是逻辑不错,你就知道两种,一共有八种,才占25%,所以不是多元的。要全面发展自己,第一是生命的能量,第二是创造的精神。这些东西在慢慢的成长中不断地培育出来。

  那个老师的判断失误,就是因为他过于局限性,我希望今天在座的所有老师和家长不再走这个重复的路,你们可以看一下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样的类型,然后针对这个类型去学习。我有很多案例通过这样的调整,孩子得到了很大的改变。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个宝贝,这个宝贝怎么成为,就是先有伯乐,再有千里马。很多家长说很忙,我希望大家有一个理念,人一生不是慢慢变老的过程,是慢慢变好的过程。我们跟孩子慢慢成长,那是很快乐的,今天你不论做多大的官,真正伴随你生命和你幸福感的长期感受的是你的孩子,所以如果你的孩子今后对你瞧不起,你没有教育好他,你没有幸福的晚年,那是你最上火的一件事。

  所以我希望从今天开始,每个家长都重新思考自己的教育方法。同时我们要想想,我们总是要求孩子要这样,要那样,我们也要想想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家长,你做到孩子希望的家长了吗?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只有把我们自己变成一盏明灯,我们才能照亮我们的儿女。
发表于 2010-3-31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53 jingetiema 的帖子

对照了半天,我女儿好像三者都能靠一点,但相对偏听觉型和触觉型。有时看她没认真听但好像都听见了,比较好动,但也不是淘气包!
发表于 2010-3-31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53 jingetiema 的帖子

好文!我要仔细读一读~~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54 chhhwg 的帖子

我家的靠哪方面?好像三者都有点,我要再仔细观察一下

[ 本帖最后由 jingetiema 于 2010-3-31 14:1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老人也不能包办

  爷爷在家做事,我一般都不插手,包括他自己出门溜达穿衣服、换鞋子、拿凳子,我都光在一边看着,他不吩咐我不主动上手,一般他也不叫我。前两天来了个串门的邻居,看见他老人家那么大年纪在自己慢慢的穿衣服,就着急的说:“来,来,您过来站好,我帮您穿上,这样、这样,哦,好了,看,给您穿上多舒服,是不是?”言外之意,在指我不帮忙,可我认为,让老人家自己动手也不错吗,对活动筋骨多有益处,胜过做一些额外的锻炼,对他们够不到的洗头、剪脚指甲之类的可以考虑代办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选择

  昨天孩子带回来一份家长作业,关于体验教育,其中写了1993年的那场中日儿童的竞赛,在草原、大雨中,孩子们在跋涉,严重感冒一片,日本爷爷开着豪华车下来对孙子说,你是我们家族的骄傲,你虽然病了,但仍要坚持到最后!中国家长也开着车来了,把生病的孩子拉到车上,说你感冒了,还下着雨,身体这么弱,别走了,上车吧!下面就是批评中国家长娇惯孩子,中国孩子不如日本孩子~~
  在以前我看到这个故事我觉得日本家长做的对,但现在再看我不这么认为了,我会从养生的角度出发,从孩子身体的承受能力出发,该娇惯的时候娇惯,该让他坚强的时候坚强,该懂得养生的时候会养生。
  

[ 本帖最后由 jingetiema 于 2010-3-31 16:06 编辑 ]
发表于 2010-3-31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ingetiema 于 2010-3-31 14:52 发表
  昨天孩子带回来一份家长作业,关于体验教育,其中写了1993年的那场中日儿童的竞赛,在草原、大雨中,孩子们在跋涉,严重感冒一片,日本爷爷开着豪华车下来对孙子说,你是我们家族的骄傲,你虽然病了,但仍要 ...


我同意您的观点,可是怎么把握这个度呢?
发表于 2010-3-31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58 jingetiema 的帖子

对, 对老人也要放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5 01:45 , Processed in 0.02736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