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aliliya

属于我自己的树洞贴,一个人的倾诉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4-13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4-13 23:35 编辑
回复  aliliya

小孩子力量小,也许拿边儿盛水更有力,更好掌控。无所住 发表于 2012-4-13 23:03


你说的很有可能。
而且成人都思维固着了,通常认为带把儿的容器就只能拿把儿。
这一点应该向孩子学习,谁说有把儿就只能拿把儿呀?
想起我儿子摆积木,把带轱辘的积木架在半空中,我和老公看到了都有点儿错愕,成人的思维就是,带轱辘的就应该着地……
发表于 2012-4-14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会有类似的行为,为了表示自己的诚心,会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拿出来。

1673 越穷越革命

      看到一个小故事,妈妈强制把孩子最喜欢的玩具献给灾区,以此来培养孩子的爱心……
...
aliliya 发表于 2012-4-13 22:29
发表于 2012-4-14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482# aliliya


    这让我想起类似的一件事,发生在一个多月前?反正就是我已经在学习了。
    一个星期天的早上我和孩子打车到妈妈家去。上了车才看到出租车在抽烟。而孩子就坐在他身后。我心理斗争了一番后,决定阻止他的行为。
    我带着微笑,坚定而温和地说:司机,能麻烦您把烟掐了吗?车上坐着孩子。
    司机脸红了一下说:是啊是啊。并把烟灭了。
    孩子也指着车里的一个禁烟标志说:叔叔,车里不让抽烟。

    我看孩子也这么说了,反而替司机说起话来,我说,叔叔开车太辛苦了,抽根烟能提提神。
    我知道,其实我是在说给我自己的小我听的吧。

    今天中午带孩子在外面玩,草坪上有几棵松树,树下坐着一个小伙子。孩子在他周围寻找石头,我突然看到孩子表情有点厌烦的样子,然后对叔叔说:叔叔,不能随地吐痰。哦,原来如此。
    只听这叔叔哈哈地大笑起来。孩子自顾自地往前跑去,我跟在后面追,我听到我的身后那个小伙子仍在咳痰吐痰。

    孩子说他的时候,我没有任何阻拦,但我内心是有点担心那人会不会不高兴。我更担心如果孩子今后还这样,会不会遭到别人的报复啊?
发表于 2012-4-14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483# aliliya


    嘿嘿,我试着去做。
发表于 2012-4-14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484# aliliya


    我曾经陷入过这样一个误区。
   现在我带孩子出门,遇到邻居或认识的人,我会主动打招呼。而孩子心情好的话,会自己主动打招呼的。比如今天早上,我开门,对门的小媳妇也出门,我说,出门啊,孩子说,阿姨你好。
   当然,也有不打招呼的时候,这时我还是不能完全淡定随她去,也还会提示一下。
   这一关我还是没做好,需要继续努力。
 楼主| 发表于 2012-4-14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4-14 20:24 编辑
我也会有类似的行为,为了表示自己的诚心,会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拿出来。
小小草草 发表于 2012-4-14 16:54


想起我婆婆说她自己的故事,婆婆上学那会儿,她父亲管理印刷厂,她班上好多同学的毛主席语录都是婆婆给的,最后,婆婆连自己的那本也送出去了,结果,班里大部分人都有了,婆婆自己却没有。婆婆和邻居老太太合买一堆土豆然后打算平分,那位老太太很了解我婆婆,把个头儿大的土豆都挑走了……

如果真心愿意和别人分享,当然是可以的啊。
如果那个孩子真的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分享给小朋友,当然是可以的啊。

只不过,有时候这种付出没有那么纯粹,不是一种单纯的分享,为了取悦为了讨好为了交换一些认可和喜欢……或者说,是一种微隐的控制
 楼主| 发表于 2012-4-14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4-14 21:58 编辑
回复  aliliya
    这让我想起类似的一件事,发生在一个多月前?反正就是我已经在学习了。
    一个星期 ...
好静啊 发表于 2012-4-14 18:57


我的想法是“说事实说感受说希望”,说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对方根据我们传达的信息去自行调整,而不是指责和控制,如果对方没有感受到指责和控制,那就不会有反抗和报复。不过也不好说,有的人痛苦之身就是超级活跃的……还有,忘了哪里看到的,只有你身上携带了某种能量,才会吸引那种攻击的能量过来,其实都是自己吸引来的。
嘿嘿,我就是说说,我这方面的实践也不那么多。
 楼主| 发表于 2012-4-14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1671 老师也推荐《游戏治疗》

      今天课上,老师也推荐《游戏治疗》,她也刚看到50多页,她觉得这本书非常非常的好,力荐。
      我尽量复述老师的原话:本书的作者把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和***的东西全都内化进去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4-14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4-14 21:43 编辑

1672 英文小诗

     Tell me, I’ll forget
     Show me, I’ll remember
     Involve me, I’ll understand

     还没搞清楚来源,萨提亚的?总之就是“儿女不用管,全凭德性感”的意思吧。
     7-38-55定律
 楼主| 发表于 2012-4-14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1673 孩子们的启示

      老师下午讲了一个她们幼儿园的小故事——

      一个小孩到了幼儿园后,兴高采烈地把自己喜欢的零食分享给其他小朋友,大部分分享到的小朋友都高高兴兴地吃,但是有一个小朋友咬了一口就扔掉了,那个分享零食的小朋友看见后不干了,大哭起来,老师接纳他的情绪后,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说谁谁谁把他分享的东西扔了,老师说你给他零食希望他能吃掉是不是?是!老师又说你分享给他的东西,就是他的了,他可以不喜欢吃……孩子接受了,但是那以后,他也不到处分享零食了,而是有人跟他说“你分享给我一个吧”,他才分享。

      这个故事下午让我好感慨,就像我们成长一样,有了好东西,到处分享,这个好呀,那个不错呀,可是真的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需要的,自己的美味,对于一些人来说,就是嚼蜡,人家不需要,不感兴趣,于是我们就生气:看!这么好的东西你竟然不识货!我都是为你好!那叫一个关爱强迫症呀……

      我自己就有这个问题,有一阵子我很逗的,带孩子出去玩,都拿了一大摞书,碰到稍微熟悉点儿的人就问:我这有书你看不看?如果人家不感兴趣,或者勉强收下后实际上也没怎么看,自己就失落地很,哈哈,关爱强迫地很。

      像孩子们学习吧,觉察自己的这种优越感吧。
 楼主| 发表于 2012-4-14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4-15 00:19 编辑

1674 好奇与八卦

      今天上午和朋友相约做某事,朋友说:我去不了,我有点儿事儿。
      我有些难受,而且觉察到了,但还是追上了一句:你啥事儿?
      朋友说:有点儿事儿。
      我也不好再追了,作罢。

      我常常就是这样好奇与八卦,人性吧。
      《塞莱斯廷预言》里提到有一种控制,就是故作神秘,并以此获得别人的关注,增强自己的吸引力,掠夺他人的能量。
      其实有时候的确是涉及隐私不方便透露,但有时候语焉不详,却很可能是一种控制。
      不过一旦被控制,那咱自己肯定是有软肋,俗称,苍蝇不叮没缝的蛋 ,软肋就是:好奇,八卦,对控制戏没有觉察,界限不清晰……
 楼主| 发表于 2012-4-14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1675 语焉不详(《塞莱斯廷预言》P77)

      “大部分我都读过了,”我说,“而且我还跟好几个人讨论过。”
      话刚说出口,我就知道自己又犯了语焉不详的老毛病,于是赶紧补充说:“我觉得我了解头五个觉悟,第六个觉悟我还不太懂。”
 楼主| 发表于 2012-4-14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4-14 23:13 编辑

1676 控制戏有几种(《塞莱斯廷预言》P172)

      “根据手稿的分类,”桑杰士神父说,“人类操控别人以夺取‘能’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积极的,也就是直接强迫别人屈从他;另一种是消极的,也就是利用别人的同情心或好奇心,争取别人的注意。譬如说,有个人用言辞或者武力威胁你,如果你感到害怕,你就会被迫顺从他的意志,结果你就会把你身上的‘能’转移给他。威胁你的人把你扯进一场最暴虐的‘控制戏’中。他就是第六个觉悟所说的‘胁迫者’。”神父歇口气,继续说:“另一方面,有人会向你诉说发生在他身上的种种悲惨事件,甚至暗示你应该为他的遭遇负责并且提醒你说,你若不伸出援手,他就会从此沉沦在苦海中。这种人是以最消极、最柔和的手段来控制别人。手稿管这种控制戏叫‘乞怜戏’。这种手段值得我们特别注意。你有没有遇见过这样的人,一走到他面前,你就会忍不住感到愧疚,尽管你明明知道自己从来没有做过对不起他的事?”
      “遇见过。”
      “喏,你被扯进了乞怜者的戏剧世界中。他说的每一句台词、做出的每一个动作,目的都在让你感到愧疚,让你觉得你没有尽到照顾他的责任,所以,在他面前你会产生一种罪恶感。”
      我点点头。
      “我们每个人演出的戏,”桑杰士神父继续说“都可以放到从‘积极’到‘消极’的光谱上去检验。如果这个人控制别人的手段比较巧妙,专门在对方的言行里挑毛病,一步一步摧毁他的世界,攫取他的‘能’,就像令尊当年对待你那样,那么,在控制戏中这个人就是扮演‘审问者’角色。手段最消极柔和的是‘乞怜者’。比乞怜者稍微积极一些的是‘冷漠者’。因此,柑橘积极度来排列,人间上演的控制戏大致可分为四类;胁迫、审问、冷漠、乞怜。你觉得有没有道理呢?”
      “好像有道理哦!”我说,“依你看,每个人控制别人的手段都不出这四大类?”
      “对!”神父说,“有些人在不同的情况下会使用不同的手段来控制别人,但大部分人都认定一种方式,一生重复使用。至于选择哪一种手段,就得瞧他小时候和家人的关系而定了。”
      听了桑杰士神父的一番姐说,我恍然大悟。小时候,我母亲控制我的方式和我父亲一模一样。我呆呆望着桑杰士神父说:“我现在知道我妈是怎样的一个人了!她跟我爸一样,也是一个‘审问者’”
      “那你小时候就受到双重的审问啰!”神父说,“难怪你的个性会变得那么冷漠。还好,你父母亲没有用胁迫的手段对待你,否则你就有苦头吃了。”
      “如果他们用胁迫的手段对待我,后果会怎样呢?”
      “你从此就会变成可怜兮兮的‘乞怜者’,不能自拔。你明白这个过程吗?如果你是一个小孩子,而别人一再使用暴力威胁你,想夺取你身上的‘能’,在这种情况下,冷漠并不能防止你受到伤害。你装得在矜持,也不能让他们把‘能’还给你呀。他们根本不在乎你心里想什么。他们太过强势。因此你就不得不采取低姿态,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希望能打动他们的同情心,迫使他们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羞愧。如果连这一招都不管用,那么,你也只能逆来顺受,忍下这口气,等将来长大后再把满肚子的怨气发泄出来,以牙还牙,以暴力对付暴力。”神父停顿了一下,然后说,“就像你跟我提到的那个孩子——你们在路上打尖,那家秘鲁客店老板的女儿。小孩子为了争取家人注意,以取得他们所需要的‘能’,会使用出各种极端的手段。长大后,这一招就会变成让他们控制别人、争夺能源的策略,也就是他们一生不停演出的一出戏。”
      “我了解你说的‘胁迫者’,”我说,“但‘审问者’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如果你是一个小孩子,而你的家人成天忙着自己的事情,没有功夫理会你,那你会有什么反应?”
      “装出一副矜持的态度,并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他们根本没工夫理会这些。面对冷漠的家人,你只好扮演审问者的角色,探究他们的隐私,挑出他们言行里的毛病,迫使他们对你另眼相看,对不对?‘审问者’就是这样形成的啦。”
      我开始领悟了,“冷漠的人制造出‘审问者’!”
      “对。”
      “‘审问者’使别人变得冷漠!同样的,‘胁迫者’制造出‘乞怜者’,不然就是制造出另一个胁迫者!”
      “对极了!”神父点点头,“人间的‘控制戏’就这样一代一代传演下去。但是,你必须记住:一般人往往只在别人身上看到这出戏,以为自己永远不会使用这种手段对待别人。我们必须破除这个幻觉,否则就会走近死胡同。几乎每个人在一生中——至少某些时候——都会沉迷在某一种‘控制戏’里。因此,我们必须退后一步,好好看一看自己,了解自己究竟在做什么。”
      我沉默了一会儿,回头看了看桑杰士神父,问道:“我们看穿自己表演的戏,然后有怎么样呢?”
      神父放慢车速,转过头来深深看了我一眼:“然后我们就会变成真正自由的人,超越我们一辈子无意识地扮演的角色。我不是说过吗?我们可以为自己的生命寻找一个更崇高的意义,同时,为我们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寻找一个精神上的原因。我们可以开始探索我们的真正身份。”
 楼主| 发表于 2012-4-14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1677 冷漠者的形成(《塞莱斯廷预言》P169)

      “我还是不明白!”我说。“告诉我,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神父开始解释。“为了夺取流向你的呃‘能’,你设计了一套控制别人、掌握局势的方法——你在心中创造了一出戏,在演出的过程中你故意装得很冷漠,跟别人保持一个距离,让人家觉得你这人很神秘。你欺骗自己说,你跟人保持距离,是因为你个性谨慎,但事实上你的目的是想吸引别人的注意,对你产生好奇。一旦有人被你吸引,你就可以装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加深他们的好奇,逼使他们挖掘你内心真正的感觉。”停歇了一会儿,神父继续说。“别人被你吸引,对你产生好奇后,就会把全副心思放在你身上,这一来,他们身上的‘能’就会往你那儿流动。你让他们的好奇持续得越久,你从他们身上吸取的‘能’就愈多。不幸的是,在这出戏中,你若一直扮演冷漠的角色,你生命的进展就会缓慢下来,因为你一直在重复相同的场景。刚才你如果对罗兰度敞开胸怀,你的整个生命、你一生的戏剧,就会朝一个崭新的、充满意义的方向发展、迈进。”
      我愈听心里愈沉重。我这个习气,威尔早就看出来,当初他就曾指责我不应该欺骗雷诺。桑杰士神父说的没错,我老喜欢隐藏我真正的想法。我望向车窗外。车子一路开进群峰矗立的深山。神父又专心开起车来,小心翼翼地行驶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知道路面变得平直时,才回过头来看了看我,说道:“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摆脱这种恶习的第一步,就是正视我们上演的拿出‘控制戏’,彻底了解它的本质。我们想把自己的生命往前推进一步,首先必须切实反省自己的行为,看一看我们为了争夺‘能’,究竟如何控制别人。你刚刚经历的就是这个阶段。”
      “第二步呢?”我问道。
      “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回到过去,回到我们小时候的家庭生活,看看这种恶习是怎样形成的。找出根源,我们就能够了解我们控制别人的方式。记住,在我们的家庭中,几乎每一个成员都在上演他们自己的一出戏:大人千方百计地想攫取小孩身上的‘能’,因此小孩也不得不创造自己的一出‘控制戏’,以作为反制,夺回被大人攫取的‘能’。有什么样的家人,就会发展出什么样的行为戏剧。不过,一旦我们认清家庭中的‘能场’的运作方式,我们就能超于控制的策略,面对真正的问题。”
      “真正的问题是什么?”
      “每个人都必须从进化的角度、精神的角度,重新诠释他的家庭生活经验,以找出他的真正身份。一旦我们做到这点,我们演出的‘控制戏’就会落幕,我们的真正生活就会开展。”
      “那么,我应该怎么开始呢?”我问道。
      “首先你必须弄清楚你那出戏是怎样形成的。”神父说,“告诉我,令尊是怎样的一个人?”
      “他是个好人,很风趣,很能干,不过……”我踌躇了起来,因为我不想对外人批评我的父亲。
      “不过怎样?”神父追问。
      “唔,”我回答,“他很挑剔。在他看来,我什么事都做不好。”
      “他怎样挑剔你呢?”神父又问道。
      父亲那年轻有为、充满活力的形象浮现在我心中:“他喜欢问我一些问题,然后在我的回答中挑毛病。”
      “我觉得我身上的‘能’都被吸干了,因此我就尽量不把心中的话告诉他。”
      “你的意思是说,你在回答他的问题时故意含糊其辞,净说一些能够吸引他注意却又让他挑不出毛病的话。他是审问者,而你用冷漠疏远的态度保护自己,跟他捉迷藏,对不对?”
      “我想是吧!”我说,“但什么是审问者呢?”
      “审问者属于另一种戏剧行为。使用这种手段以取得‘能’的人,创造一出戏,在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探查对方的内心世界,可以招出毛病。一旦找到毛病,他就开始批评这个人的生活。如果这个策略奏效,遭受批评的人就会被扯进这出戏中。他会突然发现自己局促不安地站在审问者面前,注意他的每一个动作和想法,免得自己做错任何或说错任何话,被审问者逮到。这种心理上的怯懦恭顺,让审问者有机会攫取他身上的‘能’。”神父瞅了我一眼,又说,“你不妨回想一下,你以前特别小心自己的举止和言辞,以免被他挑出毛病?他能逼你放弃你自己的行为准则,他能吸干你身上的‘能’,是因为你太过在意他的想法,使用他的标准来衡量、批判自己的行为。”
      这种感受,我深深体会过。任森的影像有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这么说来,我父亲就是一个审问者啰?”
      “唔,应该是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4-15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4-15 10:42 编辑

1678 控制与被控制的原因——注意力在外部

      刚刚又大概翻了一下《“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武志红》http://216.24.199.190/thread-53124-1-3.html
      看到一段话,恍然大悟,如果用一句话总结控制与被控制的原因,那就是:注意力在外部!这段话如下:
      当父母这样做的时候,孩子就会把注意力从内部转化到外部上来。原来,他是因为精神胚胎的召唤,才去爬10米远去拿一个玩具的。但现在,他不去拿拿个玩具,是因为他知道,那样做会令父母不高兴。这样一来,这个孩子就会失去对事情本身的原动力,一切行为都以获得父母的关注和认可为目标。于是,他现在很容易被父母控制,等长大了,就很容易被其他人控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4 22:49 , Processed in 0.02536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