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燕果

继续闭门造车说黄芪五物汤和黄芪建中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31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29# 燕果

看到您的帖子,在家研究了一会,太阴湿土是站在四之气上了【现在自己只学到节气上了,哈哈】,四之气是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自己理解为胃气是热气【大暑之气】,到了脾化为露【白露】,一年的大气,说是春夏秋冬之气,其实是小暑大暑之气的降沉升浮。那么少阳相火是三之气【她站在了小暑的位置上了】,胃气和着相火之气还得下降到太阳寒水中。
发表于 2015-10-31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燕果


    猪肤汤怎么做,有方法?是吃的,还是敷的呢?求回复,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32# 康踏

就是猪皮汤啊, 是喝的.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31# 淘崽子

很形象啊.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 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燕果 于 2015-11-3 03:36 编辑

熟地为甘药, 白芍为酸苦药.
辛甘化阳, 所以熟地不光能补血, 和辛药一起是可以生阳的, 所以有熟附理中汤.
酸甘化阴, 所以有芍药甘草汤.

那么小建中汤里的饴糖,是不是为了和桂枝一起辛甘化阳呢? 想来想去, 觉得这不是目的, 否则为什么要加那么大量的白芍,太矛盾。

这就涉及到内经里的另几句话:

肝苦急, 急食甘以缓之;
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

饴糖还是为了缓脾,不是为了生阳。所以小建中汤,是泻肝缓脾的药,桂枝在这里,是提供一个小小的推动力防止淤滞。以前三彩风车说过,很有道理。所以小孩子不吃饭,如果是阳虚脾胃寒湿不爱吃饭,不能吃小建中汤。上次有个网友的小孩天天饿找东西吃,医生开了小建中汤,我当时觉得不对,现在觉得还是对的。

所以不把内经和伤寒结合起来读是白读。
 楼主| 发表于 2015-11-9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现对阳明虚证, 我没有什么太多办法。今年秋季两个阳明燥金,周围的人都出现了阳明症状,而且象是手阳明大肠经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手臂背侧, 侧头颈不适, 鼻塞或者流鼻涕不能停. 但是又没有口渴,多汗和大热的症状,也许和太阳寒水在泉有关系, 不敢用白虎汤。我能想到的药,就是升麻,淡豆豉之类。虚证用补中益气汤,脉沉有力的, 不知道栀子豉汤管不管用。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2 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燕果 于 2015-11-12 02:25 编辑

在华夏中医论坛看到过一篇文章, 提到伤寒的方子的数理关系. 无事随便拿出柴胡桂枝干姜汤看了一下:

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去皮)干姜二两瓜蒌根四两黄芩三两牡蛎二两(熬)甘草二两(炙)

木(三八之数): 柴胡, 桂枝, 黄芩
金(四九之数): 瓜蒌根
火(二七之数): 干姜, 炙甘草, 牡蛎

这么一摆, 这付药的目的一目了然了。此证的病源是木(肝胆)郁,金(肺)燥,火(心)不旺。用了此药后, 火能生土, 土能生金,金能生水, 水能生木, 木又能生火, 形成良性循环了。

再看柴胡桂枝汤:

桂枝(去皮)黄芩(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甘草(炙,一两)半夏(洗,二合半)芍药(一两半)大枣(擘,六枚)生姜(切,一两半)柴胡(四两)

所有的剂量要乘二:

木(三八之数): 柴胡, 桂枝, 黄芩,人参,生姜,芍药
火(二七之数): 炙甘草
土(五十之数):半夏
水(一六之数):大枣

此方里有木, 火, 土; 而主要矛盾在木郁, 绝大部分药物都是肝胆药。人参是脾土药,在这里是木数, 还没有理解。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茯苓(四两)桂枝(去皮,三两)白术甘草(炙,各二兩)

木(三八之数): 桂枝
火(二七之数): 炙甘草 白术
金(四九之数):茯苓

一直把这个方当成健脾利水的, 这么一看, 准确地说这个方子去的是心肺之水, 心肺有水, 自然土湿木郁.
发表于 2015-11-13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桂枝(去皮)黄芩(一两半)人参(一两半)芍药(一两半)生姜(切,一两半)柴胡(四两"如何为三八之数?
发表于 2015-11-13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38# nmamtf71

    我暂时无法用术数解读。

    然,此处楼主专门有言:“ 所有的剂量要乘二”。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4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燕果 于 2015-11-14 00:13 编辑

回复 338# nmamtf71

是乘二了, 把半数变成了整数。

这只是理解经方的一个途径罢了, 肯定也不能生搬硬套。比如理中汤,是太阴药,全部是三两, 都是木数, 为什么不用土数? 是不是说明, 理中汤虽然是转动中焦的方子, 但目的在升?如果着眼于降, 是否要变成4两?  

为了验证,查了一下肾着汤:

茯苓干姜白术甘草汤. 【处方】 甘草2两,白术2两,干姜4两,茯苓4两。

干姜和茯苓都变成了金数,甘草白术变成了火数, 有火生土, 土生金的意思, 以降为主。

由此也可见, 甘草和白术可火,可木, 偏升。
干姜则可火可金, 偏降
茯苓是金, 偏降
发表于 2015-11-14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何不乘以八再减八【倍数】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8 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燕果 于 2015-11-18 02:06 编辑

秋换冬之时我几乎每年都要咳嗽. 以前基本服用一两次补中益气汤就好了. 今年不行, 服用了以后咳是很快没有了, 但痰却很多, 感觉很咸. 服用熟附之类的更剧, 觉得肺就泡在咸粘痰里, 出不来, 特别不舒服. 自汗, 小便多, 如果清上焦的热越清越糟糕.

最后还是回到时气上来, 今年太阳寒水在泉, 马上又要到六之气的太阳寒水, 水只能土制, 土赖火生, 用了一剂甘草炮姜汤, 4克甘草, 2克炮姜, 因为口渴加了两克生白术. 立刻见效, 痰松动易出, 而且不咸变成淡的了. 这么温热的药, 吃了以后人不但不热不出汗, 反而觉得有点凉. 可见阳虚还是本质. 现在在想, 是不是可以合吴茱萸汤来降痰浊? 不过基本已经好了, 又没有头痛呕吐, 还是先忍忍用药欲望.

所以脉像舌相都会骗人, 脉其实关尺重按都数而有力, 似乎有伏热的样子, 舌是红的, 也似乎是上焦有热, 口也比较渴, 老是想喝水. 唯一没有骗人的, 是觉得喝了热水很舒服, 说明阳虚.

现在也明白了姜和附的区别, 姜是火土药, 附是水药, 附子需要干姜的火土来克制, 才不会造成肾的阳水泛滥.

伤寒里似乎单独用附子不用姜的方基本都集中在阴虚的时候, 现在能想到的只有肾气丸和芍药附子汤, 肾气丸的主要矛盾是水发动不起来.芍药附子汤的矛盾是水不能入阴. 所以阴虚用附子, 不需要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附一则:

昨天我爸让我看一个医生给他的一个同事开的方子. 这个同事是个去年发现了早期肺癌, 手术了, 现在找了一个中医调理, 让我看看方子有没有道理. 我不知道他的同事的辩证如何, 只能解释一下方子, 大概是温经汤和交泰丸的合方加减, 去掉了温经汤里桂枝川穹等升肝阳的药, 加了少量疏肝理气活血的药,重点在右降潜肝阳, 大概是觉得病人上热下寒, 肝阳上浮, 心肾不交. 看这个方子觉得很喜欢, 有时候看药方就象看文章一样, 喜欢看主次分明结构清楚的方子. 我就称赞了这位医生, 希望病人坚持找这位医生. 看了药方上医生的名字, 叫赵其军, 网上查了以下, 似乎还比较活跃, 有过这么一篇三段论:

赵其军的中医三段论


有一句话,初学中医者,和非纯中医者,似乎大多都不晓得的。

这句话就是:不知十二经络,开口动手就错!
知道并真懂这句话者,就是纯正的初级中医师也。


第二句话,就是在中医界,知道者,却也不多;真懂者,凤毛麟角。

这句话就是:不知五运六气,捡遍方书何济?
知道并真懂这句话者,就是纯正的中级中医师也。


第三句话,就是在中医界,知道者,几乎没有;真懂者,羚羊挂角。

这句话就是:不知八卦九宫,临症处处不通!
知道并真懂这句话者,就是纯正的高级中医师也。
发表于 2015-11-18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秋换冬之时我几乎每年都要咳嗽. 以前基本服用一两次补中益气汤就好了. 今年不行, 服用了以后咳是很快没有了 ...
燕果 发表于 2015-11-18 00:14



    越来越接近了。
发表于 2015-11-19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42# 燕果

儿子这几天晚上十一点到一点左右都是翻滚,哭泣,询问后说是恶心,肚子疼,,还有很多眼屎,甚至早上眼镜都睁不开,用了先生的五之气方子,肚子疼好了很多,昨晚有一点反复,还有眼屎。感觉这个属于肝阳不升造成的吧,具体该怎么解决好呢?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9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43# 三七生

多谢三七先生的鼓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2 01:47 , Processed in 0.019567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