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6-24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医笔记
“[素问. 六节藏象论] :帝曰: 藏象者何?岐伯曰: 心者生之本, 神之变也, 其华在面, 其充在血脉, 为阳中之太阳, 通干夏气。肺者气之本, 魄之所处, 其华在毛, 其充在皮, 为阳中之太阴, 通干秋气. 肾者, 主蛰, 封藏之本, 精之处也, 其华在发, 其充在骨, 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 罢极之本, 魄之居也, 其华在爪, 其充在筋, 以生血气, 其味酸, 其色苍, 此为阳中之少阴, 通于春气。脾. 胄. 大肠. 小肠. 三焦. 膀胱者, 仓廪之本. 营之居也, 名曰器, 能化糟粕. 转味而入出者也, 其华在唇四白, 其充在肌, 其味甘, 其色黄. 此至阴之类, 通于土气。”
帝曰:人有精气、津液、四肢、九窍、五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乃生百病,百病之生,皆有虚实。今夫子乃言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
岐伯曰:皆生于五脏也。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此成形。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脏。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
十二经络的循环网络:略
《灵枢·天年》
“岐伯曰:人生十岁,五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藏六府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藏经脉空虚。百岁,五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阴阳: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从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素问·阴阳离合论》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天有精,地有形。”“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伤于味。”
《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阴阳应象论》云∶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五行相克:《岐伯曰: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故针有悬布天下者五,黔首共余食,莫知之也。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制砭石小大,五曰知府藏血气之诊。五法俱立,各有所先。今末世之刺也,虚者实之,满者泄之,此皆众工所共知也。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道无鬼神,独来独往。
相乘就是克过头了,发生本质变化
相侮是反克
胜复:
精:凡物之精,比(化)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是故此气,杲乎如登于天,杳乎如入于渊,淖乎如在于海,卒乎如在于己(当作”山”)。”(《管子•内业》)
气:“臣览太始天元册文,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黄(左黄右今)天之气,经于心尾已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所谓戊已分者,奎璧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
天食人以五气。
不及与太过上应五星。
[ 本帖最后由 helendai 于 2010-6-25 17:38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