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aliliya

属于我自己的树洞贴,一个人的倾诉(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9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3888 戒

      音姐对我说过,戒是对人的保护。
      当时不是很理解,总认为戒是对人的约束和管制。
      这会儿有点儿理解了,戒的确是保护,保护你不去种因。
 楼主| 发表于 2012-12-9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3889 向大师们致敬

      今天早上看《新家庭如何塑造人》里特殊家庭的部分,包括单亲家庭,再婚家庭,领养家庭……
      萨提亚女士说的,和海灵格说的,一样。
      一样的智慧,来自不同的大师,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语言。
      向大师们致敬。
 楼主| 发表于 2012-12-9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3890 多子女的家庭:爱是唯一,不是公平——摘自王人平微博

爱是唯一,不是公平。爱的重点是质量,不是平等。对于多子女的家庭,要传达的是父母和孩子唯一的联系,而不是绝对的公平。如何公平都无法抑制孩子想要得到父母唯一的爱的欲望。不要对孩子说“我对你和对你弟弟的爱是一样的”,告诉他“你在这个世界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对你的爱不会因为任何人而改变。”

多子女家庭,父母的三种态度容易激发子女间的矛盾。1、比较。“你就不能像妹妹那样乖吗?”哥哥会觉得“妈妈更喜欢妹妹。”2、一味公平。相比“我对你和对你妹妹的爱是一样的”孩子更希望听到“你在这个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妈妈对你的爱也是。”3、负面评价。“你又把妹妹的苹果吃了,你太自私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12-9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3891 听话的孩子都没跑出来!——摘自王人平微博

听话的孩子都没跑出来!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大火,一句“学生们不要动,让领导先走”使288名学童葬身火海。导演徐辛将此事拍成纪录片 《克拉玛依》。纪录片中一位失去孩子的家长说:“不听话的孩子都跑出来了。现在教育孩子,首先要保护好自己,能做的好事就做,不能做的一定不要做。”
 楼主| 发表于 2012-12-9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3892 我为我的感受负责,其他人为他们自己的遭遇负责,天下太平——摘自张德芬微博

最近经历自责和愧疚的功课。很尽心的做一件事,结果并不理想,让很多人失望。出于好心为挚爱的人做一件事,却害他受苦。看着自己的愧疚与自责,不让它们控制我,否则我会把它们投射到外面,责怪那些"受害者",或是把过错推到代罪羔羊身上。我为我的感受负责,其他人为他们自己的遭遇负责,天下太平。
 楼主| 发表于 2012-12-9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3893 哦,又一条道德绳索

      前两天不是说打算买武志红的签名书嘛
      昨天拍了八本,小算盘这么一打呀,我又踌躇了。
      直到现在,还没付款。

      心里有个声音,你不是在三七网广而告之了吗?
      说话不算话!出尔反尔!没有诚信!

      为什么不可以反悔呢?
 楼主| 发表于 2012-12-9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3894 慎言

      说了,却做不到。
      的确给自己增加不少困惑。
      说,其实也是一种承诺,一种契约。
      慎言还是有好处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12-9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3895 想起表哥

      表哥喜欢玩麻将,二姨反感、不同意。
      表哥向二姨表态:如果再去玩,就把摸牌的食指剁掉。
      后来又被二姨发现。
      表哥真的把食指剁掉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12-9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3852 这个地方,我犯了不少错误

      还是摘自3850里李跃儿推荐的文章——
      到了归位的时间,大壮还想玩剪刀。大李要求他归位剪刀。他俩开始抢剪刀。大李并没有强硬的掰开大壮的手指,只是紧紧握着剪刀的另一头,然后开始温柔的游说大壮。其实不算游说,理由只有一个,到归位时间了,要归位了。最后大壮自己放开了手。如果我们硬拿,就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没有力量。如果给孩子机会让他自己放手,他会成长起自律。


      蓝字部分,就是我之前常犯的错误。
      尤其是在儿子和QQ之间建立“你的、我的”的规则的时候。
      几次沟通之后,儿子如果还不把QQ的东西给QQ,我就会强硬掰开儿子的手,而不是大李老师的做法——紧紧握着剪刀的另一头。
...
aliliya 发表于 2012-12-7 12:14



由这篇想到助人。
帮助他人的时候,只是握住了剪刀,还是强掰对方的双手?
不要告诉对方具体如何去做。
只能分享给对方一些自己的看法,至于是否能从你的分享中拿到东西,或者怎么去做,是对方自己的事。

助人的时候,不要拿走对方的力量。
 楼主| 发表于 2012-12-9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3896 可能是想维持一种全能感

      助人的时候,用力过猛,拿走对方自己思考、探索的力量。
      可能根本上,是想维持自己的全能感,将无助感、无能感投射给对方。
      换句话说:觉得自己很能耐,觉得别人不行。
 楼主| 发表于 2012-12-9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12-9 14:44 编辑

3897 关于“说到做到”,想到几条

      1、慎言。承诺啥的,没把握,还是少说。说了做不到,自己真的也很困扰。
      2、真能说到做到,那是好样的。但如果把“说到做到”变成贞节牌坊,也大可不必,乃至于一根手指头也在所不惜,不觉得这是美德……
      3、契约精神。如果和自己或他人,达成某种承诺和契约,应该努力去实践和达成。
      4、人有毁约的权力,但同时也应该承担毁约的后果,比如:精神困扰、名誉、经济损失啥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12-9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3898 突然想到婚礼上的承诺

      神父对新娘说——
      你是否愿意这个男子成为你的丈夫?无论疾病还是健康,或任何其他理由,都爱他,照顾他,尊重他,接纳他,永远对他忠贞不渝直至生命尽头?
      新娘回答:我愿意。

      神父又问新郎——
      你是否愿意这个女人成为你的妻子?无论疾病还是健康,或任何其他理由,都爱她,照顾她,尊重她,接纳她,永远对她忠贞不渝直至生命尽头?
      新郎回答:我愿意。


      呃……承诺是美好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12-9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12-9 17:53 编辑

3899 什么原理?

     《TED演讲:下定的目标可别告诉别人》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E3NTQzMzUy.html
      阿贞老师课堂笔记里的最后一句话是:说得太多,削弱行动力。
 楼主| 发表于 2012-12-9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3900 贞节牌坊

      想到《列女传》里的故事,一个女子,只被某男人摸了一下,就把自己的手剁掉了……并在当时的那个时代被歌颂。

      当我们执着于成为一个好人,可能就是给自己立了一块贞洁牌坊。
      人本身,人的本性是怎样的,都不重要了。
      只有头脑里的一个信念:我要成为一个好人。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楼主| 发表于 2012-12-9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3901 这种努力可以视为是一种更微妙、更细腻的伪装形式——摘自《新世界:灵性的觉醒》

      试着成为一个善良或是更好的人听起来是一个值得赞赏而高度“心智化”的事情。然而,除非你能转变你的意识状态,否则这样的努力终究不会成功。因为这样的努力仍旧是功能失调的一部分。这种努力可以视为是一种更微妙、更细腻的伪装形式,这个伪装其实是为了增强自我、欲求更多以及强化一个自我概念的认同(亦即自我形象)。试着变成好人并不会让你变得更好,而是经由找到那个早已存在于你之内的良善,并且允许那个良善彰显出来,才会让你变得更好。但是如果想要那个良善显现,你的意识状态必须有一个根本的改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5-4-22 15:41 , Processed in 0.02656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