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aliliya

属于我自己的树洞贴,一个人的倾诉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3-7 23:56 编辑

1446 平淡而坚实的连结

      寻版对女儿说的这句话“你是我的孩子,爸爸很高兴有你。”,我把其中的爸爸改成妈妈,今天对儿子说了两次。
      感觉:这句话虽然看起来很平淡,但是说出来,却感受到和儿子有很强烈的爱的连结,彼此好像都没有负担,妈妈很高兴,并不因为你如何优秀如何帅气如何讨人喜欢,只是因为你是我的孩子,这是一句背后没有期待,没有目的,没有控制的爱的连结的语言,爱很单纯,人感觉很轻松,我觉得儿子听到后也挺平静舒适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3-7 21:48 编辑

1447 摘抄

      艾利斯指出,诱发性事件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如真正让妈妈生气的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妈妈认为孩子必须听话。

      嗯,当我们一次次地指责是孩子或是他人让我们生气的时候,或许应该转过身,看看自己是否有什么信念?有什么未被满足的需求?
发表于 2012-3-7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029# aliliya


    真正的方法是什么呢,ALILIYA,是承认这个积怨,把它们说出来吗?(我看到你的贴子里有关你恨的人的那一段,你是把它们都说出来了。我不知道是你在说出来之前就放下了呢,还是说完以后放下了,是真的放下了吗?)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1448 反求诸己

      回想今天下午的事件,我有被尊重和被爱的需求(寻版说尊重和被尊重不一样,这个我还没体会到),我的需求未被满足。
      根据萨提亚的冰山理论,需求(人类共用)引起期待,期待引起观点,观点引起感受,感受应对姿态引发行为,行为部分才是我们可见到的,其他都需要深度觉察。
      呃,不知道怎么发图……这个冰山图还是很有名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3-7 22:15 编辑
回复  aliliya
    真正的方法是什么呢,ALILIYA,是承认这个积怨,把它们说出来吗?(我看到你的贴子里 ...
好静啊 发表于 2012-3-7 21:18


亲爱的,对于情绪,老师们提供了貌似不同的方法

李尔纳老师的《释放怒气的练习》http://216.24.199.190/viewthread.php?tid=49282&highlight=%E9%87%8A%E6%94%BE%E6%80%92%E6%B0%94
埃克哈特的《消融痛苦之身》http://216.24.199.190/viewthread.php?tid=47504&highlight=%E7%97%9B%E8%8B%A6%E4%B9%8B%E8%BA%AB
古老师教的挤牙膏,挤牙膏是我现在最常用的方法,好几次都想把挤牙膏整理成文字版,但是都未遂
我觉得难度最大的就是拜伦凯蒂的“一念之转”,虽然这个方法我用的最少,但我很受益于拜伦凯蒂的教导,对于了解头脑里的那些故事,很有帮助。

其实看起来貌似不同的方法,其实都是一个道理:情绪是一个能来也会走的客人,我们才是主人,最重要的是,观察到它,允许它,看看它会怎么样?
说到底,最最最重要的还是,还是要在生活中实践和体验,说食不饱:)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1449 最近和老公的两个互动

     1、老公说他4月份年假想一个人回老家,因为他很想回,但又不想带着孩子回(去年五一我们带着孩子回家,孩子病一场)。我欣然应允。
     2、今晚老公快下班时打来电话,说临时来了一个饭局,问我:没问题吧?我说当然没问题,你自己决定,想去就去。(我原来可是一个老公下班晚回来一会儿都生气不高兴的人)

     以前是,我说我爱他,其实真相更趋近于:我需要他,需要他爱我,从而衍生了很多控制和恐惧。
     我希望也能给老公减减负,工作压力大,还要哄家里的老婆开心,家里的老婆为啥就不能自己开开心心的呢?
     我的快乐越来越不系于他,但目前还没可能完全地不系于他。

     凯蒂说:先和你自己结婚。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1450 后天学来的技巧

     《非暴力沟通》还没看完,又捧起了《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嗯,我就是喜欢这么看书,跟着感觉走,想怎么看就怎么看。
      记得上一次看这本书,还是在《新世界——灵性的觉醒》前面,当时觉得很枯燥,几乎是熬着看完的,刚才又翻了翻,觉得好有趣。
      这段儿很有意思,P47——

      了解自己期望以及背后的需求,是一种后天学来的技巧。通常我们只会意识到自己希望伴侣做些什么或改变什么,却不会觉察自己深埋在潜意识里的需求。我们希望伴侣做或说一些事,但却不会意识到我们希望他们这么做,其实是为了满足自己某些情绪上的需求。我们并不是真的要伴侣记得我们的生日,我们要的是他们证明我们的价值,我们希望确认我们值得被爱。既然我们一辈子都在掩饰这些需求,不让别人,甚至也不让自己知道,那么现在想要揭开它的真面目,自然也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1451 我想这样一个星期之后,她可能就属于精神崩溃的高危人群了……

     《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P45:

      压力分为两方面,一方面,你希望伴侣让你快乐,而让对方感到压力;另一方面,你自己也承受着压力,因为你也必须为对方这么做。有时候我会想象,如果我的妻子试着满足我的所有的需求,会发生什么事。她可能得随时察言观色,想办法在适当的时候满足我,还得注意质量的多少,以及时间的长短。我想这样过一个星期之后,她就有可能属于精神崩溃的高危人群了……两个人都对彼此做着过渡的情绪索求,会在脆弱的亲密关系的互动上,施加极大的压力。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3-8 09:21 编辑

1452 需求总动员...我的妻子并不会读心术(《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P42)

      苏醒了的需求朝目标深处贪婪的魔掌。我希望她证明她爱我,我需要她安抚我的不安全感与无力感。这些渴望在我认识妻子之前就已存在,且由来已久。所以,我早已像慢性病患者一样,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好让自己不会感觉到它们的存在。然后我结婚了,这仿佛是发出了一个信号,让沉睡多年的需求全员出动,我对妻子展开攻势。不过有一部分的我,对自己的贪求很反感,所以没有让这些需求完全暴露出来。我曾是(其实现在还是)使用暗示的权威,我喜欢用微妙的肢体语言、语调和含蓄的暗示来表达我的需求。不幸的是,我的妻子并不会读心术,事实上她也不可能满足我情绪上的需索无度。她没有满足我,让我很失望。其实满足我并不是她的责任,但那时我们都不知道!直到我审视自己的内心后才明白,如果我感到失望、愤恨,一定是因为我对妻子有所期望,而在她做到之前,我无法快乐起来。在这样的亲密关系互动中,最悲哀的是,在“小小的我”得到满足以前,我们不愿意去爱我们的伴侣。紧抱着需求不肯放手,又不让自己去爱,就这样,我们把自己推向亲密关系的地狱。
 楼主| 发表于 2012-3-7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3-8 09:21 编辑

1453 骑士寻找圣杯(《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P44)

      我们要求别人来爱我们,那就是否认我们自己心中有足够的爱。觉得不被爱,必定会让我们产生一些缺乏爱的信念,如我们不值得被爱,或我们并不可爱……于是,即使伴侣向我们保证我们是可爱的,我们内心却有一个更强大的声音说我们并不可爱。如此一来,不管伴侣提出多少证据来证明我们值得被爱,都是不够的。就好像耳塞能阻断声音一样,期望也会阻断内心的爱。不管我们多努力地运用暗示或明说的期望,试着让伴侣“变得更好”,都是徒劳无功的,因为我们行为背后的需求,绝不会让我们感觉到自己内心的爱。如果我们执着于期望和要求,那么就像骑士寻觅圣杯一样,我们寻觅真爱的任务注定要失败。骑士找不到圣杯,因为它的所在,正是骑士们认为最不可能的地方,那就是他们的心中。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1454 绕了一圈,又回到这里

      《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P37——孩童时期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我们心中所形成的看待外在世界的态度,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儿时绝大多数的行为,都以归属感和被重视的需求为出发点。但如果我们的行为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我们往往会觉得更孤单、更不被重视。我们很可能会觉得这个世界缺乏关怀、温暖和真情,从而感到绝望。这种感觉会使我们对自己的重要性感到怀疑。

      《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P33:孩童的两大主要需求是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在我看来,这两项需求来自相同的根源,那就是所有人类共同的“爱与被爱”的需求。这些需求没有被满足时,我们怎么办呢?还有什么方法可想呢?我们不能就此放弃这些需求,那等于是放弃了我们的人性。我们必须保留它们,急切地盼望有一天会得到满足。我们使出想得到的所有把戏:哭闹、抱怨、撒娇、甜言蜜语、发脾气、装可爱……但还是不能让需求得到完全的满足。至此我们仍不放弃,于是我们把这些没有被满足的需求丢进心里的储藏室,并随着时间不断积累……于是,我们带着所有的情感、幻想和无数没被满足的需求,展开寻觅之旅,希望找到一个为了我们可以抛弃全世界,而且永远把我们放在第一位的理想情人。

      呃,笑.........绕了一圈,又回到这里——给孩子正确的爱。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1455 儿子表达情绪

      老公今天回来的比较晚,儿子还没睡。
      儿子一听到老公开门的声音,就立即跑到入户门前笑着翘首以待,老公一进屋,儿子转身扎起了马步,手中比比划划,口中念念有词(听不明白),好像练武术似的。
      儿子第一次如此反应,把我们仨笑的,太可爱了,儿子尽情地表达着:爸爸,你回来了,我好高兴。
      平时QQ来我家玩也是,QQ一进屋,我儿子马上转身开始在地上爬,或者双手举老高跑掉……意思是说:QQ你来啦,我好高兴哦

      孩子好诚实啊,高兴就是高兴,不高兴就是不高兴……绝不掩饰,也全然接纳着,真好。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1456 摘自德芬微博

      悔恨是最没用的一种情绪,可是许多人沉溺于其中无法自拔。它不但让你痛苦,也无法弥补任何你认为你不该做或是该做而没做的事。重要的是每次当它来临时,和它拉开距离,看着它说,谢谢你的光临,这件事已经过去了,我再做什么也弥补不了,我此刻内心的平安比什么都重要。你要待多久我不管,但你不是我。

      嫉妒是一种最不划算的负面情绪,无论你嫉妒对方什么:美丽、学识、才华、财富、好姻缘等,你的嫉妒能量都会把这些东西更加地推开,因为它们也都是能量,你的嫉妒会让你吸引不到它们。所以,用祝福和祈祷代替嫉妒吧,这样你就是在敞开大门欢迎它们的到来!
发表于 2012-3-8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035# aliliya


    特别想看你的挤牙膏文字版.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1457 行为不端的孩子,不是坏孩子,只不过是沮丧的孩子(摘自《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P58)

      珍尼尔森博士在她的书《正面管教》中说:当小孩的归属感和确认自己重要性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他/她就会觉得沮丧。每个孩子感到沮丧的程度不同,但都会导致他们做出某种偏差行为。尼尔森说行为不端的孩子并不是坏孩子,而只不过是沮丧的孩子。她指出了四种主要的偏差行为:
      ——引起注意(看看我!看看我!)
      ——权力斗争(我不想做,你不能逼我!)
      ——报复心理(你伤害我多少我也要伤害你多少)
      ——自我放逐(努力有什么用呢?反正我一点儿也不重要。)
      括号中的字是我(《亲密关系》的作者,不是aliliya)加上去的。前两种行为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孩子的两大需求,而后两种则是孩子在觉得需求永远不会被满足时,被深刻的沮丧痛苦驱使而做出的毁灭性(通常是自毁)行为。
      既然成人的亲密关系往往能让旧伤复发,你将会发现,你以为自己已不再做的这些小时候的行为,其实依然跟着你,只不过换上较复杂的形式罢了。当你因为欲求不满而愤恨时,你会重新感受小时候的你在同样情况下所感到的沮丧。这也会让你做出和小时候相同的偏差行为。偏差行为的目的往往是为了控制伴侣,并借此避免梦想幻灭。如果对方不愿意主动满足我们,那我们可以耍点儿小伎俩诱惑他这么做。如果前两项行为不奏效,你至少还可以用报复的手段来扳回一城。如果这样仍然不行的话,你还有最后一招,就是干脆放弃,把自己缩进冷漠忧郁的壳里。你可能仍会不满,但至少不必感受真正的痛苦。如果你从偏差行为的角度来观察一对如何企图控制对方的夫妻,你就会发现罗伊哈柏说的一点也没错:“大人其实也只是幼稚的小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5 15:37 , Processed in 0.025431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