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田福

相遇在不评判的原野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5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田福师兄,我转到QQ空间了
发表于 2011-4-25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有权力批判么?
对于父母,你凭什么?论年龄,你还嫩!论知识,那不代表智慧!论功劳,没有他们你算哪蹦出来的?凭什么。。。
对于爱人,你凭什么?你爱他,爱他/她你还批判他,让他/她难过?气他/她不如你愿,那你事事如对方愿了么?凭我占理,赢了理输了情,有意思么?凭什么。。。
对于孩子,你凭什么?凭你是父母,你忘了当年你是如何抵触自己父母的批判了么?凭你是过来人,那你自己真的活明白了么?凭什么。。。
对于其他人,无亲无故地,你更没有资格批判,你不为他们活,他们也根本不为你活着,凭什么。。。
发表于 2011-4-25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我们凭什么!?
发表于 2011-4-25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要中庸之道吧,不可放任不管,也不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我爸对我妈的评价 );
“管”父母,是悦复谏,凭的是“孝”;
“管”爱人、别人,是劝谏,凭的是“义”;
“管”孩子,是恩威并重,凭的是“父母命,须顺承”。
发表于 2011-4-25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我好好深思的问题,谢谢
发表于 2011-4-25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 zhenghongyu7559

我赞同您的观点.
发表于 2011-4-25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字很有意思,管可以是管制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爱和关怀。人性需要的是什么,不需要的是什么我们都清楚。

至于管不管,关键是看结果。呵呵。如果事与愿违,却坚持,不妨观观心,看究竟是什么操纵我们。答案都在哪里。
发表于 2011-4-26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寻找中医 于 2011-4-26 08:24 编辑

所谓的“管”,意味着我懂得比你多,我是正确的,你要按我的来做。
其中夹杂了价值判断,意味着怎样才是好的,怎样是不好的。然后我们在具体做事情的时候,会执着于这些。
这些是谁都不喜欢的——尽管有时候我们打着很高的旗号。这些是人性所不需要的东西。我们以为这样做就能改变别人,恰恰相反,这只能让彼此离得越来越远。
但不这样做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可以做事情,恰恰相反,我们脱离这种深刻的认知和习性之后(这种认知就很难认识到,一般人智慧不够),我们能够更有力量的做事情。譬如复性斋里张德芬和母亲的最后的和解,所谓的温柔的坚持,最后她成功了,但并不会伤及她的母亲。
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对别人做出价值判断——只有当事人有权利对自己做价值判断。
有几个人对这句话真的认识到呢?更何况是做到。我们太习惯对别人做出价值判断了——深刻到深入骨髓——你在生活中起心动念里观察到了吗?
我们不晓得这些事情,智慧不够罢了。
发表于 2011-4-26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几个人真的懂得什么是说事实,说感受,说希望呢?
又有几个人真的懂得里面蕴藏的神奇与力量呢?
因为我们没有这种经验。
发表于 2011-4-26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寻找中医 于 2011-4-26 09:04 编辑

当我们在过分与不及中摆动,痛苦,困惑,迷茫的时候,我们就以为有一种恰到好处的做法,于是我们在事情上去找。
在事情上找你永远也找不到。
虽然说,做一件事情,是有一种恰到好处的结果,但是你想找到一个固定的规则,你找不到。
因为,一旦你有一个“中”,就意味着有两边。换一个角度看,那个“中”就不是“中”了。那就不是一个最恰当的了。
所以,孔老夫子所谓的既不失言,也不失人,很难做到的。
你必须懂得中道。或者所谓的中庸。在佛法叫中论。老子庄子也懂得它。所有圣人都懂得它。所谓的无为法。
这个中不是两边之间的中间。你要这样找,你永远也找不到。
有一个东西,无形无相,那个是我们真正的生命,佛法所谓的法身。哲学所谓的本体。找到这个,你才懂得什么是中。做人做事才懂得方向在哪里,不会迷失方向。
这是起点。
事情上需要磨练。细节上面需要学习。习气不是一天去掉的。但是真懂得这个,智慧会一天一天广大。就如烧燃的火炬。越来越旺。
极高明而道中庸。
发表于 2011-4-26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田福


    论坛上多了,对女儿很多时间,我尽量不说她,让她干她想干的事情。

    她说要抱抱,我就一直抱抱。

    老公说,都让你惯的。

     每次他那么说,我就非常想说,你看xx论坛上xxx,当然我很少说出来。可是心理会想很多,你如果多时间看看论坛,多时间xxxx,少点时间xxx,
   
      当然也是想,很少直接说出来,也是因为论坛上多了缘故。

       之前,师承好老师的qq上说过,管好自己,
      
       每天这句话,都会出现在我想要说的时候。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 牟乐妈妈

  管好自己先,
   然后连自己也不管了,
    最后还得管人,冲锋陷阵,刀刀见红,杀人不用偿命,一个爽。
     让圆满去轮回吧!
发表于 2011-4-26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田福 于 2011-4-26 11:21 编辑
回复  田福

留学生刺母:谁举起了那把刀?
姜与炙甘草 发表于 2011-4-24 07:47


是评判举起了那把刀!!!


寻思人不对,就是送人进地狱;你能不再寻思人不对了,地狱就空了,就助地藏菩萨就成佛了。

别忘了咱自己也是人呦。

http://www.chongdechina.org/Deta ... rtID=190&newsID=334

下面是田福师兄带领我们继续讨论NVC。

分享:去掉了道德判断,让我们专注于彼此的感受与需要

田福:
(一)我们讨论NVC,一定要联系自己,不用在自己身上,看这本书没有任何感觉。

我们不能只是形式化地运用NVC,而是要有真的想与人沟通的愿望。一切外在的形式都是一个包装,我们真正给过去的东西,不是语言可以形容的。包装必须要有,但包装不是最重要的。

(二)在道德与不道德的区分之外,有片田野,我将在那里见你。——鲁米(苏菲派诗人)

我们总在不停地分别、比较好与坏、对与错、道德与不道德,这让我们看不到彼此的共通之处,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

道德评判是一种异化的沟通方式,它将不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人看作是不道德的或邪恶的。进行比较也是一种评判,它会蒙蔽对人对己的爱意。

而NVC的四要素里去掉了道德判断,它让我们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一问:如果我们不进行道德评判了,是好还是不好?

田福师兄:你这还是落在区分之中,没有在区分之外的那片田野上。马歇尔博士常常在巴基斯坦等一些地方作培训,但他从不站在特定的立场上(如国家、宗教)与人沟通,而是直接关注于人的感受和需求。

二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NVC,自己感觉很别扭,说不出口,或者对方会很别扭、不理解,怎么办呢?

田福师兄:因为我们习惯了那种要挟、命令、利诱式的沟通方式,不习惯示弱。假如我们开车上路,对方撞了你的车,你肯定会很生气。你会怎么表达呢?你细心体会一下“这个人真可气!”和“我感到很生气”这两种表达有什么不同?甚至你如果体会得再深一些,说“你这样做,我感到很害怕”,对方可能会一愣,因为你示弱了。一般在这种情况下,人都会等着对方来指责自己,不动手就算好的,要赶快给自己编些理由来辩解,要“讲理”,证明我这样做是有原因的。

我们现代人都很浮躁、“坚强”,不愿意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不能示弱。你说自杀的人是不是很“坚强”?他很“坚强”,他认为自己很重要,而你们不承认我的重要,所以我用死来证明给你们看我很重要,等我死了,你们就知道我的重要性了。

你如果是有修行的人,会想,我害怕是因为我贪生怕死,如果我不贪,就不会有恐惧,你可能会说:“对不起,是我太贪了”,对方可能会以为你是个疯子!

所以事实是没有好坏的,是我们对事实的看法有好坏。真实不伤人,是对真实的看法才伤人。愤怒是个面具,用来掩盖、保护自己内心的脆弱,卸下这个面具,会发现每个人内心都有个小孩,很需要安全感。

“贪”也不是件坏事,发现自己没有德行,就是德行的开始。《道德经》说:“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通过“忏”,向知心的朋友或更多的人,把内心的阴暗面翻出来,恶念就渐渐消了。我之前也不敢向别人说出我的恶念,但慢慢试着,就可以了,因为你们不会批评我怎么会有这种念头。就像情绪本身也没有好坏,当它被接纳,释放,自然就离开了。所以我们的烦恼、恶念也是说出来就不再往心里面去,就消了。
我们常常在判断、评论中浪费了能量,而没有看到事情的真相。当你看到真相的时候,问题已经不存在了。去看到事情的真相就是单纯地去看那个事实,去掉攀附于事实之上的评判、情绪。NVC是用来实践的工具,让我们更懂得观察生活。

三问:我在应用NVC时,发现倾听很困难,因为很多人的话我根本不想听,或者我难以去除自己的成见和各种对他的评判。
   
田福师兄:倾听是需要带着慈悲心的,你去倾听别人,是种慈悲的行为。

最后田福师兄给大家留了一个作业:这一周观察自己的一两个烦恼或痛苦的事,下次来跟大家分享,切实操练一下NVC。
发表于 2011-4-26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NVC就是非暴力沟通的英文缩写啊?

幸亏我还认识ABC, 否则, 看帖都困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4 09:07 , Processed in 0.02118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