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空山泠雨

空山教育随笔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6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溺爱,不网游,多读经

越来越感到,在今天,一个孩子要真正成人成才,殊非易事。
至少有一半的孩子,在溺爱中长大。父母接受了似是而非的自由主义教育思想,不愿也不敢管教孩子。也有的家庭把孩子交给老人抚养,而老人多溺爱。
不敢管教孩子的父母,还会放任孩子接触网络游戏。多数家长对网络游戏对孩子的摧毁力估计不够。一个迷上网络游戏、脑袋里装满了怪兽、暴力形象的孩子,将会失去现实感,不能再从事任何有效的学习。有因上网荒废学业的,有连续上网十天耗尽生命的,有为上网弑父弑母的……网络游戏已经造成了多少人间悲剧,奈何很多父母就是不能及早注意并有力地斩断它伸向孩子的魔掌!
不溺爱,不沉迷影视和网络,是学习的前提。在这个基础上,可议读经。
常常担心,孩子还没开始读经,已经被溺爱和网游扼杀了。而且,很明显的,读经孩子人数的增长,与迅速增长的网瘾孩子相比,简直是杯水车薪。常常担心,我们拯救孩子的速度,赶不上网络吞噬孩子的速度;也许还没等我们把读经的孩子培养成才,世界已经被网游毁灭了。
所以,我一直认为,不让孩子染上网瘾、少看或不看电视,与让孩子读经一样重要。执政者真要有远见,有良心,当立法限制网络游戏的制作和流通。
发表于 2011-6-26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去经常看到小孩捧着一个ipad熟练地玩着,父母不愿意做什么,旁人更是无能为力.虽然不是自己的小孩,我们只能管好自己的小孩,可是他们都是息息相关的,说到底,跟每个人都有关.
发表于 2011-6-26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有一对朋友, 夫妻两人年轻的时候是一对电子游戏痴. 经常到别人家里打游戏比赛打到通宵. 我和老公还在谈恋爱的时候也参加过他们的比赛, 可是水平太臭, 被打得落花流水, 以后就不去了. 我的朋友夫妇在怀第一个小孩的时候宣布, 他们的小孩从小就要培养打电子游戏. 第一个孩子生下来了, 游戏也买了不老少, 孩子一点兴趣也没有, 现在是个体操迷. 生了老二, 随老大, 同样没兴趣. 夫妻倆现在为了孩子也放弃游戏爱好了.

我和我老公年轻的时候曾经很迷过一阵游戏, 两人通宵玩过好几次, 有一阵老公一下班就玩. 但是游戏这个东西, 要玩好很不容易, 也是要下很大工夫, 研究各种策略的. 我觉得难度不亚于写我的毕业论文. 后来觉得太难了, 老玩不好, 我就主动放弃了. 老公也不是这个料, 玩了一阵以后也不想玩了. 后来看见亲戚的孩子为了一个游戏找各种资料, 研究各种攻略, 我还挺佩服的, 我没有那个毅力. 亲戚说, 他的孩子因此阅读能力有飞速的提高, 因为要阅读大量的游戏说明和玩家策略.

我想玩电脑游戏作为业余爱好没什么不妥. 着迷于游戏和着迷于音乐, 绘画, 古玩, 小说, 没什么大不一样. 怕就怕在孩子把这个当成唯一精神寄托, 没有别的可追求的了.
发表于 2011-6-26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有一对朋友, 夫妻两人年轻的时候是一对电子游戏痴. 经常到别人家里打游戏比赛打到通宵. 我和老公还在谈恋爱的时候也参加过他们的比赛, 可是水平太臭, 被打得落花流水, 以后就不去了. 我的朋友夫妇在怀第一个小孩的时候宣布, 他们的小孩从小就要培养打电子游戏. 第一个孩子生下来了, 游戏也买了不老少, 孩子一点兴趣也没有, 现在是个体操迷. 生了老二, 随老大, 同样没兴趣. 夫妻倆现在为了孩子也放弃游戏爱好了.

我和我老公年轻的时候曾经很迷过一阵游戏, 两人通宵玩过好几次, 有一阵老公一下班就玩. 但是游戏这个东西, 要玩好很不容易, 也是要下很大工夫, 研究各种策略的. 我觉得难度不亚于写我的毕业论文. 后来觉得太难了, 老玩不好, 我就主动放弃了. 老公也不是这个料, 玩了一阵以后也不想玩了. 后来看见亲戚的孩子为了一个游戏找各种资料, 研究各种攻略, 我还挺佩服的, 我没有那个毅力. 亲戚说, 他的孩子因此阅读能力有飞速的提高, 因为要阅读大量的游戏说明和玩家策略.

我想玩电脑游戏作为业余爱好没什么不妥. 着迷于游戏和着迷于音乐, 绘画, 古玩, 小说, 没什么大不一样. 怕就怕在孩子把这个当成唯一精神寄托, 没有别的可追求的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6-29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着迷于游戏和着迷于音乐, 绘画, 古玩, 小说, 没什么大不一样.燕果 发表于 2011-6-26 14:24

此言差矣。一则游戏内容低级有害,二则小孩子一旦迷上了就很难控制。君不见有多少孩子染上网瘾令家庭痛不欲生?戒网瘾学校遍地开花,即是个明证。
 楼主| 发表于 2011-6-29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午睡醒来,恍惚之中,似乎什么都没有了,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念头:活着究竟为了什么?已记不清有多少次了。据说早晨头脑最清醒,我却总是午睡醒来最清醒。
  活着为了什么?
  曾寻找过很多答案,后来不断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归纳总结,得出一个结论:为了爱。
  大千世界,万象纷陈,然而它的根本是爱。任何能够流传后世的东西,剥离种种形式和包装,最本质的,不过是那一点纯真的爱。没有爱,一定不能留下来。一部电影,一个故事,真能打动我们的,就是那一点点纯真的爱。
  也许你还记得母亲坐在小凳上,一口一口喂你吃饭的艰难模样;也许你还记得在你彷徨无着时,一位师长亲切的开导;也许你还记得当你身处异地,一个陌生人友好的微笑;也许你还记得寂静的夜晚,一本书带给你的无言的感动……人的记忆有强大的过滤功能,只有善的、美的东西,才能留下来,让我们感到温暖。也向我们证明:只有善的东西,才能永远存在。
  人在爱中做出多少成绩,人生就有多大的意义。懂得爱、在爱中不知疲倦的人,无所畏惧。孔子不忧不惧,疏食饮水乐在其中,因为他的爱纯真无瑕,没有边际。
  人生苦短。到了一定年龄,人就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活着究竟为了什么?
发表于 2011-6-29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挺好,请继续。

我大概有四五年左右的时间沉迷于游戏,最后玩的一个晚上半夜二三点,屏幕上活动的头像突然变得很狰狞,从来没有见过。那以后就不玩了。多年和我一块玩的朋友当时也看到了这一幕,确信不是我眼花,当时两人面面相觑就吓得关机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6-30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玩的一个晚上半夜二三点,屏幕上活动的头像突然变得很狰狞,从来没有见过。那以后就不玩了。多年和我一块玩的朋友当时也看到了这一幕,确信不是我眼花,当时两人面面相觑就吓得关机了。bay 发表于 2011-6-29 20:07

一念觉醒,即登彼岸。大智慧!
 楼主| 发表于 2011-7-1 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命的汽车

  药家鑫已经伏法。此案就像所有曾经引起轰动的案件一样,将会逐渐为人们淡忘。
  药家鑫肯定是一个教育失败的典型。但是,究竟失败在哪儿呢?我并没有太多的了解案件的来龙去脉,也没有过多的考察药家鑫的受教育经历,仅仅一点,我觉得已经可以判断他的家庭教育问题之严重。就是:他一个21岁的大学生,却拥有一辆汽车。
  他家虽然还算富裕,但并非富豪或官宦之家,买车的钱还有一部分是借的。还有,他的父母辛苦了半辈子还没有汽车,他却21岁就开上了汽车。这正常吗?
  我们不仅要问药家鑫的父母:为什么要给儿子买车?
  说是为了做家教。听上去像个笑话。
  仅此一点,我们就可以判断:药家鑫在家中一定是极受宠爱的。凡他想得到的东西,他的父母一定会不惜一切满足他。而问题就在于,一个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以轻易满足自己要求的人,一定是自我中心的。他觉得一切都可以唾手而得,不会珍惜任何事物。
  在今天,房子、汽车是多数人心中成功的标志,这个成功的标志,为什么不让药家鑫自己去争取呢?如果他通过自己多年的努力拼搏,终于买了一辆汽车,他的心智一定比现在成熟。
  药家鑫在家中一定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父母觉得他有钢琴天赋,只要他把琴弹好,其他一切都无条件地满足他。父母潜意识当中,甚至还有讨好药家鑫的成分。一个被捧上天的人,是不会知道天高地厚的,是不会知道人生的艰难的,是不会在意他人的感受的。药家鑫就是这样一个被宠坏的人,一个被过度保护、心智极不成熟的人。
  没有汽车,就没有这个案件。汽车直接要了药家鑫的命。其实,应该说,是为他买汽车的人要了他的命。这样说似乎有点苛刻,但我们可以推想,这样一个心智极端幼稚的人,即使不开车撞人,是不是也很容易做出其他的极端行为?
发表于 2011-7-1 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命的汽车

  药家鑫已经伏法。此案就像所有曾经引起轰动的案件一样,将会逐渐为人们淡忘 ...
空山泠雨 发表于 2011-7-1 00:36


如果大猩猩掌握了核武器,后果会更严重,在大约一周左右它们就会将地球引爆.
发表于 2011-7-2 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bay版的话很是幽默啊。
前2天有幸见到了吴老师,谢谢吴老师送的书,过几天还会和老公一起再去登门讨教,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11-7-4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架前的将军
  一天,站在书架前,看着那一列列的书,突然感到自己像一个将军,踌躇满志。
  以前不是这样。还记得初进大学图书馆,那种近乎绝望的压抑感。这么多书,怎么读得完?每次走进国家图书馆,也是这种感觉,觉得自己太渺小了,那些沉甸甸的书籍,简直要把人压垮。
  但现在我站在书架前,看着那些书,却气定神闲。在我眼中,它们不再是铁板一块,一排排、一本本呆板地排列着,而是有大有小、有远有近、有明有暗、参差错落的,像一棵枝干分明、生机盎然的树。我好像有了一种透视力,能把书籍看穿;好像一个将军,书籍做了我的俘虏。我为自己心态的变化感到惊奇,有时担心这是不是狂妄。但说实话,我喜欢这种感觉,我爱看书,但以前的我为书所困,现在我从书中解放出来了。
  这一切,发生在读过几年经之后。
  有的书是需要精读的,有的书略读即可,有的书翻翻而已,更多的书其实碰都不必碰。一个人真正需要好好读的书,不过是那么几本。书不在大小厚薄,而在它的智慧含量。博览群书的意思,不是说读遍所有的书,而是当你吃透最有智慧的几部书后,其他的书看起来都很容易,有的一翻而过,有的翻都不必翻了。像马一浮、钱钟书这样号称读书无数的大家,并非什么书都读过,而是说在他的学问范围内,该了解的都了解,该知道的都知道了。有的书他们法眼一扫,就懂得了——就算读过了。
  这种强大的吸收理解能力,看起来很神奇,其实培养起来并不困难。培养的方法就是从小读源头性的书。源头性的书每个民族只有那么几种,就是经典。就中国来说,经、子、史、集,读了经就很容易读子,读了经、子,史、集就不再话下。但如果你从集开始,恐怕头发白了还读不到经。
  学问是有系统、有层次的,明白了学问的系统、层次,耐心读过几本经书,有了点真体会,就可以执一驭万、左右逢源。这样读书做人,才有乐趣可言。
发表于 2011-7-5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4# 空山泠雨

药的父母对他相当严格, 看新闻说, 因为对他的零花钱的严格控制, 药在上大学时请过生日的朋友吃饭是靠卖掉自己的教科书.
发表于 2011-7-5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4# 空山泠雨

药的父母对他相当严格, 看新闻说, 因为对他的零花钱的严格控制, 药在上大学时请过生日的朋友吃饭是靠卖掉自己的教科书.
 楼主| 发表于 2011-7-17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的错误

本帖最后由 空山泠雨 于 2011-7-17 22:17 编辑

      

杂志社采访,采访前记者先生简单介绍了他们的杂志,说属于航空系统,放在飞机上给乘客看的。我一瞥封面,暗中赞叹:<<云瑞>>,好名字啊!云者,云中飞翔也;瑞者,吉祥如意也,云中吉祥,不仅切合航空系统的工作性质,又有人在高处而亨通之意,雅致而大气。以后谈话中屡次提到这本杂志,我都说“云瑞、云瑞”,向别人介绍时,也说“云瑞、云瑞”。

直到有一天,妻忽然对我说,什么“云瑞”呀,那杂志叫<<云端>>。我大笑起来,说不可能,人家哪会取这么平淡的刊名。妻说就是<<云端>>,不信打赌。我洋洋得意地坐着,等妻把杂志拿过来。定睛一看,不禁大惊:真是<<云端>>!急得我简直要打电话询问这期杂志是否印错了刊名。好好的《云瑞》,怎么一下子就变成了《云端》!忽又想到,我老“云瑞、云瑞”的,记者先生和朋友们也没有人给我纠正,也许他们不是以为我看错了,而是以为我读错别字,不好意思向我提出呢。

大学时流行歌手老狼的《同桌的你》,最佩服那句“谁看了我给你写的诗,谁把它丢在风里”,不止一次向人啧啧称赞:看人家多有才气,写得多含蓄,多有诗意!一天忽然有人对我说,你搞错了吧,原歌词好象是“谁看了我给你写的信”。我一查,还真是“信”!别提多扫兴了。现在还想,是否给老狼提个建议,让他改改?

有时忍不住想,为什么要知道真相呢?如果一种错误很美,拆穿它不是很残酷吗?就像头顶这轮月亮,在历代诗人的笔下,寄寓了多少深情,多少憧憬;在乡下老祖母口中,嫦娥玉兔的故事又多么神秘。但今天的父母,会拿着月亮的大幅图片,向孩子介绍:月亮是一个球体,表面是干涸的环形山……是否有点惨不忍睹?

其实,每个人对事物的感知,都是从他特定的心理、思想背景出发的,不可能完全相同。正因为有这种对事物的不同感知,世界才丰富可爱。现代社会科技至上,功利盛行,人们对事物的感知越来越单一。当我们自以为把握住了的某种“真相”时,是否也丧失了更多的趣味和诗意?

不禁又想起上小学时,一位美丽的女老师教我们唱“洪湖水浪打浪”,那时我不知道什么是“浪”,以为是“狼”,于是眼前就出现一幅奇异的画面:在一片湖水上,一匹狼追打另一匹狼。现在当然知道这想象太荒唐,可这幅画面印在脑子里,恐怕一辈子也忘不了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4 06:34 , Processed in 0.01990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