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馨尔

正确爱孩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22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早上,2岁的儿子拿着我的小镜子玩,我对他说,要小心别摔破了(儿子近来特别喜欢把东西扔来扔去的)。结果,他玩了一会儿,还是“砰”地一下扔进面前的纸袋里去了。我当时没有任何批评他的语句,而是说:“妈妈不喜欢祖祖这样,要是祖祖把小镜子轻轻地交给妈妈,那妈妈就可高兴了!”
结果,他马上就从纸袋里取出小镜子走到我面前,说:“给妈妈。”
当时,我真是激动极了,孩子需要沟通而不是批评,越大越是这样。
发表于 2009-6-23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讲的好,对照自己,有的时候太心急了,缺乏灵活的方法
发表于 2009-6-23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受用!学习了!我也要去买《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柳林风声》和《斯宾塞的快乐教育》。
 楼主| 发表于 2009-6-24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jxgh 的帖子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是海峡出版社的,我买得很早。
《柳林风声》是在图书馆借的,下次再借这个系列时,我留意看一下再告诉你,这个版本很好,是我见过的译得最好的,我也打算买一套珍藏。
还有笨妈妈网站有《苏斯博士经典童话》,上海译文出版社,孩子很喜欢。
《父与子》《我是豆豆》等经典漫画也会让孩子乐不思蜀。
 楼主| 发表于 2009-6-24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xinfo 的帖子

呵呵,很可爱的小家伙哦!
孩子在某个时期喜欢扔东西,或抠洞,或不停地往任何“洞”里塞东西。这是孩子认识事物的一种方式,父母可提供相应的东西去满足孩子。
我宝宝2岁多时,曾屡次把围棋子撒一地,藏哪儿,她都找出来,全心全意地找,我被感动了,让她扔了个够。有一天,她扔完了,深深叹了口气,再也不扔了。哈哈,到现在我还没明白,她那一叹是悟了什么道,参了什么禅,让我对她着实刮目相看。
发表于 2009-6-25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早晨因为不让孩子光脚走路,将其抱起来了,孩子不开心,挣扎,说“打你打你”,然后将我眼镜打掉地下,还一直将打。我一直控制住没有发脾气,只是告诉他不能够打人,我不开心了之类。这样持续了几次,孩子忽然说对不起,脾气好了,呵呵,超出我的预期——我正不知道继续下去怎么处理呢
发表于 2009-6-25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德达逸做到真不错!换成我,可能忍不住,要打她屁股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6-25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 明德达逸 的帖子

孩子比妈妈"懂事"呢!
    孩子天性就是贴近自然的,光脚不过份啊,孩子灵性所需啊。可妈妈很强权地阻止了孩子,孩子当然要发脾气了。妈妈虽忍了,但最终还是孩子向妈妈道歉,本应是妈妈先向孩子道歉的呀。
    不知怎的,经常看到小小的孩子们打长辈,一面打一面说:“打死你,打死你”或“不要你,不要你”“你不是好妈妈”等等。长辈们是否该反思一下平日言行,在爱孩子的时候先尊重孩子,尔后让孩子在爱你的时候先尊重你,如此,才会有发自内心的孝,不然,长大后,所谓的“孝”成了形式。
    我经常想起小时候,爸爸很爱我们,但沟通很少,孝成为根深蒂固的观念,只因为如此才是好孩子,成年后,发现自己的“孝”很虚假,很形式! 为什么会这样呢?小时候是人见人夸的“好孩子”啊!
    努力修炼自己心性的同时,也就此事常思考教育问题。
    其实孩子是非观念很明确(我感觉,很多人认为孩子没是非观念是不对的)几乎是与生俱来的。成人言行是否得当,孩子是有感觉的,孩子能本能地感觉出你是否值得她/他尊敬。他也许年幼无法分析,但他会用心性的形成来告诉家长。孩子是成人做人的一面镜子,让人敬畏!《圣经》上有个故事,说耶稣和门徒讲道,有个孩子跑来,门徒想打发孩子走,说别到这儿来捣乱(就象我们常说:大人的事,孩子一边呆着去)。耶稣却拉过孩子说,孩子是天父最爱。蒙特梭利有句教育名言“孩子为成人之父”。
    细思量下,在孩子面前为人处事,都该戚戚然,他/她就是规,是矩,暗地来修正我们的。他们那双明亮的眼睛,就是神的眼睛,每时每刻看着我们!
发表于 2009-6-25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有心思的妈妈,我还没有小孩,要向你多学学!
发表于 2009-6-25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起码,孩子不虚伪.
发表于 2009-6-28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得很好,希望能经常分享你的经验.
发表于 2009-7-1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馨尔 于 2009-6-24 16:52 发表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是海峡出版社的,我买得很早。
《柳林风声》是在图书馆借的,下次再借这个系列时,我留意看一下再告诉你,这个版本很好,是我见过的译得最好的,我也打算买一套珍藏。
还有笨妈妈网站有《 ...

谢谢磬尔!
发表于 2009-7-2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楼主| 发表于 2009-7-7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 jxgh 的帖子

《柳林风声》是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是一个系列(小学生领先一步读名著)。我记得孩子小的时候,买过该出版社的很多书,都很不错!今天特意到书店看了看,把各个版本的比较了一下,很难找到像这个版本一样,让人一看就爱不释手,一读到底的。文字译得亲切温馨简洁,排版清新,看着很舒服。
发表于 2009-7-12 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 馨尔 的帖子

楼主真棒!重视孩子的教育,很有方法和技巧!向您学习!一同努力!

看到您上面这段话,我思量了很久,其实像“打死你,打死你”或“不要你,不要你”“你不是好妈妈”等等这些话,我想很多小孩子都说过,特别是在一些更为民主的家庭中,我认为孩子的表达方式最为直接,他们的喜恕哀乐都写在脸上,或通过肢体语言很直接地表达出来,你说得很对,他们还小对周围事物会用心性去感知判断却不具备深入分析的能力,呵呵,因为他们还是孩子,所以在令他们感到生气或伤心时说那些话,也是正常的事。如果大人的态度始终是良好的,那么有良好品质的小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一定会省悟其中。

另外说说我自已吧,从小我和父母也极少沟通,那个年代父辈忙于生计,这也是很正常的。孝是一种相当传统,根深蒂固的观念。
孩子的心里,没有孝的概念,只有尊重,我的父亲在管教上很严,只有这样才省时省事,又能管住我们,我还有个哥,难以想象在这种环境中造就了我俩怎样不同的性格和思想!凡事都没有绝对!我是十足的孝女,父亲是十足的孝子,他脾性不好,但对奶奶唯命是从,在她面前不敢大声一句。也许这是一个正面的影子追随我一生吧。从小因为害怕父亲打所以做事谨慎,小心翼翼,犯错误必受到惩罚。(我曾经感到委屈的时候也不敢声张,只是在心里大声大声的骂,呵呵,罪过)当然表面上对长辈也是毕恭毕敬,礼节也很到位,长大后,我一直很感恩他们,因为在自已经历的中感悟太多了,他们的不好不是包容,而是压根就看不到,只有恩和爱!有了小孩子以后,这种感情就更为强烈!有一俗话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呵呵,因为那种辛酸的滋味自已终于体验了。

儿童时期是人生中第一个阶段,对孩子性格和品质的培养很重要,所以正确教育很重要,家庭中相互的爱和尊重很重要,但一个人最终怎样还要取决于他(她)的人生经历和自已的感悟。有时候一句话,一件事情就可以改变他们,所以即使孩子有那种父母认为不该有的行为也一定不用急,要相信用心用爱与相应的行为一定可以感化他们。

自以为是胡乱啰嗦了不少,呵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5-5-19 13:32 , Processed in 0.02380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