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为什么现在的人多寒多阳虚呢?
问:来这个网站,发现自己对国学知道的太少了。看了前面三七先生的文章,我确实也有感觉,在草堂,先生开的药多是那几位,附子,桂枝,生姜,甘草,党参。就是在调理用的代茶饮中也少不了这几位,不过量小了很多。如果我理解不错的话,这都是驱寒的热药。现在大家生活都提高了,能吃饱穿暖了,为什么反而多寒呢?好像石今墨先生是主张滋阴降火的,他那个时代人的生活肯定不如现在,怎么反而火力充足呢?请教各位
答:中医只言清热,西医但知消炎。感冒原本是风寒,又加过于耗散。想要不寒太难!
答:施今墨先生常年失眠,最后死于膀胱癌。愚见以为当是太阳经不降所致,似为桂枝附子汤所主。先生自用药久治不愈,或误于滋阴降火之见耶?
http://37tcm.heyin.com/cgi-bin/topic.cgi?forum=38&topic=84&show=25
--------------------------------------------------------------------------------
(92)有个个人见解,请三七生先生指正
问:目前中国医学的现状是西医占主导地位(无可奈何),中医基本只是根据西医的诊断提供一些中药而已。
对于西医进入的客观现实,我们能不能反过来考虑:即根据中医理论研究常用西药的性状,撰写现代的“本草纲目”,在治病时根据中医理论,辩证地使用西药呢?
请三七生先生指正!
答: 药品与食品一样,乃天地自然化生之物,可与人体正气相参。西药是化工产品,化学药品相当于化肥,足以杀人,不足以活人。
http://37tcm.heyin.com/cgi-bin/topic.cgi?forum=32&topic=203&show=125
--------------------------------------------------------------------------------
(93)请三七生老师指点~~~~谢谢!
问:祖国医学认为:精、血、津液等均由气所化生,是气的不同形态。
但时下流行无偿献血(每每200—500毫升的抽取,相当失血半斤到一斤,之后以较高的价格买给病危之人),西医宣扬此做法是“有益身体,防止疾病,保证健康”的!但我看到却是几乎每个刚献完血的人都是满脸苍白或铁青,甚至手足冰凉,眩晕呕吐或难以站立。从中医望的角度来看是极不正常的,晚辈矛盾之中,不知是否真存弊端,请三七生老师指点。
中医对献血有什么看法呢?
答: 血是要自己生出来的,不是可以剥削别人的。手术室中必要的手术并不多,血库中浪费的鲜血却太多了。
http://37tcm.heyin.com/cgi-bin/topic.cgi?forum=32&topic=147&show=125
--------------------------------------------------------------------------------
(94)中焦寒重可否用白芍?
问:中焦寒重可否用白芍?
答:真武汤证可用,理中汤证不可用。
http://37tcm.heyin.com/cgi-bin/topic.cgi?forum=32&topic=218&show=125
--------------------------------------------------------------------------------
(95)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辩解
问:前贤云: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阳八味是也。此方此语相传已久,市医莫不奉为准绳,未有几个窥透破绽,予不能无疑也。疑者何?疑方药之不与命名相符.既云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必是在扶助坎中一点真气上说,真气一衰,群阴四起,故曰阴翳。真气一旺 阴邪即灭,故曰益火。方中桂、附二物,力能扶坎中真阳,用此便合圣经。何得又用熟地、枣皮之滋阴,阴邪即盛,就不该用此。丹皮之泻火,益火而反泻火,实属不通。山药、伏苓、泽泻之甘淡养阴则利水乎?推其意也,以为桂、附之辛热属火,降少升多,不能直趋于下,故借此熟地、枣皮,沉重收敛之品,而使其趋下。又以丹皮之苦寒助之,更经苓、泽利水,使阴邪由下而出,[眉批]孰知五味下喉,其气味立刻周遍,呼吸立刻上下交通,何待此。似为有理,独不思仲景治少阴病,四肢厥逆,腹痛囊缩。爪黑唇青,大汗淋漓,满身全是阴翳,何不重用此熟地、枣皮、丹皮、苓、泽之品,而独重用姜、附、草三味起死回生,其功迅速,由此观之,仲景之白通、四逆,实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者也。若此方而云,益火消阴,断乎不可。予非固为好辨,此是淆乱圣经之言。毒流已久,祸延已深,不得不急为剪除也。
那么,八味到底是治什么呢?又是哪些人可服呢?个人感觉是,阳虚不夹寒可服,如兼寒,不可服!不知对否!
答:八味为补水方,坎内外阴阳双补,并非专为抑阴扶阳。
问:那么六味与八味是治疗什么呢?补元阴?补元阳?可阳长阴长,阴消阳消,如是要补,只服八味即可,好象没必要服什么六味了!思维有些混乱,还请三七生老师指点!谢谢!
答:六味为扶阴抑阳方,为阴虚火旺者立法,然此辈实属罕见,故不可普及。
问:肾虚!照郑老思维推理,病久必是阴阳双虚,初期可见单独的阴虚或阳虚,至于什么阴虚阳旺,阴旺阳虚之类都属邪说!那么六味与八味到底是治什么呢?个人感觉是,邪火伤于阴,在初期,用清火补阴之发即可,病久,阴伤,阳也伤,此时,应用八味,阴阳双补!不知道这个理解对不对!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病久之人会阴阳双虚的现象!而病人阴虚不是由于什么阳旺而至,而是被火邪所伤,阳虚,必是被寒邪所伤!无论阴被伤或阳被伤,久之则阴损阳损,阳消阴消!
可以这么说,理解了郑老这个论点后,在以后的用药中就会有个准则!阴虚,必是火邪所伤,而不是什么元阳过旺,阳虚必是寒邪所伤,而不是什么元阴过旺!这也就是所,人之元阴元阳是一体,阴损阳损,阳消阴消!而元阳元阴只能被邪所伤,而不会被元阳元阴所伤,只能是被累!那么在用药上,火邪用承气之类,寒邪用四逆之类,这应该是个准则!如人未被邪所伤,用六味,八味调理无过,若是邪未去乱用六味八味之类岂不是治标而不治本!不知道这个理解对不对!
答:病有邪盛者,分阴阳而泻实邪,对治也。病有正虚者,分阴阳而补正虚,平治也。二者不可混淆。目前是阴邪过盛,故火神派为当机。
问:过于怒者,损肝阳,肝中之阴自盛,即为客邪,上乘而青翳障雾。过于忧思者,损脾阳,脾中之阴自盛,即为客邪,上乘而生黄翳障雾。过于恐惧者,损肾阳,肾中之阴自盛,即为客邪,上乘而生黑翳障雾。过于悲哀者,损肺阳,肺中之阴自盛,即为客邪,上乘而为白翳障雾!这也是郑老说的!但我看地迷惑!
水从火里生来,故曰天一生水,先天真气,号曰真火、真气,即真金所化。阳旺一分,指真气,阴即旺一分;指真阴。阳衰一分,阴即衰一分。试问阴虚火旺何来?[眉批]阴阳,一气耳。岂有阳虚而阴不虚,阴虚而阳不虚者乎?知古疑团,一语道破,仲景一生全在邪正上论偏盛,今人在一气上论偏盛,相隔天渊,源头错乱。这也是郑老说的!
阳虚阴也虚,这是郑老说的!过于恐惧者,损肾阳,肾中之阴自盛,即为客邪!这也是他说的!可两个连起来看就感觉矛盾!理解不了!还望哪位高人指点!谢谢啊!
答:正虚为邪所乘,郑老所言在此,当善会其意。两个前提,不可一概而论.
问:看看矛盾出来哪里,首先是阳消一分,阴消一分!照这么理解下去,永远都不会有什么阴虚阳旺,阳旺阴虚的情况,只能是双败!那么,又怎么理解肾阳被损,肾中之阴自盛这句话呢??
答:此处又忽略了正邪这个前提。
安心居士:嘿嘿,您把阴阳论和正邪论给搞混了.在同一系统中的阴阳是同生同减,"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没说'阳生阴藏.阳杀阴长"吧?如你在南极上不穿裤子,腿就冷,这个寒冷就是阴邪了,你能说这个寒冷是腿上之真阴吗?那是你腿上之阳不得固护,阴邪自然如影随形,那什么是真阴?是你大腿上的阴血津精之类,大腿之阳不足,生阴精之力减,故表现出的是会冻伤会坏死等形态上的变化.在同一系统中是"阳化气阴成形",就是说阳是从形到气,阴是从气到形,有点象体与用的关系,或者是形态与功能的关系,乃至物质与能量的关系.
我以前也是把阴阳论搞成矛盾论了,是您提出的这个问题才让我想通了.
三七生: 安心居士所言甚是。
http://37tcm.heyin.com/cgi-bin/topic.cgi?forum=32&topic=215&show=125
--------------------------------------------------------------------------------
(96)请教先生,学中医如何入门?
问: 中医是我们的传统瑰宝,博大精深。我对中医学非常感兴趣,想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但不知是否可行?是否学中医都要拜师呢?如自学从何处下手?对中医传统的知识,如把脉等,这些感性的东西也可以自学吗?有有关的教材吗?盼望先生回复中。
答: 秘在汝边,进去了就没有什么“神秘感”可言了。
伤寒为门户,内经为堂奥。密室无文字,真求自得实。
http://37tcm.heyin.com/cgi-bin/topic.cgi?forum=32&topic=222&show=100
[ 本帖最后由 雪林 于 2007-3-3 10:32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