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shahe

我整理收藏的“禅音随笔”,以时间为序!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3-6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禅音发表于 2007-11-14 19:42  
冬藏的快乐

转眼间就来到了冬天,今天还下了第一场的雪。从小生在冰天雪地的西北,最喜欢的季节还是冬天,可以滑冰,玩雪,待在暖和的屋子里看飘雪。

冬天是收藏的季节,可以早睡晚起,真是太人性化了。冬日无事,再能读书喝茶更是妙事。上午无事,诵《金刚经》一部,后念大明咒。下坐之后神清气爽。写了会字,转眼日已过午。

这两日在看蔡志忠画的菜根谭,嘻嘻,真有意思。生活就是简单而快乐的,我几乎很少想明天的事,不知道从什么时间开始的,明天不管发生什么,其实都是该发生的,人算来算去,实在是累。不如从自己能把握的现在入手,不破坏自己的人生,少一点贪,得一份乐。

《阅微草堂笔记》里好东西可真多,看了《马语》那一篇,真是太有意思了。深深切切得感受到,吃亏就是福,世人的争贪,看似是争福,实来是争祸,真是不可不慎也。清清淡淡的做个普通人,和和气气的跟周遭人相处,正如《陋室铭》中写的那样,何陋之有?

[ 本帖最后由 shahe 于 2009-3-6 19:59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3-6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禅音发表于 2007-11-20 09:13  
父母自己首先做个好孩子

教育,父母是关键,这方面的经验,应当好好总结和分析,不断调整。

教孩子就是教自己。孩子的可塑性极强,给他好的环境,父母作好表率,心灵与其同鸣,也就会教学相长。

在整个社会尚未形成风气之前,父母是关键。

底气不足,只能说明长辈自己没有学好吃透,本身就缺乏道德根文化的人文素质。自己不行,却硬性要求孩子做到自己都未曾做到的事,那么其努力的深度广度以及方法的合理性,也就会相距甚远。甚至不了了之。

要想教好孩子,父母自己首先就要做个好孩子,去与孩子共同学习。在孩子面前,父母除了一点顽固的“我见”、“我执”,远不如孩子心灵的纯朴。找回自己的童心,常是教育孩子走上正轨的重要途径。

[ 本帖最后由 shahe 于 2009-3-6 19:59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3-6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禅音发表于 2007-12-20 19:57   
女性养生多闭目

女子以养血为主,古籍也记载:“男子宜清心寡欲以养其精,女子宜平心定气以养其血。” 。《灵枢•本神篇》说:“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现代女性,多是用眼过度,肝之窍开于目,久视则伤血,对女性身体的健康自然很有影响,所以女性养生宜多闭目。

可以在任何方便的时候闭上眼睛,静下心来。在瑜伽里认为,女性的能量中心在心轮,也就是中丹田。即心窝部位。神明之位。这也是女性比男性来说,更容易动情和情绪易失控的客观原因也。我们这个时刻,就可以意守这里,如果很难专注,关注或是数自己的呼吸也行,但总的原则就是放松和自然。

心理上我们也要多闭目,学学猫头鹰,能闭眼的时候多闭眼。即不看别人坏处,多看自己的毛病。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学会如果要看,就要看别人的长处。女性喜欢追求完美,一般更容易挑剔和计较,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提醒自己多闭眼,能少生气,当然养生了。而且,有差别的世界才是美丽。能包容的心灵才是丰富的。

最后,祝大家都健康而美丽,快乐而幸福。
个人经验的分享
很惭愧,我是修习准提法的。在准提法中有观想心月轮的部分,是观想咒轮如一轮明月在莲花台上转动。月轮不宜过大。在意守中丹田时,就可以观想月轮。

如果大家不熟悉这些,完全可以把自己的心境观想成一轮明月,或是一汪静水,宁静明亮而祥和,而闭目时,最好是微笑的表情,让自己全身紧张的情绪与身体放松。不管我们现在是什么样的女性,我们都可以慢慢的让自己做一个恬淡的,宁静的,幸福的,智慧的女性。跟自己比,只要自己每天都能有一点点的小进步,哪怕跟别人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对自己来说都是让人欣喜的,此谓苟日新也。

男性也完全可以借鉴,但男性的能量中心在下丹田,闭目静心时可以意守此处。而女性不宜意守此处。

[ 本帖最后由 shahe 于 2009-3-6 19:59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3-6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禅音发表于 2007-12-20 21:46  
受安先生教导,我心目里的田园乡村

安于土地,安于清贫,勤于行道,居简而不陋之室,无享乐之赘物。极简之家设,可卧,可读足矣。有待客之粗茶,无精美之器具,不贵难得之货,使心狂乱而驰骋。

随日月之行而做卧,应寒暑之变而动静。布衣,布履,淡饭,果蔬足以饱腹,无腐气之熏染。自然耕作,无西洋之化毒,不杀不贪,青草鸟雀为朋。望天而收,唯自求少用,除养余生,概无求土地予富贵功名之想。

三五淡邻。往来若水。无世情所累,不必问安周到而尽意,唯志同道合而神会。闲时三两小童共度经典,同嬉田园,读文知古。孜孜以求,无上智慧,终此一生,不复虚度,何来闲事,闲愁,与闲闷?

亦不复求外出,无来无往。今农人之离家,于城市内谋残生,弃先圣之教诲,背井离乡,亦强为名利之事而往来,实则堪叹也

[ 本帖最后由 shahe 于 2009-3-6 20:0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3-6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禅音发表于 2007-12-28 14:46  
教育的必然因素

教育孩子没有技巧,只有父母自己做到。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父母把花在孩子身上的心血花到自己身上,自然会教育出来好的孩子。

而且,孩子不会冤枉了你,为什么王老善人讲,孩子小时候是母亲或是家长的活碑,是隐私的表现,纵然你表现的很好的,但如果内心深处有暗藏的东西,孩子一样会接这个气而成长的。

经典教育对孩子肯定是可贵的,但并不是你的孩子读了经典就一定怎么样。如果父母的言行心态和孩子所受到的教育完全相左,孩子的受益就会很有限。

一个做经典教育的老师,对自己培养的孩子里面有几个特别的欣赏,但是,当他跟他们的父母沟通过后,这个老师很失落,他说:这些孩子的父母都很有德行和修养。呵呵,虽然,老师功不可没,但家长无疑是孩子心性和言行的第一责任人。

最根本的办法就是从未婚的男女开始,从怀孕前就学会怎样生个好孩子。而孩子已经出生了,就更要和孩子一起成长。孩子就是家长的镜子,教育家长真的太关键了。

[ 本帖最后由 shahe 于 2009-3-6 20:0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3-6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禅音发表于 2007-12-28 08:34  
化性见闻记录

有幸亲近以志先生,王元午先生,聆听教诲,受益无穷,分享如下:

12岁前孩子的状态就是父母的活碑。尤其是母亲的隐私和性情的写照。小孩子的疾病跟家长的原因是密不可分的。不是父母孝道有亏,就是性情不好,从怀孕时就播下了孩子日后身体和性情的种子。善人说的很好:不要迷惑自己的孩子为什么这样,自己包的饺子还能不知道什么馅,还问别人为什么这样?

王老师讲到,一次一位读到博士的中医,带了一家人来找王老师了,是一个三个月的孩子肝癌,出现了腹水,医院都不接了。王老师一看,就问母亲,你怀孕时,跟什么过不去呀,至于生这么大的气。其母答曰,她怀孕时,就认为老公应该天天陪她等等的,一丝不如意便怨气冲天,或是大动肝火。王老师便给她讲了善人的道,她至诚感应,从内心深处生大忏悔,当下便给丈夫跪下,放声大哭,忏悔自己的过错,一家人都哭成一团。后一家人互相谦让,和睦相处。后这个被判死刑的孩子,逐日好转,现在3岁多了,一点都没问题了。
王老师讲,一代没好妻,十代没好子。母亲的性情直接就决定了孩子的性格,与其把孩子生出来了不好带,不如在怀孕前,或是怀孕时就要学习如何生个好孩子。而生孩子的决定原因,就是父母有个好品行,家庭有个和睦的气氛。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关键就是要知错改错,至诚忏悔自己的过错,才是根本。

一个广东中山的大学老师,年轻漂亮,事业有成,自己也是学科的带头人,可惜不幸得了重症肌无力。第一天见王老师时,被丈夫背到地方,听老师讲课,还心存不服,说老师说白字。第二天听了,便深受震动,回家仔细的忏悔思考自己,原来就是因为自己太顺利了,总是看不上别人,自己的婆婆,自己的老公,还有单位的领导同事等等。王老师就说,你觉得自己受过高等教育,什么都懂,你把自己弄成这样,你婆婆什么都不是,人家活的好好的。而且,她生完孩子,总是认为,自己身体不好,还给婆婆家生了个孙子,功劳太大了,连饭都说盛好了才能叫她。在单位更是看不上领导。忏悔到此,嚎啕大哭,思维自己的种种过错,羞愧难当。给婆婆跪下认错,慢慢的开始做家务,跟同事领导认错。现在一切如常,身体完全康复了。

但性理疗病并不神奇,王老师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我救不了你,只有你自己救自己,而且能不能救自己,只有看自己的心念了。

一个白血病换过骨髓的患者,情况不好。王老师见了就问他:你的钱是怎么来的。他就是不正面回答,再三的询问,终于说出,病前是放六合彩的。王老师说,你让多少人家家破人亡了?他说也很后悔,现在花光了所有的钱,还是不好,也不知道怎么办了。王老师就说:那么我问你最后一句话,如果你好了,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他不假思索的便说:自己的5岁的孩子太可怜了。王老师当即喝道:你死定了。谁也救不了你了。你把自己的根斩断了。父母是根。王老师说,象这样的病人是救不了的。除非自己悔悟。

谈到血液病,有个很大的收获。王凤仪先生讲,金钱是社会的血液,如果血液病,就要多是出在钱上。这个王老师讲过很多的血液病,非常的准确。
在王老师处,刚好碰到了一家三口在。这三口人全部有病。女儿的病最重,大肠癌转移。24岁已经是医院束手无策的病人。父母也都有比较重的病。看看这家的病是怎么来的。

母亲是非常要强的一个人,双目突出,十分刚强。对女儿总是在要求,好更好再更好。女儿已经是清华研究生毕业,她还能要求女儿跟留学的比。从小到大,孩子都没有放松过。而丈夫由于童年遭遇家庭变故,性格稍弱,对进取之事不敢兴趣。夫妻关系可想而知,家庭气氛无一日安宁,后其夫宁可跟保姆过日子,都不愿和其再生活。女儿在这样的环境中,进退维艰,左右为难。后毕业后交一男友,其母,用金钱名利的标准一衡量,不和心意,又坚决反对。最终,孩子癌症倒下。

人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到了这个田地,一家人在王老师的开导下都开始了,认自己不是,找别人好处,由衷的忏悔自己的错误,一家人,都是嚎啕大哭,把所有的郁结都释放出来。这就是拨阴取阳。

小姑娘,第一天见时,脸色难看,根本不会笑。第二天再来时,便可以露出会心的笑了,身体感觉很好。跟我坐在一起,楚楚可怜,而且,她也立志,自己受了这么高教育,病一定要好,要告诉更多人,让更多的家庭能受益。我们成了朋友,我会祝福她的。

化性的力量
找王老师都是绝症,绝症的病人,情致和家庭关系几乎都有问题。所以,最后虽然是疾病打倒了人,其实,却是自己做人害了自己。

王善人讲:“我只讲到齐家。”齐家在做人。而做人是每个人的事情。善人只是把做人的道理都讲给了我们,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对照自己的行为,去检点自己。是否对父母孝道有亏,是否自己的性情不好。儒门讲人一日三省,我们不可从来不省也。

家是讲道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没有什么对错,只须尽自己的道而已。争执于对错,已经背道而驰了。

媳妇性如水,就要柔和,水是什么品行,上善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而不是怨气满腹,总觉的自己付出的多,好像亏本一样,其实累也受了,功也没了。就做自己该做的,从心地上,无怨无悔。任何人,都只能要求自己,包括夫妻。自己的心变好了,世界都会跟着变。

婆婆的性如灰,这个我还专门请教了朱先生(朱循天先生长子)。他老人家讲,就是婆婆要如灰一般,不管儿女的事情,但还是温暖热乎的。这个道理我们明白了,我们一定到老了要性如灰。呵呵,但恰好现在有个性不如灰的老人,我们万万不可责难否定,家不是讲理的地方,是讲道的地方。儿女此时只须尽自己的孝道即可!!

因果的迅速
走的前一日在王老师那里,来了一对小两口。丈夫不满30岁。肝癌晚期。医院的医嘱就是回家该吃啥吃啥。家里只此独子,而且自己还有一对小儿女,真是不幸。

问其发病,是手臂上一恶性血管瘤转移到肝部。王老师便棒喝问到:你拿了什么不该拿的东西。这个人,想了想说,自己本本分分,不偷不抢呀。王老师说,你多想想。后来,其想起,自己十四五岁左右,一日上街,一摆摊的人钱箱没盖,一阵大风,把钱刮出来了,他跟着大家一起凑热闹捡了20元钱。而他的那个血管瘤居然就是十四五岁后就长起来的。因缘成熟,恶果现前,因果之迅速,让人不寒而栗。

给诸位师兄的提醒
王老师特意提醒,还有一类的人,越学佛越遭难,有时侯还怨天尤人,其实,都是自己播的种。

也许没看到什么圣贤书,还不会那么准确的找人不是,不知道点道理,还不至于那么愤世嫉俗。学了点东西,更容易的去看别人的不是,往往忽略了自己的心性的提高和磨练,外境的问题,究其根本还是自己的问题。所以,我们所有的标准,敬请来约束提高我们自己。如果我们自己天天,怒恨怨恼烦一大堆,纷争四起,活着的当下就在地狱里,难道不可怕吗?如此长养地狱的根性,结局很可能是可怕的,我们都要当下幡然悔悟,慎之再慎。

总之,你好了,你的世界就好了。你的世界不好,就是你不好。一切唯心造也。

化性的途径
自己眼见耳闻了这些。思维自己的过失,也是非常的悔恨,那么我们还没有恶果现前,怎么去化自己的性呢?我是这样认识的,不知道对不对,但和大家讨论分享一下。

1,至诚忏悔。可以给自己一个时间,思维自己12岁后的种种不当,至诚忏悔,认自己的不是。真情自然流露,哭,笑,汗,吐,泻,都是好事。

2,活在当下。即从现在就开始,亏孝道的补孝道,欠恩情的还恩情。性不好的,就改。但改性决不是很艰难的忍受,而是,一来,明白自己做好自己的是自己的本分。二来,别人的所做所为,我们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理解。三来,这世界没有过不去的事情,真的不必计较和认真的。既然知道日后肯定会淡忘,那么何不现在就放下,何必折磨自己呢?

身是心结的果,根在性,什么样的性就造个什么样的身。性化了,果就跟着转了。相能随心转,身也能随性转,所以,化性能治身的病,也能转身的形。

总之,没有说是修行好的,但性还不好的。没有说地基没有打好,而房子是坚固的。我等不可自欺也。

[ 本帖最后由 shahe 于 2009-3-6 20:01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3-6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禅音发表于 2008-1-14 20:51  
老人院的感慨

中国已经步入了老龄社会,养老问题非常的严峻。近日,常去老人院,每次只要在走廊里走上一趟,心情就沉重起来了。

中国的老人是不喜欢在老人院的,神情呆滞的比较多,还有重病的老人,都是一个个蜷缩着瘦弱的身体,散乱着稀疏的白发,整日的趟在那里,看一眼,就让人落泪。跟朋友也谈老人院的问题,说来说去,还是从自己做起,我们先孝养好自己的老人,让自己的老人能含饴弄孙,安享天伦。然后尽力去孝养更多的老人。如果每个家庭都尽到了孝亲的义务,就会少多少人间的悲剧。

事业可以放下,工作可以辞去,如果父母需要!!!给老人一个安心幸福的晚年的吧,这个世界上更让人揪心的是在寒风中飘零的白发,不仅是无助和心酸,还有多少对儿女的思念和自我的安慰。

[ 本帖最后由 shahe 于 2009-3-6 20:03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3-6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禅音发表于 2008-1-31 13:54   
干搓面

(1)先将两手掌相对,用力搓动,由慢而快,以搓热为度。
(2)手掌搓热后,立即改搓面部,以中指沿鼻部两侧自上而下,
带动其他手指,擦到额部向两侧分开,
经两颊而下做30次,每日早晚各1次

这种按摩可以在一天中任何时候做,不过以清晨有振作精神的作用为最佳。经常干洗面可以疏通气血,有促进五脏精气荣养皮肤的作用,使得皮肤光润、容颜悦泽。

搓完面部,可以顺势干梳头。

[ 本帖最后由 shahe 于 2009-3-6 20:04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3-6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禅音发表于 2008-1-31 08:05   
梳头养生法

梳理头发不但是美化仪容的重要内容,而且与人的身体健康也有重要关系。

中医认为,人体中的十二条经脉,皆上会于头部,这些经脉起了运行气血、濡养全身、抗御外邪、沟通表里上下的作用。而头发为肾之华、血之荣,头发的生长与脱落、润泽与干枯,均与肾和血气的盛衰有关。观察人的头发,可以大致了解其健康情况。用梳子梳理头发,经过百会、太阳、玉枕、风池等重要穴位,可以疏通血脉,使气血流畅,从而改善头部毛囊下末梢的血液循环,调节大脑功能,增强脑细胞的营养,如能长期坚持,还可以延缓衰老。有人说,梳头是一种大脑保健的按摩方法,这是有道理的。

经常梳头能滋养头皮、防止和治疗脱发,有些人甚至还能因此白发变黑。经常梳头,还有醒脑、聪耳、明目的作用,可以缓解头痛症状,消除过度用脑引起的疲劳现象。由于头部有众多穴位和特定刺激区,梳子不断叩击和刺激这些穴位和刺激区,可以疏通经气,调整气血,因此也能对偏头痛、眼疾、失眠等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一日三梳方法不难,贵在坚持。

清晨起床用厕及漱洗完毕后,用10分钟时间梳头。前后左右,顺梳逆梳,从额到颈梳理;由轻到重,由慢到快,双目微闭,心神安定,不思其他,专心梳理。刺激头发和穴位,头皮会感到微麻略痛,然后就会感到轻松舒服。梳头结束,双手撸脸拉耳抓颈,使整个头部血脉畅通。

午饭后,再利用5分钟时间进行梳头。依照早晨的方法重复一遍(但可不必撸脸拉耳抓颈),重新活络头部血脉,继续刺激头部穴位。

晚上临睡前,再利用10分钟按上述方法进行梳头,包括撸脸拉耳抓颈,使头部穴位得到更有效的刺激与活络。不过,晚间的梳头动作可轻慢迟缓一些,双目紧闭,抛开一切心事杂念,权作临睡前的头部按摩操,使睡眠的感觉更好、质量更高。

[ 本帖最后由 shahe 于 2009-3-6 20:04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3-6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禅音发表于 2008-2-1 08:55  
养睛明目的方法

中医认为,眼与全身脏腑和经络的联系密切,古代医学家根据临床实践,总结了许多简便而有效的养睛明目的方法,现介绍几种眼保健法如下:

熨目法。黎明起床,先将双手互相摩擦,待手搓热后一手掌熨贴双眼,反复三次以后,再以食、中指轻轻按压眼球,或按压眼球四周。

运目法。两脚分开与肩宽,挺胸站立,头梢仰。瞪大双眼,尽量使眼球不停转动(头不动),先从右向左转10次,从左向右转10次。然后停,放松肌肉,再重复上述运动,如此3遍。此法于早晨在花园内进行最好,能起到醒脑明目之功效。

低头法。身体取下蹲姿式,用双手分别攀住两脚五趾,并稍微用力地往上扳,用力时尽量朝下低头,这样便有助于使五脏六腑的精气精气上升至头部,从而起到营养耳目之作用。

吐气法。腰背挺直坐位,以鼻子徐涂吸气,侍气吸到最大限度时,用右手捏住鼻孔,紧闭双眼,再用口慢慢地吐气。

折指法。每天坚持早晚各做1遍小指向内折弯,再向后搬的屈伸运动。每遍进行30~50次并在小指外侧的基部用拇指和食指揉捏50一100次。此法坐、立、卧皆可做,坚持经常做,不仅能养脑明目,对有白内障和其它眼病者也有一定疗效。

以上诸法可以单独做,也可任选1、2种合做,贵在持之有恒,日久定见成效。

[ 本帖最后由 shahe 于 2009-3-6 20:05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3-6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禅音发表于 2008-2-14 21:36   
愿意,不愿意

去慈善安老院看王老,问化性的事情,究竟怎么能不生气,不上火?王老总是说,其实就是一个愿意还是不愿意。

回来细细品来,老人家说的太好了。我们生气,上火,大多是遇到自己不愿意的事或人。如果能把不愿意转成愿意,还哪有那么多的气可生,火可上呢?

要宽容,永远不要盯着别人不合自己意的地方不放手。别人的思维,行为方式,肯定有他的原因和形成环境,别人不是为了随顺我们而生的,在自己还经常让别人不高兴的时候,还是要多随顺众生,而不是让众生来随顺我们。

要谨慎,有时候我们振振有辞的指责或是帮助他人时,一定要看自己有没有一丝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拿个冠冕堂皇为别人好的理由其实来助长自己的我执。而且,很多时候,我们“善意”的规劝身边人,如果效果事与愿违时,就更要检点自心了。

[ 本帖最后由 shahe 于 2009-3-6 20:05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3-6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禅音发表于 2008-2-20 21:18  
找好处的一个好方法,大家不妨试试

如果我们习惯了看人不是,一时改来,无从下手。当然看书明理是最必要的,但实际中也是有些方法可以用用,我有一个好办法,给大家说说,感兴趣的可以试试。

我们最不容易宽容的其实是跟我们关系深厚的人,也许是积怨深,或是发生了很多事情,一下子还真转不过来。此时,我们可以先绕开这个牛角,先从思维方式上来培养自己。

受南老《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中的启发,我们不妨用这个方法:出门之后,看到路人,都真诚的祝福赞美他们。路上有形形色色的行人,如果找他们不顺眼的地方,估计没有找不出来的,但无论什么人,我们都真诚的去祝福,赞美他们,老人你祝他健康,中年人你祝他顺心遂愿,年轻人你祝他婚姻幸福,孩子你祝他健康成长,试着找他们的好处和闪光点,培养自己跟人相处都看别人优点的好习惯。慢慢的你会发现,脸上会自然有了微笑,慢慢的心会柔软起来,原来生活真的很美好。当我们心灵慢慢充满了善的力量时,再去思维那些不能原谅的人和事时,你也许发现,根本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 本帖最后由 shahe 于 2009-3-6 20:06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3-6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禅音发表于 2008-2-20 21:03  
找好处是个宝

王老善人教导我们,找别人好处,认自己不是,如果这样做了,真是受益无穷,一滴心得给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抛砖引玉。

古语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看待事物和与他人相处,我们如果都能看别人的长处,不但和自己相处的人愉悦欢喜,而且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自己。即使和有很多缺点的人相处,你也能从他身上受益。古人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要明白,我们是最低的,这要绝对的相信。三人行,必有我师。你必定有看不到,想不到,不明白的事情,而每个众生,在某个方面肯定有比你做的好的地方,如果你能带着谦卑的心去寻找他人的闪光点,即使是一个凡夫,也是你的佛菩萨,也会为你显示普贤行。

而如果带着我慢的心,仗持自己的一点学识,观点,或是自认为有思想,用评判和挑衅的眼光来看待周遭的一切,那么即使是圣贤大德的教诲,你都能找到一些疏漏和“失误”。也无法受益。找到了别人的不是,并不能证明你有任何的优越性。王老善人说,找好处是聚灵,看不是是收赃。如果能养成事事看人好处,即便与凡夫众生相处,你也能沐浴到阳光,而如果专看对方的不是,即使圣贤大德在你跟前,你也不会放弃收赃的机会,长此以往,把赃物装满了自己的身体和心灵,只能带来无穷的病苦和烦恼,自己就是在自编,自导,自演悲剧。要想改写人生,只有自己改变心灵。别无他路。

而且我们肯定知道,无论是什么样的人和事,世上是没有绝对的完美,我们就不必苛求别人全对,苛求别人事事让自己如意,顺眼。就让我们用美的心灵,感恩的心灵去找寻这个世界上的真,世界上的善,世界上的美吧。

[ 本帖最后由 shahe 于 2009-3-6 20:06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3-6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禅音发表于 2008-3-21 12:32  
退即是进,包容才是大爱

很多朋友,出于爱恨,对亲人朋友等,总是用自己认为对的观点和做法来要求身边人,而且,自己绝对相信自己是对的,是为对方好。比如:激进的素食者,会很不愉快的要求身边的人,激进的环保者,会极端的痛恨一些对自然的破坏。他们的存心,我首先表示高度的赞叹,而且在我看来观点也是正确的。但是,他们忽略了至关重要的一点:自己所有的观点看法,是用来自我约束的,而不是成为了衡量别人缺点和短处的利刃!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你的观点是对的,但是你如果强加给别人,那么这个行为就已经不太恰当了。佛陀讲慈悲,老子讲无为,经典讲退让,众生如此迷失,圣贤还是如此的不离不弃,如果我们以学佛或是其他的名义,额外的增加身边人的痛苦,还何谈有解脱和放下?何谈有包容和慈爱?

但是,我们应该明辩是非,做好自己,一丝不苟的要求自己,对身边人,首先是爱和包容,要亲近他们,而不是对立指责他们!

[ 本帖最后由 shahe 于 2009-3-6 20:06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3-6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禅音发表于 2008-3-27 17:14   
当心痴迷减肥,得上神经性厌食症

[症 状]

  1 无休止地减少体重,惧怕体重增加。

  2 到疾病后期,由于长期不足量的进食,可能出现食欲减退。

  3 患者主要以围绕减少体重进行各种活动,如有意节食,严格控制主食量及脂肪、蛋白质入量,增加每日的活动量,以远低于病人应有的体重标准,常呈现出憔怀,极度消瘦,严重营养不良的躯体状态,相反病人对此感到欣慰或安稳。大部分患者仍认为自己或自己的某个部位还是“胖”,而为此不安,坚持“减体重”的活动。

  [检 查]

  [诊 断]

  1 体重减轻、极度消瘦、营养不良,女性可伴继发性闭经。

  2 进食障碍表现为厌食伴间歇性贪食、暴食、食后呕吐。

  3 患者出现营养障碍后均伴有烦躁、焦虑不安和易激惹等情绪障碍。
神经性厌食症是肥胖人过于严格节食的后果, 多数为女性青年,日本等国特别多见。其表现为饮食明显减少、产生热量不足、蛋白质不足、体重明显下降,一般无腹泻,病程早期即可见停经,伴随身体消瘦的是骨骼突出、手足发冷、体温降低、血压偏低、脉缓。无脱发,第二性征发育正常,并否认饥饿、否认消瘦,表情抑郁或激动,唯恐自己过于肥胖而拒绝进食等表现。不过,我们不能对所有因饥饿、减食而出现的厌食症都诊断为神经性厌食症,在此,仅以日本厚生省制定的标准作为参考。

  神经性厌食症的诊断标准
  -----------------------------------------------------------------
  1 低于标准体重20%以上的消瘦。
  2 饮食行为的异常(不食、多食、偷食等)。
  3 对体重和体型有不正确的认识(对体重增加极端恐怖等)。
  4 发病年龄在30岁以内。
  5 如是女性则无月经。
  6 没有影响消瘦原因的器质性疾患。
对治
1,接受自己。
2,不再关注体重和身材。
3,正常吃饭。

[ 本帖最后由 shahe 于 2009-3-6 20:07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3 21:16 , Processed in 0.01929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