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钧钧妈

清静经释义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5-12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

气之清者谓之「神」,「神」指的是人人本自具有的神性,不是指外在的神明。神就是本性中奇妙的造化,也可以说造化之精纯神妙者。如此来说,一棵树、一株草里也有自己的神,不然怎么行它特有的造化呢!而人身里有没有神呢?当然有的,不然怎么行佛性的造化呢!

造化为什么称为神?好比一个胚胎变成婴儿的造化过程,想细的想想,那造化可真是神了咧!简直是妙不可言!万物都靠阴阳二气的奇妙造化而生生不息,那造化有神妙不可言喻之处,所以我们称为「神」!因此你有没有神?当然有!这神在自己身上我们就称为「性」。性清静了才称为神,性动浊了虽然还没死,也活像个鬼了!

人的神性有其自然原始的造化特质,这个特质在未受贪嗔情识污染之前称为「清」。但人的心意纷纷,却使它扰乱了,使它的神性偏离了应有的造化轨道,因此称为「浊」。就像我们的心受到某件事情罣碍的时候,身中那份清明太和的气机感受马上就不见了。所以人们的神由清变浊,是谁使然?是心识所造成的!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常感到神昏气暗,睡到十点都不会饱,头脑很重,常常迟到,这都是因为神性渐渐由清转浊的缘故。一个人气如果很清,精神会很好,一到该起床的时间就睡不着,整日神采奕奕。人的气一浊就昏昏沉沉,怎么睡都睡不饱,做什么都没精神,整日无精打采。

老君说「人神好清」,为什么说人神是好清的呢?因为它在清静的气机中最容易展开它的神性,又只要它的造化神性一展开,就能去浊留清,就能使自己的气愈来愈清纯,这便是神性的特质,故曰「人神好清」。

然而这个良善的功能被谁破坏呢?「而心扰之」,是被我们的妄心给破坏了。至于心如何牵扰去浊留清的神性?如何使你的神性变得昏昏浊浊、变得与鬼日近,这是怎么造成的呢?答案就在下一句…
 楼主| 发表于 2014-5-12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钧钧妈 于 2014-5-12 17:07 编辑

◎人心好静,而欲牵之:

「人心好静」是指人的本心,在还未受后天情识污染之前,身中气机只是尽情的生灭起伏时,并未攀附任何爱恨情仇等意义上去,也无烦恼痛苦等罣碍,故曰:「人心好静」。但这个静被什么东西给破坏了?老子说:「而欲牵之」,被攀附在气上的「欲」给破坏了!

老子说是欲牵扰了心,而心又牵扰了神。这个「欲」使我们神性中的奇妙造化散失了大半,阴气代谢不掉,阳气不能保存,久了就显得神昏气暗。若是一个人的元神具足,造化的动力充足,身中的阴阳代谢畅旺,久了自然神清气爽。但这个造化功能被什么东西给破坏了呢?被「欲」给拘累了。你会看到嗜欲越深的人,元神奔散越快,浊的气愈来愈重,整个人显得重浊昏沉。

什么是「欲」呢?「心」上加一个「欲」,简单的说,就是隐藏在内心深处的那个「要」!「要」、「不要」都算欲!那是一种「我很想要」、「我没有要到会难过…」等欲望;当然也包含着种种「不要」的意念在内。

你说「要」、「不要」都算欲,那么对明天的行程做一个计划表,这也算欲吗?不算的,因为你在计划之间,没有欲望来袭时的那种强烈冲动,也没有欲罢不能的烦恼牵绊,这种念头通通叫「无念」!对带好恶情绪的念叫「无念」,不叫欲!这个观念一定要辨别清楚,经典才看得懂,也才不会在研究圣贤心法时,堕入顽空之病。

当我想要一个东西,想到心里会难过、会冲动、会有情绪,那么胸中心头一窍(黄庭)内的气血就开始动荡,好像群魔便乱舞了,因此周身的神气便开始飘散。至于内心在罣碍时,为什么神气会飘散呢?这也是本性中自有的功能,这点每个人都可以在自身中体验看看,确实是如此的。

比如一个人连续三天生闷气,你就会发现整个人的精力会不足,气色也会走了样!或是当你盛怒之后,整个人会觉得非常疲累,有时连腰都会酸,背都会痛。可见人们的欲心一动,就立即能耗散我们身中这一股浩然之正气。时间再久一点,你会变得晚上睡不着,白天却起不来,这就是你那安定的精、气、神已经散失大半的证明了。在你身中造化的主轴就是气,气散失了,造化必然迟滞,你的精神必然失调。

好比一个人要得到健康,最起码就是血液循环要流畅,如果你的血管变小了,血液的流动只剩下百分之六十,请问这个代谢效率还可以维持你的健康吗?我想能维持不死就不错了!我们身中的浩然正气也是一样,气散失了、变少了,整个神性的代谢造化功能也迟滞了,去浊留清的功能也降低了,清的留不住,浊的必然增加,所以就愈来愈无精打采,愈来愈昏昏沉沉,这是自然的道理。

有这种情况的人一定常常迟到,上班情绪也会不太好,杂念很多,烦恼很多,因为气一不足就飘荡,气飘荡也等于心情在飘荡,所以心情常常不太好,心情不好又会产生很多渴求,很多「要」与「不要」,就这样走入恶性的循环而无法自拔。这些看起来好像不相干的事,其实都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

若你怀疑这点,只要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你的身、心间的交互关系两三天,就可以明白了。这种观察自我内在身心种种变化的学问,就是古圣先贤所谓的「内观」。观察你被周围事物刺激的时候,你身体的气血怎么变化?而气血变化时,心情是否跟着变化?观察一段时间,你自然会楔入主题的。

例如:明天你上班,骑车或坐车到公司的路程中,仔细的观察自己心情变化有多少回,而每一回的心情变化,身内的气血是否跟着起伏,仔细的观察,你会发现无数个当下,气血变化竟是这么的丰富,且与心情间的关系是这么的直接!这点要留待您仔细的观察一阵子,以能明白这个真相的!

总之,心会扰乱人的气血、精神,这绝不是个理论而已,而是非常确切在你身中发生的事实。好比听到一句话你觉得不入耳、不服气,那当下胸口的气血发生了什么变化?不服气时必有一个感觉在胸中变化,那个感受让人不舒服,不然你怎么知道你不服气?这不是你在头脑里面想着「不服气」三个字而已,事实上这三个字你并未想象,然而你内在有一个非常不舒服的感觉正在发生,是那个感觉代表你的不服气,是那个感觉让你不舒服。所有的情绪都是这样,情绪并非只是一个想法而已,最重要的是一种动荡的感觉。

很多人听经典,听了几年都听不懂,就是分不清楚「思想」与「感受」的差别,结果离开经典所要表达的主题却愈来愈远。就像这个「欲」字,它所述说的只是内心的一种感觉,一种心情,而不是一个思想而已。这个内在的真相,只有在自身中实际检验的人,才能得到确切的把握。

为什么人的心会扰乱我们的神呢?前面说,天地是大道所生的,日月是大道所运行的,万物是大道所长养的,男女是大道所生化的…,那么请问大道是什么?易经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可见道就是「阴阳」;因此我们可以反过来说,天地是谁生的?是阴阳生的;万物是谁生的?也是阴阳生的;日月是谁来运行的?还是阴阳;而你是谁所生化出来的?还是阴阳!这天底下的任何万物,大到天地,小到一粒质子、一个分子,都是阴阳所造化出来的,当然包含你!

愈来愈有意思了,你的生命既然是阴阳所生化出来的,那么你的「心」是由什么所组成的呢?还是阴阳!一阴一阳之谓道,离了阴阳道不成,甚至连你的心、你的性、你的命,也都是阴阳所组成的。

今天我们的眼睛能够看,正是因为阴阳本自具有的感知功能;你的舌头能够尝味道,也是因为阴阳本自具有的感知功能;今天我们的心能够思考、能感觉,所凭借的是什么呢?也正是阴阳中本自具有的感知功能。

说得再简单一点,你的心就是气,你那内心中的所有情绪、贪嗔痴爱的变化,即是心头一丁点气机的起伏变化而已。那么存在你那心中的「欲」,不也是心头一丁点机气的起伏变化所造成的吗!

我的恩师马祖曾说:「心即是气」、「心的变化即是气的变化」等至理名言。若未深切的反观,忽然听到这话,大家都想不懂!然而仔细的反观自己的身心变化,这道理是非常明白易懂的。

阴阳里面的感知功能称为「心」,阴阳里的造奇妙化称为「神」。神当然也是阴阳所组成的!「而心扰之」,心可以扰乱神,为什么心可以扰乱你的神?因为心是阴阳做的,神也是阴阳做的,因此它们彼此间是相互影响的。心一动,阴阳就动了!神当然也动了!

为什么你的心足以破坏你身中那奇妙的造化,因为身中的造化就是阴阳的造化,心一动把阴阳给牵动了,那奇妙的造化当下立即就破坏了!那阴阳本有的造化性质若是没有遭到破坏,或是重新显现出来,佛经中都称为「见性」!见性就是显现出那阴阳原始的造化形性质来,造化之性完美无缺的意思。

人类应有的造化,在本性中早己具有,人们返本还原的造化,也在本性中早已具有,能够唤醒这个本自具有的造化机制的人,我们就称他为「见性」的人。见了性就是全了天赋的造化,如此才能往佛的路上迈进,所以佛家说:「见性成佛」。

然而本性被「心」给扰乱了,而心则是是被「欲」给牵累了!心不先清明,则性无以显现,所以佛家说:「明心而后才见性;见性而后成佛」,「明心」就是把那心中的「欲」都认清、都拔除,扰乱性的因素拔除之后,才能见性,这是圣贤一贯的修行脉络,这便是修行的次第。由此也可见老子所提倡的修行理论,与释迦牟尼佛所提倡的,实际上完全一致。

很多人听到这里常常有个疑惑,难道人的心不能有什么思考吗?可以的,思考、计划事情的本身不叫做动心,也不会破坏本性的造化;只有胸中气血有「欲牵之」的时候,才称为动心,才会破坏本性中的造化。这一定要分辨清楚才行。

「欲」就是夹杂情绪的冲动,譬如:我想要一台车,我朝朝暮暮想着一台车,得不到时心里就好烦,好冲动!这就是「欲」。如果只是脑中想着「我想要一台车」这并没有欲;但是我要一台车,想到没有要到不行,我觉得没有这台车子很没有面子,为此我觉得很难过…这样样便是「欲牵之」的当下了。反过来说,当我有一台名贵的车,所以在别人面前我感觉倍感尊荣,得意洋洋,这样也是「欲牵之」的当下了。

我所要表达的是「欲」是一种情绪,是胸中的一种冲动,是一种不能自已、不能释怀的感觉…那个胸中的感觉才叫「欲念」。然而那股感觉的真相,只是一股气的变化,一种能量的变化,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一种感受的变化。

「欲」是一种好恶的感觉,对着无意义的气血活动,竟攀附了好恶的意义,这就是「欲」。这种感受会演变成我们的情绪,情绪常常牵动,我们就会感到疲累,因为它牵扰了我们的神性,损失了我们的元气,更会不断牵扰我们的心思,造成更多的情绪。因此我们不要老是误以为烦恼的元凶是脑中的想法,其实真正的元凶是胸中的「感受」。

当你要一个东西、渴求一个东西的时候,反观你的身体必有一些冲动,那个冲动致使你必须要、你很想要…,那个感觉在你渴求任何东西的时候都会出现,那个感觉才称为「欲」。

反之当我内心产生抗拒、不悦、厌烦、忧伤…的时候,身中也必有一股股感受冲动正在升起,是它使我久久不能自已,那个冲动也称为「欲」。这「贪嗔」两者的形态虽有一点差别,但都离不开气的消长形态而已。

仔细的反观自身,您终究会发现,所谓的「欲」就是一种能量的冲动,而所谓能量的冲动,就是气在胸中的一丁点变化而已。而那气的变化本无意义、本无烦恼,但那气的变化的当下,却被你误判为具有贪嗔意义的冲动,你不是因此堕入抗拒不已,就是堕入贪爱不已,这才是罪与烦恼的根源。您若能在自身中经验到这个事实,将「欲」与「气机的真相」比对出个究竟来,烦恼的当下即刻获得解脱。

因此想要寻求解脱的人,必需要开始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什么叫欲?为什么我说欲是攀附在气上?为什么心跟气有关?你要常常观察身心的关系,例如你疲惫的时候,你要观察身体的什么地方使你有这种感觉?你饿了的时候就观察,那个想吃的渴望在哪里发生?除了胃部有感觉以外,其它什么地方有冲动的感觉?身体用什么形式传达给你这么渴求食物的欲望?

想上厕所的时候就观察,那个使我我迫不及待一定要去的感觉从哪儿散发出来?你一定觉得膀胱有一点胀,但只有这样吗?你要自己找答案,这个答案我给你是没有用的,你必须亲身去经验。

当你昏昏沉沉快睡去的时候,那个昏沉感在哪里?从哪里发生?你躺在床上在身体上一区区的找,你先动动手,手很困吗?不会!你动动头,头很困吗?你说对啊,头很困,在哪里?左边还是右边?比较看看,这是我多年前常做的事,当你觉得有一种渴望、一种心情,你就动动这边动动那边,常常往自身上观察,这就是内观你的本体的开始。

清静经在第七章中,老子就会讲到内观的重要,及内观的方法了。内观就是观察自己身上的一切感受变化,与起心动念之间的关系。这学问你所凭借的就是你的感觉、感受。去感觉你是如何将本无意义的气机变化分出好恶的?这点你得先看出一个眉目,起码你要知道「欲」在身中究竟是长什么样子,再进入清静经的下一章才能切入主轴。因为下一章说:「能遣其欲,而心自静」,能够遣除他的欲,心自然静下来了。你如果连「欲」攀附在那儿都分不清楚的话,就无从体验起了。

也许你会说,欲望是什么?我还要你讲吗?我从小活到这么大,我还不知道什么叫欲吗!这话可别说得太满,那可未必尽然!事实上只有极少数的人知道自己身中欲望的真相呢!当你仔细的观察,你会发现就连这个最简单的欲念:「我好想拥有那个东西哦!」你未必知道发出这个念头之前,胸中到底先发生了什么变化!

你会说:「就只是我想要呀!」是吗?那为什么很多人明明知道这是不对的,他还在脑袋里不断的对自己说「不行」!但是最后还是去犯错了!这是他想要吗?其实它不想要,但是「理智」战不过「冲动」!最后主宰它的,往往是胸中「冲动」的那一丁点感觉而已。

再例如说:「那人讲话,听了真烦!」碰到这种情况,先不要去分析他为什么令我很烦,也不需要着找一些好听的道理来转疑自己心中的那个不快。因为这样总是在「时时勤拂拭」,没完没了的!不如干脆直接观察那个「烦」在我身上的什么位置发生呢?你想都不用想就会说「在心里」!但心在哪里呢?摸摸看!用手去触摸那个不快的感觉,你就能摸到「胸口」了!

而此刻胸口里面发生了什么事令你如此的难过呢?是什么感觉令你「好烦」!你会说里面好烦,但这样等于没有说出答案,里面到底是什么感觉让你觉得烦呢?这些是你的功课,你要在自己身中体会观察,才能知道「欲」是什么?

欲在身中是什么真相?经过不断的观察,你终究会发现,「欲」一动的当下,也就是胸中气机在暗潮汹涌的当下,这是同一剎那的事。你的胸中有一股气在萦绕的时候,你的思维便会随着这一股气而开始飘动不已。除了少数的智者能够跳脱这个气血波动的控制之外,绝大多数的众生都会跟着气血的起伏而翩然起舞,而不能自已。

对于众生来说,胸中的气一动就代表欲在动,欲在动就代表心在动,心一动则不仅只有行为会偏差,连内在的「神性」也一并被牵动,神性一动则周身的先天造化完全被扰乱了,这就是众生无法走向天堂之路的原因所在。

这个「欲」字在你身中是一种感觉,而不是一种思考而已,好比「我很喜欢这个人」,这是一种感觉,而不是一个思考,不是头脑说“喜欢吧!”你就会喜欢的;但是当喜欢的感觉缠住你的时候,纵然你脑袋不断的说“不喜欢!”但你的内心依然喜欢得不得了!

因此「欲」是一种在内心冲动不已的感觉,而感觉的激荡起伏,其实就是一股气机在激荡,说得明白一点,就是一股“能量”在变化而已。然而能量不论怎么变化,它本不代表任何意义的!而众生对方寸中那股能量变化的看法产生了问题,他们把某种形态的能量看成喜欢,又把某种形态的能量看成不喜欢,当六根接受到外物的讯息,而在内心产生些微能量变化的同时,众生们就不停的对无意义的气机,攀附上无限的贪嗔好恶(欲)的分别知见,并且愿意终身受那一丁点能量变化及错误知见的操控,这是天下众生早已根深蒂固的习性模式了!

然而心中会有陷入欲的时候,也有无欲的时候。我们所要治的是「欲」,而不是「无欲」的部分。因为没有欲的部分本来就不会牵扰人,也不会牵扰到我们的神性,它当然可以自由存在的。这个差异你一定得分清楚,才不会修了半天,欲没除掉反而修成一身的完空执着。稍加观察,你就能分出他们的不同,也才能了解这个主题对于你的日常生活影响有多大,危害到什么程度。

当然很多人觉得「欲」这个字还不简单,欲就是欲念、就是欲望,这样就可以一语带过,何必讲那么多!但这样的解释对于你的实修又有什么帮助?还有大家在修行的一开始,每天都在研究怎么样没有欲,怎么样使欲望消退,我说这样虽然好,但不够根本。因为想要有所进步,一开始你就要耐住性子慢慢反观,你得要先了解什么是欲,看出你的欲在胸中是什么真相?它在哪里?怎么发生?一天大概发作几次?大半属于哪种类型的欲?它每次来多久才散去?你多半用什么方法对治?能不能在当下得到解脱?有没有符合「如是观」及「无为」的经意,有没有究竟?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这些根本的问题,如果无法在自身中验证出个眉目来,想要看懂任何一部经文,讲实在话,你只能做白话翻译,至于真正的内涵,根本无法了解的。就像清静经中的「欲」字,指的是胸中的气机、胸中的冲动能量,而你说的「欲」,只是欲望两字,或是脑中的一个想法,丝毫没有交集,经读得再多,修得再久,也没丝毫效用的。

但这过程中,也许你会像一些学员一样,刚开始观察时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欲望,觉得自己很完美!但是观了几个月后慢慢发现「我的欲望怎么这么多!都是那个张庆祥害的,教我什么观察,才让我变成这么多欲!这么丑陋!」我曾经接到几通这样指责的电话,说他没学黄庭禅以前本来是很好的,学了黄庭禅以后,怎么自己变这么丑陋!我说丑陋不是我造成的,你本来就这样,只是你以前没有仔细的自我观察而已。

修行就像在为自己治病一样,一开始要先找出自己的病,这是好事,绝不是坏事,隐藏自己的病情才是无可救药。看到自己不净的欲是如此的多,看到自己的内在是如此的鄙陋,这就像是找到病因一样,这才是踏上修行的第一步。

前面我们已经了解,心中那些「要」与「不要」的冲动都算欲,「喜欢」与「讨厌」也都算欲,凡是有贪嗔好恶的对待感受都算!你说:「很讨厌!」你嘴巴说很讨厌,那不叫讨厌,讨厌是在心中充满一个感觉、一种抗拒,那个才叫讨厌、才叫欲。

大多数的人都很怕人家批评,而这也代表喜欢人家褒奖。但如果人家褒奖你,你又说没有啦!又开始扭捏,因为你会害羞,害羞时又有一种讨厌感浮上来,我讨厌被众目睽睽所注目,我们就是这样子,一天之中心情起起伏伏到底有几回!

在一般人的生活中,信手拈来都是欲的影子,这对待之害是这么的无孔不入,人心几乎是时时刻刻都在被牵扰,我们的神性几乎没有完好的一刻!为什么说修道如牛毛,成道如牛角?因为清楚欲望是什么的人很少,而能藉由反观去认清的又更少!
发表于 2014-5-13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特别感谢这篇分享,这两天就陷在“欲”里面,才警醒!思虑计划想做成一件事没有错,可是自己的内心带了太多好恶“一定要做成,一定。。。” 回到心头好好观照这个欲望如何攀附的,找回本自的清静!
发表于 2014-5-14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自己能走上修行的路,好好去除"欲"找回本自具足的清静
发表于 2014-5-14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君说「人神好清」,为什么说人神是好清的呢?因为它在清静的气机中最容易展开它的神性,又只要它的造化神性一展开,就能去浊留清,就能使自己的气愈来愈清纯,这便是神性的特质,故曰「人神好清」


感恩分享,学习了~
发表于 2014-5-14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君说「人神好清」,为什么说人神是好清的呢?因为它在清静的气机中最容易展开它的神性,又只要它的造化神性一展开,就能去浊留清,就能使自己的气愈来愈清纯,这便是神性的特质,故曰「人神好清」
 楼主| 发表于 2014-5-19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章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

「常」就是日常的时时刻刻中;「遣」是去除;时时刻刻都能够反观气机的实相,遣去攀附在上面的对待知见,就是「常能遣其欲」的意思。所谓对待知见拿掉,指的不是拿掉头脑中的思考,不是叫你的脑海里不要想起对错的、美丑的、或好坏的…等字眼,也不是叫你不要想起我要、我不要…等字眼,这样的见解对修行是毫无帮助的。

所谓不被贪嗔对待及分别知见所捆绑,是要对「胸中」任何正在升起的感受,不要加以分别取舍,只是看着它自在的发生,看着那股能量自在的来去,就像站在山头看着云雾在山头升降一般,投入其中,只是不与云雾有什么罣碍而已。

真正的「内心」就藏在我们的胸膛的两乳之中,深度约在皮下两三寸的地方,那才是情绪的战场,分别知见的所在。黄帝内经称它为「膻中」,帝尧以前有个修行人录图子称它为「黄庭」,孔子在易经中称它为「黄中」,佛陀称它为「心轮」,修行人称它为「方寸」,读书人称它为「寸衷、衷心」,众生称它为「心头、内心」…我则喜欢「黄庭」这名字,因为它出现在五教之前,没有派别的纷争。(有关黄庭的真相,请详阅愚着「失落的内心」,或上「黄庭禅」网站下载便能明了。)

佛家说「观自在」就是在讲内心的自在意境。但要记得,内心的自在不是把感觉拿掉,或转移掉,也不是把想法、念头都拿掉,而是要把你对黄庭那股能量的分别取舍拿掉,把你对那股气的好恶知见拿掉!若真的能对黄庭的那股能量不存任何取舍知见,你必能任它在你的身中自在自去,不再因为它的存在,或有任何改变而有丝毫罣碍的。那时不论你的情绪如何的动荡,一点也不会因此而感到烦恼的。

若是你还是想要把这一丁点本无意义的气机消灭掉、转移掉,那就表示你对它还有好恶取舍的知见存在,这不叫「观自在」,也不叫「如是观」。纵然你能抚平你的情绪而获得清静,这也是非常短暂的「假清静」而已。古圣先贤「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不二心法,其难以悟入的地方,就是在这个「气机实相」的环节上,这点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要观察你的「欲」在身中的真相并不难,只要静静的观察一个月,就能有很大的收获。但接下来要如何遣除你的「欲」呢?若不得要领,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好比你告诉自己不要再贪爱了,但是当全身充满一种贪爱的感觉的时候,脑中那个「不要贪」的想法,根本就发挥不了作用;你告诉自己不要在意,但当身中那一丁点能量充满「在意」的知见时,那脑中的理智往往毫无作用。因为「内心」那一丁点能量的冲动,往往会胜过脑袋中的理智。最后想法归想法,做法归做法,内心与想法常常矛盾不堪。

多数的人一听到「清静」就直觉的认为,是不是要把身体的所有不快感觉都拿掉?或是不是要把想法也拿掉。可惜「感觉」与「想法」都是我们生命的基本功能,就像眼能看、耳能听一样,他们永远不可能拿掉的!就算没了肉体,做了鬼、做了佛,依然充满着感觉、思考、看、听的能力,若没了这些能力,那也无法感觉地狱的苦及天堂的乐了,那去天堂或地狱又有什么差别呢?

既然胸中那令我不快的感觉是拿不掉的,那么要如何不受感觉与想法所操控呢?其关键并不是要拿掉感觉及想法,而是要放下攀附在「黄庭」感受上的分别知见。

不要让胸中的一丁点能量变化与好恶知见相联结,因为能量毕竟只是能量,不论它在胸中如何起伏变化,不论它在胸中如何来来去去,它依然不代表任何意义。透过观照的练习,你将保有这个原始的知觉,其余的知见都加不上去,这能量可以与你的心情无关,可以与你的欲望无关,请不要错以为它就是你的心情,也你不要把它看成你的欲望。只是学习看着它本无意义的原貌,你的欲、你的烦恼罣碍自然就不见了。

假设这里有两个人,一个习惯看着胸中气机生灭起伏的实相,不论胸中发生什么感受,它总是悠闲的任其自然发生;一个则将胸中能量的变化解读为好恶的心情,一点点发生就奔忙于想要去改造或去除它;由于这两者于胸中感受知见的不同,而产生出来的心境质量,将有天壤之别。

习惯看能量实相的人,因为没有好恶知见,故不易受感受的牵累,脑中的思緖也将渐渐变得非常简单清晰,这是很自然的效果;而习惯把能量加上好恶知见的人,胸中只要有一点点感受在变化,就容易受到好恶的牵累,心一有了拖累,脑中的思绪也就渐渐变得非常的复杂飘荡。

这就像马和马车之间的关系,马走歪了,马车当然也会跟着走歪了。因此当马车走不正时,你要打马车还是打马呢?当然要打马才有用!就像情绪管理一样,脑中的念头就像马车,而黄庭中的情绪就像那匹马,这两者若出了问题,要处理谁才会有效果呢?答案是「内心的情绪」。只要内心气机上不再攀附知见,脑袋自然就会平稳下来。

但不幸的是,最后他总是误以为是脑袋的想法出了问题,整日都在设法想让脑袋停下来,好像那个愚笨的马夫,不断的鞭打马车一样,总是得不到好的效果。每当胸中的感受一来袭,他立即无法自拔,并且脑中还会因此激发出更多扰人的念头出来。这种情绪管理的方式其实是本末倒置,功效非常短暂的。

所以「遣其欲」要从哪里遣呢?若比较「胸中感受」及「脑中思考」这两者来说,关键在于正了「你对胸中感受的知见」,这点分别知见若能透过观照加以导正,则脑中多如牛毛的飘荡思緖,将不平而自平矣。

凡事要成功必要找对方法,「欲」是一种感觉上的知见,因此要遣去你的欲,要从正了感觉上的知见来着手,虽然这样听比较不容易懂,但是只有这样做才是有用的。

只有导正你对胸中感受的知见,才有可能使你从「欲」的捆绑中解脱出来。而不是一直在脑中告诉自己,这个不对、那个不该、我不能如此…你这样一直告诉自己,并不是没有用,而是只能得到短暂的作用,最后你不是感到内心无比的矛盾,就是觉得老是在欺骗自己,以至于澈底的失败。

不能遣除欲望的人,心就乱,能够遣除欲望的人,心就静。接下来我要来解释什么叫「静」。经典所谓的静,不是举止动静的静,而是顺着本性才叫静,静与动相对,「顺性曰静,逆性曰动!」静就是顺着身中本性的自然律动叫做静,违反这个本性的自然律动一概叫做动。

人身气机在身中自在运行的规律,应该是静态?还是动态呢?那是不一定的,它有时静,有时动,它有自然的调节规则存在。你说现在太阳到底应该在天的东边,还是在中间,还是在西边才对?不是停在哪一个刻度的问题,这些答案都对,它应该有一个自然的运动规则存在,符合这个规则都叫静,不符合这个规则都叫动。

好比太阳从东边起来西边下去,你说它是动还是静?这就是静。因为它没有一点点人为的造作去破坏原有的规律。同样的,人心的静,也是指那自然的规律而言。人心可以思考、可以计划、可以谋略、可以感觉…,这都属于人心的自然功能的一部分,它本来就该这样。如果人心顺着它应有的功能来运作、来思考、来感觉,我们说它是动还是静?是静!

人心里面对于气机的起伏有非常敏锐的觉知力,但这个天然的觉知里,对于气血的起伏未攀附任何贪嗔痴爱的意义在里面,只是觉知它的起伏、它的律动,很舒畅的,这就叫「赤子心」。然而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对于胸中气血的认知,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好恶污染,之后每当胸中气血一动,总是代表着无限的好恶心情、无限的欲望冲动在里面。

每当我们面对到某种的情境,胸中就会有类似的感觉出现,同一个当下也就是有类似的心情、及类似的想法出现。譬如:一个很洁癖的人,每次看到有人吐痰,胸中总是会产生一种不快的感觉,每一次都差不多。以后不论什么原因,只要那个代表不快的感觉一上来,纵然不是因看到别人吐痰而发生,他都会感受到一种不快的感受,这就叫「好恶知见」,叫「习性」,或称为「情识」。

这种习性一但被深深的记录在潜意识之中,我们的人生就会像机器人一样,已经被某种知见给锁定操控了。以后一有那种气血、那种能量发生,马上就会被某种心情给枷锁住了。这样的人跟机器人一样,哪里有自由可言!每当他胸中的气血忽快忽慢、忽来忽去,心情就跟着忽上忽下、忽好忽坏,终其一辈子千篇一律,毫无弹性,这就是修行中所谓的「执着」。

几乎所有的人就是这样被习性给设定了,消沉的人被自己设定成消沉的模式,哀伤的人被自己设定成哀伤的模式,愤怒的人被自己设定成愤怒的模式,烦恼的人被自己设定成烦恼的模式…我们已经被自己的习性所设定了!而这个习性模式,并非来自于你的脑袋想要被设定,而是被胸中那股气的感知模式把你给锁定住了。

因此内观的第一要务,就是先要认清胸中这个主角,及你被它所捆绑的事实,如果你不能在自身上认识到这个事实,任你如何调整脑中的想法,也无法从烦恼里解脱出来。

所以,遣欲不是从字眼上、理论上来遣,而是要把你攀附在胸口内的分别知见拿掉而已!感觉永远都会存在,你所要拿掉的不是所有的感觉,也不是所有的想法,而是只要拿掉攀附在胸口的分别知见而已!

体会到这一环节,就可以了解到三教圣人所谓「密传的心法」了。「密」的意思是在语言之外。所谓「密传」不是故意不讲,而是因为这份真觉只能在自己的身中体验,语言所不能破,只有靠反观省察方有着落,所以才称「密」。密传不是两个人关起门来偷偷讲,圣贤早就将这密传的心法,在经典中写得明明白白了,哪有什么不能讲的,只是讲了半天没人听得懂,传了半天传不出去,所以才叫「密」传。将你攀附在心头一气上的分别知见拿掉,只是看着它那本无意义的实相,欲望就不见了,欲望就遣除了,心就静了,这就是圣圣渊渊所「密传」的真境。

人们常常「欲清静不得清静」,这是为什么呢?并非他的脑袋不想要清静,他的脑袋一直都没问题,因为他「一直都想着要清静」!只是他的内心对于气的分别知见还没有去除。因此只要对内心气机起伏的真相重新认识,用一段时间练习与它和平相处,你便能重新找回失去已久,在本性中早就具足的安宁。

而这学问的诀窍,就在面对一个和以前完全相同的感受浮上胸膛的当下,很仔细的去反观这个气血本无意义的真相,去练习让它自来自去,而不与之有一点点的抵抗或助长。只是静静的和它共处,任其自在,便己符合金刚经的「如是观」,及心经「观自在」的真义,而这一剎那,也正是「觉悟」的剎那。

觉悟就是了悟了本我的真相,但一开始你也许只能体会到几秒钟的觉悟,感觉到在这样的气血浮动当下,原来是可以毫无分别取舍的任其自在,原来它可以让气血单独的存在于原有的律动之中,原来可以气自气、我自我。

仔细的觉观自己的胸中,你将会在各种或动或静的气机感受里面,尝到前所未有的解脱与法喜。而后再把这个觉悟气机实相的时间慢慢加长,加长到生活中的每一刻都应用自如,这就是老君所说的「常能遣其欲」的「常」字,也正是颜子「三月不违仁」的真境。仁是种性,能够持续三个月都能观照他的本质,都不违背他圆满的种性,都能遣其欲的人,六个月,甚至六年对他来说,也是易如反掌的。圣贤不希望讲得太长,让众生气馁,所以讲「三月」,以便鼓励众生向学。而老子以个「常」字代表每个当下。
 楼主| 发表于 2014-5-19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澄其心,而神自清:

澄其心的「澄」字,就像水漫漫的沉淀,是渐渐明朗的意思。好比往自己的胸中慢慢的观察,把过去那些执着已久的分别取舍模式,慢慢厘清,找出它的真相,这个过程叫「澄其心」。而神是什么呢?「神」指的不是外面的神明,而是你的神性,是性中奇妙的造化机能。透过实相的练习,渐渐明了你的心,本性中的造化机能就清朗了,就圆满了。故曰「澄其心而神自清」。

又人身中有七个重要的能量场,分别是顶轮、额轮、喉轮、心轮、脐轮、丹轮、底轮等。其中的额轮、心轮、丹轮等三个重要的气场,道家称为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这三个能量场,也就是人身精(在下丹田)、气(在中丹田)、神(在上丹田)的所在位置。精、气、神都是能量的代名词,能量之浊而能见者谓之精(主一身精力),升华到清而无形者谓之气(主情绪),再升华到至清至灵谓之神(主思考)。

因此精气神三者是相关联的,精若缺了气必躁动,气若躁动了神必昏沉。因此当心轮这个气场观照得自在之后,升华到额轮的神就自然渐渐清明,神清明了,脑中的思绪就不会飘飘荡荡了。因此先观照内心的自在,才能安定脑中的思虑,这两者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就像前文提过,马车歪了,必需导正拉车的马才有用的,故曰「澄其心而神自清」。

◎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六欲即是眼睛贪色,耳朵贪听,鼻子贪香,舌头贪味,身体贪触,意念贪法。三毒是贪、嗔、痴。六欲是因六根接触六尘而生的种种欲望。然而这些欲望,却不是发生在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上。并不是眼贪爱看色,而是心在贪;也不是听在贪听,而是心在贪,其它诸根亦然。

久于内观的人便能觉察到,每当六根与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接触时,胸中便会产生一些微量的气机变化,是这些胸中的变化,才勾引出各种贪嗔痴的起起伏伏。也就是说,人们的欲望只发在胸口正中的「黄庭」一窍内而已!

这「六欲」、「三毒」都发生在小小的黄庭里面,是它主宰着人们一切好恶情感,甚至也能扭曲了脑中理智的思考方向,所以黄庭这一窍才被古圣先贤冠上一个名词,叫做「人心」!而且说「人心惟危」!它是那么的危险,因为人的身体这么大,却只有这一方寸内能有欲望的发生。这点你得要慢慢的观察,或者参加两天一夜的「黄庭禅」的研修课程,透过逐步踏实遣欲澄心的深刻体验,才能慢慢在自身中,证明这个不变的真理!

讲到这儿,「欲」的范围已明显缩小了,我们将渐渐在自身中,找到真正「欲望」的根源了!欲望与脑中的思考是有差别的,平日脑中的念头虽多,但仔细观照平日那些念头的本身,就像风一样的从脑中飘过,本不痛苦的。若不配上胸中那股冲动的能量时,都成不了贪嗔,都叫「无念」,都不叫「动念」!脑中思想配上胸中冲动的欲望时,才叫做「动念」!了解了这个差别,我们才能正确的把「动念」的范围缩小,不致于堕入顽空的陷阱之中。

每当我们的六根与六尘接触后,常在身中或胸中发生一些微量的气机变化,这些微量的感觉,并不一定都代表有「欲望」的意义,有时它就像风一样的自来自去,而你对它也一直无罣无碍,那么这感受的存在与否,对你都没有影响,这便是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的境界(「物」即是贪嗔好恶的知见)。

例如,平常观照手中的感觉、脚中的感觉,甚至其身体其它各部位的感觉,它虽然都有感觉,但都不会有「贪嗔」的意义掺杂于其间,都维持着「本来无物」的清真。

但当我们对胸中的发生有所分别取舍时,便给予人们有强烈的「贪」或「嗔」的冲动,此时我们已将这本无意义的气机变化,攀附了贪嗔,变成了烦恼,我们才称为「欲」。也因为我们对胸中气机不断攀附着好恶的知见(有物),才会像神秀一般,不断走在「时时勤拂拭」的奔忙道路上。

只要反观黄庭一窍内,气机灭起伏的实相,实相显现的当下,自然六欲、三毒都无法在内心驻足。那么你可能会问,当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时,内心还剩下什么?就只是剩下气机自在的生灭起伏而已。「不生」、「消灭」不是胸中气机毫无变化,也不是毫无感觉,也不是脑袋毫无想法;而是气归气的清真、思归思的活泼、事理归事理的正直。分别对待的知见不攀附在气机起伏变化上,就叫「六欲不生,三毒消灭」了。

此章是要我们了解,想要让你的神(脑中的思绪、身中的造化)能够清澈,就要从「遣欲澄心」开始。然而这个「欲」字,因为一直都没有在胸中被观察个透澈来,所以大家都停留在白话翻译,或是逻辑的理解上,而末在内心直接与「欲」字见见面,更惶论如何「遣欲」呢!

「欲」是黄庭中的感受,「三毒」也是黄庭中的感受。感受的冲动才是欲、才是毒。遣其欲也好,消三毒也好,都是从你身体的感受中,去除攀附的知见,而不是让身体没有感受,也不是让脑袋没有想法的顽空。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六欲即是眼睛贪色,耳朵贪听,鼻子贪香,舌头贪味,身体贪触,意念贪法。三毒是贪、嗔、痴。六欲是因六根接触六尘而生的种种欲望。然而这些欲望,却不是发生在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上。并不是眼贪爱看色,而是心在贪;也不是听在贪听,而是心在贪,其它诸根亦然。

久于内观的人便能觉察到,每当六根与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接触时,胸中便会产生一些微量的气机变化,是这些胸中的变化,才勾引出各种贪嗔痴的起起伏伏。也就是说,人们的欲望只发在胸口正中的「黄庭」一窍内而已!

这「六欲」、「三毒」都发生在小小的黄庭里面,是它主宰着人们一切好恶情感,甚至也能扭曲了脑中理智的思考方向,所以黄庭这一窍才被古圣先贤冠上一个名词,叫做「人心」!而且说「人心惟危」!它是那么的危险,因为人的身体这么大,却只有这一方寸内能有欲望的发生。这点你得要慢慢的观察,或者参加两天一夜的「黄庭禅」的研修课程,透过逐步踏实遣欲澄心的深刻体验,才能慢慢在自身中,证明这个不变的真理!

讲到这儿,「欲」的范围已明显缩小了,我们将渐渐在自身中,找到真正「欲望」的根源了!欲望与脑中的思考是有差别的,平日脑中的念头虽多,但仔细观照平日那些念头的本身,就像风一样的从脑中飘过,本不痛苦的。若不配上胸中那股冲动的能量时,都成不了贪嗔,都叫「无念」,都不叫「动念」!脑中思想配上胸中冲动的欲望时,才叫做「动念」!了解了这个差别,我们才能正确的把「动念」的范围缩小,不致于堕入顽空的陷阱之中。

每当我们的六根与六尘接触后,常在身中或胸中发生一些微量的气机变化,这些微量的感觉,并不一定都代表有「欲望」的意义,有时它就像风一样的自来自去,而你对它也一直无罣无碍,那么这感受的存在与否,对你都没有影响,这便是六祖所说的「本来无一物」的境界(「物」即是贪嗔好恶的知见)。

例如,平常观照手中的感觉、脚中的感觉,甚至其身体其它各部位的感觉,它虽然都有感觉,但都不会有「贪嗔」的意义掺杂于其间,都维持着「本来无物」的清真。

但当我们对胸中的发生有所分别取舍时,便给予人们有强烈的「贪」或「嗔」的冲动,此时我们已将这本无意义的气机变化,攀附了贪嗔,变成了烦恼,我们才称为「欲」。也因为我们对胸中气机不断攀附着好恶的知见(有物),才会像神秀一般,不断走在「时时勤拂拭」的奔忙道路上。

只要反观黄庭一窍内,气机灭起伏的实相,实相显现的当下,自然六欲、三毒都无法在内心驻足。那么你可能会问,当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时,内心还剩下什么?就只是剩下气机自在的生灭起伏而已。「不生」、「消灭」不是胸中气机毫无变化,也不是毫无感觉,也不是脑袋毫无想法;而是气归气的清真、思归思的活泼、事理归事理的正直。分别对待的知见不攀附在气机起伏变化上,就叫「六欲不生,三毒消灭」了。

此章是要我们了解,想要让你的神(脑中的思绪、身中的造化)能够清澈,就要从「遣欲澄心」开始。然而这个「欲」字,因为一直都没有在胸中被观察个透澈来,所以大家都停留在白话翻译,或是逻辑的理解上,而末在内心直接与「欲」字见见面,更惶论如何「遣欲」呢!

「欲」是黄庭中的感受,「三毒」也是黄庭中的感受。感受的冲动才是欲、才是毒。遣其欲也好,消三毒也好,都是从你身体的感受中,去除攀附的知见,而不是让身体没有感受,也不是让脑袋没有想法的顽空。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章

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

所谓「心未澄」、「欲未遣」就只在黄庭中的一个「攀附」而已!什么叫攀附?例如:早上叫小孩起床上学,叫了好几次他都不起来,真是气死我也!这时观照身体,胸中充满了怒气,一股冲动的能量。我们虽然知道能量本无意义,但此刻满腔的能量却充满着非常「愤怒」的意思?且那股气越强,愤怒就越大;那股气越动荡,就越是气得不得了!这就是那本无意义的能量已经「攀附好恶知见」,这就是我所说的「攀附」,这个攀附也是所有「执着」的根源。而此刻这股本无意义的能量,却让你感到很不舒服,让你有「心情很不好」的意义,让你很想把那感觉去之而后快,但却苦于无法去除掉。这种心境就叫「罣碍」,这种挣扎叫「烦恼」,而这种去之而后快的对治烦恼方式,便叫「时时勤拂拭」。

去除攀附的诀窍就在「实相」两个字,然而身中的实相是什么呢?好比喜怒正在发动时,仔细的观照你的身中,正有一团的气在变化着,你感到血液有点扩张、心跳有点快、胸口温度高了一点、压力紧了一点、全身有一股热流在乱窜…身中的真相就仅只是这样,但更重要的是你真的体会到,它们都不代表任何好恶的意义!反观这个真相,便是「遣其欲」、「澄其心」的开始,也是六欲不生、三毒消灭的开始。(未完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章
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无,唯见于空。
老君上一节说一个人之所以不能够照见自在清明的本性,原因在他的心没有澄。而心没有澄的原因在哪里?在于欲没有遣。欲没有遣的原因在哪里?在于不知道要反观你心中的实相,没有把心中那股能量的实相辨别清楚。只要你详细的比对观察,这个答案马上呼之欲出!澄心遣欲的功效将慢慢的发生了。因此本节才会接「能遣之者,内观其心…」这段文章!

这段文章老君一开始就说要「内观其心」,因此各位若想得到先圣先贤的自由自在,你要不要内观你的内心呢?我常听到有些愩高的人,高举着下巴说他不必内观、也不必外观!真是令我非常遗憾!

接下来这第七、八两章,便是整个清静经教我们如何去除烦恼、返回清静的主轴所在,里面直接谈到了老子教导众生澄心遣欲最直接的方法,所以这两章非常重要。至于如何遣欲澄心呢?接下来让我逐句为各位解开这些迷团。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
「之」就是前文所讲的「欲」字。清静的关键在遣欲,而要如何遣欲呢?方法就在这句「内观其心」了!观照那个贪嗔欲望的感受在哪里?什么形态的能量让你变得如此的冲动?不同情绪发生时,那能量有什么相同之处?或有什么不同之处?而那能量原本的真相究竟如何?这都是你应该要去观察觉照的课题。唯有在黄庭中观察出这些问题的真相,才能踏上遣欲澄心的道路。

「观」是什么意思?「观」是去感觉,去觉察起心动念的真相,去觉察烦恼罣碍的真相,去觉察自性本来的实相,都叫做「观」。用眼睛直视叫看,用感觉去体会叫「观」。

实际上「观照」是个非常平常的能力,没什么困难的。好比我问你「现在肚子饿了没?」你说「有一点」!为什么你知道有点饿?因为你能感觉,当你去感觉时,就是「观」。

观照的工作虽然可以在全身上下所有的感受中进行,但老子说,最重要的是要「内观其心」,因为全身的感受都与黄庭相连,只有黄庭一窍内的感受,能显现贪嗔好恶的意义,因此内观若失去此一主轴,不论你学内观多久,也就等于不曾观照过自己的内心了。

观照你的心就是要了解,什么才是你的心?你的心怎么运作?你那充满贪嗔好恶的烦恼,究竟是被什么力量给牵制着?无相无念的本心应该是什么样子?究竟的解脱与安宁又是什么样的感觉?这一大堆的问题,很多人修行了一辈子也没想过的!然而这些可以不必了解,就自称已经「解脱」了吗?

然而内观其心要观照到什么地步,才是究竟的解脱之道呢?老子说要观照到「心无其心」才行!什么是心无其心呢?并非把心中本自具有的感知功能也给抹灭掉,而是只去除一些不该存在心中的污染知见物而已。

例如:人们的脑袋本来具有可以思考功能,人们的黄庭本来具有丰富的情感的功能,人们的肢体本来具有能感受的功能…等这些都是人身本自具有的正常功能,这些功能都应当可以自然的存在,因为它们的存在并不影响我们清静的本质,而且更可以在多彩多姿的生活中,验证清静的真谛。

然而圣贤要我们要从心上去除的是哪一部分呢?就只是「欲」这个部分而已!不要像那些顽空学者,错以为是要把你脑中的思考、心中的情感、甚至身中的感觉等全部去除才肯罢休。

因为「欲」是后天的熏染,不是先天的实相,不是本自具有的本质,这外来之物有碍于本性,因此修行之初必须先对它有所认识,然后才能将它去除。你先要了解什么是你的欲?欲在身中的真相是什么?这真是踏上遣欲的第一个困难点。

但这样还不行,还要观到「心无其心」才行。「无其心」不是没有心、不是没有思考、不是没有感觉…,而是在任何内在气血奔腾的当下,往内觉知只剩下气机起伏的原始波动而已,不再攀附上贪嗔、计较、竞争…等不纯净的知见在里面,只剩下全身一段纯正浩然刚健的正气在蕴化而已,这叫做「心无其心」。

我的先师曾说过,修心要「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只有一点空灵之气」;也说过「空中妙有,有什么?有一股浩然正气!」这样的话。意即在任何情绪奔腾的当下,盯着实相看,最后包含黄庭、脑袋、甚至全身在内,都只剩下一股浩然正气的畅然觉受,别无其它分别知见,这就是所谓「只有一点空灵之气」!只剩下这样,其它别无意义了,这也就是老子所谓「心无其心」的真义。

「心无其心」的前一个心字是本心,后一个心字是凡心、是欲念。只有本心,没有凡心、没有欲念,所以叫做「心无其心」。只剩下一点空灵之气的真觉。

「空灵之气」就是「浩然正气」,也是「清净法身」,它在你身中是什么感觉?这个感觉如果你一开始在胸中不容易验证,你可以先在身体的其它部位观察。平时身体的其它部位有没有「气」的存在?孟子说:「气者体之充也」,它当然随时都充沛在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只是不够浩然,所以不易觉察而已。

而观察全身的浩然之气,最方便的方法就是让身体动起来。譬如:原地跑步三分钟,然后停下来,此刻观察你的手掌、你的全身,与未跑之前的不同处,就是全身多了一股「充沛的能量」。

或者你可以举起双手鼓鼓掌,然后停下来,仔细观察此刻掌中存在着什么样的感觉?你会发现整个掌中充满着细细麻麻的感觉,有的说像千万只蚂蚁的感觉,有的说像电流的感觉…那就是我所说的「气」。这股气平时就充满在你的全身,却不带着任何好恶的知见,因此称为「空灵之气」,佛家则称为「实相」。而您若能连黄庭中的那一股气,也能如实的去观照它的实相与自在,便是「心无其心」的当下了。

刚才所说的方式,都是让身体动起来,以便刺激那股气,让它更为明显,以便观察。但若是平常没事时,请你体察你的身体、体察你的黄庭,你还能感觉到里面微微变化的气息吗?当然是可以的,只是那感觉比较微弱而已。你可能要稍微放松一下,安静个几分钟,仔细的观照,就可以感受到充满在全身的那股气,所呈现出的细麻感受了。

再说得更生活化一些,例如:当你又饿又冷的时候,与你充满朝气精神的时候,身中那股气的感觉一样吗?我想你可以感觉到它的不同,但你可以仔细的说出不同在哪里吗?好比在手脚中有什么不同?在脑海中有什么不同?在黄庭里有什么不同?我若这样问,你会觉得不太好用语言说明,但是你可以感觉到他们是很不同的。

再例如:当你正在气一个人的时候,与在喜欢一个人的时候相比,那股「气」的感觉是一样的吗?我想你会说「差很多!」那么差在哪里呢?在手脚中有什么不同?在脑海中有什么不同?在黄庭里有什么不同?差异在哪里?这真是不好用文字形容,但你可以感受得到的。

能分辨得出以上的不同,是内观的基本功,而后才能从你贪嗔痴爱的源头去下功夫。才能在各种心情发生时,将周身气机的相同相异处看个清楚来,最后你才能发现,它们的差异原来只是这么一丁点而已,原来让那一丁点发生去存在,没什么不可以的!当你发现这真相,就再也不必受这一丁点不同的微小感觉所左右了,就可以步入「心无其心」的自在了。

「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就是对于气机生灭起伏的分别知见改变了,回复于一个赤子本来应有的真觉而已。如果你记忆力够好的话,也许你可以回想到,你第一次生气是什么时候吗?在什么情况下生气的呢?在此生第一次生气之前,难道你不曾有过「心」吗?难道你不曾有过气机起伏的「感觉」吗?当然有的!只是那个赤子心还没有在气机起伏上攀附好恶知见而已,这便是「赤子心」的可贵之处。

但当第一次学会生气之后,那小孩会很高兴,他觉得终于学会大人那幅生气的酷样了!我记得小时的我就是这样,很羡慕哥哥姐姐会生气的模样,我一直学都学不会,我拼了命的学,学到外表都很像了,但是感觉还是不太像生气,因为我还不知道要怎么把胸中的气,与分别知见去作联结,所以纵然气得很像,也没什么滋味。

有一天哥哥姐姐欺负我,抢了我的玩具,我一下子生了一个好大的气,并且顺利的吓退了「敌人」!那天学会了生平第一次生气,我第一次尝到气起来的滋味,我好高兴我终于和大人们一样酷了!之后的那几天,我一下变得好爱生气,一有机会就借机「练习」一下,飙一下,好像深怕不练习会忽然忘了怎么生气一般!

过了两三天,我发现我痛苦了,我想回到原来的我,但却不可能了!现在想想,那几天就是「后天情识」毁了我「先天真觉」的时刻呀!你也还记得你也曾经「第一次生气」这一天吗?可怕的攀附从此埋没了本来的安宁!

现在你会生气吗?你会嫉妒计较吗?第一次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呢?而在这第一次之前,你的清真是什么样子的呢?回想到第一次生气计较之前的那一段生命,真是气机无比活泼,且非常的清静自在。没有情识掺杂在里面作祟的那个心,就是「心无其心」的心,那个气,就是「一点空灵的气」呀!

我记得我已经升到国中了,我还分不清楚,为什么哥哥姐姐打开电视,老是喜欢听歌星一首接一首的唱着流行歌曲,好比当年的「群星会」什么的。我搞不懂,有话用讲的就好了,为什么要用唱的呢?他们转过来转过去都是唱歌,我就分不清楚哎来哎去、爱来爱去有什么好听的!

忽然有一天,我开始觉得这些歌曲真是好听,每一首都打动到我的心坎里去,真是好听!然后就学着哼,一哼进去,那旋律就带动着全身的感受,胸中的情识马上把你绑住了,然后就变得多愁善感,就在那边一边听歌,一边强说愁,现在想想,不外都是被情识玩弄的游戏。我那单纯自在的人生,未上小学前毁了一半,到了国中就几乎全毁了!这真是现代人的悲歌呀!

「内观其心,心无其心」,不是观察到什么想法都没有、什么感觉都没有!过去有一个人问我说,你有没有静坐坐到一念不起,什么都不知道?我说:「没有!我静坐的时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静坐的目的是要了解你的内心如何在各种感受中了无罣碍,而不是如何没感觉,更不是如何没想法!千万别误会「心无其心」的意思才好。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外观其形,形无其形:
看着一个人、一件事、一个形势,一个名利地位…,这都是「外观其形」。看着外面的一个形势在变化,内心也许有变化,也许没变化,既使心头能量有了变化,也不被这个变化所牵绊,就是「形无其形」的意思。

例如:你看到一个人地位非常的高,非常的有钱有势,你的内心很祝福他,却没有一点攀慕或畏惧之心,只是一如平常的与其交往,这就是「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跟一个人交往,他的外形如何,权势如何,我们只跟这个人的为人交往,而不以他的形势来论高低,这个叫做「形无其形」。

你有没有发现,在日常中当大人物现前时,大家都忙着鞠躬哈腰,所为何来?因为大家外观其形的时候,内在都发生了一些攀附,大多数的人都被这些攀附所操控了!

修行人不要太管别人怎么在意我们的外貌,只要干净大方,不用花太多的钱在这个上面,也不必为外貌不如人,或势不如人就开始自艾自怜。自艾自怜的人,就是已经被外在形势给罣碍住了。

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大人物在孟子的眼中,是很平常的;豪华的房子在孟子的眼中,也是很平常的;饮酒玩乐在孟子的眼中,更是没什么好流连忘返的;平凡的自己与大人物平起平坐,没什么好自卑的,这就是孟子实践老子的「外观其形,形无其形。」最好的写照了。

但这「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要从哪里着手呢?问题不在外,答案还是在你的内心上,离不开内心的一个「欲」字。你内心的一个小小变化,更让你觉得他好高贵!就已堕入「形有其形」了;或是你内心的一个小小变化,更让你觉得他好鄙陋、低贱!这也是堕入「形有其形」了;这一切最后依然是由内心来是否攀附知见来分判的。

所以有形与无形的,不在于外物的形状、形势,而在于里面的感受是否攀附尊卑高下的知见。因此这一句虽然说是「外观」,但「万法唯心」,内心里的感受才是关键的所在。与外在形势接触时,打从内心的气机变化上了无分别,在气机起伏中己经平等,方是「外观其形,形无其形」的第一义。

◎远观其物,物无其物:
远观外在山河的地,随时都充满着各种事、物,如果你把这句话解读为「观照到世界变成空无一物」!你明知这是不可能的!因此可知「物无其物」不是外在的空间中没有一事、物,而是心境对于外在事物的了无罣碍而已!

而所谓了无罣碍,也不一定是内心的情绪都平平静静的,都没有一点波动的,而是对于内心任何起起伏伏的能量感受,视之泰然,只当作一股能量去观照它的自在起伏而已。若不攀附上好恶的知见,它一点都没有危害的。

在实际的运用中,不论在任何生活的当下,若是内心的情绪能够保持平静,那么不论外在事物发什么样的变化,对你都不会有什么牵扰的;而若是你的内心的情绪己经因事物的干扰而起了波浪,那么你还有一个方法,可以不受内心那个波浪的干扰,这个办法并非用「时时勤拂拭」的方式,去消灭那个波动,而是用「如实观照」的方法,坦然的接受这个波动,只当它是一股毫无意义的能量,去接受它的自在起伏而已。至于外在的应对方式,依然可以用你认为最好的方式去处理。

总之,「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这三句话的根本意思,指的都是内心上的平等,内心上的无物(气上无分别好恶),而不是指外面事物的有无。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者既无,唯见于空:
三者就是「内观其心、外观其形、远观其物」这三句话,但经文虽然分成三者来说明,但是「万法惟心」,当一切事物形成你的烦恼时,那烦恼终究还是由内心来感受而已,因此这三句话,最后依然只剩下「内心」这个胸中的主角罢了!

「无」是内心没有了好恶智见的迷惘、没有好恶知见来罣碍,而不是没有看到外在的人事物,更不是内在没有了感觉。「无」指的是这三者在内心所引发的好恶迷惘都没有了,都解脱了,叫「三者既无」。

「唯见于空」的「空」是什么?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指攀附上来的知见没有了,当攀附的东西都拿下来了,那么你就可以看到心性的本貌。心性的「本貌」就是「空」的意思。因此「空」与「真」是一样的意思,经典常用「真空」来形容这样的现象,意思是「空而后见真」、「空里有个真」的意思。若是以为什么都不存在,什么东西或什么感觉都没有叫「空」,又把「真空」想象成比空还要空,这种空不叫「真空」,佛家另外取了个名词,称为「顽空」!

有清明的知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只是没有好恶情识掺杂于气机起伏之间。心经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因此五蕴与空本来是同时存在的。空中可以有真色、空中可以有真受、空中可以有真想、空中可以有真行、空中可以有真识。

这一段说要遣除欲望,从哪里开始遣?老子说:从「内观其心」开始!观到攀附在黄庭气机上的好恶知见都拿下来,看出原来它就仅只是一丁点气血在生灭起伏而已,别无其它,这就是「心无其心」、也是「形无其形」、也是「物无其物」了。这「三者」感应到内在,便成为黄庭中的一种气机感受,但你对那一股感受只觉知它的真、它的本貌、它的实相,再也没有其余了,这便是「三者既无」了。

金刚经:「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这首偈语里的「我」,指的是你心性的本貌,心性是一股能量,而觉察这股生命的能量必需透过「感受」。心性中的感受不能以形色的贵贱来判读,不能以音声的好恶来判读,不能以任何价值观来判读,因为它只是一种感受,它只是一股本无意义的能量。这股能量本来不贵不贱、不好不坏、非青非赤、非红非白…,这个就是所谓的「空」。

此处老子揭出一个「空」字,但老子怕我们误会了这个「空」的意思,是什么东西都没有,什么感觉都没有,这么一来在修行上会产生很多的执着、很多的病。为了补救这个缺失,所以在以下第八章这一段「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这段经文就是为了防杜一些修行中的「顽空」之病而说法的。

想要了解第八章的这段文字,一定要对第四章「人心好静而欲牵之」的「欲」字,在身中到底长什么样子,观照得明白来,才有办法楔入这段经文的真义,否则任你再怎么研究,都只是文字的白话翻译而已,与自身实相的觉悟没有什么相关的。现在我们来欣赏这段文章─—(未完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4-6-19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章
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
◎观空亦空,空无所空:
「观」就是去感受、去体察,而不是在脑中去穷思考。

这里谈到好几个「空」字,意义略有差异,然而大体来说,「空」是什么意思呢?譬如:此刻我手上拿一个杯子,我问你我手上有没有拿东西?你会说「有!」而这个杯子里面没装水,当我问你:「我杯子里面有没有东西」的时候,你却会说:「空空的!」你的答案之所以不一样,那是因为我问的「主轴」不一样的关系。

这时候你说的「空空的」,是「除了杯子本身以外什么东西也没有」的意思,而不是连杯子都不存在;经典中的「空」就像这样,「空」只是代表「外来物一个也没有」,而不表示「连最基本的本质也没有了」!这点一定要分辨清楚,才不会堕入顽空之病。

大体上经典中的「空」,是叫你在心性的本体上不要画蛇添足,不要在本体以外攀附一些知见,因为这样就失去了它原来的风貌了。维持本体原有的清净本质,经典都称为「空」、称为「无」、或称为「真」。这三个字都是既没有多,也没有少,只维持它原有的实相之意!

「观空亦空」的第一个「空」,指的是本心本性原来纯真的面貌,「观空」也就是观得心性之本真。犹如看见深山里的原木,那种纯朴之美,未经任何人工雕琢。这种不加外物的美,我们就称为「空」。

至于这个空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应用呢?譬如:老板对员工说:「这事你要怎么怎么做…」员工说:「好」。后来老板想想这样不恰当,再跟员工说:「不如你就怎样怎样,再改一点点!」员工做到一半无奈的说:「好吧!」再过十分钟,老板想一想还是不恰当,于是就说:「你还是再改一下吧」!此刻员工胸中涌起一股热血,然后大声的说:「你到底要改几次!烦不烦!」

这员工在热血未出现前还很理性,在热血出现一点点时有点不耐烦,当那股热血变成很大时,厌恶感就立刻飙了得起来。从他很平静到发火,从理智到狂飙,这中间的变化主角是什么呢?就是胸中的那股热能!

而这股热能其实相就是「气」的起伏加上「温度」而已,善于内观的人,在自己很盛怒的当下,懂得把注意力拉回到胸中的那股能量上,只是盯着那股能量的气机起伏,盯着那股热量的起伏,享受能量的忽强忽弱、忽来忽去,对能量不作任何好恶的分别。他便可以在当下享受到气机盎然之乐,而不受到情绪的捆绑,这就是「观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人类的「苦」只是来自于身中一丁点的感受而已,一切的「苦」都是感受在作祟。虽然身体不发生感受是不可能的,然而我们如果能够透过实相的观照,不被身中那些感受所愚弄干扰。那么站上讲台的人既使身中依然涌起热血,也不再把这一丁点能量解读为害羞怯场;走入黑暗的人既使身中依然升起熟悉的害怕,也不会被那一丁点能量控制得一步也动不了;受尽委屈的人就算胸中依然升起酸酸的气血,也不会难过到无法自已。

如果能够观照身中能量的实相,并且去享受它,你可以在任何当下,与一切情绪和平的共处,甚至享受所有感受于其间,这便是「观空」的应用。

「感受」是人快乐的泉源,也是人类烦恼的深渊,可以说人类一切的生活与是非价值,都是在那一丁点感受中,依自己的好恶知见分判出来的!如此看来,内观身中感受真相的学问,可以说不重要吗!

感受就是气,气总是在不断的起伏变化的当下,趁机激发出人们潜藏已久的好恶知见!可以说人类一切的价值观、一切好恶思想的成因,都是在这个起起伏伏的一丁点感受上演变的。因此觉者可经由内观周身气机起伏的实相,了却以往攀附在感受上的牵缠,享受了无罣碍的人生。

虽然贪与嗔在感受上好像截然不同,但智者往内觉观其实相,却看出它几乎一样的共同处,原来它们都是气机微小的起伏变化所构成的。看破这个身中的实相,就是清静经所谓的「观空」了。而这是需要练习的,可能练习三五个月的反观觉照之后,你便能了解这段话指的是什么!

在解「亦空」之前,有一个观念得先在此交代清楚,否则对于下文的含义,会感到纳闷不解的。这观念就是看经典要懂得去推敲一个字的两面意思,也就是这个字出现在这段话里面,到底是代表「吉义」?还是「凶义」?对于这点必需先有分辨的能力,才不会错解了圣贤的原始用意。

在中国字里面,几乎每一个字都同时兼具着吉、凶二义,例如「空」这个字,它的吉义就是不罣碍、很自在、很真实、很原貌…等意思;而它的凶义是很死寂、很枯木死灰、什么都不存在了、毫无生机…等意思。那么在读经典的一段文章时,到底这个字原作者的用意是取其吉义?还是凶义呢?这必需要连贯上下文,才能推敲出正确的方向来。

例如第七章说「三者既无,唯见于空。」说要遣去他的欲望,要内观无心、外观无形、远观无物,当这三者都澈悟之后,就能体会到什么叫做「空」的境界。可见得这个「唯见于空」的「空」字,是吉义,是好的意思,指的就是心性的本真。

而第八章承接着这句话,说:「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这段话中出现了很多的「空」,很多的「无」,且同一个字,一下子代表吉义,一下子又代表凶义,因此让很多学者摸不着头绪。到底这名词在这句话中是吉义还是凶义呢?只要懂得得连贯前后文,就能正确的掌握了。

好比现在这句「观空亦空,空无所空。」上文说虽然已经观到「三者既无,唯见于空」的真相了,这是很不容易的,也是令人非常高兴、非常有成就感的!但这自高的心态随着气血升起于胸中时,也是对待的一种,这对待一入心田,亦是污染本心本性的。好不容易才证得的空,马上又烟消云散了!所以想要真修的人,还是得透过观照,将这个攀附在气血上的成就感放下才行,还是得将这「唯见于空」后的成就感再放空才行。

实地修为者,虽得证「空」的喜悦,在喜悦中那气血依然不被“成就感”的知见所染,故曰:「亦空」,就是那个因得证空相,而升起的法喜能量,也要放空才行。

也许你会问:「难道连喜悦都不行吗?」喜悦是必然的,但要在心头升起成就感、得意感的气血当下,把攀附在上头的好恶知见它完全消音,依然只观着那股能量起起伏伏的实相,依然要用照妖镜把它仔细的看出原貌来才行,不能因为成法喜就准许它攀附夹带,所以叫做「空无所空」。

可见前面这「观空」的「空」字本是吉义,是一种实相的功夫,但是才相隔一字,「亦空」(也要放空)却马上变成凶义了,所以后面立即又说「空无所空」要空到没有空执才行!所以说,要准确的体会古圣先贤的用心,必需要在字里行间,仔细的比对其吉义凶义才行的。

要空到不知有「得」,要空到没有得意洋洋的成就感,要在接二连三的喜悦中,依然保持能量的清真,了无贪嗔罣碍才行。所以说「空无所空」。心经说「无智亦无得」也是此意。这「智」与「得」便是成就感作祟下的产物,因此在圣贤的眼中,它们都极容易夹带知见而变成凶义,故而都非常谨慎的提防!看看我们这些凡夫,才刚有一点小小收获,就个个面带「德色」!立即洋洋得意,真是浅陋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0-4 13:29 , Processed in 0.02500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