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家乐妈妈

推荐阅读——回顾五年探索、养生与成长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0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14、心手相连,家是休养生息的地方

    也是经历了生活的教诲、有了真切的体会,才明白“家不是讲理的地方”。
    以前的惯性思维,总是觉得凡事有对有错,总有一个对的,其它的是错的,仿佛还如同念书考试般地,有标准答案。不知道是观念害死人,还是自己太笨。反正又交了不少学费、花了不少时间,才逐步整明白——生活没有标准答案。
    家,是心灵的港湾,是人们休养生息的地方。我相信,每个人都希望家能完全地接纳自己,希望在家里的感觉是安全的、放松的,希望在家里得到关心爱护,得到温暖支持。但是,往往家给我们的真实感受不是这样,家里有争吵、有抱怨、有强制……身在其中的人苦恼、郁闷、伤心……平心而论,我们肯定不希望自己的亲人有这样的感受,但是有时家确确实实也会给人带来伤害——在我们固执地认为自己正确、在我们要争出高低对错的时候。
    试想:若伤了心、伤了情,即便你是百分之二百地正确,有什么意义呢?各有各的“理”,即便以自己的理压倒了别人的理,又能怎样?会有开心的感觉吗?
    事实上,无数次的经历提醒我们:在家里,理不那么重要,对错不那么重要,安心的感受和温和的气息更为重要。让我们用心感受彼此,感知言行背后需要抚慰的心灵,别再去计较某一句话、追究某个举动,多一些包容体谅吧,因为——我们在一起,是为了爱,不是为了互相伤害。
    当一个人在家里恢复了平和的心境,还需要担心他做出错误的选择吗?当一个人在家里注入了能量和活力,还担心他不敢面对外面的世界吗?当一个人在家里得到温暖与关爱,还用担心他会忘记家的存在吗?当一个人背后有家的接纳和支持,还会心无所归吗?
     “安”,从汉字解,家里有个女子,便是安心、安稳、安定之象。女性是家的核心,家是女性天然的领地。一个好女人,能造就一个温暖的家。老话讲 “家有贤妻旺三代”,是女性对家的贡献,也是女性对社会的贡献。
    后来,曾与老公聊起过这一时期,他说感觉最困扰他的是:经常他下班回家,我还未回家,他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不安稳。他的工作强度大,心里不安稳,很影响状态,进而影响工作上的决策。一度让他觉得烦燥,然后是不满,得不到回应、继续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变成冷漠。他的这种感受,的确是我在这场波折之前从未想过的。
    这一课,我终于在交了学费之后,补上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2-20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15、身体弱到自己不知道有多弱。听上去是不是有些奇怪?

    健康,不仅是身体的问题,它与身体、心理、周围的环境,乃至社会、气候、年运都有关系。在把心理和环境梳理顺畅一些,有了暂时安稳的空间后,我把注意力转到自己的身体上。
    老问题依然都存在:左侧卧睡觉的刺痛、冷到脊柱的后背寒。还有一些就说不清楚了,但从外在表现上看,我的脚后跟满是雪花片状的硬皮,比我妈的脚后跟都显老;手指肚是瘪的,指甲上一个月牙都没有;面色淡白唇无血色……哦,不说了,怎么觉得象在描述女鬼?
    现在想来,那个时候的身体真是够弱的,弱到什么程度呢?弱到不知道自己有多弱。听上去是不是有些奇怪?
    其实也不奇怪。以前注意力几乎都在外部,没有关注过自身健康。等到不得不关注时,已是弱的状态,所以,对“健康”缺乏感受和记忆。不曾知道“好”是什么样,所以“坏”的时候,也不知道有多坏,不知道自己是蹲在一个多么深的坑里。
    在体弱的情况下,一方面,身体里并没有激烈的冲突和斗争,比如持续的疼痛、肿胀等。因为正邪相搏的基础,仍然是具备一定的能量。另一方面,能量不足,体内的感知力就弱,因而对体内存在的问题也缺乏感知。比如:自己觉不出腿凉、感觉不到胃胀、也不觉得腰疼等等。而这些问题,是在后来身体恢复的过程中,才逐步觉察到。
    自从2007年接触中医养生以来,一些基本养生观念,我还是坚持得不错的,比如:早睡不熬夜,饮食不过饱过腻、注意防寒保暖等。做到这些,对于正常人来说,能够保持身体健康。但对我这种蹲在大坑里的人,却只能保证情况不再继续坏下去,要想从坑里爬出来,仅做到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
 楼主| 发表于 2014-2-20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16、从《黄帝内经》读到的悲摧人生

    读书是我的爱好,有时间、有需要,自然去读中医书。
    某天读《黄帝内经》,开篇“上古天真论”,翻了没两页,就看见了这么一段:
    “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前半段我不关心,我关心的是“五七”及以后,因为那年我正好“五七”,三十五岁。
    后半段翻译出来是这样的:五七三十五岁,阳明经首先转衰,面部开始干枯,头发开始脱落;六七四十二岁,三条阳经从头面部开始转衰,面部完全干枯无光,头发开始变白;到了七七四十九岁,任脉空虚,太冲脉转衰气血少,天癸枯竭,停经,身体完全衰老不能再生育了。
    我不知道您看完这段文字什么感受。但我清楚地记得,当时读完了这段话,我感觉面前只有一条通往黑暗终点的下坡路,一点儿希望都没有!因为,书里说了,五七开始变黄脸婆,开始掉头发,然后面部干枯,开始长白头发,再往后还是虚呀、衰呀的。仿佛当时的我还是站在人生的顶点,一切只能越来越坏。真伤心!
    所幸,放下书我还是能慢慢缓过劲儿来。毕竟三年前,还种下一颗《求医不如求己》的种子,那里面还是充满希望和正能量的。
    既然希望自己越来越好,那就往光亮地儿走,不往死胡同里钻。
    当然,《黄帝内经》的内容博大精深,并不是悲摧故事集,现在我仍不时翻读。但当时那段“黑暗下坡路”的印象太深刻了,以致于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有自己读的兴趣。换作听徐文兵老师和梁冬的《中医太美•黄帝内经》和王经图先生讲的《黄帝内经》。
 楼主| 发表于 2014-2-20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17、想知道鞋子合不合脚,就亲自穿上试试

    毫无疑问,现在时间允许了,我又回到了山药社区。这也是我没有陷在悲观里的原因之一。社区是一个自由随性的地方,也是个宝库,能结识众多“求己”的朋友,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方法、功法、体验分享与反馈。
    那时我开始积极学习、实践、体验各种方法——推腹、刮痧、拔罐、拉筋、拍打、推拿、艾灸……这些自古流传下来的、神奇的方法,能不能解决我的问题呢?
    经过实际体验,大部分的方法对我来说没什么感觉或效果不佳。比如:推腹我容易感觉累,胳膊推不了几下就没劲了,肚子里什么动静也没有,也就没有坚持推的动力。拔罐挺疼,拔出来的都是白色罐印、凉凉的,这种印意味着身体虚寒,不适合拔。刮痧刮不出来痧来,因为那要靠气血把体内的垃圾顶出来。拍打震得心里不舒服、而且也没那么大的力气一直拍……
    也试过专业的推拿。记得有段时间,我和老公都曾在一位“道医”那里做过一段时间“拨筋推拿”。老公做的效果很好,他有些啤酒肚,一个月肚子下去了,减了20斤。我做了两三个月,没觉得有啥效果,只记得“疼”了。
    最终,我比较钟情于“艾灸”,它能够很好地缓解后背寒的问题。这个体会比较多,以后单独开篇说。
    虽然前面有些不成功的尝试,但我觉得这些经历并没有白费,知道什么不适合自己与知道什么适合自己,是相辅相承的。就象人不能直接吃到第七个烧饼,爱迪生经过上千次试验最终找到合适的灯丝。也许,可以通过看书或别人告之,什么方法适合你。但是,我更喜欢自己体会、验证的,因为一手的经验,永远比别人描述的二手经验丰富得多。亲身体会,是眼耳鼻舌身意全方位的;听来的、读到的,只是一个概念性的,到底适不适合,仍然需要经过实践检验。
      在这些经历中,我也真切体会到:一、方法都是有适用范围的。用对了地方,就是好方法;没用对地方,自然就发挥不了它的效用。二、气血,是一切调理的基础。气血很虚的人,必须先养气血,否则咂整效果都不好。因为气血根本就冲击不到那些有问题的地方,也就无从清理身体里的瘀阻。就象勉强解决温饱的人,再怎么调集,也拿不出钱来重新装修房子。
 楼主| 发表于 2014-2-20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18、气血,是一切调理的基础。如何增加气血?

     如何增加气血?相对于“补气血”,我更喜欢用“养气血”。补的感觉是由外向内添加,养的感觉是内外相合,自然增长。
     一说到“补气血”,很多人头脑里浮现的是:我该吃些啥,或者喝些啥?我个人体会,风物长宜放眼量,别太着急奔这条道儿。为什么?补气的还好些,补血的东西通常不那么好消化。如果脾胃吸收运化能力强,当然没问题,不过通常这些人不需要特意去补。需要补的人,是气血亏的。胃经是多气多血之经,气血不足,胃的功能就弱,脾的功能也弱。所以,气血虚的人,在食补、药补上不能盲目上马,找确实适合自己的、不给身体加负担的。否则,不仅补不上,还浪费东西。
    那如何“养气血”呢?养气血的首要一条,是不随便耗。就象那个容易让学生头痛的数学题:一边开着放水阀,一边开着水龙头,问啥时候能把水池注满?当年一看这种题,我就不爱做,咱先把放水阀先关上不好吗?都开着等注满,费时又费水。不过,题目该咂做咂做,也没真浪费啥,现实生活中,最好就别这么干了,这么干害自己。
    哪些事是耗气血的呢?很多,比如:长时间内心纠结争斗、和别人较劲、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熬夜、电脑手机控、过量的健身运动、美丽冻人的衣着、长途旅行、频繁的时空切换、一味儿追逐快乐感受……如果您真想养气血,要尽量避开这些事。
     养气血第二重要的是良好的睡眠。我们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如果睡了一个好觉,第二天起来神清气爽,能量充沛。头一天的疲惫,完全被转化掉了,身体仿佛重新被注入了能量。道家称睡眠为“小死”,让我觉得很受启发。平时让我们放下思虑、放下情绪很难,往往只有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才能够真正做到——死。好吧,既然睡眠是“小死”,那么在睡前就如同已死般地放下所有、放空自己,什么都不想,让自己进入最有利的“充气血”状态。有天大的事,等我明天“复活”后再说,现在我要踏踏实实地睡死过去。
    这两条,我觉得是通用的,其它养气血的方法就因人而异。只要用心去发现,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楼主| 发表于 2014-2-20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19、温暖的艾灸,有如“爱”一般的能量。

    接着前面说,艾灸对我调理我的后背寒很有帮助,比任何其它方法都有效。
    艾灸有温通气血、扶正袪邪的作用。艾灸的温热,对于我这种身体虚寒的人,是很容易接受并感觉舒服,就象被温暖的阳光照着,被温暖的能量包围。《黄帝内经》灵枢篇有言:“阴阳皆虚,火自当之;……经陷下者,火自当之;结络坚紧,火所治之”;《孟子》中也提到“七年之疾,当求三年之艾”。久病体弱的人,能量不足。艾灸有温通的作用,“温”可以加能量,“通”可以清淤阻,在补中通,在通中补。所以,比之刮痧、拔罐、按摩、拍打、拉筋等仅依靠自身能量,导引、调动气血清理问题的方法,艾灸调理更容易见效。
    在最初艾灸的时候,灸后我会觉得累,想睡觉;后来再灸的时候,灸完了就会觉得比较有精神。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呢?还是与气血有关,艾灸可以补阳气、通经络,但这个过程中也会调动气血。气血很弱时,调用之后很快就显现出不足来,需要马上补充。气血有所增加之后,调用之后仍然还够用,就会比较精神不需要马上去补。
    我体验过各种灸法,比如悬灸、隔物灸、随身灸、直接灸等。悬灸最为常见,可以使用各种手法灵活操作,适用范围广;隔物灸可以隔姜、隔盐、隔药饼,温通的同时将介质的特性导入身体,可以进一步增强疗效;随身灸比较方便,固定好灸盒,通常不耽误做别的事,不过若湿气大,灸盒压着不容易排湿。印象最深刻的是“直接灸”,用艾绒捻成米粒大小,放在皮肤上,用香点燃,直接在皮肤上烧,烧到最后要通过深吸气来缓解痛感。几十柱下来,那片皮肤烧得焦黑。可能会有人奇怪,为什么要出这么狠的招儿来折腾自己?其实如果身体够寒,用这种方法并不会觉得很痛苦,冰火对冲,接受起来难度不大。倒时随着身体的好转,寒变温后,会觉得这种方法带来的痛苦比较大。所以,一切方法都有其适用条件,放在与之相应的条件下,看似突兀的方法也会是恰如其份。
    我在2010年下半年连灸数月,常灸的穴位有大椎、肾俞、中脘、神阙、关元、足三里、涌泉等,当时基本去除了我后背寒的症状。
    对于想用艾灸调理身体的朋友,这里多唠叨几句供参考:灸的原则是先背后腹、先上后下,最终将“火”向下引;灸时灸后要避免受风受寒, 当天最好不要洗澡;灸后进行辅助按摩,及时疏散补入的能量;如果不喜欢艾灸的味道或不想灸,不必勉强,可能它不是您目前需要的。
发表于 2014-2-21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口气看完,还不过瘾,家乐妈妈继续啊!我还得多看几遍,消化消化。
发表于 2014-2-22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跟楼上一样,一口气看完。目前我正处在一个大坑里,自己不知道坑有多大,多上时间能爬上来。的确是贴中所说“身体弱到不知道自己有多弱”。
发表于 2014-2-22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不错,家乐妈妈与中医结缘过程,中医顺应自然,不单是医病,还有能改变一个的心,期待后续... ...
 楼主| 发表于 2014-2-24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不错,家乐妈妈与中医结缘过程,中医顺应自然,不单是医病,还有能改变一个的心,期待后续... ... ...
轻风 发表于 2014-2-22 16:40


  不好意思,您可能看错了。该连载帖是山药社区的“清清静”写的,我是想推荐大家阅读才贴过来的,在顶楼我发了原文链接,并注明了作者。
  另外,我推荐该帖的初衷,只是想向大家介绍清清静的调心过程和成长历程,因为这些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养生方面,一种方法不见得适合所有的人,每个人都有适合他(她)自己的方法。这一点,清清静自己也提到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2-24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20、想抓住中医这个庞大体系的根本,我想学“易”!

    那段时间,我一直在积极学习、实践中医养生。记不清是从哪里得到了这样的信息:中医医理根源于易经。我想抓住中医这个庞大体系的根本,我想学“易”!“易”这东西,好象挺深奥玄乎的,哪里能学到呢?
    世界就这么神奇!某天,在小区的业主论坛上,一位姐姐发小窗给我,说小区里有个易经班,第二期要开课了,问我有没有兴趣。哈哈,那还用说?
    “易”自古与“卜筮”相结合,想学易,要从算卦学起,看来在没学会中医之前,我还得先学当“巫婆”。对了,徐文兵老师说过,医巫同源,曲黎敏老师也被称为“大巫”。这路数看起来没错。
    从2010年11月起,我陆续学了大概两年的“易”,那的确是完全不同的思维和领域,把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联系到了一起。我学易,前半段学很非常“苦”,因为总在想“之外”的问题,有些很难想得明白。
    记得第一节课讲太极图和“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是外面的圈,生出阴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阳极生阴,阴极生阳,此消彼长,运动变化的S线……这些都好理解。也不知中了什么邪,我总想把平面的太极图转成立体的,想看看它在三维里如何变幻。结果设想了多种翻转的方法,想得头都痛了,最终也没弄出来令人满意的结果。
    再往下,“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先天八卦“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对应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位置排列是“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后天八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配“洛书”得到对应数字“六一八三四九二七”,位置排列“震东兑西,离南坎北,乾西北坤西南,艮东北巽东南”。另外,乾卦是三爻为阳,为“至阳”,对应最大的阳数“九”。老师分别在不同的课时教完这些,让大家记住。
    记住是简单的,而我却总爱想“为什么?”——九个自然数里,有三个(一、六、九)都可以和乾卦对应!而且这三个数还会与别的卦对应(比如:一可对应乾卦、坎卦,九可对应乾卦、离卦)。天哪!为什么?一对多,多对一,合起来多对多,什么道理呀,晕死!网上查不到答案,老师也没给出解释。在没有找到答案之前,“为什么”一直在我脑海里翻腾。
    ……
  这才是开始,等到学得深入了,练习算卦时,我经常累得脑袋短路。后来因为脑子太累会影响睡眠,晚上睡觉前再也不看与“易”相关的书。
 楼主| 发表于 2014-2-24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21、曾经,我是个勤奋的小“巫婆”

    易也分多种形式,主要有三种:周易、连山易、归藏易。通常大家听说的是“周易”,历史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之所以称周易,有人说是源自周文王,但其更深的含义是六十四卦沿圆周排列,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源于易的应用很多,比如:纳甲筮法、梅花易数、奇门遁甲。我最先学的是“纳甲筮法”,这是一种精确度较高的预测方法。说预测方法也不完全对,因为我曾经探讨过它算的是“未来”还是“未知”,后来我的结论是:它算的是“未知”,过去未来的事都能算。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不能算“已知”呢?因为——“已知”的,就不用再算了。
    “纳甲筮法”相当复杂,它将天干、地支和六爻卦(六十四卦里每一个卦都是由六个爻组成,称为六爻卦)结合起来,确定出六类相互关联的人或物(六亲用神),然后找出当事人所在的爻(世爻)、事情所对应的爻(应爻)、体现事态变动的爻(动爻)等等,然后在N多信息点之间进行关系判定,这些关系又有很多种类别,比如:旺、相、休、囚、死、生、克、冲、合等。总之,这是一套相当复杂的演算。到目前为止,我只见过排盘软件(根据时间和数字信息,排列出时间、天干、地支和六爻卦),没见过能断卦(预测事情发展结果)的软件,最多也就是排出盘来,把六十四卦的爻辞(六爻卦及各爻的说明)列在下面。估计那么多重复杂关系的推演,能把逻辑软件直接整死。

    可能有的朋友会奇怪,有那么复杂吗?怎么看人家算命的都没那么费劲呢。嗯,算命和算卦还真不太一样。算命有看面相的、看手相的、看生辰八字的、还有用小六壬掐指算的、抽签的……若是正式起卦算,还是挺复杂的,如果算得快,可能是非常熟练或者积累的大量经验套路。

    那时,我练习算各种事情,也挺好玩,真给朋友们算过,准确度还不错,就是很费时间和精力。

    后来,我又学过“梅花易数”,这个就轻松些,仅从名字上看,“梅花易数”就比“纳甲筮法”好接近,呵呵。梅花易数源于“象”和“数”,看卦相、看内外体用,没有太复杂的演算。我个人认为,用它可以更方便地体会万事万物间的联系。
 楼主| 发表于 2014-2-24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22、比算卦我更感兴趣的是:为什么能算?

    人们经常把“算卦”和“迷信”相联系,也有些人把预测准确度归于“大师”察言观色的能力、模棱两可的话语,的确现实中也存在这样的情况。但从我的算卦实践和老师算的众多案例来看,排除那些情况,仍然可以从卦里读到很多信息,并进行一定准确率的预测。

    比算卦更让我感兴趣的是:为什么能算?
    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这个世界是有规律的。

     周易六十四卦就是从纷繁芜杂的世间万相中,抽象出来的64种事物状态和发展规律的模型。基于一定的信息起卦,就得出所预测之事目前所处的状态模型,再从这个模型来“看”各种相关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推演事物下一步的变化发展趋势。
     天干是什么?《汉书•律历志》作出了解释:出甲于甲,奋轧于乙,明炳于丙,大盛于丁,丰楙于戊,理纪于己,敛更于庚,怀妊于壬,陈揆于癸。
     地支又是什么?《汉书•律历志》的解释是:孳萌于子,纽牙于丑,引达于寅,冒茆于卯,振美于辰,已盛于巳,咢布于午,昧薆于未,申坚于申,留孰于酉,毕入于戌,该阂于亥。
     所以,无论是天干、地支还是周易,说的都是宇宙间的那个主旋律——生、长、化、收、藏,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众多的形式、说法、模型,有的好懂些,有的难懂些,有的简单些,有的复杂些。但,万变不离其宗。
     易——变易,简易,不易。对于这个世界,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它的千变万化——变易;透过表象发现背后相对简单的规律——简易,最终体悟到亘古不变的大道——不易。
 楼主| 发表于 2014-2-24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23、“易”最有意思、最具价值的部分在于“象义思维”。

     “算”是个笨办法,练习算卦耗费了我相当多的脑细胞。如此费力,肯定有什么地方不对,肯定没有抓到核心!老师讲课的时候也说过,算卦的最高境界根本不起卦,更不用算。
      算,有章法可循,实际上用的还是逻辑思维。不过,我还是挺佩服发明这么复杂的演算模型的祖先们,尽管这个模型是给“笨孩子”用的。

      实际上懂“易”的关键,在于懂得古代中国人的“象义思维”。祖先的智慧在于透过各种表象,感受事物背后的气息与能量,不被外在的具体形态所固化。他们相信,各种事物的出现、转化、消散,都源于背后推动的力量。当一种气息能量的出现时,在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展现。就象秋天来了,树叶飘落、大雁南飞、动物换毛、人们添衣……反过来,“一叶知秋”——从一叶,知秋,从秋,知雁要南飞、动物换毛、人要添衣……
     那片飘落的叶子就是“征兆”、是一种气息能量到来的信号。能收到并读懂这种信号的人,就能预知到后面要发生的事情。心的感知与智慧能达到这种水平,就不用起卦、算卦。达不到的,就需要用“叶”这个信息,起出“秋”这个卦,再从“秋”卦里按照一定的章法慢慢分析、推演测算出其它内容。也许通过反复算卦,“笨孩子”终有一天能“开窍”,变得眼明心亮——不知道这是不是老祖宗当初发明周易和卜筮法的初衷。

     再举个例子,中国传统文化里经常提到的五行——金、木、水、火、土,实际也并非具象的东西,它们代表的是五种不同的气息能量。就拿“木”来说,它是一种以“疏散”为特性的气息能量,存在于带有这种气息的事物中,比如:生长的树木、茁壮成长的孩子、自然界的风、大地的震动、身体里肝的功能、愤怒的情绪……

      还有中医的“藏象学说”、中药的“取类比象”,都是“象义思维”在特定领域的展现。

      西方主导的是逻辑思维,一环扣一环,脉络清晰可见,可称为“阳性思维”。这些年我们所受的学校教育,基本上是在培养逻辑思维。而中国传统的“象义思维”,没有具体形象,只感受无形的气息,可称为“阴性思维”。这是两种不同的认知世界的方法,“一阴一阳谓之道”,缺少哪一种,对世界的感知都是不完全的。
 楼主| 发表于 2014-2-24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24、五行不是死的,是灵活的、时时转化的

    “五行”是一个描述动态转化平衡的模型,而这样模型,只有用五个元素才能简洁完美地阐释体系相生相克和相互制衡的特性,所以是“五行”,不是“四行”,也不是“六行”。

    在练习算卦的时候,经常会用到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我的体会是:五行是非常灵活的,比普通意义上的理解要细微精妙得多。而且这个若是靠口诀、记忆会累死人而且未必能善用,重点仍然是感受背后的气息。
    以十二地支的五行关系来说,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亥子属水、寅卯属木、巳午属火、申酉属金、丑辰未戌属土。从上述排列和属性可以看出:两种五行属性之间用“土”性的地支间隔。为什么会用土来间隔呢?我想是与“土”有承载、运化、转化的特性有关。
    有点中医基础的人都知道五脏中,肝木与春气相应,心火与夏气相应,肺金与秋气相应,肾水与冬气相应。那脾土呢?《黄帝内经》上有一种说法:“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寄治十八日。”也就是说,脾土是与每一个季节末尾的十八天相应。这个与十二地支的五行属性是基本相应的,在我国的传统历法里,“月”也是以十二地支来标记的。
    十二地支里,有四个属“土”,这四个“土”有没有区别?
    实际上是有的。比如:“丑土”紧邻“子水”,带着水性,是“湿土”。在卜筮的实际运用中,“丑土”是可以生“木”的。“辰土”是“硬石”,所以辰可为水之库,收纳水。“未土”紧邻“午火”,这个土是带火性的,是燥土、沙土,是很难长植物的。“戌土”是灰土,可为火之库。
    所以,即便都属土,若想善用,仍要体会细微差别。就象同一味中药,不同的产地、不同的炮制方法,会出不同的味道、特性,那么在归经比例上、功效上都会有差别。这个是在学医、应用时不宜忽视的。
    顺带插一句,医圣张仲景的方子里常有甘草、大枣,这两味归脾胃经的药,能够调和药性,既保护脾胃,又便于药的吸收、药效发挥。是将“土”性的承载、运化、转化,运用得极好的例证。

    十二地支里,亥子属水、寅卯属木、巳午属火、申酉属金。亥和子同属水,有没有差别?也是有的。亥是比较小的水,子水是大水。“水生木”,亥水能生木,子水就未必能生,就象海里面长不了树一样。其它的与之类似,寅木象树苗,卯木象参天大树;巳火是阴火,蒙昧的火,午火是明亮的火,灼灼其华;申金是阳刚的金,酉金为正金之气,纯粹。

    前面说过“五行”不是具象的,它们描述的是五种不同的气息和能量。而我们能见到事物,都是具象的,因此它们的五行属性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基本上我们看到的东西,都是五行具足的,只是比例不同,有侧重而己。比如一根树枝,毫无疑问有木性,有水性,同时也有金性、火性、土性。刚折下的树枝与在阳光曝晒多日的树枝,在生“火”的能力上会有差异,简单地说,就是与其中水性多少的差异有关,水克火。再比如说,同样是水,饮用水、冰、水蒸汽,它们的五行属性一样吗?也不一样,冰带有较多金性,水蒸汽是能烫伤人的,其中已具有较强的火性。

    所以,“易”告诉我们:一切不能仅止于表面与具象,一切都是在不断转化的。这也是我们曾听说过的“无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5 05:36 , Processed in 0.023137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