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起来了

孩子咳嗽的治疗过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7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跟我闺女一样,上幼儿园就不断的咳嗽发烧,恼火。这期间犯病时打过点滴,也看过中医(经验证那个跟我说有炎症的中医是个蒙古大夫),后来我看樊正伦的讲座,给她吃了麻杏石甘汤,好了,好像就吃了两付药吧,买了三副药还不到三块钱,我信中医但我憎恨庸医!

闺女是我 宠着她吃冰淇淋导致的一着凉就就咳嗽,特别是早晚咳的厉害,应该是伤了脾胃吧我自己捉摸的,后悔啊!
 楼主| 发表于 2013-8-7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云中漫步跑


吃冰淇淋的咳嗽我觉得应该是凉咳,麻杏石甘汤是针对的热咳,为什么会有效呢?
我家孩子从来没吃过冰淇淋,凉开水我都不敢给就怕咳嗽严重了
发表于 2013-8-7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这样的,我闺女那时犯病就是先高烧,我在网上搜了点关于麻杏石甘汤的资料,都是临床大夫的实际使用总结贴给你:

-----------------------------------
         
处方来源        伤寒论206年前 剂型        汤剂
药物组成        麻黄9g,杏仁9g(去皮、尖),甘草6g(炙),石膏18g(碎,绵裹)。        
功效       
主治        肺热喘咳,甚则气急,鼻翼启扇,有汗或无汗,身热不解,口渴,脉滑数,苔薄黄。现用于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麻疹、百日咳、慢性鼻窦炎等属邪热闭肺者。
制备方法       
用法用量        日1剂水煎服。
用药禁忌       
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       

1.流行性感冒:应用本方加减:麻黄20g,杏仁20g,石膏50g,甘草10g。加水300ml煎成100ml,每日服1-2次。治疗流行性感冒30例。结果:30例中,3日内痊愈18例,5日内全部治愈。

2.肺心病:应用本方加减:炙麻黄、杏仁、生石膏、甘草、黄芩、桑皮、前胡、鱼腥草、天竺黄、葶苈子、枳壳、当归、赤芍。 日1剂水煎服。7-15日为1疗程。治疗肺心病(肺肾气虚外感偏热型)58例,男51例,女7例;年龄38-77岁;病程4-46年。病例选择:依据 1977年第2次和1980年第3次全国肺心病会议修订的肺心病诊断、分级和疗效判断标准,患者均被确诊为肺心病。且均单纯使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结 果:经观察此药对心动过速、肺型P波、顺钟向转位、左室流出道宽度、左室内径以及pH、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都具有显著的疗效。

3.膀胱炎: 应用本方加减:生麻黄7g,生石膏35g,杏仁7g,生甘草15g。石膏先煎15分钟,后下诸药,加水500ml,煎至350ml,2煎兑匀分2次服用, 每日1剂。治疗膀胱炎35例,男10例,女25例;年龄12-45岁。结果: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尿常规检查正常)共35例。其中5日愈者15例,6日愈 者14例,7日愈者6例。

4.鼻类炎:应用本方加减:麻黄6g,杏仁10g,生石膏30g,甘草6g,辛荑15g,苡仁20-30g,桂枝6g,葛根10-15g,赤芍15g,桔梗10g, 陈皮10g。日1剂水煎服。治疗鼻窦炎30例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10-46岁,病史15日至12年。结果:痊愈24例,占80%(临床症状消 除,五官科检查鼻腔中、下鼻道或嗅裂处分泌物消失,局部无红肿或鼻窦摄片炎症消失);显效4例,占13.3%(临床症状基本消除,五官科检查鼻腔中、下鼻 道或嗅裂处脓性分泌物减少,局部仍红肿,无压痛或叩击痛,或鼻窦摄片炎性改变不大);无效2例。

5.小儿发热:应用本方加减:生石膏15-30g(1岁以内15g,1岁以上30g),麻黄6g(出汗体弱者用炙麻黄),杏仁10g,生甘草6g。热毒甚者加金银花10g,连翘10g,咳嗽者加桔梗10g,腹泻加黄连6g。 水煎,石膏打碎先煎至沸,后纳诸药同煎,温服。幼儿分数次灌服,避风,热退即止。治疗小儿外感发热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6个月至14岁;病程 在2日以内者29例,2日以上者11例,体温在38-39℃者18例,39℃以上者22例。结果:服药后12小时热退至正常者为有效,共39例;无效1 例;有效率为97.5%。

6.小儿外感咳喘:应用本方加减:卖麻黄3-6g,杏仁3-10g,石膏10-20g,炙甘草3g,桑白皮3-10g,黄芩3-10g,黛哈散10-20g(包煎)。水煎少量多次服,每日1剂。肛温在39℃以上、面红苔黄、脉数加金银花10g、蒲公英10g;痰难咯出加鲜竹沥;阴虚舌红苔剥加沙参10g,麦冬10g。 治疗小儿外感咳喘100例,男54例,女46例;1周岁以内24例,1-3岁48例,4-6岁20例,6岁以上8例。全组均有咳喘气促,多伴发热、舌红苔 黄,中医辨证为实热型。根据疗效标准(治愈:咳喘平,热退,体温正常,肺部啰音或哮鸣音消失,胸部X线转为正常;好转:服药后症状改善,最终经中西医结合 治愈;无效:服药6剂以上不见病情好转)判定,结果:治愈72例,好转25例,无效3例。

7.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应用本方加减:麻黄5g,杏仁10g,石膏20g,甘草5g。水煎,浓缩为267%的口服液。<2岁每次2.5ml,每日4 次;2-5岁每次5ml,每日3次;>5岁每次5ml,每日4次。以10日为1疗程日观察记录咳嗽,喘促和肺部体征,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治疗急性下呼吸 道感染64例,男36例,女28例;年龄6个月至6岁,平均年龄为2岁10个月,均选择起病1周内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结果:痊愈(肺部啰音消失, 其他症状体征基本消失)31例,占96.9%;好转(肺部啰音减少或消失,其它症状体征改善)1例。




************麻杏石甘汤*************



        作者:玄歧子 提交日期:2006-6-29 13:22:00        
  名] 麻杏石甘汤[组成] 麻黄5~15 杏仁10 石膏15~45 生甘草10[功效] 清肺止咳
  [适应症] 肺热壅盛。咳喘哮鸣,痰黄粘稠,舌红苔黄,脉洪数。[煎服法] 石膏先煎[用法心得] 始载于《伤寒杂病论》。灵活运用的原则
  1 辩证使用的标准:只要痰、鼻涕等分泌物颜色变黄,即为适应症
  2 麻黄和石膏的比例为1:3
  3 辨证加减尤为重要。痰多色黄加瓜蒌、贝母,口干鼻燥加沙参、麦冬,
  4 肺与大肠相表里,加入酒大黄3~5g几乎成了习惯,而不管有无便秘,如有便秘可酌量增加。
  《伤寒论》中是用本方治“汗出而喘”之表热迫肺证。张锡纯认为:“方中之义,用麻黄协杏仁以定喘,伍以石膏退热,热退其汗自止也。复加甘草者,取其甘缓之性,能调和麻黄、石膏,使其凉热之力溶和无间以相助成功。”张氏并指出:“若其证非汗出且热稍重,用此方时,原宜因证为之变通,是以愚用此方时,石膏之分量恒为麻黄之10倍……”张氏的见解确系经验之谈,尤其是提出麻黄与石膏用量的比例,是具有临床意义的。柯韵伯根据太阳表寒郁热的病机演变和本方药物配伍的基本原理,指出麻杏甘石汤是“大青龙汤之变局,白虎汤之先着”,概括地提出了三者的鉴别,言简意赅,值得借鉴。
  
  以肺经为病位、以郁热为病机,是本方临床运用之基本依据。尽管历代医家及现代临床广泛运用本方治疗各类病症,但仍未脱离上述原则。
  
  麻杏石甘 只诉咽痒,少咳少痰。口不干,咽不痛,苔不黄,舌不红,胸不闷,气不促,痰不黄,鼻不塞,头不痛。这等案子,最是烦人。问及缘起,盖三四月前,无故突作咽痒,稍咳,并无外感。杂药乱投,或有小效,终无大用。甚为所苦。观其人金火形质,肺病最多。脉之右寸浮而实,乃知风邪郁于咽系,伏而不散。余脉冲和有力,故取发散之法,重剂透之:
    麻黄6克 杏仁10克 石膏15克 炙甘草6克 蝉衣15克 荆芥10克 当归6克 桑白皮15克
    三剂咳止,三剂痒去
    问曰:蝉衣本轻药,何用重剂?
    答曰:重剂力急,轻则力缓。方其邪实,何惧哉。且药过常量,则流行经脉,正吾所意也。
    又问:当归宁入血脉耶?
    答曰:岂不闻当归可以化痰哉?
  咽痒而咳,皆是风寒为患多。观其人阳明之体,意郁闭为甚,行开散法,麻杏石甘三剂。未料一剂下啜,咳嗽陡增。再观舌脉,方知大误。苔白而舌暗,右寸浮而不实。体气虽重于阳明,然邪未从热化,仍属寒闭。故咳而声不壮,面不赤,当以三拗加味。然终究未敢再用麻黄,乃以杏苏散出入,未知后效。自此更知麻杏石甘重于“实”字,右脉不旺不可轻尝。
  
  凡外感咳嗽,有咽喉肿痛或咽部不适者,伍老皆用银翘马勃散(金银花、连翘、马勃、射干、牛蒡子)合程国彭“止嗽散”加减。取其疏散风热,利肺解表。如为外寒内热型,则用麻杏石甘汤合止嗽散(荆芥、紫菀、陈皮、白前、桔梗、百部、甘草)来治疗。
  
  1.急性荨麻疹 以麻杏石甘汤加浮萍、乌梢蛇、乌梅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治疗急性荨麻疹48例。结果痊愈34例,好转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3.7%<19>。对于顽固性荨麻疹,在麻杏石甘汤原方基础上,恶风加防风、黄芪,肠胃积热加大黄、黄柏,此起彼伏者加剌蒺黎、金银花,湿疹加苦参、薏苡仁,血虚加生地、首乌,治疗14例。结果痊愈12例,显效、无效各1例<20>。
  2.盗汗 有系误用温阳助热,致邪热蕴肺、蒸液外出而盗汗加重,故选用该方治疗
  《伤寒论》中是用本方治“汗出而喘”之表热迫肺证。  
  3.治眼病 姚芳蔚认为,本方在眼科的适应范围很广,诸如瞳神干缺(急性虹膜睫状体炎)、鹘眼凝睛(眼球突出)、土疳(麦粒肿)等症,在某种情况下都可应用本方治疗。姚氏的经验,应用本方必须眼部症状剧烈,身体健壮,且绝大多数伴有头痛、发热恶寒,或但热不寒、口渴、小便短赤、烦躁不安等全身症状,如不具备上述病症者,则不宜应用。
  4.治遗尿症 彭宪章以宣肺清热为主,或佐以养阴祛痰之法,用本方加味,肺阴虚加沙参、麦冬,脾胃虚弱加山药、谷芽,挟痰加桔梗,肺气上逆加苏子。
  5.治鼻渊 鼻渊有人认为是肺移热于脑,成为脑漏鼻渊,所以,治疗仍应清泄肺热。陈玉铭治疗1例,以本方加地龙,连服7剂,头昏脑胀消失,鼻孔通畅,嗅觉恢复而愈。福建省人民医院五官科报道,用本方加地龙,治疗鼻渊11例,治愈3例,显著进步4例,进步4例。服药少者4剂,最多达160剂。





**************加味麻杏石甘汤************
【来源】《重订通俗伤寒论》。
【组成】麻黄(蜜炙)12克 光杏仁6克 生石膏12克 生甘草1.2克 栝楼仁12克 竹沥半夏4.5克 广皮红 小枳实各3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宣肺清热,化痰止咳。
【主治】外感寒邪,郁而化火,咳嗽气喘,热盛痰壅者。
加味麻杏石甘汤
【来源】《喉痧症治概要》。
【组成】净麻黄1.2克 熟石膏12克 象贝母9克 鲜竹叶30张 光杏仁9克 射干2.4克 炙僵蚕9克 白莱菔汁30毫升 生甘草1.8克 连翘壳6克 薄荷叶3克 京玄参4.5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痧麻不透,憎寒发热,咽喉肿痛,或内关白腐,或咳嗽气逆之重症。
---------------------------------------------
后来我家老二也是咳喘,挺厉害的,给他吃了也好了。

前天晚上闺女夜里玩的太晚又着凉了,清鼻涕,咳嗽,这次给她换了“风寒感冒颗粒”,2倍剂量的吃,现在的中药你大点剂量没事的,这不是我乱说的是看樊正伦的讲座了解的,用药不必拘泥于剂量,严重时当然要大剂量,病好到七成时可以撤药食养。我的体会按找说明的剂量吃反倒没啥效果,也许是中药材品质差的原因吧,这点,有个卖开药店的跟他交流过,确实如此,次货多了去了,甚至有假货!
发表于 2013-8-17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太多心,这几个药能赚几个钱
发表于 2013-9-3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家孩子可能患上过敏性咳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5 13:53 , Processed in 0.01919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