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aliliya

属于我自己的树洞贴,一个人的倾诉(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3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3663 比倾听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倾听”这个动作本身(《当下的力量2》P80)

      真正的倾听远非听觉感知,它需要警醒的注意力,需要临在空间以感知话语。此刻,言辞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它们可能意义深远,也可能毫无意义。比倾听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倾听”这个动作本身,是伴随着倾听的临在空间。这个空间是一个知觉的统一场,在这个统一场中,你不再受大脑思考创造出的重重障碍所干扰,你能够坦然地面对着另一个人。在这个场中,交际的对方已不再是“别人”,双方融为一体,融为一个知觉体,一个意识体。

      最后这一句“双方融为一体,融为一个知觉体,一个意识体。”,想到共情,想到昨晚看的荣伟玲的文章(树洞3660)。
      这么一看,共情和同情,真是差出十万八千里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3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3664 了解和理解(《当下的力量2》P79)

      “了解”和“理解”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认知模式,前者与外在形式有关,后者存在于无形;前者借助思考,后者源于宁静。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3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3665 人类彼此的互动(《当下的力量2》P81)

      人类彼此的互动,可以是炼狱,但也可以成为伟大的灵性修行场。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3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3666 内疚(《当下的力量2》P29)

      你是否对做过的某件事或未做成某件事而感到内疚?可以肯定的是:你当时是依据你的意识或无意识行事的。如果当时你能够更理智、更清醒,那么你就可能会另有所为。
      内疚是小我为了构造一个身份,一种自我感所做的另外一种尝试。小我不在乎那个自我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你所成就的、未成就的其实就是一种无意识的表现,是一种人类无意识的外在显化。然而,小我将其拟人化了,说“是我做的。”于是你内心就出现了一种“糟糕”自我形象。
      ……
      耶稣说:“父啊,赦免他们吧,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你。


      嗯,对我来说,关于内疚,这段说法很新颖……
发表于 2012-11-24 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3662 爷俩儿

     儿子模仿抽烟的动作,说:我抽烟呢。
     老公:抽烟不是好孩子。
      ...
aliliya 发表于 2012-11-23 21:26


正确的回答应该是什么呢?我也很困惑。
“哦,你在抽烟。(淡淡的,不大惊小怪)”
“爸爸抽烟呢。(自己同样模仿抽烟的动作)”
还是......
寻找对孩子最合适的回应。
发表于 2012-11-24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在寻找真我的路上,现在内心的声音告诉我:要好好体贴自己。
发表于 2012-11-24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在寻找真我的路上,现在内心的声音告诉我:要好好体贴自己。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4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正确的回答应该是什么呢?我也很困惑。
“哦,你在抽烟。(淡淡的,不大惊小怪)”
“爸爸抽烟呢。(自己同样模仿抽烟的动作)”
还是......
寻找对孩子最合适的回应。
木木童 发表于 2012-11-24 07:52


我觉得像我儿子这么大,他只是模仿那个动作,对于抽烟这个动作真正的内涵是什么还都不知道呢。
以往我都是淡淡的,看着他或者简单“嗯”一声就好了。
老公看到儿子抽烟,简短的一句“抽烟不是好孩子”,表明他有恐惧,有道德评判,还有给孩子贴标签。
大人反应越大的东西,可能孩子越感兴趣。

假设孩子12岁了,模仿抽烟,或者真的抽烟。
我想我会问问他:抽烟感觉怎么样?为什么想抽烟?
看看他内在的想法和感受是什么。
也可以谈谈自己的真实感受:我觉得有些害怕,有些担心你的健康。

直接给贴道德标签和明令禁止,只会让孩子把活动转入地下,可能不会真正地解决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4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在寻找真我的路上,现在内心的声音告诉我:要好好体贴自己。
随风微尘 发表于 2012-11-24 13:53


亲爱的,说得真好,要好好体贴自己,我们值得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4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3667 秩序敏感期 and ……

      阳光明媚,在家连续宅了三天的儿子,决定出去玩,正好老公想给一个朋友送点儿东西,我们就决定先去朋友家送东西,然后再去附近的公园玩。

      1、我们坐公交车去的,下车的时候儿,老公把儿子抱下来,公交车绝尘而去,留下儿子大哭:我自己下,我自己下,我自己下……

      2、给朋友打电话,我们在小区门口等他,我们人多就不上人家去打扰了,老公在正门口等他,我们仨在离老公大概50米的位置站着。朋友来了,老公把东西交给他(木耳和蘑菇),儿子一看爸爸手里的东西到了叔叔手上,大哭,喊:“木耳,木耳……”朋友看我们在这边,走了过来,看到我儿子哭,问怎么了?我做了一个口型:你拿走了他的东西。我们都笑。然后我发现我们都在笑。立即调整自己的状态,尽量共情:“把东西送给叔叔,你很难过。”

      3、回来的时候打车,下车的时候,我留心了,问儿子:“你自己下,还是妈妈抱你下?”儿子:“妈妈抱下。”

      4、上楼梯,一共十几个台阶,儿子站在第四个台阶,被老公从后面掐着腋下直接抱了上去,儿子哼唧不干,老公又把儿子抱下来,放回之前的第四个台阶,儿子自己上。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4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3668 孩子哭,大人笑……共情

      楼上2中情景,孩子哭,我们笑。
      根据我的观察,这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我自己也常常如此——孩子在悲伤中,大人却觉得这事儿很好玩。

      我们和孩子,站在两个世界。

      SO,试着学会共情。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4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3669 婆婆看电视

      公公喜欢看战争片,婆婆喜欢看都市剧情片,老公喜欢看体育。
      发现一个情况,婆婆无论是和公公看电视,还是和老公看电视,都属于陪看的。
      比如,婆婆正在看电视呢,老公一进去,婆婆立即就说:“给你,你看吧。”
      老公:“妈你继续看吧。”
      婆婆:“那有啥好看的,没啥可看的,¥%&%*¥%¥#%……”
      如果老公坚持让婆婆看,婆婆就会不安,更加坚持让老公选台。
      我觉得还是自我价值感的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4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3670 属于她的舞台

      早上,儿子唱:小螺号嘀嘀吹,小螺号嘀嘀吹,小螺号嘀嘀吹……(单句循环)
      婆婆也兴起唱:喜刷刷,喜刷刷,喜刷刷……(单句循环)
      我:唉呀妈呀,你们娘俩唱的太好了。(并大力鼓掌)
      婆婆笑。
      我猜这一辈子,婆婆总是在后退,退到某个角落,可能很少有过,属于她的舞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4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11-24 18:50 编辑

3671 流泪

     看朋友的帖子,掉下眼泪。
     这种情绪是我的,不是她的。
     每个人都在如此努力,难道世界不该为我们骄傲吗?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4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3672 为你骄傲

      可能我们这一代人,很少能从父母那里听到这句话。
      嗯,现在我们可以说给自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5-4-23 19:51 , Processed in 0.05508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