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aliliya

属于我自己的树洞贴,一个人的倾诉(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 赞
美阳阳 发表于 2012-11-7 22:3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3398 摘自李雪爱和自由的微博

如何教孩子懂礼貌?常见家长对孩子说,快叫阿姨,说谢谢。其实孩子需要一个建立关系的过程,他要花时间观察对方,感受能量场,最后才决定如何建立关系。这样孩子的直觉和自我存在感得以发展,能够分辨哪些人和场合合适自己,哪些有危险。社交技巧,长大自然会形成,家长不必急于教给孩子,免得打断孩子的心理过程。

某些家长喜欢传授「培养婴儿好习惯,避免依赖」的方法,孰不知1岁前的婴儿处在全能自恋中,需要妈妈和自己一体感的呼应,才能对世界有一个基本的信任。精神分裂,自闭症,变态杀人狂都是在1岁前就严重受挫。孩子的任何好习惯,如独立专注友善,都非培养出来,而是依恋和抱持得到充分满足后自然会如此。

精神分裂与早期客体关系,求知的朋友可以看看客体关系的书籍,他们对母婴关系大量长期的案例追踪和理论构架,获益匪浅。人格障碍级别的来访者不少,在不断的自我认识下,一样能成为好妈妈。就是怕不返观内省,却拿貌似科学的说法合理化自己对婴儿的冷漠攻击。质疑婴儿如何被诊断精神分裂,答案是,婴儿是会长大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3399 太着急了

      看到李雪微博里提到的让孩子懂礼貌的这个问题,想起卢安克的一句话——
      中国城市和农村的人都有一个问题,太着急了,来不及打好基础,要看到成果。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3400 孩子和大石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三七养生加入

x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3401 孩子与沙

      昨天在海边,一个家长挎着相机带着一个小女孩也来。
      小女孩打扮的很漂亮,抓沙,家长不同意。
      照完一些相片就走了。
      虽然家长一再三令五申,但期间,小女孩还是忍不住蹲下抓了好几次沙。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3402 别照了,我累了

      另外一对儿老人带着孩子,也是照相。
      要求孩子摆出很多POSE。
      最后孩子说:别照了,我累了。

      《爱和自由》里有句话是怎么说的了?
      孩子说:“我们多辛苦呀,又要吃东西又要睡觉。”

      呵呵,大人可能很难理解吧。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3403 文明

      文明就是停下来想一想自己在做什么——卢安克
      我想这也是儒家说的反求诸己吧。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3404 研究自己

      快速深入掌握心理学的捷径,就是研究自己。

      想起个电影对白。
      A:“请问你在哪里高就?”
      B:“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A:“做什么呢?”
      B:“被研究。”

      摘自《来一起研究客体关系心理学——李雪》http://216.24.199.190/thread-67737-1-1.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3405 无意识的小动作,皆有意义(摘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99449a010105sf.html》)

      前天去一家很奢华的日式餐厅吃饭,席间服务员跪着清理碗筷。我无意识的做了一个动作,将筷子放到一边。这个动作很奇怪,没有任何意义。我去体验为啥要做这个动作,原来当一个人为我服务时,我很慌乱,不知所措。不知所措的含义就是,我在妈妈面前做什么都错。若我帮妈妈收拾,她会很不耐烦的制止我,非常不高兴。若我什么都不做,她会在事后控诉,让我内疚死。所以我坐立不安地煎熬着,却做不了任何有效的事情。同理,妈妈也很不知所措吧,她即觉得自己如此没有价值,如此不讨人喜欢,只能畏畏缩缩地为别人服务,内心又是如此的不甘和怨恨,我是唯一的发泄对象。

      这是第一层的觉知,即把无意识的动机意识化,有了这层觉知还不够,最根本的一步,不带任何概念和评判的去经验那种“焦虑”,“不知所措”。这里加上引号,因为焦虑和不知所措只是方便交流用的名词,若要真正经验它,头脑得暂时放空对一切概念的理解,只让身体自由地经验那些活生生的感受。到这一步,我想觉知就算完满了,当下解脱。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3406 如何拒绝孩子

      摘自《不带批判的拒绝——李雪》http://216.24.199.190/thread-67738-1-1.html

      好父母拒绝孩子时会这样说:“宝贝,你现在很想跟妈妈在一起是吗?妈妈理解你的需要,你的需要很重要。只是现在妈妈需要工作,2小时后妈妈一定陪伴你,你觉得这样可以吗?”看孙瑞学书中的案例会发现,如果我们以很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小孩子其实很容易协商,最不会讲道理的往往最“讲道理的”。妈妈对孩子的情感给予充分地理解和尊重,虽然拒绝了事情本身,但并没有拒绝母子之间爱的流动,这样孩子虽不能立刻达成心愿,但感觉妈妈爱我依旧,同时学习到平衡的艺术。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3407 不带评判的拒绝,没有委屈的付出,爱的流动如此之美

      拒绝这件事情,不等于拒绝你这个人,不等于你的要求不合理,不等于我不在乎你,我拒绝仅仅因为我的感受告诉我,现在我不想这样做。拒绝的同时,我不会把自己关闭,我依然感受你的爱,理解你的需要,理解自己的需要,让我们的需要共同创造出爱的方式。如果我答应你,一定是因为我也喜欢用这种方式爱你,而不是迫于维持关系而委曲求全,所以即使我付出再多,你也不必内疚。

      不带评判的拒绝,没有委屈的付出,爱的流动如此之美。

     摘自《不带批判的拒绝——李雪》http://216.24.199.190/thread-67738-1-1.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3408 嫉妒

      看到微博上说“王人平杭州讲座反响热烈”。
      我无法赞叹,相反,我有一点儿嫉妒。
      嗯,我接纳我的嫉妒。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11-9 20:34 编辑

3409 孩子3岁左右进入俄狄浦斯期——摘自李雪的微博

      分房与否,每个地区习惯和家庭条件不同,不管分不分房,父母能给予孩子及时回应就好。 有一点需特别注意,孩子3岁左右进入俄狄浦斯期,性别意识形成,尤其不能和异性父母同睡,否则性羞耻感会给成长带来很多麻烦,比如男孩没男子气,女孩像假小子,对将来的恋爱和性生活也阻碍很大。
发表于 2012-11-8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3408 嫉妒

      看到微博上说“王人平杭州讲座反响热烈”。
      我无法赞叹,相反,我有一点儿嫉妒。
  ...
aliliya 发表于 2012-11-8 13:24


我也经常听到一些人很受欢迎时,发现自己心里有很不舒服的嫉妒情绪,我太需要欣赏了,呵呵。
发表于 2012-11-8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情,是对方引发了你内在的感受,然后你陷入了你自己的感受之中,看似你在和对方互动,其实对方不过是你 ...
寻找中医 发表于 2012-11-6 18:54



    经常看到大家在谈论看东西,有没有什么方法在里面?好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5-4-25 10:31 , Processed in 0.03545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