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aliliya

属于我自己的树洞贴,一个人的倾诉(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11-4 23:04 编辑

3346 抹了几把泪

      为了婆婆,为了我自己。
      哭完发现,其实,一天下来,大部分时候,我们娘俩的相处还是蛮愉快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3347 向你致敬

      白天只看了柴静采访卢安克的文章,没有看视频。
      刚才看完,泪流满面,精神盛宴。
      伟大又平凡的人,向你致敬。(我为白天说出“牛逼”这个词儿感到有些羞愧。)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3348 正在直播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b0d37b0102eks9.html

      三年前,我采访卢安克,他说,“我的命在这里,离开就没有命了。”
      现在,他却面临离开还是留下的痛苦选择。
      “你还有第三条路走吗?”
      “没有,两条,承受和不承受。我来这里,我觉得我并没有放弃什么,但我离开这里,我要放弃。”
      本周日晚22:36,CCTV-1看见,《告别卢安克》。
      
      此刻正在直播,婆婆睡觉了,看不上。
发表于 2012-11-4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3323 语言

      摘自《乖孩子的伤最重(ZT)——王秋英》

    刚开始女孩子始终沉默不语,在辅导老师的百 ...
aliliya 发表于 2012-11-3 21:18

"他成了从不制造麻烦、让父母省心的乖孩子,甚至愿意把所有心事藏起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3348 正在直播
      三年前,我采访卢安克,他说,“我的命在这里,离开就没有命了。”
      现 ...
aliliya 发表于 2012-11-4 22:55


搞错了,应该是10-28的节目
想到卢安克视频里的一句话:犯错有那么可怕吗?我们不就是在错误中成长吗?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他成了从不制造麻烦、让父母省心的乖孩子,甚至愿意把所有心事藏起来"
...
爱乐 发表于 2012-11-4 23:48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3349《[看见]告别卢安克 20121028》

     《[看见]告别卢安克 20121028》
      http://tv.cntv.cn/video/C39277/2012102910003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11-5 10:22 编辑

3350 父母

     09年对卢安克的采访,柴静问:你的父母都已经老了,你没有想过回去照顾他们吗?
     卢安克说:想过,但是他们不需要,他们认为我应该和我的学生们在一起。他们很爱我,给我很多帮助,但是他们不认为我属于他们。(大意)
     这段让我十分感慨。
     和不久之前的一个新闻对比太鲜明了——一个研究生回家种地,父亲自杀了。

     假想自己以后老了,能不能放飞儿子,由他做自己想做的事?
     这不仅需要人格到达一个高度,不把孩子当私产,放下期待,不从孩子那里满足自己的需要,学会和自己在一起,学会享受清净寂寞。
     另外,也需要一个好身体。

     南怀瑾:成佛做祖不要谈,生来无病,老死不连累别人,就是第一等人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11-5 10:35 编辑

3351 没那么沉重

      看完《再见卢安克》,流下眼泪,很感动,但比较轻松,没那么沉重。
      估计,以前,我会同情他,会可怜孩子们,会觉得:这件事不应该这样发生。
      一个人他做什么不重要,他以怎样的状态存在着,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不是what,是how.
发表于 2012-11-5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48# aliliya

原来就是这个新闻啊,那天公公跟我说起的时候,我们俩的谈话没有继续下去,我说,那种地有错吗?公公说,我们不理解他们那代人的难处。我没有办法接下话题,公公后来跟我说,母凭子贵了,让我内心非常的不舒服。一个人离开了谈话的现场。


是啊,我真的还没有办法站在他的立场上想这些问题,没有办法临在,只有很难受的窒息的感觉,想要离开,免的自己也被抓住了。
发表于 2012-11-5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07# aliliya

男人们咋一个样呢,每次我兴致盎然的说个不停。他偶尔的恩一声。其实我内心知道,他很想听我说。不然,他也没有缺口可以解决,嘻嘻。


我们就是他们的指路明灯,哇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aliliya

原来就是这个新闻啊,那天公公跟我说起的时候,我们俩的谈话没有继续下去,我说,那种地有 ...
寻爱的孩子 发表于 2012-11-5 10:23


我觉得
某个程度上,这位自杀的父亲,就是“舌头底下压死人”的明证。
大众的舌头创造了一个价值观,一个成功的标准——事业,车,房子
每个人都死活把自己往里面套
套进去了,你是好的,套不进去,一文不值
人们用自己的舌头去压别人,压自己,压孩子……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11-5 12:48 编辑
回复  aliliya
男人们咋一个样呢,每次我兴致盎然的说个不停。他偶尔的恩一声。其实我内心知道,他很想听我说。不然,他也没有缺口可以解决,嘻嘻。
我们就是他们的指路明灯,哇哈哈!!!!!!!!!寻爱的孩子 发表于 2012-11-5 10:27


哇哈哈哈哈
男人要维护自己的硬汉形象,才不屑和你们这些女人们谈论这些“幼稚”话题。
即便自己相当有兴趣,但也要摆出酷酷的造型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3352 亲子关系中,爱的序位和法则

      海灵格提到——
      本质不同的关系有着不同的爱的运行法则,伴侣关系中爱的法则不同于亲子关系中的法则。
      亲子之间的爱的序位的主要原则是:父母给予而孩子接受。
      如果逆流而上,孩子给予而父母接受,那爱便永远也无法到达它真正的位置,彼此都要付出代价。

      从卢安克父母的行为做法中,看出了海灵格所描述的这种爱的法则和序位——父母给予而孩子接受。

      中国大部分父母的情况,可能是像武志红说的:父母是孩子,孩子是父母,幼小的生命一开始就用来反哺老迈的生命。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3353 摘自武志红老师的新博文《孝道是人性的逆转——悼13岁自杀的孙正雯》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7645590102e3pz.html

      一次我在一个电视节目上做评委,大家问一个妈妈,说说你的儿子的三个优点吧。
      这位妈妈想了想说:第一,他无条件地爱我;第二,他包容我,我怎么发脾气,他都能包容;第三,他可以为我做一切。
      她说完,台下几十个师奶激动得一起鼓掌。
      这是很荒诞的一幕。这位妈妈三十来岁,她的儿子六七岁,瘦瘦小小的,怎么看都像一个发育不良的少年,然而,他却像是自己妈妈的“好妈妈”。
      再问下去,发现这位妈妈的家族有这样一个传统:做孩子时,脾气都很好,对大人很能善解人意;做了父母,脾气就变坏,为所欲为。
      可以说,这个家族,大人们都是乱发脾气缺乏控制力的孩子,而孩子,却被迫做了好父母,去承载大人们对好父母的客体使用功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5-4-25 15:47 , Processed in 0.02976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