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aliliya

属于我自己的树洞贴,一个人的倾诉(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3335 用券,还是被券用

      哈哈,想起自己刚工作的那几年,那时网购还不太时兴,商场的活动也多以返券为主。
      买完东西,手拿着返券,到处逛,只为再把券花出去。
      如果能恰好买到自己可心的还好,如果买不到,真的是很泄气。
      所以更喜欢直接打折的活动。

      昨天在当当给儿子买书,看了看当当网复杂的用券规则,头一下子又大了,明显智力跟不上了
      想象着着自己捏着返券,点着鼠标,扒拉着计算器,埋头辛苦网上冲浪的样子……哈哈。
      老娘我就是想买书,至于券,不关心了,拜拜吧。

      不是我不想用券,就怕自己没用上券,反被券给用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3336 摘抄

     摘抄《游戏治疗》那会儿,整本书在网上都找不到资料,所以,所有摘抄,都是手敲的。
     《游戏力》能在网上找到一些资料,所以很多摘抄,都是拷贝粘贴的。
     但是昨晚遇到困难了,《游戏力》接下来的三章,在网上怎么也找不到资料,如果想摘,得继续手敲……
     嗯,看来离摘抄完毕还是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3337 看到这套情绪管理图书,相当不舒服……

    《小熊维尼情绪管理图画书:不气不气(远离生气)》
    《小熊维尼情绪管理图画书:不哭不哭(打败挫折)》
    《小熊维尼情绪管理图画书:不烦不烦(摆脱焦虑)》
    《小熊维尼情绪管理图画书:不怕不怕(战胜恐惧)》
    《小熊维尼情绪管理图画书:不羞不羞(克服胆怯)》
    《小熊维尼情绪管理图画书:我很快乐(拥抱快乐)》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3338 阴谋论

      上面这套书是迪士尼的。
      美帝搞我天朝,想从娃娃们搞起……
      哈哈,我很是阴谋论的样子。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3339 摘自武志红微博

问:我总是给自己过高的计划,然后又完不成。这是什么个状态?追求完美又力不从心?

武志红:不接受真实的自己,虚构一个更好的自己。

虚构完美,这在中国可以很成功。最近听到很多故事,都是当事人有近乎撒谎癖的问题,即讲述自己的事业等等时,讲得无比完美,而且自己也信以为真,但其实是在撒谎,结果却赢得了别人的信赖,因而甚至可以构建非常庞大的产业帝国。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11-4 20:24 编辑

3340 气死了,烦死了!

      在家宅了两天的儿子,晚上5点说要出去玩玩,天已经有点儿发暗了。
      整装待发,出门儿,走出一站地,坐公交车回家,下车过马路。
      马路也就四条车道的样子,我抱着儿子,车流还是挺多的,我很专注地看着车来车往,挪着脚步,站站停停。
      婆婆在旁边念叨了三次:你瞅着点儿……你瞅着点儿……你瞅着点儿。
      气死了!烦死了!
      脑子里就一句话:神经病,你丫就不能闭嘴?!我还能不能专心看车了?
      过了马路,很久都没有平复,很久都不想说一句话,路上天黑,自己一路情绪处理。
      到了家,基本平复了。

      也警醒我自己,别人专注做事的时候,少搞这一套!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3341 说得好听,真的不容易做到啊

      一句被自己说滥了的话——情绪是自己的事情,和他人无关,自己要负起责任。

      这句话。
      理上容易懂。
      遇到事儿,真的不容易做到啊。
      很气很气的气头儿上,真的就是很想打人骂人的样子。

      可是非得朝这条路上走不可,自由之路,解脱之路。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3342 有一种能量,和婆婆,相呼应

      儿子今天摔了一跤,之后又打嗝。
      婆婆说:大宝子,你干啥,总吓奶奶一跳一跳的。

      我当时都想笑,这分明就是我想和婆婆说的:你总吓得我一跳一跳的!

      我知道,没有人吓我,是我的里面,有一种能量,和婆婆相呼应——都是恐惧。

      别不多说,还是要多做临在的练习。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3343 怕被戳脊梁骨

      离家楼下还有50米,儿子尿裤子了。
      婆婆抱起儿子,说裤子湿了,走路不得劲儿。
      我说:妈你抱到楼下,我抱上楼。
      婆婆说:行。
      到了楼下,还没交接,正好遇见两个邻居下楼,孩子还在婆婆怀里……

      我,相当相当的不自在——看,我这个恶媳妇,让老人抱孩子!

      我那脆弱的脊梁骨!

      估计,封建社会,“舌头底下压死人”应该不是一句玩笑话。
发表于 2012-11-4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3342 有一种能量,和婆婆,相呼应

      儿子今天摔了一跤,之后又打嗝。
      婆婆说:大宝子,你干啥, ...
aliliya 发表于 2012-11-4 20:33

这再次证明一点,我们不喜欢别人身上的东西,是因为我们自己身上也同样拥有,只不过我们不想面对罢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35# qinglian

借由和他人的相遇,遇见自己。
发表于 2012-11-4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qinglian

借由和他人的相遇,遇见自己。
aliliya 发表于 2012-11-4 20:45

如是,如是。
也正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那句话,外面的一切都是我们自己内心世界的显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3344 想修改,愧疚

      楼上树洞里的这两句话——
      离家楼下还有50米,儿子尿裤子了。
      婆婆抱起儿子,说裤子湿了,走路不得劲儿。

      写出来之后,想修改。
      觉察,自己为什么想修改?

      为什么婆婆能想到裤子湿了,孩子走路不舒服,而妈妈没想到?
      对儿子有愧疚,这妈当的,不合格。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37# qinglian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3345 妈妈们的愧疚——摘自《新世界:灵性的觉醒》奥普拉视频教程第四章

奥普拉:今天晚上,演员珍妮。麦克卡斯也参与我们的讨论。你好,珍妮。当我在读这本书第104页的时候,书上说“当你观看、倾听、触摸、或者帮助你的子女时,你一方面变得警觉,但同时,你也关注当下,你没有不切实际的期望,你只是专注地与他们在一起。这样,你就能感受到活力。在那一刻,如果你足够专注,你将不再是父亲或母亲的角色,你是意识,你是静止。你是存在于一切行动中的活力。”当我读到这里,我在旁边批注“珍妮。麦克卡斯”,因为这让我想起了你说过的母亲职责。

珍妮:是的。要知道,当我第一次见到这本书的时候,那对我是个警钟。它让我意识到,当我与伊万在一起的时候,我要做的只是专注地与他在一起。你无法想象,我们之间的关系有了多么大的改变,我们能感受到相互之间的爱。他感到满足,虽然他无法表达,那时候他还不会说话。但他能感受到我的能量,感受到我的心与他在一起。我非常感激托利,你使我明白了这一点。

奥普拉:你今天有问题吗?

珍妮:是的。这个问题很长,但也很普遍。我自己以及很多母亲都常常感到愧疚。我们愧疚的原因不同,但主要有三种情形:一种是朝9晚5类型,他们感到愧疚因为她们不得不让保姆看管孩子;第二种是全天候妈妈,她们愧疚因为只在家里带孩子让她们感到厌倦,要知道球-球这样的玩具你很快会生厌。她们因为无法整天享受枯燥的游戏而内疚;最后一种,也是我自己感到内疚的一种,当我们的孩子患有孤独症时,我们无比的愧疚。我很难从这种内疚中解脱出来。

奥普拉:不用着急。

珍妮:我从来没有在接受采访时哭过,但我们心中总在自责,是我们的过错使孩子们患上孤独症。所以,我的问题是,你能告诉我们如何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现实并从内疚中解脱出来吗?

奥普拉:朝9晚5愧疚,球-球愧疚,自责的愧疚。谢谢你,珍妮,你说得很好。

托利: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想说,在你的书没有发表之前我就读过。我很欣赏你为儿子所做的一切,欣赏你的勇气。面对那样的状况,很多人早已屈服、绝望并顾影自怜了,而你却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现实,同时帮助了很多其他的人。

珍妮:谢谢你,托利。

托利:回答你的问题,你为儿子做了那么多,却还感到愧疚,这说明我们的大脑有它固定的思考模式,不管我们做了多少好事。这是我讲的“小我”结构。没有人能够比你为儿子做得更多,而且,你还写书帮助他人。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愧疚本身,而是固定的思维模式制造出愧疚的感觉。对于另两种愧疚,朝9晚5和球-球,他们也要意识到这是大脑的思维结构驱使,否则,他们会一直以为答案在内容当中。我说的内容是指他们遭遇的状况。他们以为,如果生活的状况发生改变,他们就不再感到内疚。其实,这种所谓的内疚并非真正的问题,它只是我们大脑中生出的想法。如果你相信这些内疚会通过外部环境的改变而消失,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不管你外部的状况如何改变,内疚的心理都会反复。在这个世界上,你的能力总是有限,你不可能做完所有的事情。你能做一件两件事,但你分身无术,不可能同时在家里也在办公室。不管身处何种境况,你都会陷入同样的思维模式。除非你能意识到,这些想法都受“小我”驱使。“小我”一方面促使我们指责他人,一方面让我们产生内疚,这两种行为都增强身份的感觉,但它们是负面的自我身份。小我喜欢身份,比负面身份更可怕的是失去身份,所以它驱使你一直自责。

客观上讲,以珍妮为例,你没有理由自责,其他很多人也一样。

奥普拉:是的。因为你不得不朝9晚5地工作,所以你的孩子才能有食物和稳定的家庭。

托利:你已经尽力了。可你的思维却不这么想,因为它按照旧有的模式工作。所以,一旦开始自责,你要提醒自己,那不是有效的思维,它们与事实不符。它们只是受小我驱使而已。当你意识到它们是小我造成的结构性损伤时,它们对你思维的控制就会减少。当然,小我现象会反复出现。

奥普拉:珍妮,你写的那本书我也读过。你不向命运低头,你为伊万而战。你已经做了你能做到一切,你寻找一切可能的答案。那是你,是真正的你。对吧,托利?

托利:是的。

奥普拉:对不对,珍妮?

珍妮:绝对。

奥普拉:所以说,你头脑中那个疯狂的小声音是不足挂齿的。它只是个疯狂的想法而已。

托利:这是个很好的比喻。

珍妮:是的。当托利说那只是我们的思维在作崇,我突然醒悟了。谢谢你们。

奥普拉:谢谢你,珍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5-4-25 19:54 , Processed in 0.02713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