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探《论语》(2010-11-17) 《论语》第一篇“学而”开篇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这段,好像是中国人都会随口说几句。特别是那句有朋自远方来。看起来非常简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但是我想,我们读经人,就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字面意思上,可以挖掘一下她深层的含义,用以指导我们的学习和实践。 这段我着重讲讲“学”、“习”“朋”、“远”等几个字。 既然是“学而”篇,首先当然要解决学什么的问题。学的是什么呢?当然是学道了。只有道,才能让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欲罢不能。蒙以养正,孩子开始就要学正道。如果学的东西错了,那真是很麻烦!不仅误时,还误人!所谓根要正。但道又不是死啃书本能学到的,还要悟。在这个过程中,读书、听时贤言说都很重要。 时有新的感悟,在实践中、经典中得到一次又一次的验证,这就是“习”,从而使人喜悦不已。譬如“累积法”,在我们演易的过程中,在一卦又一卦中,得到了验证,在一个又一个家庭的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师父高兴!每个家庭,也都高兴! 即使没有机会读这些经典,像孔子弟子三千,我想不一定每个人都有机会拥有这些书去读,那这部分人,靠的就是听老师口耳相授了。有的弟子,也许连字都不识。这样的学生不能说他们都没有学问,没有修养。他们的学问从何而来呢?老师所授的做人做事学问,用在生活中。生活就是他们的书本。孔子说过:观过,斯知仁矣。也说过: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重在认识和行动。 那么,道,到底是什么呢?很多人常用一个词来注释:道可道,非常道。我个人觉得,用可以抓到的来说,就是《易经》,就是《黄帝内经》,就是《道德经》。在这些经典里面去感悟到什么是“道”,所得多少,就看个人的诚心和悟性了。有的人也许能悟到很多,成为圣人,贤人,大人君子,有的人,也许悟到一句,就能受用一生了。 才发现自己很罗嗦,呵呵,但是大家肯定不会嫌弃我的哈,因为我们是“朋”。同类曰朋,同伴曰友。友更接近现代“朋友”的含义哈。友可以有不同交情的,但是“朋”,就更相类似哈,有相同的信念,相同的追求的人。这样的人从远方而来,从甘肃而来, 从哈尔滨而来,或者是像我们现在这样,通过网络,聚集到一个群里而来,谈心,聊天,论道,是多么快乐的事情!没有人约束你一定要来,源于内心的求道之心而来,多好!甚至,曲高和寡的时候,后世有人欣赏,有人认同,500年后,几千年后有朋的追随,也是快乐的!孔子,是周文王的朋,师父,也是周文王的朋…… 我也曾经,为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感动,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叹赏,为司马迁的“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而落泪……他们那一缕精魂,一定也为我的“朋”感,而欣慰! 即使没有人知道,没有人欣赏,没有人追随,我相信,往圣先贤们也不会感到丧气。依然要“知其不可而为之”,“人不知而不愠”。(《大学》中强调的“慎独”,应该也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吧!)孔子颠沛流离十四年,他随时走,因为他固守自己的道,道不同,不相为谋;他到处走,就是因为他有传道之心,有“人不知而不愠”之心。正因为有了他的这样的心,这样的执着,这样的变化,才凝聚了我们的中华民族魂!这魂,这道,这精神,是我们最强大的内在力量,是社会最后的希望!这不是法制所能达到的。也许,也有人说他傻吧,社会上的聪明人多了,他这样的傻瓜,才更显得可贵!世界,因有这样的傻瓜,而得到继续!都是聪明人,都自私自利,都损人利己,都予取予夺,地球将走向毁灭!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有子:有若。在论语中。能经常被称为子的基本上就是他和曾参了。有子是孔子弟子中的“七十二贤人”之一。曾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等学说。《史记》载:“孔子即殁,弟子思慕。有若状如孔子,弟子相与并立为师,师之如夫子时也。” 仁和孝,家和国,这是论语中说得最多的命题。由己推人,由家及国,从小见大,更是充分的体现了儒家的思维模式。从修身,到齐家,再到冶国,平天下。用对待兄长的态度,看待上级;用对待父亲的态度,对待君王,于是就有了"忠"。孔夫子及后世的儒学者们,就是要用这样一种"类亲情"的观念,试图通过亲情的钮带来维系着一种君君-臣臣-父父的上下关系。 儒家三达德:仁、知、勇,仁可以与人相通,孝为人之本。后世人总以割股卧冰之类的作法来批判仁孝思想,其实孔子讲究中庸,那些极端的做法,肯定不是他的本意,是后人走极端的做法吧。在《论语》“微子”篇中,孔子在讲到伯夷叔齐等那些前朝逸民的时候说: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这句话也符合孔子在“为政”篇中所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所作所为,已经和天道相合。充分体现了他持经达变,通权致用的灵活。 爱孩子,动物和人都会,但是人类有自己的人文文化。父母照顾孩子长大了,等他们老了,孩子回报父母以爱和照顾。而西方没有这个传统。中国文化是一个系统的文化体系,孝道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个人有了真性情,真爱父母兄弟,真爱自己小家、家族的人,肯定是一个有分寸的人,犯上作乱的可能性,就很小了。修身、齐家了,就能治国、平天下。这些,在《大学》、《孝经》中,都有很好的证明。学问的根本,建立在做人的根本上。培养孩子的孝悌精神,用时髦点的话来说,是人性的光辉。当然这个和西方的博爱不同。儒家提倡的爱,是有等差的。这个也更符合人性。一个人,对父母亲人的爱,肯定和其他人不是同等的。说同等,那是说谎。 如果一个人对你说,你是他的再生父母,哈哈,那你就要想想了,这话真实性有多少。也许,是巧言令色呢?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越是虚伪的,越装得真。有时候,一个真的“恶人”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那些表面良善的人。十个左冷禅也不如一个岳不群。孔老夫子早就告诉我们。表面上的光鲜是靠不住的。越是高调唱着的人。越可能是男盗女娼之徒。 当然,如果你甘愿自欺欺人,陶醉在这样虚假的海市蜃楼中,那就请自便,呵呵! 这句话的意思,没读过《论语》的人,应该也都知道的,在运用的。呵呵。我在农村长大,从小就听到村里的大人说过这样的话:“嘴巴子越甜,心里面越险”。读经之后,我也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无论你将其(经典)当做“灵光”瞻仰,还是视为“阴影”涤荡,在你的心灵深处,始终摆脱不了她潜移默化的影响,无不受之启迪、规范、教化和塑造。其实,经典早已经和我们的血液与灵魂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了,成为文化基因,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之中,这是短短的一百多年分不开的。所以,才有师父等各位大德的振臂一呼,应者渐如云! 犹记,我第一次跟师父、吉荺师姐一起去孔圣堂听《论语》,听得我一愣一愣的,就好像饥饿的人扑在了面包上。看到师父和周老师交流看法,我更是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 犹记,我第一次读《论语》,感到她是那么的生涩、拗口、难懂!然而百遍之后,似乎变得白了很多,同时其他文言文也变白了,呵呵 现在我仍然饥饿,但是已经能分辨出什么好吃,呵呵。非常感谢师父!感谢师父的指导,师父灵活学经典的态度也深深影响了我!非常感谢师父搭建的这个平台!感谢师兄师姐们给我的鼓励和支持!最最感谢的,是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这宝贵的经典,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