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aliliya

属于我自己的树洞贴,一个人的倾诉(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30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3217 早睡

       连续两天晚上九点多就睡了,想把时间调成早睡早起。
aliliya 发表于 2012-10-30 04:41



  亲爱的 你这样不把自己弄的忒完美了吗 可让我们怎么活啊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aliliya
很严重的吗?
虽然我知道不好,可是也不知道多严重呢。
她爹拍时,也就小Baby的时候会注意 ...
春天天 发表于 2012-10-30 21:29


我也没查具体的科学说法。
就是闪光灯啪地一闪,我的那个愧疚啊,老浓厚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亲爱的 你这样不把自己弄的忒完美了吗 可让我们怎么活啊
海蓝蓝 发表于 2012-10-30 21:56


去年冬天,每天都几乎12点睡,不觉得那样太不完美了吗?
我不是变得完美,而是刚刚变得正常一些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3241 安慰、拥抱和珍惜孩子(《游戏力》P146)

     我希望我已经清晰地表达出这个观点:安慰、拥抱和珍惜孩子,并不会让孩子懦弱,相反会使他们在情感上更加坚强,使他们更有人性。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10-31 07:00 编辑

3242 突然想起来,是不是和这个有关呢?

      已经连续三天不到10点就睡觉了,貌似对自己夜猫子的模式,有了一些突破。
      我才想起来自己那天做的一个功课,就是看完《对生命说是》第六章——对你的习惯和模式说“是”,之后对“懒惰”做的一个功课。
      一直放在word文档里,忘了贴。
      就是根据书上的内容,一步一步做下来的,貌似还没做完整。
      第六章内容:http://216.24.199.190/thread-67399-1-2.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11-1 07:39 编辑

3243 功课

      下午看《对生命说是》第六章,掉泪,我想根据里面提示的步骤,做属于我的功课——懒惰。

      1、我首先承认,的确如此,我有一部分无意识头脑执着于这个习惯,想要保持它,而另一部分有意识的头脑想去改变。

      2、带着尊敬和感激和它对话,问它:“你想这个习惯为我做些什么,或保护我什么?”

      印象里,处女座的妈妈,干活总是没完没了,苛求完美,比如洗碗,如果跟她一起洗,要洗很久很久很久,而且还不容易达标。
      爸爸也是,对于我扫地啊,洗碗啊,少有表扬,更多的是指责,这干得不好,那干的不利索,而且总是脾气很大的样子。
      童年的记忆里,干活是痛苦的,自己宁愿蜷在一个角落里懒着,幸好有“学习”这个挡箭牌,很多时候,我有懒的理由……
      懒惰,保护了我什么?保护我免于干活的种种痛苦,被指责的痛苦,没有成就感,永远也干不完的无力感……
      懒惰,谢谢你,谢谢你这么多年与我一路同行,保护着我免于这些痛苦,THANK YOU
      我曾多么憎恨你,恨你像影子尾随我,我不愿接纳你,看不到你曾经那么地保护我,保护一个孩子。
      谢谢  

      3、然后你可以看看它的坏处,你为这习惯付出了什么代价?

      生活中会因为懒惰而出现很多拖延和乱糟糟,心总是不清净,让人感觉缺乏清爽感和成就感

      4、开始想所有你生命中你做的很好的事情,你所有的成就感,所有你完成了的事,无论它们多么微小,把它们列一个清单。并且视觉化地想想你父母必定为你感到多么骄傲,即使他们没有表现出来。  

      上周有一次,我洗完碗,老公说:你洗的真干净啊。我好高兴。
      其实每次洗完碗,看到自己收拾的清清爽爽,都感觉挺有成就感。
      如果一边干活的时候,一边做临在的练习,一点儿也不累,活很轻松地就干完了。
      老公出差,常常让我帮他叠衬衣,他说我叠的好。
      整理书架,感觉很好。
      脏掉了的小斜挎包,洗干净,感觉真好。
      《游戏治疗》那么厚,都摘抄完了,感觉真好。
      出门总是像男孩一样不惧怕拿行李,真的很能干很彪悍啊。
      树洞贴一直坚持写了这么久这么长,有成就感。
      很会淘东西,比如沙发垫,颜色尺寸价格质量,都那么棒!
      有眼光,没错过三七网。
      很多拍的照片自己都很喜欢。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10-31 08:54 编辑

3244 老朋友

      大概是从这次功课以后,我可以接纳自己懒惰、夜猫子的模式。
      知道它们是我的老朋友,给了我很多保护,只是,老朋友也有缺点。
      人性很奇妙,当你真的开始接纳它们,才有挥手和它们暂时道别的自由。
      当然,我也知道,老朋友随时会回来和我一起并肩走,不过,没关系的,谁让我们是老朋友呢?
      估计连续三天早睡(而且对自己没有什么高压强迫)的秘密就在这里吧。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3245 摘自微博

     父母和孩子的一次短暂相处微不足道,但积累起来,就是孩子的童年。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3246 不要被相片误导

      昨天贴了一张孩子自己吃饭的相片,不要被我误导。
      我儿子现在基本吃一半,喂一半。
      我表示接受。
      孩子要求喂饭,不仅仅是因为拿勺子的技术和体力问题,常常是在讨爱,向对方确认:你还爱我吧?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10-31 09:02 编辑

3247 蓄满杯子

     有时候孩子已经很大了,还会要求你给他穿衣啊、穿鞋啊、喂饭啊……
     当然可以,因为这些不仅仅是体力和技术的问题,而是孩子的诉求——请你蓄满我的杯子。
     当孩子的杯子没有被蓄满的时候,他是没有心思去专注地探索和工作的。

     所以不要把孩子强硬地推出去强迫他做什么。
     当你把孩子的杯子蓄满了,孩子自己自然会想要做什么。

     压力和动力,完全不同的两种力哦。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10-31 07:29 编辑

3248 蓄满我的杯子

      这篇,我认为,《游戏力》里最精彩最重要的一段。http://216.24.199.190/thread-65533-1-1.html

      儿童心理学家总在谈论依附理论(attachment theory),但是父母们对这个概念仍是一头雾水。我想通过一个比喻来解释:孩子不断需要关爱和照顾,就好像有一个杯子,不断需要蓄水。

      当孩子饿了、累了、寂寞了、伤心了,那么他就需要有人照顾、抚慰,就好像他那个水杯空了,需要加水一样。孩子的父母或者其他照料者,就是那个大蓄水池。孩子每次探险,都从蓄水池出发,探险结束后又回到蓄水池歇息。大人除了食物和抚摸外,安慰难过的心情、一起玩耍、以及交流谈心,都能起到蓄水的作用。例如“镜子游戏”,大人学小婴儿的样子做表情,微笑,甚至咿咿呀呀,虽然简单,但却能加满孩子的杯子。随着孩子越来越大,他们的探险活动也会离我们越来越远,但对于那些杯子保持蓄满状态的孩子,他们总能具有足够安全的依附感。

      与此相对照,那些没有获得安全依附感的孩子,或是焦虑、粘人,或是退缩并自我封闭。不论在哪里,他们可能都找不到安全感,即使自己最亲近的人在他身旁,也是如此。他们没信心去尝试新经验,即使去了,也可能只是鲁莽行事,他们身上不具备真正的冒险精神。他们的杯子快要空了,甚至已经空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3249 它不是一次性投入,而是需要不停添加,要坚持多年,表现在细微的日常互动当中

      不断蓄满孩子的杯子,是亲子联结的根本。它不是一次性投入,而是需要不停添加,要坚持多年,表现在细微的日常互动当中。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3250 新买的小车薄裤子,要套在外面穿,挑战大众的审美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三七养生加入

x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3251 哈哈,摘自曾奇峰的微博

      对那些强大到看似完全无法对抗的东西,我只想说三个字:活死你!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3252 我觉得这个步骤真的很棒

      《对生命说是》第六章的这个步骤,真的很棒——

      开始想所有你生命中你做的很好的事情,你所有的成就感,所有你完成了的事,无论它们多么微小,把它们列一个清单。并且视觉化地想想你父母必定为你感到多么骄傲,即使他们没有表现出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5-4-26 15:43 , Processed in 0.05161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