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aliliya

属于我自己的树洞贴,一个人的倾诉(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0 04:41 | 显示全部楼层
3217 早睡

       连续两天晚上九点多就睡了,想把时间调成早睡早起。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0 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10-30 05:21 编辑

3218 无法忍住的出手

      昨天在超市,儿子自己推购物车,不同意别人帮忙。
      公婆手抓住购物车,想帮儿子推,儿子尖叫:不扶!奶不要!     
      公婆手拿回来,一会儿又抓上去,儿子尖叫:不扶!爷不要!
      公婆手拿回来,一会儿又抓上去,儿子尖叫:不扶!奶不要!
      公婆手拿回来,一会儿又抓上去,儿子尖叫:不扶!爷不要!
      每次间隔我感觉不过几秒而已……
      我看到公婆频繁地忍不住出手,我很是烦躁!生气!
      孩子已经很明确了,大人怎么还总是忍不住呢?
      我当然也明白,公婆是想帮孩子扶一下,这样孩子就不会那么吃力了。
      可是你的帮忙屡屡让孩子尖叫愤怒,人家真的不需要哎……
      你想给的,人家不需要哎。

      写着写着,感觉自己那股子气又升上来了,嗯,来吧,Welcom~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0 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3219 总是忍不住去推一把,到底是肿么回事

      因为看到孩子推的吃力,所以自己心焦、难受、不舒服。
      手上去推一把,自己的心焦、难受、不舒服就缓解了。

      我以前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儿子玩水果切切切,我就是忍不住要上手帮他弄,他屡屡尖叫表示不需要,我还是忍不住要屡屡上手。
      因为如果不上手,我就心难受~

      大人为孩子做的许多事,其实都是为了缓解自己。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0 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10-30 06:00 编辑

3220 被自己的语言惊倒,家人彼此不同的价值观

      我们中午打包回来的锅包肉,晚上吃完只剩了一块,老公刚扔完,儿子就吵吵要锅包肉。(儿子不太爱吃肉,但是他很喜欢锅包肉,酸甜味。)
      老公无奈地对儿子说:没有了!
      我有点儿发泄式地叨咕:你爸干别的不行,就是倒剩菜厉害!
      话一落地,就被自己惊到了。
      这个句型,完全是我爸的,我用起来,也轻车熟路嘛!
      可能我说的还是有些轻松、有些笑容。
      所以老公看起来也没有什么大的意见和反应。

      反思反思,自己的语言啊,搞不好,就家庭里一场纷争。

      之所以叨咕的那句话,看似简单的叨咕,其实是我过去积攒了一些怨气,以这样的形式发出来。

      这背后,是对于剩菜,我和老公截然不同的价值观。
      我家小时候,剩菜要么吃掉,要么留到下一顿,一顿吃不了,再留一顿……
      婆婆家,剩菜顶多只留一顿,一顿消灭不干净,就扔。

      我还记得我大概高中的时候和我妈去我姑姑家。
      吃完饭,我姑把这顿吃剩的鸡脖子鸡头鸡肋骨都倒扔了,我妈活活又都给拣出来了,并批评我姑严重浪费。
      姑嫂免不了一顿争执,最后还是我姑妥协了,哈哈。

      一个家庭的和谐,真的不是简单几个理念就能说和谐就和谐的,中间涉及非常琐碎的鸡毛蒜皮。

      常年待在A区,就会对-A区的东西看不惯,A和-A应该展开对话,彼此交流包容。
      可以A,也可以-A。
      了解自己的价值观,了解家人的价值观,包容彼此不同的价值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0 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3221 关系大于教育——摘自微博

吾子辣妈:小吾睡觉前总是找各种借口理由拖延洗澡时间,周五晚我和他共同完成了一幅画,那天晚上喊他洗澡睡觉,一点都没费口舌,很快就实施了,反省了一下,可能共同画画是一种高质量的陪伴,让孩子做事变得积极。同时反映了我这段时间陪伴孩子言行的浮躁已经有多严重了@王人平 王老师怎么看?

王人平:是的,陪孩子时一心一意,才能让孩子感受到他在你心中真的重要。你尊重他、爱他,你的话才会被他尊重、信赖。孩子的逻辑是:我爱,因为我被爱。我尊重,因为我被尊重。而有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和情感交流,也就可以“行不言之教”了。当然,这不该成为技巧和方法,而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状态。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0 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3222 拒绝

       昨天一早,QQ妈来电话,QQ邀请儿子上山喂兔子去。
       我问儿子:QQ找你喂兔子,你去不去?
       儿子:不去!
       我对QQ妈说:他不去。
       昨天一天没见面。

       有时候,社交需求、人际交往的需求都是大人心里的,孩子并没那么强烈。
       很好的一点是,我们两家现在都比较自在,拒绝、被拒绝,都很自在。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0 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3223 喂兔子,喂荷兰猪,喂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三七养生加入

x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0 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3224 男孩与感受(《游戏力》P142)

      一次,我收听国家公共电台的一个专访,受访的喷气车队队长刚刚以1200公里的时速打破了陆地速度的纪录。在谈完有关的技术问题后,主持人问道:“你们的情绪起到什么作用?”队长说:“我们努力把情绪排除在外。情绪是非常危险的。”我忍不住笑了出来,这个家伙把车开到了1200公里的时速,然后竟然说情绪是危险的。
  男孩(和男人)会由于表达情绪而惹上麻烦,也会因为不要表达情绪而惹上麻烦。男孩会因为哭泣而被嘲笑,但当他们用打人或摔碎东西来取代哭泣时,又会遭到谴责。研究者在一个幼儿园中观察了全部的哭泣过程,惊讶地发现男孩和女孩哭泣的次数并没有差别。其他孩子通常不理会那个哭泣的孩子,但是老师会来处理,而老师的处理通常是:女孩大多会被安慰,男孩则更多受到责备。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0 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3225 在球赛结束后努力对抗情绪的程度,与赛场上所花费的体力不相上下(《游戏力》P142)

      如果你因为有情绪而被处罚,又因为表达了情绪而受到更大的处罚,那么就很难从伤痛中恢复,因为你没有机会清除伤痛。有一次从电视上看到一个运动节目的片段。当一支队伍胜利时,队里的男人用拥抱和击掌来一起分享喜悦;而当他们输的时候,每个人却独自安静地坐着。摄影机贪婪地想要捕捉哭泣的镜头。为什么他们要独自伤心呢?他们在赢的时候不是与队友紧密联结了吗?原因在于,如果他们分享失败的痛苦,那么他们可能就得哭。失败的痛苦加上来自朋友的亲密和安慰,会使他们再也无法自控着不哭,因为分享痛苦的效果就是释放情绪。但是,他们就是不能哭。你可以看到他们脸上扭曲的痛苦,在球赛结束后努力对抗情绪的程度,与赛场上所花费的体力不相上下。
  我常从父母那里听到这类运动英雄式的男孩事迹。一位母亲告诉我她九岁儿子的事。老师告诉她孩子在学校过得不太好,但孩子拒绝接受安慰,也不愿意提及。妈妈问他:“你是不是担心如果谈起这件事,或者如果老师抱你,你就会哭出来呢?”他点头,一滴眼泪同时从脸颊滑落。而有些男孩压抑的程度更甚于此,他们无论如何都不愿表现出任何的痛楚或哀伤。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0 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3226 我发明一个“指定尖叫者”的游戏,可以帮助那些即便受伤也要强忍的孩子(《游戏力》P143)

      我发明一个“指定尖叫者”的游戏,可以帮助那些即便受伤也要强忍的孩子。莱斯是一个很爱运动的七岁男孩,我们玩的都是球类运动。他的脚受伤了,但他立刻站起来继续,从他跛脚的姿势和紧咬的双唇,我知道他还在痛,可是他极力否认。我开始跳上跳下,假装我的脚很痛。他问我在干么?我解释说这就像棒球里的指定击球者一样,我现在是他的“指定尖叫者”来帮他尖叫。他笑了起来,我用一只脚跳来眺去,像个傻瓜一样。然后他说他想要让他的脚休息一下再玩。这可是个很大的进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0 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3227 因为这是唯一的拐弯抹角的发泄方式(《游戏力》P143)

      我有一次问两个六岁的孩子,怎样才会在一年级的班上受欢迎。男孩回答说:“要会玩飞弹游戏。”而女孩说:“要对别人好。”男孩不能哭泣,并不表示女孩就可以自由表达所有的情绪。女孩被鼓励要听话,对别人好。这样一来,有几种关键的情绪就被列入社会不接纳的范畴,其中之一是愤怒。难怪有些女人变得“阴险毒辣”,因为这是唯一的拐弯抹角的发泄方式。
发表于 2012-10-30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3228忍不住手痒
看了楼主的我也想说两句
前天晚上因为老公的身体问题跟他吵了两句,导致虚火上升(不知道这样说对不对),昨天牙龈开始痛,晚上更加历害,一晚痛得没睡好,哎..........
他殊不知我是为他好啊,不过我的态度需要改变
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努力做到心怡静吧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0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72# 心怡静

看到你回复的第一行,先错愕了一下,然后一个人爆笑。
管它虚火实火,先允许自己火吧,咱都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不火不现实
赞成你的反思“我的态度需要改变”,火是咱自己的事儿,如果真要解决问题沟通问题,带着这把火,可能行不通~
3228编号留给你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0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3229 生命中的关系

张德芬:有些亲密关系是业力关系,对方扮演黑天使的角色,用痛苦的方式让你学习课题。有些伴侣是疗愈关系,对方可以让你在一个比较理性、温和,具有安全感的环境下,疗愈你内在的一些创伤。这两种都可以说是灵魂伴侣啊!摘自2012新版《遇见未知的自己》

敏敏1976:亲子关系亦是这样。有的父母和孩子互为黑天使,彼此在纠结对抗中磕绊前行。有的父母和孩子互为白天使,双方在温暖的爱里结伴成长。其实放眼望去所有的关系都是这样的。有的人是你生命中温暖的过客,有的人有意或无意揭开了你静待疗愈的伤疤。他们,都是来渡你的。一切都只为指引你关照好自己。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0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3230 摘自微博

小巫weewitch: 和大连的朋友们吃饭时讨论这个话题,大家也说有时候受虐儿童忍气吞声与其家长养育手段不无干系

王人平:有关孩子被欺负的问题,曾从多个角度回复过,今天我只想再问几句:当孩子争辩时你训他没规矩;坚持己见时你批评他任性;好奇探索时你指责他破坏;当你习惯了用否定来打击孩子的自信;用打骂来摧毁孩子的安全感;用听话、服从来定义好孩子,你有什么理由要求一个在家被你欺负惯了的孩子在外不受欺负?我们有什么理由要求一个在家被我们打骂惯了,已经缺乏了独立思考和反抗精神,只知道被动听话的孩子,在面对幼儿园老师的虐待时懂得去保护自我,去抗争,去及时和我们沟通?想让孩子在外面表现出自信、自尊、自强,在家里父母要先给孩子信任、尊重和力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5-4-26 15:34 , Processed in 0.02861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