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查儿

辞职在家陪伴孩子读经的日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6-5 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年4月29日  星期五 阴有雨 皮皮两岁九个月零二十天

孩子的内心世界

早上皮皮揉着惺忪的眼睛独自走出了房间,然后躺在沙发上,我从电脑旁起身走过去安抚着皮皮宝贝:“皮皮早上好!”皮皮半睁着眼应声说:“妈妈早上好,爸爸早上好,皮皮早上好,全家早上好,读书早上好!”呵呵,今天的问候语真多啊,还多了一个“全家早上好,读书早上好!”     

上午和皮皮一起去超市买菜,我在菜架上挑青椒,皮皮在边上站着,一会对我说:“妈妈,你看,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顺着小家伙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只见超市上方有一排排的 “王老吉”广告宣传单正随风摇曳多姿着,呵呵,这小家伙还会用古诗喻物了呢,孩子的心里总是有一片绚烂的天空。梵高是举世闻名的大画家,他对于孩子也总是怀着敬畏之心,因为即使是他也无法模仿出孩子的画,那是一个永远无法令大人想像与共知的世界。

记得清明节的时候去登莲花山,回来的路途中经过新洲河,桥头那里有正在喷着水的小瀑布,舒缓的浪花轻柔的飘散下来,少了庐山瀑布一泻千里的大气。经过上山又下山的皮皮有点累了,要我抱着,远远听见小瀑布的声音,问皮皮:“那是什么呀?”“在抽烟~~”我本以为皮皮会说那是瀑布。我仔细的端详了一下这“炊烟袅袅”,确实是有那么点烟雾缭绕的感觉,“是谁在抽烟呀?”“爸爸!”“抽烟是好习惯吗?”“不好!”。。。平时皮皮见过爸爸偶尔在阳台抽烟,皮皮爸会把阳台的门紧紧拉上,此时皮皮也总是会隔着玻璃门拍打着:“爸爸,不要抽烟!”多数时候,爸爸会尴尬的灭掉甚至刚点燃的香烟,继而走出来陪皮皮玩。
 楼主| 发表于 2011-6-5 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生活中这样的细节挺多的,惊诧于孩子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及这份朴素的纯真,而事实上只是我们随着年龄的长大,漂泊在世俗的现实里,逐渐丧失了这份童心,天生性灵也逐渐消逝。

老子一生在提倡“复归于婴儿”,这是老子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甚至于可以说是老子的核心思想。这不是外表的模拟,而是提出一种内心修养的要求,当我们自然,天真,质朴的时候,离婴儿般的生命性灵更近,离天道也就更近。在老子看来,婴儿般的纯真、质朴就是自然的风范,就是真正的德。

生活中,自以为智慧的大人们要多向孩子们学习,天真无邪的儿童才是成年人的道德伦理老师;在家有儿女初长成的时期,怀着一份对孩子的敬畏之心,多多了解儿童的心理及生理特点,思想的交融,才能上下交而其志同也,通畅则和,和则万事兴。当生活剪不断,理还乱的时候,不妨问一问自己:“能婴儿乎?”
 楼主| 发表于 2011-6-5 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两件事不能等

最近把之前逛街时看到优惠实在而买回的衣服翻出来给皮皮穿,发现有的竟是小了一码,或者是刚刚好,而去年奶奶在老家订做寄过来的衣服,特别是裤子,明显短了一大截,让我想起电视里面“伊莉成长快乐牛奶”的广告画面~~~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成长着,不论是身体还是心智。也想起妈妈曾经对我们说的话:“小时候总是盼望着你们兄妹快点长大,现在你们长大了,我们也老了。”没有结婚,没有孩子之前,似懂非懂,生活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如今为人妻,为人母,才慢慢有了这份艰辛的体会,犹记得这样一段话:“孩子在十岁以前是对父母的崇拜期,10岁-20岁是对父母的轻视期,20-30岁是对父母的理解期,30-40岁是对父母的深爱期,50岁以后才真正理解父母。”回头想想真是这么一个过程,我们现在正在从理解期迈向深爱期。

人生有两件事情不能耽误:一是孝敬父母,一是教育孩子。我们现在正是处在这样的角色之中,上有父母下有孩子,深感责任重大啊。当《孝经》的诵读过了百遍,最近又听到众多梁老师精彩纷呈的《孝经》分享课,“孝”在心里的概念又重新过滤沉淀了一遍。孝是承天而来的道,其表现就是外在自然流露出来的德行,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并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不禁重新检阅一下自己对父母的孝心,深感惭愧,做得太少。其实父母要求的不多,只希望我们有空时常回家看看。这就是为人父母的心情,可怜天下父母心!

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首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曲,经典的旋律,平实的语言,道出了天下父母最真挚的心声!再次倾听,仍是阵阵温馨。

常回家看看

找点儿空闲,找点儿时间,

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

带上笑容,带上祝愿,

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

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

爸爸张罗了一桌好菜。

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

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

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

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

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

一辈子总操心就盼个平平安安。
发表于 2011-6-5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中,自以为智慧的大人们要多向孩子们学习,天真无邪的儿童才是成年人的道德伦理老师;在家有儿女初长成的时期,怀着一份对孩子的敬畏之心,多多了解儿童的心理及生理特点,思想的交融,才能上下交而其志同也,通畅则和,和则万事兴。查儿 发表于 2011-6-5 06:58


您的分享,让人感动……
发表于 2011-6-5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菜架上挑青椒,皮皮在边上站着,一会对我说:“妈妈,你看,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顺着小家伙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只见超市上方有一排排的 “王老吉”广告宣传单正随风摇曳多姿着,”
-------------孩子的感觉真好~!
 楼主| 发表于 2011-6-13 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与大家分享这个表面看似深意的话题,并不是我有多少育儿知识或理念让大家可以学习,相反,是抱着学习的态度与大家一起剖析自己浅薄的所思所想。不当之处,请多多包涵,欢迎大家的指正与批评!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经典教育与爱和自由



前言

一,对孩子的定位:生而神灵。

二,不教而教。

三,规则内的自由。

四,俯仰天地,天人合一。

五,中西文化差异对教育定位影响。

六,专家对中国传统教育的看法。

前言

最初带孩子遇到困惑时,在“爱和自由”的理念中找到了自己的欣喜,更在《发现母亲》中明白了自身的责任和真正的教育对象:教育的起点和终点都是父母自我教育的过程,而育心经典则更坚定的明确了我努力的方向。

我曾经一度浅薄而单纯的认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相通的,仅仅是因为我觉得不管是西方的“爱和自由”还是中国的《易经》思维教育,都是要掌握孩子成长的心理特点,再灌溉爱和自由,蒙以养正,只是看我们如何把握“度”的问题。

而随着学习与实践的不断深入,对于《易经》在教育层面慢慢有了新的体会,可以说是一份“爱在心口难开”的凌乱思绪,细细品味,在“爱和自由”的理念中,逐渐发现了越来越多经典教育的影子。不论是教育理念还是教育目标,亦或是生命与自然的态度,都若隐若现的昭示着我们民族文化的足迹。
 楼主| 发表于 2011-6-13 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对孩子的定位:生而神灵。

在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双重理念碰撞之下,“爱和自由”已成为很多年轻妈妈的主流教育思想,传统教育被束之高阁。“爱和自由”来源于意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的育儿理念,孙瑞雪老师在《爱和自由》这本书中进行了详尽的诠释,这份育儿理念强调的是:儿童内部潜在的能力,教育必须遵循儿童“自然发展和自然表现的法则”,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天性”。。。

蒙特梭利代表性的话语:“我们要做孩子精神上的仆人而不是主人。”由此看出蒙特梭利理念对于孩子怀着非常敬畏的心态,孩子是自己的主导,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大师,这份理念的目标在于要提高的是人的基本素质,人的基本品格。

蒙特梭利对儿童的敬畏之心,在我们五千年传承的经典中早已表明,《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开篇写到: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读经的妈妈们都不陌生哈,我们每个孩子都是生而神灵,秉承天地之气而来,有着美好的生命状态,有着蓬勃的生机。老子一生都在提倡“复归于婴儿”的思想,因为这看似柔弱却最有潜能的心态是最合于“道”的人生境界。
 楼主| 发表于 2011-6-13 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不教而“教”。

“爱和自由”中说孩子不需要“教”,这也许给妈妈们一个很大的误解,这个“教”是不必过多的说教,“爱和自由”强调的是“概念”与“事物”的配对。这也就是“止”吧,大学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整个教育的过程,三分的点悟,七分的等待,要学会适可而止,说出来的话要让孩子心有所动,孩子才会因为我们的语言而开窍。

所以这个不用“教”,其实并不是说可以什么都不“管”,如果真是什么都不管的话,就如同农民对地里生长的秧苗遭遇了大量的杂草而任其自生自灭一样,那是种不出好庄稼来。“爱和自由”主张我们要和孩子一起享受探索和“学”的过程,并为孩子的“学”准备一个自由、宽松、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环境,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根据孩子那个阶段的兴趣创设环境,简单的说,就是让孩子在适合的时间做适合的事,这个适合就是以孩子的兴趣为标准。
 楼主| 发表于 2011-6-13 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生而神灵的儿童与生俱来最接近于“道”,最接近于生命本源,而经典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所启迪的智慧正是天地之道的延伸。而累积式教育法的精髓所在,即是充分利用儿童的心理学、生理学特点,遵守易经七日来复的天地循环原则,体现了老子的无为而为的思想。

在合适的时间做最合适的事情,即在“童蒙养正”的最佳时机,用累积法来读经典,用经典的智慧来滋养我们的孩子,为优美人格的形成奠定一生的基础,这不正是为他们提供了最好的外在条件吗?当我们看到读经典的孩子都爱读《易经》,这也不过是一种“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罢了。

《发现母亲》说:聪明的父母只需要做两件事,一是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二是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在儿童记忆力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语言、模仿、道德构建等的敏感期读经典,这是文化的熏陶,而不是知识的灌输。我们与孩子一起每天半小时读经典,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而且这全家读经更加亲密了亲子关系,在欢快和谐的氛围中更利于孩子的心智发育,在整个读经的过程中,我们一直主张的是强化自己,淡化孩子,用父母的言传身教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
 楼主| 发表于 2011-6-20 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规则内的自由。

相信很多年轻的妈妈像我一样,刚接触“爱和自由”,都有种如获至宝的感觉,遥望渐行渐远的传统教育,懵懂无知的我们都怀着一份美好的心愿要给孩子“爱和自由”的成长,真正的爱是不过于宠爱,什么都顺着孩子,无条件无限制的满足孩子的要求,包括许多时候的无理要求,孩子是天生的外交家,很会看脸色,孩子自然也会“恃宠而骄”。自由也是有边界的,只要孩子的行为不伤害自己、不破坏环境、不妨碍他人,可以视作合理要求,“爱和自由”的度是需要我们要明见于心的。正所谓《孙子兵法》云: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我们的心里一定要有杆称,若把握不好这个“度”,不然孩子不是没有定性的“猴子”,就是任性无理。

而《易经》这部一直披着神秘色彩的源头著作,人称“人更三圣,世历三古。”迄今已有九千年的历史,蕴含无穷的人生智慧,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其实讲的就是阴阳思维,而最早的《易经》更注重中庸之道,过犹不及,也是在说处理事情一个“度”的把握。这个“度”很有深意,“中国”就蕴含着中庸之道,意味着国家和谐,治家之道“家和万事兴”,中国向来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之用,和为贵。”在深圳大运会即将到来之际,在深圳公交站台,所到之处,均可见宣传栏挂着这样标语的背景画,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也寄托了我们五千年文化的深意。
 楼主| 发表于 2011-6-20 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易经》六十四卦,乾坤两卦是大卦,讲的是天地之道延伸到人道,人类的生生不息需要男女的共同维系,乾的自强不息,坤的厚德载物,在当今本末倒置的社会现状进行学习,无疑给我们错乱的人生定位敲响了一道警钟!

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作为坤道,不管其品性多么优秀,也要注意含之,含不是不表现,而是其表现掌握在一个度内,不越乾道。曾仕强教授在《现代女性的价值与使命》讲座中说:“男人有男人的气概,女人要有女人的阴柔,而生小孩,养小孩子是女性的天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学校,而在家庭教育的角色中,从来都是母亲演主角,父亲演配角。又如《易经》家人卦: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在育心群里大家明显感觉到了,主动陪着孩子读经的绝大部分是妈妈,若妈妈不起到相夫教子作用,小家不幸福,大家的和谐将是美丽的泡影。

赖老师不仅时常在育心群里教导我们要掌握适度的原则,随时随地随人。而且这个“度”在137累积法也有很好的体现,“137”每天半小时读经很轻松,也是可以灵活变化的,根据孩子的年龄与状态可以适时调整,但最高不要超过“777”,这是遵守天地的运行之道。所以读经过程中要“进道若退”,并不是数量越多越好。
 楼主| 发表于 2011-6-21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俯仰天地,天人合一。

“爱和自由”的理念中,很在意生命与自然的互动与亲近,孙瑞雪说:“孩子天然地就和生命有连接,他们容易发现生命,容易跟随生命,并进入到生命中,发现生命的至爱、至善、至美、至真。而沙和水是大自然赐予孩子最好的礼物,任何一种人为的玩具都无法与大自然的赐予相媲美。”

而几千年前的圣贤们早已告诉我们:从最早的伏羲氏“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创造出《易经》的先天八卦。再到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都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赖以生存与不可分割。

还有《易经》的八卦图,上过早课的同学们都很熟悉,“卦者挂也。” 卦就是挂起来的现象,生活无处不是象,承香老师的《看树篇》给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从树根到从树冠,延伸到教育的本末,形象而生动,在家庭教育中,孩子是父母的复制版,父母是要根,孩子是冠,只有根深了,把根养好了,才会枝繁叶茂,繁花簇景,硕果累累。当遇到孩子不喜欢读经时,我们要反求诸已,我们为自己读,读到愉悦,孩子也就会为自己读。这就是经典在生活中给我们的智慧,《易经》真可谓百姓日用而不知矣。
 楼主| 发表于 2011-6-21 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们,亲近自然变成了一种奢望,幼儿园除了玩具就是各种绘本图书,离孩子的本性需要越来越远。而经典教育,可以教孩子体味易经的卦象,观察自然中的事物,这点要象承香老师学习;观察我们人文的精神和文明的载体,比如北京西妈的天坛游,就是带领孩子进行的一次人文之旅。我们用这种眼光来教育孩子,将来孩子的天地会更为高远,辽阔。我们渴望给孩子最自然的状态,也许这样的幼儿园是我们期望的吧。设想一下育心幼儿园:

一、没什么玩具,可以玩泥巴,砂石,树叶,可以去野外看花草树木,用眼睛、触觉还有照相机记录春夏秋冬,寒来暑来中自然的变化;

二、没什么图书,只有几部经典,易经,诗经,黄帝内经等,用经典指导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育儿,我们的精神,

三,经常练练地龙功,烧烤是打死都不会提供的,

四、孩子是不是最快乐,只有天知道,

    不过有一要,也许小时候偶尔不快乐,但是我们最大限度保证他长大快乐,当事业成功,健康,智慧过人,满足于生活中的一切,热爱社会,热爱生活,乐于奉献,积极进取。
 楼主| 发表于 2011-6-24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中西文化差异对教育定位影响。

犹记得邹老师在早起分享《黄帝内经》课程时,这样说:“中国的文化是含蓄的,而西方的文化是张扬的。为什么中国的文化会是含蓄?因为,我们的祖先创造出的这些文化就是符合人身脏腑的天真本性。人的脏腑天性就是含蓄,而不是外扬,识得涵养生机。所以中华文化才如此长久,如此的有生命力,就是因为是符合天道。含着,慢慢散发,用的时候发,不用之时不发。用之时,自强不息;含之时,厚德载物。”

赖老师曾经说:“读经典,读易经,既有自强,也有包容,安身立命,端赖乎兹,强者抑之,弱者强之,是天之道也。西方文化,只懂强者愈强,不知终有一天,弱也胜强的道理,所以必为其所害,害人者,终害己,父母不能有效的掌控自己的孩子,就是教育的失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4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人的肠胃是适合豆浆包子,非要喝牛奶吃面包,必定会引起消化不良,近几年的牛奶事件,更是让我们诚惶诚恐。文化的滋养亦是如此,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让我们对于“爱和自由”只能是补充,而不是主流。记得晏子使楚中有这样一段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如果把经典教育比作根,注重内心的养正;那么“爱和自由”更注重生活中细节,教育的细节,只能纳为“术”的层面,浮躁的社会做任何事情都是水湿地皮,来不及过滤沉淀,信奉的是拿来主义,眼见为实,在实施经典的过程中,我们授之以渔也授之以鱼,但发现大部分人兴趣点还是在鱼上。特别是《易经》,《道德经》这类高深的经典,讲的是原理而不是具体解决的方法的时候,很多人难以理解。其实只要知道了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掌握了一定的教育理论,原理通过实践就能慢慢内化而变成自己的教育行为,知道万变不离其宗,面对任何问题都有能力解决,而简单的模仿永远学不到根本,因为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9-21 12:37 , Processed in 0.01978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