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aliliya

属于我自己的树洞贴,一个人的倾诉(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5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3159 情绪——张德芬最新微博

     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每次生气了又后悔责备自己不该生气,怎么办?很多人常常夹在情绪中间,在情绪面前不知该如何进退。面对情绪最重要的就是接纳它们,把它们当成小孩子来看待、安抚,这也是爱自己最好的方法,能跟自己所有情绪好好相处的人,是最幸福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5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3160 接纳,摘自http://www.innerspace.com.cn/d/showArticleDetail_1959

      我也在学习的过程中,这次10几天没上网,发现每天博客浏览量仍然很高,看访问记录有很多人在一些地方推荐我的博客,主要对象是抑郁症患者,我知道这里有很多痛苦的人在看着,有很多人给我信息,他们以为我现在好开心,好自信,好畅快…错了,我很痛苦,很难受,焦虑,抑郁,封闭,我的身体四处都痛,我的脐轮,心轮,吼轮,额轮,总是突然有一阵巨大的痛苦,都是阻塞的生命,我每天都做妖魔鬼怪的噩梦,我一点不想和人交流,唯一不同的是,我接纳了这些,我允许他们,好吧,痛就痛吧,好吧,难受就难受吧,好吧,不想交流就不交流吧,自卑就自卑吧,狂妄就狂妄吧,嫉妒就嫉妒吧,喜欢撒谎就喜欢撒谎吧…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5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3161 它们给了你某种保护(《对生命说是》P113)

       你可能在你生命中某个时期需要它们,于是把它们捡起了——当它们给了你某种保护。

       举例来说:

       悲观保护你免于失望。
       优柔寡断保护你免于承担后果,以及万一犯错而遭受批评的风险。
       完美主义保护你免于被批评。
       自视甚高甚至爱挖苦人,保护你免于被羞辱或感觉弱小。
       控制一切而绝不暴露脆弱,保护你免于被嘲笑和感觉无能。
       始终把自己弄得很忙碌,防止你感到内在的空虚,以及也许是孤独。
       讨好别人使你感觉到被需要,保护你免遭被拒绝的恐惧或无用感。
       保持严肃保护你免受嘲笑,或让别人更认真地聆听你。
       帮助他人,保护你免于发现自己也需要被拯救。等等。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5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3162 《对生命说是》第六章 对你的习惯和模式说“是”

       http://216.24.199.190/thread-67399-1-1.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5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3163 我和皮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三七养生加入

x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5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3164 我和皮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三七养生加入

x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5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10-26 09:17 编辑

3165 它们不是你的本质——摘自《对生命说是》第六章,http://216.24.199.190/thread-67399-1-1.html

      对自己承认,你一部分的无意识头脑连结着这个习惯,而且想保持它,尽管你的有意识头脑想去改变。
  然后承认是无意识的部分在尝试帮助你。友善地承认它,它是你的朋友不是敌人,它只是觉得这习惯能够帮助你。带着感恩的心,尊重地和它对话。问它,你想以这个习惯为我做些什么,或保护我什么?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5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3166 低素质

     回看下午的帖子,看到自己用了三个字:低素质。(原句:“有很多低素质的幼教”)
     心里不舒服。
     觉得这三个字儿有些人身攻击,有点儿不安和羞愧。

     如果换个说法,该怎么说呢?
     一群缺爱、给不出爱的孩子?
发表于 2012-10-25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26# aliliya
呵呵,我最近看到攻击性,侵略性都比较敏感~
看到《儿童健康指南》里边也提到侵略性,”从幼儿园至小学低年级儿童天生倾向好动而活跃,以致时而有身体上的碰撞、推挤、或抢玩具等行为。这些我们所谓的侵略潜能或侵略性行为,其实不过是儿童在身体层次上尚未能完全驾驭自己的意志力,因此无法引导自己的身体朝向特定的行动控制。好动型和侵略性的潜能是相同的,侵略性只是没有适当引导的好动型,所以特别重要的,要让倾向无法安定的和倾向侵略性的儿童能经常有足够久的身体活动,从而引导他的潜能往好的方向发展。“
要不,来一起探讨下我家丫头的攻击行为?

她从22个月起上亲子课,出现拍打行为,之后无意识拿手鼓敲小哥哥的头以致人哭。
再后来愈演愈烈,只要出门看见身高相仿(四周岁以下吧)的小孩,她会迅速跑上前去拍打,那天一路遇到四个,她打了四个。
下手有轻有重,有时突然出手,直接照人头或脸拍下去。有时只是插肩而过,她也会迅速出手打人。
当她人拿了她的东西,她索要无果时她也有打人冲动。
在她沮丧时,生气时,甚而好好的时候,她会举起双手拍打自己头部。
也有过几次,无意识地或者生气时有意识地打过我。 (她很喜欢和读小学或者大班那等年纪的孩子玩,哥哥姐姐叫的很亲热,回家了还惦记着,挖沙的时候,她喜欢的哥哥姐姐拿她的任何东西她一点意见没有,同龄的孩子一拿,她眼尖得很,立马就喊了”我的,我的“。。。)  
说实话,这个真的很困扰我。今天出门,她手上拿着些桂花正在看,走来个小男孩和他爷爷奶奶牵着手的,她看见小男孩的同时放下了桂花,那时的我立马冲到她面前,我想,旁人看到肯定觉得特别奇怪。。。冲过去后我的心还在砰砰跳着。。。

她为什么专打同龄孩子?(在她最初打人时,我感觉很忧虑,之后一直反复地告诉她打人不对,打人不好,春天是好孩子,春天不打人。难道这强化了她打人的念头?我感觉这些话她都会背了,可是一点用没有,因为现在的状况就是,我们简直不能遇到同龄孩子。)
请原谅,跑你这说了一大通,我真的很需要帮助~快帮帮我吧~(目前我的作法是,出门在外就保持警惕,只要有同龄孩子在场,一定保持她在我伸手就能拉住的位置,天啊,关于这个问题,我真焦虑。)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5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64# 春天天

“之后一直反复地告诉她打人不对,打人不好,春天是好孩子,春天不打人。难道这强化了她打人的念头?”

我觉得你的这个反思很对头哦。
这个好像是吸引力法则,“不”被忽略,“不”后面的内容会被强化的。
“不要打人”和“请你停下来”,会又不一样的效果哦!
或者其他正向引导,比如,“如果想打招呼,你可以轻轻地摸”
给孩子一些正向行为的提示和示范

再有一个,看完之后,我很想和你分享这段,不知道是否有用
还是要修炼自己的内心状态,这么大的孩子,还是和妈妈处于情绪共生的状态(情绪上潜意识是和妈妈有连结的)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SRc2IzAc9Y/

06:23,当你看到小孩处在危险中时,你必须要去制止,去制止他。但不是我所观察到的大部分的父母所做的就是出自于恐惧的反应,小孩做了一些事,父母就马上反应,对他们尖叫:“你不可以再到那边!你听到了没有!?你不可以不可以再到那边!听到了没有?!”然后这小孩就精神受创了。那是个可怕的思想,那只是来自于父母的一部分恐惧的思想,所以那是由恐惧所激发的反应。但父母并不了解那个有力的思想,对小孩是如何的有伤害。被父母尖叫,愤怒会在小孩身上留下永久的疤痕。所以当你想要制止小孩的潜在危险行为时,你必须要绝对地临在,而且不是出自恐惧的反应,创造小孩的创伤,那几乎是和发生意外一样糟糕。临在,然后平稳地对他们解释:“你不可以....因为....”完全不一样的方式。
发表于 2012-10-26 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52# aliliya

这个, 我想也有深层原因. 我们这的幼儿园老师待遇也很低, 所以人员流动很大, 但是幼儿园的费用却很高. 幼教工资高的也有, 大多是私立小学附属的, 那一年的费用就只能富人能够承受了.
发表于 2012-10-26 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3166 低素质

     回看下午的帖子,看到自己用了三个字:低素质。(原句:“有很多低素质的幼教”)
      ...
aliliya 发表于 2012-10-25 22:41


大概是一群感觉比较迟钝的人. 记得我小时候欺负过比我小的小孩, 别人上我们家告状, 我爸妈气得要命, 我觉得没什么, 那个小孩就是讨厌. 现在有了孩子后不同了, 能体会到感情的另一个方面了, 感觉敏锐了一点, 看到有孩子受罪不管是谁家的心里都痛的不得了.感觉的这种迟钝, 有先天的, 也有后天的. 但是这么大了感觉迟钝不爱小孩也就罢了, 还不能在行为上约束自己, 应该是教养中出了的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6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10-26 12:05 编辑
回复  aliliya
这个, 我想也有深层原因. 我们这的幼儿园老师待遇也很低, 所以人员流动很大, 但是幼儿园的费用却很高. 幼教工资高的也有, 大多是私立小学附属的, 那一年的费用就只能富人能够承受了.燕果 发表于 2012-10-26 01:33


想起今年孙瑞雪广州园的涨价风波。
如果想改变儿童的生存环境,某个程度上也要改变幼师的生存环境,比如,稳定的收入,有质量的培训。
可是这些都是要花钱的,这些钱可能还要家长来负担。
也许有人认可这个教育,但的确无法承担这个费用。
可是办教育的也不是慈善机构,也不是大富豪的有大把银子可供无限投入,还是要考虑收支平衡的。
办学有办学的难处,家长有家长的难处……
虽然涨价过程可能欠妥,但是仍然是支持孙园涨价,来改善幼教的生存环境。

我想背后仍是:儿童,值得这样对待,儿童,值得拥有这些。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6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概是一群感觉比较迟钝的人. 记得我小时候欺负过比我小的小孩, 别人上我们家告状, 我爸妈气得要命, 我觉 ...
燕果 发表于 2012-10-26 01:40


你说的对,感觉迟钝。
和自己感觉隔离了的人。
也就是《不要用爱控制我》里提到的学术名词儿:人格分裂。
他们和自己的感觉分裂了,自然也就和他人的感觉分裂了,对自己的痛苦没有感觉,对他人的痛苦亦没有感觉。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6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3167 不把自己当人,又如何把别人当人      

      虐童事件中更让人警醒的是,这位幼教是如何培养出来的
      估计上街采访这个问题,也许听到的又是那老一套:惯的!溺爱的!
      溺爱当然是有可能的。
      不过我相信最核心的仍是:成长的过程中,这个人,和自己的感觉分离了。
      不可以痛,不可以难过,不可以悲伤,不可以生气,不可以不好意思……
      当一个人不可以去感觉自己,又如何能去感觉他人。

      不把自己当人,又如何把别人当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5-4-27 05:00 , Processed in 0.02806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