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aliliya

属于我自己的树洞贴,一个人的倾诉(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7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10-17 20:10 编辑

3043 摘自敏敏1976的微博

昨天宜萱问我“妈妈,你喜欢上班吗?”我说“喜欢”。我很清楚丫头想问什么,因为我曾经跟她说小孩的工作是上学。这一个月来她对自己的“工作”从恐惧厌恶到慢慢接受,内心一定经历了很多挣扎。她想试探一下大人是否喜欢上班,这个时候父母坚定表达对工作的热爱也是对孩子的激励。

有多少亲子关系,正在被琴所伤?女儿练琴一年半,我的心境也跟着纠结起伏。这真的是一条很难得的同修之路:孩子修持恒心,并慢慢学会用音乐架起与内心沟通的桥梁。父母修持耐心,并逐渐放下焦虑不再苛求结果。音乐是一种心灵的语言,不是一门炫耀的技术。我终于放下期待,远远听着、感受着。

关注孩子学习和培养他的独立学习能力这两者并不矛盾。我也同样不认同老师明示排名的做法。但如果我无法改变这个事实,我会转而存异求同:减少孩子对排名的焦虑;把压力转化成动力。父母怎样看待排名、怎样对待压力决定了我们对这件事的态度与选择。

既来之,则安之。否则,去之。每个决定都是我们权衡再三所作的选择,都是此时此境最好的选择。既然选择传统学校,就意味着我们必须面对传统教育的种种挑战。家长的纠结一定会传递给孩子,让孩子在无所适从中损耗成长的能量。与其这样不如接纳现状,创造兼容环境,去支持孩子达到他们想要的目标。

我们太夸大传统教育的负面影响了,学校教育没有能力毁掉一个孩子。我始终认为家庭教育是决定性的。父母有责任探索适于孩子、兼容传统的家庭教育环境。所谓兼容,首先要尊重游戏规则,帮助孩子达到他期望的程度。比如我女儿很在乎分数,我就不会可劲儿劝她80分万岁,虽然我是这么想的。。。

经常饭做好了还得催着丫头收拾桌子,被催的、催人的都不胜其烦。今天我告诉宜萱:“书本收好后去厨房端菜、盛饭,准备好了就叫妈妈吃饭”。过一会儿我在书房大喊“怎么还没好呀!饿死我了!”丫头屁颠屁颠一会拿筷子,一会摆凳子。我还故意磨蹭了会儿,甚至想着要是丫头催催我就更好了。。。

我们都明白有时候“无为胜有为”,但事到临头往往会无意识地“用力过多”。力量冗余,必然会招来自损并累及他人。为,常常会带着对结果的期望。一旦对方无法配合那个结果发生,这人便起嗔怨之心。很多怨妇、怨母就是这样炼成的。亲子教育中的“无为”有两层含义:1、不越界而为。2、不强求结果。

前天宜萱和同学们玩游戏因为误会和天乐扭打起来,丫头伤心地哭了。其他几个孩子议论:“多大点事啊!至于的嘛!有什么好哭的呀!以后不跟宜萱玩了!”我温和坚定地保护着丫头不被这样的话语伤害,每件让人伤心的事都不是小事。我相信孩子们并不是故意的,他们从父母那里学会了这样的语言。

反观成年人的争吵也大多起因于“小事”,你会真的因为爱人没洗碗伤心欲绝吗?可这些小事却最终触动了我们的情绪按钮,我们觉得不公平、受委屈、被否定、被拒绝。如果这时有和事佬冒出一句“多大点事至于嘛!”你会不会很想一脚把这人踹开?亲子关系里我们常犯这样的错误:已所不欲,却施于孩子。

当时我来不及考虑别的家长感受,说:“宜萱很伤心。她不是因为少玩了一次积木,而是误会大家没有遵守游戏规则,她觉得不公平。你现在可以决定不跟她玩,等你想跟她玩的时候再一起玩”。看起来就我和天乐妈很“事儿”,反反复复和两个孩子沟通。很多当事父母会选择和稀泥,简单“有效”。

当一个人不再恐惧和自己相处时,他就不会再依赖同类的陪伴。“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通向智慧之路有三个必经阶段:一、合群期 崇敬、顺从、仿效比自己强的人。二、沙漠期 束缚最牢固的时候。崇敬之心破碎,自由精神茁壮生长,重估一切价值。三、创造期 在否定的基础上重新进行肯定,但这肯定不是出于某个权威,而仅仅是出于自己,我就是命运——尼采。

驱策我们做一件事情不是出于爱(动力)便是出于恐惧(压力),可悲的是我们往往被恐惧裹挟着(拼命工作不然没钱没地位)。这样的焦虑当然也渗透到育儿中:上辅导班是为了不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上、学习不好就考不上好大学过不上好生活。我们都忘了:动力越大越能轻松前进,压力越大摩擦力损耗就越大。。。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7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3044 总是不完美

     今天下午带儿子出去玩,遇到两个家长,一个是爷爷,另一个是妈妈。
     爷爷对我说:我这孩子,太皮了……
     妈妈和我说:我这孩子,太老实了……
     其实这两句话,早已是耳熟能详了。

     总是不完美,问题可不在孩子那里呀。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7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10-17 21:18 编辑

3045 新衬衣,没那么严重的

      下午儿子要求坐大巴车,坐了几站地下车,正好有外贸店,逛了逛。
      童装,有款衬衣,两个颜色,儿子挑了绿色,美美地穿上,付款。
      回来路上碰到一个妈妈朋友,儿子走到朋友身边,扯着自己的衬衣给人家看,哈哈。
      睡觉前,儿子要求穿着衬衣睡觉,我提出异议,两个理由——
      1、衬衣还没下水洗。2、衬衣虽然蛮柔软,但是有领子,睡觉多不舒服。
      儿子坚持要穿衬衣睡。
      OK!穿衬衣睡就穿衬衣睡!
      关于自己的两点担心,掏出那句咒语自我安慰了一下:没那么严重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7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3046 无需更多

     《进入临在的引导 埃克哈特》,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gH91mjznkRQ/
      02:35,此时此刻就好,无需等到下一刻,无需更多的信息到来。此刻你就可以变得临在、警觉、宁静,可以让意识进入当下。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7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3047 摘自《如何教导你的小孩》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SRc2IzAc9Y/

      06:23,当你看到小孩处在危险中时,你必须要去制止,去制止他。但不是我所观察到的大部分的父母所做的就是出自于恐惧的反应,小孩做了一些事,父母就马上反应,对他们尖叫:“你不可以再到那边!你听到了没有!?你不可以不可以再到那边!听到了没有?!”然后这小孩就精神受创了。那是个可怕的思想,那只是来自于父母的一部分恐惧的思想,所以那是由恐惧所激发的反应。但父母并不了解那个有力的思想,对小孩是如何的有伤害。被父母尖叫,愤怒会在小孩身上留下永久的疤痕。所以当你想要制止小孩的潜在危险行为时,你必须要绝对地临在,而且不是出自恐惧的反应,创造小孩的创伤,那几乎是和发生意外一样糟糕。临在,然后平稳地对他们解释:“你不可以....因为....”完全不一样的方式。



      曾经在读书会上讨论过这个问题,很多“善事”,都充满了负能量,因为,源于恐惧。
      寻版之前的帖子里也提到过这事儿,《零食、游戏、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环境问题、的背后》
      http://216.24.199.190/viewthread.php?tid=63985&highlight=%2B%E5%AF%BB%E6%89%BE%E4%B8%AD%E5%8C%BB



      重要的不是做什么,而是如何做……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7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3048 摘自楼上寻版的帖子

      我不是说,这些事情不是问题,他们是问题。是需要不同意,是需要说不,是需要解决。但是,世界很有意思,重要的不是你做什么事情,而是你做事情的心态更为重要。如果你是基于恐惧的心理而行动,那并不会使得事情好一些,只会使得事情变本加厉,这个世界会变得更为污浊。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7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3049 Heaven’s Door

     《Heaven’s Door》,我也喜欢,埃克哈特挑的音乐真心不错哦。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7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3050 反思我自己

      面对很多家长对待孩子的方式,我常常是有很多愤怒和恐惧,并基于此,采取行动。
      助人,真的需要功力和智慧,否则,帮倒忙。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7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3051 老公:你应该的!

      刚才儿子在床上翻身,是“有尿”的信号,老公看到,喊我进屋,我看着儿子睡得挺安稳,问了句:真翻身了吗?
      话音还没落地,儿子哗哗地尿床了。
      老公瞬间很怒,对我说:你这人就这样,我说是这么回事,你偏得说点儿别的……
      我:我知道你很生气,但我希望你就事论事,别乱给我贴标签。
      老公:你难道不是这种人吗?
      我:那你举出近几天还有那些例子?
      老公笑:忘了。
      接着他又笑着说:我不是生气,反正你是这样的人。
      我:你看,你又不承认情绪……总之,我希望咱俩就事论事,不喜欢你给我上纲上线、贴标签。你可以说,你不信任我,我很生气。
      老公笑:你上那么多课花那么多钱,你说得好做得好是应该的!
      哈哈,相视大笑,各忙各的去了。
发表于 2012-10-18 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10# aliliya

这对大人的临场应变能力要求极高.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8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10-18 15:27 编辑

回复 1915# 燕果

嗯,我觉得能力分两方面
一方面是有形的,可以看到的,比如,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另一方面就是无形的,人深层的内在状态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8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3052 超市,我们来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三七养生加入

x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8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3052 衬衣续

      昨天睡觉坚持要穿的新衬衣,白天穿了一天,刚才,又穿去睡觉了,也就是说,自打昨天穿上,还一直没脱下来……
      我,目前无压力。
      就是他如果这么坚持个十天八天的,我是不是得亚历山大啊?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8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3053 两个妈生的!

      孩子们在树下玩,我和QQ妈在稍远的椅子上坐着。
      过来一个人,端详两个孩子好一会儿,嘀咕:双胞胎?
      我老远回答:两个妈生的!都在这坐着呢~
      哈哈,大家都笑。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8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3054 摘自李尔纳微博

Your ego does not want you to wake up, because if you wake up it will no longer be in control of you.
你的幻我不想让你醒过来,因为如果你醒过来了,它就再也不能控制你了。

Judgment is more than an attempt to belittle you. It is an attempt to annihilate you. In truth the only one annihilated by judgment is the one judging.
评判不仅仅企图要贬低你。它企图要扼杀你。真相是,唯一被评判扼杀的是评判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5-4-28 06:46 , Processed in 0.02940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