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心在心里 于 2012-7-27 05:50 编辑
第六章 人格分裂及其后果(5) 如果我们被教育成怀疑自己,或是不相信自己的内心世界,那么就会忽视自己的内心感受。wWw.haosHudU.coM我们知觉迟钝:“这个伤口是怎么弄的?”或是感觉不灵:“我从来就不喜欢这个工作,为什么还要干?”或是无视直觉的提醒:“我应该知道不去那儿的。”可悲的是,那个恼火地向妻子要外套的杰克,就是这么走上自我分裂道路的。 追溯到上一代人,当杰克的父母还是孩子的时候,别人也常常对他们下定论。在杰克的妈妈简的童年时期,她受伤时的感觉与杰克是相同的——但她否定自己内心的感受,觉得自己做得不好。除非她表现得好一点(按照大人们对她的期望),不然没人会喜欢她。因此,成人之后简变得对自己很不自信。 简其实有可能最终对自我有一个深刻、清醒的认识,因为她相对于杰克有特殊的优势,她周围的文化环境不但鼓励她开发了自己的智能,而且还允许她发展理解和表达内心感受的能力,因此她并不需要放弃自己的知觉体验与直觉体验。理论上看,她可以保持自我。然而,一次严重的创伤削弱了这个优势。 杰克的爸爸迪克,学会了扭曲自我和自己的感受。他所在的文化环境在支持他开发智力的同时,激励他“坚强不屈”,使他忽视了自身的很多特质。他学会在自己的人生体验中拒绝认识自我。当然也学会了自我分裂。 他不可能对同事的不幸感到难过,男人不就是要竞争吗! 他也无法感受到杰克对他的需要,直觉是女人才有的东西! 他不会因为心疼就停止自己的行为,退缩难道不是一件很丢脸的事吗! 没有被逆向定义的孩子,真诚又充满爱心 当我们明白了自己的本性时,就了解并相信自己了,由此我们提高了自知能力,并保持与内心的沟通,像苏茜和那个把书粘贴好的女士一样,有了辨认和反抗控制行为的能力。 与杰克的经历相对照,让我们想想一个没有被逆向定义的孩子,大人们没有从外到内地给他下定论。他根据自己的体验来定义自我。他的体验是真实的,并以真实的面目清晰地表现出来,因此他能够认识自我。他能明白自己的感觉、动机、直觉和知觉。他可以描述它们,并且知道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不同的时候他有不同的感受,比如恭敬、勇敢、大胆、表现欲、惊奇、悲伤、恼火、兴奋或者彷徨。没有什么可以阻碍他了解自己,没有什么能够妨碍他向别人奉献真诚与爱心。 他不用为了服从父母的旨意而忍住眼泪,也不用压抑自己的情感;他也不用为迎合父母的需要而扭曲事实,让父母来理解他。这样,他将认识自我,明白自己的感受,知道自己能忍受什么,懂得他的经历蕴涵着什么样的意义。 那些受到反向定义的人,是由别人来告诉他什么是他所需要的,他的感受应该是怎样的等等,他并不清楚自己的真正感受。他们通常不相信自己的感觉,也把握不了自己的经历有什么意义。他们与自我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分裂现象。 那么,他们是怎样认识并发展自己个性的呢? 情景测试1: 测测父母对孩子的控制状况 下面的测试,从三种不同的情景测查你对孩子的控制状况。请根据你的实际情况诚实回答,并参照书后的解释,加深对自己的了解,以便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从容面对未来的日子。 露西是个四岁的小女孩。一天,她和妈妈打算去郊游。“准备好了吗?”妈妈问,“马上就好。”露西坐在地板上一边穿袜子,一边回答。妈妈回头看看,发现她左脚穿了一只绿色的袜子,正试图往右脚上套红色的,显然她喜欢这样穿。如果你是露西的妈妈,你会:
A马上阻止露西,要她一定穿同色的袜子才能出门。
B好言相劝,最终让孩子服从妈妈。
C提醒她,袜子穿同色的才好看。
D随她去,孩子有自己的审美观。
正文 第六章 人格分裂及其后果(6)
E对露西加以赞赏。WwW.haosHUdU.COm
儿子上初中了,你希望他将来考上重点高中,所以每天给他布置额外的作业。有一次儿子刚完成了老师的作业,就有同学打电话约他出去踢球。你如何对待:
A绝对不允许。
B必须做完作业,才能出去。
C限定踢球一小时,马上回来完成附加作业。
D他只要能完成额外作业,随便踢多长时间都行。
E反正是附加作业,不做也行。
孩子即将高考,成绩一直不错,你希望他报考法律专业,可孩子一直对历史感兴趣,想报考历史系。你如何处理:
A孩子太幼稚,一定得替他做安排。
B和孩子商谈,最后让孩子听从自己。
C找来亲朋好友,让众人说服孩子。
D只是提醒他,爱好和前途是两码事,最后由孩子做决定。
E完全由孩子做决定,不施加任何压力。
以上选项ABCDE所代表的分值分别为:4、3、2、1、0。请算出你的得分。书的最后一章,专家会给你一些建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