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aliliya

属于我自己的树洞贴,一个人的倾诉(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5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2934 三种倾向

      对孩子情绪的认识,会有三种倾向:1、无理取闹。2、受苦受难。3、洪水猛兽。
 楼主| 发表于 2012-10-5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80# 无所住

 楼主| 发表于 2012-10-5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2935 对情绪接纳的临界点

      下午儿子醒了以后,老公去踢球,带我们娘俩一起去的。
      到了那儿,老公要上场,儿子也要跟着上场,当然不可以,把儿子抱到球场人较少的一角,说可以在这里踢,儿子哭,不干。
      倾听儿子的情绪,并用ACT技术和儿子沟通。
      儿子接受了事实,但是用哭腔提出了新的需求:要去坐大巴车。
      老公对儿子情绪接纳的临界点终于被挑战了,老公喊:能不能好好说?!能不能不哭?!
      平时老公对儿子哭还是能很好地接纳和倾听的,但是他好像有一个临界点,超过这个临界点,他也有些无法忍。
      我也没吱声,陪着儿子说,好,我们可以去坐大巴车。
      老公喊完自己也平静下来了,把刚换好的球衣球鞋又要换回去,球也没踢上,在学校门口,我们仨坐着公交车去书城,买了两本书,然后回家。

      今天我比较感慨的一点就是,在老公对儿子喊叫的时候,我没有太介入,至少形式上没有什么拯救行动没有出手(意识上可能还是对老公发脾气有点儿意见),我发现老公他自己其实是可以平静下来的并有反思的,后来,他球也不踢了,又跟我们一起去玩别的,我真心觉得,他正在努力做到最好。

      相信他人,相信他人的智慧,相信他人会自己学习,相信生命得到了人性需要的东西会向上向善生长……多一些相信,好为人师的行为,拯救者的行为,才能会少一些。
 楼主| 发表于 2012-10-5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2936 出发点

      觉得好为人师的出发点有几个:
      一、显得自己高明。(背后可能有一些被肯定、被认同的情感需求)
      二、怀有一些爱,想把自己认为正确的、好的给对方。
      三、想改变对方。
      其实我觉得第二点,还挺让人赞叹的,第一点也可以体谅,第三点不太厚道。  
      我也有过成功愉悦的经验,就是把自己觉得好的东西分享出去,真的就有朋友觉得好,觉得受用。
      嗯,分享同一个东西,怎么有时候就是好为人师了?怎么有时候又是助人为乐了?
      得琢磨琢磨。
 楼主| 发表于 2012-10-5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2937 自闭

      李跃儿老师的微博,这些天的关键词是“自闭症”,蛮多争论。
      她提到一句:现在“后天自闭症“,或者“人造自闭症“越来越多了(这两个名称不科学,只是暂时代替一下)。
      让我想起之前的帖子《女孩青青》http://216.24.199.190/viewthread.php?tid=65886&highlight=%E9%9D%92%E9%9D%92
 楼主| 发表于 2012-10-5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10-5 20:23 编辑

2938 专家

      想起今年孙老师演讲时,她提到,她儿子小时候做事很专注很专注,北京来的“专家”看到后认为孩子有自闭倾向,孙老师说她当时惊讶极了。
      我觉得燕果的一个回帖特别经典:“自闭症”这个标签非常非常可恶,让很多家长陷入恐慌,却没有帮到孩子。
      看到李跃儿和孙瑞雪这些教育一线的专家一直都有在这个领域探索和付出,非常感动。
      力挺这些真正懂孩子、懂教育的人,真正的专家!
发表于 2012-10-5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2932 妈妈是用来爱的,不是用来打的

      QQ也困了,想买小卖部的糖,QQ妈发现那个糖就差几天就要到保质 ...
aliliya 发表于 2012-10-5 15:30


喜欢这个.
发表于 2012-10-5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2936 出发点

      觉得好为人师的出发点有几个:
      一、显得自己高明。(背后可能有一些被肯定、被认 ...
aliliya 发表于 2012-10-5 20:01


我觉得我爸是第一类, 我好象三类都不是. 我的情况是, 很想让自己读的, 看的有一个出路, 类似于装满了东西要倒出来的需求. 人家说一满杯水没有声音, 半杯水直晃荡, 就是我这情况.
发表于 2012-10-5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2936 出发点

      觉得好为人师的出发点有几个:
      一、显得自己高明。(背后可能有一些被肯定、被认 ...
aliliya 发表于 2012-10-5 20:01

我感觉是以对方为本,视对方的需求来决定做或不做。有求方应。
发表于 2012-10-5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燕果 于 2012-10-5 21:01 编辑
2938 专家

      想起今年孙老师演讲时,她提到,她儿子小时候做事很专注很专注,北京来的“专家”看到后 ...
aliliya 发表于 2012-10-5 20:15


这其实反映了现代人的浮躁, 孩子的问题不愿意自己去面对, 要交给医院, 专家, 训练中心处理. 其实现在不少被贴了自闭标签的孩子, 只是比其他孩子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成熟, 但家长的浮躁让他们的情况恶化. 当然也有需要外界帮助的孩子, 比如有的生下来感官特别敏感的孩子, 任何外界的声音, 触摸都无法忍受, 这需要中医的帮助.
 楼主| 发表于 2012-10-6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我爸是第一类, 我好象三类都不是. 我的情况是, 很想让自己读的, 看的有一个出路, 类似于装满了东西要倒出来的需求. 人家说一满杯水没有声音, 半杯水直晃荡, 就是我这情况....
燕果 发表于 2012-10-5 20:52


理解你
 楼主| 发表于 2012-10-6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觉是以对方为本,视对方的需求来决定做或不做。有求方应。
禅音 发表于 2012-10-5 20:53


,以对方为本,这个真的不容易做到,很多时候,绕着一个大大的“我”,出不来。
发表于 2012-10-6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嘻嘻,跟卖东西的道理一样,关键看客人需要什么。
 楼主| 发表于 2012-10-6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10-6 23:26 编辑
这其实反映了现代人的浮躁, 孩子的问题不愿意自己去面对, 要交给医院, 专家, 训练中心处理. 其实现在不少被贴了自闭标签的孩子, 只是比其他孩子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成熟, 但家长的浮躁让他们的情况恶化. .燕果 发表于 2012-10-5 20:56


父母们需要帮助,我自己的感受是,这个社会给父母们的支持和有效帮助,并不那么多,尤其是母亲们。

之前在防疫站打疫苗,里面一间屋子打针,外面一个屋子有两排长凳,坐着家长和孩子,好些孩子都是刚打完针正在哭哭啼啼的,所能听到家长说的话基本都是:“别哭了,看小弟弟都不哭。”“男子汉,哭什么。”“不疼不疼,坚强点儿”……我想如果在这个屋子里的墙上,贴出一张白纸,告诉家长们,孩子疼的时候孩子哭的时候,该如何做,那就是帮助,那就是支持。
我还知道几个妈妈,都想自己回家带小孩,但是无法得到家人的支持。
又比如“自闭症”孩童的父母,他们需要帮助,他们去找专家,专家的水平和能力,都不在可控范围内。

整个社会的确浮躁、功利化、绩效化……让一些本来很重要的事很深刻的事,变得无足轻重,变得浮于表面。

帮助,有效地帮助,可能还需要更多人的努力。
发表于 2012-10-6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觉是以对方为本,视对方的需求来决定做或不做。有求方应。
禅音 发表于 2012-10-5 20:53



    有求方应。赞同!
无求撤退,与人信心,与己轻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5-4-29 01:25 , Processed in 0.03209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