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aliliya

属于我自己的树洞贴,一个人的倾诉(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4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10-4 15:43 编辑

2924 看见、尊重、欣赏

      今天上午看Temple Grandin的演讲《世界需要不同的思考》,对我,一个蛮典型的Photo Realistic Visual Thinker,触动太大了。
      人与人之间,脑与脑之间,差异真的是很大呀。
      我们的教育,能否看到这一点,孩子们,他们先天就存在着一些根本性的差异,对这种差异,能否不用一根尺子去量,能否给予尊重?
      其实尊重都是后话了,第一步是看见,看见这种差异,然后才能有尊重,乃至欣赏。
      老祖宗说:君子和而不同,因材施教。
      真的是很有智慧啊,不只是说说那么简单。
      想起电影《地球上的星星》中的伊夏。
 楼主| 发表于 2012-10-4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2925 谦

      南怀瑾《易经杂说》:“如果学会了《易经》,不必卜卦,六十四卦,没有卦是完全好或完全坏的,每个卦都好中有坏,坏中有好,只有谦卦这一个卦是全好的……六爻皆吉,这是宇宙的道理,人生的道理。”
      音姐的树洞贴里,刚更新一条:“谦卑是福气,深刻体会到。谦卑的基础是尊重,恭敬。能谦卑的人是有福气的!学无止境~”
 楼主| 发表于 2012-10-4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2926 差异之外,还有共性

      人需要关注、需要倾听、需要理解、需要关爱、需要接纳,需要肯定,需要赞美、需要自由,需要信任
      人不需要教训、命令、恐吓、责备、控制、讥笑、冷落、误解、批评、比较、欺骗……

      关于这些“人性需要的”和“人性不需要的”,嗯,是人类的共性,无论肤色。
发表于 2012-10-4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2922 你快点给他们上上课

       昨天三家人凑到一起,孩子分别是7岁、2岁、四个月。
       我正陪着儿子 ...
aliliya 发表于 2012-10-4 13:58


 楼主| 发表于 2012-10-4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69# 无所住

 楼主| 发表于 2012-10-4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2927 哈哈,有趣

      这个TED演讲非常有趣,《我们是否主宰自己的决定?》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I0ODc5MzQ0.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2-10-4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2928 他们需要的是“怎么办”“怎么说”,而我的着眼点是“为什么”——摘自王人平的微博

      十分具体的建议,本身就是对家长和孩子的失礼。养育孩子不像组装家庭影院,也不是烹饪炖菜,只需严格遵照专家的说明书就行。没有“均码配方”会对每个家庭产生作用,也不可能预先满足无限个具体情况:某些育儿书籍声称可以提供这样的配方,父母急于寻找神奇疗法而趋之若鹜,它们通常弊大于利。——科恩

      很多父母抱怨,我给的建议不够具体,他们需要的是“怎么办”“怎么说”,而我的着眼点是“为什么”,是孩子的感受、需求、思想和意愿,而不是行为。埃尔菲·科恩的这段话,正是我坚持这个原则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如果我们自己就没有独立思考、反躬自省的习惯和能力,能培养出对自己负责的孩子?
 楼主| 发表于 2012-10-4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2929 中秋望月——摘自王人平的微博

      面对中秋圆月,我们是否还有对月当歌的豪迈?还有月印人心的感怀?在这个现实而功利的时代,我们是不是习惯了对孩子说:“有看月亮的工夫,你看会儿书多好!”孩子认字、解题、背单词是对的,望月、亲近自然怎么就错了?缺乏了天地的滋养,孩子如何会有体验情感、开启悟性、发展心智、触摸灵性的能力?
发表于 2012-10-5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64# aliliya

我也有这个特点, 好为人师, 这其实是遗传了我爸的特点. 连我老板儿子在学校里惹了麻烦, 都要跑过来问我怎么解决. 今天和老公打电话, 说到在家里和父母的口角, 老公说, 你不是挺能替别人做"知心姐姐"的吗? 怎么连父母的关系都处不好?
 楼主| 发表于 2012-10-5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74# 燕果

孟子2000多年前就说:人之患,好为人师。
看来这也是人性中的一个千古难题,解题路上……
抱一下,我们不孤单。
 楼主| 发表于 2012-10-5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2930《圣经》马太福音7:7-8,

       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
 楼主| 发表于 2012-10-5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2931 赞老公

      中午儿子在外面玩到已经很困了,还不想回家,奔着公交车站的方向走。
      老公抱起儿子,对他说:“咱们该回家了。”
      儿子在老公怀里哭嚎:“我要坐大巴车回家!我要坐大巴车回家!”(困极了的一种表现)
      老公抱着他往家的方向走,说:“你想坐大巴车回家,爸爸知道了。”
      儿子哭声减弱:“我要坐大巴车回家!”
      老公:“爸爸知道你想坐大巴车回家。”
      儿子不哭了。

      赞啊!
 楼主| 发表于 2012-10-5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10-5 18:54 编辑

2932 妈妈是用来爱的,不是用来打的

      QQ也困了,想买小卖部的糖,QQ妈发现那个糖就差几天就要到保质期了,没给她买,QQ在妈妈的怀里哭,还用手拍打她妈。
      QQ妈把住QQ的手,说:“我不同意,妈妈是用来爱的,不是用来打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10-5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2933 质的变化

      这些天对儿子情绪的倾听,有了点儿质的变化。
      虽然表面上看,没什么变化,都是在儿子哭得时候,陪伴他,说:“难过就哭一会儿吧,妈妈陪着你。”
      但以前,看到儿子哭,多少会有孩子正在受苦受难的感觉,陪伴和倾听,有些拯救和同情的意味。
      现在,好像能真的把情绪看成一件自然的事(而非洪水猛兽),能真的允许他有情绪了。
发表于 2012-10-5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79# aliliya


    赞!庆祝进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5-4-29 05:16 , Processed in 0.02936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