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11623|回复: 45

【头脑风暴】都来谈谈中医体制的问题和改革方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3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unshadow 于 2013-3-4 20:28 编辑

请大家谈谈对中医行医体制的感受,存在的问题,以及可以考虑的改革方向。

可以按照如下方式来描述:

问题:

改革方向:


我先来说说了:

问题1:中医行医方式,还是比较古老的行医方式。医生坐诊。病人来看病,抓药回去。回家后服药情况如何不确定。服药后的情况不知道。好了也不会来反馈给医生。不好,也可能不回来反馈。 有治病开方环节。没有回访环节。

改革方向1:医院的每个中医,都可以配备多个助理。每个助理每周负责多个病人情况的跟进与记录。或者负责同类型的病人情况的跟进。主动联系患者跟进服药以及药后情况,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事项注意,服药等事项。

优点:
(1)中医院的体制得以完善。通过对患者康复情况,也可以对医生的医术进行量化指标的考核。
(2)中医院以及医生也可对同类型的病症情况进行总结,积累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成果。中医研究机构(学校)可以通过对大量同类资料案例的对比研究来应正经典以及各方学说。

改革方向2:
中医院开设多个部门。有资深中医和资历浅的中医之间定期开例行的会议,对每周治病的情况进行会议讨论。每一个病人的情况,都不应只有一个医生知道病人的情况。而是这个中医医生和他的上级(老师或者领导,呵呵)要过一遍所有的病人的情况。 这样去筛选需要重点会诊的重症患者。来会诊针对这位患者的治疗方案。毕竟中医的治疗思路很多。

优点: 有了这样的体制,患者对于中医医院产生了信任感,而不仅仅是去看中医时,要怀疑这个医生的医术,回家后就不吃药了。


问题2:没有真正的中医医院。

改革方向1:建立真正的纯中医医院。患者来了,可以住院治疗。采用纯中医的方式进行住院治疗。 这样音乐疗法也好,心理疗法(劝病法)也好,中药物疗法也好,针灸疗法也好。可以较好的在这个医院里针对病人进行治疗。   对于病人的日常护理,煎药,饮食,都由医院进行。呵呵。  相信这种中医的医疗费用和西医的住院费用相比,不会更高。

问题3:中国人大部分其实相信中医能治本,而中医不被大多数人选择的原因是不知道自己所看的是否是好中医。而西医院有责任制,看上去医坏了可以找医院打官司。而选择中医,医坏了都不知道是怎么医坏的。所以还是体制没有跟上。

改革方向:??我也不知道


我是井底之蛙,只是讲讲自己对中医的感觉。不知道对不对,也请大家谈谈对中医的感觉。都来头脑风暴,谈谈如何健全和发展中医体制,让中医的行医不再是医生个人努力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3-3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unshadow 于 2013-3-3 21:50 编辑

问题:中医学院是不是都只注重中医医术的学习。学校里有没有开设中医管理学的学科。不应只重技艺,轻管理。

改革方向: 有针对如何进行纯中医院治疗的医院的管理学,患者管理学,病例分类管理学,成本和收益管理,价格管理,中医绩效考核管理等等这方面的研究。通过这些研究,在现有的医院建立一些试点。应用和推广新的中医体制的管理方式。  比如旅游,就有旅游管理学。工商,也有工商管理学。西方的东西之所以能扑面而来,是因为他们良好的策划与健全的管理。
 楼主| 发表于 2013-3-3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unshadow 于 2013-3-4 05:43 编辑

我觉得有这种可能,如果有一天西方真正的认识了中医,他们可能高效的建立一所真正的纯中医的医院。 比如某一个巨头或者集团,迅速成了了一个研究中心,研究如何建立和管理一个纯中医医院的所有相关的细节科目,经过几年研究,试点,改进,总结,再试点,很高效的就会建立首个纯中医院。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确立和完善了机制,  明确了这所纯中医医院的盈利方式之后,这样的模式很快就能在多个城市复制。   

呵呵。你说那时候是欢迎呢,还是不欢迎呢。  是开放的去支持呢,还是保守的要去抵制呢。
 楼主| 发表于 2013-3-4 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中医是否有急诊?如何处理急诊。比如对于急症患者,如胃里的大出血,还有车祸受伤的处理。普遍认为,中医来得慢。我想这种慢是一种过大话了的描述。最初可能是用来描述对这种急症患者的处理上,没有西医手段快。  良医难求是一方面,及时此时有良医,去找这个医生,再去抓药,找工具煎药熬药,都需要耗费时间,而生命此时危在旦夕。

改革方向1: 中医院设立纯中医处理各种急症的救护中心。不妨也有120这种急救车辆。去现场判断情况,同时向中心反馈救治方案。人到医院时,汤药已准备好。比如胃出血患者,可用黄土方,人到医院时,黄土汤已可用。再配合中医急救中心的老中医专家进一步判断病情。或者有气功师,针灸疗法等。我想这样的急救中心怎不会受到欢迎。

改革方向2:对于车祸后的处理急救,我还不能够想象中医如何处理。想象力有限。但是气功,针灸应有作用。  如果西方医学,有好的地方,是否能拿来主义,用以救急。
 楼主| 发表于 2013-3-4 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年看了中医小说《中医天下》,文中主人翁宋号机缘中学到了各家中医门派的顶尖技艺,自己凭借天资以及缘分,融合百家精髓,达到了中医上造诣的巅峰状态。 最后还建立了医药集团,请来了各方名医神医,到集团来为百姓看病。似乎是一个中医昌盛,中医天下的时代。

但是全文里,我看的仍然是个人英雄主义。中医的豪杰,个人英雄隐匿和分散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传统文化里的,偏重于医学造诣,学术上的造诣,在小说里很浓厚。但是如果建立一套好的体制,去复制他的中医集团,健全这套体制,使得中医能发扬,渗透到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小说里也没有涉及。

术业有专攻,不可能每个人都能达到那么高的造诣,精通了医理,为人治病。

但是,如果有一个体制,能够建立和培养这样的医生。方便病人看病。专业医生,与医院的非专业助理,管理人员,会计,药房等收益有科学的分配。那么他将长盛不衰。
发表于 2013-3-4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还是没有认知到核心,核心在西医与中医对宇宙、人体的认知基本进路是分歧的,故中西医结合则中医死,中西医绝离则中医活,今后中医进入政治领域(即进入医疗秩序核心),最关键的立法即进入中医院或者郎中处问诊开始,无论之前是否经过西医治疗,出现任何医疗纠纷或者事故都与西医无关,与西医标准无关,只能接受中医医疗委员会之类的单位仲裁,反之亦然。
发表于 2013-3-4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我从细节中抽离出来时,瞬间感觉到了楼主在非常认真地思考,赞!

  冒昧问一下,楼主从小就生活在城市里吧?可知道赤脚医生?

  全民中医普及教育是否更好(不排除适得其反)? 遭了,小学生的负担又会加重了。。。

  继续风暴。。。
 楼主| 发表于 2013-3-4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还是没有认知到核心,核心在西医与中医对宇宙、人体的认知基本进路是分歧的,故中西医结合则中医死,中 ...
知一居士 发表于 2013-3-4 08:28



    我只是再设想如何建立一个纯中医的医院。 这个医院怎么样被大众接受并成为他们能信赖的医院。  这可能离能立即实现还有一定的距离。  

西医研究方向确实没有找到根本。  但是西医的管理与完善的体制是他们能够迅速扩张并成为人们首选就医方式的原因。  我身边的很多人都是这样来看中医的:中医能治本,中医来得慢,好中医难求。

中医不能占领市场的原因,应该就是体制的问题。尽管已经进入了21世纪,其实中医的行医方式似乎还是和几千年前一样。  而现在的中医院,世纪上还是西医院。就是中医去了那里坐诊。

中医抓药,还是先称,后手抓。效率很低。  门诊坐诊医生是名医的时候,药师们很忙,上午11点看了病,分要配药完成能拖到下午3点。(我的亲身经历)  门诊坐诊医生是普通医生的时候(通常不被信任),药师没有事情做,闲着。   
如果有好的管理方式,是否能提前对药材按照5g,10g,2g,1g等的进行小包装制好。直接捡药。中医的管理几千年来就没有进步吗?这些管理方式如能逐渐形成,就能成为管理标准。去衡量一个医院的品质。

就好像IT软件公司,会有很多标准去考核这个公司是否具备软件研发能力。比如ISO9000标准,CMMI标准。这些管理标准的机构提供公司这些方面的培训,帮助公司建立标准,督促公司按照标准进行软件开发过程管理。 他们认为良好的过程会产生良好的质量。  所以他们考核的时候不去检验你做成功了多少项目,有多少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有多少NB的软件技术高手,而是检验你项目的管理过程是否按照标准管理步骤进行。CMMI的软件标准给软件目管理定义了5个级别。初级是项目成功依赖于个人能力。二级则建立了基本的项目过程,配置管理等几个过程域。三级又增加了质量管理等十几个过程域。四级,五级又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

如果说要建立一所纯中医的医院,那么现在还只是在有技术高手的层面,治病的成功还只是在第一个级别, 所以后面还有很大的空间要去挖掘。

我是个不善于表达的人,是一个容易陷入繁琐细节的人。  不知道说清楚了我想表达的意思没有。
 楼主| 发表于 2013-3-4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unshadow 于 2013-3-4 21:23 编辑
当我从细节中抽离出来时,瞬间感觉到了楼主在非常认真地思考,赞!

  冒昧问一下,楼主从小就生 ...
ttxxhh 发表于 2013-3-4 08:55



    能被感受到在认真思考,能被看到,真的好高兴呀。  昨天晚上开帖后,兴奋的睡不着觉。早起又想到了关于急诊的。才起床又回帖增加了想法。呵呵。

   我是地道的农村人,现在三十多了还不会打扮自己,不太喜欢和适应城市女孩的生活方式,比较简朴和随便。呵呵。
赤脚医生当然知道了,以前是郎中,但是毛泽东时代的赤脚医生,实际上已经是西医了,在我的家乡就是。  小时候我们生病了,有时候就把医生请到家里来打针吃药,印象中肌肉注射蛮多的。  现在想来,以后要发展的社区医生,或者家庭医生就是以前的赤脚医生了。

   然后以后的中医也可以发展社区医生。   主要以养生,保健,访查为主。手段可以全部以中医方式进行。  年轻的,资历浅的中医医生可以走入社区,边学习,边宣传养生。也可以责任到户呀。一个年轻的医生,一天可以负责5户家庭的医疗保健。一周可以负责30户家庭的医疗保健。  这是有足够的人员去主动护理的情况。  人员少,社区医生也能做到治简单的小病。  提前发现疑难杂症,还在未病的时候,就能介入。

       继续风暴,继续发挥哦,好比全面普及中医。可以深入的谈一下如何全面普及,可操作的方法有哪些。能普及到什么程度等等。可能哪个环节就与健全中医体制有关联了,或者能引发其他人的思考。希望这个帖子最后能从最初的畅想整理到成为一些可以操作方法。
 楼主| 发表于 2013-3-4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unshadow 于 2013-3-4 23:03 编辑

我的父亲现在身患重病,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西医不能看,而中医不知道找谁看的感觉。
以前给孩子看病的时候,也有这感觉,那时候开始自己要学点中医常识,想着自己懂点比指望医生要管用。

可是术业有专攻,一个业余学习的人不可能能解决父亲的癌症问题呀,还是要找专业的医生去看吧。  
开始考虑了网诊,可是家人亲属对网诊有疑虑。父亲又不能随我去北京。网诊需要患者与医生密切配合,所以就暂时放弃了网诊。  考虑在武汉本地寻找找中医,真难找呀。

说说我找的三个本地中医的情况:
(1)凌晨4点起床去武汉,挂了国医堂的最有影响力老中医的号,到问诊的时候,建议我父亲先去做放疗,把肿瘤搞小一点,再做中医治疗。这位医生给其他肿瘤病人看病,也会建议病人去消炎。  
(2)去找了一个网站上宣传很神的老中医。告知能治好,要吃“吃300付药”,癌症没有转移3万,转移了6万。 还有三不治的规定。先吃10付,感觉不好,不治,另请名医。再吃20付,感觉不好,不治,另请名医。再吃30付,感觉不好,不治,另请名医。如何能让人放心。   
(3)现在又联系了一个医德医术口碑都比较好的中医。  在门诊坐诊,60多岁的老人7点就开始坐诊,到中午1点半才吃得上饭,饭后马上看病,下午到7点多才看完最后一个病人,中间没有休息。如果名中医每天都这样工作,真会被累死的。  而旁边一同坐诊的中医确没有病人可看。  来看病的人有重病,属于疑难杂症的。也有很多人是慕名来调理身体的。  所以中医的体制决定了能者多劳。而不能者不能得到锻炼。 如果有一个大型的中医院,能对病人做基本筛分。简单的病可以由资历浅的医生看, 重症难症由经验丰富的医生看。有分工与合作,那么效率就会提高。

最后这个医生也是听说医术不错才来的。可是只是听说,有没有量化的指标让病人真正看到这个医生不错在哪里。是否能够托付重症呢。现在只是说,要靠缘分了。缘分是什么,是听天由命吗?我和父亲现在选择信任这位中医,是因为要尽快安心于这选择,希望信则真,不信则假。希望这信任使得父亲,家庭,亲属都能一团和气,安心养病,内心得到平和。感谢这位医生的出现,能让我们选择了信任。

如果,未来有一座真正的纯中医医院,势必要有量化考核管理过程,能明确的,可量化的绩效考核指标和结果,这样患者就能知道可以信赖的是一位怎样的医生。而不是仅仅是现在这样听人说,和凭借对医生带人接物的感觉去选择信任这位医生。
发表于 2013-3-5 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可以借鉴一下国外西医的作法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数字医疗档案,吃过的药,看过的医生一目了然.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医生,一般小病家庭医生就给看了,大毛病的话家庭医生再给推荐专科医生,同时家庭医生也继续跟你的挡案. 好处是时间久了,家庭医生对你的体质有比较深的了解, 这一点太重要了! 在国外,有些家庭医生的病人太多了就不再接新病人了. 所以前提是大部分医生水平都差不多
发表于 2013-3-5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谁说我们的教育不成功?
呵呵
发表于 2013-3-5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从某种角度讲是个非常主观的东西,用西方工业化那套系统怕是行不通。
发表于 2013-3-5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的最高境界是“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也就是养生,做到了“法于阴阳,和于数术,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哪来这么多病,不过,以经济为主的社会,难啊。
发表于 2013-3-5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民众对中医的信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5 11:51 , Processed in 0.03175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