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13068|回复: 18

用药原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12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凡用方药,必有定量。药量是活的,加减可灵活掌握,但宜减小还是加大须以虚实为前提。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是《内经》总的治疗法则。至阴(酸苦涌泄)至阳(辛甘发散)皆为泻,不阴不阳(之甘药)方为补,而且少火才能生气,壮火反而食气,这是小量甘药泡服取气的原理所在。

有时候效果不明显,如果用药方向没错,可能就需要调整药量。原则是:实人可加,虚人当减。对于虚人大多时候并不是药量不够大,而是药量不够小,超出了其气血的承受能力,反而补不进去,或用不上力。04年之后国人脉象普遍阴阳俱小,所以整体用药量都呈下降趋势,当然并不排除个别实人存在的可能。

总之:
凡欲用药,先辨虚实。
实则泻之,虚则补之。
泻不妨重,补宁用轻。
重则难退,轻则易增。
过犹不及,欲益反损。
少火生气,是为基准。

此用药者不可不知也。
发表于 2012-11-12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
原来有时宜少不宜多。
发表于 2012-11-12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归航 于 2012-11-12 13:09 编辑

拜读,多谢先生!

少火才能生气,壮火反而食气.

药的火力小一点才能养气补气,火力过大反而损气。是这个意思吗?
发表于 2012-11-12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说虚人,其气血承受不了,量大补不进去。所以宜少不宜多。
实则泻之,虚则补之。
泻不妨重,补宁用轻。
发表于 2012-11-14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此帖如醍醐灌顶,道理讲得很明白。
发表于 2012-11-14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发表于 2012-11-14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套用先生一句话,焚膏继晷,油尽灯枯。添膏续焰,微明不息
发表于 2012-11-15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谢谢先生!
发表于 2012-11-26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隐于市,先生就是这样的人。像我等幸运之人,来到三七,才知道真正的中医究竟是什么样子,可惜还有无数的伪中医,砖家,霸占主流,强奸民意,贻害现在、未来的众生。
发表于 2012-11-27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以药之偏性纠人之偏,那是不是只要一副准确量的药即可,不该有慢性病之说?所有疾病,只要用药准确,一剂即可。为啥虚证那么难补呢?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7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以药之偏性纠人之偏,那是不是只要一副准确量的药即可,不该有慢性病之说?所有疾病,只要用药准确,一 ...
于语 发表于 2012-11-27 18:05


虚人的问题是根本的深度问题,而非枝末的平衡问题。扎根是要一点一点深入的,属于养生范畴,而非治病范畴。详见拙文《养生治病的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
发表于 2013-1-3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对此我结合自身的调理过程,已有一些体会:
在一点一点深入扎根的过程中,也是依病人当下身体所表现阴阳偏颇为据,用以药物调整。期间或似有“症状加重”之表象(如短期内疲劳程度重至只欲卧床休息等),但只要把准方向,此表现只是暂时而已。若从能量解度来看,在一次次的调整过程中,人体总能量(或称精力)是呈螺旋式的递增之势,如此趋入根处。

关于服药调理至“平衡点”时当即收手,对于此“平衡点”的把握有以下困惑:
此“平衡点”是否仅以病人自身没感任何明显不适为据?或还另有参考依据?
另:此“平衡点”很可能是整个调理过程中的一个平台期,暂休之后,病人身体或有能量继续以阴阳偏颇之病态反应,而后再据此偏辅以药纠其正,然后人体总能量再次呈递增趋势?及时辅以药纠其偏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身体节省了自调的能量,减少损耗(有“节流”之效)?

再从病人普遍心态或思维惯性上看,无不存有药到病除之愿望。这本无可厚非,若能从心愿上认为药确能除病的话甚至能一定程度提升药效。只恐随着长期调理会在无形中产生对用药的依赖性,而误了“平衡点”的把握。很可能的实际情况是,此“平衡点”与病人所预期的有一定差距。
此点就需要病人从心性上去调整——借先生原话“只有正好,没有更好”。
鲜活的生命要呈什么状态不是头脑所能设计的,唯有静下来、向内走、回到本来(“开源节流”)。如此,论坛“复性斋”或是好的学习之处。

恳请先生解惑、指正。
感恩!
 楼主| 发表于 2013-1-3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用药就像扭螺丝钉一样,越拧越深,但拧的过程中如果方向有偏,就会影响深入,需要将钉体调至中平,然后再向下拧。螺丝已经拧紧(到最深)就不用再用力拧了,拧太过了反而可能将钉拧断。拧紧了也就是达到最深平衡点了,如果使用过程中钉体松脱,就再拧紧。

凡事皆有度,过度则产生相反的效果。过度养生也会产生戕生效果,其实过就是贪,贪则必招损,凡事皆如此。所以,对人来说,做任何事情有个适度的节制都是很有必要的。
发表于 2013-1-3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您所说的平台期,暂休之后。就是我们身体经过正治后的身体的暂时平衡状态(低气血),对应先生的调理方剂此时应该是就是6剂,8剂的状态。而后身体的能量增加,血气提高,又打破了新的平衡,然后重新有了症状,然后又开始新的一轮调理调理,如此往复。直至平衡。就像哲学里边的螺旋式上升。
发表于 2013-1-3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先生解惑!
感谢iamgold朋友分享,有幸获先生调理,不仅身体状况得到提升,还能学到很多,让人不由想到了“久病成良医”之说,若果真能从先生处获“渔”而非仅仅是“鱼”,知足了。

“"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易!"——王阳明”
——觉得以此自省,辅以养生修性,不差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2 13:59 , Processed in 0.02499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